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成立不到一年长成准独角兽!银河通用机器人获 亿元天使投资

近日,银河通用(GalaxyBot)完成 7 亿元天使轮融资,估值达到数十亿元。投资方包括美团点评战投、商汤国香基金、讯飞基金等战略投资方,首钢基金、北汽产投、招银国际等产业投资方;启明创投、蓝驰创投、经纬创投、源码资本、IDG 资本、光源资本等风险投资基金;智源研究院基金、鹏城远景基金、北大燕缘基金、清华 See Fund 基金、智友科学家基金等科研机构基金;以及中网投、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顺禧基金、京国瑞、海淀中关村基金等。

据了解,本次融资完成后,银河通用将继续专注于提升具身大模型的通用泛化能力,并稳步开展模型落地真实场景的技术和硬件准备工作。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3 年 5 月,致力于让通用可泛化的具身大模型机器人走进亿万家庭。核心团队成员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软硬件等领域拥有成功的科研、产品化和商业化经验。王鹤博士为清华大学电子系学士,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博士,现担任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 - 银河通用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以及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具身大模型负责人。他创立并领导了北京大学具身感知与交互实验室 ( EPIC Lab ) ,研究方向覆盖多模态、具身大模型、自动驾驶、三维视觉感知等前沿领域,重点关注具身机器人在三维复杂环境中的感知和交互问题。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知名前沿研究学者和中国领军人物,王鹤博士已在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的顶级会议和期刊发表近 40 篇优秀论文,多次获得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自动化领域 best paper、outstanding paper 等国际奖项。

目前,银河通用已经实现了对具身智能各环节关键技术的多点突破,包括完成了顶层视觉语言图文大模型的调优,以及多项技能执行层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取得了大量技术积累和进展,成为国内当前具身智能领域算法技术栈构筑最全面的玩家。在上周的 2024 智源大会上,公司发布了首代泛化具身大模型机器人银河通用 G1,已具备超强泛化识别抓取及 3D 视觉导航能力。

此外,银河通用也已同步开启算法技术在硬件落地方面的前期工作,样机打磨及场景测试均在有序推进中,预计今年内就能看到银河自研的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逐步进入真实商业场景并产生显著价值,同时在公司重点押注的消费级任务场景中展现出突破性进展。

王鹤博士表示:" 除深度布局零售场景外,银河通用也已在工业、物流、教育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深入的场景交流和落地验证,并与多个企业和机构达成了战略合作。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索社区养老、家庭服务等更多应用场景。我们希望,机器人可以在多个基础但又繁杂的任务中切实帮助到人类,作为新质生产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能。"


改革开放30年的资料

· 改革开放30年:别样故事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30年:1992,“市场”战胜“计划”· 改革开放30年:八必须体现观念冲击 广东解放了什么 ◆最早实行大包干的村庄 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 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发端。 ◆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了我国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 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的开放步伐加快。 到2006年9月底,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营业性机构。 ◆ 最早建立的中外合资公司 1980年4月,香港伍淑清女士投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领到了中外合资企业0001号批准书。 ◆ 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 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两年后的1982年10月,我国又首次成功进行了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 1984年4月初,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这一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定点赤道上空后进行了通信、广播、电视传输试验。 ◆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宣告成立。 近30年,深圳特区从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 据深圳市统计局2008年1月公布的数据,深圳2007年人均GDP达美元,成为我国内地目前首个人均GDP过万美元的城市。 ◆首位个体工商户 1980年,温州的章华妹领取了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合法的个体户。 到2006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已达2500多万户。 ◆首次发行国库券 根据1981年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该年度财政部在全国发行了总金额40亿元的国库券,要求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购买20亿元,城乡人民购买20亿元。 实际认购46亿多元。 ◆首次大规模放开小商品价格 1982年9月16日,国务院决定将160种小商品的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 ◆第一台每秒运算上亿次的巨型计算机 1983年12月,我国第一台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成功,它填补了国内巨型计算机的空白。 ◆最早成立的股份制企业 1984年7月,北京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公司 ── 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只股票 1984年11月,发行1万股、每股50元、总股本50万元的实物股票飞乐音响诞生(通称“小飞乐”)。 ◆第一家正式宣布破产的国有企业 是1986年8月宣告破产的沈阳市防爆器械厂。

智能安防行业发展趋势

一、智能安防行业发展现状

自从安防智能化相关技术研发开始计算,智能化在安防行业内已经发展了十余年,但是安防行业的智能化应用一直没有达到预期。 目前安防智能化主要的表现还是集中在前端的设备产品的某些智能功能,以及一些配备智能分析的NVR/DVR和后端的智能分析平台系统。 目前智能化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周边的硬件及软件设备还未完善,还有很多环境和应用限制条件。

相对于传统安防,智能安防的技术门槛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系统的复杂性和技术性都呈指数增长。 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应用等等技术,是安防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 对于企业来说,安防智能化的建设需要的专业知识面非常广,并且要求有相当的整合能力,这一切都对安防企业的技术发展提出了不小的要求。

传统的安防龙头企业依赖对于安防行业和应用市场的深刻理解、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规模化资源聚集优势,迅速开启了自己的智能化安防之路。 而对于很多中小型的企业来说,在技术以及对于行业的理解上皆与龙头企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他们来说,进入智能安防需要找准切入点,并进行技术的研发和提升。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安防产业飞速发展,政府、企业、机关、城市、社区都纷纷配合国家的安全工作部署,得益于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的打造,安防产业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 2016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达5400亿元。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安防系统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6年我国安防企业约 2.2 万家, 行业规模约 5740 亿元, 预计 2020 年达到 9952 亿元,复合增长率约 15%。 在国内安防总收入中,安防工程和安防产品比重分别为 57%和 35%。 2016 年全球安防市场规模约 2376 亿美元, 预计 2020年达到 3150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 7%。

