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 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此时,风暖昼长,草木葳蕤,伴着热烈的阳光,荷花满园、蝉声阵阵的盛夏到来了。

在湖南省益阳市清溪村,满池荷花竞相绽放。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盛暑流萤 耕耘倍忙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至”有“极致”之义,此时,万物充盈向上,生长繁盛到达一个极点。《恪遵宪度抄本》有云:“夏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日,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白昼最长的一天,此后白日渐短,黑夜渐长。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古人认为夏至意味阳极之至,阴气始生,鹿角朝前生,属阳,因此在夏至逐渐脱落;树上的知了鼓翼而鸣,尽情高歌;喜阴的药草也开始出苗生长。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炎炎夏日,农人耕耘的脚步更加匆忙。此时,华北忙着晒冬小麦,东北的夏播接近尾声,高原牧区则迎来畜牧旺季。各地农户抓住盛夏的好时光,在广袤的农田、纵横的耕道间奏响一首首“夏耕”交响曲。

食面尝新 消暑纳凉

夏至之时,民间素有祭拜先祖的习俗。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教授萧放介绍说,由于夏至是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的民俗活动多以祈求作物丰收为目的。直到现在,有些地区还延续着古代“夏祭”的活动,在夏至前后举办“过夏麦”。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吃面的习俗在我国多地盛行。此时,新麦登场,一碗面条,承载着尝新的喜悦。据清代《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北京人偏爱在夏至日吃上一碗冷淘面,即“过水面”。一碗面下肚,暑气消大半,让人倍感舒适与畅快。

在湖南地区,有着吃“夏至蛋”的习俗,即将鸡蛋煮熟剥壳后,与红枣共煮成汤,表达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期盼;在江苏南京地区,夏至吃豌豆糕是当地的传统习俗,豌豆糕口感细腻,美味可口,还寓意着步步高升、平安如意;在广东地区,流传着一句谚语:“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此时正值荔枝上市之时,一口咬下去鲜甜多汁。

夏至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高温酷暑模式。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应多吃清热消暑的瓜果蔬菜,如西瓜、苦瓜、苦菊等,及时补充水分,消暑润燥、提振食欲。

夏至已至。愿你的生活,满载明媚阳光,如盛夏般热烈,如夏花般绚烂。(实习生张婧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于荷花的诗句有哪些?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5、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

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8、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9、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10、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杜甫《为农》

11、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佚名《山有扶苏》

12、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13、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14、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15、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苏轼《阮郎归·初夏》

16、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7、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18、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佚名《西洲曲》

19、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20、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21、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2、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赞美荷花的诗句有哪些?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5、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

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8、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9、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10、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神子·江景》

11、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佚名《山有扶苏》

12、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13、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14、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15、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苏轼《阮郎归·初夏》

16、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7、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18、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佚名《西洲曲》

19、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20、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21、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22、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3、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

24、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 / 咏苎萝山》

夏天怎么形容

用古诗词来形容描述夏天:1、子夜吴歌·夏歌唐代:李白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译文: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荷花。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 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2、夏意宋代: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译文:幽深的小院中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穿透帘子看见那石榴花开得正艳。 中午时分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午睡醒来,耳边传来一阵阵黄莺的啼叫声。 3、 贺新郎·夏景宋代:苏轼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译文:小燕子飞落在雕梁画栋的华屋,静悄悄四下无人,梧桐阴儿转过了正午。 傍晚清凉时美人刚出浴。 手拿着丝织的白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 渐渐困倦,斜倚枕睡得香熟。 此时不知是谁在推响彩绣的门户?空叫人惊醒了瑶台好梦。 侧耳听却原来是阵阵风在敲竹。 石榴花半开像红巾叠簇,待桃杏等浮浪花朵落尽,它才会绽开与孤独的美人为伍。 细看这一枝浓艳的石榴,花瓣千层恰似美人芳心紧束。 又恐怕被那西风吹落只剩叶绿。 来日如等到美人来到,在花前饮酒也不忍去碰触。 那时节泪珠儿和花瓣,都会一同洒落,声簌簌。 4、忆王孙·夏词宋代:李重元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译文:小池塘中,风中的水草烈烈有声,雨后的荷花散发着阵阵清香,弥漫整个庭院。 这时候,又享用着投放在井里用冷水镇的李子和瓜,像冰雪一样清凉舒爽!躺在竹制的方床上,谁还有心思去拿针线做女工呢?只想美美的睡一个午觉啊!5、千秋岁·咏夏景宋代:谢逸楝花飘砌。 蔌蔌清香细。 梅雨过,萍风起。 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 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 幽恨凭谁洗。 修竹畔,疏帘里。 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译文:楝花备细,纷纷下落;梅雨落过,水草邃起。 情随湘水,梦绕吴峰,屏风上所绘山水,使人遥想名胜景色。 琴书倦、鹧鸪唤醒,南窗倦卧。 于是,耽情歌舞,玩月晚凉。 6、池上早夏唐代:白居易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译文:晚春雨后,池塘积水深深,草木繁茂枝丫纵横交错。 荒落之处几只小船散乱停放着,篱笆疏散好像是一个小小江村。 闲静下来时就坐在席子上弹弹琴,家里酒窖的门一打开顿时香气扑鼻。 整日困倦无所事事,只能不时地逗弄不懂事的小孙子。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4620.html
存档下载及替换方法 dlc幽影之地进入方法 上手指南 艾尔登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