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 量价齐跌 只是开始

抽空看了下微博热搜汽车板块,前十里面有 2 个是讲日系降价的,曾经的全球销量第一车型,世界人民的首选丰田卡罗拉新车入手价格已经低到 7.98 万,优惠幅度 4.3 万元。

曾经还有人说世界上有三大硬通货:石油、黄金和丰田车。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如此,因为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较低的养护成本,丰田品牌汽车不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整体销冠,卡罗拉和 RAV4 也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轿车和 SUV 品类的销冠,直到特斯拉 Model Y 的异军突起。

7.98 万的卡罗拉,真香?不香。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7.98 万的卡罗拉,是一汽丰田在 618 期间特别推出的优惠价格,限时限量优惠 4.3 万元,活动时间仅有 6 月 15 日到 6 月 18 日。

虽然说时间短数量成谜,但是没有买到的人也不用后悔,因为经销商的报价,早已经低于 7.98 万元,报出了 7.68 万元乃至 7.38 万的价格。

如果在几年前,卡罗拉虽然不是加价车型,入门版本也得 12 万左右,几乎无优惠,落地基本上就接近 14 万了。短短几年,一代神车的入手门槛低出多数人的预想。

那么,这么便宜的卡罗拉,一定很好卖吧?

答案是,卖得不怎么样。

刚刚过去的 5 月,一汽丰田卡罗拉车型,总共卖出了 7693 辆,位居国内所有轿车销量排行榜的第 38 名,往前一名则是它的同胞兄弟广汽丰田雷凌,5 月卖了 7711 辆。

而在 4 月,卡罗拉的销量更是惨淡,仅有 4320 辆,和一汽丰田 bZ3 电动车销量相当,即便把卡罗拉和雷凌两款车合并计算,近几个月的销量也比不上竞品日产轩逸,大众朗逸和比亚迪秦 PLUS。

虽然丰田的品牌要强于日产,但是单就日系内战来说,卡罗拉最大的特点是「平庸」,在外观、空间、内饰、驾控和舒适性上都非常普通,虽然同为「马路三大妈」选手,但是起码轩逸的空间表现和乘坐舒适度上强上一大截。

再和国产新能源们对比之后,卡罗拉在产品上的更是毫无优势,引以为傲的燃油经济性也在比亚迪秦 PLUS 等混动车型面前落了下乘,更别说空间和内饰上的劣势了。

卡罗拉,成也平庸,败也平庸。

因为新车价格呈现雪崩之势,所以也带动了二手车价格的混乱。比如现在还能搜索到不少关于卡罗拉的二手车视频,称之为「保值界的常春藤」。就在去年还有二手车视频博主发视频说,卡罗拉 2019 款 1.2T S-CVT 精英版,2020 年上牌,14 万落地,里程 3 万公里,最后收车价格是 7 万,算下来每年贬值 2 万元。

不过按照 2024 年卡罗拉的新车价格,最后也没比 2020 年上牌的二手车价格贵多少,丰田车的保值神话,一夕破灭。

可以说,卡罗拉就是丰田乃至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缩影,从最初的加价提车,到原价提车,再到小优惠几千,接着是以价换量,到现在降价都换不动量了。这个过程也说明了,国内消费者对于合资车的品牌滤镜早已破碎,最早破掉的是韩系和法系车,接着是美系车,现在开始轮到日系车了,最后就剩下横亘在豪华车市场的德系车。

日系车的式微不是一日之事,苗头早已出现,但事实就是,它的坠落,要比想象中更猛烈,也更惨烈。

当比亚迪秦 Plus 和丰田卡罗拉齐聚 7 字头的时候,一张 1997 年汽车价格表也在微博热传。我们可以一览中国汽车工业初期时候的价格,本田雅阁售价 39.3 万元,丰田佳美(也就是丰田凯美瑞)售价 43.5 万元,奔驰宝马更是天价,奔驰 S 和宝马 7 系价格破百万,E 级和 5 系也在 80 多万。角落处的长安和解放等国产车,只能卖三五万。如果算上通货膨胀,1997 年的 10 万元购买力,约相当于现在的 70 万。当时全年企业职工年收入为 6580 元,以此计算,普通人存一辈子钱,也买不起一辆本田雅阁。

量价齐跌的日系车,止跌回升无望

一直以来,广东地区对日系车有着特别地偏爱,雷克萨斯 ES 和 B 级车王牌选手凯美瑞是每个老广心中购车的白月光,而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也是曾经广汽做大做强的最大助力。

