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 后怕!短短几秒 了!这种网红玩具千万别给孩子买了 8岁男孩差点

最近,浙江省眼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接诊了一个8岁的男孩子。妈妈说,孩子在和别的小朋友玩软弹枪的时候, 不小心被“水晶弹”击中了左眼黑眼珠,当时就觉得眼睛痛,看不见了。

妈妈给我看了“水晶弹”的照片,其实就是小朋友爱玩的“水宝宝”,把珠子放进水里浸泡,吸饱水后珠子会变大变软,听说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用这种“水晶弹”玩射击游戏。这种“水晶弹”软软的,一般来说应该是比较安全的,但是这次孩子出现意外, 可能和射击距离太近或者玩具枪的发射力度太大有关。

▲击中男孩眼睛的“水晶弹”

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孩子的左眼前房出血,眼压超过50mmHg(正常为10-21mmHg),医生给孩子打了止血针,开了消炎药,让孩子先回家观察。三天后,孩子的眼睛从单纯的疼痛变成胀痛,还是看不见,所以赶到了我们医院。

当时,由于出血的影响,我们无法清楚观察到孩子的眼底情况,测量眼压发现还是高,42mmHg。 如果眼压持续高,压迫视神经,容易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因此我们给孩子静脉注射甘露醇降眼压,同时局部用上3种降眼压的眼药水。用药几天后,孩子的眼压下降到了27mmHg,还是偏高。

起先,孩子的眼内是活动性出血,后来凝成了血块。 临床中,大部分出现类似情况的孩子,只要血块最终能被完全吸收,未来还是有可能恢复到受伤前1.0的视力的。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孩子会有外伤后瞳孔放大、出血引起虹膜等组织粘连的情况,有可能会出现畏光等问题,再严重一些,甚至会因为视神经和视网膜的损伤造成无法挽回的视力损害。

我们给孩子做了B超,能确定的是他的眼睛后段没有明显的出血和视网膜脱离。不过,B超只能看到较大的病变,仅靠B超仍然无法排除细微病变存在的可能。具体还得等待前房出血吸收后,进行全面的眼底检查,再确定是否合并视网膜或者视神经的损伤。

幸运的是,前几天,孩子来复查,前房出血已经完全吸收,视力恢复至1.0。

除了射击类玩具,较多见导致眼部损伤的东西主要为激光笔、铅笔、食品干燥剂等。 购买玩具时,家长应慎重考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家中尖锐物品等一定要放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


“网红”玩具频伤人,原因何在?

网红玩具频繁伤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玩具设计的有问题,有些玩具不标记适合什么年龄段的孩子去玩。 而且大多数玩玩具都属于三无产品,很容易因为不小心而伤害到小孩子。

福建有一个3岁女孩在玩回弹软轴乒乓球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导致不锈钢软轴插入左眼上方,造成开放性颅脑损伤。 其实市面上不少回弹软轴乒乓球都是三无产品。 医生称该玩具很可能会刺伤孩子面部和眼睛,医院已经接诊到好几起类似的病例了。 这种玩具呢,在下面有一根铁丝固定住乒乓球,用乒乓球拍去拍这个它,球会弹回来,但是如果发生意外,乒乓球飞了之后剩下铁丝很容易到孩子的眼睛,这样就容易伤害到孩子。

还有一种最近热销假水玩具,没有标记是什么成分,某学校附近的商家在出售。 经过调查,其主要成分是史莱姆假水。 这种假水玩具看起来像小号的可乐、雪碧,做得十分逼真。 对于这种像饮料一样的玩具,孩子很容易误食。 而且专家还表示,史莱姆假水含硼砂成分,进入人体后会和胃酸结合,变成硼酸,致人中毒,还会累积在体内,对人体造成长久伤害。

有种玩具叫巴克球,其实就是磁力珠。 这种磁力珠磁力很强,圆圆的,比较适合成人玩 。 有小孩因为吞食磁力珠而造成胃穿孔,而且发生了不止一起。 小孩特别容易吞食玩具,家长在购买玩具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 巴克球产品介绍里面介绍了14岁以上使用,但位置比较隐蔽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希望一些玩具的厂家能够把一些标识做得醒目一点。

网红玩具平频繁伤人,商家有责任,家长也有责任。 商家应当将玩具的一些年龄要求做的醒目一点,也不应该去兜售一些三无产品。 而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要考虑到有无尖锐的地方、能否吞食、是否无毒无害等问题,要保障孩子安全。

央视曝光网红玩具毒素超标!这些“毒物”,你还买给孩子吗?

