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纵横 新质生产力的新特征

含量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价值含量、绿色含量、品牌含量等。

有更高的技术含量。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创新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纵观历史,每一次生产力飞跃,无不由科技革命引领,无不由颠覆性创新催生。可以说,技术含量决定新质生产力的质量。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含量,要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新时代,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大幅提升,但和全球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必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更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含量,要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给率。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基,必须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因此,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含量,还需要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从长远来看必须抓住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这一关键。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坚持“破四唯”,把更多机会留给青年科技人才,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当先锋”,推动广大青年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建新功”。

有更高的价值含量。新质生产力具有高附加值、高质量等特征,新质生产力的“质”蕴含价值的含义。提升价值含量,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引导生产力发展更多依靠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价值最丰厚的区域通常集中在价值链的两端,即研发和市场。提升新质生产力的价值含量,还要推进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生产力“质”的显著提升。

有更高的绿色含量。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如果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产生大量的碳排污染,这就不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低碳发展导向、注重可持续发展,体现为以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更低的碳排放和污染排放实现更高质量的价值创造。提升绿色含量,关键是降低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和碳排放。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为牵引,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提高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高能耗和排放技术标准,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有更高的品牌含量。品牌是质优和高附加值的外在体现。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源源不断涌现,也需要培育一大批全球知名的中国自主品牌。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更多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培育更多的自主品牌、国货潮牌、新锐品牌,提高中国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提升我国产品附加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品牌支撑。

思想纵横

什么叫人力资源

创新

1、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简称HR)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 或者表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减去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后的人口。 人力资源也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 狭义讲就是企事业单位独立的经营团体所需人员具备的能力(资源)。 2、【特征】能动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有目的地改造外部物质世界。 其能动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两重性人力资源与其他任何资源不同,是属于人类自身所有,存在于人体之中的活的资源,因而人力资源既是生产者,同时又是消费者。 人力资源中包含丰富的知识内容,使其具有巨大的潜力,以及其他资源无可比拟的高增值性。 时效性人力资源与一般资源如矿产资源不同,矿产资源一般可以长期储存,不采不用,品质不会降低。 人力资源则不然,储而不用,才能就会被荒废、退化。 工作性质不同,人的才能发挥的最佳期也不同。 一般而论,25岁到45岁是科技人才的黄金年龄,37岁为其峰值。 时效性要求人力资源开发要抓住人的年龄最有利于职业要求的阶段,实施最有力的激励。 社会性人力资源处于特定的社会和时代中,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反映和影响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法。 人力资源的社会性要求在开发过程中特别注意社会政治制度、国别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文化环境的影响。 连续性人力资源开发的连续性(持续性)是指,人力资源是可以不断开发的资源,不仅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是开发的过程,培训、积累、创造过程也是开发的过程。 再生性人力资源是可再生资源,通过人口总体内各个个体的不断替换更新和劳动力的“消耗——生产——再消耗——再生产”的过程实现其再生。 人力资源的再生性除受生物规律支配外,还受到人类自身意识、意志的支配,人类文明发展活动的影响,新技术革命的制约。 3、【特性】一、不可剥夺性。 人力资源是人的价值意义的内在贮存与外在表现,它是同人的生命力密不可分的,是同人的尊严与权益相联系的。 不可剥夺性主要表现为:(1)不能压取,不能骗取,不能夺取;(2)一切不科学的办法都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3)一切不正当的手段都将带来人力资源的破坏;(4)尊重、支持、满足人的需要是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的最佳方法。 