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点 市场信心持续回升 活力满满 同比增长9.1%……我国广告业

央视网消息: 广告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反映市场活力与信心。市场监管总局6月20日公布《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广告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为119.0点,同比增长9.1%。

《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广告业规模快速提升,产业活力不断释放。2023年,全国广告业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广告业务收入13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广告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进一步提高,继续稳居世界第二。

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市场稽查专员谷保中表示,数字广告增长迅速,从发布端看,互联网广告业务在各类媒体业务总量中占比近八成,成为拉动广告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报告》显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广告领域的应用不断加强,革新着传统广告生产、投放、互动、监管模式。

谷保中介绍,广告导向监管不断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成效显著。2023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4.76万件,罚没款4.66亿元,有力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857户头部企事业单位共实现广告业务收入2740.6亿元,同比增长13.6%。我国广告业增长强劲,市场信心持续回升。


中国物流行业分析

我国物流业近几年得到很好的发展。 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按现价计算),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 明显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2004年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2.8。 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为32.5万亿元,同比增长30.2%。 物流总值高速增长,表明经济增长对物流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约为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幅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快速增长区间。 2005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高于上年。 2005年,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8.5%。 我国现代物流整体规模扩大,发展速度加快,运行效率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2005年,物流企业在竞争中重组整合,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态势越发明显。 各地加大了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物流能力明显增强,物流管理和技术创新出现新局面,物流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进展。 泛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加强联合与协调、统筹规划,合力营造区域物流发展的“大环境”。 连锁零售、汽车、钢铁、医药、粮食等专业物流迅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006至2010年,中国南方国际现代物流中心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功能将形成;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再下降3%;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达到23%。 到2010年,全球80%的海运出口市场,都将集中在大陆。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整合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而成一体,实现企业与社会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物流业与互联网经济一起被人们当成新经济的重要内容,被广泛地称作第三利润源泉。 现代经济领域中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流通效率的竞争。 特别是从制造业的再生产过程来看,产品处在制造环节的时间越来越短,而绝大多数时间处在流通环节,大约占85%-90%左右。 因此,流通速度和效率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经济效率和速度的高低。 同时,流通还具有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 中国流通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高。 例如,近十年来流通业在全国GDP中的平均比重为8.5%,流通业为国家创造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在吸纳城乡居民就业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方面的贡献更为突出。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流通业现代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连锁经营方式方兴未艾,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专卖店等先进的流通业态和经营方式得到快速发展,进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但是,总体来看,中国的流通规模还比较小,效率比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 200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年周转速度仅为2.4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最快的每年达到20多次。 目前,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约为20%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只有10%左右。 中国流通现代化的投入不足,对流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较少。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流通业在资金规模、营销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竞争能力还不强。 我国物流业发展仍相对落后 过去20年中,服务业在我国发展很快。 我国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迅猛增长,交通设施及工具、仓储设施、商业网点、配送体系和信息技术、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均已取得了长足进步。 东部地区及东南沿海的物流硬件在许多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但我国物流业发展仍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 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对物流业的投入仍属不足。 今后首先要解决的是投资效益的准确计算、东西部协调发展和现有设备的充分利用问题。 物流一体化程度不够,行政分割、行业垄断严重。 物流交易系统分内贸外贸,运输行业分属数个部、委、局机关,流通受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各行业、各地区用尽一切办法进行物流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重复布点、重复投资带来严重浪费,而市场垄断又导致物流服务低质量和低效益。 外贸、民航、铁路、包装、通信等部门高度国有化,使得这些部门政企不分,官商作风严重。 我国出现的经济犯罪也大多在物流领域发生,更使物流消费者失去对服务供应者的信任。 物流观念淡薄,许多决策人士不懂现代物流。

11月份国民经济呈现哪些特点?

国家统计局12月14日发布11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在当天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11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显示出较强的稳定性和韧劲。 毛盛勇表示,当前我国经济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经济稳定运行韧性很强,表现为11月份生产需求总体平稳,物价涨幅比上月有所回落。 进口和出口都保持两位数增长,特别是进口和出口的金额是今年以来单月的最高值,进出口形势持续向好。 从就业来看,1月份至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128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万人,提前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 主要经济增长指标在去年同期基数比较高、近期国际上不确定性增多的情况下,特别是扎实推进结构调整、污染防治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效果,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的韧性很强。 经济结构优化亮点较多。 从产业来看,工业或者说制造业向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1月份至11月份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在13.5%和11.4%以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现代服务业也在加快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需求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物网上商品零售增长速度达27.6%,特别是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超过了50%,消费呈现加快升级的势头。 投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尽管投资增速缓中趋稳,但是民生类、技术创新类、高技术领域和短板领域的投资增长速度一直都比较快。 从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增长较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都呈现出加快,或者增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的态势。 经济提质增效态势良好。 企业效益保持较快增长,1月份至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了23.3%,比1月份至9月份加快了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速高达29%,所以企业的利润非常好。 微观杠杆率持续降低,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5.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绿色发展扎实推进,11月份6大高耗能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在继续回落,比上个月回落0.9个百分点,而且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6大高耗能行业投资的增长速度是下降的,而且降幅在扩大,节能降耗或者绿色发展在持续推进。

广告竞争对经济利大于弊正方的关点

利:有利于广告业整体水平提高,有利于广告人才的成长,有利于被广告业所带动的其它行业的水平提高,就业率提升、分工更明细化、层次化等等,这些都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弊:广告竞争导致企业精力的重心,资金的投入放在广告这一块,这对产品的质量、公司管理等诸多因素是有影响的;利弊之间如何权衡,就看自己怎么看待问题,企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了;竞争的格局不断在变化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4142.html
专家赞其人生选择 17岁中专生姜萍刷屏背后 就读中专原因复杂
保时捷718纯电车型国内谍照曝光 新车已上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