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主流蓝牙设备可连接在轨卫星 信号穿越 600 公里

IT之家 5 月 4 日消息,哈勃网络(Hubble Network)公司近日发布新闻稿,宣布成功通过蓝牙连接 600 公里外的卫星, 让其成为全球第一家完成这一壮举的公司。

哈勃网络通过 SpaceX 的 Transporter-10 任务,将两颗卫星送入轨道,随后该公司通过 3.5 毫米蓝牙芯片,在 600 公里的距离内接收到信号。

哈勃网络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lex Haro 表示:“这证明我们可以直接从蓝牙芯片发送信号并在 600 公里外的太空中接收信号,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可能性领域。”

该公司表示未来可以通过软件更新的方式,让任何现有蓝牙设备连接到公司卫星网络上,这样即便没有蜂窝网络也能实现网络覆盖,而且耗电量降至 20 分之一,运营成本降至 50 分之一。

哈勃网络表示无需额外昂贵的太空硬件,可以利用现有的低功耗、低成本传感器开发无数应用。该公司表示目前已经和消费设备、建筑、基础设施、供应链、物流、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国防等领域的客户试点展开合作。

IT之家附上参考地址


每秒600公里,地球以超快的速度在穿越宇宙,我们却浑然不知?

一天有24个小时,一年有365天,这是谁规定的呢?答案 就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大运动。 每过 24小时 ,地球围绕太阳自转一周,每隔 365天 ,地球在太阳系公转一周。然而对于这个常识的认知却是来之不易的。

从 地心说到日心说 ,人类正确认识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花了 1500年 。

在太空观测技术的研发还未起步时,广袤的大陆限制了古人的思维。科学数据的缺失使得“地心说”在 2000年前 的欧洲大陆开始流行,这一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使得 1500年 后“日心说”的推广举步维艰。

在波兰天文学家 哥白尼 在其著作 《天体运行论》 中提出“ 日心说 ”之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围绕宇宙中心的争论就没停过,直到 伽利略和开普勒 的出现才使得“日心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伽利略发明了 天文望远镜 ,为观测太阳系星体提供了基本工具,而 开普勒提出的“椭圆轨道论”进一步完善了日心说,“开普勒定律”也成为研究宇宙中绕固定中心运动天体的基本物理法则。

开普勒定律奠定了行星运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地球在运动,以多快的速度或者怎样的轨迹在运行都需要开普勒定律及其衍生出的天文物理原理。

开普勒定律在一开始提出时是为了解释 地球是以怎样的轨迹围绕地球运动的 ,但随着科学家研究的深入,开普勒定律不断完善,最终成为了 星体运动的物理学理论基础 。

如今开普勒定律可在 所有绕固定中心做公转的星体范围内应用 ,对于天体的高速运作,开普勒定律通过公式推导给出了 使其回归低速运作 的方式,因此它在宇宙范围内适用的低速天体中都可使用。

不局限于太阳系中围绕太阳公转的所有星体, 只要是围绕行星为中心做公转运动的星体都在开普勒定律的研究范围内 ,此外,它还适用于其他 按照椭圆轨道运行的独立卫星或者行星。

开普勒第三定律在1619年正式提出,这是一个适用范围更广泛的定律,已不仅适用于太阳系,在所有围绕中心星体运行的星系中都适用,如今开普勒定律的应用已经到了 超室女座星系团 中,我们也推导出了 已知的地球最大公转速度——一秒600公里 。

地球的自转原理与宇宙中各天体的形成过程密不可分, 宇宙中的所有天体都会自转 。

天体会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断做收缩运动,根据 角动量守恒定律 , 收缩前后的物质都会做运动,因此它必须保持自转使得角动量之和为零,才能达到动量守恒。

在自转时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移动,从南极点来看,地球在顺时针旋转,反之,从北极点上空看,地球在逆时针旋转。 在赤道上,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465米/秒,同时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之间并不垂直,而是存在夹角,度数为66.34度,且与赤道面垂直。

自转时,地球的平均角速度为 15度/小时 ,并且伴随着特定的周期变化,这些周期性变化包含了 周年、周月、半周月、半周日 的变化,是研究地球自转的主要标准。

公转时,太阳产生的强大引力和地球自转时的离心力达到平衡,因此我们可以看见 地球公转时是相对静止的 ,因为速度和距离都没有发生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引力这么大的太阳不会把地球吸过去。在这个引力场中,地球的公转也有一定的规律。

开普勒理论的提出,不仅为“日心说”与“地心说”争吵盖棺定论,也揭示了地球公转时的基本规律—— 椭圆轨道 。同时,地球会保持特殊的角度和速度围绕太阳转动,也就形成了 黄赤交角、公转轨道、公转速度和公转效应 等特定规律。

