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名青年看新疆 在新疆读懂中国的开放包容

(原标题:日本百名青年看新疆:“在新疆读懂中国的开放包容”)

日本百名青年看新疆:“在新疆读懂中国的开放包容”

“我之前了解的中国太片面了,这次的新疆之行,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多元和包容、中国人的热情和友好!”新疆行的最后一天,日本创价学会大阪总务局职员长间敏夫充满了不舍。

今年是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首次访华并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50周年。5月底,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日友好协会邀请,创价学会会长原田稔率百名青年代表访华,在新疆这片广袤无垠又厚重深沉的土地上,他们“刷新”并“丰富”了对中国的印象,更对“中日友好”四个字有了具象化的感受。

“到了新疆,才真正理解丝绸之路”

从飞机上俯瞰乌鲁木齐,城区平坦开阔,远处绵延的天山山脉将其抱入怀中。首次来到中国的代表团成员长濑千秋谈起乌鲁木齐的初印象时说:“这个地方看起来就像是我的故乡北海道,壮阔的自然风光让我倍感亲切。”

日本百名青年看新疆:“在新疆读懂中国的开放包容”

日本创价学会青年代表团参观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人民网记者 张丽娅摄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新疆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5月的吐鲁番阳光炙热,走进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遗址,一阵悦耳的热瓦普琴声飘来,带来一丝清凉。这里是吐鲁番市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的石窟群,其中有壁画的洞窟有42个,这些壁画和佛像见证了多元文化在此交流融合。仔细聆听完千佛洞的讲解,代表团成员中冈弘树表示:“透过残留的精美壁画,我似乎依然可以看到曾经的盛景。这是伟大的人类文化遗产,给了我无尽的浪漫想象。”

日本百名青年看新疆:“在新疆读懂中国的开放包容”

交河故城。人民网记者 张丽娅摄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唐代诗人李颀《古从军行》诗中的交河,位于吐鲁番市西郊约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两河床之间的台地上。“壮观!宏大!”参观完交河故城后,代表团成员神田莉佳和吉田知德不约而同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建筑艺术、宗教信仰等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流互鉴,留下了丰富的印记。从院落、官署、高台、佛塔的断壁残垣,成员们想象着这里曾经繁荣的城市风貌、融合的风土人情。

日本百名青年看新疆:“在新疆读懂中国的开放包容”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人民网记者 张丽娅摄

新疆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1995年,该文物由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发现,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文物见证着昔日丝绸之路的繁荣,讲述着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成员们在这件展品前端详许久,想要了解更多背后的故事。长濑千秋表示,“通过这些文物,我仿佛看到了丝绸之路真实的样子。感谢一代代人的努力,让东西方文化、艺术、宗教经丝绸之路传播交流,我才有机会站在这里亲身观察和感受。”代表团成员本田光司说,几千年来,超越国籍、民族、语言的文化交流融合每天都在新疆这片土地上上演,来到新疆,才真正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原来我对中国的认识只有皮毛而已!”

在乌鲁木齐市文化中心规划馆等待出发的间隙,代表团成员茅根美保买了一杯由机器人制作的咖啡。选择口味下单,手机扫码支付,点击一键制作……喝到一杯香气扑鼻的咖啡只花费了几十秒。和茅根美保一样,很多成员来到中国之后尝试了手机支付,扫码购买、无感支付带给他们便利又新鲜的购物体验。

日本百名青年看新疆:“在新疆读懂中国的开放包容”

日本创价学会青年代表团在乌鲁木齐市文化中心规划馆参观。人民网记者 张丽娅摄

从乌鲁木齐开车到吐鲁番的路上,一排排巨大的风力发电设备吸引了成员们的目光。他们不时拿出手机拍照,向导游询问这些电能将被用到何处。成员们纷纷表示,印象中的新疆是沙漠和戈壁,实际上新疆不仅风景优美,文化多元,经济社会发展也非常迅速。“百闻不如一见,只有来到了中国,才能更加了解中国。”

日本百名青年看新疆:“在新疆读懂中国的开放包容”

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沿途的风力发电设备。人民网记者 张丽娅摄

大约20年前,长间敏夫还是一名大学一年级学生,那是他第一次和朋友们来到中国旅行。“当时我看到北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但是现在路上有非常多的电动汽车。不仅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遥远的乌鲁木齐同样高楼林立。这20年间,中国的飞速发展可见一斑。” 长间敏夫说,这次的新疆行,让他认识到对中国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践行中日友好,加深理解是第一步。

