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队了 它 曾经的公募前10

作者:徐风,编辑:小市妹

作为公募基金的老十家,大成基金的资历足够深厚,但掉队却成了近些年来难以撕掉的标签。据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大成基金资产规模为2492.45亿,在全部基金中排名第32位,已跌落至第二梯队。

近年来,在权益类基金普遍承压的情况下,大成基金成为了少有的“明星基金”。截至6月7日,其混合型基金近3年收益率为-6.1%,明显高于同类基金-24.26%的平均水平,收益率排在了行业第11位。

即便如此,大成基金想要实现逆袭绝非易事。

【排名滑落】

在公募基金行业中,一直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头部公司依靠投研和规模优势更能获得投资者的信赖,中小基金公司则在生存的边缘不断挣扎。

而在头部公司中,大成基金是个特殊案例,打烂了曾经的一手好牌,头上的公募“老十家”光环也已暗淡。

纵观大成基金发展历程,早在1999年成立后的10余年中资产排名尚可,一直位居公募基金前十名。 直到2011年底的重庆啤酒事件成为了掉队的分水岭。

2011年12月7日,是个被载入A股史册的日子,这一天重庆啤酒宣布疫苗研发失败,紧接着便是股价连续9个跌停,从每股82.92元跌至不足20元,跌幅超75%。

在这轮暴跌中,重仓重啤的大成基金损失尤为惨重。

复盘彼时大成基金的操作,其对重啤的持股集中度很高。在“暴雷”前夕的2011年第三季度末,大成基金在重啤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占据了5个席位,旗下共有9只基金重仓重庆啤酒,合计持有4495.16万股,占该股流通股的比例超过了9%。

从结果来看,重啤事件对大成基金的影响不单单是净值,对品牌和口碑也造成了极大打击,在此后的相当长时间持续受到“暗伤”。

在净值上,据Wind数据显示,2010年大成基金的偏股型基金收益率尚为8.34%,排在行业第11位。2011年则急转直下,收益率骤降至-28%,排名也降到了倒数第8。

大成基金净值受冲击的并不只在当年,之后的几年表现依旧低迷。

2013年,大成基金的偏股型基金收益率仅为0.68%,排名已经降到行业第68名。即便在2015年牛市行情中,收益率也只在33%,排在行业第53名。

从规模上看,2012年大成基金的资产规模还在千亿以上,位列行业前十,到2014年便逐步降至746.67亿,缩水幅度超30%,排名也降到了第18位。

2018年股票市场低迷,大成基金规模与前十名的差距不断拉大,为1537.47亿,排名进一步滑落至26位。

很显然,重啤事件暴露了大成基金投研能力值得商榷的事实,此后高管和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使问题更加雪上加霜。

【“扎堆”出走】

重啤事件后,大成基金进行了多轮人事大调整,2012-2015年,包括周建春、杨建勋、黄万青等多位基金经理老将先后离任。

其中,周建春早在加入大成基金之前在湖南省国际信托的基金管理部、证券管理总部从事投资工作,在大成基金的时间也超过了10年。

其管理的大成策略回报A在任职期间曾创出57.48%的回报业绩,在全部146只基金中排名第31。

据Wind数据,2012-2015年大成基金的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达22人,排在公募基金离职榜单第4名。而截至2015年底,大成基金的全部基金经理人数总计才27人。

与此同时,同期大成基金新引入的基金经理达34人,基金经理的平均从业年限从2011年的4.56年降至2015年的2.59年,排在行业第42位,对公司整体的投研能力再次形成考验。

大成基金的管理层同样经历了大换血。一方面多个部门总监出现变动,2012年,首席投资官刘明卸任,刘明正是当时重啤事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此外,离任的还包括股票投资部总监杨建华、产品开发与金融工程部总监高贵鑫、国际部总监连少冬、数量化投资部门总监支兆华等。可以说,大成基金原来的核心投研体系已经瓦解。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刘明又被大成基金重新起用,升任为副总经理。对“踩雷者”的再次启用,有投资者感叹大成基金“后继无人”。2015年其副总经理一职也宣布离任。