地球的运动速度因为参照物的不同,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因此地球的运动速度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将地球放在不同的参照系中,地球的运动速度也会发生变化。

我们常 将太阳作为参照物 ,在太阳系中,地球绕行太阳的速度为 29.97公里/秒 ,在银河系中,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星体,跟随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运行的速度约为 240公里/秒。

而银河系也会被质量更大引力更强的天体结构所吸引,倘若以室女座星系团为参照物来看,银河系就是围绕室女座星系团中心运动的,这时地球的运动速度在 600公里/秒以上。

在地区自转时,以赤道为观测点的话,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能达到 1670公里/小时 ,在完成自转一周,也就是24小时后的总里程可以达到 公里 。

在公转时,地球就是真正地开始了宇宙穿越之旅了。在 29.78公里/秒 的公转速度下,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在地球上跟着地球进行星际穿越, 但这只是以太阳系的中心太阳为参照物,如果我们以已知的顶级星系——室女座星系团为参照进行公转,我们正在地球上以超乎想象的高速在宇宙中穿梭,这一运动速度达到了600公里/秒。

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星体,公转速度自然是以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运行速度为标准,而太阳系作为银河系的中的一员,距离银河系的中心距离为 2.6万光年 。

太阳在银河系中以 250公里/秒 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知,需要 2.26亿年 可以完成一周的公转。而将天文学家已知的最大的超级星系团用作参考的话,这个以超级室女座星团为中心的超星系团半径约为 1亿光年 ,我们距离该星系团中心约 6000万光年 。

数据显示, 超星系团正在带着银河系围绕超室女座星系团中心公转,此时的公转速度达到了600公里/秒,换句话说,我们在地球上一秒钟在宇宙中穿梭了600公里!

在宇宙中,天体会围绕质量更大的天体公转,这一运动本质上是 离心力和引力的双重作用下的产物。

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产生一定量的惯性,使得地球在运动时保持着穿越宇宙的状态,这样呈特定曲线的运动轨迹会受到引力的影响。此时太阳这个质量更大的恒星产生的巨大引力会将地球吸附在特定的范围内,此时地球就会围绕太阳进行公转。

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正如宇宙中其他天体的关系一样。太阳会因为自身离心力的缘故以特定速度在宇宙中穿梭,同时也会在遇见更高级天体时被引力牵引,从而开始围绕顶级天体公转。

值得注意的是, 地球在跟随地球围绕银河系中心座公转时,是有固定方向的,这种有方向的轨迹运动使得地球以360公里/秒的常规速度穿梭宇宙星系空间。

这个速度的推导来自 光量子的运动 。宇宙形成时的 光子、电子、质子、中子 这些物质会相互影响,例如宇宙如此黑暗的原因就是光子受到电子影响,所以亮度不高。

这些物质始终保持乱序运动的状态,同时来自宇宙中不同方向,在任何地方都能产生反应,最终形成了“ 微波背景辐射 ”这一概念。

科学家可以根据微波背景辐射的方向和速度与地球做对比,由此推算出 地球在宇宙中的常规速度——每秒360公里。

通过地球运动方向与微波背景辐射方向做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太阳系中的星球跟着太阳在宇宙空间中穿梭,这一速度最高可达到 每秒600公里 ,但银河系带领着包含太阳系在内的星体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最终导致地球在以 360公里/秒 的高速穿梭宇宙空间,并与银河系保持着一致的方向。

我们察觉不到地球的高速运行则是因为我们找不到合适的参照物,首先我们来看地球和太阳的引力对于人类来说有什么影响。

在现代物理学的范畴,自然界存在四种力,而这四种力的存在划分了科学与神学的界限。其中 影响物质运动、天体运行等物理现象的引力 我们最为熟悉。

人在地球上却察觉不到地球的快速运动,就是 因为人正处于运动者的天体上,引力可以保证我们产生重力,因此我们可以安稳地在地面行走 ,同时我们在地球上能感受到的引力是微乎其微的。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而 引力的大小受到物体质量和相对距离的影响。

地球在公转时能围绕太阳做稳定的匀速运动就是因为二者的质量都很大,地球和太阳在太阳系中相互吸引,并因为引力的存在二者保持了相对静止的状态,在各自的轨道里,二者的距离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而人类在地球上感受到的来自地球的引力因为 人体质量太小 的原因就会无法明显显示,在传递过来后不会被感受到。同时,地球在围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产生的引力 因为人体质量和相对距离的原因 也很难显现,因此我们人类在地球上根本无法感受到两股引力,自然会觉得是地球是静止的。

