封面人物

本刊编辑部

本文共10000字,阅读约需20分钟

请关注并 星标 当代教育家传媒”

永不失联系

“普通”似乎是刘发建的常用词。

他说,要关注90%的普通老师,因为95%的孩子坐在他们教室里。

他说,一线老师用不着那么多大概念,他们需要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实践工具。

在社交媒体上,他会跟每个普通老师、学生互动,为他们的教与学答疑解惑。

当一系列“普通”汇聚一处,刘发建又是那么独特。他组织编修的“名家文学读本”丛书,得到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的高度认可,累计销售高达700万册。他开创的“五磨教学法”,正在上千间教室里蓬勃生长着,滋润着无数节“普通”的语文课。

“跟着名家”怎么学语文?“五磨教学法”又如何磨?一线教师的痛点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当代教育家》跟刘发建老师聊了聊。

——原文首发于《当代教育家》杂志

202406期·封面人物

“跟着名家学语文”创始人 刘发建

从小学语文教育痛点说起

《当代教育家》: 刘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跟您聊聊今天的语文教育。在您看来,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刘发建: 最大的痛点是什么呢?我想了想, 是两个“迷”——方向的迷失、方法的迷惑。 有些“上面的”专家不知道一线老师的教学实践情况,不知道老师在干什么;“下面的”老师则不知道“专家要我们怎么干”,不知道往哪里去,不知道未来怎么教。

这个痛点的成因是什么呢?我想,是有些专家脱离一线太久,对老师实践的尊重、关注不够。

《当代教育家》: 您说的“尊重”具体指什么呢?

刘发建: 我经常打一个比方,一个农业方面的专家,肯定会尊重农民的劳动,至少愿意听听农民是怎么种地的。但有些教育专家,从事纯理论研究,不那么在意老师怎么上课,怎么把他的理论落实到课程上。

比如大家都在搞任务群、大单元大概念。专家学者给了我们老师很多指导。但我们也想向有些学者请教,您能不能设计一个可操作的大单元教学,真的让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借鉴一下?不能只有蓝图,拿不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样本。

我们所谓的“实践检验”,不是一两个名师,弄一两个任务里的实践,而是要有一批老师,最好是不同学校的老师,经过几年时间实操过的。如果没有长时间、大样本的实践,就贸然大面积推广专家的“蓝图”,特别是在听到一线绝大部分老师叫苦不迭之后,依然强推,这显然是有违教学常理的。而一线教师通过数十年教学实践检验的教改实验,常常因为不符合专家们的“蓝图”,而得不到专家的关注和尊重。 专家讲的,一线老师听不懂。一线老师做的,专家看不懂。 原本专家指导一线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知不觉演变成“瞎子领着瞎子走”,自然越走越迷糊。这应该算是目前语文教学的痛点。

“跟着名家学语文”从何而来?

《当代教育家》: 您倡导的“跟着名家学语文”,是基于这个痛点开展的吗?

刘发建: 有一定关系。至少我们不是从某个专家理论、某本书、某个课题、某个概念出发的,我们是从自己真实的课堂实践中生长起来的。

具体来讲,这个项目缘起于2005年。那时我调到绍兴柯桥小学,听学校老师讲小学高段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当时央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很火,很多老师讲这篇课文,都会让学生给鲁迅写“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比如文中有个片段,是鲁迅先生遇到一位受伤的车夫,就跪着帮他擦药、绑绷带。那时老师会抓住这个细节,告诉孩子“这一跪体现出了伟大文学家对劳动人民的热爱”。这样讲当然没问题,但无限拔高鲁迅先生后,孩子们会仰视鲁迅,进而感受不到他属于人性的温暖。

处理这篇课文时,我把重点放在了“我的伯父”而非“鲁迅先生”上,给学生展现鲁迅人性而非神性的一面。我带学生读熟课文后,不做评判,先请学生们聊聊,你们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几乎所有孩子的评价都是幽默、风趣、可爱、和蔼可亲。这也是作者周晔的视角,鲁迅去世时,她只有10岁,甚至不一定知道“鲁迅”是谁,只知道伯父就是伯父。所以她是以侄女怀念伯父的视角写的这篇文章。这样一来,学生们就理解了第一层,看到了一个幽默的伯父。

接下来我们从宏观层面认识鲁 迅,大致了解鲁迅的成就,生活的时代,作者行文的背景,再回头看这篇文 章。学生们就慢慢理解了,为什么鲁迅 救治车夫后,要深深叹一口气;为什么 鲁迅说“周围黑洞洞的”,为什么说自 己经常碰壁。学生带着伟大的“光环”回看伯父时,才发现这样一位横眉冷 对千夫指的大人物,生活中是这样幽 默、温暖,对他的亲近之情就更深了。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 只有走出伟大,才能进入伟大。