不知大家关注到了没?

又有一种“毒玩具”被曝光了!

近日,央视网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网红玩具“史莱姆”水晶泥中含有硼砂成分。

由于玩具质地黏软,极易粘在皮肤上,小朋友玩的时候接触多了,有可能会中毒。

轻则轻微的皮肤过敏,重则致死。

这样的网红玩具,软乎乎的,又能做成各种造型,一推出来就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

没想到,它竟如此可怕!

一想到孩子们的身边藏着如此“毒物”,实在担心我们的好心变成歹意,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生命风险。

是时候,好好清查一下,那些表面看上去新奇有趣,却很可怕的“毒玩具”。

第一类:软泥类玩具

说到软泥玩具,大家都能一下子列举出好几个,水晶泥、超轻黏土、彩泥、磁铁泥……网上应有尽有。

色彩鲜艳,有的还加入了亮片粉、荧光粉等炫丽的填充物增加观赏性,摸起来手感特别舒服,十分引人注目。

就算是最普通的超轻黏土,也因延展性高,塑形能力强广受欢迎。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玩具均被曝光 “硼”含量超标,不合格率超高。

为什么一谈到“硼”,一定要引起重视呢?

因为在这些软泥玩具中,有毒元素就是它。

或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听起来比较陌生,但听听看它的用途,就一耳了然。

硼,主要用途在工业上,加在软泥里可以增加延展性,更容易起到塑性的效果。

别看就一点点的量,它的毒性猛如虎。

对于成人来说,中毒剂量为1~3克,成人致死量为15克,儿童致死量为5克,而婴儿致死量仅为2克。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只要接触到硼,中毒的风险极高,如果不小心吞食,随时有生命危险。

某地有一对姐弟,曾经用装过水晶泥的杯子喝水,很快就出现呕吐现象,紧急送去就医,诊断出就是硼砂中毒。

不要心存侥幸,即便接触这些玩具后把手洗干净,也不敢保证不会残留在皮肤上。

看,隐患如影随形。

人体长时间接触或者食用硼元素, 轻则恶心呕吐、皮肤过敏,重则伤及人体内脏,引发积累性食物中毒。

虽然我国明令禁止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 ,但是否禁止在玩具中添加硼砂,目前没有明确标准。

这也给许多不法商家钻空子的机会,生产出一批又一批添加硼元素的“毒玩具”。

第二类:弹射类玩具

这类型的玩具 看上去体积小,杀伤力却十足。

像牙签弩、水弹枪、指尖陀螺……酷炫好玩的背后,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家长群中“臭名昭著”的牙签弩,曾被证实过能轻易穿过猪肉,别看发射出来的是牙签,那根本就是杀人的武器。

水弹枪,听上去好像没有玩具枪、弹珠枪那么可怕,但看看这个实验。

再软的子弹,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浸泡膨胀后,具有极强的爆破力,不仅是鸡蛋,还是西瓜,都被瞬间“秒杀”。

要万一不小心射中身体或眼睛?后果不堪设想。

再来说说指尖陀螺,这种兴起于美国,原本用来缓解焦虑、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玩具,在流入中国后,就成为可怕的危险品。

即便轴片是用塑胶软质物体制成,在陀螺快速转动时也很容易被割伤,如果换成比较锋利的硬物,对身体的威胁会更大了。

我国有关部门早在前几年就提倡呼吁,弹射类玩具杀伤力很大,尽量不要购买。

尤其是有男孩子的家庭,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玩这些玩具才威风、新奇,毕竟孩子下手没个轻重,很容易误伤自己或别人,到时就后悔莫及了。