但 2024 年以来,两田的低迷明显让广汽感到形势严峻了。

因为广汽菲克和广汽三菱等原本在中国市场有一席之地的合资品牌逐渐退出市场,现阶段广汽集团主要有四个品牌在销售: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埃安和广汽乘用车(广汽传祺)。

以 5 月为例,广汽本田销量 31931 辆,比去年同期的 54408 辆同比下降 41.31%,1-5 月累计销量 173580 辆,同比减少 24.30%。

广汽丰田 5 月销量 61088 辆,销量同比下降 17%,1-5 月累计销量 265928 辆,同比下降 27.26%。

同时,代表广汽新能源和高端化转型的广汽埃安在今年的情况也很不乐观,不过这和 B 端市场趋于饱和相关性更大。

曾经需要加价数万的雷克萨斯 ES,如今也开始优惠数万,一去一回,相当于曾代表广东人买车最高品位的雷克萨斯品牌价值不再,更别说丰田和本田了。

一言以蔽之,当广东人都不爱日系品牌,当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的车销量接连暴跌之后,就真的证明日系车失去了最后的根据地和火种。

▲ 现款本田雅阁内饰

销量下跌更多的广汽本田也开启了裁员,不过和一般企业裁员的愁云惨淡不同,广汽本田开启裁员之后,不少员工开始争相申请裁员名额,主要原因还是广汽裁员给到的补偿相当丰厚:N+2+1.8 个月工资。

其中 N 是工作年限,2 是额外两个月工资,1.8 是额外 1.8 个月工资的奖金,也就是说,广汽本田开出的赔偿条件比劳动法规定的 N+1 下限要高出不少,加上广汽本田本身的工资待遇也相当不错,所以这么一笔裁员补偿金相当诱人。

比如每人 Auto 就报道称,广汽本田生产第一线的正式员工,有些月薪高的人可以拿到 2.5 万元~3 万元,另外还有各种补贴。更资深的中层员工,月薪或能达到 5 万元~6 万元的水平,如果工作年限在 10 年,等于离职时可以拿到 13.8 个月的工资。

除了裁员赔偿金额较高之外,广汽本田员工争取裁员名额的原因还在于对于未来的预期,广汽本田的困境不是暂时性的,销量下跌现在看来是不可逆转的,与其在这里惴惴不安继续工作,不如在已经可以看到品牌销量趋势,趁厂里还有积蓄的时候拿钱走人,再寻找下家。

毕竟不少企业的前车之鉴是,先跑路的人拿到赔偿最多,坚守到最后的人只能劳动仲裁。

广汽本田员工争相被裁,只是日系车量价齐跌连环反应中的一环,也是最温和的一环。

前面提到了上牌 3 年,3 万里程的卡罗拉在去年的二手车价格,和今年卡罗拉新车价格差不太多,极速下降的新车价格意味着收旧车风险非常,一个月内卖出可以赚,两个月内卖出不亏,库存超两个月再卖就得亏钱了。

这不是一款车,一个品牌,或者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二手车行业盈利的基础,建立在新车价格稳固的地基之上,现如今整个二手车行业都因为行业内卷,新车价格战而全线惨淡经营,周转周期稍长就马上亏损,日系车自然也不例外,甚至是重灾区。

▲现款本田雅阁

比如和丰田凯美瑞齐名的本田雅阁,2023 款 260 TURBO 智享版贷款可以优惠 6 万元,全款优惠 5.5 万元,裸车价格来到了 14 万区间,落地 16 万左右,而丰田凯美瑞的价格走向也大差不差。

这意味着曾经手持 14 万预算想买卡罗拉的用户,如今再加一点点,就可以上凯美瑞或者雅阁了,就在前几年,这两款日系招牌 B 级车落地都还要 2 字头。如前面所说,更早之前的 1997 年,雅阁和凯美瑞,可是售价 40 万的豪车,如今 40 万已经可以拿下奥迪 A6L 乃至 A7L 了。

剧烈价格变化意味着前几年买了这两款车的消费者也很尴尬,要卖的话,就得迎接一大刀,而收车的人更是胆战心惊,谁也不知道新车还能怎么降。

可以说,二手车是汽车销售循环中的重要部分,不管是发达的美国,还是欠发达的南美和东南亚,日系车占主流地位的原因不仅是新车不愁卖,也因为二手车流通顺畅,随处可见都是老丰田老本田在路上跑,体量大,养护成本低,再出手也不麻烦,但二手车销售阻塞,意味着循环中断了。

即便是拉起价格战的比亚迪,也面临类似的二手车估值难题,但比亚迪不同的是,价格在降,销量在涨,渠道扩张快,一线销售不愁卖不出去新车。但日系车的渠道,也会跟着量价齐跌而萎缩。

