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枷锁 名为 让她开始讨厌过夏天 美

我与夏天,一场典型的回避型依恋。期待但害怕,想爱又想逃。

美的标准向上蒸腾,变成了对身体的凝视。烈日骄阳下,每个人都得卸掉“马甲”,平等地接受审判:出门之前,是否三线具备,是否皮肤白皙,是否做了腋下管理?从直角肩、A4腰到漫画腿,一年一度,无处不在的标准和弥漫开来的焦虑。

当夏天被打造成最佳视觉较量场,一些人患上了“恐夏症”,开始讨厌过夏天。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剧照

01 “夏日女子”图鉴

我们环顾四周,不难获得这样一个令人惊奇的印象: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己的身体,并为之感到焦虑。与之相对的,是理想身体通过各种媒介登台露面,不断凸显。

上影节的娱乐头条,关于女明星们的身体讨论还在继续。容貌、身材和气质的全方位比拼,分出谁赢麻了,而谁又遭遇尴尬。

“热辣滚烫”后健身房,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夏天。为自己赢一次的标语,激励无数女孩们做瘦身“苦行僧“。在日复一日的节制实践中,期待着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然而,纤瘦的速度总是追不上潮流的脚步。线上线下的服装店里,消失不见的L码、跟自己8岁女儿同款的快时尚女装,似乎都在傲慢宣判: “如果你无法将自己的身体塞进这些短、紧、窄的小码衣服里,那一定是你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纪录片《BM地狱和快时尚的畸形崇拜》

哪里出了问题?只露出眼睛和鼻子的“脸基尼”,花样繁多的防晒霜/乳/喷雾,从头发罩到脚踝的“中东式”防晒衣……生物学意义上,人们都既害怕阳光又需要阳光,但似乎但只有女性在不断升级对太阳光的抵抗。

名为美的规范,通过穿搭、就餐礼仪、排便习惯等看似无足轻重的惯例、规则与实践固定下来,转变为理所当然、习惯性的活动。 对女性气质的追求是没有终点的,因而,要不断注意时尚中细小而反复无常的变化,形成“驯服的身体” (docile body)。

就这样,从清晨到日暮,从日常到仪式。夏日女子们,正努力地过着“美丽夏天”。

02 是谁制造了“芭比理想”?

芭比曾是女性身材的理想化身,她胸部丰满,蜂腰窄臀,长发飘逸,并且非常非常苗条。

完美的身材是一个符码,代表了悉心经营的自我这个诱人的理想。她是未进入青春期小女孩们懵懂无知的梦想,以及长大后成年女性们需要靠近、实现与成为的模范对象。

消费文化制造了“芭比理想”,各种造型指南、节食副刊、锻炼计划层出不穷,利润丰厚的化妆品、减肥和时装工业更是推波助澜……对健康、长寿、年轻和漂亮的渴望,装进橱窗里,成为一个个具体的诱惑。

美的神话里充斥着关于女性身体的种种动人理念,而这些理念却反过来在女性身体上留下一处处痛苦印记。

“一天内六次查看化妆效果,看粉底是否结成硬块,或者睫毛膏是否融化,并且担心风雨会毁坏发型的女人,毫无疑问地变成了一个自我警戒的对象,一个受到自身无情监督约束的自我。”

如今,借助科技,整形手术以一种更彻底、更直接的方式,让芭比从飘渺的理想,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所以眼下,“你是谁”无关紧要,关键在于“你想成为谁”。愿意为粉丝躺冰冷手术台,是新一代爱豆明星野心和事业心的黄金招牌。

当身体不再具有本质性的真谛,它像芭比一样变得空虚起来,成为各种文化身份亮相的一个舞台,始终作为理想自我的“未完成态” 而存在。

更令人不安的是,我们一边摇旗呐喊颠覆这个理想,一边又在找寻其他可能的解读方式,重新合理化这一理想。 在潮流的斗争场里,我们渐渐分不清,究竟是外在的枷锁还是内心的愿望。就像“服美役”的争论帖下,总有一条“为了自己开心”的辩驳。

03 fit or fat:“自由”选择

在这个政治上强调个人责任,文化上注重身体之美的时代,fit or fat,不过是个人的自由选择。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在我们的文化中,身体不单纯只是外形问题,它同一个人的品性能力相关联。结实有力、线条分明,看上去活力焕发的外形,代表着胜人一筹的意志力和控制力。与之相反,则意味着个人丢失了对自身肉体和生活方式绝对自主权。