因此,不能剥夺,只能在任用中通过良好的管理与开发让其自觉运用与发挥。 二、生物性。 生物性是人力资源行为特征的因由与结果。 生物性既存在双向的物质运动,也存在双向的精神运动,还具有单向的抵抗运动。 生物性必然带来人力资源使用与开发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三、社会性。 人力资源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信仰性,传统性,人群性,时代性,地域性,国别性,民族性,职业性,层级性,文化性。 社会性反映出人的立场观点、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基本思想依据。 四、时效性。 人力资源的培养、贮存与运用是同人的年龄有直接关系的。 不同年龄阶段反映出人力资源不同类别发挥的不同程度。 这种不同时效的反映,也是一种自然规律制约的结果。 它为人力资源使用的社会政策与技术手段提供了重要参考。 如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培养教育资源增存阶段;青中年时期,主要是资源运用与发挥时期;老年时期,主要是剩余资源价值发掘阶段。 人力资源的时效性显示出用时有效,用必及时,用逢其时,过时效用不大或无效用;用必须因类而不同,因目的而不同。 五、资本积累性。 人力资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活资本,是最现实的生产力。 这种资本是靠不断地培养、教育、维护而形成的,是投资长期积累的结果。 其结果显示出:第一,投资伴随人的终生,资本的积累也伴随人的终生;第二,由投资形成的这种活动资本量具有反复利用性;第三,滚动式的资源(资本)运用发挥形式,必然造成无限增值性。 资本积累性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过程中,必须加大投资以支持良好的培养、教育和维护。 六、激发性。 激发,来源于人的满足需求心理。 人力资源的激发性在实践中表现为:拉动力量的激发,协同与启示力量的激发,推动力量的激发,刺激力量的激发。 激发性为潜能开发提供了理论方法,是激励机制的出发点。 七、能动性。 能动性,是人在自我价值实现中的自主运动行为,是人力资源作用发挥的前提。 能动性表现为正向能动与负向能动,其对社会的作用意义是不同的。 人力资源的政策应使其充分发挥正向能动,减少和避免负向能动。 八、载体性。 载体性是人力资源具备装载、运输、传递的能力,是不可剥夺性的必然结果。 人力资源的载体性取决于:一是确实有能力承载;二是确实承载了有用资源;三是确实能输出承载之源。 人力资源的载体性,为人才的交流提供了前提条件。

知识素质的特点有哪些

人的素质有哪几个特点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以下是我个人见解,希望可以帮到你:人的素质主要有以下特点:1、素质是先天遗传性与后天习得性的辩证统一。 先天的禀赋是素质形成的基础,而后天的环境为素质发展提供了机会,特别是有明确目的和对影响进行控制的教育性环境在素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素质是相对稳定性与动态变化性的辩证统一。 素质一般是指那些相对稳定的特征,即只有相对稳定的特征才称之为素质。 但素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与环境、教育的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和发展,这种变化发展可以通过知识、能力、思想等表现出来。 3、素质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每个人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来说其素质具有共同的基本的特征,表现在生理、心理、个性等基本的组成因素和结构。 但每个人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又有自己的特点。 有些人性格中某种因素表现强于其他因素,表现为外向性格;而有些人正好弱于其他方面,表现为内向性格。 这就对教育提出了不同要求,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发展。 4、素质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群体素质是由个体素质构成的,个体素质水平影响到群体素质水平。 但群体素质又是个体素质成长的土壤,群体素质对个体素质以巨大影响,使个体素质深深地打上了民族、地域、组织、团体等文化色彩。 5、素质具有整体性。 人的素质是一个整体系统,是由各方面素质因子以某种方式连接而成的。 整体素质水平既取决于各素质因子,尤其是素质要素的水平,更取决于各素质因子之间的构成关系的合理性。 而整体构成结构的合理性又给予各素质因子,尤其是素质要素功能的发挥以极大影响。 素质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素质的经典定义是指人的先天解剖与生理特点,即神经系统和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的特点,这是从生理心理角度界定的。 从现代人的素质构成看,素质已扩展到人的品质和人的社会品格领域。 要全面认识素质概念,必须从的发展角度考察,即从人的自然化和社会化两方面考察。 人在自然化和社会化的同时发展中,形成一系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相对稳定的特性,就是素质。 关于素质的定义目前有五说:(一)要素说--人的素质是由品德、智力、体力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二)构成说--人的素质是由自然生理素质(先天遗传)、社会文化素质、后天习得和心理素质(个性品格)等方面构成的;(三)发展说--人的素质是由三个发展阶段形成:由心智全面发展(观察、思维、想象、实践能力等)到身心全面发展(生理与心理素质的统一)到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思维、能力、品格等);(四)能力说--人的素质不是各因素静态的总和,而是动态性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体素质的变化,素质说是能力;(五)统一说--人的素质是构成要素的“质”与“量”的统一,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具有整体性,社会性和适应性。 总之,人的素质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格素质1、价值观念:能否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有无危机意识和使命观念。 2、人格魅力:看其是否诚信正直,平和宽厚,坦率直率,热情大方的层次。 3、气质修养:考核文明礼貌,仪态端正,谈吐不俗,举止得当的典型事例。 4、法纪意识:考核遵纪守法,以理服人,光明磊落,不沾黑道的突出事实。 二、能力素质5、压力承受:工作、学习超负荷、挫折失败受打击是否挺得住,无异常。 6、创新发明:从观念更新到解题、制作、操作有无新意和作品。 7、实践应用:学以致用,是否做到学得活用得上。 8、生存发展:有无生存之道、发展之图、看其观念、行动和举措。 三、专业素质9、考核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级记分。 10、学习态度:按作业、答问、训练、操作等方面优劣记分。 11、知识层面:按抢答、讨论、练习、演讲等方面得效果记分。 12、专业特长:按训练、比赛、应用、论述的水平记分。 四、健康素质13、出勤比率:按出操训练、学习、活动的出勤率记分。 14、生理状态:有无疾病反应和病态神情,有无生理缺陷。 15、形体训练:是否积极昂奋,进步明显,效果达标。 五、心里素质16、心态平稳:是否积极进取,热爱团队,息怒有度。 17、胸怀气量:是否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性情平和。 18、适应变化:遇到风吹草动,处变不惊,遇到环境变化,是让自己适应环境,还是要求环境适应自己。 六、审美素质19、美学知识:对琴棋、书画、文学艺术略知多少。 20、审美观念:对自然景观、人文作品的美学意义能品评多少。 21、艺术才能:对音、体、美及舞蹈等艺术技能掌握多少及层次。 