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反复 哈马斯为何终于接受停火决议

当地时间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俄罗斯1票弃权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加沙地带无条件、毫不拖延地开始履行美国政府提出的三阶段停火方案。

哈马斯随后发布声明表示,愿意接受能够确保结束战争的协议,准备就具体细节和各方开始磋商。考虑到美国政府在安理会投票前宣称,以色列方面已接受三阶段方案,这意味着历经近两周努力,加沙地带终于有望实现停火和谈与人质交换。

6月10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通过一项决议,呼吁在加沙地带实现“立即、全面和彻底”停火,以尽早结束持续8个月的巴以冲突。图/视觉中国

哈马斯曾一度对这份协议发出“积极信号”,表示将做出正式回应。但6月8日,以色列在“解救人质”的行动中造成数百名加沙平民伤亡,哈马斯政治局主席哈尼亚对协议做出负面表态,内塔尼亚胡也表示将继续军事行动。出乎外界预料的是,短短三天后,双方都接受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分析认为,国际社会的一致压力,促使以色列和哈马斯领导层转变态度。

当然,即使以色列和哈马斯均接受安理会的最新决议,也并不意味着加沙地带的和平将迅速实现。双方首先将开启为期6周的局部撤军和部分释放人质、交换囚犯的谈判,待第一阶段完成后才会转入全面撤军和全面交换被拘押者的协商。决议通过后,以色列方面已表示“不会参与毫无意义且无休止的谈判”。

此外,安理会决议还提到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对加沙地带及约旦河西岸的“统一”管理,这意味着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执政团体法塔赫和哈马斯也需要达成新的合作协议。路透社报道称,双方将于6月底在北京再次接触。

哈马斯和以色列在停火谈判上还面临哪些具体分歧?哈马斯是否愿意支持“两国方案”和巴勒斯坦内部和解进程?针对这些问题,哈马斯高级官员哈立德·卡杜米近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哈马斯同意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卡杜米还表示,感谢中国政府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进程,哈马斯愿同巴勒斯坦各政治派系不设前提条件地团结起来。

执业医师卡杜米年轻时加入哈马斯青年分支,后攻读国际关系硕士和博士学位,进入哈马斯政治和国际关系部门任职。他目前担任哈马斯驻伊朗代表,也是哈马斯主要的对外发言人之一。2023年10月以来,卡杜米多次接受国际媒体采访,并作为哈马斯代表团成员出访南非等国,参加关于巴以问题的国际会议。

哈立德·卡杜米。受访者供图

“我们同意协议后,以色列袭击了拉法”

中国新闻周刊:请介绍一下哈马斯与以色列谈判的进展情况,双方目前在停火撤军和释放人质的协议方案上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这是当前的一个主要问题,但问题不在于谈判内容,而在于人性。哈马斯愿意提出条件,也愿意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协。问题在于,在和以色列的谈判全程中,我们面对的是以色列领导层的极端主义、种族主义和不严肃的心态。他们用文明倒退的话语进行外交,任何人都不会容忍这种情况。这也不会为中东地区带来和平和文明。

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实际行动:在国际法院要求以色列必须停战的第二天,当所有人都为此鼓掌时,以色列袭击了拉法难民营,杀害妇女、儿童和老人。事实上,我们此前已经同意了埃及和卡塔尔转交的和平方案提议,我们被告知美国人也同意了,而以色列也参与了这份提议。但是,就在我们将达成协议的那一刻,以色列袭击了拉法。这不是谈判的态度。在这种情景下,我们不能指望和他们达成协议。

我还要指出的是,国际社会要求停火,但以色列没有回应,也不尊重国际社会。事实上,国际社会已经目睹了以色列政府如何通过其外交和非外交手段挑战国际意愿。看看他们在联合国的大使,撕毁了联合国宪章。

那么,为什么国际社会不执行《联合国宪章》第三章第七条?该条为安理会采取行动维护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提供了依据。问题在于,以色列得到了美国的庇护。每当进行谈判时,我们都会发现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发现国际社会没有对以色列施加足够的外交压力;第二,我们目睹了以色列和美国在国际社会,在联合国和海牙(国际法院和国际刑事法院所在地)被不断孤立。

在此背景下,我们呼吁:在西方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谈判,以及联合国的谈判过程中,对以色列人说“请”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国际社会执行安理会决议,更大力度地对以色列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尊重国际意愿。

中国新闻周刊:关于协议中释放人质的问题,你能否证实目前还有多少人质存活?为了表明谈判的诚意,哈马斯是否会考虑单方面释放一些人质?