在总经理层面,自重啤事件后仅总经理一职也在不断调整,包括王颢、罗登攀和现任总经理谭晓冈,同时还有肖冰、刘彩晖等多名副总经理。

其中王颢作为大成基金的“老人”,于2002年加入大成基金,历任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2008年正式担任总经理,2014年离任。正是在王颢时代,大成基金的排名出现了明显下滑。

之后上任的罗登攀,上任之初还优化了投研人员考核机制和基金经理的选拔任免办法,倡导多元化的投资风格以提振公司的投研能力。但从他任期内权益类产品的表现来看,大成基金并没有明显进步。

更为关键的是,罗登攀在任期间正是货币基金崛起的黄金时代,公募基金依靠货基冲规模逐渐成为常态。 但彼时的大成基金并没有及时抓住这一机遇, 精力主要放在了权益类产品上,货基规模增长出现了停滞。自2017年站上千亿关口后,2024年一季度滑落至796.41亿,与头部基金公司动辄数千亿规模差距十分明显。

2019年罗登攀卸任后,谭晓冈接棒。谭晓冈同样聚焦权益类产品,上任至今产品净值表现较好。据Wind数据,截至5月22日,近5年间大成基金的混合型基金收益率为62.66%,显著高于同类基金28.12%的平均数据,收益率也排在了行业第6位。

尽管如此,大成基金未来面临的挑战依旧不小。

【暗藏隐忧】

在大成基金的权益类基金经理中,韩创、徐彦、刘旭“三剑客”作为当家头牌,近年来均取得了不俗地业绩。

其中,以稳健价值风格为主的刘旭,截至6月7日,代表作大成高新技术产业A的任职总回报达308.96%,年化回报17.21%,在同类排名第1。

而韩创则以周期板块为主,代表作大成新锐产业A的任职回报率达313.71%,在613只基金中同样斩获第1名。

大成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的净值表现不用多说,但问题在于,三大基金经理所掌管规模合计接近480亿,在整个混基规模中占比超过了70%,所占权重过大,对头部基金经理的依赖问题凸显。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混基中规模低于1亿的迷你型基金数量众多,截至6月7日,共计达84只,占全部混基数量过半。迷你基金占比很高意味着将面临的清盘风险也在加大。

此外,大成基金还面临“一拖多”问题,这是资源过于向头部基金集中所必然要面对的。就比如刘旭当前掌管的基金达8只,韩创掌管了7只。 管理的基金过多可能由于基金经理的精力不够导致持仓重复度较高。

举例来说,在目前刘旭管理的大成核心价值甄选A、大成优势企业A和大成高新技术产业A三只基金,相同持仓的股票就多达6只。

同时,近年来大成基金的权益类基金表现固然出众,但对公司整体规模的带动效应依旧不明显。以混合型基金为例,2021年规模737.78亿,在全部资产规模占比31.73%。到2024年一季度混基规模降至650.93亿,占全部资产规模比重也降到了26.12%。

且今年以来公司的混合类基金净值表现相对平平。据Wind数据,截至6月7日,公司混合型基金的年内收益率为1.34%,排在行业第在29名。

在管理上,2021年末大成基金老鼠仓事件也暴露了内部风控的漏洞。彼时时任大成基金信息技术部总监蒋卫强,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遭到监管部门罚款超2300万和10年市场禁入的处罚。

考虑到当前非权益类基金竞争已经白热化,大成基金想要通过非权益类来提振规模这条路注定艰难,当下的发力时机,也远不如十年前。

因此,未来大成基金必须要更加聚焦权益类产品赛道,而这就更考验公司的投研能力了。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私募基金证券投资类财产分离制度怎么写