由这篇课文,我想到,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老师面对名家作品,难免会“膝盖发软”,因为我们太了解他们的伟大了。这种顶礼膜拜,在小学语文课上,容易让我们丢掉最宝贵的儿童观。 我提出“回到鲁迅,回到童年,回到语文”,这篇文章还发在了2006年的《人民教育》上。后来,《人民教育》还刊发了“由伯父到鲁迅”的大讨论。

一线教师缺乏独立思考,也缺乏儿童视角,跟着专家的“蓝图”走,越走越迷失。

《当代教育家》: 可以想见,这堂课、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刘发建: 确实是个契机,后来,我又把统编教材里的《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臧克家那首《有的人》串联起来,上了一组公开课,反响都非常好。

我的恩师周一贯老师,建议我从鲁迅出发,做一些关于鲁迅课文的系统研究。我用了一年多时间,梳理了民国时期至今,小学语文教材里所有鲁迅相关的作品,结合教学实践做了点评。2009年2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亲近鲁迅》,我还有幸邀请到钱理群先生作序。

钱先生最初婉拒了我,他谦逊地说:“我既不懂小学语文教学,又没有时间通读这本书。”后来我再三请求,钱理群先生才看了这部书稿,他非常激动,停下手中一切工作,用了一周时间,阅读我的书稿,撰写了一万多字的长篇序言。

我的一系列作品与实践,让钱理群先生看到,原来可以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鲁迅作品,这也契合了他一贯的理念。于是钱先生主动邀请我跟他一道,编一本“小学生鲁迅读本”。钱老师选文,我配合编导读系统,我们一个月之内就完成了这个读本,2009年5月出版了这本《小学生鲁迅读本》。这本书入选了《中华读书报》的“年度百佳图书”。

《当代教育家》: “跟着名家学语文”就这样从鲁迅开启了。

刘发建: 是的。这本书出版后,很多朋友都觉得不错,有人问,鲁迅系列这么好,你能不能再编老舍、朱自清、萧红…… 我就联络了一帮朋友,江浙沪一带的语文名师,比如张祖庆、蒋军晶、丁慈矿、周益民、朱煜、张学青等等。 接着我联系到浙江少儿出版社和钱理群先生,为丛书编修提供支持和指导。

我们花了两三年时间,出版了这套《名家文学读本》,我丰富了之前导读鲁迅的内容,其他名师有的解读朱自清,有的解读老舍,有的读沈从文……每人做一本,每本书我们都找到了高校的学者审稿。钱理群先生先后为我们写了近10万字的通讯审稿意见,同时,他也非常尊重我们的实践成果,而不是画好蓝图让我们实施。

这套书至今发行了700万册,其中鲁迅读本就发行120万册,仍然在不断加印。

跟着名家,怎么跟?怎么学?

《当代教育家》: 有了团队和丛书之后,我们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刘发建: 这个问题非常好!有了这套书之后,我们仅仅是有了内容而已。书店不缺书,不缺名家文学。我们要自己带学生读名家。

我们这个团队,都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2011年这套书出来之后,我先在自己班里用起来。比如读鲁迅,那时我教小学高段,我会用一周语文课,带孩子共读丛书里的鲁迅部分,做成“鲁迅阅读周”。2012年开始,我把阅读范围扩展到更多名家,改做“名家经典阅读周”,读一周老舍,一周丰子恺,一周汪曾祺。不断给学生新的阅读专题。

语文教学界一直有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你们猜猜,如果四五年级的学生,拿出一周的语文课来读鲁迅经典,会有什么变化?

《当代教育家》: 大家对这个人物肯定会有更真切、更系统的了解,也更了解鲁迅生活的时代。

刘发建: 没错,最显著的效果是,百分之百的学生都爱上了鲁迅。同时,他们在写作中都带上了鲁迅的味道。

《当代教育家》: 阅读周具体如何实施呢?毕竟我们还要保证国家课程和部编教材的实施。

刘发建: 我们跟部编教材是充分配合的。比如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选编了老舍先生的《猫》。学完这篇课文后,我会把《跟着名家学语文》里老舍《猫》的原文拿出来,请学生跟课文对比阅读。学生普遍更喜欢原文,而不是课文,对老舍和他的作品也更感兴趣了。那么我们就顺势进入老舍的文学世界里,开展“老舍阅读周”。

一周时间阅读一个名家,这样的深度浸润式阅读,就是当下流行的深度阅读,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教学,也是一个典型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 当大家还在迷惑的时候,我们13年前就开始实践,目前全国31个省市有数千个一线语文教师在开展名家经典阅读周实验,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代教育家》: 我们是怎么让这么多师生受益的呢?