最先受波及的是本田高端品牌讴歌,和日产高端品牌英菲尼迪,其中讴歌品牌已经几乎退出中国市场,查询不到销量,英菲尼迪销量近几个月的销量也仅有数十辆到两三百辆之间,经销渠道也仅残存数十家。而在 2017 年,英菲尼迪在中国年销量还有接近 5 万辆。

而从去年开始,已经开始有一些消费者开始投诉,比如有东风本田经销商退网,而此前购买的多次车辆保养服务得不到官方保障。

类似投诉背后的大环境,就是汽车经销商体系的崩坏,比如年初震惊汽车行业的「东莞永奥汽车集团」资金链断裂爆雷。

长期关注汽车销售和渠道的「车 fans」在年初聊日产奇骏销量时,就总结了日产渠道的现状:

其他日系渠道的情况也类似,销量下滑,价格下降,就会让渠道亏损,然后渠道萎缩,继续带动销量进一步下滑。

也同样是 2024 年,一位消费者从海口中升雷克萨斯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内以 93.19 万元价格订购了一辆雷克萨斯 GX550,紧接着门店又通知这位消费者需要额外缴纳服务费 10 万元,否则无法提车。

最终,该经销商被罚款 45 万元。

这大概是日系车最后的加价体验时刻了。

在命运的塑料大棚里,每棵被喷了过多农药的白菜心中,都曾经有一个成为无公害有机蔬菜的梦想。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大众车和丰田尼桑比哪款车比较好?

如果说哪个系绝对好,都是错误的,其实是各有特点。 从汽车销量看,我们国内喜欢德系车的人多,在世界上日系车更受欢迎。 许多国内朋友不了解日系和德系的特点,有的甚至只是听信传说。 事实上,日系车是实用车,特别强调质量稳定、相对省油和养护便宜,当然,日系车的技术不够先进,缺少一些驾驶乐趣。 德系车是性能车,特别强调汽车技术、驾驶性能和用材做工,但德系车小毛病比日系车多,养护费用也要高一些。 尼桑车虽然是日系车,但它与丰田和本田做中性车有所不同,尼桑车特别强调汽车的舒适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内许多朋友不知道什么样的车更安全,误认为皮厚、硬实的车才安全,这是不懂汽车安全科学的结果,事实上,汽车安全是以人员安全为宗旨的,真正安全的车是结构合理、不软不硬、富有弹性、有效吸能的车身更能够保护人员安全。 查看世界各国汽车安全碰撞试验结果,没有日系车不安全的科学结论,相反,日系车的安全试验成绩普遍较突出。

在广州买10万左右的车有哪些?买车要注意哪些问题?

骏捷2.0AT豪华型 12.88万元 骏捷1.8MT豪华型 10.58万元 骏捷1.8MT舒适型 9.58万元 骏捷1.6MT舒适型 8.98万元 爱丽舍CNG双燃料手动挡 9.98万元 05款爱丽舍VIP16V自动档 13.38万元 05款爱丽舍VIP16V手动档 12.28万元 05款爱丽舍SX16V自动 11.78万元 05款爱丽舍SX16V手动挡 10.68万元 05款爱丽舍X自动 10.48万元 05款爱丽舍X手动挡 9.38万元 两厢飞度1.5CVT 11.68万元 两厢飞度1.5MT 10.68万元 两厢飞度1.3CVT 10.68万元 两厢飞度1.3MT 9.68万元 三厢飞度1.5CVT 11.98万元 三厢飞度1.5MT 10.98万元 三厢飞度1.3CVT 10.98万元 三厢飞度1.3MT 9.98万元 雅绅特1.4自动豪华型 10.28万元 雅绅特1.4手动舒适型 8.78万元 标致206XT 1.6AT 10.88万元 标致206XT 1.6MT 9.78万元 标致206XR 1.6AT 9.78万元 标致206XR 1.6MT 8.68万元 POLO两厢1.4L手动舒适型 9.99万元 POLO两厢1.6L手动舒适型 10.999万元 POLO两厢1.4L手动基本型 10.38万元 POLO三厢1.4L手动基本型 10.38万元 赛拉图1.6L手动GL 10.78万元 赛拉图1.6L手动GLS 11.68万元 选车除了看价格,外形,排量,油耗外,还要了解配置,比如说有没有ABS,EDB等,自动还是手动的...这些都是很基本的,个人认为选车应该多看看,多对比对比,在网上看了还要去看真车,还要参考网友和车主们的评价和建议,不要只听信一家之言。 看多了你在心里就会有一种由模糊逐渐变为清晰的感觉。 具体说一下10万左右的车,个人认为赛拉图,爱丽舍,飞度,POLO总体上看都还可以。 经济,实用,省油,维修方便.但爱丽舍外形显得比较古板,飞度内部空间较小,而且是日本车,POLO保值性很高,在这个价位上是辆很不错的车,但听说今年下半年要停产了,新的POLO已经下线,准备上市...(听到这样的新闻就不大想下手买).赛拉图口碑也不错,性价比很高. 本人在关注10左右的车,现在看中了标致206和骏捷,206在同价位的两厢车中外形算比较漂亮(个人认为仅次于HRV,但HRV油耗太大,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但如果楼主不介意油耗的话可以考虑一下,不考虑油耗,HRV真的是一款很好的车),现在标致206只有1.6的,虽然油耗也令人满意,但听说下半年会出1.4的,估计油耗会更低,所以想等等.骏捷显得够大气,油耗也可以,听网友们的评论也不错.此外我还在等6月底上市的新两厢POLO--劲情(传闻价格在10~12万之间). 以上是个人观点,建议楼主根据个人具体要求和爱好来选择.希望你能买到中意的车!

