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华视点|进博会效应显著 全球好物共赴中国之约)
七年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持续吸引全球参展商的目光,成为他们探索并深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途径。从初涉中国市场的小规模展台,到如今的常设场馆,参展商们见证了进博会带来的无限商机。
随着参展面积的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优质商品在这里亮相,吸引了无数目光。销售额与贸易额的持续增长,不仅让参展商们收获满满,更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流与合作。
进博会不仅是一个商品展示的平台,更是一个文化交融的窗口,让全球商品与中国市场紧密相连,共同书写着互利共赢的崭新篇章。
会展业的发展变迁(1851至今)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旧中国展览活动(1581~1936)、抗日战争时期的展览(1939~1949)、新中国展览(1950年至今)。
中国会展业真正逐步进入发展轨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1950~1977年是中国会展业起步期,当时会展业计划经济特征明显,还不能称作现代会展业;1978~1999年是发展期,会展业走向市场化,并基本具备了现代会展业的特征;2000~2005年是飞跃期,现代会展业体现出程度较高的专业化;2005年以来为现代会展业突破期。
一旧中国展览活动(1951~1949年9月)
(一)1851~1936年的展览
主要形式:集市。
特征:展出农副产品和土特产。
会展业的形成发展与经济活动是否活跃息息相关,近现代的中国,经济十分落后,特别是工业非常不发达,占主流的是农耕经济和农耕文明。 小农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自给自足、小富即安,作为承担流通领域服务的会展业,在当时几无用武之地。
旧中国展览活动主要表现为集市形式,在固定地点、定期举办的集市已基本具备了展览的性质和形式,欧美展览界普遍认为展览会起源于集市。 集市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古代的集市是市、集、庙会等多种形式的统称,集市上买卖的主要是农副产品和土特产。
集市有多样的称呼形式,中国北方一般称为“集”,广东、福建等地称为“墟”,四川、贵州等地则称为“场”。 不管如何称呼,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参与者主要是农卖裂民和小手工业者,是生产者向消费者的直接出售,是生产者之间的产品流通。
不过,旧中国在参加一些国际大型展览活动之外,也尝试举办了中国的商业博览会,掀开了中国展览会史的第一页。 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水晶宫”举办。 中国商人徐荣村和一些在中国经商的外国商人,将丝绸、茶叶、中药材等中国传统出口商品运往世博会,并一举荣获金、银大奖。
此后的每一届世博会,中国官方和民间商人都组团参展。 1904年的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清政府派出以贝子溥伦为首的代表团,并在圣路易斯修建了中国馆和中国村,此举被外媒称为“中国政府正式登上世博胡晌会舞台的开端”。
此后,中国本土对展览活动的探索和尝试开始慢慢增多。1905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出洋赛会通行简章》20条,鼓励各省商家“精择物品”,踊跃参赛,同时在北京设立“京师劝工陈列所”;1909年武昌设立“武汉劝业奖进会”;1910年南京设立“南洋劝业会”;1921年南京设立“商品陈列所”(又称物品展览会).
1926年上海开设“中华国货展览会”;1929年杭州开设“西湖博览会”,据称此次博览会的展品约15万件。 1935年11月至1936年3月,中国第一次出国办展。 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展出3000余件商品,参观人数42万人次。 当时中国的瓷器、绸缎、茶叶畅销一时,中餐馆食客络绎不绝,在英国乃至欧洲都引起了巨大轰动。 这些展览活动都是中国展览会的先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10年南京的“南洋劝业会”,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现代展览概念的第一个商业博览会,它的组织、规模、水平都能与同期世界大型博览会相媲美。 全国各地除内蒙古、西藏、新疆外提供了100多万件展品,共分24部420类。 东南亚国家、英国、日裤配锋本、美国和德国都有展品参展。
展馆总数共32个,博览会历时近半年,参观人次达30多万,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全国性博览会,起到了“开一时之风气,策异日之富强”的作用。
旧中国展览活动前后80多年时间内,包括中国参展的历届世博会以及国内的展览活动,展出的基本上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产品和土特产,如丝、茶、绸缎、器皿和美观却不实用的工艺品,没有任何近代的工业产品参展。
与同期世界强国展览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发明和工业品相比,不得不承认中国在近代工业革命的历史潮流中已远远落后于他国,这是不争的事实。 与此相同的是,旧中国的会展业也十分落后。
(二)1937~1949年9月的展览
主要形式:展览会。
特征:“官办”,政治宣传为主。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刚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受到巨大破坏,各业经济凋敝。 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十分困苦。 当时全社会的主基调是抗日,分别举办了许多展览会。
这些展览会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繁荣经济,更多的是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显示成就,鼓舞士气、抵抗日本侵略。 所以,那时的展览会所体现的主要不是经济功能,而是利用展览会来提升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这一时期展览会的主要特征是“官办”,具有较强的政治性质和宣传意义。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把“抗战必胜”寄希望于外援,“攘外必先安内”,对人民军队进行围剿。 国民党政府办事效率低下,贪污腐败成风。 此时的漫画工作者们以突击方式,举行了“漫画联展”,许多作品暴露了统治者的罪恶,传达出人民的呼声,因而博得广大群众的欢迎。
这一类形式的展览会,先后在重庆、成都、昆明一连串地举行,一直继续到抗战胜利之后,其中特别以“猫国春秋”漫画展的表现最为突出。 与此同时,大后方木刻工作者联合了延安的作品,举行了国际展览。 中国人民的英勇战斗生活,通过木刻艺术,传递到美国、英国和印度,获得了这些国家广大人民的同情。
1943年和1946年分别举办了“第二届双十节全国木刻展览会”和“抗战八年木刻展览会”。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民不聊生,经济类型的展览基本没有,只举办过少数的文化性质展览,如摄影展览会。 1945年9月,北平摄影学会为庆祝学会成立举办了影展,张印泉、蒋汉澄、张卓人、刘光华等均有作品参展,本次摄影展在全国起了带头作用。
