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 猪肉价格波动上行 蔬菜价格回落丨新发地一周菜价

本栏目数据由新发地批发市场数据统计部门每日统计新发地数百个商家后汇总得出,在绿松鼠独家刊发,同时上报国家农业部市场信息司。

白条猪价格走势

上周(6月1日—6月7日),白条猪批发平均价继续波动上行,涨幅略有放缓。

2024年5月末-6月初与2023年同期白条猪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单位:元/公斤)

6月7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22.50元/公斤,比上上周同期(5月31日)的21.50元/公斤上涨4.65%;比上月同期(5月7日)的18元/公斤上涨25%;比去年同期的17元/公斤上涨32.35%。周环比明显上涨;月环比大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上涨。上上周末价格同比上涨27.22%,上周末同比涨幅明显放大。

上周,日均上市量为1810.86头,比上上周(5月25日-31日)的1693.29头增加6.94%;比前2周(5月18日-24日)1583.43头增加14.36%,比前3周(5月11日-17日)的1549.14头增加16.89%;比前4周(5月4日-10日)的1505.57头增加20.28%。

去年同期,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694.71头,年同比增加6.85%。上上周同比下降5.20%,上周同比由明显下降转变为明显增加。日均上市量同比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周环比下降了5.12%,而今年增加了6.94%。

日均上市量环比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临近端午节,民间消费需求及备货需求比较强劲,拉动上市量增加;二是肉价上涨以后,屠宰厂摆脱亏损,向市场调运白条的积极性增加,上周批发白条猪的过程没有屠宰厂缺席,各个屠宰厂都能按时向市场运送白条;三是近期“根本不缺猪”,只要有需求,上市量完全是可以保障的。比较明显的变化是,肉价上涨以后,上周白条猪的销量不仅环比增加,同比也增加,而且同比增幅比较明显。由于较去年同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日均上市量环比由明显下降转变为明显上涨。这种状况既表明近期白条猪供应仍然比较充足,也表明由于需求比较强劲,对肉价上涨形成了支撑,使得上周白条猪的销售呈现量价双涨的态势。

上周肉类消费需求比较强劲,与临近端午节有关,尽管上周毛猪价格上涨的步伐仍然没有停歇,大有一飞冲天态势,但是,一旦端午节过去,需求对肉价的支撑能力会减弱,肉类消费仍然呈现淡季的状态,肉价会进入上涨乏力阶段,肉价连续冲高的势头也会减弱。特别是此前流入二次育肥的毛猪已经基本上长至大体型的毛猪,此批毛猪的出栏也会对肉价上涨的能力形成制约。因此,一些业内人士预测,本轮肉价上涨的过程已经接近尾期,也使得此波肉价超预期的上涨会逐渐偃旗息鼓。

鸡蛋价格走势

上周前期,鸡蛋价格小幅回落,周后期保持稳定。

2024年5月末-6月初与2023年同期鸡蛋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单位:元/公斤)

6月7日,新发地市场鸡蛋批发平均价是8.61元/公斤,比上上周同期(5月31日)的8.89元/公斤下降3.15%;比上月同期(5月7日)的7.16元/公斤上涨20.25%;比去年同期(6月7日)的8.86元/公斤下降2.82%。周环比小幅下降;月环比大幅上涨;年同比小幅下降。上上周,年同比下降5.73%,上周同比降幅明显缩小。

上周前期,蛋价延续上上周后期的走势,止涨企稳,但是到周中期,蛋价出现松动,开始回落。由于临近端午节,蛋价回落幅度有限,此后便一直稳定少动。

蛋价在周中期出现回落,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上上周中期以后,北蛋南运的规模锐减,北方产区鸡蛋失去了上涨的动力;二是节前备货进入尾声,无论是零售商还是居民家庭,采购量均出现下滑,市场上鸡蛋的销售速度明显放缓。这种销售速度放缓的态势势必会在后期蛋价走势上有所表现。

销售速度缓慢、北方养鸡场鸡蛋的库存量逐渐恢复的情况下,由于临近端午节,养鸡场是不愿意在此时继续就开始降价的,所以使得上周蛋价回落的幅度并不很大,周后期的蛋价仍然明显高于价格上涨之前的价位。

不过,由于鸡蛋的产能仍然比较充足,在需求呈现波浪式波动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对价格形成支撑,需求下降也会对价格形成掣肘,所以,此轮蛋价的上涨已经进入尾声,随后会走一段下坡路。