1、内控制度之一:财产分离《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完善的财产分离制度,私募基金财产与私募基金管理人固有财产之间、不同私募基金财产之间、私募基金财产和其他财产之间要实行独立运作,分别核算。 1、内控制度之一:财产分离《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完善的财产分离制度,私募基金财产与私募基金管理人固有财产之间、不同私募基金财产之间、私募基金财产和其他财产之间要实行独立运作,分别核算。 2、内控制度之二:专业化《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遵循专业化运营原则,主营业务清晰,不得兼营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或存在利益冲突的其他业务。 3、内控制度之三:业务隔离《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组织结构应当体现职责明确、相互制约的原则,建立必要的防火墙制度与业务隔离制度,各部门有合理及明确的授权分工,操作相互独立。 4、内控制度之四:必备高管《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具备至少2名高级管理人员。 此外,高级管理人员当中还应当设置一名负责合规风控的高级管理人员。 负责合规风控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独立地履行对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评价、报告和建议的职能,对因失职渎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造成重大损失的,应承担相关责任。 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指引》中私募基金负责人不再与负责合规风控的高管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而是由合规风控高管对其因失职渎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承担相关责任。 可见,一方面,《指引》突出了合规风控高管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合规风控高管因此而承担的重大责任。 5、内控制度之五:合格投资者配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中设置的合格投资者制度,《指引》再次强调: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合格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这是私募基金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防止非法集资、降低投资纠纷、提升私募基金运作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6、内控制度之六:规范委托募集《指引》明确规定了委托募集方式下的对募集机构的资质要求。 《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募集的,应当委托获得中国证监会基金销售业务资格且成为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的机构募集私募基金,并制定募集机构遴选制度,切实保障募集结算资金安全;确保私募基金向合格投资者募集以及不变相进行公募。 7、内控制度之七:防止利益输送对于近年来行业内存在的各类利益输送问题,《指引》明确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健全相关机制,防范管理的各私募基金之间的利益输送和利益冲突,公平对待管理的各私募基金,保护投资者利益。 8、内控制度之八:投资业务合规《指引》对私募基金投资环节的内部控制主要体现在对投资业务的合规性管理上,《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健全投资业务控制,保证投资决策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符合基金合同所规定的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投资组合和投资限制等要求。 9、内控制度之九:托管托管制度是防范私募基金风险的核心制度之一,“e租宝”500亿非法集资之所以能够出现与没有设立托管制度存在一定的关系。 对此,《指引》指出:除基金合同另有约定外,私募基金应当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健全私募基金托管人遴选制度,切实保障资金安全。 基金合同约定私募基金不进行托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保障私募基金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纠纷解决机制。 10、内控制度之十:业务外包《指引》明确规定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开展业务外包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框架及制度,以管控外包业务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 《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根据审慎经营原则制定其业务外包实施规划,确定与其经营水平相适宜的外包活动范围。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健全外包业务控制,并至少每年开展一次全面的外包业务风险评估。 在开展业务外包的各个阶段,关注外包机构是否存在与外包服务相冲突的业务,以及外包机构是否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11、内控制度之十一:信息保存《指引》规定了信息保存制度,《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保存私募基金内部控制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及相关资料,确保信息的完整、连续、准确和可追溯,保存期限自私募基金清算终止之日起不得少于10 年。 12、内控制度之十二:统一监管《指引》确立了内控制度统一监管模式,以便于中国基金业协会对私募基金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 《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本指引要求制定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填报及上传相关内部控制制度。 13、内控制度之十三:接受协会检查中国基金业协会负责对私募基金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业务检查。 《指引》指出:中国基金业协会按照相关自律规则,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人员、内部控制、业务活动及信息披露等合规情况进行业务检查,业务检查可通过现场或非现场方式进行,私募基金管理人及相关人员应予以配合。 14、内控制度之十四:违规处罚中国基金业协会承担行业自律管理、合规性自律检查及惩处违反自律规则行为等方面的责任。 《指引》中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未按本指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导致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自律规则的,中国基金业协会可以视情节轻重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主要负责人采取书面警示、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措施。 可见,与《指引》出台之前不同,当时虽然《暂行办法》也存在着一些关于私募基金内部控制的规定,但是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惩罚规定,私募基金的内控制度在实践操作中难以真正予以落实。 