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的滋养,不仅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
让文物亲民而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才能更好擦亮文化瑰宝
在“博物馆+”上多下功夫、做文章,既能推动更多人触摸历史文化、感悟文脉流淌,也能为美好生活添彩
从莫高千窟列鸣沙,到黄浦江畔时代潮,前不久,一场穿梭千年、跨越山海的体育文化之旅——“跃动千年 敦煌印记”敦煌壁画中的体育文化主题展,在上海体育博物馆开展。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壁画,生动展现敦煌文化中弓射、马术、武艺、球类等20余项传统体育游艺活动的景象。文物与体育的联动,也为博物馆发展提供了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去博物馆看展日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在触摸历史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一些热门博物馆也存在一票难求的现象。一边是旺盛的文化需求,一边又是博物馆容量有限,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从实践来看,有的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有的则开设夜场、推出夜游活动,还有的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承载量。这些举措,都有助于破解供需矛盾,更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不过,一座博物馆,就其本身而言,容量是有上限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走出”博物馆,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有助于让更多人享受到博物馆文化的滋养。
数字化技术的进步,让一眼千年、一眼万里成为现实。这既为博物馆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增添着博物馆的创新活力。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由于展厅空间有限,韩休墓的壁画一度无缘与公众见面。博物馆依托虚拟现实技术、视频切片技术、H5技术,将考古现场做成虚拟展厅。通过官网的“线上展览”,观众不仅能“身临其境”观赏壁画,还能体验繁复而精密的修复工作。这启示我们,用好数字化技术,创新形式,推出更多线上展览、云课堂、观展互动等,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博物馆的展厅更好延伸进大众生活。
对历史文化最好的保护,是融入日常生活,成为生活所需。实际上,历史文化的滋养,不仅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博物馆里的藏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遇,不仅有利于激活文物的生命力,也能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甘肃省博物馆的铜奔马毛绒玩具,三星堆博物馆以三星堆文物为原型的三星堆盲盒……一个个博物馆文创产品走红,背后是让文物融入日常生活的努力。推动文物合理利用,让文物亲民而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才能更好擦亮文化瑰宝,让文化浸润人们的精神生活。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博物馆文化能与旅游、教育等领域相融合,形成新业态。比如,有的博物馆将市集、演艺、非遗展示、主题邮局等新元素、新玩法融入运营,更好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需求;有的开展精品课程进校园活动,将博物馆资源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有的城市开展“地铁遇见博物馆”主题展览活动,以丰富形式展示文物瑰宝……某种意义上来说,博物馆发展至今,其职能不仅仅是“历史的储藏室”,更是了解历史文化的一把钥匙。在“博物馆+”上多下功夫、做文章,既能推动更多人触摸历史文化、感悟文脉流淌,也能为美好生活添彩。
对于观众而言,逛博物馆早已不是走马观花般的“到此一游”,而是一场与历史、文化的“走心”对话。这也对博物馆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合理开发利用博物馆资源,不断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文化的灯火就能被点得更亮,博物馆就能为人民的精神世界提供更丰厚滋养。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1日 05 版)
陆建松的主要学术论文
●讲述当地的故事----评《耐橘吴兴赋:湖州历史与人文陈列》筹划的理念与特色 《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第6期●陈列大纲不等于展览内容脚本 《中国文物报》2006年8月18日(6)●侃谈当前中国博物馆建设的九大弊端与误区 《中国文物报》2006年3月31日(6)●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思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6/2005 转载: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6年第二期“考古学动态” 2、《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1期●论展览形式设计依据和管理要求 中国文物报2005年11月11日《遗产周刊》●论市县级博物馆收藏和展览的误区 中国文物报2005年9月16日《遗产周刊》●博物馆展览工程取费标准亟待制定 中国文物报2005年7月15日《遗产周刊》●博物馆展览工程委托方式的思考 中国文物报2005年5月27日《遗产周刊》●加强博物馆布展工程中“深化设计”环节的把关 中国文物报2005年3月2日《遗产周刊》●展览文本策划的作业流程 中国文物报2005年3月21日《遗产周刊》●重视展览文本策划条件的前期准备 中国文物报2005年3月21日《遗产周刊》●展览文本策划亟待重视和加强 中国文物报2005年3月21日《遗产周刊》●博物馆应为公众服务 《社会科学报》2005年1月27日(6)●博物馆展览工程程序及其管理上海市银行博物馆《银行博物》第4期●保护好城市历史文脉的坐标点 2004年10月27日《文汇报》“文汇时评”,人民网、新华网、南方网、大众网、搜狐网、民族中国网转载。 ●博物馆建筑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中国文物报 2004年11月19日第6版●谁享有世界遗产的决策权 2004年7月22日(8)《社会科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9/2004全文转载●谁对国家遗产拥有处分权 2004年4月14日《文汇报》“时评”, 央视国际网、新华网、人民网、世界遗产中国行网、权威论坛中国网、大洋网、中国经济网、搜狐网、南方网、中国西部网、黄河新闻网、共产党网、四川在线等转载●欧洲国家如何处理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2004年4月1日《社会科学报》(6)●“文化遗产”保护应成为“第三国策” 2004年4月1日《社会科学报》(6)●为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把脉 2003年12月19日《中国局亩绝文物报》《遗产周刊》●我国大型古文化遗址正遭受最严重破坏 《解放日报情况简报》(内参)2003年12月12日第51期●博物馆展览的主题提炼和内容策划 2003年9月19日(5)《中国文物报》●摧残旧城:当代中国城市建设中最短见的行为2003年9月5日(8)《中国文物报》●浅谈展览设计与布展程序规范 2003年8月8(6)《中国文物报》,中国文物信息网“博物馆研究”转载●文物黑市泛滥的背后 2003年8月12日《文汇报》“文汇时评”,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华夏收藏网、南方网、大众网、中国作家网、和迅网、中国传统文化网、文教网和《市场报》等转载●文化遗产岂能“贴现” 《解放日报》“观点”版 2003年6月30日(6),2003年7月东方网、解放网、中国世界遗产网、中经商网、宁波科技信息网等转载●聚焦大遗址:大遗址保护面临的威胁和困境《社会科学报》2003年6月12 日(6)●(博物馆)为公众和社会的利益服务 2003年5月16日《中国文物报》 (7)●旧城改造不能以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为代价 《解放日报情况简报》(内参)2003年3月17日第13期新华社机密内桐姿参《内部参考》2003年6月27日第49期以“旧城改造不能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为题转载●珍惜城市的历史文化印痕2003年3月31日《解放日报●解放论坛》,新华网、新浪网等转载●上海市行业博物馆建设:意义、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思考 《复旦学报》2003年4期●无法挽回的损失 ——论盗掘活动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破坏,收录于2002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文化遗产研究集刊》(3)●中国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意义、现状、问题及其对策思考《中国社会科学》(权威刊物)(英文版)2003年1期●论文物走私与文物盗窃、非法交易之间的关系 《文物世界》2002年6期●论国有文物的国家所有权 《中国博物馆》2002年3期 被收入2002年《复旦大学文科学术年刊》●博物馆弱工程安保自动化系统功能要求和设计要求 《文物工作》2002年10期●文物保护与旅游:陕西争讼尘埃落定 2002年10月10日(3)《社会科学报》●旅游企业经营文物单位 带来严重后果 《解放日报情况简报》(内参)2002年第46期●坚持国家所有原则 遏止地方利益扩张 《解放日报情况简报》(内参)2002年第47期 注:上述两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并得到中央领导重要批示。 2002年11月19日,李岚清副总理对此做出重要批示: “近年来有些地方将文物保护单位交给旅游企业经营的做法有蔓延趋势,看来不妥。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国家宝贵资源,保护文物是政府的责任和行为。 文物无疑可以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被合理利用来开展旅游,但这并不能被认为可以交给旅游企业去经营赚钱。 两者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如果硬将其合而为一,势必会影响文物的保护而造成严重后果。 ” 2002年11月20日钱其深副总理对此做出重要批示: “对历史文物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只有保护好才能永续利用,旅游部门不能经营文物单位。 ” 2002年1月25日,文化部孙家正部长和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也对此做出重要批示。 ●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2002年《中国文物信息网》●谁动了这块奶酪 新华社《开放月刊》2002年10期●“文物单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再思考 徐松龄等主编《文化遗产保护与经营——中国的实践与理论进展》,2003年3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文物单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现象 《文物工作》2002年7期●文物单位不能企业化经营2002年6月27日(2)《社会科学报》,世纪中国网转载●文物单位不宜市场化经营2002年5月25日《光明日报●理论周刊》中国光明网2002年5月27日《文汇报●文汇时评》转摘,2002年第3期《秦佣研究动态》转载●让行业博物馆亲近都市旅游 2002年5月17日(14)《文汇报》●遭遇难题:文物单位化身旅游企业2002年3月21日 (6)《社会科学报》, 2002年3月31日光明日报社《文摘报》以“文物命运令人担忧”转摘● 程序和规范——对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02年5月,2002年4月12日(6)《中国文物报》、中国文物信息网博物馆研究—陈列展览”●数字化博物馆:任重而道远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02年5月版,2002年3月22日(6)《中国文物报》,中国文物信息网“博物馆研究—博物馆文化”●走向世界:论新时期博物馆对外展览的重要意义 收录于2001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文化遗产研究集刊》●关于建设行业博物馆的若干问题3/2001《中国博物馆》●行业文化与行业博物馆3/2001《博物馆研究》●等级森严的明代丧葬礼规 收录于2001年3月上海书店出版社《殡葬文化研究集刊》●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新模式 收录于2000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文化遗产研究集刊》●论博物馆经营管理:从博物馆职能看如何经营博物馆1/1998《中国博物馆》●论文物博物馆机构中违背公众意愿的行为1/1998《博物馆研究》●博物馆与都市旅游业11/1997《探索与争鸣》●企业赞助与博物馆再发展3/1997《中国博物馆》●博物馆对外宣传中的公共关系1/1997《中国博物馆》●西方博物馆之友与志愿工作者纵横谈3/1997《博物馆研究》●浅谈博物馆展览参观中的导引服务2/1997《博物馆研究》●博物馆公共关系:概念、缘起、职能1/1996《博物馆研究》●市级博物馆基本陈列应突出地方特色3/1987《东南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学1987/5/19《文汇报 学林版》●博物馆藏品的开放1/1988《博物馆研究》●博物馆工作人员道德准则4/1989《文博》●上海博物馆事业现状及其对策 收录于1989年百家出版社《文化经济与文化管理》一书●关于博物馆观众5/1991《东南文化》●自然遗产与博物馆4/1991《博物馆研究》●传统博物馆学研究向现代博物馆学研究转化 收录于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文博研究论文集》一书●公众服务5/1993《中国博物馆通讯》●博物馆与环境保护2/1993《博物馆研究》●全国巡回展览4/1993《博物馆研究》●论博物馆展览参观中的文物保护3/1993《文物春秋》●博物馆观众:调查与分析2/1993《东南文化》●论博物馆接待服务中的公共关系4/1995《中国博物馆》
有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创新为主题的时评类作文?
继承与创新在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便难以成功.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前人的传统,才会更易成功.创新,并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造去随意地瞎编乱造,而是要注意继承前人优秀的成果,在尺袜别人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创新才会显得更有意义.英国17世纪的科学巨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的三大定律,创新不可谓不丰富.可当别人问及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绩时,他说:“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虽然这只是一时谦虚之词,但细细想来,如果没有伽利略夜观星空,如果没有第谷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那么牛顿想要总结出物体运碰袭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费周折了.可见,继承和创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笑困兄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继承中创新才是可取的.马克思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光辉巨著《资本论》,他的创新精神鼓舞和造就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士为社会的进步而奋斗.诚然,大英博物馆的一桌一椅见证了他的冥思苦想之后的豁然开朗,之后的奋笔
运用哲学道理写一篇时评 800字