刘发建: 我一直在尝试建设一个课程系统。到2020年,我的“名家经典阅读周”已经走过了8年,累积做过30多个阅读周,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这时我觉得时机成熟,希望出一套更完整的“跟着名家学语文”丛书,一套12册,每册4位名家,跟部编教材配套。

举个例子,五年级上册我选了宗璞,为什么选宗璞先生的作品?因为教材收录了他的《丁香结》。同理,我们还选了苏轼、列夫·托尔斯泰和鲁迅的作品。

每册语文教材大概有30位名家的身影,我们从中选出最适合学生的4位,再精选他们的作品结集成册,编制相应的导读、读写点拨,由此编成了这一套跟语文教材配套的《跟着名家学语文》。

这版内容也从小学中高段覆盖到了小学全学段,从最初的10位名家到48位名家。课程逻辑跟之前相似,从部编教材课文入手,拓展到名家的一组文章。2020年我们在课程里引入了语言运用的概念,完全契合了2022年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新理念。

《当代教育家》: 这个版本的“跟着名家学语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

刘发建: “跟着名家学语文”课程既继承了传统语文“以读为本”教学思想,又融合了现代教育的儿童观。它根治了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先天“顽疾”。

目前语文教材都是“文选式”的编写思路,比如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概念,选一篇老舍的、一篇宗璞的、一篇泰戈尔的,再放一首古诗,就成了一个“美丽自然”的单元。

这也是一百多年来语文教材选编的共同点。优点很明显,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横向比较,比如学生可以看到不同作家笔下的乡愁,拓展学生的思维。但也有致命弱点,每个作者的语言风格是不同的,表达习惯也可能相差甚远。这样单调的教材逻辑,从小学一年级学到高中毕业,都是文选式教材,学生获得的语言都是碎片化的,这是导致国民语言能力的整体下降的病根所在。

《当代教育家》: 文选式语文教材,为什么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升反降呢?

刘发建: 道理很简单。老舍、巴金他们的作品都是一流的,教材的选文也很经典,谁也不能否认。但对初学者而言,熟悉风格与模仿很重要。比如学书法,我今天临颜真卿的帖,明天柳公权,后天欧阳询,每天就这么轮换。帖是好帖,笔是好笔,孩子是好孩子,练一万年都写不好字。为什么?每个书法名家的笔法、结构、艺术风格完全不同。

学语文也类似,每个作家的风格都不一样。对初学语文的小学生而言,这种万花筒式的教材,能给他们基本的语文知识,教会他们字词句段篇,但容易走向碎片化,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丢失了语言的美。

而文字表达能力强的人,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一定有几个作家、诗人是他挚爱的。

所以我建议,每册教材比如八个单元,能否留一两个以名家为中心的单元呢?比如放六个文选单元不变,但留一两个单元,围绕一个名家的作品展开,设计成任务群、大单元,给做系统性学习和研究、模仿。否则,单靠文选式的教材,我们永远也学不好语文。

《当代教育家》: 我们要如何在“跟着名家学语文”里落实呢?

刘发建: 关键是阅读,语文教育不读书就没希望。今天所有人都知道阅读很重要,整本书共读很重要,群文阅读很重要,但好像所有人都没时间阅读,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现在流行的整本书阅读,比如阅读《西游记》,第一周上导读课,然后布置课外阅读;第二周再上一节推进课,看看大家的阅读进度;第三周收尾,最后上一节交流课。讲讲体会。这本书就算读完了。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这样的整本书阅读真的有效吗?三周时间,三节课,读一整本书,有多少孩子课外会认真去阅读整本书呢?

名家经典阅读周,不打课外阅读的主意。我希望拿出整周语文课时间给学生阅读。一个月四周,我用三周教统编教材,拿出一周语文课专门读一个名家,师生共读。这样学生读书有了时间,教师读书也有了时间。每月一周的名家阅读周,对全体师生而言简直就是读书节,就是全身心阅读文学经典的休养生息。这样一学期读四位名家的作品,每个名家3万字左右,小学六年下来,48个名家阅读周,师生共读就有大约140万字的阅读量。这就几乎把新课标规定的145万字课外阅读量实现了课内阅读的课程化。

有了时间保障,接下来是“怎么教”的问题。传统语文教学,有人讲大单元大概念这些名词,也有人讲解题技巧,但真正教学习方法的人很少。这也导致越到高段,语文越像“玄学”。

我们经过十多年探索,提出了 “五磨教学法”

五磨教学法

《当代教育家》: 能详细介绍一下您的“五磨教学法”吗?