经过半个多月的上涨,养鸡场已经摆脱了亏损,已经有了比较宽泛的获利区间,对养鸡场缓解资金压力是比较有利的,也避免了鸡蛋的产能受到冲击,后期鸡蛋的供应会仍然呈现比较充裕的状态。

蔬菜价格走势

上周 ,蔬菜的整体价格缓慢回落,周环比降幅较小。

2024年5月末-6月初与2023年同期蔬菜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单位:元/公斤)

6月7日,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2.55元/公斤,比上上周同期(5月31日)的2.62元/公斤下降2.67%;比去年同期的3.4元/公斤下降25%。周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上周末,价格同比下降20.61%,上周同比降幅略有放大。

去年同期,蔬菜的整体价格缓慢回升,主要原因是将面临产地转换的过程,面临供应链衔接顺畅与否的问题。今年也是如此,只不过今年的衔接会比去年同期更加顺畅一些。进入6月以后,一部分鲜嫩小品种蔬菜的供应地会从北京以南地区转向北京以北地区,今年,北京以北地区的蔬菜多有比往年提前上市的迹象,有几种甚至在北京以南地区的蔬菜还没有退市,北京以北地区的蔬菜就开始上市,供应链衔接出现重合现象,使得近期蔬菜价格的走势与去年同期有相悖现象。

比较有代表性的蔬菜包括豆角类蔬菜、莴笋、菜花、团生菜、散叶生菜、娃娃菜、圆白菜、大白菜等,也包括洋葱、土豆、青皮冬瓜等。

比如豆角类蔬菜,河北张家口大棚生产的扁豆、豆王的上市期就往年提前上市2周左右,往年同期,当地大棚豆角类蔬菜上市时,北京以南地区的豆角类蔬菜已经到了上市尾期,张家口大棚豆角的质量明显好于前期,价格也明显高于前期,但是今年上市时,前方产地的豆角类还处于上市高峰期,张家口的豆角质量虽然好于前期,但是价格也受到制约,价格没有突出表现。随后,张家口、山西朔州的露地豆角类也会上市,供应链衔接会比较顺畅。

前方产地的莴笋、菜花、团生菜还在上市,北京北部及张家口坝下地区的同类蔬菜也开始上市,既压低了前方产地蔬菜的价格也使得自己卖不上价;上周后期,北京以北地区的散叶生菜即将上市,与北京周边的散叶生菜同时应市;河北承德的娃娃菜已经上市,与廊坊的娃娃菜同时应市;张家口坝下的圆白菜也开始上市,与前方产地的蔬菜同时应市,使得这些蔬菜的价格仍然维持低位运行的状态。河北承德的大白菜也进入砍收阶段,无奈河北廊坊还有大量的大白菜等待上市,而且价格十分低廉,商户还在等待承德大白菜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才开始收购。

此外,今年洋葱、土豆等大宗蔬菜都有扩种现象,后期如果没有极端天气的话,这几种蔬菜的价格从现在开始都会低于去年同期的价位运行; 市场上夏季需求量较大的青皮冬瓜,在广西冬瓜还处于上市高峰期时,河北保定的冬瓜也开始了上市,迫使广西冬瓜的价格也出现下滑。

上周蔬菜价格缓慢下降,该走势与去年同期有些相反,主要原因是今年面临的产地转换过程中的供应链衔接比较顺畅,有重合现象,使得整体价格不升反降。正如我们上上周谈到的那样:“从目前蔬菜的生产、供应形势来看,近期蔬菜的供应仍然是比较充足的,后期的产地北移过程也会比较顺利,蔬菜的整体价格仍然会呈现稳中有降的走势”,这是上周价格走势与去年同期相悖的主要原因。

新发地市场统计部供稿

关注新发地 获取更多菜价信息

本文为绿松鼠(ID: xjbxinshipin)原创内容,


猪价反弹41%,蔬菜也涨得不靠谱,蛋价起飞,到底咋了?