这不是人数的问题。我们追求的是严肃的谈判成果,而不是什么(单方面释放人质的)突发新闻。只有严肃的谈判,才能让囚犯、人质和家人团聚。我们都是人,以色列的囚犯和人质是人;同样的,我们也有我们的民族英雄,我们的医生、立法者、活动人士、儿童、妇女,被以色列非法关押在监狱里长达几十年,但从来没有人关心他们。

所以,当我们谈论交换人质和被拘禁者时,我们谈论的不是人数问题,而是要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的家庭能享受到和平、平等的交换。问题在于,这些问题并不存在于以色列领导层的脑袋里。请看看以色列社会,人质家属们和民众走上街头反对内塔尼亚胡政府,而内塔尼亚胡用攻击性的语言回应。显然,以色列民众想要一些东西,就是和平,但内塔尼亚胡想要的是另一些东西,就是战争。

5月27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一名男孩查看以军轰炸后的难民营废墟。巴勒斯坦通讯社26日报道,以军空袭拉法一处难民营并引发火灾,造成至少40人死亡。图/新华

“以色列应为战争中的所有死难者负责”

中国新闻周刊: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已经申请向以色列领导人和哈马斯领导人同时发出逮捕令,哈马斯如何回应?你认为哈马斯是否需要遵守国际人道法?如果哈马斯成员违反人道法规则,哈马斯会如何处理?

你看,我们是尊重人道法的,我们是过去74年来一直要求在这里实施国际法的人。我们因为以色列人过去70多年来犯下的残酷罪行而受苦,却没有人关心这件事,现在人们过来问“你对人道法有什么看法?”请记住,巴勒斯坦人才是长期受到不法侵犯的人。

让我们从技术角度来谈谈。那些国际法庭处理的对象是国家。巴勒斯坦是一个主权国家,但我们没有被赋予作为一个国家的合法权力。你不能因为巴勒斯坦人对殖民者所做的一切而责怪他或她,生活在占领之下的每个人都有自卫的权利。如果我们“攻击”以色列人,那是我们在和占领进行斗争。这是国际法赋予我们的权利。去年10月7日发生的事情,是我们对74年来以色列持续犯罪的反应,而不是我们在发动战争。

中国新闻周刊:既然你提到了2023年10月7日的事件,让我们回顾一下: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有以色列平民和外国公民被杀害和绑架,受伤人员中包括中国公民。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外国公民在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事件中出现伤亡。哈马斯今后是否会避免袭击以色列平民和外国公民?

首先,我们不针对中国人民,我们也没有针对任何平民。我们是在自卫,攻击那些根据国际法被视为被占领的地区以及占领军。不幸的是,一些外国公民前往了危险地区。我们向在这场冲突中失去亲人的家庭表示最诚挚的、深切的哀悼。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悲痛,因为我们也有父母、兄弟和姐妹。74年来,我们知道失去亲人意味着什么。

但是,唯一应该对此负责的是占领者。占领者是一切混乱、一切不稳定和一切杀戮的源头。我再次强调,除了那些杀害我们人民的相关以色列人以外,哈马斯从未打算杀死任何人。但对于国际社会以及与以色列有关系的每个国家来说,我希望他们阻止各国公民前往危险地区。

我们还需要明确的是,到目前为止,对于10月7日到底发生了什么,并没有有效的国际调查。以色列指控哈马斯犯下了许多罪行,其中许多指控都是谎言。许多以色列平民、也许包括外国公民,是被以色列人杀害的。

哈马斯一直主张,由国际社会主持的第三方委员会或实况调查团对10月7日的事件展开全面调查。但以色列政府一直拒绝这一提议。过去半年来,由于以色列对加沙的无差别攻击,又有许多人质被以色列军方杀害。总的来说,以色列应该为这场战争中所有死难者负责,这包括巴勒斯坦人、以色列人及其他国家的人。

中国新闻周刊:以色列国防军称已经消灭了大部分哈马斯武装力量,哈马斯是否还拥有与以色列国防军对抗的军事能力?