上海摄影学会于1947年举行影展,参展的作品有300多件,北平摄影家张印泉、香港摄影家吴章建也有作品参加展出。 1948年11月22日,上海中国摄影学会举行摄影作品展览,有382幅作品展出,参观者达数万人。 1949年2月,昆明摄影家杨春洲在香港举行《杨春洲教授摄影展览会》,展出作品80余幅据统计,1937年至1949年,陕甘宁解放区共举办了74个展览会。
邓小平在参观“战绩、生产展览会(1944年)”后评价:这次战绩和生产两个展览馆宣传了我们太行军区几年来的奋斗成果,的确是惊人的。 我们同华北、华中、华南及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一样,干出了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英雄事业。
当然,这些展览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些促进作用,但在流通领域所起的作用不大,会展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仍然十分有限。 但这一时期政府的努力,对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振奋民族精神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新中国展览活动(1949年10月至今)
会展业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甚至是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同样,政治、经济和科技等因素也影响着会展业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0年至今,会展业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发展、飞跃、突破,每个阶段都体现着当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特色,承载着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变迁。
(一)起步期:计划经济特征明显(1950~1977)
1951年3月,在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时候,中国首次参加了“莱比锡春季博览会”,这标志着新中国展览业发展的开端。 1953年,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受政府委托,负责接待“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来访,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接待的第一个来华展览会。 1950~1977年近30年时间,是中国会展业的起步期。
由于该时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贸易不发达,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靠计划调拨,经济贸易型展览在国内市场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只有极个别的展览会是贸易性质的,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
这个时期的展览也具有浓厚的“官办”性质,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代表国家主办出国展览,当时的展览包括接待来华展及参加国际博览会。 起步期的中国会展业,经济功能淡化,主要是为政治提供服务,目的在于宣传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大好形势,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谊。
1951~1985年的34年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共举办427个出国展览。
1953~1978年的25年间,中国共接待了112个外国单独来华展览会总而言之,该时期展览会数量不多,组织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很低,国家尚未将展览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会展业及相关产业的经营意识还未形成。 从严格意义上讲,当时展览会大都不具备现代贸易展览会(tradeshow)的特征。
(二)发展期:迅速发展,走向市场化(1978~1999)
从1978年至1999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加快,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展览业迎来第二个阶段:发展期。 该阶段会展业发展迅速,并走向市场化。
1978年是个特别的年份,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即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该展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展览业由起步期的“单国展览时期”向发展期的“国际展览时期”过渡。
1985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其前身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所属的来华展览部和技术交流部)竣工,成为20世纪80年代北京十大著名建筑之一,并于同年10月成功举办了开馆的第一个展览会———第四届亚太国际博览会。
该阶段北京、上海、大连、珠海等城市会展业脱颖而出,出现一批较有影响力的知名专业展览会,如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博览会、国际机床展览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大连时装博览会、珠海航空博览会等。
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展也步上新台阶,继中国国际展览公司同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在北京成功合作“中国卫生洁具、供暖及空调设备展览会”(ISHChina)和“中国汽车配件展览会”(Autome chanikaChina)后,双方又同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分会合作,举办了“上海国际消费品博览会”(AmbienteShanghai)。
而且,出国展览也经历了一次大变革,其标志性事件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1986年参加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