刘发建: “五磨教学法”是我2022年正式提出的教学方法论概念。早在2005年,我的课堂上就已经有这种教法的雏形了。

五磨,先是“听读—磨耳朵”,接触一篇好文章,老师要读给学生听,或者播放朗读音频,给学生磨磨耳朵。再是“朗读—磨嘴巴”,学生自己读出声来,感受文章的音韵、节奏,建立语感。

我也开玩笑地把前两步叫作“卡拉OK法”。咱们现在会唱的歌,很少有在课堂上看教材学会的,更多是听来的,跟着唱学会的。

接下来是“品读—磨磨大脑”。这个阶段学生要学做批注,讲讲自己最欣赏的部分。这一步就要学生主动输出内容了,他们要在鉴赏中学习,分享自己的观点。内驱力也逐渐产生。

鉴赏之后是“抄读—磨磨心境”,实现语言的内化。对小学生而言,基于自主鉴赏的摘抄,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觉得这儿很好,我写不出来,名家帮我写出来了,那我抄下来消化一遍。”抄的时候,就如同自己在表达,就像是练书法的临帖。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最为可惜的就是丢失了几千年传统语文“抄书”的童子功。读不好,抄不好,哪里会写得好呢?

听、读、品、抄之后,就是“仿写—磨磨笔头”。这也是语文学习的“华山一条路”,文笔往往就是从仿写开始形成的。读得多了,抄得多了,自然会产生模仿写作的表达欲望。

所以,五磨教学法又是五磨学习法,它不是一个模式,而是一种可以灵活运用的方法。它遵循语言学习输入和输出的基本规律,遵从语文教学听、说、读、写语文实践的基本规律。语言要从听输入,要从读感受,要从品思考,要从操内化,要从仿借鉴,从输入再到输出。五磨教学法实现了指向语言学习的一个完整闭环。

《当代教育家》: 怎样确保学生能尽量按照“五磨”一步步走下来呢?

刘发建: 很简单, 每一步老师都会设立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和兴趣不断深入。 兴趣如何保障?这就要求我们选编的内容适合儿童、贴近儿童。打个比方,我要教学生唱一首歌,首先这首歌要动听,学生要能喜欢。

具体到各环节来说,听读与朗读是感受语言、激发兴趣。后面的品读、抄读是品味语言,内化语言。仿写则是运用语言。五磨的每一步都指向语言、语感。

用五磨法教学,老师很轻松,因为课堂始终是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展开学习实践,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听读、朗读,本身不用老师多讲。品读、抄读稍加引导就够了,也不用讲太多。从而实现了教师简简单单教,学生轻轻松松学,师生共同扎扎实实谋发展。

《当代教育家》: 那么老师在这个五磨课堂主要做什么呢?

刘发建: 举个例子,比如带学生读《少年闰土》。我会先问学生,你有没有一位小时候最要好、但现在早已分别的好朋友?是谁?是不是特别想念他?学生肯定有不常见面的小伙伴,鲁迅也有。我会接着引导:“来看看鲁迅最要好的童年伙伴是谁,他是怎么写的。”这样一个问题,就把学生的生活跟名家连接起来了。

“五磨”过程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肯定会有的。比如听读之后,我会让学生列举疑问,哪个地方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写,作者想说什么……我都汇总起来,但不解答,让大家带着问题朗读文章。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学生会特别有成就感。这个过程会涌现新问题,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留到下一个环节“品读”来解决。

这个过程中,我还会跟学生一起梳理出文脉结构。这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还是拿这篇《少年闰土》来讲。我们把文章分为初见、相识、离别三个部分。我来主导分析前两节,最后一部分交给学生解读,这样他们解读起来会容易些,对文章的总体把握也更准确。

这样的“五磨教学法”,是真正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中心,也契合了21世纪以来几次课改的基本理念。还是那句话,中国人学语文,归根结底还是“自学”,靠自己听说读写的实践成长起来,这是我们的母语嘛。

《当代教育家》: 每个环节通常要多少课时呢?您有这方面的限定吗?

刘发建: 没有严格限制。我们会根据学生表现灵活调整。比如我们对朗读的要求是“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错字、不磕磕绊绊”,要把文本读透读熟。比如摘抄要求“不加不漏不改不错不涂改”,五分钟找到并摘抄精彩段落。大概90%的学生做到之后,就可以进下一个环节了。有时候一课时我们能完成两个步骤,有时学生刚起步,弱一点,一节课只完成朗读也是可以的。我们不拖堂。

五磨课堂,追求的不是教完老师想教的内容,而是我们和学生在课堂展开真实的学习,没有浪费一分一秒,就是高效的语文课。五磨教学五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是环环相扣,没有听好,不能读好;没有读好,不可能品好;没有品好,不可能抄好;没有抄好,不可能写好。这才是规律,这才叫扎实。

《当代教育家》: 刘老师,您的“五磨教学法”,又给老师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刘发建: 从全国数千尝试五磨教学法的语文教师身上,我总结出“三不怕”的共同特质:不怕校长推门听课,不怕期末考试排名,不怕上公开课。

在有些学校,校长推门听课会打乱老师的教学节奏,常常让一线语文教师感到恐惧。但学会五磨教学法的老师,这“三怕”自然消失,变得越来越自信。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哪个领导来推门听课,我们都能坦然面对,该朗读就朗读,该批注就批注,随便听评课。

上公开课也是,用这个方法上公开课,老师不用为了所谓的创新纠结,也不用额外打磨课件。这个班长期带下来,学生的语文素养、思考能力会越来越强。内行听课不仅看教学组织,更看学生的状态。公开课上学生能侃侃而谈,文思敏捷,这比老师再怎么讲都有说服力。

有了深厚的积淀,考试就更不怕了。我们试点五磨教学法的班级,学业能力测试平均分比对照组能高出一大截。

除了“不怕”,老师的另一个变化是,很多人真正理解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因为 “五磨”的课堂上,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听、读、思考,要看到学生的疑惑,知道学生欣赏什么地方。 要让学生每分每秒都在独立思考,这对有些老师并不容易。

《当代教育家》: 除了“名家阅读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也能运用这种方法吗?