七、角色素质:22、家庭角色:在家庭角色有无错位的事例。 23、学校角色:在学校各种场合及团队中有无角色到位的事例。 24、社会角色:在社会实践、见习、实习、就业中扮演的角色如何 自控力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即自我控制。 指对一个人自身的冲动,感情,欲望施加的控制。 我感觉这个定义还是很狭义的,我要谈的自控力是指对自己的周围事件、对自己的现在和。 素质教育的特征有哪些1.全体性 所谓“全体性”,广义地说,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 狭义地看,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 换言之,素质教育不要求也不允许对入学的儿童按照某种标准(例如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和经济地位等差异)进行筛选。 “全体性”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什么素质教育。 为什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把素质教育与实施义务教育联系在一起,其原因就在于义务教育从立法上保证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化与受教育权利的公平性。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其主要定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第二,保证使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中小学教育应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服务,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 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 2.基础性 所谓“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职业)性、定向性而言的。 素质教育向儿童、青少年提供的是“基本素质”而不是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是让学生拥有“一般学识”(general learning)而不是成为某一专门领域的“小专家”或某一劳动职业的“小行家”。 坚持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其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实现向较高层次的素质或专业素质的“迁移”。 基础教育以发展和完善人的基本素质为宗旨,因而不少人指出基础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 第二,人类蕴含着极大的发展自由度,这就是人的可塑性。 自由度越高,可塑性越强;反之亦然。 教育是塑造、培育人的事业,如果在基础教育中充斥了定向的、专门化的训练,而不是着眼于把普通的基础打扎实,那就等于抑长趋短,将非特化功能倒退为特化功能,缩小了发展的自由度、窒息了人的可塑性。 第三,从教育控制论的意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人为的、优化的控制过程,以便受教育者能按照预定目标持续发展。 但如果把基础教育局限于职业的、定向的训练,就会使本来应得到扩大发展的可能性空间过早地停滞、萎缩,这岂不是同教育(优化控制)一词的本义背道而驰吗?怎么能指望培养的学生善于应付社会繁杂多变的“不确定性”呢?3.发展性 所谓“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真正把学生的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 这是强调培养能力、促进发展,是指在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这一前提下而言的。 知识与能力虽不是完全等同的东西,但是,如果学到的知识是“活化”的知识,是能够“投入运转的知识,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能顺利地转化为能力,成为人的智慧的一部分。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强调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学会生存”。 真正的教育是形成自我教育。 而自我教育能力的直接动力是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素质教育倡导尊重、发挥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 它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从本质上说,“发展性”符合“变化导向教育观(change—oriented pedagogy)”的趋势,即把适应变化、学会变化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从接受教学(教师奉送答案)向“问题解决”(教师引发思考)转变。 教师从一名鼓励者、促进者、沟通者、帮助者和咨询者等角色发挥作用。 4.全面性 所谓“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 因为,素质教育应该是完善意义上的教育,它是指向全面基本素质的。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当指出,“全面发展”已经列入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目标之中。 但是,我们的任务是要在社会主义的素质教育中探索“全面发展”的具体规定性,我们认为,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规定性。 第一,针对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第二,针对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它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 全面发展既要讲共同性,又要讲个别性,它决不排斥有重点地发展个人的特殊方面,允许在一个群体中各个体之间有差别地得到发展,全面发展决不能被理解为均匀发展和划一展。 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最优发展”。 最优化不等于理想化,而是力求取得对具体条件来说是最大可能的最佳效果。 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能有信心根据他自己的特点找到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打破“千人一面”的格局。 全面发展是最优发展,也是个性的最优发展。 “发展个性”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最近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从系统一—结构观点来分析个性”的建议,强调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个性是社会实体的观点,从人的心理的。 职业素质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1、职业性:不同的职业,职业素质是不同的。 对建筑工人的素质要求,不同于对护士职业的素质要求;对商业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于对教师职业的素质要求。 2、稳定性: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是在长期执业时间中日积月累形成的。 它一旦形成,便产生相对的稳定性。 