此次博览会上,中国改变了以往以宣传成就为主的展贸分离展览方式,首次采用摊位式展览形式,以展览为手段,以贸易成交和销售为主要目的,展览的贸易性和专业性因此大大加强,此举也标志中国展览业开始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 1999年,中国政府独立举办了20世纪最后一个A1类专业世界博览会———昆明世界园艺世博会,有69个国家、地区以及26个国际组织参加展出。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期,展览会的主办单位从起步期的几家发展到上百家。 据不完全统计,仅1988年,中国90多家办展单位共到过50多个国家举办经贸展览会,并且参加400多个国际博览会,相当于起步期1950年至1977年出国展览数量的总和;1998年在中国境内举办的较有规模的经济贸易展览会共有600多个,是起步期1950年至1977年来华展览数量总和的3倍。
(三)飞跃期:专业化程度高,外资介入会展业(2000~2005)
在这一阶段,会展主题呈现细分化、专业化。 2000年以来,中国会展业已渗透到各个行业,不论是机械、电子、汽车、建筑,还是纺织、花卉、食品、家具,均有各自的国际专业展。 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城市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会展中心城市。
从展览规模看,北京位居全国首位;从展会数量看,上海为全国之最。 北京市2000年展览会突破100个,2001年又有增加,而且展览会的面积不断增加。 地处国际贸易商圈的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年均接待50个展会,在这个展览馆举办展会则需要提前一年预约。
另外,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将举办地点选择在中国,也有力推动了举办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会展水平的提高。 国际商会年会、亚太法官会议、环太平洋论坛年会、国际引航员大会、APEC会议等700多个国际性会议在上海举行,上海由此赢得“国际会议中心”的盛誉。
为适应迅速发展和细分化的会展业市场,2002年以来,不少大型展馆纷纷改建或扩建,将展馆建设规模、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会展辐射范围等联系在一起,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和全国经济发展格局。 例如:为满足珠三角(广交会)会展市场的需求,广州建成新国际会展中心;大连星海会展中心二期的扩建,体现了大连在东北会展经济带中的龙头地位。
近年来,中国展览面积年均增长20%。 至2005年,全国共有160多个展览场馆,可供展览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已经超过了号称“世界会展之国”德国的展馆面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展览场馆。 外资纷纷介入中国会展业市场,寻求新市场的新机会,进行低成本扩张。
通过资本运作,德国、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际会展业巨头,先后找到中国合作伙伴合作或者独资运营,在发展中国家会展业市场施展拳脚,2001年,德国三大展览业巨头与上海浦东土地发展(控股)公司共同投资兴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运营后获得巨大成功。
这一效应具有很强的榜样示范作用,2022年,法兰克福(上海)展览有限公司、慕尼黑(上海)展览有限公司等外商独资展览公司相继成立。 2005年10月,看好中国市场的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与广州光亚展览贸易公司合作组建“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公司”,该公司是中国展览业投资最大的一家中外合作公司之一。
有些跨国公司通过收购中国展会或移植海外知名展会的办法参与竞争,抢占中国会展市场份额。 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直接收购了上海一个较有名气的地面装饰展览会,并直接把国际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最大的CeBIT展览会移植上海举办。
2005年11月,继法兰克福登陆广州取得成功之后,德国的另一家展览大腕———美沙展览集团也跃跃欲试,与广州振威展览公司举办的品牌展GIMT(广州国际机床展)进行合作,引进德国顶级金属加工展(AMB)等等。
总体来说,这一阶段,会展业的主办单位从单一的政府或具有政府色彩的部门,发展到政府、协会/商会、国有和民营展览公司、合资展览公司以及外国展览公司,形成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办展的新格局。 2000~2005年,中国会展业在质和量上都实现了飞跃,全国每年平均办展数达到3000个左右,2004年展览业总收入为108亿元。
(四)突破期:新理念和新技术交织(2005年至2020年)
经国务院批准,2005年1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和独立组展商协会(SISO),一起主办了第一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 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发表的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国会展业要向法制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为正在蓬勃发展的会展业指明了方向。
这次论坛也为中国和国际会展界的交流和合作搭建了桥梁,对增进双方的沟通和了解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国内外会展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在之后召开的全国出国经贸展览工作会议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阐述了中国展览业的“四化”意义,进一步明确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新理念。
“法制化”即规范会展市场秩序,尽早健全会展行业法规;“市场化”指会展业走向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产业化”即逐步健全会展业的服务体系,完善会展业的产业拉动作用;“国际化”指的是要主动融入国际展览市场,增强中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
会展业的新理念还要求中国会展界要研究办展新模式,要“两条腿走路”,真正重视专业观众和有实力的采购商,构建展览会的平台功能。 新技术是会展业发展中必然会接触和采用的辅助手段,会展项目中将会运用一些最新的技术或软件来提高会展业的管理水平,如场地规划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使得会展业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期间中国开启了一系列的大型国际国内重大活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世界园林博览会、中阿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会、数博会、智博会、工博会等。
(五)转型期:会展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2020年至今)
