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河南农户一个人浇地60亩 南涝北旱 之下 有广东居民一周没见到太阳

▲2024年6月11日,河南驻马店,农民正在浇灌田地。图据视觉中国

据中国气象局6月15日中午发布消息,我国部分地区“南涝北旱”的情况或将继续,预计6月15日、16日两天,高温区域中心在河南一带,局地气温仍能达到40℃。而暴雨范围更广,江南、华南都将受到影响,其中,广东、福建、广西局地雨量将达到大暴雨。中央气象台15日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和暴雨黄色预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表示,每一次极端高温虽有其特定的天气条件,但世界范围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越来越强,很显然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体现了。某种程度上,全球变暖使得之前比较罕见的极端高温越来越常见,全球已经普遍进入到高温40℃以上的新情况中。

▲2024年6月13日,河南平顶山,宝丰县闹店镇闹店村田间浇灌场景。图据视觉中国

大旱之下的河南农户:

去年担心麦子受潮,今年担心玉米遭旱

年近六旬的叶师傅此前曾在外地务工多年,几年前,他回到老家河南开封,承包了本村60多亩土地,一小部分用来种洋葱,绝大多数用来种植小麦和玉米。

根据往年惯例,6月初当地收割已经成熟的冬小麦后,便开始种植玉米。“去年因为雨水多,很多麦子都烂在了地里,大家都在抢收麦子,收割机都忙不过来。没想到今年反过来了,麦子收割、晾晒倒是挺顺利的,但是等到该种玉米了,又见不到雨水了。”

本月初,叶师傅开始播种玉米。只需几天,种子便会发芽。而从种子被播种到地里开始,叶师傅每天最关注的就是天气预报。

但是10多天过去了,天气预报几次说可能有雨,但雨却一直没有下下来。

“往年这个时候多多少少都会下几场雨,几乎不用浇水,玉米慢慢就发芽生长了。但是今年特别奇怪,一直都不下雨。”叶师傅说,再加上高温,很多玉米苗刚长出来就打蔫儿了。

据央广网报道,4月下旬以来河南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8℃,为1961年以来同期次高值,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71%。截至目前,河南全省土壤干旱比例为63%,全省大部缺墒,机播气象等级偏差。据统计,目前河南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河南各地正全力组织抗旱抢种、抗旱浇灌,抗旱浇水达7221万亩次,部分地块已经开始第二轮浇灌。

除了河南外,河北、山东部分地区也遭遇了旱情。据山东省水利厅6月14日消息,山东省6月份以来平均降水量1.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2.8%。连日来,受降水偏少和高温天气影响,山东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气象旱情。截至6月10日,山东省农作物受旱面积121.5万亩,农田缺墒面积262.4万亩,主要分布在临沂、菏泽、滨州、东营、潍坊、聊城、泰安等地。

高温之下:

河南农户一个人10天浇完60亩地

如果天公不作美,就需要农户在玉米播种后,自行为出苗期补充“及时水”。

灌溉用水是免费的,水泵和管子一般来说农户家中都有。需要花费的是电费,以及可能需要雇人浇水的费用。

叶师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所在的村子年轻人比较少,大多都外出务工了;留下种地的人中,年纪在50岁至60多岁的较多。有些人家里地比较少,会有富余的劳力。在当地雇一个人浇水,一天的花费至少要160元。

“想着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所以我也没雇人,就自己从十多天前开始浇地,现在已经基本把60多亩地浇了一遍。”叶师傅说,他这几天每天早晨7点多就开始浇水,基本每天要浇十多个小时,即使这样还是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之前浇过的地很快又会变干,所以如果再不下雨,他只能再浇一次。

▲2024年6月11日,河南驻马店,农民正在浇灌田地。图据视觉中国

“算了一下,虽然没有雇人,但是使用水泵消耗的电费也有500多元了。”叶师傅说,玉米在刚发芽的时候是最脆弱的,目前来看浇水过后玉米还能正常生长,但是再不下雨的话,“就不好说了”。

山东淄博的谭先生家里有近20亩地,平时租给同村的亲戚种植。“最近刚刚种上玉米,虽然下了几次雨,但是都是那种很小很急的雨。为了保住苗,还是需要再浇上至少一次水。”

虽然地已经租给了亲戚,但谭先生还是利用下班时间回村帮亲戚给地里浇水,“毕竟是自己的地,还是有感情的,如果苗都旱死了自己也不忍心。”他说。

6月14日,水利部发布消息,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14日15时,水利部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抗汛中的南方:

多地遭遇强降雨,部分旅客列车停运

相比于北方多地的干旱,南方部分地区却正在遭遇比较集中的降雨影响。

据中央气象台6月15日10时继续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显示,预计6月15日14时至16日14时,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浙江南部、福建中西部和东部沿海、广西东北部、广东中北部和南部沿海及甘肃东南部、陕西西南部、四川盆地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南部、福建西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中部和西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年6月15日,广州出现雷暴雨天气。图据视觉中国