为什么人们都说国产车不好

一般公认的国产车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国人存在的偏见。 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外观(id和流线型设计),细节做工(偷工减料和间隙段差)和售后服务(严重与外资车走到了两个极端)。 其实,汽车行业是最显著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国产车价格和性能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国产车的技术和研发能力比很多国外车强,因为车企的研发还是本土靠谱些。 不经用是偏见,大街上跑的那些两三万元的面包车,很多都跑了15年,人家还是运营车,15年都在50万公里以上的。 就比如德系车好也是偏见,其实地球上做车最厚道的是瑞典车,瑞典车为全球汽车发明创造了很多核心技术,涡轮增压就是瑞典车发明的,还有很多安全配置比如主动式安全座椅也是瑞典车发明的,还有五缸发动机也是瑞典车发明的。 瑞典车的车身结构用的钢材也特别好,瑞典车不惜成本做好一辆车,目的是让消费者用着真正放心。 后驱车操控好,但是在雨雪天特别容易打滑,德系车很多都为了操控方面的提升采用后驱模式,但是瑞典车依旧是前驱,就是为了降低消费者雨雪天行驶打滑造成的安全方面的威胁。 瑞典车不用后驱,在操控上相比德系车有劣势,就发明了新的后轮转向技术,后轮转向技术雪铁龙也有,而且比瑞典的要更早并且申请了专利其他品牌不能用否则要交专利费,但是雪铁龙的那一套是橡胶衬套装在扭力梁的后桥上,对独立悬挂不适用。 瑞典车开发的后轮转向系统是由多连杆的连杆中加入十字球铰连接来实现。 这提升了瑞典车的操控性。 在国内大家认为德系车好,是因为最早的合资车就是德系合资车,当初以低廉的价格和厚道的用料征服了一代消费者。 当初很多人高价买日系车结果没有大众车经用,所以老司机都说大众好。 而普通人买车一定会问问老司机。 可是现在不是以前了,去年大众dsg事件召回35万辆车,今年大众速腾断轴事件召回56万辆车,真不知道明年会不会又出现新的问题召回的。 而且德系车烧机油问题很严重,尤其是奥迪发动机烧得最严重。 现在是国外的汽车厂商看着中国这块汽车市场眼红,但是他们的技术生产出来东西他们只能拿一半的钱,还要给中国汽车厂商一半的利润,他们看着眼红,就想搞垮合资企业,让自己的进口车打入中国市场。 而中国汽车厂商也不希望我们自己国家的这个市场,自己出人出力生产的汽车让国外的汽车厂商赚一半,只想靠合资企业赚钱,然后拿这些钱来做强自己的品牌。 所以现在国产车才这么便宜,国产车现在是在用心造车,只是有些技术方面不足导致的小问题,这些是需要经验来解决的,前些年的国产车小问题确实多,但是随着经验的丰富,小问题是越来越少了。 国产车的进步速度是飞快的,现在可以考虑国产车了。 现在的国产车小毛病已经不多了。 就算有些小毛病也比减配加价多方因素想搞垮的合资车可能出现的严重质量问题来说真不算什么。 买车发动机看的参数有马力、扭矩、涡轮介入转速、峰扭区间、涡轮衰减转速、涡轮形式、涡轮介入控制阀形式。 以上是看涡轮发动机的,好的涡轮发动机可以做得驾驶感受、动力、油耗都优于自然吸气发动机,一般的涡轮做不到。 普通人指的参数只有马力,为何有些车马力不错但是实际动力有问题,一般都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导致的,一个是这台发动机在某一个特定转速输出的马力很惊人,实际上在其他转速下马力不怎么样,并且其他参数都不行。 还有一个是调教问题,以及调教的风格驾驶者没有适应。 比如开惯了美系车的人来开德系车就会觉得德系车后劲不足。 开惯了德系车的人去开美系车又会觉得美系车实际动力没参数上的好。 