2020年,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冲击多边贸易体制,国际需求总量大幅下降,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出现衰退。 受此影响,全球展览业步入“至暗时刻”,根据全球展览行业协会(UFI)估算,2020年全球展览业相较于2019年萎缩68%,行业收入损失近2000亿欧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积极有效应对举措。 2020年,中国外贸回稳向好、好于预期,贸易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提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业态模式不断创新,服务新发展格局有力有效,为推动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境外展览在遭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展览界齐心协力迎接挑战,努力克服不利影响,加快推进展览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业态模式创新,加快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境内展览活动安全有序复展复业,推动展览经济持续向好发展,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提振世界经济信心、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全国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可以举办各类会议展览活动”等经济复苏信号放出。
2020年4月30日,湖南长沙“湖南汽车展”在湖南国际展览中心开幕,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后线下举办的首个实体展览,在中国乃至世界展览业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5月底至6月初,全国各地陆续开始推动恢复举办各类展览活动。
6月10日广州国际防疫物资展览会开幕,展出面积3.6万平方米,设有防疫产品展区、设备展区、综合服务展区、原辅料展区等4个展区,参展企业突破600家,专业观众达6000人次;8月2日,第23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落幕,十天展览汇聚120多个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参展车辆超1500余辆,展出规模达16万平方米,规模和影响都有了较显著的提升。
9月初,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拉开了北京展览业复展复兴序幕,随之科博会、汽车展、家博会等展览相继举办;9月15日-19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工博会)在上海隆重举办,展览规模24.5万平方米,展商逾2000家,展现了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制造业产业链全貌。
调查发现,截至10月,全国主要展览城市基本全面恢复办展,进展不尽一致,南方城市发展更快一些。 据广州日报8月11日报道,从7月初到8月11日,广州琶洲地区各展览馆共举办展览活动36场,展览面积88万平方米,参展参观人数70多万人次。
据成都博览局初步统计,2020年7-9月成都市共举办展览77场,展出面积127万平方米,参与观众388.5万人次,直接收入20.7亿人民币。 据调查经验判断,到9月份,主要城市展览举办数量基本达到往年正常水平,但由于境外疫情影响,国际参与程度较低,展览国际化水平和规模层级的恢复还有不小差距。
在疫情爆发、线下展览停摆后,线上展览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无法组织实体办展的困境。 调研显示,44%的受调研参展企业举办或参加了网络对接或网上展览活动。
但线上对接和线上展览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对于实体展览,其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一是平台技术不成熟,体验感欠佳;二是国外采购商接受程度低,邀请难度大;三是买卖双方信心不足,对线上展览抱有怀疑态度,采购商往往咨询多、下单少;四是展商和采购商缺乏培训,仅凭借实体展的经验参加线上展览。
随着AR、VR、5G技术、云计算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虚拟展览成为线下展览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在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的内容。
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展览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参观虚拟展览就像走进一座现实的展览中心,参观者既可以到各个专业展览馆的各个展厅随意漫游,也可以由向导带领按照特定的路线浏览,甚至可以根据参观者的专业兴趣自组个性化的智能展览馆。
虚拟展览系统还能提供资料打印、提交电子名片、邮件发送、在线咨询等功能,为供需双方的沟通提供多种交互手段。 同时,虚拟展览系统还能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帮助参展商与客商进行交易配对,提供交易支持和服务。
线上展览具有诸多优势,能够为消费者在短时间内提供更多的资源与信息,但线下展览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线上线下相互结合才是未来展览业发展趋势。
线下展览提供给参展企业与客户面对面交流平台,满足贸易沟通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体验;线下展览的举办成本更高,体现了参展企业的实力、信誉、合作诚意以及服务意愿,相比线上展览的虚拟化和层层包装,客户更能感受安全系数的提高。
展览经济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大型展览活动举办将带动酒店、餐饮、旅游、装修、广告、媒体等行业兴旺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因此也受到政策和财政支持。 因此,单一的发展模式并不是最优方案,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复合型模式才是展览业未来发展方向。
展览场馆智能化建设成为新方向。 场馆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运营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及数据挖掘等方面。 通过一流的运营、管理、服务和体验,配合智慧生态平台应用建设,最终实现国际一流智慧展览馆的目标。
智慧场馆不仅涵盖了场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还能够全面对接主办方、参展商、观众、员工、政府、服务方等众多相关方。 目前,各大展览逐渐淘汰纸质入场券,开始使用二维码等电子形式的入场码,附加服务业更加完善,智能化成为展览场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带给展览业无限发展机会。