这都是宣传。他们没有实现任何目标,反而杀害了大约 4万名巴勒斯坦人,其中大多数是无辜的妇女和儿童。这是针对妇女儿童的战争,而不是针对军事基地的战争。

让我告诉你,哈马斯的抵抗力量是完好的。过去十多天里,以色列军队没能进入拉法,抵抗的军队却能从拉法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以色列领导层捏造的“胜利”故事只是为了避免自己军队的精神士气低迷。毕竟,由于以色列领导层错误地决定进入加沙,以军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参与战争,已经导致超过1.2万官兵伤亡。(编者注:以色列官方数据称,截至6月5日,10月7日袭击及之后的军事行动共造成以色列国防军645人阵亡、3730人受伤)

毋庸讳言,哈马斯战士正在牺牲,但我们能够以非常勇敢的、非常严肃的方式面对和打击我们的敌人。对于那些袭击加沙人民的殖民者来说,加沙将是他们遭受苦难的地方。

6月8日,以色列特拉维夫,抗议者要求以色列政府采取行动以让更多人质回家。图/视觉中国

“哈马斯对联合政府持开放立场”

中国新闻周刊:过去几十年里,哈马斯的政治目标发生过多次改变。你能介绍一下哈马斯目前的政治目标吗?如果未来的以色列政府愿意接受“两国方案”,哈马斯愿意与以色列和平共处吗?

我不同意你所说的哈马斯“多次改变”的提法。应当说,哈马斯已经发展起来了。哈马斯是具有生命力的,我们影响环境,也被环境所影响,但我们始终在战斗,目标是实现国际法所赋予我们的合法权利。

与其问我们是否愿意接受两国解决方案,或者我们是否愿意与以色列国和平共处,更重要的是先问问以色列人。以色列人是否准备好接受一个拥有完整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我们已经在联合国看到了答案:美国表示现在不是承认巴勒斯坦是独立国家的正确时机,以色列更是表现出非外交的粗鲁言行,向国际社会宣称巴勒斯坦人没有生存的权利,没有独立享有主权的权利。这很不幸,在他们眼中,我们什么都不应该拥有。

再看看历史。如果你还记得的话,有一项名为“分治决议”的联合国大会1947年第 181 号决议,该决议计划在43%的巴勒斯坦历史土地上建立巴勒斯坦国。问题是,这个国家现在在哪里?以色列违反了联合国的所有规则,侵占了“分治决议”规定的巴勒斯坦国80%的土地。

所以,你问我是否愿意和平共处,我要说,巴勒斯坦是受害者,受害者首先必须被赋予其应有的权利。和其他为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努力的政治运动一样,哈马斯同意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且给予巴勒斯坦难民返回自己国家的自决权。只有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国家,巴勒斯坦人才会理解自由的意义。

现在,我们的人民不知道独立国家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国家的主权边界,不知道大使馆能用来干什么,不知道什么叫自由来往。想想看,你在北京,如果你想去纽约或莫斯科,你要做的无非是打开你的笔记本电脑,办理签证,用信用卡买张机票,然后你就可以前往任何国家。这些事情是巴勒斯坦人无法想象的。无论在加沙还是在西岸,巴勒斯坦人都没有这种自由。

所以,不要问那些巴勒斯坦人无法想象的事情。这就像你对一个住在沙漠里的人描绘摩天大楼,他只会用一种非常奇怪的眼神看着你,因为你没有用他能理解的方式和他对话。先赋予巴勒斯坦人最基本的主权和自由,然后再问巴勒斯坦的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

总之,我希望你能明确地了解到一点,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人是没有选择的,我们必须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邻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建立在相互承认的基础上。你可以成为其他国家或实体的邻居,你们相互之间尚未承认,但是也可以和平共处。这就是我们现在要求以色列做的。

中国新闻周刊:近期,哈马斯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执政团体法塔赫在北京举行了会谈,目前双方的接触进展如何?你认为哈马斯和法塔赫有可能组成新的联合政府吗?哈马斯对联合政府的要求是什么?联合政府成立后,哈马斯是否会允许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入加沙?