3、内在性:职业从业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经过自己学习、认识和亲身体验,觉得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 4、整体性:一个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和他整个素质有关的。 我们说某某同志职业素质好,不仅指他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好,而且还包括他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好,甚至还包括身体心理素质好。 5、发展性:一个人的素质是通过教育、自身社会实践和社会影响逐步形成的,它具有相对性和稳定性。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们不断提出的要求,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满足、促进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总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素质具有发展性。 扩展资料: 对素质的这种理解.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素质首先是教化的结果。 它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素质是自身努力的结果。 一个人的素质的高低,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实践,获得一定知识并把它变成自觉行为的结果。 3、素质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这种品质一旦形成,就比较相对稳定。 比如,一个品质好的学生,由于品质稳定,他总是能正确的对待别人,对待自己。 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 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职业素质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职业素质是职场致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职业素质 什么是人的素质?它有哪些特点?《词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可以看出,这一概念涉及到了人的硬件软件、先天及后天等多个方面,可以说是个大的框架性的东西,但有一点没有变,就是强调了对人的原本的认知,而对人的本性判断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广义的素质概念包括自然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等多方面。 自然生理素质包括生理机能、运动技能、体质和体型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认识、需要、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与非智力方面的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包括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行为规范、文化科学知识、劳动生产技能、审美等方面的素质。 这三方面素质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协同构成了人的素质的整体。 所以,广义的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比较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 它包括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 人的素质主要有以下特征:1、素质是先天遗传性与后天习得性的辩证统一。 先天的禀赋是素质形成的基础,而后天的环境为素质发展提供了机会,特别是有明确目的和对影响进行控制的教育性环境在素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素质是相对稳定性与动态变化性的辩证统一。 素质一般是指那些相对稳定的特征,即只有相对稳定的特征才称之为素质。 但素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与环境、教育的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和发展,这种变化发展可以通过知识、能力、思想等表现出来。 3、素质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每个人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来说其素质具有共同的基本的特征,表现在生理、心理、个性等基本的组成因素和结构。 但每个人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又有自己的特点。 有些人性格中某种因素表现强于其他因素,表现为外向性格;而有些人正好弱于其他方面,表现为内向性格。 这就对教育提出了不同要求,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发展。 4、素质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群体素质是由个体素质构成的,个体素质水平影响到群体素质水平。 但群体素质又是个体素质成长的土壤,群体素质对个体素质以巨大影响,使个体素质深深地打上了民族、地域、组织、团体等文化色彩。 5、素质具有整体性。 人的素质是一个整体系统,是由各方面素质因子以某种方式连接而成的。 整体素质水平既取决于各素质因子,尤其是素质要素的水平,更取决于各素质因子之间的构成关系的合理性。 而整体构成结构的合理性又给予各素质因子,尤其是素质要素功能的发挥以极大影响。 素质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素质的经典定义是指人的先天解剖与生理特点,即神经系统和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的特点,这是从生理心理角度界定的。 从现代人的素质构成看,素质已扩展到人的品质和人的社会品格领域。 要全面认识素质概念,必须从的发展角度考察,即从人的自然化和社会化两方面考察。 人在自然化和社会化的同时发展中,形成一系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相对稳定的特性,就是素质。 关于素质的定义目前有五说:(一)要素说--人的素质是由品德、智力、体力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二)构成说--人的素质是由自然生理素质(先天遗传)、社会文化素质、后天习得和心理素质(个性品格)等方面构成的;(三)发展说--人的素质是由三个发展阶段形成:由心智全面发展(观察、思维、想象、实践能力等)到身心全面发展(生理与心理素质的统一)到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思维、能力、品格等);(四)能力说--人的素质不是各因素静态的总和,而是动态性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体素质的变化,素质说是能力;(五)统一说--人的素质是构成要素的“质”与“量”的统一,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具有整体性,社会性和适应性。 总之,人的素质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格素质1、价值观念:能否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有无危机意识和使命观念。 2、人格魅力:看其是否诚信正直,平和宽厚,坦率直率,热情大方的层次。 