数字化展览信息平台建设潜力无限。 传统展览的前期准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且效率不高。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展览相关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数字化平台,围绕展览参与各方,通过网络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信息的搜集、分析和管理,从而更高效地为企业经营和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全面发挥展览企业的服务功能。
展览数字化平台的建立,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客户带来更多便利,有利于观众了解展览信息,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展。 观众的主动选择性更强,展览信息的宣传推广效果更佳,辐射范围更广,在营销载体和营销策略上带来革新。 在搭建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展览企业将进一步充分利用数据挖掘、室内定位、机器仿生学习、人工智能等科技,驱动开发现代展览产业体系。
跨界融合为展览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览业的价值主要通过展示的技术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来实现,其价值链的融合也要以展示为基础,围绕营销、体验和创意等途径,加快实现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展览业有望与以下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延长国内产业链。
一是利用展览业的营销功能,加速与一般产业融合发展。 例如,通过举办专业产品展览,实现产业融合;通过举办地方性产业展,提升城市及产业知名度。
二是推动展示技术发展,实现与通信、传媒、出版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例如,借助技术融合路径,实现线上线下展览协调发展;借助数字技术(如VR技术、3D技术等),增强客户体验感,提高展示技术。
三是发挥展览的体验路径优势,增强与旅游、休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促进展览业与这些产业的融合,形成展览旅游、展览休闲等,不仅能够拉动这些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丰富人们旅游、休闲体验。
四是挖掘展览业的创意路径,加快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 创意本身需要通过展示获得认可,通过活动交流形成创意碰撞。 推动创意文化与展览融合发展,加快创意园、创意展、创意会等展览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未来展览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关于航天的知识有哪些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空间技术1. 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 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薯链好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 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唤粗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运载火箭。 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自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3. 航天器发射场。 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圆满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 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测控。 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 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5. 载人航天。 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 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空间应用 中国重视研制各种应用卫星和开发卫星应用技术,在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中国研制和发射的卫星中,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约占71%,这些卫星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国家有关部门还积极利用国外各种应用卫星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1. 卫星遥感。 中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在气象、地矿、测绘、农林、水利、海洋、地震和城市建设等方面数铅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机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部分省市和中国科学院的卫星遥感应用研究机构已经建立起来。 这些专业机构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了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灾害监测、环境保护、海洋预报、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 特别是卫星气象地面应用系统的业务化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有了明显的减少。 2. 卫星通信。 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利用国内外通信卫星,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广播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在卫星固定通信业务方面,全国建有数十座大中型卫星通信地球站,联结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卫星通信话路达2.7万多条。 中国已建成国内卫星公众通信网,国内卫星通信话路达7万多条,初步解决了边远地区的通信问题。 甚小口径终端(VSAT)通信业务近几年发展较快,已有国内甚小口径终端通信业务经营单位30个,服务小站用户个,其中双向小站用户超过6300个;同时建立了金融、气象、交通、石油、水利、民航、电力、卫生和新闻等几十个部门的80多个专用通信网,甚小口径终端上万个。 