1974年,创价学会会长原田稔在陪同池田大作访问中国时,上班族朝气蓬勃的面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池田大作就断言,未来的中国一定会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两国青年一定要坚持世代友好,并提出“愿在日中两国之间架设通向和平的金桥”。原田会长表示,此次访华团的大多数成员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多观察,用自己的方式与中国青年多交流,增进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真实立体全面了解,为增进两国友谊而不懈努力。

中日友谊金桥历久弥坚

中日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青年肩负着继承发展中日友好事业的光荣使命。在新疆师范大学,中冈弘树遇见了一位第一次见到日本人的日语系学生,在他的陪同下,中冈体验了中国茶艺,触摸了新疆民族乐器,还和机器人进行了一场棋艺博弈。

日本百名青年看新疆:“在新疆读懂中国的开放包容”

日本创价学会青年代表团在新疆师范大学体验中国茶艺。人民网记者 张丽娅摄

“虽然我们国籍、年龄都不相同,但是和学生们交流就像是老朋友见面一样,一下子就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他们的热情、活力也感染着我。”吉田知德说,中日友好关系始于每个人之间的友情,通过和学生们的交流,他更加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傍晚时分,新疆国际大巴扎游人络绎不绝。代表团一行在这里品尝刚出炉的烤馕和奶茶,欣赏琳琅满目的乐器,和当地舞者跳起了民族舞蹈。“快速发展”“开放包容”“热情好客”,代表团成员畠山宏美这样总结了她对新疆的印象,她说,已经开始期待去中国其他地方看一看。代表团成员小泉玲菜说,所到之处都是人们热情友好的笑脸,新疆的所见所闻给她留下了无比美好的印象,回国后,会和亲友分享这些珍贵的感受。“想要和更多中国人做朋友,想要成长为可以为两国友好做出更多贡献的人,通过青年一代的努力,让日中友谊金桥越走越宽。”


中国新疆历史观后感7篇

中国新疆历史观后感篇1

1月25日,八集大型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该片首次以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四大维度为视角,用重大考古成果和美轮美奂的视听影像,完整梳理新疆地区在中华文明大视野下的历史脉络。

全片用一个又一个历史事实,一件又一件珍贵文物,深刻阐明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以编年体史诗的形式,全景权威讲述中国新疆的历史。

八集纪录片内容涵盖了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文明融合史四大历史主题,5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全程参与,采访国内数十位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并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地采访了多位研究中国新疆历史的国际知名学者。

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通过历史真相,展现中华文明脉络,深刻再现中国新疆地区数千年历史演进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种文化融合互通,向今天的观众呈现出一个既雄浑又亲切,既悠久又现代,既美丽又多彩的中国历史画卷。

为了让海外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新疆的历史沿革,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在创作手法、旁白语态等方面进一步贴近国际受众,用真实、客观、可信的历史叙述、考古成果、文物存证来阐明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力驳斥了一些歪曲新疆历史事实、混淆是非的历史谬误和谎言,向全世界讲述一个跨越数千年延绵不绝的中国新疆历史故事。

中国新疆历史观后感篇2

优秀的历史纪录片,不仅要做到真实客观,让观众了解历史原貌,还需拨云见日,引导人们在波谲云诡的表象背后观大势、谋全局。 实际上,这也是打开新疆历史的正确方式。 不掌握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的科学方法,轻则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重则会坠入分裂势力精心编造的谎言深渊。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坚持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坚持中华视野,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将新疆地方史置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考察,将新疆民族发展史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框架内把握,将新疆文明融合史纳入中华文明的大体系中解析,将新疆宗教演变史放在中国多宗教格局中认识,在多重历史维度中,告诉我们新疆各族人民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来到哪里去。

具体而言,《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共分为“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文明融合史、宗教演变史”四个历史主题,从不同维度呈现新疆历史,各有侧重、特色鲜明。 该片以《中华疆土》《家国天下》拉开宏大叙事巨幕,从“多民族、大一统是我国历史发展主脉”的整体史观出发,系统梳理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治理,深描新疆各民族荡气回肠的家国情怀,深刻揭示出新疆是我国固有领土,各民族维护祖国统一是历史主流。 在《血脉交融》《共同开拓》中,该片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高度,从中华民族历史深处出发,探寻新疆各民族迁徙往来、交流融合的历史印记,勾勒出一幅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民族携手开发、共建家园的美丽画卷,深刻阐明新疆地区历来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和拥有的地方,是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组成部分。 在《万里同风》《华夏一体》中,该片立足中华文明大视野,从传世经典、历史遗迹以及非遗传承的细微处着手,从身边的文化传统着眼,用鲜活的事例演绎出中原与西域间的文化共性本质,阐明了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中华文化始终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 在《多教并存》《互鉴通和》中,该片从宗教与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逻辑关系中眺望,追述新疆自古以来的宗教演变历程,深刻阐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和谐共存是新疆宗教关系的主流。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讲明了新疆历史的大道理、大逻辑、大前提,分清了新疆历史的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整体与部分,启发人们从历史大势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在历史深处汲取前行的力量。