地球在宇宙星际空间中作高速运动时,那些同时运动着的参照物我们是感知不到的。

以我们坐车为例,在车上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自己在移动。这是因为,我们的触感、听觉、视觉等多方面的信息途径是存在的,我们通过看见物体的移动或者声音的远近来感知我们的移动。

然而当地球在宇宙空间中高速运动时,我们根本无法感受到。因为人对于地球来说都是及其渺小的,更何况放眼 太阳系、银河系、本超星系团、超室女座星系团 等星系团呢?广袤黑暗的真空宇宙空间里我们的触觉、听觉、视觉等感知方式都将失去作用。

失去了参照物的人类在地球上无法察觉地球的运动,即使地球保持着600公里/秒的速度飞驰。

在我们感受生活中时间的流逝时,地球正带领我们以600公里/秒的超高速度在宇宙中穿梭。但是这个速度并不是最后的速度,而是 根据我们能观测到的星系的最大距离所推算出来的。

我们人类不能感受到则是因为自身的渺小,在宇宙这样的大环境中,人类失去了参照物和感知方式,完全无法感知这一运动。

随着对于宇宙 探索 的深入,我们会知晓更多宇宙的秘密。地球的高速运动是有趣的,是值得我们去了解的,更远的宇宙深处,还等着人类去探寻。

人造卫星的信号为什么可以传到地球上?