刘发建: 当然可以。听、读、品、抄、写,本身就指向语文素养的训练。难道我们教部编课文,能绕过这些环节吗?

目前,五磨教学法在全国各地的种子教师们,都已经用这种方法教部编语文教材了。而且很多老师发现,这样教部编,两节课就能完成一篇课文,作业也能当堂完成,学生压力小了,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这样“磨”下来,学生都能自学课文了,老师稍微点拨一下就行。

两课时完成一篇课文,解放了老师们的课时数,让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组织“名家阅读周”。

让每个孩子爱上语文

《当代教育家》: 您提到咱们在全国都有种子教师,这种教学模式是怎样推广到这么多学校的?

刘发建: 早在疫情期间,我们就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分享我们的课程,对于感兴趣的老师,我们就赠送读本给学生。再手把手培养种子教师。等这些种子教师做出了教学效果,慢慢就有更多的老师加入我们的团队。一个老师带出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带出一个区域。就这样一点点发展起来了。后来,我们就到全国的实验学校去开展课程辅导。上示范课,组织老师现场备课,现场抽签请老师上课,效果非常好,所以越来越多学校、老师加入了我们。

疫情之后,从2023年开始,我们在浙江诸暨和湖南长沙举行两届大型种子教师培训。今年暑假这届有300多位老师到场。方式也差不多,我上一节五磨法示范课,我的徒弟金从文也上一堂课。然后现场备课、抽签上课。效果同样很好,这些老师回到教室,就成了五磨教学法的践行者。

《当代教育家》: 这样的探索、实践、推广,对今天的语文教育产生了哪些改变?

刘发建: 除了刚才提到的 “老师三不怕”——不怕听课、不怕排名、不怕公开课。学生还有三个热爱——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语文。

经典阅读周浸润下的孩子,都有了读书方法和习惯,更养成了阅读兴趣。不夸张地讲,山区里的孩子都能尝试读《史记》,都能享受写作的乐趣。应试能力就更不用说了,有些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全县引入五磨教学法后,一年里语文平均分居然提高了30多分。刚才咱们聊的“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现在不仅不怕,语文还成为他们的优势学科了。

《当代教育家》: 文言文也能用这种模式突破吗?

刘发建: 可以的。 我们基于《山海经》《史记》《世说新语》等经典篇目,搭建了一套适合文言文学习的课程体系,在小学中高段实践,越来越多学生爱上了文言文。 即便是我们湖南省炎陵县垄溪学校的曾连香老师,在那个偏僻的山村小学,面对几十个留守儿童,她通过“史记阅读周”,让山村留守儿童迷恋上阅读《史记》,下课后孩子们都手捧中华书局的纯文言《史记》读得津津有味。

实际上,在数千年的传统私塾教学,五磨法就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就是延续了传统私塾的教学精髓。我们《跟着名家学语文》读本的文言文体系,《史记》也好,《世说新语》也罢,还是《山海经》,我们是唯一不提供翻译的文言文阅读课程体系。因为只要你提供了翻译,学生就会天然觉得白话文比文言文好懂一些。既然我读了翻译,为什么还要去文言文呢?

正因为我们有了五磨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听读、朗读、品读、抄读中,自然感受到文言文的典雅优美,自然而然地爱上文言文。

《当代教育家》: 您对未来有怎样的规划?

刘发建: 我们是一群普通语文教师,我对我的团队和我们的种子教师们,始终牢记“跟着名家学语文”的四个使命:

第一个使命,“让每个孩子在童年遇见自己的文学偶像”。 因为学语文归根结底要靠读书,靠读名家经典。“文学偶像”的引领至关重要,一个孩子只要爱上鲁迅,爱上沈从文,爱上任何一位名家,他的语文学习就登堂入室了。

第二个使命,“守护每个一线带班语文教师的职业尊严”。 我的团队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名师,大家都是“普通”的语文老师。他们是我关注的对象,因为95%的孩子,都坐在我们这些一线老师的教室里。