中国新疆历史观后感篇3

说到新疆,大家当然会想到那儿的天之高,地之大,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那拉提大草原。 那里的天上翱翔着快如闪电的雄鹰,草地上奔跑着雄壮威武的骏马,一群群温顺可爱的大尾巴羊漫步在山谷之间,远远望去,仿佛是缠绕在山间的一朵朵白云。 他们才是草原的主人。

在一座座高低不平的山谷间,星星点点散布着哈萨克族的村寨。这里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没有商场丰富多彩的物品,他们的日子是多么的安静,祥和!

坐在高大的马背上,草原上湿润的风从我耳旁掠过,在广阔的草原上我手持马鞭轻轻挥舞,任由骏马自由驰骋,仿佛我就是草原上的精灵。 草原上的马匹皮毛光亮,阳光下到处闪着光,似乎全身上下都涂着油;它们体态协调,有着健美的肌肉,一看便知都是风驰电掣的能手;它们气宇轩昂,个个精神抖擞,在哈萨克族主人的带领下任劳任怨的载着我们来到毡房前。

迎接我们的是一群热情的哈萨克族青年,他们个个都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大家围坐在毡房里,品尝着美味的马奶酒和烤全羊,欣赏着刚健有力、优美动人、舒缓豪放的舞蹈,耳旁是悠扬的冬不拉,这一切使我们深深的陶醉其中。

“歌和马是哈萨克族人的两个翅膀”。 当草原上传来冬不拉的琴声,传来高亢嘹亮的歌声,那是哈萨克族人在歌唱。

走进新疆大草原,才真正的走进新疆!

中国新疆历史观后感篇4

“我走过许多地方,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在新疆这块美丽富饶的热土上,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新疆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俗等备受中外游客的青睐,新疆吸引着天下人的目光,同时也促进了新疆旅游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就拿新疆的水果来说吧:哈密瓜、葡萄、石榴……。 最好吃的就要数葡萄了。 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有许多不同的品种,有无核白、马奶子,玫瑰香……颜色也有许多种,有紫色、黑色、绿色……一串串葡萄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晶莹剔透,仿佛一串串嫩绿的水晶挂在枝藤上。 每年的8月20日吐鲁番葡萄节,会引来许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

再说一说新疆的风味小吃吧!在国际大巴扎的小吃街里有馕,烤肉、烤包子、烤全羊……这些都是新疆的风味小吃,香飘满街,每当有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时,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到小吃摊上买来一些品尝。

再说一说新疆的民族吧,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有维吾尔族,回族,汉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塔吉克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是热情好客的。 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他们就是这样的。 假如当你来到哈萨克族朋友毡房中,品尝到醇香的奶茶时,你就会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我们新疆还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区,如火焰山,托木尔峰,天池,喀纳斯,那拉提大草原……个个都是风景如画的地方。 你若亲临于此,定会感到自己仿佛在仙境中行走。 可谓是美景胜收眼底。

这就是美丽的新疆,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世界人的目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发展成祖国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如果你想亲眼目睹,就请到新疆来,热情好客的新疆人民在欢迎你的到来。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新疆。

中国新疆历史观后感篇5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该片以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四个维度,用考古成果和视听语言梳理新疆地区在中华文明大视野下的历史脉络。

我的家乡在新疆,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

家乡是个瓜果之乡。 一提到瓜果,我情不自禁地就想到吐鲁番的葡萄。 白色的无核白,堪称“中国绿珍珠”。 紫色的玫瑰香葡萄、红色红提、绿色的有马奶子葡萄,圆圆的黑珍珠,椭圆形的丽扎马特……酸甜可口,让人吃了还想吃。