最近一段时间,细心的朋友一定都感觉到,猪肉涨了,一斤涨了好几块,蔬菜也涨得不靠谱,有点买不下手,看来这个冬天真的有点不好过了,下面带大家一起看看啥情况。 01、生猪价格反弹41%近期的猪价走势有点诡异,中秋、国庆期间猪价猪价连连下跌,于10月5日创出年内低点5.19元/斤,之后便出现震荡上行,近日更有加速上涨的势头,截止10月24日,短短的19天时间,猪价上涨到7.34元/斤,每斤上涨2.15元,涨幅为41.4%。 10月24日,全国生猪价格又是一片大涨,其中华北地区涨幅巨大,北京、天津、山西3省市每斤猪价大涨1元,主流价7.3-8.2元/斤,河北省大涨0.9元,主流价7.0-8.2元/斤;山东省上涨0.8元,主流价7.1-8.2元/斤;广西上涨0.8元,7.8-8.0元/斤;其他省份上涨0.1-0.7元不等,虽然目前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7.34元/斤,但是已经有17个省市猪价突破了8.0元/斤在猪价大涨的带动下,猪肉价格也“飞”了起来,在10月上旬之前,全国猪肉主流价格在8-12元/斤之间,部分较高地区在12-15元/斤,低的地方猪肉7-10元/斤,自从这波生猪涨价之后,猪肉价格平均上涨了3-5元,主流价格已经跃升到10-15元/之间,个别肉价高的地方出现18、19元一斤的猪肉。 黑龙江绥棱本地猪肉价格由前几天的每斤7元涨到了11元,一斤涨了4块钱。 导致这波猪价、肉价上涨的原因,市场普遍认为:一是生猪供给由于节前抛售透支,导致节后供给偏紧,有个杀猪卖肉的朋友讲现在抓猪不好抓。 二是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对猪肉消费有所推动。 三是猪肉消费旺季到来,对猪价、肉价构成利好。 02、蔬菜价格普遍上涨最近蔬菜价格也涨得比较厉害,据农业农村部10月22日监测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5.68元/公斤,比前一天上涨2.7%,其中涨幅较大的洋白菜、青椒、豆角的涨幅分别为9.6%、6.1%、5.3%。 央广网报道,西兰花8元/斤,菠菜15元/斤,菲菜花高达18元一斤,比肉价还贵。 在黑龙江绥棱本地,一个18线小县城,近日蔬菜价格也是涨得不像话,旱黄瓜7元/斤,水黄瓜6元/斤,豆角7元/斤,茄子4元/斤,大葱也涨到了2元/斤。 昨天有网友报料,某地菠菜价格高达24元一斤,7两多菠菜18块钱,真的有点不象话了。 北京某超市蔬菜价格也涨幅较大,部分品种甚至翻倍,黄瓜7.9元/斤,油麦菜9.5元/斤面对当前的蔬菜价格,很多居民在超市到处看,就是买不下手,或者转了一圈之后,只能买一些土豆、白菜、豆芽等价格相对稳定的低价蔬菜。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呢?这也许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据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是四个因素:一是季节性因素。 目前正是深秋季节,蔬菜供应进入偏紧季季,目前蔬菜主要来源主要专门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或企业,而北方地区乡村露地栽培蔬菜已经束生产,供给上有所下降。 二是天气因素。 最近一段时间,山东等一些蔬菜产区降水偏多,再加上北方地区大幅降温,雨雪较多,对蔬菜生产带来影响,给菜价带来波动。 三是运费上涨因素。 一方面由于成品油价格连续大涨,多地95号汽油超过了8元/升大关,部分地区零号柴油已经突破7元/升,导致蔬菜运输费用增加。 另一方面,受近期陕甘宁等地疫情影响,对蔬菜运输也有一些影响,导致局地菜价上涨。 四是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 2021年初以来,化肥价格大涨,柴油、农药等也持续上涨,导致蔬菜生产成本比往年有所上升,也推升了蔬菜价格。 03、鸡蛋价格再度破5最后简单说一下鸡蛋价格,最近两周,蛋价又来一波震荡上涨的走势,各地鸡蛋主流批发价格已经涨到4.5-4.9元/斤,北京大洋路、广州、青岛、常德等部分地区蛋价批发价格再次来到了5元以上,各地零售价已全面突破5元大关。