我们感谢中国政府在巴勒斯坦人之间推动和解。我们希望我们的兄弟——巴勒斯坦各派别一起组建联合政府。在目前的进程中,我们听取了所有人的意见,提出了一个开放的议程。你问我哈马斯对于联合政府的条件,我们的立场是,巴勒斯坦人之间没有任何条件。我们不是敌人,是兄弟姐妹,是平等的。我们应当相互倾听。我们不应当走向内部的战争,我们的敌人是特拉维夫(以色列政府),不是其他巴勒斯坦人。

现在我们唯一要求的是,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应当同意在巴勒斯坦举行选举,我们应当就选举的政治框架达成一致。我们应当将政治纲领提上日程,让人民选出自己的代表。我们对选举持乐观态度。

我想再次明确的是,对于巴勒斯坦内部政治进程,哈马斯张开双臂,对任何派别都持开放态度。巴勒斯坦人民是开放的人民,选举的人民,民主的人民。在哈马斯内部,我们也有自己的民主,有咨询机构和执行机构,有分管不同地区的活跃的政府。我们愿意谈判,愿意不设任何条件地团结起来。

我们也注意到,第十届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期间发布的《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联合声明》。巴勒斯坦人民坚韧不拔的抵抗在全球产生了广泛影响,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支持。我们看到中国同阿拉伯朋友一道为巴勒斯坦发出正义和人道的声音。我相信,中阿之间的密切协调与合作能够对霸权国家产生威慑作用,能够确保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巴勒斯坦人民高度赞赏这份旨在造福人类的联合声明。我乐观地认为,通过与中国的友谊,我们可以最终实现巴勒斯坦的独立、安全和稳定。