再说哈密的哈密瓜,吃起来又脆又甜。 听爸爸说,在古代哈密瓜是专给皇帝进贡的贡品呢。 还有库尔勒的香梨,它皮薄汁多香甜可口,爸爸说《西游记》里孙悟空和猪八戒偷吃的人生果就是它呢。 还有库车的小白杏、和田的石榴……真是数不胜数。

家乡还有丰富的物产。 最有名的要算“一黑一白”了。 “黑”指的是工人叔叔开采出来的石油和天然气,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燃料,而且还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白”指的是农民伯伯种植的棉花,白白的棉花就像天上的朵朵白云漂亮极了。 听爸爸说,新疆的日照时间久,所以新疆的棉花丝绒特别长,在全国都很有名。 说不定您身上穿的衣服就含有我家乡的棉花呢。 我真为家乡有丰富的物产感到自豪。

我的家乡美景可多了,比如: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要是骑着马儿在大草原上奔跑,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终年不化的雪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美轮美奂,就像仙境一般。

我的家乡美食多多,有香喷喷的抓饭、筋道的拉条子、实在的大盘鸡、美味的烤羊肉……哈哈,我的口水再一次流了出来。

听了我简单的介绍,你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快到我家乡来吧,热情好客的新疆人会用最甜的瓜果,最香的美食,最美的大自然迎接你呢!

中国新疆历史观后感篇6

在祖国的西北部,有一个被蓝宝石般河水簇拥着的美丽自治区——新疆。 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躺在西北边陲。 而我就在愉快的暑假中,投入了她的怀抱。 虽然过了这么久,但她的美丽依旧在我脑海中不断呈现。

在新疆的高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中留给我的印象只有一个:马“野”。 在草原中,雄马个个英俊潇洒,身材魁梧,好似一位整装待发的军人。 记得那次,我刚骑上一头棕色骏马的马背,那匹烈马就一下子成了盯上猎物的豹子一般,脚下生风,朝远方的森林奔去。 但刚过完一座绿色的小丘,马又变成了个顽皮捣蛋的猴子,马蹄一刹,抖抖身上的毛,头一扭,又往回跑。 待我缓过神来,马已经把我甩下自个儿闹去了。

那整个新疆留给我什么印象呢?要我说,风是“野”的。 走进喀纳斯森林深处,微风带来了树木的清香,带走了小道的喧哗。 整个森林显得异常幽静。 但不过多久,原本清爽的微风一下子就变成了铺天盖地的龙卷风。 风吹得原本平静温顺的河流变得狂躁起来,用力击打着岸边。 狂风还使得那些生活在深山密林的动物们吼叫,好似打扰了它们的午觉。 风像个婴儿,不过多久,又渐渐平静,山谷又恢复了原貌,好似一切都没有发生。

新疆的野,让我看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美,这种美,让你感到清新,感到愉快,感到自由。 这就是那美丽的新疆。 这种美是只有在新疆才能体会到的,虽过了这么久,但它的野还是一遍一遍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中国新疆历史观后感篇7

“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 戈壁荒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 锦绣江山更壮观……”《新疆好》这首歌具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它还是新疆人民最爱唱的一首歌。 我生活在新疆,新疆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疆的春天,独具一格。 他的风不像南方,南方的春风是温柔的,缠绵的,垂柳是秀丽婀娜的。 而我们新疆沙漠上的春风是强劲的,有时它以排山倒海的力量,掀起铺天盖地的黄沙,树枝疯狂地舞动,干枯的枝条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炊烟一出烟囱,便被撕成无数条烟丝,瞬间就消失了。 有很多人不愿意在新疆工作,就以“风沙太大”的理由调走了,然而我生活在新疆,我却爱上了新疆的春风,因为只有在强劲的春风里才能孕育出真正的胚芽和芳香。 春末夏初,万木争绿的时候,新疆特有的沙枣花,便发出浓郁的香气,招来了成群的蜜蜂,翩翩起舞。

夏末秋初,是新疆最美的时节。 到处都是瓜果,葡萄园里一串串葡萄层层叠叠,像珍珠;像玛瑙;晶莹透亮,圆润可爱。 在地头地边的沙枣树上挂着一串串红的、黄的、白的沙枣,它是我们新疆孩子最喜欢的“野食”。 红枣就不用说了,我们若羌的红枣闻名全国,就连他尝了都说味道好,它可是我们新疆人民的骄傲。

多么美丽的季节啊!然而更美的是热情大方的新疆人民。 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只要你到他们家里去做客,他们总要让你尝尝他们亲手做的手抓肉和抓饭。 如果你不吃,他们就会生气的,认为你对他们不是诚心诚意的。 为了表示你的真诚,即使你不饿也要吃一点他们双手捧给你的食物,这样表示彼此的尊重和信任,对他们劳动果实的最真诚的赞美。 新疆各族儿女热情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新疆做客。

我爱新疆,更爱我的家乡若羌。我爱若羌的山山水水,更爱若羌的各族人民!