在卫星电视广播业务方面,中国已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电视广播系统和覆盖全国的卫星电视教育系统。 中国从1985年开始利用卫星传送广播电视节目,目前已形成了占用33个通信卫星转发器的卫星传输覆盖网,负责传送中央、地方电视节目和教育电视节目共计47套,以及中央32路对内、对外广播节目和近40套地方广播节目。 卫星教育电视广播开播十多年来,有3000多万人接受了大、中专教育与培训。 近年来,中国建成了卫星直播试验平台,通过数字压缩方式将中央和地方的卫星电视节目传送到无线广播电视覆盖不到的广大农村地区,使中国广播电视的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 中国现有卫星电视广播接收站约18.9万座。 在卫星直播试验平台上,还建立了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络,面向全国开展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服务。 3. 卫星导航定位。 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国外导航卫星,开展卫星导航定位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并在大地测量、船舶导航、飞机导航、地震监测、地质防灾监测、森林防火灭火和城市交通管理等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国在1992年加入了国际低轨道搜索和营救卫星组织(COSPAS-SARSAT),以后还建立了中国任务控制中心,大大提高了船舶、飞机和车辆遇险报警服务能力。 空间科学中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探空火箭、探空气球开展了高层大气探测。 在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开展了一系列空间探测和研究,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环境探测资料。 近年来,开展了空间天气预报的研究工作及相应的国际合作。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利用返回型遥感卫星进行了多种空间科学实验,在晶体和蛋白质生长、细胞培养、作物育种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中国空间科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创新成果,在空间物理学、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等领域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对外开放的国家级实验室,建立了空间有效载荷应用中心,具有支持进行空间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 近年来,利用“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对近地空间环境中的带电粒子及其效应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测,并首次完成了微重力流体物理两层流体空间实验,实现了空间实验的遥操作 6月10日 22:16 宇宙飞船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就是为空间站和月球基地等接送宇航员和物资,且费用较航天飞机低许多。 目前在轨的“和平号”空间站和以前的“礼炮号”系列空间站以及美国“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都是用宇宙飞船作为天地往返的交通工具的。 前苏联“联盟15号”飞船,曾在“礼炮7号”的空间站与“和平号”空间站之间来回飞行并对接,成为世界第一辆太空“公共汽车”。 人在空间站内长期工作和生活,随时都可能出现危险,例如,宇航员突发急病,空间碎片或流星击穿宇航员生活的压力舱舱壁。 这时就需要宇航员马上撤离空间站,返回地面。 由于宇宙飞船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因此很适于长期停靠在空间站上用作救生艇,它给空间站带来的负担也不大。 1984年,前苏联“礼炮7号”空间站出现故障时,就是用停靠在站上的“联盟号”飞船把两名宇航员紧急撤回地面的。 目前正在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在运行初期也将用联盟一TM飞船作为救生艇。 若用价值连城的航天飞机作救生艇长期停靠在空间站上,则得不偿失,使用效率太低了。 并会给空间站背上一个大包袱,大大增加空间站姿态控制和保持轨道高度方面的费用。 由于宇宙飞船带有推进系统,能机动变轨,固而还可以迅速降低高度进行侦察等军事活动。 美国“双子星座7号”飞船在轨道飞行期间,飞船上的宇航员曾用红外遥感器监视和跟踪了1枚潜射导弹的发射,所获信息比潜艇上的观察人员报告的还要快。 示来的行星际载人飞行,从目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来看,将由宇宙飞船率先实现,而且很可能是载人火星宇宙飞船。 在本世纪,人类成功发射了卫星式和登月式两种飞船。 21世纪将有望研制出行星际式宇宙飞船,把人送到其它行星去观光考察。 宇宙飞船,它在多极火箭的运载下进入宇宙空间,进行着举世无比的航行,地球在它眼里只是一只核桃,所有的星体也都变得渺小起来,而人类因为研制出了它,不仅扩大了生命的空间,也加快了人类进步的速度。 宇宙飞船与返回式卫星有相似之处,因为载人,故增加了许多特设系统,以满足航天员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多种需要。 例如,用于空气更新、废水处理和再生、通风、温度和湿度控制等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报话通信系统,仪表和照明系统,航天服,载人机动装置和逃逸救生系统等。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载人飞船工程的一项关键技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别的航天器提供运输功能。 当然,掌握航天器再入大气层和安全返回技术也至关重要。 尤其是宇宙飞船,除了要使飞船在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限制在人的耐受范围内,还应使其落点精度比返回式卫星更高,从而及时发现和营救航天员。 前苏联载人宇宙飞船就曾因落点精度差,使航天员困在了冰天雪地的森林中差点被冻死。 目前,掌握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从结构上来看,人类已研制出了3种结构的宇宙飞船,即一舱式、两舱式和三舱式。 其中一舱式最为简单,只有航天员的座舱。 两舱式飞船由座舱和提供动力、电源、氧气和水的服务舱组成。 它改善了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世界第一个出舱的航天员列昂诺夫乘坐的前苏联“上升”号飞船以及美国的“双子星座”号飞船均属于两舱式。 最复杂的就是三舱式飞船。 它是在两舱式飞船基础上或增加一个轨道舱(卫星式飞船),用于活动空间、进行科学试验等,如前苏联/俄罗斯“联盟”系列飞船;或增加一个登月舱(登月式飞船),用于在月面着陆和离开月面,如美国“阿波罗”号飞船。 从种类上说,在发射的宇宙飞船中,除了载人飞船外,还有货运飞船和载人货运混合飞船。 按照飞行任务的不同,载人飞船又可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登月式载人飞船和行星际式载人飞船。 