人造地球卫星 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至少一圈)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人造卫星发射数量约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0%以上。 完整的卫星工程系统通常由人造卫星、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航天控制和数据采集网以及用户台(站、网)组成。 人造卫星和用户台(站、网)组成卫星应用系统,如卫星通信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和卫星空间探测系统等。 一、发展概况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各国发射的人造卫星主要用于探测地球空间环境和进行各种卫星技术试验。 60年代中期,人造卫星开始进入应用阶段,各种应用卫星先后投入使用。 从70年代起,各种新型专用卫星相继出现,性能不断提高。 到1984年底,世界各国共发射了3022颗人造卫星。 美国于1958年2月1日首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号),60~70年代法国、日本也发射了本国的卫星。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到1984年9月共发射了16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 二、卫星种类 人造卫星按运行轨道区分为低轨道卫星、中高轨道卫星、地球同步卫星、地球静止卫星、太阳同步卫星、大椭圆轨道卫星和极轨道卫星(见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 人们更多的是按用途把人造卫星分为科学卫星、应用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 1、科学卫星 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卫星,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 科学卫星使用的仪器包括望远镜、光谱仪、盖革计数器、电离计、压力测量仪和磁强计等。 借助这些仪器可研究高层大气、地球辐射带、地球磁层、宇宙线、太阳辐射和极光,观测太阳和其他天体。 2、技术试验卫星 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 航天技术中的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案、新仪器设备和新材料往往需要在轨道上进行试验,试验成功后才投入实用。 这类卫星数量较少,但试验内容广泛,如重力梯度稳定试验,电火箭试验,生物对空间环境适应性的试验,载人飞船生命保障系统和返回系统的验证试验,交会对接试验,无线电新频段的传输试验,新遥感器的飞行试验和轨道上截击试验等。 3、应用卫星 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的卫星。 在所有人造地球卫星中其种类最多,发射数量也最多。 应用卫星按用途可分为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截击卫星和多用途卫星等。 按其是否专门用于军事目的又可分为军用卫星和民用卫星,有许多应用卫星都是军民兼用的。 应用卫星主要有三大用途: ①无线电信号中继:这类卫星发展很快,有“国际通信卫星”、国内通信卫星、军用通信卫星、海事卫星、广播卫星、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和搜索营救卫星。 这些卫星上装有工作在各种频段的转发器和天线,它们转发来自地面、海上、空中和低轨道卫星的无线电信号,用于传输电话、电报和电视广播节目以及数据通信。 这类卫星大部分运行在静止轨道上。 还有一些采用大椭圆轨道,如苏联的“闪电”号通信卫星。 ②对地观测平台:这类卫星有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称为对地观测卫星。 在这些卫星上装有对地观测的从紫外光到远红外光各种波长的遥感仪器或其他探测仪器,收集来自陆地、海洋、大气的各种频段的电磁波,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判断、识别被测物体的性质和所处的状态。 这些卫星可以直接服务于气象、农林、地质、水利、测绘、海洋、环境污染和军事侦察等方面。 这类卫星许多采用太阳同步轨道,也有使用静止轨道和其他轨道的。 ③导航定位基准:这类卫星有导航卫星、测地卫星等。 在这些卫星上装有光信标灯、激光反射器和无线电信标机、应答机等。 这种卫星的空间位置、到地面的距离和运行速度都可以预先确定,因而可用作定位、导航和大地测量的基准。 地面固定的或移动的物体、空中飞机和海上舰艇,都可以利用这类卫星确定自己的坐标。 这类卫星的轨道大多为极轨道。 人造地球卫星基本按照天体力学规律绕地球运动。 但是实际运动情况要复杂得多,主要原因是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场的影响,而低轨道卫星还要受大气阻力的影响;高轨道卫星,特别是静止轨道卫星还要受日、月引力和光压的影响(见航天器轨道摄动)。 卫星运动的轨道决定于卫星的任务。 轨道的形状和高低取决于运载器赋予卫星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三、组成 人造卫星由包含各种仪器设备的若干系统组成,这些系统可分为专用系统和保障系统两类。 专用系统是指与卫星所执行的任务直接有关的系统,大致可分为探测仪器、遥感仪器和转发器三类。 科学卫星使用各种探测仪器(如红外天文望远镜、宇宙线探测器和磁强计等)探测空间环境和观测天体;通信卫星经过通信转发器和通信天线传递各种无线电信号;对地观测卫星使用各种遥感器(如可见光照相机、侧视雷达、多光谱相机等)获取地球的各种信息。 保障系统主要有结构系统、热控制系统、电源系统、无线电测控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和轨道控制系统。 有些卫星还装有计算机系统,用以处理、协调和管理各分系统的工作。 返回型卫星还有返回着陆系统,它由制动火箭、降落伞和信标机组成。 四、卫星应用 人造卫星观测天体不受大气层的阻挡,它可以接收来自天体的全部电磁波辐射,实现全波段天文观测。 