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运河·流动的史诗 繁荣南北贸易的黄金水道

流动 喧嚣

从苏杭千里沃野的丰收景象,到西兴码头的繁华喧嚣,再到临清商贸的蓬勃发展,大运河这条串联南北的黄金水道,滋养了沿岸城市的繁荣与昌盛。车马慢的古代,一袋南方的稻米要经历怎样的过程才会抵达京城百姓的餐桌?响当当的过塘行,是如何扛起运河沿岸“买买买”的大旗?你知道古代的水路物流体系是如何运作的吗?让我们透过这一段段传奇,见证运河繁华,领略漕运辉煌。


京杭大运河

见证

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在隋、唐、元、明、清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 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1]

京杭大运河的简介

水道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地理位置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1794千米。 京杭大运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 (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 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杭州大运河同上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 终点,入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嘉兴、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 通州古诗云:一支塔影认通州。 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 天津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会师,又在这里被海河一齐送入渤海。 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 水道的开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镇江、扬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 聊城湖、河水面积占城区的1/3,被称为“中国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里非常少见,这其中就有京杭大运河的功劳。 苏州 “苏湖熟,天下足”。 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 目前京杭大运河苏杭段有客运航线往返。 淮安大运河的入淮口,运河东岸古镇码头下便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历史京杭人运河的开凿,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当时吴王阖闾为了向西扩张势力范围,下令开凿自太湖直达长江的胥溪。 早在2400多年前,吴国为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在江苏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的运河(称邗沟),以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向北向南发展、延长尤其经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规模的扩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运河的规模。 京杭运河的许多河段是利用原来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开挖的,运河水流主要从沟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补给。 到隋炀帝(杨广)时,据说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 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 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京杭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 十九世纪海运兴起,以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 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淤成平地。 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省境内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 京杭运河的荒废、萧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写照。 解放后部分河段已进行拓宽加深,裁弯取直,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和船闸,航运条件有所改善。 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 江苏邳县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吨的船队可以畅通无阻。 古老的京杭运河将来还要成为南水北调的输水通道。

京杭运河的作用有哪些?

千年运河·流动的史诗 临清商贸

以前:京杭运河是中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在过去不同历史阶段中,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从19世纪起,由于南北海运的兴起,以及后来津浦铁路的通车,其作用逐渐降低。 。 正在兴建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确定利用运河为输水路线,引长江水由运河输送到华北缺水地区,以缓解该地区缺水问题。 现在:大运河有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 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 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4718.html
沪指再跌破3000点关口 A股收评 建材板块逆势走强!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