立夏到了,肉蛋菜、水果等要降价了?能降多少?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不知不觉就到了立夏了,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同时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意味着盛夏时节正式开始,天气也逐渐变暖。 同时,今年的立夏正好在“五一”节后,通常市场消费都会随着年节的到来有所变化,而“五一”节后,进入夏天,肉蛋菜等这些生活必需品又会有哪些变化呢?1、菜价降了在“五一”假期的时候,蔬菜价格就有所回落了,不过最初还是表现在批发市场的价格上,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为例,“五一”期间各类蔬菜供应比较充足,加权平均价格已经降到了3.54元/公斤,达到今年春节以来的最低点。 菜价回落一方面是备货比较充足,受疫情散发的影响,各地都加大了“菜篮子”的保供,同时也补上种了不少菜,因此备货量增加了,供应整体比较充足。 另一方面,随着天气日渐变暖,光照充足,蔬菜的生长速度加快,上市周期也缩短,供应充足,价格自然也就回落了。 后续来看,菜价在5月份都将维持一个高产的状态,因此后续菜价有望进一步下行,可能一直会持续到六七月份。 这对大家来说是个好消息,毕竟蔬菜不易储存,囤积太多很容易烂掉,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就可以适当储备,以免浪费了。 2、蛋价落了今年以来,鸡蛋价格是一路高涨,春节前需求增长,价格上涨也能理解,但到了春节后,蛋价仍高高在上,一直在5元大关以上徘徊。 终于到临近“五一”假期时,蛋价开始落了,到“五一”期间,全面下跌至5元/斤(批发价)以下。 不过我们之前分析过,由于今年以来鸡蛋的库存一直偏低,再加上进入夏季后,高温天气使蛋鸡的产蛋率有所下降,所以鸡蛋大幅走跌的几率并不大,所以近日鸡蛋价格已经止跌企稳了。 不过,后续随着夏季的到来,天气炎热,鸡蛋储存时间变短,所以也会使鸡蛋上市速度加快,也有利于平抑蛋价。 所以,后期来看,鸡蛋有一定降价的概率,但是降幅不会很大。 3、猪肉价格涨不涨?如果说蔬菜和鸡蛋价格有走跌的趋势,但是猪肉价格再跌回个位数的概率已经不大了。 虽然说夏季是肉类消费的淡季,再加上受疫情影响,餐饮业业绩下滑较厉害,因此大菜类消费走低,对猪肉消费影响较大。 但是另一方面,猪价自4月底开始迅速回升,当前全国平均猪价已经回涨到了7.4元/斤左右,养殖端情绪大振。 而根据去年对应的产能情况来推算,5月份生猪出栏将同比明显减少,这意味着市场猪肉的供应量也会相应减少,因此即使消费低迷,在猪肉产量没有明显激增的情况下,猪肉价格也很难大幅走低。 所以,对于猪肉价格走势很多朋友关心的是,猪肉价格会不会上涨?虽然猪肉价格再降很难,但再涨也不容易,毕竟当前格局仍然是供大于需,所以后续猪肉价格大概率会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下小幅波动。 4、水果或小幅走跌从4月份开始,水果消费的一大品类——柑橘类水果就陆续退市了,而苹果、梨等比较耐储存的大类水果库存也渐渐走低,这时候水果市场面临一个“空挡期”,因此价格有所上行。 而从4月份的水果价格监测数据来看,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到了“五一”后,随着小长假的到来,再加上天气转暖,水果消费有所增加,但受疫情影响,交通不畅以及运费增加等因素也导致水果价格有所走高。 不过,随着天气转暖,时令水果将陆续登场,随着菠萝、西瓜、甜瓜、大樱桃等逐渐批量上市后,水果价格有望小幅下跌。 虽然水果不是主食,但是尤其到了夏季,是吃水果的旺季,水果价格走低这也是一个好消息。 今天你吃水果了吗?