人造卫星的飞行速度高,一天绕地球飞行几圈到十几圈,能够迅速获取地球的大量信息,这是地面勘察和航空摄影无法比拟的。 人造卫星在几百公里以上高度飞行,不受领土、领空、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视野广阔。 一张地球资源卫星照片拍摄的面积达几万平方公里,在静止轨道上卫星可以“看到”百分之四十的地球表面,这对通信非常有利,可实现全球范围的信息传递和交换。 人造卫星能飞越地球任何地区,特别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沙漠、深山、海洋和南北两极,并对地下矿藏、海洋资源和地层断裂带等进行观测。 因此人造卫星可用于天文观测、空间物理探测、全球通信、电视广播、军事侦察、气象观测、资源普查、环境监测、大地测量、搜索营救等方面。 (闵桂荣 何正华) 资料来源;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科学技术卫星从地球到大同的广阔空间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 这些现象都影响着地球上人类的活动。 太阳跟人类的活动最为密切,它给地球以阳光和温暖,使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它也经常给地球以干扰,太阳黑子的爆发会扰乱地球的磁场,破坏电高层,使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减弱甚至中断。 因此,人类研究太阳的特性和它的活动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研究地球的磁场和重力场,研究地球的大气结构,对于了解地球的形成、设计导弹或空间飞行器的控制系统和进行天气预报等都有很大的用处。 但是,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在人造卫星上天以前.人们只能在地球上进行。 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裹着。 这层大气挡住了人们的视野,使我们不能很好地研究太阳,观察宇宙。 因此,人们早就盼望着有朝~日把研究仪器进入空间,拨开大气层直接观察宇宙。 科学卫星就是这样一种极好的研究工具。 它携带各种研究仪器,作为空间科学研究的尖兵,深入到遥远的空间,去揭示那里的奥秘。 30多年来,世界各国先后发射了500多领科学卫星,如日本的新星和英国的羚羊科学卫星。 这些科学卫星已经得到了许多十分宝贵的科学资料和新的发现。 例如,发现了在离地面600~公里存在着两个辐射带;发现太阳不断喷出等离子体(叫做太阳风);发现高地面1000公里左右高度上有一个由氛、氦组成的地冕;还观测到除太阳以外的许多紫外线和X射线的辐射源。 1981年我国发射了实践二号科学实验卫星。 卫星质量为250公斤,卫星主体为一个外接圆直径1.23米、高1.1米的八面棱柱体,在侧面有4块太阳电池板,共有5188块电池片,输出功率约140瓦。 实践二号卫星是一个空间物理探测兼新技术试验卫星。 星上携带11种探测仪器,包括磁强计、半导体质子探测播、半导体电子探测器、闪烁计数器、红外辐射计、大气紫外辐射计、太阳X射线探测器和热电离气压计等。 该星用于探测地球附近空间的带电粒子,预报太阳质子事件,为改进我国无线电通信、导航、测量高空大气密度及卫星轨道预报服务。 气象卫星 气象和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 一场暴雨或一次台风没有及时预报,就会摧毁一年的收成,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 航行的船舰和飞机,没有气象预报的保证,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我国劳动人民从生产斗争的实践中,很早就学会了从观天察地中来推测未来天气变化的本领。 以后,气球和无线电探测仪器的出现,特别是现代的气象火箭把气象仪器送到了几百公里的高空,使气象观测前进了一大步。 但是,无论用气球、无线电设备,还是用气象火箭进行气象观测,都有局限性。 例如,气球只能探测低空的气象状况;气象火箭只能得到一个地区短时间的气象资料。 此外,用气球或气象火箭进行气象观测还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许多人迹未到的地方的气象很难进行探测。 气象卫星的出现就弥补了上面所说的这些气象观测方法的不足。 近地气象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在800公里左右。 气象卫星上装有电视摄像机。 它能够拍摄全球的云图。 以前,我们只能从下往上拍摄云图,由于上层云被下层云遮住,所以往往拍摄不到上层云。 有了气象卫星,就可以从上往下拍摄云图。 气象卫星上还装有扫描辐射计。 扫描辐射计的探头,能敏感地探到一定波段的电磁辐射。 当它对云层和大气扫描时,就能记下云层和大气在各个波段可见光、红外、微波的辐射强度,转变成电信号以后,通过无线电波发送给地面。 地面站接收以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就可以得到云的形状、云顶高度,大气温度和湿度,海面温度和冰雹覆盖面积等。 把气象卫星获得的气象资料跟其他探测方法获得的气象资料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后,就可以准确地预报天气。 自1960年美发射泰罗斯1号第一颗气象卫星以来,世界上发射了许多类型的气象卫星,至今,美国和苏联已经发射了100多颗气象卫星。 70年代中期,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科学协会制定的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由美国、欧洲、日本和苏联发射各种气象卫星,组成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 观测网由五颗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两颗离地面800~900公里高度的极轨道气象卫星组成。 5颗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位置为 0。 、东经140°和70°、西经75°和135°,分别由欧洲空间局、日本和美国发射。 1977年发射的位于东经140赤道上空的日本静止气象卫星能观测从东经8°到西经 160°,南、北纬各 5°的广大地区,包括太平洋、印度洋东部、东亚大陆和大洋洲。 