前两种在20世纪已经发射成功,后一种有望在21世纪实现,很可能是载人火星飞船。 记:虽然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空间站相比简单一些,但对技术上的要求也一定很高吧?庞:当然。 虽说载人飞船是当今最简单的一种载人航天器,具有飞行时间短、沿弹道式或半弹道式路径返回、一次性使用等特点,其实它也很复杂,所以现只有中、俄、美3国拥有它。 宇宙飞船在返回地面时,为了减速、防热及结构上的需要,返回重量越小越好。 为此,一般真正返回地面的只有座舱,这也是分舱设计的重要原因。 它要像飞机在空中抛掉副油箱和多级火箭抛掉熄火后的子级火箭似的“轻装下阵”。 所以,飞船座舱的外形设计十分重要。 座舱是载人飞船的核心,通常采用无翼的大钝头旋转体,有的是球形,有的是钟形。 采用这种简单外形具有结构简单、工程上易于实现等特点。 同时,座舱一般均有视野开阔的舷窗,以便航天员观察发射前的准备活动、在轨交会对接情况、返回点火时的姿态和再入着陆的地面情况等。 俄罗斯航天员曾多次在自动对接系统失灵情况下,通过舷窗进行手动对接获得成功。 此外,为保持航天员高效率工作,座舱内的大气压力和成分、供氧、二氧化碳和水气的清除、水和食物、航天服等都要细致研究,都需要很复杂的技术才能完成。 飞船的气闸舱有两个闸门,一个与座舱连接叫内闸门,另一个是可通向太空的外闸门。 航天员出舱前要在座舱内穿好航天服,然后走出内闸门,关闭内闸门,把气闸舱内的空气抽入座舱内,当气闸舱内和舱外压力相等时就可打开外闸门进入太空了。 航天员返回气闸舱时按相反的顺序操作。 内外闸门的气密性绝对可靠是气闸舱工作的基本条件,闸门的启闭须十分小心和熟练,避免漏气很重要,否则极危险。 前苏联“上升”-2飞船于1965年3月率先应用了气闸舱。 航天员列昂诺夫通过它走出舱外,成为世界太空行走第一人。 飞船在上升或返回过程中,若发生故障,需要应急弹射时,座舱门应可以迅速打开;而在轨运行或降落在海面时,则要求座舱门严格密封。 航天员除可由座舱门进出以外,还能从应急逃逸口爬出座舱。 在载人飞船上升、轨道运行和返回地球3个不同的飞行阶段,有不同的飞行环境,所以其救生手段不同。 例如,发射飞船的火箭起飞后发生危险。 如果火箭飞行高度低于两万米,航天员则可像飞机的飞行员一样启动弹射坐椅从座舱弹出,再打开降落伞返回地面;若火箭的飞行高度超过两万米,航天员就只能启动飞船顶部的逃逸用的小火箭,用它把飞船拉离运载火箭,飞向安全区后,再打开飞船的降落伞,使飞船软着陆。 目前,载人飞船还是一次性的,要想重复使用须解决座舱热防护层能经受10 00℃以上高温及返回着陆系统可保证准确着陆和很小的着陆速度这两大关键,从而不被烧坏和撞坏。 国外正从这两方面入手研制可重复使用的载人飞船。 记:随着人类航天活动的不断深入,宇宙飞船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您能否具体谈一下这方面情况?庞:载人飞船在载人航天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送人上太空后,宇宙飞船被用于对地观测、航天员出舱作业和生物学研究等多种科学研究和各项航天技术试验,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宇宙飞船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就是为空间站和月球基地等接送航天员和物资,且费用较航天飞机低许多。 目前在轨的国际空间站和以前的“和平”号空间站、“礼炮”号系列空间站以及美国“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都是用宇宙飞船作为天地往返交通工具的。 宇宙飞船犹如太空“公共汽车”,立下了汗马功劳。 人在空间站内长期工作和生活,随时都可能出现危险。 例如,航天员突发急病或飞船出现意外时,就需要航天员马上撤离空间站,返回地面。 由于宇宙飞船体小质轻、成本低,因此很适于长期停靠在空间站上用作救生艇。 若用价值连城的航天飞机作救生艇长期停留在空间站上,则得不偿失。 1984年前苏联“礼炮”-7空间站出现故障时,就是靠停靠在站上的“联盟”号飞船把站上的两名航天员紧急撤回地面的;1998年开始建造的国际空间站也用“联盟”-TM飞船作为救生艇。 由于宇宙飞船带有推进系统,能机动变轨,因而还可以迅速降低高度进行侦察等军事活动。 美国“双子星座”-7飞船在轨道飞行期间,飞船上航天员曾用红外遥感器监视和跟踪了一枚潜射导弹的发射,所获信息比潜艇上的观察人员报告的还要快。 国外开始用宇宙飞船进行太空旅游。 自美国加州百万富翁丹尼斯·蒂托2001年4月乘“联盟”-TM飞船登上国际空间站成为第一位登上太空的旅行者之后,很多人都对太空之旅充满了期待。 为此,俄罗斯Energia火箭航天公司表示,其计划为未来的太空旅客提供为期一周的太空服务。 旅客可以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宇宙飞船前往太空参观。 在飞船内,游客既能体验失重的感觉,又能透过舷窗博览群星,遥看美丽的地球。 另外,未来的行星际载人飞行从目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来看,将由宇宙飞船率先实现,而且很可能是载人火星宇宙飞船。 简言之,宇宙飞船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大有作为的,因而可以说是方兴未艾。 记:谈到宇宙飞船,不能不说一下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神舟”号。 请您具体谈一下好吗?庞:我国的“神舟”号是比较先进的载人飞船,目前已4次遨游太空。 “神舟”号飞船由轨道舱(也叫工作舱)、返回舱(又称座舱)、推进舱(仪器舱)和一个过渡段组成。 其中载人的轨道舱、返回舱可谓“一室一厅”,作为“一室”的返回舱是航天员在发射、返回和驾驶飞船时待的地方,作为“一厅”的轨道舱则是航天员工作和休息的场所。 轨道舱位于返回舱前面,这是为了增加航天员的活动空间。 它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可进行对地观测。 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翼、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机构。 返回舱位于飞船中部,是航天员乘坐的舱段,也是飞船的控制中心。 它不仅和其他舱段一样要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段的各种应力和飞行环境,而且还要经受返回时再入大气层阶段的减速过载和气动加热。 其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供航天员进出轨道舱使用。 推进舱紧接在返回舱后面,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气瓶和水箱等设备,起保障和服务作用,即为飞船提供动力,进行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 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翼。 过渡段则在飞船顶部,用于与其他航天器对接或空间探测。 飞船顶部还有一个高8米的逃逸救生塔。 它装有10台发动机。 在发射飞船的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期间(0~110公里),如发生故障,它能拽着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并落到安全地带,使飞船上的航天员转危为安。 记: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祝愿中华飞天梦早日实现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本届进博会有哪些亮点?