寒潮来袭,肉价蛋价菜价咋变化?3类农产品走高,2种农产品回落

如今,又一轮寒潮赶来,这也是11月份第3轮寒潮,东北一带又迎来了暴雪,而华北、黄淮多地迎来降雨天气。 受此次寒潮的影响,中东部降温比较明显,普遍跌了6-10℃,局部更是跌12-14℃。 早在10月中旬时,就因一场寒潮的影响,使得“菜篮子”大涨,蔬菜、肉蛋等都不例外。 而11月上旬的寒潮也是如此,那么如今新一轮冷空气降临,物价会如何变动呢?01、蛋价稳中有涨11月下旬时,鸡蛋行情开始走跌,其主产区均价从5.09元/斤跌至4.5元/斤,市场上鸡蛋行情也从5-6元一斤跌至4元大关。 如笔者的家乡,一周前鸡蛋还卖出5.3元/斤,但如今已回落至4.8元/斤。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随着这波寒潮的降临,鸡蛋行情开始好转,多地止跌转稳,如河南蛋价为4.58-4.65元/斤;山东为4.57-4.7元/斤;苏皖为4.6-4.7元/斤;河北为4.49-4.5元/斤;东莞反弹0.06元,蛋价为4.79-4.85元/斤;北京涨了0.05元,蛋价为4.6-4.66元/斤。 相比过去几天来看,如今蛋价开始稳定下来,避免了大跌的结局,而此次走高其实受寒潮影响比较大,毕竟气温下滑,市场对鸡蛋的消费需求开始走高,特别是家庭购买需求加大。 蛋商也从前期的观望到加快采购,不过整体提价意愿不高,因而蛋价偏稳。 不过12月份,预计蛋价依旧会稳中有涨,毕竟如今产能并不高,产蛋鸡存量为11.69亿只,同比大减7.6%,且其平均库存只有1.19天,周环比少上0.07天,再加上12月份为消费旺季,其蛋价走高概率比较大。 02、牛羊走高、猪肉回落从肉类市场来看,近期牛羊肉价格迎来了普涨,多地牛羊行情走高,特别是酱牛羊肉更是普涨10元/斤左右。 而笔者的家乡,牛肉价格在45-48元/斤,山羊肉价格在48-53元/斤。 从产区来看,活羊、活牛价格也明显走高。 先说羊价,盐窝产区育肥羊价格普涨至15元大关,相比前期的12-13元来看涨了2-3元左右,一只羊利润也在走高。 如新民羊为14.4-15.2元/斤;细毛羊串为14.3-15.2元/斤。 而活牛行情总体偏稳,如内蒙育肥牛为16.8-17.7元/斤,而400斤牛犊售价为元,500斤可卖出元;河北育肥牛为17-18.8元/斤,其中650斤小母牛售价为元。 总得来说,牛农利润还算可以,即便饲料上涨,但利润依旧保持在6000元每头。 只是,相比牛羊肉,近期猪肉价格开始下滑,如笔者的家乡,前后腿肉为15元/斤,五花肉为16.8元/斤,相比上周跌了1-2元,在此前猪肉零售为16-18元/斤。 猪肉之所以走跌,和批发行情走跌有关,如今猪肉批发均价为12.225元/斤,比起上周跌了0.6%。 而批发价走跌,也正表明市场的消费需求疲软,因前期猪肉价格走高,很多消费者不愿购买,为此屠企才调低批发价格。 03、菜价继续跌从10月中旬开始菜价就开始走高,一直持续到本月上旬,主因是受极端天气的影响,蔬菜减产比较严重,市场供应偏紧,因而菜价开始猛涨。 然而,蔬菜生产周期比较短,如今南方蔬菜已大量上市,北方大棚菜也加快供应市场,使得蔬菜供应宽松,菜价也因此走跌。 如笔者家乡,芹菜降至3.5元/斤,豌豆尖6元/斤,西兰花5元/斤,菠菜4元/斤,黄瓜3.5元/斤,莴笋3元/斤,相比前期便宜了50%左右,不少人感慨菜价下滑。 04、鱼价走高近期,鱼价明显走高,除了草鱼、鲤鱼、花鲢等常规鱼外,就连特种鱼也开始走高。 如鳜鱼就是如此,广东3成鳜为32元/斤,2成鳜为31元/斤,3成鳜为30元/斤,因市场需求走高,因而鳜鱼价格也上涨1元。 而在广西产区,标桂已涨至33元/斤,湖北为32元/斤,江苏为32.5元/斤。 加州鲈也颇为利好,如广东产区,6两上为10.5-11元一斤,7-8两上为11-11.5元/斤。 随着餐饮需求加大,鲈鱼行情开始上涨,不少鱼农也有了惜售的想法。 而在华容产区,8两上为12元/斤,成都9两新鱼为13元/斤。 黄颡鱼相比上周涨了0.5元,其中4两规格的为10.5元,5两规格的为11.5元,而随着价格稳中有涨,鱼农也加快了出栏量。 每年的12月份,存塘量不是太高,而市场消费需求上涨,鱼价都会上涨,看来今年也不例外。 总得来说,此次寒潮对“菜篮子”影响不大,肉价、鱼价、单价3种农产品主要是季节性走高,而菜价、猪肉2种农产品走跌反而让人意外,大家咋看?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30140.html
较上一交易日增长10.84% 商品型ETF成交27.74亿元
聪明狗狗出列你家狗狗是那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