在旷日持久的身体战争中,人们企求的不但是趋近美的典范,更是一种新的生活和新的自信。那是被“个人自由”包装着,通过支配身体与灵魂,所获得的类似权力的体验。

一位患有厌食症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无法支配周围的一切,但至少我还能支配自己的身体,骨骼雕刻了我的轮廓,我变得刀枪不入、匀称而坚强”。

“你现在看上去性感又美丽,可当你五十岁的时候你还会这样迷人么?六十岁时会怎样?七十岁呢?充分开启生命的精彩吧!将一流的身材保持到中年甚至更为久长将助你一臂之力。”

我们的身体早已超出了自然的范畴,它愈发带有社交属性,成为戈夫曼笔下需要管理的“自我呈现”。如今,要花费一笔额外的费用表现自我,让自己看起来更美好、更年轻、更富有吸引力。精心布置自己的展厅吧,因为那些看起来美好的人,会有更多收益。

不论是消瘦还是健美,肥胖都是不受欢迎的差异。 而当美的标准越来越单一,令人难以忍受的差异也就越来越多。于是,割裂的感觉产生了,一方面我们享受着身体不断解放带来的自由;另一方面,我们又同时承担着对身体无孔不入的压制和暴力。

过度之后,关照走向反面,变成一种内在的自我否定:用系带缚紧、吃较少的食物、减少活动性。一如防晒遮掩身体还不够,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不出门,而且不出门的时候也要做好防晒。

就像福柯所说的,如果我完全没有强迫你,并使你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你却依然选择了我为你预设的道路,那便是我开始运用权力之时。

无意于向一切身体管理方式发起声讨,否定它们的好处。而是清理一片空间,充分思考我们的身体所承载的矛盾与共谋、颠覆和诱惑。

去看到蜜糖般的消费外衣下,贯穿着一条由对自我的憎恶、对身体的过度关注、对老龄的恐惧、对失控的忧虑组成的黑色脉络。去警惕那些“自由进步”修辞裹挟下,企图工具化身体的危险行径。

