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首款官方日历发布

央广网北京11月1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11月1日,《北京中轴线日历》颁历仪式在北京正阳门箭楼举办。活动由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报刊发行局等协办。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主任张立新,北京市政府参事室参事、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于平,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梅松,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金锡彬等出席仪式。

颁历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供图)

7月27日,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为了保护和传承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基金会和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组织编写了《北京中轴线日历》,由北京出版集团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款日历是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的首款官方日历,也是第一部完整展现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要素,用绘画摄影讲好北京中轴线故事的日历。

《北京中轴线日历》(央广网发 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供图)

《北京中轴线日历》中的绘画和摄影作品主要来自北京中轴线文创大赛获奖作品,18枚篆刻均来自“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展入展作品。日历中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儿童画、一张张捕捉中轴线场景的摄影照片,一枚枚精美大众篆刻的印章,共同串联起北京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至南端永定门的15个重要遗产要素,它们交织成篇,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北京中轴线日历》(央广网发 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供图)

颁历仪式上,张立新、于平为日历入选作品代表颁授《北京中轴线日历》。长梅松等嘉宾为《北京中轴线日历》入选绘画、摄影及篆刻作品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北京中轴线的申遗计划

2011年6月11日是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正式启动,包含故宫、天坛、永定门一线的古建筑群有望以“轴线”的形式整体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市文物局同日启动了中轴线文物保护工程,先期将对大高玄殿、北海万佛楼和阐福寺等一批重要文物建筑进行修缮。 据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 中轴线申遗预计将于2011年9月前纳入国家预备申报名单,如果各项工作顺利,最快将在2013年实现申遗。 2012年5月,北京中轴线申遗46处古建启动修缮工程。 2012年6月,在纪念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设立30周年系列论坛之文化遗产保护主题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表示,已确定的中轴线申遗核心区总面积468.86公顷,建设控制与缓冲区面积4674.58公顷,总面积5143.44公顷。 申遗面积涵盖60%的北京老城面积。 除了带有元明清特色的既有保护建筑以外,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国家博物馆等一批近现代建筑,也将纳入中轴线申遗的遗产申报点范围之内。 2012年11月6日,记者从文物部门获悉,本月底前,新版《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将出炉,中轴线项目有望跻身。 目前,专家论证工作已经完成。 2012年年初,《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启动升级。 国家文物局表示,此次更新工作遵循地方申报、专家审核、从严把握、规划先行的原则,对2006年的预备名单进行全面调整。 北京的中轴线、云居寺和大运河段申报参选。 其中,后两项是2006年版预备名单中的项目。 市文物局介绍,本市中轴线形成于元代,明代时被向东移动了150米,形成现在的格局,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 这条线汇集了北京城市建筑的精髓,见证了这座古都的历史变迁。 文物部门提供碧伍的一份资料显示,这条轴线全长7.8公里,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包含在轴线两侧、对称的古建筑群和传统街区。 市文物局表示,本市从今年5月底,就启动了旧城沿街文物建筑风貌维修工程。 维修项目包括故宫神武门、雍和宫、天坛等旧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 目前,工程接近尾声。 2013年年底以前,总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的胡同四合院区域将增加显眼的“名片”,用中英双语介绍胡同悠久的历史文化。 国内专家认为,中轴线是中原文化与马背文化的融合。 近日召开的2012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顾问委员会会议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认为,很多专家都对中轴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国外的专家对于我国文物遗迹保护手段也基本表示认可拿者和理解,这也是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 郭旃介绍,与地方上的十字街不同,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最重要的皇宫被安排在消慧薯城市的中心,其他的附属设施都是依傍着中心而左右对称的。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金元两朝率先选择北京作为都城,而北方游牧民族喜好傍水而居,所以中轴线上惟一的不对称点出现在什刹海。 这反而成了北京中轴线的另一特殊优势。 中轴线申遗无疑会给这组珍贵的建筑与文化遗产多添加一道“护身符”。 目前,北京旧城区内只有故宫博物院和天坛公园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文物专家认为,虽然九城格局和皇城格局已经不存在,但中轴线格局基本完整,中轴线是古都北京最辉煌的文化成就,完全有资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来京考察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说:“这是一条独一无二的城市轴线”。 站在景山万春亭上南眺,雾气霭霭中紫禁城若隐若现,金色的屋顶高低错落。 远处,南中轴大气磅礴地铺陈开来。 2012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顾问委员会会议后,依芬兰专家Kirsti Kovanen等人要求,市文物局为他们安排了“中轴线之行”。 为何前门步行街和古建筑风格完全不同?站在正阳门箭楼上,来自古巴的专家Angela Rojas有点疑惑。 市文物局的专家解释:这里维持的是民国风貌。 中轴沿线保存的主要建筑也是有历史层次的。 既有最古老的明清古建,也有民国风貌,还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建筑。 以前门大街为例,80余家京城老字号基本保持原有格局,修缮尽量保证原真性和最小干预原则。 这附近的胡同里住着居民,为了他们生活得更方便,一些破败建筑重修时新做了地基,在地下加建了停车设施。 “会呼吸的城市轴线”,Angela这样评价中轴线。 她说:“我喜欢这种和谐的‘混搭’。 一条线串下来,历史在这座城市留下的经典痕迹都可以看到。 中轴线的动态保护,为许多国际化城市的重建和复建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古斯塔夫·阿罗兹则对城砖情有独钟。 “这些旧城墙的保护是一项不能停止的细心工程。 ”他边说边用手指沾了点唾液,用力地往不同的砖缝上按,然后指着墙面给市文物局的专家解释:“如果缝隙采用了吸水透气的材料,会快速吸收潮气,这样就减少了对砖块的腐蚀。 但如果缝隙使用了现代的水泥,雨水等就会侵蚀相对软弱的老城砖。 所以,文物工作者要探索最合适的填充材质,从你们的砖墙上可以看出这些尝试。 ” 绕过景山,北中轴线因什刹海的依傍显得温婉起来。 Kirsti告诉记者,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十字形轴线设计,北京没有大河穿城而过,反而是坐落在两条河流中间,并且只有一条单独的城市轴线串联,这种独特而别具韵味的设计令人赞叹。 更难得的是,虽然发展进程改变了城市的很多格局,但这条中轴线上,历史的痕迹依然保存。 谈到中轴线是否具有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时,她微笑着说:“这是一条独一无二的城市轴线。 ”