“运用哲学道理写一篇时评 800字”下面是我写的时评一篇,1000多字,超过800字了,所以应该达标了。 《 如何理解“实践推动认识向前发展”》曾经有人问我:教授, 我不明白为什么说“实践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这句哲学原理是对的,如果是错误的实践它还能推动认识向前发展吗?我当时马上就回答道:就因为实践了才会知道他是错误的,而不是因为他是错误的才去实践,通过实践认知错误,再寻找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失败了就会积累经验也就为成功铺垫了基础,所以这话说对的。 通过实践你就会找到向前发展的方向,不管你的实践是对的还是错的,总归会走向对的!我又对这个学生的话沉思良久,决定运用哲学道理写一篇时评。 那么下面,诸位看官,请允许我引经据典、借用古人先贤的道家思想精华来指引你们走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光明大道吧!那字字珠玑般的金玉良言好比那美味佳肴一样,“菜”是道家仙人销帆腊和马克思等哲人“做”的,我怎么敢居功说这“可口的饭菜”是我做的呢?我不过就是一个“精神配菜师”兼精神上的“营养搭配咨询顾问”兼“负责上精神食粮的餐厅服务生”罢了。 下面我会就提问者所谈及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相关问题作出解答。 老子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庄子曰:“无用之用,即是大用。 ”凡夫往往只知道有用的用处,却经常忽略无用的用处;俗子常常只懂得智慧的益处,却事事忽视愚蠢的益处;庸人时时只通晓抢先趋利的好处,却惘然不知居后退让的好处;市亏滑侩处处只算计圆滑世故的妙处,却懵然无晓老实憨厚的妙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可谓千姿百态且造化弄人、变幻无穷,老子曰:“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五味使人之口爽;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皮取此。 ”五花八门的事物刺激折磨着人的各种感官,唯有在纷繁复杂的表轿桥象中窥探世界的本质,掘弃浮华的心智,绝迹圣人的风范,方能清虚守静,观复万物,胸怀天下,如水般可方可圆,包罗万象,,知大天下而小己,大丈夫恬然无思,淡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车,以阴阳为御,以四时为马,以天为盖则无所不覆也,以地为车则无所不载也,以阴阳为御则无所不备也,以四时为马则无所不至也,行乎无路,出乎无门,游乎无怠。 透过表象深入地体察本质,这还不够,还得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永恒深入,拒绝肤浅并探讨“实践与认识“相关关系问题:我们人类社会之所以不断向前发展,不仅归功于成功,而且也要归功失败,“实践的结果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在此,我把打引号的句子意思归纳为“实践的正误对是否能推动认识向前发展的无关性。 为什么由错误认识导致的失败结果的这一整个错误实践也会推动认识的发展呢?诸位看官,请允许我再次并多次引经据典,用古人先贤的道家哲学来阐述论证老子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侯王自谓孤、寡、不谷。 是故不欲珞珞如玉,反欲碌碌如石。 ”这段古文作何通俗的解释才能使看官明白呢?老子这段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与我们今人所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为成功铺路”相近;第二层含义表达了老子清虚无为、恬然谦下的名利观,“不欲珞珞如玉,反欲碌碌如石。 ”翻译过来就是“不愿意像玉一样富贵,反倒甘愿像石一样贫贱。 ”为什么呢?因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刚强处下,柔弱处上。 ”“圣人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首先,我们可以推导出: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积柔则刚,积弱则强。 观其所积,以知存亡。 因为错误积累得越多正确就彰显得越多,所以据辩证法原理可知,人类社会要想走正确的道路,必须犯错误才能正确,正误是并行的,祸福是相生的,是非善恶美丑忠奸邪是相对的。 老子曰:“善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资。 是以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翻译过来就是:善良的人,是不善良的人的老师;不善良的人,是善良者的学生和借鉴,既不偏袒老师,也不偏爱学生,既有知道的地方又有迷惑的地方把握好两者关系就掌握了道的诀窍(要妙)了。 同理,正确的实践和错误的实践都应该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所以无论正确实践还是错误实践,都能推动认识发展。 比如说文化大革命是党在社会主义探索曲折道路上的一次巨大的碰壁,左倾错误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收不回来、煮熟的饭那样无法还原变回生米,但是我们党和人民“吃一堑,长一智”并把矛头转向大力发展经济、教育和文化及艺术等事业,这就是认识的发展进步,再比如说20世纪初的美国,阿拉巴马州在20世纪以前被评为美国最贫穷的州之一,阿拉巴马州的农民在1910年遭遇过一场罕见浩大的象鼻虫灾害,大部分农户都宣告破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政府预测及防灾决策不够科学,加上当时的科技水平限制等多重因素才导致这种惨不忍睹的局面,直至第二年春夏交际之时象鼻虫灾害影响依然肆虐持续,原作物棉花被象鼻虫蛀蚀了六成,于是农民们被迫改种了另外的一些农作物如大豆、玉米、花椰菜等,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第3年他们种多种农产品(虽然是被迫的)比之前光种棉花带来的收入要高5倍以上,一跃成为美国较富有的一个州之一,统计数据一出,轰动了全美甚至欧洲!如今,美国阿拉巴马州首府蒙哥马利的州长府邸西边郊区150米处耸立着一个400平方米,3层楼的小型博物馆,这所博物馆名叫“1910年象鼻虫灾害纪念馆”馆外正门有一座巨大的象鼻虫雕塑,雕塑下面的纪念碑体背面镌刻着后来威尔逊总统题写的两行漂亮的圆体英文:“感谢1910年上帝赐予我们的福音,阿门,感谢象鼻虫为阿拉巴马州经济发展作出的间接的伟大贡献,更感谢阿拉巴马州人在自然灾害面前做出的明智选择!回顾历史啊,勤劳智慧的阿拉巴马州人把障碍转换成了捷径!”看吧,错误的实践也是能推动认识向前发展的!所以,综上所述:“实践的正误对是否推动认识发展的无关性”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