航拍中国新疆观后感

《航拍中国》是中国有史以来航拍规模最大、单集投资金额最高的大型航拍纪录片,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航拍中国新疆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航拍中国新疆观后感 篇1

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 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 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勇敢奔放。 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 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澄澈明朗。 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 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风姿迷离。 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疆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 这部纪录片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 新疆是我们一抹充满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激地面对祖国大地辽阔的江山。 新疆的帧帧流影,让我们学会继往开来,学会为了祖国的万古流芳而努力的决心。 展翅吧,我们是雏鹰,我们定要一同努力,共绘祖国明丽的风景!

航拍中国新疆观后感 篇2

3月8日,央视9套纪录片频道播完《航拍中国》(第一季)最后一集。 节目播完,但观众的热度仍然未减退――近日,超过3500名网友在豆瓣上给它的第一季打出9.4的高分。

这部被海外华人盛赞为“每一帧都美到想唱国歌”的纪录片,是中国有史以来航拍规模最大、单集投资金额最高的大型航拍纪录片。 在第一季里,海南、陕西、新疆、黑龙江、江西、上海六地,成为纪录片拍摄对象。 其中,“新疆篇”于第三集呈现。 “新疆篇美哭了,是真哭了。 ”网友这样评价。

实际上,在2017年春节期间,《航拍中国》就已经播出了前4集。 3月下旬,这部激起观众强烈反响的纪录片,一气将6集全部播出,最终,难以置信的航拍场面、美轮美奂的中国大地,令所有观众折服,并给出口碑一致的高评价。

要知道,第一季的6集内容,虽然每集只有50分钟,但整整一年的拍摄过程中,摄制组共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总行程近15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4圈。

“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们整个团队都很欣慰。 其实,我们的初心,就是将创作模式和最终呈现出来的状态,让更多的大众能够无差别地介入到这个片子里来。 这一点,我们做到了。 ”日前,《航拍中国》总导演余乐在微信中这样回复。

“我觉得新疆的美,只释放了一半,我还想再拍一次新疆。 ”新疆篇总导演、央视合作单位锐智九洲公司总经理王连明如是说。

俯瞰新疆,美得震撼人心

《航拍中国》是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整体风貌,立体化展示中国自然地理风貌、人文历史景观以及城市改革变化的纪录片。 纪录片以“一集一个地方”的进度,逐步呈现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整体风貌,全集计划在5年内播完。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烧钱”的拍摄过程。 节目组要求,为了尽可能完美地达到拍摄效果,画面全部使用载人机和无人机拍摄,且将高空与低空之间相互补充。 不管是飞行器还是摄影器材,团队都要使用最高规格的设备。

看过纪录片的人都被航拍角度下的中国大地深深震撼。 而“新疆篇”,其独特的异域风貌,广袤而野性十足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层次的人文元素,更是令人惊叹折服。

新疆是第一季中,最先确定下来的拍摄地。 余乐说,2016年3月,《航拍中国》纪录片立项时,就设定要做六集,当时,确定通过东西南北中大的方位选择,来体现祖国不同地域的地理和人文风貌,而新疆作为中国西部最具代表性的省份,首先作为第一季里重要的内容,正式立项了。

“因为是第一季,我们也希望把最精彩的内容放在里面,新疆的地理特点很明显,面积很大,从空中看地貌看山川看河流,都特别合适,拍摄新疆是一个总体的考量。 ”他说。

新疆地域广阔,地貌复杂,制作团队对此早有准备。 节目组也因此为新疆制定了较其他拍摄省份更高的预算。

240天的拍摄过程中,前后共计派出5个无人机组,50多人参与拍摄,仅在新疆本地,就租用了9辆车,加上节目组自带车辆,共计十余辆车,在新疆浩浩荡荡的大地上,往返前行。

正是这样庞大的摄制团队和预算,支撑了“新疆篇”几近完美的全方位呈现。 连绵不断的库木塔格沙漠沙丘,壮观的福海捕鱼,开阔的哈萨克牧民转场,在航拍视角下,熟悉又新鲜的图景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完美契合。