我国也在日本静止气象卫星的观测范围内。 我国已经研制成接收装置,接收日本静止气象卫星的云图,用于我国的天气预报。 日本发射第一颗静止气象卫星以后,又相继发射了3颗静止气象卫星,其中1984和1989年发射的两颗卫星目前正在工作中。 两颗卫星的质量分别为304公斤和325公斤。 我国于1988年9月首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试验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风云一号卫星轨道高度900公里,轨道倾角99°,卫星质量为 750公斤,星体呈盒子形,高回1.76米。 星体两侧各有一块太阳电池翼,翼展宽8.6米。 太阳电池翼上共贴有 2 X 2平方厘米的硅太阳电池 片。 卫星上装有可见光和红外辐射计,工作夜 5个波段,其中1个波段为红外,其余4个波段均在可见光范围内。 可以日夜观测云层、陆地和海面温度等。 辐射计获得的图像地面中心分辨率为1.l公里,边缘分辨率4公里。 之后,又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对地观测卫星 对地观测卫星包括地球资源卫星、军事侦察卫星、海洋卫星和测地卫星等。 (1)地球资源卫星由于工业生产飞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人类对于各种自然资源的需要量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到现在还沉睡在人迹未到的深山密林、茫茫沙漠和浩瀚大洋之中。 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采用有效的方法去勘测那些资源。 用人造卫星去勘测地球资源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我们把这种卫星叫做地球资源卫星。 地球资源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在700公里左右,这样的高度比飞机的飞行高度大上百倍。 用地球资源卫星普查我国全境的资源,只需要拍摄300~500张照片,而用飞机普查我国全境的资源就需要拍摄50~100万张照片。 地球资源卫星可以勘测地球上所有地区伪资源,而不受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同时,地球资源卫星还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对同一地区进行反复勘测,这十分适合于对一些随季节变化的农作物等进行观测。 1972年7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实验型的地球资源卫星I,后改称陆地I。 这颗卫星是在雨云气象卫星的基础上改成的。 它的外形和雨云完全一样。 这颗卫星进入轨道工作后,获得了许多很重要的资料;它发现了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矿藏资讯,如确认巴基斯坦某地有两个班岩铜矿;纠正了一些地理参数,如我国西藏改则县的塔克错湖原标95.8平方公里,实际应该是495.5平方公里;发现了日本大饭湾海面和美国纽约州的一条河流的严重污染状况;还拍摄了我国首都的照片。 在它拍摄的北京地区的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故宫、北京大学、东郊机场、密云水库和长城等建筑物。 法国政府于1978年决定研制斯波特(SPOT)地球资源卫星,用以调查自然资源、如矿藏资源、植物资源和作物产量等。 斯波特1号从1986年起已开始服务。 斯波特卫星发射时质量为1850公斤,长2米,宽2米,高4.5米,两块太阳电池板展开后宽三5.6米,输出电功率1800瓦。 斯波特卫星上装有两台高分辨率摄像机。 摄像机焦距长l米,孔径f/3.5。 它们工作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分为四个光谱带:0.50~0.59微米、0.61~0.68微米、0.79~0.89微米和0.51~0.73微米。 前三个波段的地面分辨率为20米,最后一个波段的地面分辨率为10米。 斯波特卫星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上,轨道高832公里,倾角98.7°。 两台摄像机同时工作,26天内可以覆盖全球。 我国于1977年开始发射返回式对地观测卫星。 卫星质量约1800公斤,轨道倾角59.5°,近地点180公里,远地点490公里。 卫星由仪器舱和返回船两部分组成。 仪器舱内安装一台可见光地物相机和一台星空相机。 他物相机在轨道上对国内预定地区进行摄影。 星空相机对星空摄影,用于分析卫星对地摄影时的姿态误差。 返回舱内装有返回用的制动火箭、自收系统和胶片盒等。 近日舱的形状为球头一圆锥台一球底形。 (2)军事侦察卫星要赢得一场现代战争的胜利,首先摧毁敌方的战略目标,在军事行动中是十分重要的。 战略目标包括两种:一种是直接军事目标,如导弹核武器基地、海空军基地、弹药仓库和主要指挥控制中心等;另一种是和军事有关的经济实力目标,如重要军事工厂、发电厂和交通枢纽等。 要摧毁敌方的战略目标,首先要知道这些目标的情况。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深入敌方腹地进行侦察是十分困难的。 人造卫星出现以后,苏美两国就把军事侦察卫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 苏联已经发射了近千颗军事侦察卫星。 现在,军事侦察卫星已经成为战略武器不可缺少的伙伴。 根据不同的侦察手段和侦察任务,侦察卫星可以分为照相侦察、电子侦察和预警等不同种类。 照相侦察卫星。 这种卫星装有可见光照相机、多光谱照相机、多光谱扫描仪和电视摄像机等各种不同遥感器。 按照卫星所拍到的照片的处理方法不同,照相侦察卫星有返回型和传输型两种。 返回型卫星拍摄的胶卷由暗道送入卫星的回收舱,随回收舱一起返回地面。 如发现者照相侦察卫星就是用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可见光照相侦察手段。 返回型照相侦察卫星必须解决卫星从轨道上返回地面的技术。 传输型照相侦察卫星把拍到的照片直接用无线电发回地面。 因此,这种侦察卫星传递情报迅速,可以把一些活动的军事目标,如兵力调动、导弹核潜艇航向等资料立即报告地面。 这种方法通常用电视摄像机、多光谱照相机和多光谱扫描仪等作侦察手段。 为了尽可能使卫星上的相机看清地面目标,照相侦察卫星的运行轨道不高,一般离地面为200公里左右。 