又一个燥热的夏天,审美风潮还在不断更迭,女性气质的推介片也正火热上演。

我的手臂依旧没有瘦下来,但衣柜底那件去年买的吊带,第一次见了今夏的太阳。


推荐几部婚后爱情的言情小说

1.温暖的弦 安宁强烈推荐!!!!!!!!!!!!!!!!内容简介:温暖与她的占南弦,在这融融日光里,悠悠琴音下,讲一个关于远去和天长地久的故事。 年少时稚嫩却深刻的爱情,没有因残忍的分手消亡,却让两个人在各自天涯的十年里,将那个禁忌的名字,养成了一道伤。 即使身边已有另一个人的陪伴,仍无法平息内心深处的思念。 谁比谁更熬不住相思?是终于归来的温暖,还是用了十年时间布阵设局,诱她归来的占南弦?男女之间的爱情,直似一场战争。 不见硝烟弥漫,只需一记眼神、一抹微笑、一个亲吻、一句告白,便杀得她丢盔弃甲,举手投降。 然而他却立刻宣布结婚,与别个女人。 这是爱吗?那个已然陌生的占南弦,让她一步步看清他掌控的局,却摆脱不了棋子的命运。 是报复吧?十年前她的不告而别,让他痛苦经年,所以他是要用她再度奉上的爱情,祭奠曾经坍塌的世界?所谓天长地久的爱情,也许真的敌不过时间培养出的恨意。 而他与她之间,亦只剩了爱与恨的孰轻孰重,和落幕前的最后一次取舍。 2.君子一诺(皎皎)强烈推荐!!!!!!!!!内容简介:认识陈子嘉时,苏措才知道世界上的确有人生了一副英俊的得可以称作惊艳的容貌。 苏措被陈子嘉友善的微笑在定牢在原地的一分钟之后,立刻飞奔向前,紧紧抓住他伸出的手,亲热的叫了声“子嘉哥哥好”,声音好像拌了蜜。 如此甜腻的叫法把一旁苏智刺激得只剩半口气,他刻意的咳嗽两声,翻个白眼提示妹妹自己还活着,不要太重色轻兄。 苏措哪里理他,对陈子嘉展出一个盈盈笑颜:“谢谢你来接我。 ”陈子嘉扬起一道眉毛微笑,温和道:“不用客气。 ”——3.续杯咖啡 又名那一杯咖啡的爱情 (无处可逃)手捧一杯咖啡的轻暖,肆意漫步,车水马龙,而眼神肆意流连。 流连在清脆可口的年轻时节。 流连在静谧封锁的脑海深处。 流连在不甚期待的未来某处。 但,请千万记得回首,原来总还有一个人在等你,直到向他安心的伸出手。 那一手的温暖,甚似你安静的独握一杯热饮。 4.人生若只初相识 (梅子黄时雨)内容简介:早知道是没有结果的事情,是的,她一早就知道了.她向来冷静自持,偏偏遇到了他.人生若只初相见,她便是她,他亦是他。 5. 何须浅碧轻红色---- 王之于水文案:青梅竹马,骄傲调皮的少女,执拗古怪的少年,由最初的互相较劲、互看不顺,到依依惜别,到大学,居然重又相逢。 是上天的玩笑,还是月老的缘分?别人看了文涛陈墨这一对,只可惜二字,可是个中甜蜜个中情深,又岂是旁人可以知晓?陈墨平凡,文涛出众,可是,爱情又何须浅碧轻红色?只要有爱,自是花中第一流——6. 你的天涯我的海角———黑白有离_笙离文案年少的时候,青春懵懂你有没有这样关注一个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有时候他会在那儿出现;想认识他,却总是无法上前一步随着岁月的流逝,你能不能记得当初让你隐隐牵挂的人你会不会在茫茫人海中留意他的身影南京十月的秋天,在我心里一直是最美的风景。 每次穿越王府大街,看到那些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的酒店,我都忍不住在你面前长吁短叹,你拍拍我的肩,很严肃的对我说:对于爱情,我们也要坚持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简单、相信、自强不息。 这就是你教会我的爱的意义——7. 满身风雨你从海上来 ———藤瓜文案:“顺顺,我让你不要跟吴晓光结婚,你听见了没有?你不要和他结婚……”“顺顺,这辈子我从来没求过人,这次算我求你,你给我一年时间,你别跟他结婚,只要一年,一年后我们在一起,去哪都行,你别和他结婚。 ”“林顺,要么我们一起死也好,死了,也在一起……”她忽然放弃挣扎,幽幽的说:“敬南,我怀孕了……”他僵住了,脸上是死一般的茫然。 回望灯如花,未语人先羞,心事勤梳拢,浅握双手,任发丝缠绕双眸,那一个人却只存在梦境里,他终于再也触不到她,那一滴温暖一点一滴从胸口冷下去,最后一丝温度仿佛都从身体流走,整个人结成一块冰,心好似生生被宛去一块,空荡荡的,风来风去,这一生,这一生再不能圆满,顺顺_——鸳梦,往日,星光满天,倾国倾城相守着永远,永远竟如此这般短暂,用尽全身力气,却换来半生回忆.该用什么样的面目来怨恨彼此,该用什么样的力气来铭记那些柔情,何以自处?敬南,我从来没有这么恨一个人——8.原来你还在这里———辛夷坞 推荐!!!!!文案:苏韵锦:其实这些年来我并不经常想起他,这个城市并不太大,可我从来没有遇见过他。 假如有一天我们重遇,我唯一的心愿是——我希望他不幸福。 程铮: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跟你分开,然而,不管走得多远,我总相信有一天我会把你找回来9.一路向北(兮子)文案:爱有时候像昙花一现,一夕凋零后你才知道它原是最致命的诱惑。 它可以是记忆里一场饕餮盛宴,但决不是生命花园里认人采撷的花。 它不可束手捻来,不可随意抛弃,甚至不可随你的意志决定拥有或放手。 有如怒放的罂粟,魅惑的美丽,迷幻的香气,让你吸食上瘾的毒。 在黑暗中予她拥抱,在绝望中予她信仰,那个说着要把她捧在手心里的人爱她,宠溺她却又伤害她——10.续杯咖啡 又名那一杯咖啡的爱情 (无处可逃)手捧一杯咖啡的轻暖,肆意漫步,车水马龙,而眼神肆意流连。 流连在清脆可口的年轻时节。 流连在静谧封锁的脑海深处。 流连在不甚期待的未来某处。 但,请千万记得回首,原来总还有一个人在等你,直到向他安心的伸出手。 那一手的温暖,甚似你安静的独握一杯热饮。 11.你是我学生又怎样 (田反) 强烈推荐!!!!!!!十八岁的赵水光遇见二十七岁的谈书墨他说:“我大你九岁又怎样,这有什么不好的呢?所有的快乐我与你分享,所有的苦痛我比你先尝。 ”于是这个极品男人步步进攻,从高中到大学一路相守。 她说:“遇上他谈书墨是她赵水光一生最大的福气,以后,不再有。 ”青涩的女生一路成长,迸发出动人的花朵。 正因为是十八岁的赵水光时遇上了二十七岁的谈书墨,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谁又能说这不是莫大的幸福?十八岁的你在做些什么,有没有为青涩的初恋黯然神伤,有没有对前途举棋不定,如果有一双坚定的手,给你力量,有那么一个人给你温暖,毫无保留地去呵护你,未来是不是就会从此不同?这是师生恋,但又无关乎师生恋,人无论在哪个年龄哪种状态,都怀有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无关乎年龄,这只是个值得你微笑的故事。 12.末路相逢 (晴空兰兮) 强烈推荐!!!!!她在大学时代曾拥有令人艳羡的爱情。 他是学校里风光无限的才子。 然而社会的现实却将二人分开。 直到她遇上另一光彩夺目的青年才俊,才再度义无反顾地陷入爱里,谁知最后仍旧黯然收场。 可是纠缠并没有结束,两年之后,三人再次相逢,继续未完的故事…………他说:“你要的一切,我都可以给你,就这样待在我身边,你还有什么不满意?“她说:”谢谢你,给了我几乎是万众艳羡的宠爱,可是,现在,我要离开你了。 “