航拍新疆,大得不可思议

全程参与指导拍摄的“新疆篇”总导演王连明,也是《航拍中国》“海南篇”的总导演。 两地拍摄下来,王连明最大的感受是,新疆太大了。

实际上,早在十余年前,王连明的锐智九洲就已经与新疆电视台纪录片拍摄团队有过多次合作,拍摄新疆,于他和他的公司而言,已相当熟悉。

但此次“新疆篇”的拍摄,仍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一次挑战。 “新疆体量是全国最大的,这也注定,拍摄新疆是难度最高的。 ”他说。

首先,要解决气候与天气问题。 2016年3月底4月初,摄制组计划在鄯善拍摄一组航拍库木塔格沙漠的镜头,一行人在鄯善呆了整整一个星期,只有两天下午的时间真正开始工作,其余时间,都在,等风停。

“风沙太大了,根本没办法开设备。 ”王连明说。 这一次拍摄以失败告终。 直到7月下旬,摄制组拍摄到了尾声,才再一次前往鄯善重新拍摄。

“那时候,一天里最热的时段地面温度能达到70℃,可那个时间段,正是摄制组拍摄前期准备时间,大家实在热得受不了,苦中作乐,干脆试着在沙漠里煎鸡蛋,真熟了!”他说。

再来,就是地形带来的潜在危险。 有一次,摄制组从巴音布鲁克往库车转场,直升机在飞越天山达坂时,前方遇到雷阵雨,但返航已不可能,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赶,直到安全降落,大家才松一口气。

无限风光在险峰。 而新疆的美,是山东人王连明拍不够的动力。

“每个季节,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魅力,这里太大了,每到一个新的地点,就会发现新的不同。 比如,我们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半空中,看到沙漠,特别像人的心脏剖面的.血管,特有冲击力;4月的江布拉克,从半空看,那种只有高山草原才有的奇美,麦田吐新绿,一片深情。 而到了8月再去时,时值初秋,风吹麦浪,漫无边际,两个季节,两种巨大的反差。 太美了。 ”王连明感慨道。

新疆之美,美在独特的人文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 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6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 在“新疆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 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 在新疆,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新疆的总体方向。 而且,新疆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新疆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新疆。 ”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 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新疆,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 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 ”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 比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新疆野性的元素。 ”他说,“新疆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新疆,真正想把新疆的魅力拍出来,还得是在大银幕上:“虽然航拍中国得到较好的反映,但我觉得,新疆魅力只释放了一半。 还要再下点功夫,会更美,更震撼。 ”王连明说。