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 参展国别和企业数量均超过首届。 与首届相比,本届进博会有哪些新亮点?【亮点一】展商: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50家本届进博会参展企业达3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50家。 每家企业的平均展览面积由首届的74平方米扩大至近90平方米。 路威酩轩、资生堂、庞巴迪、礼来等一批知名跨国企业,成为进博会上的“新面孔”。 在首届进博会期间达成8.41亿美元合作意向的放疗设备企业瓦里安,早在去年就报名参加第二届进博会。 “会上取得的成果鼓舞人心,我们现在还准备报名参加第三届进博会。 ”瓦里安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张晓说。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说:“绝大多数参加了首届进博会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都积极参加第二届。 其中半数以上企业参展面积有所扩大。 ”本届进博会美国企业表现踊跃,参展数量达192家,较去年增长18%;参展面积达4.75万平方米,与去年相比明显增加,位居各参展国之首。 “可以看出,中国市场对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海内外企业有巨大的吸引力。 ”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说。 【亮点二】展品:越来越多的最新科技和产品在此实现“全球首秀”韩国起亚汽车将举行一款电动概念车型的全球首发,法国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将举行旗下多款新品的“全球首秀”……中国首创的进博会,正在为全球企业打造最新科技和产品亮相的大舞台。 与首届相比,第二届进博会的展览规模更大。 企业展设置科技生活、汽车、装备、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品质生活、服务贸易、食品及农产品等7个展区,展览面积由过去的27万平方米增至33万平方米。 孙成海说,第二届进博会首发的新产品、新技术预计将超过首届。 比如在科技生活展区,魔术吸油烟机、量产的折叠屏手机等最新产品将让观众一饱眼福。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的抗癌产品、康复器械是突出亮点,其中包括世界上最细的胰岛素注射针、手术机器人、感光变色隐形眼镜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 除了企业商业展,第二届进博会的国家展也是精彩纷呈。 64个参展国中,24个国家为首次亮相。 各国将充分运用传统与高科技手段,着力展现本国的货物服务贸易、投资旅游、人文科技,其间还将举行有民族特色的演出。 进博会上的中国馆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展览内容从大飞机、中国天眼等创新成果,到步行街、智慧家庭等日常生活展项。 展览的互动体验也非常丰富,比如模拟驾驶国产大飞机飞上蓝天,操纵“深海勇士”号潜水器潜入海底等。 【亮点三】交易:“买手团”有望超50万人首届进博会意向成交额578.3亿美元,从初步的摸底情况看,大部分交易团的完成合同率超过90%。 一大批境外的优势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了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 有良好的履约情况在前,第二届进博会的国内外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有望超过50万人。 不少采购商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开展精准采购。 在进博会上出手的不仅是中国买家,境外采购商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第二届坦正进博会的境外专业观众报名注册已超过7000人,充分显示了进博会“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影响力。 进博会不只是“买买买”。 以贸易引投资、以贸易促合作,进博会的溢出带动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首届进博会期间,瑞典企业医科达收获了数十单意向采购合同,不少医疗器械已在国内医院投入使用。 良好的市场反响,促使医科达在上海陆家嘴注册成立了医科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亮点四】交流: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共商世界经济重大前沿热点亩雀进博会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集展览、交易、论坛、人文、外交等活动于一体。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旨在为国际政商学界搭建高端对话平台,共商世界经济重大前沿热点问题。 第二届虹让耐悔桥国际经济论坛主题为“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由开幕式主论坛和五场分论坛组成,五场分论坛议题分别为“开放、规则和营商环境”“人工智能与创新发展”“世贸组织改革和自由贸易协定”“数字化时代与电子商务创新发展”“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届时,预计将有4000多名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学界和国际组织代表与会,为世界经济重焕生机建言献策。 【亮点五】服务:49家平台对接进博会在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所在的虹桥商务区,一座总建筑面积达5.1万平方米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已经落成。 B型保税物流中心是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海关监管的创新项目,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目前已汇聚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多个品牌的进口新品、名品;运用“前店后仓”的业务模式,交易中心帮助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以更快的速度、更优惠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 帮助“展品变商品”,类似的交易服务平台,在上海还有不少。 与国家会展中心一街之隔的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吸引了5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件海外商品,其中包括首届和第二届进博会的同款商品2000件。 进博会前夕,上海再次授牌18家企业成为进博会“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使得交易服务平台的总量达到4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