这其实是调教问题。 比如宝马328i的0-100km/h加速动力是与凯迪拉克ats相当的,但是100km/h以后德系车动力就会明显疲软,但是美系车不会,100km/h以后别说凯迪拉克ats了,君威gs在100km/h以后宝马328i都没君威gs动力好。 因为德系车注重的是初段调教,采用小涡轮,让涡轮在低转速就能介入,但是速度提起来后小涡轮提供的增压就提不起来就会导致疲软,还有变速箱,德系车在变速箱的设计上起步的几个档的齿比比较接近,所以起步动力很足,但是最后的那个档的齿比相差就很大,这也导致了德系车起步很猛但是后劲不足的现象。 还有有些车的涡轮介入完全靠转速,有些靠电子控制,轻轻踩的时候是经济模式,涡轮不介入,猛的踩下涡轮介入,动力马上上来。 其实对一辆车来说发动机不是最重要的,底盘才是最重要的。 底盘的坚固程度关系到车身结构的刚性,涉及到安全性。 并且底盘还与车辆行驶时的稳定性、操控性、舒适性有关。 副车架是关系到安全性与行驶稳定性的,一体成型的副车架安全性最高。 稳定性、操控性、舒适性与底盘的悬挂避震系统有关,当然也与汽车的方向助力总成有关。 买车的话悬挂一定要买独立悬挂的,与非独立悬挂相比稳定性、操控性、舒适性独立悬挂都要好很多,因为独立悬挂每个轮胎吸收震动都是独立的,而非独立悬挂轮胎之间不独立,吸收震动肯定要引起两个以上的轮胎震动,这样肯定要传递到车身上,所以舒适性会下降。 并且在高速变道,高速转弯时车身肯定会收到离心力,非独立悬挂因为不是独立的,由扭力梁连接,这个离心力导致的车身倾斜会导致扭力梁给内侧车轮一个向上抬的力,导致内侧车轮抓地力减小,要是严重的情况这个上台的力比避震弹簧给轮胎下压的力还要大的情况,还可能使轮胎离开地面。 独立悬挂因为是独立的,每个车轮直接连接车身,并且都有避震弹簧给轮胎一个向下压的力。 所以他可以使每个轮胎都对地面有不错的贴地性。 还有有些车还有个后轮转向技术,这样的车在行驶过程中更稳定,具有跟好的循迹性。 然后还有变速箱也要注意点,要考虑传动效率还要考虑换挡平顺性以及耐用度。 有些车发动机就已经280牛米扭矩了,配的变速箱最大承受扭矩只有300牛米扭矩,这样的变速箱耐用度肯定不如配最大承受扭矩500牛米的变速箱。 经常高负荷运作与一直低负荷运作对这些机械设备的磨损程度是不一样的。 除了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外汽车就是刹车、轮胎、避震器、方向助力系统这些对汽车性能有比较大影响。 这些东西要是也细细的研究下来那买辆车就太复杂了。 这些东西你就考虑下供应商的品牌以及型号就行。 刹车最好是前后都是通风盘式的,轮胎参数多,但是可以看下市场价大致判断,避震器、方向助力系统看下供应商的品牌就行,这两个东西更多的需要试驾来体会。 其实以上这些东西最好都去试驾看看,只是发动机、底盘的区别激烈驾驶时才容易看出好坏,一般试驾也不可能给你激烈驾驶,所以看看结构、参数还是很有必要的。 汽车的安全性要参考碰撞测试得分,还要看车身结构,有些车重量轻,碰撞测试占便宜。 碰撞测试的规则让轻的车占便宜。 实际事故车撞车的概率比较高,碰撞测试为了节约成本是以车撞墙来测试,车撞车的话钢材软的那个肯定要吃亏得多,所以日系车碰撞测试基本都5星,但是实际车祸吃亏的基本都是日系车。 和3星级安全测试得分的车撞,都是日系车吃亏。 所以,国人需要打破外资车的神坛传说,支持和全面看待国产才是最重要的,详细有一天,国人会回到理性消费和评价的阶段。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4118.html
五档起步 国足 继续冲击世界杯 亚洲第13位
为获签名出手阔绰 疯狂追求 姐姐曝其正在 霍启山恋上中国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