要改变95%的学生,就要守护这90%的老师。当各级教育行政资源倾注在名师工程上的时候,我们可能终其一生,都不能成为“荣誉满身”的名师。但我们每个一线普通语文教师,哪怕是再默默无闻的一个山村完小的普通语文教师,我们内心也充满了对职业幸福和职业尊严的渴求。做一个让学生因我爱上语文,爱上写作,爱上名家的老师,我们此生足矣。学生的成长就是我们最大的荣耀。

第三个使命,推动名家经典阅读周的推广,实现新课标规定小学六年145万字课外阅读量进入语文课堂的课程化。 激发孩子阅读兴趣之后,是学生的课外阅读达到145万字阅读量。彻底解决师生想读书而读书没有时间的死穴。

最后还有一点,AI时代来临, 希望通过我们五磨教学法的传播,帮助更多语文教师从繁琐分析的灌输式课堂深渊走出来,实现课堂结构的转型,让课堂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的现代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未来,我会继续推动五磨教学法、阅读周、跟着名家学语文在全国落地。我会跑更多的学校,为老师们分享方法,减负提质。

我希望,将来我们能破除语文课堂上的虚假繁荣,简简单单教语文,所有的方法、理念、概念,都能简简单单,让一线教师受益,让学生成长受益。

如今,马斯克的火箭都可以把普通人送入太空自由旅行,AI能帮助我们把原本复杂化的绘画、动漫、电影等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要明白,这是一个智能化、趋简化的时代,任何改革、任何概念如果说不清、道不明、干不了,他就是只有死路一条。而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要寻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幸福语文人生之道,我们就要坚持独立思考,坚持持之以恒的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智慧,实践出真理。

我是一个坚定的实践主义者。

并转发给更多人看哦~

因为微信公众号改革了推送机制

如果不常点开则会晚收到我们的推送

我们想产出更有价值的文章

请关注并 星标 当代教育家传媒”

不再失联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封面人物是什么意思?

标题:封面人物是什么意思?:封面人物是指杂志、报刊等媒介在封面上所选用的代轿余表人物,一般来说,这个人物具有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当下社会热议的话题人物,也代表了媒体主办方呈现给目标读者的主题和内容。 :在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领域中,封面人物的选择因素更加复杂。 品牌营销者希望通过借助明星来提高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高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当代社会,明星、名人已成为市场闭庆滚营销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种方式在娱乐圈和广告领域已被广泛采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差或封面人物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在当下,更加注重的是价值和代表性。 非常受欢迎的封面人物是那些能够代表和宣扬社会价值观的个人或团体。 在这种情况下,封面人物的选择是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和价值,以期唤起社会各界的共鸣和广泛的社会反响。

亚残会官方宣传片封面人物

亚残会官方宣传片封面人物是《追梦》“追逐梦想”为主题。

以整座城市掀起全民运动热潮为背景则正,象征包容、尊重、友爱的亚残运吉祥物“飞飞”穿梭其中,为运动健儿们加油鼓劲。 在“飞飞”的引领和感召下,从事田径、游泳、盲人门球项目的三位残疾运动员受到鼓舞。 共同为体育梦想拼搏,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最终战胜自我。

片子展现了残疾运动员群体坚韧不屈、自信自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诠释了“两个亚运、孙拦悔同样精彩”的意义。 呈现了“阳光、和谐、自信、共享”的办赛理念。 它激励着每一个追寻梦想的平凡人,传递“我们都一样”的信心。

体育精神

亚残组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片子最初的创作灵感就是源于杭州亚残运会的口号“心相约,梦闪耀”。 不同于亚运形象宣传片的宏大叙事,《追梦》在脚本创作期就决定要通过“小切口”展现“大主题”。 既讲好拼搏的体育精神,也体衡亮现城市温情。 既有向上向善的奋进力量,也有温暖温柔的人文关怀。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参与本次宣传片拍摄的盲人门球运动员孙振今年26岁,已经跟盲人门球项目相伴10多年。 他说:12岁在视障教育学校里第一次接触就爱上了这个项目,最大的难点就是听声辨位。 因为我只有听到声音的一瞬间才能判断球的走向,做出防守和击球的判断。 从事这项运动没有诀窍,全靠勤学苦练。

