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贯通古今的壮阔中轴——
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历经元、明、清及近现代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演进而延续至今,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9项世界遗产。
历经岁月洗礼,从历史深处走来,北京中轴线映射出一座古都的历史与新韵,也生动述说着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北京中轴线鸟瞰(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供图)
【城市之轴】
提到北京中轴线,便不得不提《周礼·考工记》。
根据《周礼·考工记》描述,理想的国都平面应呈方形,宫城居中,朝堂位于南侧,市肆和居民区位于北侧,东侧设太庙,西侧设太社,即“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这一范式对中国历代都城规划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北京中轴线正是这一范式完整的物质载体,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
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北京——都市计划中的无比杰作》中这样描述:“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
蓝天白云下的北京故宫(新华社记者陈晔华 摄)
这是一种怎样的“壮美秩序”?
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北京中轴线”上的15处遗产构成要素:北端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
它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五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联系起宏伟、庄严的国家礼仪场所和繁华、热闹的市井街市。
“‘北京中轴线’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建筑群,自13世纪至20世纪始终决定着北京城市形态。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始终遵循均衡对称的规划布局原则,继承并强化建筑序列的秩序性特征,展现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规划理念长期的延续与活力。”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吕舟介绍。
可以说,北京中轴线是不断传承并持续引导城市发展的城市轴线,它集中展现了传统与现代城市景观的融合,展现出传统中轴线规划理念所具有的持久生命力。
【时代之轴】
始建于元代的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最为古老的桥梁。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万宁桥两侧栏杆呈现不同的状态:有些已经风化严重,有些看起来依然光亮洁白。
其中,风化严重的部分是古代留下来的汉白玉构件,其余的则是后来修缮使用的石料。
万宁桥(新华社记者陈晔华 摄)
古与今的对话,历史与当下的映照。由万宁桥而放眼整条中轴线,从钟楼上铸于明永乐年间的铜钟,到历经风雨洗礼的南段道路遗存,我们如此真切触摸到岁月的风霜、时代的印记。
进入20世纪,北京中轴线经历了一系列公众化与现代化的转变过程。1914年,社稷坛被辟为中央公园,成为北京老城内第一处城市公园。其后,先农坛、天坛、故宫、景山、太庙也对公众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成为国家活动和人民文化活动、大型庆典活动的举办地。
梁思成在《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一文中写道:“这样一个京城是历代劳动人民血汗的创造,从前一切优美的果实都归统治阶级享受,今天却都回到人民手中来了。”
“伴随时代的更迭,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也在发生转变。曾经,这条轴线的中心是故宫;现在,这条轴线的中心则转移到了天安门广场。”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司长邓超说。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供图)
今日,当我们置身于北京中轴线,一种属于当下的“时代感”同样会扑面而来:
晨光熹微,游人守候在天安门广场周围,等待国旗升起的庄严时刻;日落时分,人们走进景山公园,领略夕阳映照下的古都风采;路过鼓楼,不少行人停下脚步,与“网红”景点合影留念……
从文物修缮到景观视廊整治,从申请式退租到环境整治,如今的北京中轴线,正以更加壮阔的面貌迎接八方宾朋,铭刻下新时代的印记。
【文明之轴】
事实上,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前,沿线的故宫、天坛、万宁桥等已经是世界遗产了。那么,“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和已有遗产价值有什么不同?
“故宫、天坛作为独立的世界遗产展现其各自在建筑艺术上的成就,见证了中国历史。作为‘北京中轴线’的组成部分,故宫、天坛和构成‘北京中轴线’整体性的其他组成部分共同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华文明更为宏大的中国故事。”吕舟介绍,“‘北京中轴线’的规划理念源自中华文明传统中正和合的哲学理念、择中的文化传统,成为中国传统世界观、价值观、时空观的物质缩影,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天坛祈年殿(新华社记者陈晔华 摄)
礼序乾坤,乐和天地。这是一条历史的轴线,也是一条文明的轴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
带着文明的视野,向更远处眺望,可以发现,北京中轴线其实远不止7.8公里。
位于北京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新华社记者鞠焕宗 摄)
一路向北,“工”字形建筑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外观如“凌空藏宝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硕大篆书“史”字悬于其上的中国历史研究院,三座北京文化新地标比邻左右、呈鼎足之势;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坐落于此,中华文化种子基因“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一路向南,从南海子湿地公园,到大兴国际机场,人文、自然、科技共同奏响新时代的和谐“乐章”。
“‘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是一个大国首都古今交融的恢弘气象,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延绵不绝的历史文脉传承。它是历史的、现在的,也必然属于未来。”邓超说。
记者:王鹏、施雨岑
老舍写猫的写作背景
老舍写猫的写作背景发表于《新观察》一九五七年第十六期,文化大革命期间,老舍受到屈辱通过猫来反应自己,不必在人的眼前生活,也表示自己的写作生涯走到尽头。
想要学习宋朝的历史,应该读那些古代的书籍?能否推荐一下?
系统”地学习宋史,这是个大题目。 《宋史》《宋史纪事本末》《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宋会要》这几套书要读完吗?不用,这是“工具书”,仅此而已。 更何况还有更多的浩如烟海的类似《涑水记闻》的宋人笔记。 如果想系统的学习宋史,那么查一下宋史研究的文献综述就好。 河南大学出版社“宋史研究丛书”: 第一批: 程民生著《宋代地域经济》 苗春德主编《宋代教育》 王云海主编《宋代司法制度》 姚瀛艇主编《宋代文化史》 周宝珠著《宋代东京研究》 第二批: 贾玉英著《宋代监察制度》 苗书梅著《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 周宝珠著《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 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 第三批: 曹家齐《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 杨庆存《黄庭坚与宋代文化》 沈冬梅《茶与宋代社会生活》 王曾瑜《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 温伟耀《成圣之道——北宋二程修养功夫之研究》 “宋代研究丛书”之“日本学者系列”:平田茂树、远藤隆俊、冈元司编《宋代社会的空间与交流》。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丛书”: 漆侠《知困集》、《探知集》 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 姜锡东《宋代商业信用研究》 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金朝军制》 李华瑞《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 杨倩描《吴家将》、《王安石<易>学研究》 郭东旭《宋代法制研究》 梁太济《两宋阶级关系的若干问题》 裴汝诚《半粟集》 高聪明《宋代货币与货币流通研究》 王菱菱《宋代矿冶业研究》 杨渭生《宋代文化新观察》等等。 以上。 都要读吗?不不不,选你感兴趣的。 慢慢来,慢慢读,慢慢学习。 其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北京的春节》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
中心思想:此文是一篇风俗志,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并通过对比,显示了新时代移风易俗的巨大力量,最后作者肯定了新风尚,歌颂了新社会。
扩展资料
此文写于解放后的1951年1月,发表在当年的《新观察》杂志的第一卷第二期。 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作者刚从美国回来就写了《我热爱新北京》,从下水道、清洁、灯和水三方面谈了北京的变化。 差不多同时他写了《北京的春节》这一篇文章,描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和热闹气氛,同时表达了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
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吴小美《老舍散文三十八讲》:“《北京的春节》写的是北京,其实也是中国春节的缩影,只是更重地方风俗,更有地方特色。 值得重点体味的是,作家在详述北京春节的风俗民情时,是带有自己既肯定赞美又围绕着这风俗是否有‘迷信色彩’,而委婉地传达出自己一种矛盾复杂的感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