高跟鞋是不是女性的枷锁?

高跟鞋不是女性的枷锁,强制女性穿高跟鞋或者不允许女性穿高跟鞋才是束缚她们的枷锁。

1、高跟鞋,最初只是为美而生。

我们都知道,早期的鞋子一般都是平底鞋的结构,这样方便我们在各种各样的场合都能够脚踏实地,稳步向前。

而高跟鞋据说就是路易十四这个小矮子皇帝,为了让自己显得更高大伟岸,而让人发明制作的。果然,穿上之后,一米四的小矮子也能变身一米五一米六……

不过也有传说,是商人为了妻子能在雨天出行的时候不湿脚,所以才特别制作这种高跟的鞋子。

不管怎么样,女性穿上高跟鞋,确实会显得更为婀娜多姿,特别是走路的姿态,看起来更加迷人。所以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让女性显得更美的工具……

2、限制女性穿高跟鞋的自由,才是女性的枷锁。

不过穿着高跟鞋,固然让女性看起来更高,腿更长,姿态更优美,但是长期穿高跟鞋,挤迫脚跟,也会造成女性脚部的肌肉、骨骼变形。 穿久了,脚也不舒服。

所以有不少女性并不喜欢穿高跟鞋,她们更喜欢舒适的平底鞋或运动鞋。

然而,有一些工作岗位上,就对女性员工穿着有着特殊规定,比如工作期间,必须/不能穿着高跟鞋等。

除了安全因素考虑的限制,实际上,这样的行为,才是对于女性的枷锁,让她们失去了选择自由,被迫选择穿或者不穿高跟鞋。

3、现实生活中,对于女性的枷锁无处不在。

杭州地铁上,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一位女士仅仅因为穿着吊带装,而被工作人员称衣衫不整不允许坐地铁……而且工作人员并非态度不好,而是煞有介事,似乎真的有不允许这样穿着的规定。

后来经过媒体报道,地铁方面又改口称是怕这位女士感冒……

穿吊带衫也变成了衣衫不整?那农民工穿着沾满灰尘的工作服,是不是也不给进地铁了?可是,男性穿着背心拖鞋怎么就给进地铁站了?

实际上,就是赤裸裸地在歧视女性的穿着……

穿着仅仅是日常中很小的一个方面,其实还有不少能够体现对于女性枷锁的例子,比如认为女性就是生育机器,不得不生育,没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就是废人等等……

想要认清这种枷锁,就需要女性自身能够察觉,并抵制这种枷锁,打破这种枷锁。

不过更重要的是,是把意识上的枷锁给打破了,让“女人应该怎么样”的思维从脑海中消失,不再给自己束缚,也不让别人束缚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打破枷锁所带来的自由……