3、气质修养:考核文明礼貌,仪态端正,谈吐不俗,举止得当的典型事例。 4、法纪意识:考核遵纪守法,以理服人,光明磊落,不沾黑道的突出事实。 二、能力素质5、压力承受:工作、学习超负荷、挫折失败受打击是否挺得住,无异常。 6、创新发明:从观念更新到解题、制作、操作有无新意和作品。 7、实践应用:学以致用,是否做到学得活用得上。 8、生存发展:有无生存之道、发展之图、看其观念、行动和举措。 三、专业素质9、考核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级记分。 10、学习态度:按作业、答问、训练、操作等方面优劣记分。 11、知识层面:按抢答、讨论、练习、演讲等方面得效果记分。 12、专业特长:按训练、比赛、应用、论述的水平记分。 四、健康素质13、出勤比率:按出操训练、学习、活动的出勤率记分。 14、生理状态:有无疾病反应和病态神情,有无生理缺陷。 15、形体训练:是否积极昂奋,进步明显。 素质都包括哪些定义1:《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第三个定义.那就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 定义2:素质 沟通的效率与层次可概括为素质。 层次高低取决于人的单技术知识深度或多知识修养广度(专家和博学、反面是八卦和肤浅)、沟通方式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如以前不识字的人用画画来代替完成书信),人生观价值取向(创造为乐或享受为乐),情商优劣等条件。 定义3:所谓素质,本来含义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按此,定义素质为:当你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书本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那种东西,想来就不无道理 定义4:“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⑧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就特别强调作为英雄和伟人的素质方面.在他看来,“忠诚”和“识度”是识别英雄和伟人最为关键的标准 定义5:“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一个有学识不具备教育能力的人可以从事别的职业,但不能从事教师职业 定义6:素质又称能力、“资质”、“才干”等,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 *** ,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驱动力等。 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 知识服务有哪些特点知识服务的主要特征分析1知识服务是一种综合集成化、集约化服务知识服务实现了知识服务专家、相关研究群体和各类分布式信息资源与众多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以及各类信息知识理论和人的经验与知识的结合;各主体之间形成了纵横交错但又条理清晰的动态“蛛网”关系;知识服务利用多种知识、资源、人员、系统、服务发挥整体优势,来解决许多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一种综合集成化、集约化服务。 NCBI数据库的统一检索平台便体现了网络环境下各类分布式资源的搜集和整合,包括图书、期刊、专利文献、数据库、网络资源甚至是由各种摄像机、记录仪、采集和监控设备、科学仪表等产生的实验数据。 NCBI分子结构和功能知识分析工具的开发更充分体现了知识服务提供过程中多种人员、资源、方法和工具、技术以及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综合集成。 2知识服务是一种知识密集增值型服务知识服务的知识密集增值型是指知识服务是面向知识内容的服务,知识服务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其产品和服务所包涵的知识量及知识内容的浓度;知识服务注重对知识资本的内在特征和价值进行析取、集成、创新,挖掘出其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关联关系,给用户提供恰到好处的知识服务产品和问题解决方案,在提升用户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利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CNCIC战略研究和政策咨询层的服务从纷繁复杂信息中针对用户知识需求直接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预见其潜在问题,体现了知识服务的知识密集增值特性。 另外,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基于知识元的知识组织模式充分挖掘知识库中2100万篇不同类型文献资源中的知识内容和语义关联,便利用户获取知识库中的知识及其各种关联关系,启发用户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显著提高用户知识应用和创新效率,充分体现知识服务的知识密集性及价值增值特性。 3知识服务是一种层次 *** 知识服务的层次性是指根据用户不同类型的知识需求,知识服务提供给用户的产品和服务由于所包含知识量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层次。 美国学者Nancy Lemon在思考现代图书馆服务功能转换时,归纳和分析用户与信息资源的关系得出了两者关系示意图,由于知识是信息升华的成果,也是一种浓缩的系统化的信息,我们可以把Nancy Lemon的用户和信息资源的关系图迁移到用户和知识资源的关系上来,如图2所示:由此可以将用户的知识需求分为三类:用户清晰提出的需求;用户模糊意识到的需求;用户尚未意识到的需求。 满足这三个层次知识需求对用户产生的价值是不同的,应该分配的资源和投入的精力也不一样(按各类知识需求的数量多少与满足其需求的价值大小给出直观的表示,见图3)。 满足用户清晰表达出的知识需求和潜在知识需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进一步明确用户需求,并提供相关知识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过程。 NCBI提供的统一检索平台和CNCIC信息服务层便是服务机构为满足用户这两类需求提供的服务。 对用户尚未表达出的但对用户问题解决和知识创新又至关重要的知识需求,需要分析用户所在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用户的专业和行业背景、使用模式、偏好、个性等“用户语境”信息,与用户之间形成“共同语言”;通过试探性的“知识诱媒”预测并探明用户需求;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和知识获取,向用户提供超出其预期的知识和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更有助于用户问题的最终解决,并充分实现知识服务机构自身的价值。 依据该思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IDM项目中开发计算机代理软件来获取科研用户潜在知识需求,自动学习用户历史需求并预测用户潜在知识需求,结合有专家参与的知识发现系统发现新的研究主题来支持科学探索和发现。 4知识服务是一种过程 *** 知识服务的过程性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从捕获到用户知识需求,到知识发现、知识评估和知识加工,到最终把相关知识产品或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知识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反复迭代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创新、知识应用这几个环节,不断调整和优化知识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过程;二是知识服务融入用户整个科研过程的始终。 NCBI针对科研人员和知识服务人员开展的双向培训服务便体现了这种融入用户整个科研过程始终的过程特性,使得知识服务深入到科研过程之中,针对不同科研阶段的特征提供不同的服务。 而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融入一线、嵌入过程”计划是基于知识服务的过程特性构建的资源建设模式和服务形式,通过高效融入用户科研环境和具体问题环境,随时深入捕获各阶段科研用户的知识需求,并高效满足这种需求。 保证在解决问题的每个阶段,提供经析取、集成、创新得到的知识内容或直接提供解决方案,帮助用户解决他们仅靠自身知识难以解决的问题。