据广西气象台6月15日5时发布预报,当天白天,贺州、梧州、玉林、贵港、南宁、崇左、防城港、钦州、北海等市有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他地区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到暴雨。

广西南宁的苏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最近在学车,由于平时要上班只能周末抽时间去。“上周好不容易约上了驾校老师这周末的时间,但是由于预报说有雨,驾校老师让我把学车时间往后推,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约上了。”

广东中山的傅女士表示,感觉最近半个月经常下雨,有时候雨下得很大,开车都不太敢出门,担心大雨遮挡视线。

“而且下雨之后空气很潮湿,加上高温,最近身上一直都有一层汗,感觉黏糊糊的,很不舒服。”傅女士说,有时候阴天下雨一个礼拜,几乎见不到太阳,心情都会变得有一些沉闷。

降水天气也给一些人的远途出行造成影响。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沪昆、鹰厦、峰福等铁路部分区段启动防洪Ⅲ级应急响应,在沪昆、杭昌、合福、昌福、龙龙、赣瑞龙等高速铁路和衢宁、漳龙、漳泉等铁路部分区段启动防洪Ⅳ级应急响应,并停运6月15日至19日赣闽两省境内兴泉、衢宁、皖赣、峰福铁路全部旅客列车。

气象专家:

此前较罕见的极端高温越来越常见

据水利部新闻办6月14日消息,水利部信息中心水情一处副处长赵兰兰介绍,6月以来,受副高偏强及北方持续高温少雨等因素影响,全国降水总体呈现南多北少分布,南方中小河流超警多,华北和黄淮旱情快速发展。水利部信息中心预测,未来十天,华北和黄淮等北方旱区高温少雨天气仍将维持,土壤缺墒程度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对玉米、棉花和大豆等夏粮作物播种出苗将带来不利影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表示,近期我国北方的高温和这一时期特殊的气候背景有关。从5月底到7月中旬,我国主雨带维持在华南到长江中下游区域,尤其是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处于梅雨期,阴雨缠绵长达一个月,使这一地区相对凉爽。而此时的北方天气以晴朗为主,便导致气温超过南方,去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北京、天津、河北等大片地区气温反复超过40℃,今年同期也需要高度关注。

魏科表示,每一次极端高温虽有其特定的天气条件,但世界范围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越来越强,很显然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体现。某种程度上,全球气候变暖使得之前比较罕见的极端高温越来越常见,全球已经普遍进入到高温40℃以上的新情况中。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编辑 潘莉 责编 李彬彬


怎样才能让绿豆快速发芽?