像这类尖锐硬材质的玩具,还可能涉及到重金属超标的问题,隐患多多,不得不防。

即便选择了质地相对安全的弹射类玩具,家长也要时刻陪同,及时收拾起来,不让孩子轻易接触到此类玩具。

第三类:塑胶类玩具

小物件伤人于无形,就连孩子玩的大件玩具,都难逃安全风险。

前不久,长三角消保委联盟抽检了30款“网红玩具”儿童平衡车, 竟发现其中有9款含有增塑剂,最大值超出了国家标准规定的300多倍。

想想这种近几年风靡全国的新兴玩具,不管在哪个平台销售,都好评如潮,其中隐藏的风险足以让人毛骨悚然。

别看平衡车个体大,孩子的口腔不会直接接触,车体的增塑剂会渗出毒性。

当孩子骑完车之后没有及时洗手,溶出的增塑剂残留在手上,不小心摄入到体内, 对孩子的肾脏和生殖系统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除了网红平衡车,像洗澡玩具小黄鸭、海洋球、玩具 汽车 、公仔玩偶等,也有增塑剂超标的可能。

之前北京消费者协会就抽检出了一批不合格的儿童玩具, 其中知名品牌销售的芭比娃娃的增塑剂含量超标140倍。

骇人听闻的数据,令人震惊。 万万没想到,孩子们最喜欢扮家家的玩具,都是“毒物”。

如果孩子舔舐增塑剂超标的玩具,会引起性早熟,尤其是女孩子会出现乳房早发育的现象。

美国疾病防控中心有调查显示,长时间接触超标的含有增塑剂的玩具,会危害孩子的心、肝、肾等人体器官。

不但如此,长期接触还有可能导致癌症。

如果选购塑胶类玩具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一定要果断舍弃。

因为除了有超标的增塑剂外,还可能含有铅、铬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含量超标,对孩子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第四类:磁性玩具

随着对孩子智力教育的需求提高,不少家长选择了一些磁性玩具,一方面是觉得这类藏着科学原理的玩具新奇好玩,还可以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

却不知,磁性玩具看上去华丽,玩起来益智,也充满了危险。

“巴克珠”听过吧?一种由多个带有磁性的金属实心圆珠组成的益智玩具,如今依旧风靡。

在强磁石的作用下,玩具可以摆弄出各种造型。 一开始是设计给成人做减压用,可慢慢地,孩子的玩具篮里也能见到它的身影。

家长和玩具卖家,都不觉得给孩子“巴克球”玩有什么问题,结果可能会导致严重事故发生。

贵州一位5岁小孩,在家误食了7颗巴克球。

父母紧急送医后,孩子住院观察了两三天,再检查, 竟发现孩子胃肠道穿孔。 后来医生给小孩做开腹手术,才得以化险为夷。

为何误食磁珠,会出现这种可怕的事故呢?

原来,当强吸附性的磁珠在人体内产生吸附时,会导致不同部位的肠管吸附在一起,产生肠道穿孔。

别看它黄豆般大小,也能至孩子于死地。

除此之外,一款叫“磁力泥”的玩具也在近段时间走进无数孩子的家里。

便宜又有趣,可玩性又高,谁看到都想买。

去年上海市场监管局采集了19批次样品进行监测, 发现全部磁力泥产品都有质量安全风险。

主要问题是磁体和磁性部位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磁通量超标,为标准要求的17~35倍。

别小看这磁力泥,一般被孩子吞食或塞入鼻孔, 除了有吞食异物和窒息的风险,还有可能出现肠穿孔、肠梗塞等问题。

磁性玩具再好玩益智,只要它对孩子的 健康 会造成危害,就需要立即取缔。

除了以上为大家介绍的这四类常见的“毒玩具”,像深受孩子们追捧的“网红气球”、激光笔、涂层玩具,都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了解多一些挑选玩具的原则和标准,还孩子们一个 健康 的成长环境,是每个家长的义务。

给孩子挑选玩具前,父母一定要知道这些知识:

1、认准这四个合格认证图标,在正规渠道入手

看清楚玩具说明上,有没有这四个玩具认证标识:

这四个认证图标是安全门槛,如果看不到,购买前请慎重考虑。

2、不买“三无产品”

路边的小摊玩具虽然便宜,但有诸多安全隐患。

买之前一定要好好阅读玩具标签和说明书,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要入手。

3、多看多摸多闻

看看玩具的材质、造型,摸摸玩具是否有硬物或尖锐的部位、会不会掉色,闻闻玩具是否有难闻刺鼻性气味。

如果清理孩子的玩具时,有发现以上所说的安全问题,请别犹豫迟疑,该丢就丢,该扔就扔,没有什么比孩子的成长更重要的事情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前提一定是确保他安全。

只要我们不轻易听信网上对“网红玩具”的吹捧,多一些谨慎,多一些用心,孩子的 健康 才多一份保障。

什么网红玩具别再碰,潜在的“儿童杀手”?