毛姆《人性的枷锁》:不读会快乐,读不懂会痛苦,读懂了会洒脱

如果一个人没有读过、或者不需要读《人性的枷锁》,那么他必定是快乐的,他的烦恼也都是具体和细微的烦恼;而一个人开始阅读《人性的枷锁》,他的烦恼便滑向了不可逆行的泥沼,他要么痛苦,要么超脱,但凡触及哲学的思索都是如此。 《人性的枷锁》可以说是毛姆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 作者毛姆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作品备受不同地域和阶层的读者喜爱,《人性的枷锁》是以作者近三十年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本就擅长冷峻描摹人性的毛姆,在这部作品里将人性的刻画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人性的枷锁》讲述了一个怎样跌宕起伏的故事? 如果说《月亮与六便士》是讲述天才的一生,那么《人性的枷锁》便是讲述普通人一生的挣扎浮沉。 毛姆的自传作品,却有每个人的影子。 他善于观察和凸显人物,对人情的冷暖又格外敏感,因而故事所抒发的情感能引起很大共鸣。 主人公菲利普先天带有跛足的残疾,年幼时,他的父母便双双去世。 随后菲利普寄人篱下,在求学和追逐理想的路上历经坎坷,感情失意受尽折磨,事业上也走了很多弯路,一度落得孤苦伶仃、流落街头。 可是菲利普的一生,绝不仅仅是一个可怜人凄苦的一生,他的生命体验比大多数人丰富,他的痛苦和思考也格外深刻。 毛姆的文笔让读者很有代入感,他的文字简练直接,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都恰到好处。 他笔下的人物和他所写的故事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让人如同亲眼所见,有身临其境之感,并如同读自己的内心活动一样产生巨大的情感共鸣。 天人永隔的亲人,被嘲笑的缺陷,无疾而终的青春,被辜负的爱情,分道扬镳的朋友,身无分文的困境,怀才不遇的艰辛,以及无可阻挡的对世界的质疑……这本书包罗万象,只为剖析人性的本质,挣脱人性的枷锁。 二、人性的枷锁到底是什么? 1.欲望 “生命充满激情,灿烂丰富,它给人带来了许多,也叫人有了不尽的欲望,试图追求更多。 人类的特性就是不知满足,他们把孜孜不倦的活力化作对某种不可言喻的实体的追求。 ” 菲利普看到太多的人追求着虚无的名利、想要更多的金钱,收藏更多的古董,追逐更多的女人。 他们并不在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所谓的追求幸福也不过是追求享乐的幌子。 为得到更多自己本来不需要的东西,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实在是得不偿失。 欲望是无止尽的,人性的枷锁之一便是成为欲望的奴隶。 2.对社会的反思 “凡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就被标榜为一种美德,而对社会不利的行为则要贴上罪恶的标签。 善与恶无非就是这样来的。 社会有三把利剑专门用来对付人:法律、舆论和人们心中的道德良知。 ” 毛姆的精明在于,他总是通过书中人物冷静犀利地说出自己的立场,我们生活在一个约定俗成的社会,社会规则既已建立,人人按之行事,许多事情便被教育得理所当然。 用鲁迅的话是,“向来如此,便对么?” 毛姆在《人性的枷锁》里,用大段的篇幅来提出质疑,他在探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考社会道德和个人自由之间的连接。 生活在大环境之中的人,必然要背负社会主流的认知,该接受怎样的教育,过怎样的人生,甚至在什么年龄与什么样的人结婚,与家人保持怎样的关系,都被条条框框无形地约束着。 人是社会人,最怕背负枷锁而不自知。 3.对生命意义的苦恼 第一阶段:苏醒,质疑。 “活着有什么意义?人生在世,所作所为皆是徒劳。 ” 第二阶段:探寻,解谜。 “生命没有意义,地球只是一颗飞速运转的行星。 生命发源于此,产生在一片混沌之中。 而这只是这颗星球的一段历史。 ” 第三阶段:看透,自在。 “生命微不足道,死亡更无足轻重。 ”当发现万事万物的一切都是偶然而已,也就不再被其束缚,卸掉了人生的最后一道枷锁。 在菲利普的整个人生中,越是成熟越是为生命意义所困惑甚至在很长的时期里迷失自己,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陷入久久的不安和挣扎,与比自己年长的或者博学多才的朋友对话,试图融入一个更加透彻和深沉的世界。 以为自己是清醒的,可直到事实变故像洪水般扑面而来,朋友接连远去,情场一再失意,才发现自己在命运的洪流下无能为力,甚至一度有寻死的想法。 之前为了成为更好的人。 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提升自己,有一天发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毫无意义,便陷入了深深的迷惘。 