雷蒙德·罗维人物介绍

雷蒙德·罗维雷蒙德·罗维,法国人,美国设计师,1949年《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 首开工业设计的先河。 他一生起伏多变,职业生涯恢弘而多彩,其设计数目众多,范围广泛:大到飞机、轮船、火车、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小到邮票、口红、标志和可乐瓶子。 纽约时报曾评论道:毫不夸张,罗维先生塑造了现代世界的形象。 中文名:雷蒙德·罗维外文名:RaymondLoewy国籍:法国民族:法兰西出生地:巴黎出生日期:1893年逝世日期:1986年职业:工业设计信仰:天主教代表作品:可口可乐瓶、壳牌公司商标、埃克森公司商标、美国邮局的服务徽章人物经历雷蒙德·罗维1893年生于巴黎,从小便对火车、汽车产生浓厚的兴趣,立志从事设计。 他获得工程学学士学位之后,便应征入伍。 一战结束后,于1919年移居美国。 当时的他已近30岁,而且几乎双手空空,却以此为虚郑契机,开始诚心追逐童时的梦想。 罗维来到美国纽约,口袋里只有几十个法郎,但他充满信心。 他先给美国杂志画插图谋生,由于他的绘画水平相当不错,对新的插图风格非常敏感,所以他可以每小时画一张速写,以75美元的价格卖给杂志。 他熟练的运用当时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画插图,很快在纽约出名。 随后罗维把一家工厂生产的复印机进行改形设计,得到极大的成功,从而开始了他的工业产品设计生涯,一发不可收拾。 最初,罗维为著名纽约第五大道的Macy设计时装展示橱窗,并先后担任Vogue,Harpers等时尚杂志的插图设计,以其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在时尚界占领一席之地。 1929年,他承接了第一份设计订单,改良Gestetner复印机,从此涉足工业设计领域。 这份订单不仅时限紧,而且难度颇高,要求设计师在五天之内,为该公司的复印机做改型设计,使其外观与效能双向结合。 罗维立即着手,设计了一个外壳,将内部机器包于其中,并改变机器转动曲柄、复印台面的形状,用四条苗条,却又坚实的支祥樱架代替了以往突出粗壮的支架。 由于罗维的灵感,丑陋、笨拙的机器摇身一变,成为富有魅力的办公家具,得以传延了许多年。 在设计之中,罗维应用人体工程学与审美理念,使该复印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销量节节攀升。 罗维的天赋与灵感激发创立了一个新职业——工业设计师。 作为设计与行销完美结合的第一例,罗维的首单生意开启了美国工业设计的新纪元。 1930年,罗维受聘担当Hupp汽车公司的资深顾问。 他笑称,这份雇佣合同是工业设计谨誉丛师成为合法化职业的开始。 并解释说这是第一次,一家大公司在产品研发中向业外寻求建议。 自那之后,罗维与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们开始了漫长而又颇坎坷的合作历程。 罗维将倾斜的挡风玻璃,内嵌式头灯以及轮胎外壳引进汽车设计。 早在汽油经济成为世界关注焦点之前,罗维便倡导生产车体低,车形细的节油型汽车。 他与底特律设计流派中的奢华之风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对抗战。 时代周刊曾载文评论道:他有这样的能力,经过几番小小改动后,使生产线上丑陋的猛兽摇身一变,成为美丽的独特之物;却没有能力改变汽车界的固执观念——油老虎(耗油量大的汽车)就是油老虎,绝不允许一个设计花哨服饰的人(指罗维)改变它。 1934年,罗维为冰点(Coldpoint)冰箱设计了一个崭新的形象。 冰箱外型采用大圆弧与弧形,浑然一体的箱体使其看上去简洁明快;冰箱内部也做了部分调整,奠定了现代冰箱的基础。 冰点登陆市场之后,年销量从台到台直线飙升,整个企业界眼睛为之一亮。 一时间,流线型成了消费者的采购目标,影响所及,到现在仍余音绕梁。 而罗维便是其首创者,并将它演绎得登峰造极。 1936年,罗维为宾夕法尼亚铁路局设计的宾夕法尼亚S1型蒸汽机车是工业设计功能的另一明证。 他摒弃了不计其数的铆钉,采用焊接技术,制造机车头外壳,不仅使其外形完整、流畅,而且简化了维护过程,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1940年代,他开始承接产品包装与企业形象设计,其起因源于一次打赌。 长久以来,好彩香烟盒采用绿、红两色相间的包装设计。 1940年,美国烟草公司的老总掷金5万美圆与罗维打赌,认定他改变不了这熟悉的形象。 罗维接受了挑战,着手将绿底色改作白色,使印刷成本降低;随后在烟盒的正背两面印上好彩的标识,增大了整个烟盒的醒目度。 改妆后的好彩烟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其形象保持了40余年。 1949年,罗维成为第一位被《时代》周刊作为封面人物采用的设计师。 时至1951年,他的工业设计公司如此多产,他可以骄傲地向世人宣布:一个过着正常生活的普通人,无论身在城市还是农村,每日或多或少会与R.L.A(雷蒙德罗维公司)领衔或部分参与设计的物品,服务标识及其建筑相接触。 1967到1973罗维被美国宇航局聘为常驻顾问,参与土星—阿波罗与空间站的设计。 他们需要他确保在极端失重情况下宇航员的心理与生理的安全与舒适。 他的大胆设计——模拟重力空间;开设能远望地球的舷窗——使三名宇航员在空间站中生活了长达90天。 