找玩具网报道,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孩子们的玩具也是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了起来。

但是市场上纷繁杂多的玩具安全与质量还有待考究,像一些流行的当红玩具就被央视曝光过有毒,家长们多多注意。

小心“毒玩具”成“儿童杀手”

软泥玩具几乎是每个小孩子都玩过的,市面上的玩具泥主要包括彩泥(橡皮泥),超轻粘土,水晶泥(史莱姆),珍珠泥(雪花泥)。

而央视早在去年就曝光了17个品牌的软泥其中含有过量毒性元素和防腐剂!这其中还包括不少有名的大品牌,其硼元素含量超过欧盟限定标准,而硼元素有剧毒,婴儿摄入2-5克即可致命。

小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很容易把玩具塞到嘴巴里,更何况是像食物一样的泥,被孩子捏成各种造型,万一孩子吞食了,那么后果还是很严重可怕的。

像这些软泥玩具很受孩子喜爱,鲜艳的颜色,多变的玩法,孩子们可以用泥巴塑造成各种形状,并且手感又很好,闻起来香香的。

现在还有很多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做这些手工课,商场里也有很多这种黏土的玩乐项目。 很多玩具看起来绚丽夺目,但是风险也很大,家长们在孩子的玩具安全使用上一定要多加注意。

如何避免“毒玩具”变成“儿童杀手”?

在玩具的选择和使用上,家长们应该多多注意安全隐患,不要让孩子身边喜爱的玩具危害到身体健康,在玩玩具的时候家长们也应该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1)做好玩具的清洁工作

玩具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沾染很多细菌,家长们也要定时给玩具消毒,而有的玩具不能重复使用的时候就应该及时丢弃。

像塑料的玩具在清洗时要注意缝隙的清洁,毛绒玩具可以放在洗衣机里清洗,像一些电子产品的玩具也应该拿酒精消毒的湿巾擦拭,这样在小朋友再去玩玩具的时候家长们也会放心一些。

2)养成孩子玩玩具的好习惯

在孩子玩完玩具之后要记得及时洗手,像一些软泥、黏土这些很容易沾染到孩子的手上,做好清洁也是对孩子的防护。

在玩的时候也不要让孩子把物品胡乱地塞到嘴巴里,更不要去揉眼睛,不要把脏东西染到身上。

家长们也可以给孩子戴上小手套去玩这些泥巴,也可以避免防护孩子中毒的风险。

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也应该把这些玩具收好,不要乱堆一通很容易绊倒或是咯到孩子,玩后的玩具要让孩子养成收纳的习惯。

像食物一样的玩具也不要让孩子和餐食混淆,误食引起中毒事件的发生。

3)选择符合欧盟标准的产品

家长们在给孩子选择玩具的时候,不要选择一些三无产品,没有质检合格的玩具不要买给孩子。

给孩子选择质量好的玩具也是包子孩子的安全健康,毕竟孩子和玩具相处的时间也很长,要在正规渠道下购买玩具,也能多一份保障。

家长们也可以带着孩子制造一些玩具,比如像折纸、或是制作一个小口袋等等,不仅能锻炼到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和父母们一起享受欢乐的亲子时光,两全其美。

【木莲妈妈寄语】

孩子的成长中家长们一定要多细心些,多注意生活日常中潜在的隐患危险,不要让孩子再触碰“毒玩具”,远离这些“儿童杀手”。

家长们多给孩子买一些安全环保的玩具,也要注意玩具的清洁和孩子的个人卫生。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6211.html
最简单的投资最赚钱!今年 3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