提升温度和湿度

白云山的特色景观

白云山特色一:石奇白云山规模较大,方圆8万多亩,但只有一个出口。 山门处被群山环绕,山顶有三块飞来石,全都孤零零矗立着。 有关这些石头,在当地还有许多传说。 其中一块飞来石像狗头,叫天狗头石。 传说石婆山上过去有妖魔鬼怪,石婆喂了一只狗,每到春节包饺子时,狗就会搅得百姓不安生。 无奈,百姓请来道行深的道士,在山上下了一块镇石。 后来,石婆上山时,从这里经过,被碰巧落下的石头砸到,身首异处。 她所养的狗悲哀过度,对天鸣叫8天8夜,最后化为石头。 现在,石婆山上喂狗的石槽还保存着。 山路弯弯,山道绵延着向前延伸,不时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出现。 又拐过一个弯,一块大石头突兀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原来,这就是当地群众所说的石八卦阵。 这块石头从正面看近似八卦的形状,天然形成的纹路似泼墨而成。 站到对面的山头上就能一览无余。 还有一块石头当属神斧之作,听过有关它的传说,再看看石头的形状,恍然间好像这一切真的发生过。 这块石头叫蛇头石。 相传古时有一蛇精在龙潭寺附近作怪,观音菩萨现身后,一剑将蛇精斩断,蛇头落到龙潭下面,化为蛇头石。 白云山特色二:林密走在山间的林阴道上,竟感觉不到太阳的温度,抬头一看,原来是郁郁葱葱的林木挡去了阳光。 白云山1994年就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75%。 这里山高林密,树有300多种,有些树种还较为稀有,比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香果树。 另外,龙潭寺附近种植的马尾松被誉为河南省的马尾松王。 这种松在全国都很罕见。 在万峰寺,还有一棵千年白果树,据传是宋代种植的,树干较大,雌雄同株,树冠遮蔽下方圆几亩不见天日。 奇的是树上还长树,桑树拦腰而生,有一搂粗。 在前往白云山主峰———白茅堵这条线上,两侧都是悬崖,比较险峻,站在高处往下看,并不感觉危险,相反会感觉在绿海莽原中,只有伸头往下看才会发现自己竟然身处悬崖边。 白云山上还有一景较为奇特。 逢上桃花盛开的时候,遍山桃花,红彤彤一片。 那时,从下往上看,陡峭的山崖犹如天边的红霞,让人叹为观止。 白云山特色三:石水结合山水相连,既能游山又能玩水,使白云山别具特色。 据了解,白云山山头有60多个,仅大瀑布就有3个,有龙潭瀑布、白云瀑布、鸽子笼瀑布。 其中,龙潭瀑布落差40多米,白云瀑布、鸽子笼瀑布落差都近100米。 尤其是龙潭瀑布,再旱的天也水流不断,如果逢下雨,气势更加恢弘。 大的峡谷有3条,就是绞坡大峡谷、龙潭峡谷、黄树沟峡谷。 峡谷各具特色,比如绞坡大峡谷比较深、长,河水一叠又一叠,出现叠坡,隔一段有个深水潭,潭水清澈见底。 龙潭峡谷是石与水巧妙结合。 黄树沟峡谷两侧山更高,峡谷更深,处于主峰之下,两侧山有800米高。 石头与水的结合也较为完美,特别是在龙潭峡谷,像一条石河,走在里面特别舒服。 从峡谷经过时,如果赶上下午阳光充足的时候,脱去鞋子,光脚行走在峡谷内,偶尔还在水中找到一两只螃蟹,发出颇具感染力的欢呼声,很快又吸引一些游客走进河里。 这时的人们都已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白云山神奇一:山奇山间的林道一条通往龙盘山顶,一条通往白茅堵,将近25公里。 上山这一条路能通车的大概有10公里,通往龙盘山顶的路正在修,估计两个月后通车。 白云山不但山高,而且路还陡,不上山倒不感觉,因为路全部是林阴道,行走起来也比较方便,但进了山,才能真正感觉到白云山的魅力。 攀登这里的山峰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毅力。 走到一处名叫野猪岭的地方,山势很陡峭,不上这个坡,等于没爬白云山。 这个看似不高的山坡,爬起来竟十分费力,好像爬楼梯,一次登上几级,走几步下来,竟已气喘吁吁,两腿像灌了铅一样沉。 去白茅堵的山路几乎都是这样。 这一段距离,竟只有白云山全程的二十分之一。 常有野外探险者将白云山定为目的地,看来若非体质好、毅力强的人很难征服这座高峰。 白云山神奇二:树飘烟从野猪岭返回,走到屹立在十八层石阶上的龙潭寺庙附近时。 拾级而上,看到庙内供奉的神像,两边香烟缭绕,颇有一种神秘感。 据说,这里是村民的求雨之处。 每逢天旱之际,村民便会聚集在这里,祈求风调雨顺。 庙门口的一棵树时常会冒清烟。 只见轻烟从树上蒸腾,飘飘渺渺,犹如一人在吞云吐雾。 这是怎么回事?听庙内的老大娘讲,这样的现象已经不只一次出现了,但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希望有人能解开这个谜。

左河水的24节气诗里,有多少首表达了农民与农业生产?

左河水 二十四节气诗1、 立春(左河水)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2、 雨水(左河水)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 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 3、 惊蛰(左河水)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4、 春分 (左河水)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5、 清明--1(左河水)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 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 5、清明--2(左河水)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孙赶上坟。 处处青山烟雾起,焚香祭拜悼先人。 6、 谷雨(左河水)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7、 立夏 (左河水)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时病时虫人撒药。 忽寒忽热药搪人。 8、 小满(左河水)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 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脚走款丝商。 9、 芒种(左河水)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 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10、 夏至(左河水)火轮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11、 小暑(左河水)地煮天蒸望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分天壤,总有荷塘色味同。 12、大暑(左河水)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两厌是蝇蚊。 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花若洒金。 13、 立秋(左河水)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14、处暑(左河水)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来迟。 日行南径斜晖里,稻转陌阡车马驰。 15、白露(左河水)衰荷坠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 雁阵声声蚊欲静,枣红点点桂流香。 16、秋分 (左河水)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一轮穿桂香空照,万里离人诉断肠。 17、 寒露(左河水)天高昼暖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 万里清秋忙种麦,雁归声里荡菊香。 18、霜降(左河水)时逢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 荷倒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19、 立冬(左河水)北风往复几寒凉,秀木摇空半绿黄。 四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场备冬藏。 20、小雪(左河水)太行初雪带寒风,一路凋零度孟冬。 菊萎东篱梅暗动,方知大地欲阳升。 21、 大雪(左河水)丛山凋敝黯无华,满目寒光晃树杈。 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 22、 冬至(左河水)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23、 小寒(左河水)冰封万里雪皑皑,径堵千重港口塞。 昨日剪桃修几树,忽如一夜李花开。 24、大寒(左河水)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 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2148.html
日本百名青年看新疆 在新疆读懂中国的开放包容
魂师对决 SP唐昊返场抽取价值分析!真身幻金真是一个都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