巴以冲突的再次冲突

冲突状况以色列于2012年11月14日发起的代号为“防务之柱”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是回应巴勒斯坦武装分子愈加频繁的火箭弹袭击,如今仅限于对加沙地带多处目标的远程攻击。 以方向加沙派遣陆军,发动了“铸铅”行动曾导致1000多名巴勒斯坦人丧命,而陆地战役阶段造成的损失最大。 巴以冲突于2012年11月17日进入第四天,以色列战机继续轰炸加沙地带多处目标,造成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0多人受伤。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17日说,位于加沙城的哈马斯政府大楼遭以色列炸毁。 暂不清楚是否有人员伤亡。 截至目前,此轮巴以冲突共造成4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至少10人为平民,另有至少300人受伤。 巴以冲突进入第五天。 根据以色列方面消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组织哈马斯已达成停火协议,不过法新社消息却显示以色列军队18日当天空袭加沙地区新闻大楼,停火协议的作用有待观察。 巴勒斯坦医疗部门19日说,以军战机当天继续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目标实施空袭,造成至少3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至此,以军持续6天的军事行动已经造成加沙地带近千名巴勒斯坦人伤亡。 以军战机当天对加沙城区、拉法地区、贝特拉西亚地区一些目标以及位于加沙地带中部的一座难民营实施轰炸,造成至少36人死亡。 连日来,以军军事行动已经造成11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870人受伤,逾半数伤亡者为妇女、儿童和老人。 以色列军方消息说,以军战机19日对加沙地带实施80轮轰炸,6天来累计实施1350轮轰炸。 而巴勒斯坦两支抵抗力量——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连日来已经向以境内发射至少1700枚火箭弹。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与以色列的冲突20号进入第七天。 在埃及的斡旋下,双方正就停火展开谈判。 截至北京时间21日凌晨5点,冲突已经造成140多名巴勒斯坦人和5名以色列人死亡,大量人员受伤。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日抵达耶路撒冷,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 潘基文呼吁以色列保持克制,尽快实现停火。 而内塔尼亚胡则表示,以色列不能忍受针对本国国民的袭击,愿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但会采取任何措施保卫国民。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号晚上也抵达了以色列,立即与内塔尼亚胡等政府官员举行会谈。 由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拒绝延长停火时间、持续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以军2014年7月27日宣布对加沙地带重新发起“海陆空进攻”。 眼看情势不妙,哈马斯赶紧表态接受新的24小时停火协议。 火箭弹对决铁穹持续多天的巴以加沙冲突中,巴勒斯坦哈马斯的火箭弹与以色列国防军的“铁穹”拦截系统攻防大战吸引了外界的眼球。 以色列共遭到了哈马斯武装分子发射的737枚火箭弹袭击,其中245枚被“铁穹”成功拦截,拦截率达33%。 以色列于2007年2月开始研制“铁穹”反火箭弹系统,2010年7月19日完成最终测试并开始部署。 每套“铁穹”反火箭弹系统拥有6个发射台,每个发射台有20枚小型导弹,这些导弹可以拦截射程在5-70公里的火箭弹、迫击炮弹。 以色列第一套“铁穹”反火箭弹系统于2010年3月底部署,已经部署了5套。 停火协定双方19日继续交火。 以军多次空袭,致巴方丧生总人数累计增加至91人。 加沙武装人员以火箭弹还击,以色列多地响起警报。 巴勒斯坦官员当天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之间的停火谈判进入“重要阶段”,双方互提条件,但达成停火的时间难以确定。 按照多名谈判知情人员的说法,以方提议签署有效期超过15年的停火协议,由埃及方面担保。 其他要求包括,巴方武装停止发射火箭弹和袭击边境以军士兵,立即停止向加沙走私和运送武器,以方遇袭或收到情报后有权打击武装人员。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官员沙阿斯说,以方一度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遭拒绝。 就以方是否寻求把加沙非军事化条款加入停火协议,以方政府发言人雷格夫拒绝回应,认定停火协议必须确保加沙人员停止火箭弹袭击。 哈马斯方面提出,停火协议条款包括以方解除对加沙地带的物资封锁。 这一要求可能触发以方忧虑,担心解除封锁有助哈马斯更加容易地从外部获得武器。 以方自哈马斯2007年控制加沙地带起对巴方这一区域实施物资封锁。 哈马斯在停火谈判中还要求,由国际社会担保,停火协议必须确保以方停止越境打击、海岸攻击以及定点清除行动。 埃及总理希沙姆·甘迪勒19日说,在埃方主持的间接停火谈判中,以色列和哈马斯代表“接近达成”共识。 同日,哈马斯领导人哈立德·迈沙阿勒说,哈马斯不希望战事升级,但将坚决回击以色列发动的任何攻击。 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冲突进行了紧张的闭门磋商,磋商进行了近两个小时。 但仍未打破僵局。 与此同时,冲突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字仍在上升。 巴勒斯坦消息人士说,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巴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将于20日晚在开罗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 不过以色列方面随后宣称,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武装人员尚未达成停火协议,双方的协商仍在继续。 21日,埃及外长阿姆鲁在开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各武装派别(包括哈马斯)已达成停火协议,协议于加沙当地时间21日21时(北京时间22日凌晨3时)开始生效。 另据以色列消息来源称,以色列虽然同意停火,但不会结束对加沙的封锁。 在停火协议达成至生效后,以色列国内反应平静,加沙城内则开始了庆祝活动。 伤亡数据2012年11月14日,以色列对加沙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以来,巴以新一轮冲突已持续多日。 国际社会冀望的巴以停火协议20日未能如期达成,以色列21日对加沙地带发起新一轮袭击,摧毁了一批政府办公楼、警察局和一座大桥,其中包括加沙市中心的阿布·卡德拉政府机关办公地点和伊朗新闻社办公室。 袭击导致7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2012年11月21日,以军空袭已造成14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200多人受伤。 加沙武装人员则向以色列境内发射数百枚火箭弹,造成5名以色列人死亡。 2014年7月11日以色列军方今天凌晨宣布,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的有限地面进攻已经开始。 2014年7月12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的“护刃行动”进入第五天,死亡人数升至135人,其中包括数十名儿童。 约旦河西岸地区多地当日发生示威抗议活动,多人受伤。 为促进加沙停火,英美法德四国外长将于13日晚些时候在维也纳召开会议讨论当前局势。 2014年7月14日埃及政府晚提出停火倡议,呼吁巴以双方自当地时间15日早晨9时起停止各种形式冲突,并在随后的48小时内,由国际调停者分别与巴以双方就停火协议的具体内容进行磋商。 2014年7月15日,以色列安全内阁决定接受这一倡议,但由于控制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继续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 2014年7月16日,哈马斯宣布,已正式拒绝埃及提出的停火倡议。 2014年7月17日晚,以军已经向加沙地带发起地面进攻。 2014年7月18日,以色列正在以飞机空袭和地面以及海上舰艇炮击的方式攻击加沙。 2014年7月1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他们已经准备好“大幅度扩大”对加沙地带武装分子的地面进攻行动。 2014年7月21日,哈马斯刚刚宣布抓获一名以色列士兵。 士兵名叫绍尔-亚隆,由哈马斯旗下的卡桑旅抓获。 以色列称正在调查,约旦河西岸有巴勒斯坦人为此鸣枪庆祝。 2014年7月22日报道,以色列使用国际禁用武器白磷弹轰炸侵略加沙。 加沙医院里绝大多数的患者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儿童、妇女和老人,以色列飞机对他们的住宅发动了疯狂的袭击。 医生从一名在以色列轰炸中被击中的巴勒斯坦女孩体内取出20厘米长的碎片。 2014年7月26日,在埃及,卡塔尔,美国等多国斡旋下,以色列同意接受12小时人道主义停火,但在此期间以军将继续摧毁哈马斯建造的地道,(此前以色列拒绝了美国国务卿克里提出的一周人道主义停火提议)。 至此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人死亡人数已逾千人,70%以上为平民,受伤人数已达6000,西岸地区另有一些巴勒斯坦人死于示威活动;以色列方面只有两名平民死亡,另有42名士兵阵亡。 哈马斯七月在加沙地区向以色列发射了大量火箭弹,但所有射向被保护区的火箭弹几乎尽数被以方的”铁顶“(Iron Dome)反导系统所拦截。 2014年7月28日至昨天上午,以军已经有十名士兵死亡,这使得以军在这场冲突中的死亡人数上升至53人,是自2006年以军同黎巴嫩真主党爆发冲突以来最严重的伤亡。 2014年7月29日,有五名士兵被经由地道潜入以色列的哈马斯分子杀死。 哈马斯分子向在纳哈勒奥兹(Nahal Oz)一个瞭望台驻守的士兵发射了一枚火箭推进榴弹,并试图将其中一名士兵的尸体拖进地道,但遭以军开火阻拦,有一名哈马斯分子被打死。 2014年7月29日,冲突已造成超过120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超过7000人受伤,以色列方面则有56人死亡。 2014年7月30日,已有8000余人死伤。 以色列的军事打击已导致超过25万加沙民众无家可归或被迫离开住所,其中近20万人聚集在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开设的庇护所。 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造成巴勒斯坦1359人死亡,单在30日一天就造成108人丧生,另有20具遗体从废墟中挖出。 另有7200多人受伤。 2014年8月12日,初步信息显示,此次冲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毁非常严重。 有将近200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大约75%都是平民,其中包括459名儿童。 这个数字比前两次加沙冲突造成的儿童死亡的总和还要多。