特征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

关键 思想

二、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1、科技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科学技术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也是首要的因素。 战后的科学技术革命,由于其自身规模的宏大及其物化为生产手段过程的加速,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已经融合、渗透、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中,使生产力发生了飞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从而使人类进入到一个历史新阶段。 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仅取决于体力的大小,更取决于智力的高低。 战后科技革命的发展,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者的智力也迅速提高,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不断发生。 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中,高级科研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以美国为例,1930-1968年期间,蓝领职工增加60%,工程技术人员却增加了450%,科研人员增加了900%。 70年代后期,美国脑力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超过体力劳动者,之后日本、西欧、加拿大等国也先后进入了这一行列。 劳动工具的改革和创新。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战后科技革命的生产与发展,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工具发展了急剧变化,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发电设备、人造卫星、机器人等新型生产工具的出现与运用,改变了传统生产部门的技术装备,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以美国为例,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标准带钢热轧机的产出量是人工控制下产出的00倍。 日本西欧等国也是如此。 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大型生产工具的出现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几千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劳动对象包括自然和通过人们劳动加工的原料。 随着科学进步的进步,人类不断发现、利用、改造、扩大劳动对象范围。 劳动已不仅仅以自然物、半自然为对象,更多的是用真正属于人类创造的全新材料、原料作为劳动对象。 目前,世界上各种材料已有几十万种,而新材料的每年又以5%的速度在增长。 由此可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科技型人员将会成为主体劳动者;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型机器体系日益成为最重要的劳动工具;再生型和扩展型资源正在成为主要劳动对象。 2、科技革命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引起了国民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 表现在: 第一、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实现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经济特征。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出现新变革,也就是出现了新的产业革命。 产业结构指在社会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生产部门、行业以一定比例关系构成的整体。 产业结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其变化的总趋势是日益高级化。 所谓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应用新技术所形成的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整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两次大变革。 第一次变革是在五六十年代,在新科技革命第一次高潮的推动下,发达国家的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相对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又发生了一次新的变革。 这次新变革的突出特征不仅表现在第一、二产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而且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其作用的增强。 特别是信息产业迅猛发展。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新变革表明,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已日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更多地依赖科学技术,即依赖人的智慧和知识。 人类能够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使大量信息技术产品(电脑、电讯设备、软件等)的陆续问世,推动互联网络和信息技术市场的迅速发展,而且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几乎遍及所有经济部门和领域,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高新技术,促进航空航天工业,生物技术工程产业、新材料产业、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信息技术还可以渗透到传统的工业部门,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新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就业结构的变化 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就业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与产业结构的两次重大变革相联系,就业结构也出现了两次意义重大的变革。 