我们相信,随着《指引》的内容逐渐被广大私募基金管理人所了解和认知,尤其是伴随着协会对私募基金内部控制监管措施的逐步实施,我国私募基金的内部制度一定会逐步建立并予以完善的。 2、内控制度之二:专业化《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遵循专业化运营原则,主营业务清晰,不得兼营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或存在利益冲突的其他业务。 3、内控制度之三:业务隔离《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组织结构应当体现职责明确、相互制约的原则,建立必要的防火墙制度与业务隔离制度,各部门有合理及明确的授权分工,操作相互独立。 4、内控制度之四:必备高管《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具备至少2名高级管理人员。 此外,高级管理人员当中还应当设置一名负责合规风控的高级管理人员。 负责合规风控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独立地履行对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评价、报告和建议的职能,对因失职渎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造成重大损失的,应承担相关责任。 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指引》中私募基金负责人不再与负责合规风控的高管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而是由合规风控高管对其因失职渎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承担相关责任。 可见,一方面,《指引》突出了合规风控高管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合规风控高管因此而承担的重大责任。 5、内控制度之五:合格投资者配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中设置的合格投资者制度,《指引》再次强调: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合格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这是私募基金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防止非法集资、降低投资纠纷、提升私募基金运作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6、内控制度之六:规范委托募集《指引》明确规定了委托募集方式下的对募集机构的资质要求。 《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募集的,应当委托获得中国证监会基金销售业务资格且成为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的机构募集私募基金,并制定募集机构遴选制度,切实保障募集结算资金安全;确保私募基金向合格投资者募集以及不变相进行公募。 7、内控制度之七:防止利益输送对于近年来行业内存在的各类利益输送问题,《指引》明确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健全相关机制,防范管理的各私募基金之间的利益输送和利益冲突,公平对待管理的各私募基金,保护投资者利益。 8、内控制度之八:投资业务合规《指引》对私募基金投资环节的内部控制主要体现在对投资业务的合规性管理上,《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健全投资业务控制,保证投资决策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符合基金合同所规定的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投资组合和投资限制等要求。 9、内控制度之九:托管托管制度是防范私募基金风险的核心制度之一,“e租宝”500亿非法集资之所以能够出现与没有设立托管制度存在一定的关系。 对此,《指引》指出:除基金合同另有约定外,私募基金应当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健全私募基金托管人遴选制度,切实保障资金安全。 基金合同约定私募基金不进行托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保障私募基金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纠纷解决机制。 10、内控制度之十:业务外包《指引》明确规定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开展业务外包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框架及制度,以管控外包业务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 《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根据审慎经营原则制定其业务外包实施规划,确定与其经营水平相适宜的外包活动范围。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健全外包业务控制,并至少每年开展一次全面的外包业务风险评估。 在开展业务外包的各个阶段,关注外包机构是否存在与外包服务相冲突的业务,以及外包机构是否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11、内控制度之十一:信息保存《指引》规定了信息保存制度,《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保存私募基金内部控制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及相关资料,确保信息的完整、连续、准确和可追溯,保存期限自私募基金清算终止之日起不得少于10 年。 12、内控制度之十二:统一监管《指引》确立了内控制度统一监管模式,以便于中国基金业协会对私募基金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 《指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本指引要求制定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填报及上传相关内部控制制度。 13、内控制度之十三:接受协会检查中国基金业协会负责对私募基金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业务检查。 《指引》指出:中国基金业协会按照相关自律规则,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人员、内部控制、业务活动及信息披露等合规情况进行业务检查,业务检查可通过现场或非现场方式进行,私募基金管理人及相关人员应予以配合。 14、内控制度之十四:违规处罚中国基金业协会承担行业自律管理、合规性自律检查及惩处违反自律规则行为等方面的责任。 《指引》中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未按本指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导致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自律规则的,中国基金业协会可以视情节轻重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主要负责人采取书面警示、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措施。 可见,与《指引》出台之前不同,当时虽然《暂行办法》也存在着一些关于私募基金内部控制的规定,但是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惩罚规定,私募基金的内控制度在实践操作中难以真正予以落实。 我们相信,随着《指引》的内容逐渐被广大私募基金管理人所了解和认知,尤其是伴随着协会对私募基金内部控制监管措施的逐步实施,我国私募基金的内部制度一定会逐步建立并予以完善的。