2016-2020年中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视频监控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是智能安防的两个重要细分市场。 近年来,我国的视频监控市场经历了持续强劲的发展,速度超过全球其他地区。 我国视频监控市场的高速增长反映了对个人安全及财产保护的担忧增加。 为解决该担忧,公司及个人机构大量投资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视频监控系统。

随着“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的建设,以及视频监控向基层地区渗透,视频监控行业仍保持稳定增长。 预计 2017 年国内视频监控行业市场规模约 1124 亿元, 2020 年将达到 1558 亿元, 复合增长率约 12%。

2017-2023年中国视频监控行业市场规模

自2000年起,我国防盗报警行业呈快速发展,防盗报警器的销售数量和总销售额均以年均30%-60%的幅度高速攀升。 2016年我国防盗报警行业市场规模为180亿元左右。

2012-2018年中国防盗报警系统市场规模增长趋势

安防行业边界模糊,视频监控应用领域拓展, 在公安、交通、文教卫、能源、金融、智能楼宇等不断拓展,同时向智慧家庭、物联网、机器视觉、零售、汽车等新领域延伸。 安防行业是人工智能落脚的最佳领域之一。

二、安防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内市场看,2017年安防市场格局逐渐明朗,形成了“两超多强”的格局。 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领跑市场,科达、高新兴等第二梯队企业奋起直追。 2018年安防将延续2017年智能化发展趋势,届时科技含量的提升将进一步提高行业壁垒。 可以预测安防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

中小型企业则是在行业巨头和人工智能独角兽的夹击下谋发展。 智能化发展趋势对中小型安防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结合AI技术为细分行业用户量身打造满足其需求的解决方案,这是中小型安防企业的翻盘机会。 另外,中小型企业,也可以借鉴其他行业领域的创新做法,独辟蹊径,以差异化优势突围。

从国际市场看,全球安防需求依然高涨,以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为代表的中国安防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扩展海外市场,以每年两位数的市场增长率成功地将中国声音传向世界,安防产业的中国名片愈发鲜明。

毫无疑问,在国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增长率放缓的当下,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安防企业的必争之地。 不管是看重海外市场,还是为了响应 “一带一路”建设,做大做强民族安防企业,或者是避免在国内打“价格战”,现状是安防企业或收购兼并,或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抢占海外市场份额。 2017年受政策环境利好因素影响,加上自身优越条件和海外巨大需求,中国安防企业加快“出海”,且在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与发展。 当下,安防企业的“走出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主动适应国际化的新形势、新要求已经成为安防企业2018年的“必修课”。

从行业政策环境来看,2017年《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设备射频技术指标与测试方法》、《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报警运营服务规范》等行业政策法规的发布实施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 尤其是SVAC标准2.0,填补了国内安防监控视音频专用编解码标准的历史空白,更解决了安防监控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安防专用功能标准化、全网视频互联互通以及国外专利风险等问题。

伴随着安防行业转型升级,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2018年安防行业还将实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B/T-2017《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可移式通用LED灯具性能要求》等一系列行业政策法规。 标准建设与行业发展相辅相成、互为犄角,陆续颁布的标准及要求将会更好地助推安防转型升级发展。

紧跟行业趋势,才能在2018年新的博弈中把握风向、锁定战局,冲破行业“天花板”,引领行业发展。 希望2018年安防企业能拿出勇气、鼓足干劲,奋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大踏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改革开放30年的故事吗???

◆最早实行大包干的村庄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 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发端。 ◆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了我国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 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的开放步伐加快。 到2006年9月底,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营业性机构。 ◆ 最早建立的中外合资公司1980年4月,香港伍淑清女士投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领到了中外合资企业0001号批准书。 ◆ 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两年后的1982年10月,我国又首次成功进行了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 1984年4月初,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这一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定点赤道上空后进行了通信、广播、电视传输试验。 ◆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宣告成立。 近30年,深圳特区从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 据深圳市统计局2008年1月公布的数据,深圳2007年人均GDP达美元,成为我国内地目前首个人均GDP过万美元的城市。 ◆首位个体工商户1980年,温州的章华妹领取了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合法的个体户。 到2006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已达2500多万户。 ◆首次发行国库券根据1981年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该年度财政部在全国发行了总金额40亿元的国库券,要求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购买20亿元,城乡人民购买20亿元。 实际认购46亿多元。 ◆首次大规模放开小商品价格1982年9月16日,国务院决定将160种小商品的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 ◆第一台每秒运算上亿次的巨型计算机1983年12月,我国第一台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成功,它填补了国内巨型计算机的空白。 ◆最早成立的股份制企业1984年7月,北京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公司 ── 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只股票1984年11月,发行1万股、每股50元、总股本50万元的实物股票飞乐音响诞生(通称“小飞乐”)。 ◆第一家正式宣布破产的国有企业是1986年8月宣告破产的沈阳市防爆器械厂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7776.html
周末大事!A股IPO重磅 点评 5家公司退市……影响一周市场
夏季穿搭显腿长秘籍 三大法则轻松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