第一次变革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发生变化:第一产业的劳动者人数不断减少,第二产业的劳动者缓慢增加,第三产业的劳动者迅速增加。 另一方面是白领工人所占的比重上升。 第二次变革是与工业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相联系的,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知识型”劳动者迅速增加,“非知识型”劳动者逐步减少。 在就业结构的大变革中,那些学历低,没有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不懂得信息技术或其他新科技的劳动者,则被无情地排挤出在业劳动者行列,成为结构性失业的新成员。 因此,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信息经济的发展,教育和培训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第三、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 企业结构的变化 工业时代的生产是以庞大规模和集中管理来更好地控制市场和原料供应,从而获得较高的效率。 但是新的经济却不是这样。 “利润不是靠生产规模和产量,而是靠不断找出需要以及解决办法之间的联系。 成功企业所提供的价值多来自劳务,即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专业研究、工程和设计服务,专门销售和咨询服务,以及把上述两方面连接起来的专门化战略、金融和管理服务。 实际上只有这种价值才不易在世界范围内被模仿。 ”所以,在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创新和服务将替代控制和管理成为新的增长点。 制造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将战胜生产标准产品的企业。 在这一背景下,管理层次必须减少,而尽可能使计算机及其网络得到广泛应用。 中层经理的职责是协调下层单位的工作,从下级收集信息,转给另一个下级或上级。 但是计算机代替了中层经理的搜集、传递、分析与处理信息的无创造性或低创造性工作。 网络的问世则可以加快信息的反馈速度,消除官僚作风,使得高层与基层直接对话,从而使中层经理成为多余。 在中层管理削弱的同时,一种新的企业类型应运而生:网络型企业。 金字塔型的管理是大生产时代的产物,而网络型是多样化、分量生产的高价值企业的主要形式。 对于高价值企业而言,速度和敏捷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横向交流要大大地多于纵向的控制。 只有把企业内每个人的技能联系起来,加强成员间相互协作,才能形成企业的革新能力,更好地进行创新活动。 这样的企业结构看起来更像一个蜘蛛网,而不是金字塔。 网络上的每一个结点,都是创新的源泉,其成员既是项目的参加者,也是利润的分享者。 这样的网络结构一方面极大地刺激每一结点的创新,另一方面又减少了中层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削弱了官僚体制的权力。 产品结构的变化20世纪末,世界经济最大的变化是全球买方市场的形成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日益加快。 所有企业都必须经受这个全球买方市场的挑战。 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市场竞争的加剧,加上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 据估计,近30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两千年的总和。 根据各个时期一些代表性产品更新速度与变化情况分析,一种新产品从构思、设计、试制到商业性投产,在19世纪大约要经历70年的时间,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则缩短为40年,战后至60年代更缩短为20年,到了70年代以后又进一步缩短为5~10年,而到现在竟然只需2~3年甚至更短的时间。 可见现代社会的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已经加快到何等的高度。 这种态势必须导致市场竞争焦点的快速转移。 在以快交货、高质量、低成本和重环保去争取市场份额的市场竞争中,缩短交货期,乃至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已经成为竞争的第一要素。 第四、生产力地区配置的变化。 生产力地区配置历来遵循以下原则:生产力与原料相结合;生产与运输相结合;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生产与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与盈利相结合。 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原则使生产与科技相结合,其他原则退居次要地位。 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 产业各部门的分工逐渐发展到各产业内部的分工,进而发展到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 沿生产要素界限所进行的分工替代以前以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 技术的扩展使得终向的分工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分工。 这是生产力飞跃的表现,也是人力突破自然限制的伟大进步。 科技革命引起国民经济结构变化是多方面的,除以上所指之外,还包括能源结构变化、消费结构变化、交通结构变化、市场结构变化等国民经济结构变化既是生产力的变化,又是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后者则包含更广泛的内容。 第五、企业管理职能和管理手段的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企业管理带来全方位的、革命性的影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拓展到政治、生产、流通、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娱乐、军事等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既然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都产生巨大影响,那么,企业管理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活动,自然要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从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将电子计算机用于工资计算、开创电子计算机辅助管理新纪元始,至今世界上80%的计算机是用于管理领域的。 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多是以现代化大生产的工业社会为背景产生的,显然,信息社会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变革一定是革命性的。 而且这种革命性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必将涉及管理学关注的所有主题。 