美国宇航局一位负责人在给罗维的感谢信中写道:宇航员在空间站中,居然生活得相对舒适,精神饱满,而且效率奇佳,真令人难以置信!这一切都归功于阁下您的创新设计。 而这设计正是您深切理解人的需求之后的完美结晶。 罗维的设计生涯一直持续到80多岁高龄,后返回法国,享受悠闲的旅行生活,直到1986年走到非凡人生的尽头。 作为美国工业设计的奠基人,他的一生,伴随着美国工业设计从开始、发展及至顶峰并逐渐衰退的过程。 毫不夸张地讲:罗维的人生就是一部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简史。 被冠予工业设计之父的称号,罗维当之无愧。 设计哲学罗维奉行流线、简单化理念,即由功用与简约彰显美丽,并带动了设计中的流线型运动。 他将一切流线、简单化——大到宇宙飞船,小到邮票。 作为职业设计师,罗维在业界声名鹊起,竖立起旗手形象。 他宣扬设计促进行销的新理念,认为功用化的设计对市场行销大有裨益。 他强调设计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市场运作服务,并带动了好的设计才能占有市场的新概念。 他说:最美的曲线是销售上升的曲线。 美国大萧条时期,好的设计与商业开始联姻,而罗维的事业也蓬勃发展。 他凭借设计,赋予商品不可抗拒的魅力,使那些几乎没有购买欲望的顾客慷慨解囊。 在为可口可乐公司重新设计瓶形时,他赋予瓶子更加微妙,更加柔美的曲线。 它(可乐瓶)的形状极具女性的魅力——这一特质在商品中有时会超越功能性。 罗维的设计在商业中获得巨大成功,为可口可乐公司带来巨大利润。 而可乐的经典瓶形亦迅速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 他将自己的设计哲学归纳为MAYA(MostAdvancedYetAcceptable)极度先进,却为人所接受)原则,并在他的所有创作中加以传播。 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简洁、实用、充满活力的作品,从罗维办公室中源源流出。 罗维无疑是世界上最具天赋的商业艺术家之一。 在为壳牌公司重新设计公司标识时,罗维做了品牌改造,既延续了原有商标的贝壳概念,又将其风格化,使视觉效果更简洁有力。 罗维曾如此诠释他的商标设计:我寻求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力,令人即便是短短一瞥,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确实做到了,他的成功设计:埃克森石油,灰狗长途客车,和纳贝斯克饼干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吸引着众人的眼球,令人过目不忘。 知名作品好彩香烟盒(LuckyStrike)、GG1与S1发动机、可口可乐瓶、约翰肯尼迪纪念邮票、空间站、灰狗汽车以及标志;壳牌、埃克森公司商标;美国邮局的服务徽章;北极冰箱(Frigidaire)以及StudebakerAvanti车、宾夕法尼亚K4型蒸汽机车、宾夕法尼亚S1型蒸汽机车、宾夕法尼亚T1型蒸汽机车等。 人物评价雷蒙德·罗维——20世纪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师,设计行业的先锋者——将流线型与欧洲现代主义揉合,建树起独特的艺术语言。 他首开工业设计的先河,促成设计与商业的联姻;并凭借敏锐的商业意识,无限的想象力与卓越的设计禀赋为工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生命元素。 他一生起伏多变,职业生涯恢弘而多彩;其设计数目之多,范围之广令人瞠目:大到汽车、宇宙空间站,小到邮票、口红、公司的图标。 无论上世纪中期的美国人意识与否,他们实际生活在雷蒙德·罗维的世界之中。 作品影响他是第一位上《时代》周刊封面的设计师,在该刊列举的“形成美国的一百件大事”中,雷蒙德·罗维于1929年在纽约开设设计事务所被列为第87件,可见影响之大。 他的第一件工业设计作品是1929年为吉斯特纳公司重新设计的速印机。 当时公司给他5天时间进行这项工作,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只能完成视觉简化工作,但吉斯特纳公司对此印象颇佳,便委托他对后来的一些型号进行彻底的改型设计。 雷蒙德·罗维将改善外观、提高操作效率及减少清洁面积等设计要点结合起来,使原来油腻、零乱的机器变成了一种时髦的流线型产品,影响至今。 雷蒙德·罗维1935年设计的“可德斯波特”牌宅冰箱,说明了设计对于销售活动产生的重大影响。 早期的电冰箱在外观上一直是纪念碑式的,置于高而弯曲的腿上,还有一个暴露的冷凝器。 雷蒙德·罗维的设计将整个电冰箱包容于一个朴素的白色珐琅质钢板箱之内,箱门与门框平齐,其镀镍的五金件试图给人一种珍宝般的质感,在光洁的背景下十分耀眼。 电冰箱内部经过精心设计后可放置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 这种电冰箱有半自动除霜器和即时脱冰块的制冰盘等装置。 这一型号成了电冰箱设计的新潮流,年度销量从1.5万台猛增到27.5万台。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0101.html
@台湾 首来族 四川145个景区对你们免除门票啦!
租房歧视 老年人面临 背后的顾虑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