《鬼吹灯》里的精绝古城——新疆尼雅之谜

《鬼吹灯》这部带着奇幻色彩的探险小说问世以来,获得广大读者的追捧,里面天马行空的想想,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让读者欲罢不能。 很多读者看完以后大部分都会好奇,里面的神奇地方,远古生物真的都是想想吗?特别是里面有一个神秘的古城——精绝古城,引起大家的好奇。 尼雅遗址位于今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130公里的沙漠深处。 在遥远的唐代,玄奘高僧赴印度取经路过此地时,这里还是一片人畜兴旺的绿洲。 这片曾经非常繁荣的国土存在了多少年?它的文明发展到了什么高度?从什么时候起沉入茫茫沙海中呢?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个梦幻般的地方引起了全世界相关人士的关注,谁能破解这些环环相扣的谜,谁就能洞悉古代西域千古兴衰的奥秘。 二十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曾多次深入尼雅地区,盗取文物卢木简文书和汉文书等各种遗物十二箱之多,当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时西方学者大为震惊,辉煌的古文化立刻使尼雅一夜之间轰动了世界,成为世界探险家、考古学家和生态学家向往的考察热点。 有人认为尼雅遗址就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西域36国之一的精绝国。 期中最有利的证件就是尼雅河终点处的荒漠中分布着不少沙丘和沙岭,沙丘和丘陵之间是寺庙、官衙、种植园和住宅区,古城遗迹的最中心是一座佛塔,斯坦因就这样地来到了尼雅古城遗址,带走了大量的文物,这些文物中只有少数属于汉朝,其中一组书简特别引人注目。 这部书简之中包含了一个地名——“精绝国”,书简记录了一件事:某年某月某日,大汉负责西域事务的官员向藩属国精绝国王下达命令……由此可知,尼雅古国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精绝国,这座位于塔什库尔干城南的明铁盖峡谷内的古城,被当地人称作尼雅国,被汉朝人称作精绝国。 尼雅位于古西域三十六国所在的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从这里传入东方的中国,它比古楼兰还要神秘,这座规模庞大、保存完好废墟的古代文明遗址,其磅礴气势堪与著名的古罗马庞贝古城相媲美。 尼雅古遗址东西宽约七公里,南北长约二十六公里的广阔领域里,以佛塔为中心拥有七十多处住居遗迹和几处坟墓,许多畜舍、庭院、城墙、古河道、湖塘、涝坝池、农田、渠道、枯树林木等自然和人文遗迹。 尼雅遗址发现的时候,着实令人触目惊心。 远远看去,在那连绵的沙丘包围中,片片木桩裸露地面,木桩是当年房屋的构架和门框,有的木桩上还有横梁架着,房屋建筑一半都被沙土埋没。 黄沙中到处可见残骨累累,众多破碎的红、黑夹砂粗陶片散落地面,一场大风沙过后还会在遗址附近捡到玻璃串珠等五颜六色的装饰品,以及由地下暴露出地面比较完整的陶罐、缸、木盖等器皿,在墓地常有暴露的独木棺材和木乃伊干尸及丝绸棉麻等衣织物残片。 即使是一片荒芜的废墟,人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当年它高度发展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 尼雅遗址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保持着当年废弃时的完好面貌,从房屋的轮廓看出,哪里是过道、大厅、居室,哪里是厨房、储藏间和畜厩。 有的房门半开着,房中有精美的壁炉,在一千年前的畜厩里面,至今还垫着厚厚的一层羊粪、驼粪等。 这番情境好像是主人刚刚离开不久,引起人们不尽的遐思。 尼雅地处丝绸之路,是佛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必经之路,因此佛塔便成了尼雅遗址的标志和中心部位的建筑。 保留下来的这座佛塔为三层建筑,下面二层呈正方形,上层呈圆桶形。 整个塔身用土坯加泥砌成,外抹泥层。 整个塔身南部已经坍塌,压缝砌筑的土坯还清听地裸露在外面。 尼雅的佛塔与我国内地众多佛塔大不相同,是倒钵式的浮图塔,与印度佛塔风格相一致。 照常理,周围应该有大片寺院的建筑,但在这里佛塔附近至今还未找到更多的配套建筑遗迹,究竟是为什么呢?也许这是尼雅众多的古迷中最难解的一个谜。 在尼雅考古发掘中,最重要的是收集到大量怯卢文的木简残片,还发现了风沙掩埋中的古代民居木乃伊干尸和陪葬物品,说起怯卢文,它极具有考古价值。 怯卢文起源于公元前四世纪,是印度西北部公元前三世纪的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全称。 后来为贵霜帝国使用。 公元前二世纪至四世纪曾流行于新疆和田、若羌、楼兰一带。 这种文字的字与字之间无间隔,也不用标点,字体弯曲,从右至左横书,至今已绝迹一千六百余年,当今世界上只有中国、德国、英国的极少数研究者能读懂它。 上面的文字表明,其内容多是各种命令。 那么发出命令的王宫又在何方?又如何确定它的具体年代呢?这又是千古尼谜海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谜案。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汉代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 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考古学伟大的发现之一。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 收藏于新疆博物馆。 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里面,宽12.5里面,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织锦为面料,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各缝缀有三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三条残断。 