莫顿的研究表明,这种变革至少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 (1)信息社会给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2)信息技术将企业组织内外的各种经营管理职能、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 (3)信息社会的到来会改变许多方面产业的竞争格局和态势; (4)信息社会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战略性的机遇,促使企业对其使命和活动进行反思; (5)为了成功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的变革; (6)对企业管理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改造企业,使其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适用信息社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企业都广泛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尤其是快捷的网络技术和准确的数字技术,实施最佳的知识管理,创造了卓越的业绩。 现代企业日益增多的信息技术装备有奇特的双重品格,它们既是企业管理的技术工具,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对象。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用于信息技术装备的商务投资占整个商务投资的比重,现已上升为50%,在电信、保险、证券经纪等行业,信息技术装备占总装备的比重高达80%以上。 信息技术装备作为一种知识资本,在企业知识管理创新方面已居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企业如何依据数字技术实施成功管理呢?微软公司的做法是:坚持用电子邮件交换信息;研究在线销售资料以便交流看法;让知识工人进高级思维;利用数字工具组织虚拟班子;把所有书面的东西变为数字的东西;利用数字工具消除单一性工作;建立数字反馈圈;利用数字系统将客户的抱怨直接传送到相关部门;利用数字通讯重新划分公司的内外界线;将所有商业流程改造为及时的送货服务;利用数据传输来结束中间商角色;利用数据设备帮助客户解决自身问题。 第六、教育的变化  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在高科技迅猛发展、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国际竞争更加激化的新形势下,发达国家深感新的合格人才严重短缺。 而西方国家的教育,从教育体制到教育方法,从教育内容到培养目标,都已陈旧落后,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非大力改革和重建不可。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西方教育和培训特别强调的有如下几点: (1)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 这样的人当然首先要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才能。 但是,仅有专业知识还不够,西方各国都特别强调,新的人才必须具有创造精神,以及对事务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2)学校教育要结合实际。 不仅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和专业水平、较强的理论修养,而且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实干精神。 为此,学校就必须与迅速变化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特别是要适应日益激化的国际竞争、迅速发展的企业管理(包括程序管理、环境管理、质量管理……)和企业结构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3)终生学习。 由于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国际环境等客观形势变化大大加快,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西方国家都痛感,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的人,都要不断学习,不断以新知识充实自己,否则就会落伍,就要被淘汰。 因此,各国都强调终生学习。 终生学习日益广泛的推行,使教育发生一系列新变化,如教育与培训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社会办教育,或教育社会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等等。 (4)大学教育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经济和科学技术国际合作的广泛开展,以及其他各方面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教育也开始“国际化”。 这表现在西方国家更多地招收外国留学生。 教育国际化的另一表现是,更多地聘用外籍教师。 这些外籍教师有可能带来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 此外,战后科技革命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关系的变化也是十分明显的。 如城乡关系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等,无疑都与科技革命发展有密切关系。 三、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国际化 1、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和投资的国际化及跨国公司的发展 科技革命加深了行业内和行业间的分工,全世界已经形成从设备到部件到零件的巨大市场。 波音飞机虽然在美国组装,但是部件是从各个国家生产然后运回。 中国的公司也是波音部件制造者之一。 世界范围内有3400架现役波音飞机的重要部件和元件是在中国制造的,占波音全球机队的三分之一。 直到2004年6月,波音公司已从中国采购了价值超过5亿美元的航空器材。 跨国公司通过跨越国界的投资,生产,交换,分配促进了全球经济的总体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 跨国公司绝大部分为发达国家所有,它们的大规模进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跨国公司凭借其自身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先进技术和绝大多数前沿技术的创新者,并且也已经成为全球技术转移和扩散的主体。 2、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向的变化 二战以前,帝国主义国家通常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收购原料,输出工业制品,以这种方式谋取利润。 二战以后,原料产地渐渐脱离殖民地;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民主国家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 发达国家的优势转变为高科技、高技术和全防卫的工业,渐渐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发展中国家也有向发达国家输出制成品的机会。 同时,随着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和走向局部联合,南南市场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3、促进了科技人员的国际流动和国际间劳物合作的发展 二战以前,国际贸易局限于商品领域。 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化,劳务的输入输出、人才的流动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38122.html
供需不平衡或成矛盾根源 景区预约成 世纪难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