中轴线申遗成功了吗?

**北京中轴线申遗已经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中轴线历经罩高12年的申遗历程,于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基尺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北京中轴线的文搏闷高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而且也是对北京乃至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大胜利。 北京中轴线作为世界上全长最长的城市轴线,全长达7.8公里,其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 它通过北京老城南北,包括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及古代城池等地标性构筑物,是连接北京古城多个历史遗迹的重要轴线。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了没有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了**。 北京中轴线,作为一条全长7.8公里、穿越北京老城中心的历史文化脉络,其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彰显了其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也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的文举坦化瑰宝。 以下是对北京中轴线的详细介绍:1. **历史起源与规划布局** - **历史起源**: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经历了多个朝代的规划与建设,从元、明、清到现代,每个时期都在这条线上留下了不同的历史痕迹。 尤其是形成于16世纪的格局,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中的理想都城范式。 - **规划布局**:北京中轴线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和风水思想,南北为纵向轴线,表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线路上的建筑群位置的选定和设计,都严格遵循这一规划理念,展现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与制度。 2. **遗产要素与文化象征** - **遗产构成要素**:北京中轴线包括15处重要遗产点,如天坛、故宫、钟楼等,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共同构成了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群落。 - **文化象征**:李荫心所长指出,“钟楼和鼓楼不仅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象征,也是中轴线最初形成的地方”,象征着古代的时间观念和社会秩序。 3. **申遗过程与国际认可** - **申遗过程**:北京中轴线的申遗过程充满了挑战与努力,历时数年,最终在2024年7月27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8项世界文化遗产。 - **国际认可**:其国际认可不仅来自于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还在于北京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承诺和行动,符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 4. **城市发展与保护挑战** - **城市发展**:北京中轴线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同时也是这一过程中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北京古城的规划与建设。 - **保护挑战**: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其既能保持原有风貌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大挑战。 5. **社会参与与未来规划** - **社会参与**:申遗过程中,北京市民成为参与者与受益者,他们的热情参与和保护意识的提高,为中轴线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社会支持。 - **未来规划**: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邓超司长表示,“我们将共同履行保护公约,将这条轴线及其所根植的城市肌理保护好、管理好”。 值得一提的是,中轴线上的天坛与故宫,作为标志性的建筑,不仅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正敬桐在保护的同时,它们还承担着传承文化、促进文明交流的重要角色。 总而言之,北京中轴线的成功申遗,不仅是对其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国际认可,更是稿巧对北京乃至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肯定。 未来,如何平衡保护与利用,传统与现代,将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1998.html
凤翥麦饼 彩云之味 一口难忘的云南风情!
汉武帝视角打开霍去病 四战 霍去病究竟有多厉害 战战可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