早期装有可见光相机的侦察卫星,尺寸小、质量小、携带的胶卷少,在轨道上飞行的时间不长,一般飞行几天以后,就返回地面。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照相侦察手段的改进,照相侦察卫星的寿命越来越长。 如美国的大鸟卫星,寿命已接近一年,KH-11卫星的寿命已经超过三年。 照相侦察卫星为苏,美两国提供了许多极其重要的军事情报。 电子侦察卫星。 电子侦察卫星是一种利用卫星上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去接收敌方预警雷达和军用电台所发出的无线电波的侦察卫星。 分析这些无线电信号,可以知道预警雷达所用的脉冲频率。 脉冲宽度等重要参数和军用电台的通信情报。 此外,还可以确定预警雷达和军用电台的位置。 电子侦察卫星的运行轨道比照相侦察卫星的轨道要高一些通常离地面500公里左右。 电子侦察卫星的寿命很长,只要卫星上的无线电接收机和天线不出故障,并有充足的电源,卫星就能日夜不停地工作,一般可工作5年左右。 预警卫星。 随着战略核武器的发展,出现了一种预警卫星。 这种卫星是设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一个忠于职守的哨兵。 装在预警卫星上的无线电雷达和红外探测器日夜监视着敌方洲际弹道导弹和核潜艇,一旦敌方导弹起飞,预警卫星在一分半钟之内就能发现,并且通知地面指挥中心,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战措施。 (3)测地卫星人类虽然祖祖辈辈生活在地球上,但是,由于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未能全部认识地球的真正面貌。 面弄清楚地球的真正面貌,对于发展经济、科学和军事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测地卫星就是为了弄清楚地球的真正面貌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卫星。 它可以精确地测量出地理坐标。 由于过去测量手段的限制,或者出于某些保密上的原因,目前各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中有不少地理坐标并不确切,应该通过测地卫星来更正。 测地卫星能够测量出地球的重力场的精确分布。 在导弹的命中精度和人造卫星的轨道计算中,经常需要用到地球重力场的精确数据。 测地卫星还可以测量出地壳的漂移情况。 地壳的漂移往往和地震相联系,因此,测出地壳的漂移情况,可以为地震预报提供依据。 1975年以前,有的国家发射的测地卫星,它的地理坐标的定位误差小于10米。 1976年发射的测地卫星,利用了先进的激光测距技术,甚至可以测量出每年只漂移5厘米这样小的地壳运动的情况。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是用来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卫星。 在通信卫星出现之前,地球上远距离的两地之间要进行通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电缆,另一种是用地面无线电设备。 用电缆进行通信,保密性好,传输也比较稳定,但是敷设和维护电缆的成本昂贵。 用无线电进行通信,按照无线电波波长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 最早使有的是长波波段(波长从米到1000米)。 这种波主要是沿地面传播,由于大地对电波的吸收作用,使电波强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 为了弥补这种衰减损失,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必须高达几千瓦,还要把天线架设在几百米高的塔上,所以长波通信工程巨大。 此外,长波传输的信息容量很小,还会产生严重失真,因此,现在已经很少采用无线电长波进行通信。 后来人们利用无线电短波(波长从100米到10米)进行通信,这种电波是依*地球上空的电离层的反射进行传播的。 可是,电离层随昼夜、季节和地理位置而变化;另外,电离层还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因此,短波通信很不稳定。 最近几十年来,人们开始广泛采用无线电微波进行通信。 无线电微波(波长从1米到1毫米)能传输的信息容量很大,又比较稳定。 但是,这种电波像光线一样只能在视距(看得见)范围里直线传播,地球上两地相隔很远,不在视距范围里,就无法利用无线电微波进行直接通信。 为了克服这种弱点,人们想出了像接力赛跑那样的中继方法,每隔50公里左右设立一个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前一站发来的无线电信号后,进行放大,然后再发向下一站,这样,可以把信息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但是,设置许多中继站,也要耗费巨大的资金,特别是要在崇山峻岭和浩瀚的大洋上建立中继站,就更加困难了。 50年代末,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后,人们很快就想到,在远距离通信中可以利用人造卫星。 美国于1960年8月发射了第一颗这样的卫星。 这颗卫星直径是30米,取名回声1号。 实际上它是一颗镀铝塑料薄膜制成的气球。 由于从这颗卫星反射回地面的无线电波仍然很微弱,要接收这样微弱的无线电波,要求地面接收站设有高灵敏度的接收机,或者要求地面发射站设有大功率的发射机。 所以用卫星来反射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通信仍然有很大困难。 为了加强从卫星上反射回地面的无线电波,人们就把卫星做成像地面上的微波中继站一样,卫星接收到地面发来的无线电波以后,进行放大,然后再发向地面。 目前工作的通信卫星都采用这种方法。 最初,人们只能发射离地面几千公里高的通信卫星。 这种通信卫星保持在地雷通信站上空的时间很短,一昼夜里面可通信时间总共只有几十分钟。 后来,人们发射了一种大椭圆轨道的通信卫星,把卫星从远地点拉到离地面多公里的高空。 这种卫星保持在地面通信站上空的时间一昼夜可以达到十几小时,但是还不能达到全天通信。 1963年2月,美国首先发射了一个地球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能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当这种卫星在地面通信站上空的时候,就能达到24小时的连续通信。 