酒鬼酒股票是怎么回事? 都有哪些基金买了酒鬼酒?我的基金有没有踩雷啊?

私募基金持有最多的是泽熙:酒鬼酒发布三季报称,1-9月实现净利润4.59亿元,同比增433%,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为 1.97亿元,暴增了685%。 但在二季度末酒鬼酒前十大机构股东大换班,此时徐翔选择高位接盘,其掌舵的泽熙瑞金1号三季度买入了313.41万股,占据第七大流通股东。 公募基金持有酒鬼酒的是:重仓持有酒鬼酒最多的公募基金有汇添富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广发基金,分别持股为721.60万股、560.85万股、462.60万股。 细分到各基金,汇添富成长焦点持股达479.91万股,国投瑞银创新动力在三季度虽有减持,但持股数仍高达446.30万股,广发聚瑞则在三季度增持酒鬼酒,总持股422.14万股。 三季度基金公司持有酒鬼酒前十名单公司名称 持股数量(万股) 季报持仓变动(万股) 持股占流通股比(%) 持股市值(万元) 占净值比(%) 占股票投资市值比(%)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721.60 3.51 39,471.63 3.48 4.95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560.85 -39.73 2.73 30,678.34 8.37 9.79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462.60 -61.00 2.25 25,303.98 3.25 3.47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356.97 1.74 19,526.11 3.00 3.62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45.36 235.98 1.19 13,421.04 4.66 5.58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7.51 -66.84 1.01 11,262.58 2.87 3.86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49.19 138.48 0.73 8,160.62 4.20 5.20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86.21 29.17 0.42 4,715.43 0.92 0.96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84.39 27.40 0.41 4,616.26 5.28 6.19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76.59 0.37 4,189.47 3.28 3.73数据来源:Wind资讯、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汇添富基金 怎么样汇添富基金 怎么样

一季度基金公司资产规模座次出现了大洗牌,选股能力出色的基金公司成为大赢家。 最新披露的基金一季报显示,汇添富股票基金规模已达845亿元,大幅领先第二名437亿元,成为业内最大的股票基金公司;同时汇添富的公募总规模也跃居行业第6,成为一季度规模增长最快的基金公司。 选股专家 股票基金规模居第一汇添富从成立之初就有“选股专家”的美誉,此次股票基金规模行业居第一也是情理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汇添富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规模的大幅增长的同时,今年一季度投资者对于股票型基金的整体态度却是“落袋为安”。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股票型基金净赎回1031.43亿份,净赎回比例为9.39%,其中积极投资型股票基金净赎回661.26亿份。 在主动管理股票基金规模最大的5家基金公司中,仅有汇添富的增长突出。 另外,汇添富旗下主动管理股票基金规模的大幅增长是在限购的基础上实现的。 今年一季度,汇添富旗下选股型基金业绩亮眼,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为保护持有人利益,汇添富多只基金主动限购,可以想象,如果不主动采取限购,汇添富的规模增长将会更为突出。 在上述背景下,无论是主动管理股票基金规模的“一枝独秀”,还是整体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汇添富的排名都堪称含金量十足。 精英团队 业绩优秀分析汇添富规模激增的主要原因,一位业内人士言简意赅,“业绩为王”。 在各类基金产品中,主动型股票基金的业绩无疑具有最高的含金量,它衡量着一家基金公司最根本的投研能力。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汇添富旗下的添富移动互联、添富民营、添富责任、添富消费等4只股基同时杀入普通股票型基金业绩前十,平均涨幅在60%以上。 被誉为基金业的“现象级”业绩;无独有偶,汇添富旗下的一批老牌旗舰基金,如添富均衡增长、添富成长焦点和添富优势等也都取得了优秀的业绩表现。 从整体业绩来看,今年一季度汇添富旗下13只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回报率高达51.14%。 “汇添富今年的业绩绝非偶然,无论在上一轮牛市还是这几年的震荡市中,汇添富的长期股票投资业绩都在大型基金公司中名列前茅。 ”上述人士表示,“出色的选股能力是汇添富杀手锏。 ”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30794.html
出场数不能就停留在28 能不哭吗 王大雷 30 在国家队快2
自信也消失了 乔布斯时代的傲慢消失了 听劝 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