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 学习语丨让心存敬畏

(原标题:学习语丨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加强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学、以案说纪,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引,也为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方法路径。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

加强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学、以案说纪

同时,要加强警示教育,把一些反面典型跌入违纪违法泥坑的教训给大家说说透,让大家引为镜鉴、自觉自律。

——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加强警示教育,深入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引导学员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要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进教学方法,融通教育资源,使党性教育更加生动深刻、有血有肉。

——202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要加强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学、以案说纪,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

——2024年5月24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通报典型案例,以正视听、以儆效尤

无数案例证明,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只有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才能克服“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的不正常状况,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最近查处的腐败案件,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甚至延续到党的十九大之后。尽管党中央三令五申,一些干部仍然不收手、不收敛,心存侥幸、顶风作案。这表明,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使我们党永不变质、永不变色。

——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加大对行贿行为惩治力度。严肃查处那些老是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的行贿人,通报典型案例,以正视听、以儆效尤。加大对行贿所获不正当利益的追缴和纠正力度。

——2024年1月8日,习近平在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围绕发生的腐败案例,查找漏洞,吸取教训

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要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抓住建章立制,立“明规矩”、破“潜规则”,围绕发生的腐败案例,查找漏洞,吸取教训,着重完善党内政治生活等各方面制度,压缩消极腐败现象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政治生态不断改善。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如何做到心有戒尺,令行禁止,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只有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要时刻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才能将他律变为自律,真正成为一名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勇于什么从严管党治党

“三严三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 1、严以修身,侧重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的人生观问题。 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重要的是要有远大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严以修身,不断校正人生观,才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经得起利益的诱惑、权力的考验。 2、严以用权,侧重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观问题。 权力来自于社会,权力是公众的意志,权力的根本功能是为社会服务,所有权力最终都要回归于社会——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基本内容。 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直接关系到他能否清醒地看待手中权力、能否正确地使用手中权力,从而防止权力游离正确的轨道。 严以用权,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手中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绝不以权谋私。 3、严以律己,侧重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的价值观问题。 党员领导干部的价值选择,不仅仅决定着领导者个人的兴衰荣辱,而且在相当领域和范围会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严以律己,不趋炎附势、不盲目攀比。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始终做到为政清廉。 4、谋事要实,这是成事之要。 集中反映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具有的事业观和工作视野。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出主意、订政策、制方案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之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绝不好高骛远,绝不脱离实际。 5、创业要实,这是为政之道。 集中反映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具有的政绩观和为政风格。 创业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追求业绩与政绩,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6、做人要实,这是修身之本。 集中反映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具有的处事观和做人准则。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归根到底决定于做人要实,这就是对党老实、对国家忠诚、对人民负责,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践行三严三实需要做好哪几点 加强学习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30641.html
订单满手 日月光秀业绩 半导体封测环节频现积极信号 先进封装
低价 618观察 拼多多打响 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