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回家!国家文物局接收长沙子弹库帛书在美流转物证

6月20日上午,在山东青岛举办的“殖民背景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国际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接收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移交中方的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第二卷和第三卷在美国流转的物证。

子弹库帛书,通常也称楚帛书,是现已发现年代最早的帛书,也是在我国发现的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帛书上下高38.5厘米,左右宽46.2厘米,中心是书写方向互相颠倒的两段文字,一段13行,一段8行,可分为甲、乙编。四周是作旋转状排列的12段边文,其中每三段居于一方,四方交角用青、赤、白、黑四木相隔,每段各附有一种神怪图形。另外帛书抄写者还用一种朱色填实的方框作为划分章次的标记。全篇共有900多字,甲篇文字最多,作者特别强调“敬天顺时”,上天的神帝被描绘成具有施德降罚本领的命运主宰。乙篇主要是讲神话,但并不是孤立地讲神话,而是与甲篇互为表里,作为甲篇所述神秘思想的背景来讲的。丙编是边文12章,每章代表一个月份,略述该月宜忌,如某月可不可以嫁娶,某月可不可以行师用兵,某月可不可以营筑屋宅等等。各月都附有一种神怪图形。

作为目前出土最早的古代帛书,子弹库帛书内容丰富,对于研究中国古文字、古文献以及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不仅受国内学者珍视,也为国际学术界所瞩目。

子弹库帛书于1942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遭非法盗掘时出土,1946年流转美国。帛书中保存相对完整的部分现为赛克勒基金会所有;余下部分收藏于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原名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为帛书的保护与修复做了大量工作,邀请中美两国丝织文物保护修复的顶尖机构和专家共同研究帛书揭剥和保护的最佳技术路径。

在“殖民背景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国际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国际著名汉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夏德安,著名考古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罗泰以及中国艺术史学家、香港中文大学荣休教授苏芳淑共同介绍了中美两国文博机构和学者合作开展子弹库帛书及其流转过程研究以及合作开展帛书揭剥、保护和修复的情况及成果。

此次移交的物证是曾盛放子弹库帛书残片的外包装盒盖,带有福格博物馆借存标签,原由芝加哥大学图书馆保存,能够证明盒中文物自1946年9月16日起已借存于福格博物馆,是帛书在美国流转证据链的重要一环。该物证移交中方,体现了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对文物回归中国的支持。

潇湘晨报综合


《龙岭迷窟》的结局是什么?

胡八一运用自己的智慧,破解了西周墓里的层层机关,找到了龙骨天书,并把众人带出古墓。 一出古墓,马大胆就被公安干警抓捕,临走时对胡八一表示了敬佩之情。 孙教授破译出龙骨天书的两个字,“滇”和“献”,推测出雮尘珠有可能是云南的献王墓,而陈瞎子献出了献王墓的地图,摸金校尉三人组准备继续冒险,从而引出鬼吹灯下一个剧集《云南虫谷》。

《龙岭迷窟》最后一集中,李春来抱着龙骨天书跑的过程中被一只蜘蛛攻击身亡。 李春来死后,盒子打开,蜘蛛反而逃跑了。 雪莉杨分析,是龙骨天书上的神秘气味,使没有眼睛,只能靠嗅觉感知的蜘蛛察觉到了危险,所以逃跑了。 李春来太贪心了,连盒子也想要,但盒子应该经过特殊处理,隔绝了龙骨天书的气味,所以蜘蛛才攻击了他。 众人十分感慨,人心不足蛇吞象。 大金牙觉得,所有的机关设计就像在寻找合适的人,把龙骨天书带出去。

龙骨天书是找到了,可是现在连出口都找不到,大家根本不知道怎么出去。 突然,之前胡八一坚持要带进洞里的鹅跑了出来,动物对流动的空气特别敏感,胡八一让大家跟着鹅走,应该就能找到出口了。 鹅在前面走,胡八一拿着龙骨天书一路跟着,果然就顺利找到了鱼骨庙的出口。 出口处,警察正在等着,马大胆一出来就被警察抓了。 原来是陈瞎子带着警察过来的,陈瞎子已经把所有事情都告诉了警察。 警察说剩下的事会由国家文物局接管,让胡八一等人不要太担心。 胡八一等人诚挚地向陈瞎子道谢。

孙教授仔细研究了龟甲上的符号,一时间也没什么线索,只能确定龟甲上的两个字,一个滇一个献。 ,滇是云南的简称,滇具体讲是指古滇国,在滇池附近,雮尘珠在过去对君王有着特殊的含义,象征权力和兴盛。 古滇国被史学界称为迷失的国度,始于殷商时期,灭亡于西汉时代。 据说在其王国中期,曾经爆发过一次严重的内乱,国中一部人因此离开,躲入山林过上隐居的生活,这些人的领袖自称为献王。 要想找到雮尘珠,可能还得去云南,寻找献王的墓。

众人正在分析的时候,陈瞎子突然出现。 陈瞎子说孙教授的分析完全错误,孙教授不服气,两人为此争执起来。 陈瞎子说献王墓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为了使众人信服,他拿出了一张人皮地图,说是这是他当年在云南李家山滇王墓找到的献王墓的地图。 滇献两国本是一家,后来献王自立为王,还为自己选了一处永远不可能被盗的风水宝地。 可献王死后,他的手下想重回滇国,就把献王墓画了一张地图呈给了滇王,并声称也要为滇王找到这样一处墓穴。 陈瞎子的眼睛就是当年在滇王墓拿到这张人皮地图,被毒气攻入眼睛,为了保命才抠掉的。 滇王墓里情形已经是非常凶险,献王墓更加凶险非凡,陈瞎子愿意把地图送给胡八一,只要雪莉杨在解开红斑之毒后,能带他去鹧鸪哨的墓前拜祭一下即可。 雪莉杨本想把陈瞎子接去美国安度晚年,陈瞎子拒绝了,留下地图便离开了。