只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通过“五星聚会”研究,科学家们推算出2040年9月9日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 在尼雅遗址的古墓中,经常发现干尸,成为尼雅遗址的一大特色。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附在人的躯体中,灵魂要是离开了躯体,那就意味着死亡的来临。 过去的帝王,生前常吃灵丹妙药,幻想长生不死;无法长生就千方百计地保存尸体,他们认为,只要尸体不烂,灵魂即可永存,继续统治阴间的鬼卒。 在辽代墓葬发掘中,有时可以发现水银(汞)和朱砂,可能与保存尸体有关。 然而尼雅遗址发现的干尸,则与此不同,尸体没有经过任跳防腐的处理,完全是靠自然条件而形成的。 在1993年的尼雅考察中,在佛塔营地以北的墓地,人们发现了三具“独木棺”,棺中的尸体都程度不同地变成了干尸。 在弓形的“独木棺”中,躺着一个妙龄的少女,她屈肢侧卧,穿的衣服清楚可见,内穿丝绢衬衣,外罩红色羊毛短裙,尸体大部分完好,被考察队称之为“红衣少女”。 在佛塔以东的另一个墓地,也发现了干尸。 其中以一具女尸保存较好,她黑发披肩,眉目清秀,细长的柳叶眉,仿佛刚刚描过,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青年。 面部的肌肉变化不大,似有弹性。 另一具男尸,胸腔以下已经烂掉,但是头颅保存尚好,长得浓眉大眼,胡须尚在,一头黑发依然如故,是一个中年人。 在尼雅地区,经常发现干尸,当地人习以为常,然而外地来的专家学者却极为重视。 尼雅为什么有这么多干尸,干尸的保存为什么有好有坏,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尸体的腐烂,也同食物的腐烂一样,是细菌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细菌微生物的存在和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温度、湿度和空气。 在常温下,细菌微生物都能够生存,但是,特别干燥的地方和没有空气的地方,细菌微生物也难以生存。 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的女尸,是一具湿尸,它之所以经历了两千一百多年不腐烂,是因为墓室深,封闭严,断绝了空气的结果。 尼雅地区古代干尸的存在,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干燥的气候所造成的。 尼雅墓葬中的干尸,是尸体中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尸体完全腐烂掉,只剩下白骨和黑发。 同在尼雅地区,为什么会有此不同呢?这其由深右许多的盾因 塔克拉玛干沙漠,总的来说是气候非常干燥,降雨量很少。 但是,每年的落南量并不完全相词,有的份降雨量多一些,有的年份降雨量却非常少。 据现代气家字动。 考察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二十五全毫米,然而有的年份一天之中的降雨量却达二十五点二毫米,时竟达到七十三点五毫米。 在降雨量少的年份,埋葬的尸体明易变成干尸:降雨量多的年份,埋葬的尸体就容易烂掉。 在一年之中,是干季埋葬还是湿季埋葬,对于尸体的保存;也有不同的影响。 从尼雅遗址和考古发掘所得我们可以看出,两千年的沙漠风尘也掩挡不住古城当年的辉煌。 至少可以表明两千年前,在尼雅河下游沙漠腹地的三角洲上,曾是林木茂盛的绿洲,三角洲上水道众多,湖塘罗布,尼雅人在这里逐水而居。 到底什么时候,尼雅从地球上消失的呢?据推断,在距今一千五百年前,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不断增加的人口破坏了植被和水资源,民族和宗教战争频繁爆发,生产方式粗放落后,特别是水源的枯竭,使尼雅被黄沙所蚕噬,最终沉睡在沙漠中,留下一堆废墟,从此后尼雅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神秘面纱,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悬念和千古的谜团。 在尼雅遗址北部四十公里远处发现沿古河道有许多陶片等文物散落着,其年代比尼雅遗址要早一些。 而在尼雅以南到现在离沙漠腹地最近的一个村庄大麻扎和卡巴克村之间,还断断续续地发现了多处古遗址。 这表明,随着环境的恶化,水系的变化,人类的生息也是沿河由北往南迁徙变化的,“丝绸之路”的南道也是不断南移的。 但是从大麻扎、卡巴克村到民丰绿洲一带广大范围内,民居建筑特点和生活习惯等,与已知的古尼雅之间有着许多沿袭相似之处。 似乎表明他们的确是尼雅人的后裔。 也许是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不断抛弃原来的家园和城郭,寻找适合自己生活的地方。 尼雅的兴衰与水的关系最为密切。 据科学家的考察,新疆南部曾有一个大水湖时期,从昆仑山下来的叶尔羌河、和田河、克里雅河、尼雅河等水量大,都能通过大沙漠汇注塔里木河。 尼雅的水源主要由尼雅河供给的。 尼雅河流量的大小,水系的变化决定着尼雅人的生存和迁移,水系扩散造就了下游三角洲,并发育成绿洲,生息了尼雅人。 但以后环境的恶化,沙漠化的扩展,水源断缺,终于导致了尼雅的最终消亡,时间大概在公元4世纪左右,相当于南北朝 历史 时期。 而促使尼雅环境的变化和尼雅消亡的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地形的隆起,这导致大气环流的改变,而尼雅地方正位于东北侧迎风坡,因此遭受到巨大的风沙侵蚀和堆积作用。 尼雅的消亡令人反思。 人类如果不注意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即使再伟大辉煌的文明,也将难免被破坏,成为一片令人扼腕的废墟。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2143.html
改了3个片名 沈腾新片杀入暑期档 耗资2亿 贾玲的年冠要易主
有河南农户一个人浇地60亩 南涝北旱 之下 有广东居民一周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