从理论上说,如果沿地球赤道上空均匀布置三颗地球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那么,除两极地区以外,几乎可以达到全球连续通信。 由于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具有这样优越的通信条件,因此,它是近40多年来发展最迅速的一种人造地球卫星,并且变成了商用通信工具。 1964年8月,正式成立了由8个国家参加的国际通信卫星财团。 从1965年4月到现在,由这个财团提供经费,由美国研制发射了9种型号的国际通信卫星。 使用国际通信卫星的国家已经有100多个。 随着通信业务的增加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各国研制了许多不同用途的通信卫星。 例如,适用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国内通信卫星;专门为军事服务的国防通信卫星;提供船舰使用的海事通信卫星;提供卫星测轨和数据传输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为家庭提供直接电视广播服务的广播卫星等等。 美国从 1976年开始研制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 在地球静止轨道上适当部署三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则相当于把三个地面测控通信站搬到了空间,它能对轨道高度在20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用户卫星、载入飞船和空间站实现连续跟踪和数据通信。 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质量为2270公斤,六面体,两块太阳电池板展开后宽17.4米。 可提供1850瓦电功率。 星上装有KU波段和S波段合用的两个抛物面天线,直径达4.9米。 另外,星上还装有一个工作在S波段的相控阵天线,可以同时为20个用户卫星服务。 电视广播卫星的无线电发射功率比通信卫星要大得多。 通信卫星的无线电发射功率通常只有几瓦到几十瓦,而电视广播卫星的无线电发射功率可以达到几百瓦。 由于电视广播卫星具有这样大的无线电发射功率,因此地面接收站不需要像通信卫星那样要有几十米直径的抛物面接收天线,而只需要半米或几米直径的抛物面接收天线。 电视广播卫星上天,有电视机的家庭都能直接接收从电视广播卫星上发来的电视节目。 电视广播卫星非常适合于像我们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均国家。 例如,只要发射两颗广播卫星,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庞大的微波干线和许多中继站,就能把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送到广大的农村和山区。 这将大大丰富我们的科学文化生活。 我国于1984年发射试验通信卫星,之后又成功发射了多颗地球同步实用通信卫星。 我国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时质量为900公斤,进入静止轨道质量为420公斤。 从远地点发动机喷口至天线顶端的最大高度为3.l米,星体直径2.1米。 我国试验通信卫星的通信频段,选用国际电联规定的频段,上行6225~6425兆赫兹,下行4000~4200兆赫兹。 星上有两套转发锅,可 24小时全天候通信。 通信转发器由 11个部件组成。 它构成完整的接收、放大、变频和发射系统。 接收机采用了低噪声的隧道二极管放大器,为了提高放大增益,采用中频放大。 为了满足舰船实时通信的需要,在转发器内除设置转播电视的宽带信道之外,还设置窄带信道,使转发增益提高6个分贝,末级功率放大器采用行波管放大器太空千里眼-预警卫星可能有人对预警卫星这个名字比较陌生。 说得通俗一点,它就象一个哨兵,站在空中,随时注视着地面的某个地区,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则及时报告情况。 预警卫星一般发射到地球静止轨道上,在卫星上装有高精度的探测器。 这个探测器在空中定向,始终指向敌对方的地区。 一旦敌方发射导弹,在不到几分种的时间内,卫星就可以探测出来,同时通过对飞行弹道进行计算,可以确定它的落点和攻击目标,并马上把信息传到本部指挥中心,提醒作好反击准备。 一般的洲际导弹要飞行几十分种的时间,就是一般中程导弹也要飞行几分种到十几分种的时间。 预警卫星的报警就为自己一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有的卫星上还装有核辐射探测器如X射线探测器、 射线探测器等来监视大气层内外的核爆炸。 预警卫星是名副其实的千里眼,甚至可以称为万里眼。 有代表性的预警

道通无人机能连上多少卫星

道通无人机能够连上多少卫星取决于其所搭载的导航系统。 一般而言,道通无人机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进行定位和导航,最常见的是使用美国的GPS系统。 GPS系统目前有大约30颗活跃卫星,分布在地球轨道上,提供全球范围的导航信号。 道通无人机通常可以同时连接多颗卫星进行定位和导航。 具体能够连上多少卫星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天线性能、环境条件、地理位置等。 在开阔的空旷地区,无遮挡的情况下,道通无人机通常能够连接到8颗以上的卫星,以获取更精准的定位信息。 此外,道通无人机还可以通过其他增强型导航系统来提高定位精度,例如伽利略系统、北斗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卫星数量和分布情况也会对道通无人机能够连上多少卫星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道通无人机能够连上的卫星数量是多变的,取决于导航系统和环境条件。 连接更多的卫星可以提供更精准的定位和导航信息,从而提高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性和准确性。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3752.html
阿劳霍放铲丢掉防守位置 被假动作欺骗赫罗纳扳平前传中
闭园 多地通知 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