回到北京后,雪莉杨又给胡八一送来了酬劳,胡八一本不想收,可是他近年来一直贴补已故战友大刘的遗孤和遗孀,再加上王凯旋那边也需要生活,他只能收下了。 雪莉杨追问胡八一还去不去云南,胡八一一口应下,他说现在这已经不是雪莉杨一个人的事情了。

自从决定去云南后,胡八一、雪莉杨和王凯旋三人就马不停蹄地准备起来,查阅各种文献,想找到些线索。 经过大量的检索分析,胡八一找到一处遮龙山,他分析此处应该就是献王墓的地点。 遮龙山附近蚊虫滋生,还都是体型巨大的蚊虫,又有瘴气笼罩,当地人汉化程度低,还会利用虫子下蛊。 种种分析,都可预见云南之行并不简单。 然而红斑之毒未解,这趟行程必须安排。

帛书的意思

帛书又名缯书,是以白色丝帛为书写材料,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现存实物以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帛书为最早。 子弹库楚帛书出土于1942年,宽38。 7厘米,长47厘米,文字为墨书,共900余字,字体为楚国文字,图象为彩绘,帛书四周有12个神的图象,每个图象周围有题记神名,在帛书四角有植物枝叶图象。 1973年湖南博物馆发掘该墓,判明该墓年代为春秋中晚期之间。 帛书的最早摹本出现在1944年的<>。 补充 在战国时期,有一种用帛作为书写材料的书体——帛书,帛是白色的丝织品,汉代总称丝织品为帛或缯,或合称缯帛,所以帛书也叫缯书。 中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帛画是20世纪30年代在长沙的楚墓中发现的。 近些年又出土了大批的竹木简。 如1951年湖南长沙五理碑,1954年长沙仰天湖古墓,1954年长沙杨家湾古墓,1957年河南信阳台古墓,1975年湖北云梦睡地秦墓,1980年四川青川郝家坪土墓,发掘了大量的战国时代的竹木简。 另外还有1942年长沙楚墓出土帛书(1945年流入美国),又山西侯马盟书等。 无论是写在竹木简还是丝织品上的书体,都是战国时代的手迹。 这些简与波帛书墨迹,不仅是珍贵的文物,尤其对于研究书法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四帛书又称楚缯书,内容共分三部分分,即天象、灾变、四时运转和月令禁忌,其内容丰富庞杂,不仅载录了楚地流传的神话传说和风俗,而且还包含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方面的思想。 在文字的四周绘的12个怪异的神像,帛书四角有用青红白黑四色描绘的树木。 就帛书的书法艺术而言,其排行大体整齐,间距基本相同,在力求规范整齐之中又现自然恣放之色。 其字体扁平而稳定,均衡而对称,端正而严肃,介于篆隶之间,其笔法圆润流畅,直有波折,曲有挑势,于粗细变化之中显其秀美,在点画顿挫中展其清韵,充分展示作者将文字艺术化的刻意追求。 帛书的画像列于文字的四围,先以细线勾描,然后平涂色彩,看似漫不经心随意绘出,却将12个神录描绘得姿态各异,活灵活现,他们或立或卧,或奔走或跳跃,个个栩栩如生。 同时所绘神灵像又显示出很强的写实性,如一些神像身上的斑纹,描绘得细致真切,仿佛从虎豹身上揭来。 特别是帛书四周所画的树木,随物赋形,繁枝摇曳,依像图貌,茂肚婆娑,可谓用笔之工、描绘之细分毫不爽。 楚帛书不仅力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珍品,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珍奇。

马王堆汉墓的文物价值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初期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 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40多个。 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 《五十二病方》的发现,补充了《内经》以前的医学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 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 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 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 有一件素纱襌衣,该衣长1.28米,且有长袖,重量仅49克,织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 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 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 一号汉墓的彩绘漆棺,色泽如新,棺面漆绘的流云漫卷,形态诡谲的动物和神怪,体态生动,活灵活现,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三号墓出土的10多万字的大批帛书,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资料。 帛书的内容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和科学技术许多方面。 经整理,共有28种书籍,12万多字。 另外还有几册图籍,大部分都是失传的佚书。 二号汉墓出土的地形图,其绘制技术及其所标示的位置与现代地图大体近似,先后在美国、日本、波兰等国展出,评价极高,誉为“惊人的发现”。 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 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外椁、中椁、内椁)、三棺(外棺、中棺、内棺),以及垫木所组成。 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约1万余斤。 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130厘米。 棺内出土了一具保存 2100多年的完整女尸(利苍的妻子辛追),尸体长154厘米,外形完整,全身润泽柔软,部分毛发尚存,部分关节可以弯动,许多软组织比较丰满,柔润而有弹性。 古尸内脏器官保持了完整的外形,相对位置基本正常。 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存时间最长的一具湿尸。 其中发现的甲、乙本《老子》,为我们现在所见最古的版本;发现的《五星占》,是我国现在发现的最古老的天文书;发现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在发现的最古老医书。 预计在2012年出版《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包括全部的内容。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4748.html
电池温度 谷歌 Pixel 49℃ 手机将迎 提醒用户 自适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