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甘肃美轮美奂的石窟长廊

茫茫戈壁,莫高窟静立千年;凿石开山,天梯山石窟气势雄浑;青山秀水,麦积山石窟“东方微笑”见证沧桑与繁华……

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石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专家学者和广大游客。大美无言,一座座石窟讲述文明多元包容的历史文化故事。草木葳蕤,夏日悠长,邀您共赴一场文化之旅——触摸文化古迹,感受岁月积淀。

佛教石窟艺术在印度起源,首先传入我国新疆,又从新疆传入甘肃的河西走廊。在甘肃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中国的四大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中最辉煌的敦煌莫高窟了。

莫高窟现存洞窟735个,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开凿,前后延续1000多年,保存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被称为“东方绘画博物馆”。

麦积山石窟坐落于天水市区东南45公里的西秦岭之中,因其山势如农家麦垛,西魏时即称“麦积崖”。该石窟现存窟龛200多个,保存大大小小的泥塑7200多身,壁画近1300平方米。有些窟龛距地面七八十米,悬崖峭壁,凌空飞栈,登临其上,近观诸像,远望浮云,犹如进入仙境,故有“陇上第一名胜”之称。麦积山最有特点的是凿于十六国后秦时代的三佛窟和北周李允信开凿的七佛阁等。

榆林窟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境内,石窟开凿于榆林河谷两岸的砾石崖上,现存洞窟41个,壁画1000多平方米,彩塑100多身。

此外,在敦煌市、瓜州县境还有东、西千佛洞等中小石窟。这些石窟在艺术风格上与莫高窟同属一个系统,榆林窟壁画保存很好,如25窟的经变画等;而东千佛洞又以回鹘、西夏艺术最具特色。

马蹄寺石窟群现属张掖市肃南县境,石窟群包括马蹄寺南北二寺、上中下观音洞、金塔寺、千佛洞等。现存石窟总数达70多个。其中金塔寺的东西二窟,应为河西早期石窟。

天梯神韵 光耀华夏——走近“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是古代文献中有明确记载的十六国北凉王沮渠蒙逊开凿的石窟,其位于武威城南50公里处的祁连山中,现存石窟10余个,大部分窟龛中的造像、壁画因1958年修水库搬迁(现多数在武威市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展出),现保存完好的只有大佛窟。

王母宫石窟位于平凉市泾川县城西北的回中山下,是陇东少见的规模最大的中心塔柱窟。泾川县境的泾河两岸,还有大大小小的石窟多处,号称“百里石窟长廊”,其中的罗汉洞、丈八寺等还有不少遗存。2006年,王母宫石窟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甘肃、宁夏黄河以东地区,还保留着多处大大小小的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临夏永靖的炳灵寺石窟。该石窟群坐落于黄河北岸的小积石山中,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以下寺内容最为丰富。炳灵寺现存窟龛260多个,保存有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以来的大小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900多平方米。其中以十六国西秦开凿的169窟最为著名,以唐代雕刻最为精美。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对该石窟的记载,1964年又在169窟中发现了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墨书题记,故颇引有关研究者关注。

北石窟寺位于庆阳市西峰区西南25公里蒲、茹两河交汇处的覆钟山下,其在长200米、高20米的空间内分上下层开龛造像,窟龛密集,犹如蜂房。现存窟龛300余个,以165号窟最大、最早,窟内造七佛像等,其为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泾州刺史奚康生开凿。其后西魏、北周、隋唐、宋代均有修造,为陇东规模最大的石窟。

水帘洞石窟群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鲁班峡谷中,以高达42.3米的摩崖浮雕造像而著名。石窟群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由水帘洞、拉梢寺、千佛洞、显圣寺四个单元构成,还保存有北魏以来的精美壁画和彩塑。武山水帘洞在形似斧劈的试斧山东侧之峭壁上,是一个约50米长,30米高,2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每当雨季,洞顶、洞壁泉水、雨水一齐涌出,洞檐流水如注,恰似珠帘掩门,故得名水帘洞。


敦煌莫高窟在哪里?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俗称千佛洞,一直以精美的壁画和形象的塑像闻名于世,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合称为中国四大石窟,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2415尊泥质彩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 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 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着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 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 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 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 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 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 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 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外国的旅游者的评价对莫高窟的评价是: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 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间,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 彩色佛像共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米。 壁画的技巧高超,数量惊人,如果一方方连接起来,可排成五十多华里长的画廊。 此外,在一个封闭的石室中,还发现了大量的价值极高的古代经卷,文书,画卷等。 从市区至莫高窟约有25公里,汽车行驶约25分钟左右。 莫高窟谷称千佛洞,这里并不是指有一个千个佛或一千个洞窟,佛语泛指有许许多多的佛和洞窟。 在我国有四大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之所以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 其原因一是敦煌莫高窟开凿年代较早,迄今已有1638年的历史;二是规模宏大,现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着,错落有致,绵延1600多米;三是雕塑,壁画十分精美,现存彩塑2499身,壁画平方米,有人称敦煌莫高窟既是一大雕塑馆,又是一个佛教艺术画廊。 据莫高窟的碑文记载,公元366年,有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观看,忽然间他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一心修行的乐尊被这奇妙的佛光影景象感动了,他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此地是佛祖的圣地。 于是乐尊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此后,佛门弟子、达宫贵人、商贾百姓,善男信女都来这里捐资开窟,从4世纪至14世纪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经久不衰。

甘肃石窟知多少

甘肃境内的石窟众多,为甘肃赢得了中国石窟艺术之乡的美誉。 这些自魏晋以来不断营造、密布于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大小小的石窟,如同佛陀撒落的串串珍珠,闪耀着瑰丽璀璨的艺术色彩,使陇原大地辉映在一片神奇而祥和的佛国灵光之中。 甘肃最著名的石窟要数敦煌莫高窟。 敦煌除了莫高窟外,还有榆林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五个庙石窟、现代石窟等。 甘肃比较有名的石窟还有天水麦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永靖县炳林寺石窟;肃南马蹄寺石窟;酒泉文殊山石窟;平凉南石窟寺;庆阳北石窟寺;武山县水帘洞石窟;甘谷县大像山石窟、华盖寺石窟;武山县木梯寺石窟;西和县法镜寺石窟、八峰崖石窟;武山县禅殿寺石窟等百余座石窟。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4686.html
没想到这次被比亚迪斩落马下的 是福特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