加沙今天在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停火协议了吗?急求!!!!!!!!!!!!!!!!!!!!!

奥尔默特都不急,要你着个什么急呀?没有。 哪有这么快?今天开始谈。 因双方分歧太大,估计有得谈了。

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战争原因是什么?

以色列军事行动的目标是打击哈马斯军事武装势力,而不是针对巴勒斯坦人民,它的唯一目标就是针对哈马斯。 在过去七八年里,哈马斯不停地对以色列南部,占以色列10%—15%的人口进行不断的威胁、挑衅和轰炸,这些人长期生活在一个恐怖环境里。 在这七八年里,以色列用了各种方法想阻止哈马斯向以城镇发射火箭弹。 2005年,以色列军队撤离了加沙地带,当时希望能给加沙带来新的希望、新的未来。 但从那以后,哈马斯占领了加沙地带,他们忽视经济发展,给加沙带来了恐怖活动。 6个月以前,埃及尽了很大努力,帮助以色列和哈马斯签署停火协议。 协议签署之后,哈马斯发射的火箭弹少多了。 去年12月,这个协议到期了,以色列希望能够继续这个协议,但哈马斯不愿意继续,他们违背了协议,开始对以色列进行攻击。 连续8年,以色列南部的孩子们不能睡一个安稳觉,他们的父母也觉得很内疚,不能为孩子提供安全的保护。 政府决定要对此作出一些反应,这次军事袭击就是为了能给他们带来安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30111.html
5000亿巨头再度暴跌 100万股民亏懵了!
端午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6.3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