这不是菲利普一个人的烦恼,而是每个普通人生命中一旦思考就无法回避的烦恼,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当我们死去,一切不复存在,那我们这一生为之奋斗的一切是否还有意义? 苏格拉底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 ” 追求生命的意义,必然要承受这种痛苦,而那些麻痹木然的人不曾思考生命本身,也就没有这种烦恼。 可是这种痛苦是哲学式的、深沉的,而那种快乐是肤浅的、享乐的。 没有孰是孰非,只是生而为人,若不曾好好审视生命本身,未免遗憾和可惜。 “生命没有意义,可生命有美。 ”最终,菲利普意识到纵使一切都将归于虚无,一生的每个瞬间却都是真真切切的,最美的恰恰是寻常生活中的点滴。 “可他从没发现也许由出生、工作、婚姻、生育、死亡编织出的最简单形状才是最完美的模样。 可能向幸福投降就是承认了生命的失败,可这样的失败却比任何勋章都更加闪亮。 ” 菲利普本来最大的梦想就是完成学业之后游荡世界,可最后,他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了留在当下,留在爱自己的姑娘身边,自愿生活在平凡琐碎的日子中。 这不是他对生命的投降,反而是一种反抗。 自己做出的选择,这种主动性是对生命虚无最有力的一击。 三、如何才能挣脱生命的枷锁,拥抱自己的人生? 1.与智者为伍,广交朋友,虚心求教 在菲利普的生命里,对他影响最大的人莫过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他们一起饮酒谈心,从天文地理,人文艺术,到生命中哲学,万事万物皆是话题。 意见相左时据理力争、针锋相对,在真理面前没有妥协。 正是在这样一种开放包容的朋友圈子里,菲利普受益良多。 从开始时只是在一旁听着,到后来自己能跟别人说上几句,最后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朋友对其都有巨大的引导意义,他们滋养了菲利普的生命,也成全了他的人生。 让他从自卑变得自信,从混混沌沌变得思想独立自由。 2.与好书相伴,坚持阅读,与圣贤对话。 “因为读书有乐趣,我已经习惯读书了,如果不看书就像不能抽烟一样浑身不自在。 另一部分是想从书里认识自己。 ” 可以说,菲利普的第二大好友便是书,在他人生的各个时期,他都一直有看书的习惯,书见证了他的起起落落。 在菲利普一无所有的时候,最后的行李也只剩下一衣物和书。 对菲利普而言,书不仅仅是白纸黑字,它们既是智慧又是陪伴,也带给他无尽的力量,支撑他度过最艰难的一段路,在无形之中丰富了他的头脑和内心。 通过知识武装自己,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让自己闪闪发光,才能和优秀的人互相照耀。 3.与勇气并存,逆流而上,不轻易放弃 菲利普身上最大的能量也许就在于他的勇敢,他总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不管有多难也要硬着头皮上。 他没有按照家人的意愿,走铺好的道路去成为一名体面的牧师,也没有退而求其次违心地当一名光鲜的律师,而是想学艺术的时候放弃一切奔赴巴黎,想从医的时候历时七年也要考取证书。 经历了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讽刺和质疑,他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路上四处碰壁,也一再地在经济上捉襟见肘,甚至落得流落街头、食不果腹。 他放弃了康庄大道,选择了荆棘丛生的小路,遍体鳞伤,却采摘到更艳美的鲜花。 比起顺风顺水、毫无波澜的一生,逆流而上的菲利普,他的生命是无可复制的多姿多彩。 4.与善良共生,生命之痛报之以歌。 菲利普命途多舛,幼年时父母去世,他只得寄人篱下和伯伯伯母一起生活,先天跛足更是让他受尽嘲笑奚落。 原生家庭的不幸,身体的残疾,被心爱的人羞辱,一度让他非常自卑。 他承载了这世界太多的恶意,但他没有怨天尤人,当别人拿他的软肋攻击自己时,他选择沉默,而非攻击对方。 菲利普善良得有些让人心疼。 他在朋友落魄的时候倾囊相助,对自己心爱的女人有求必应,对家人尽心尽力。 无论受到多少谩骂、诋毁、欺骗,他都没有让自己变成一个冷血的人,他是寒凉世间的一团微光,用自己的爱和善意给他人温暖和明亮。 四、结语 《人性的枷锁》映照了普通人的一生,菲利普的烦恼是千千万万你我的烦恼,为生计奔波,为情所困,挣扎于欲望与理智的边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 这本书是毛姆的自传式作品,书中的菲利普最终挣脱了人性的枷锁,与自己的人生和解,作者毛姆的一生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而凡尘中的我们还在挣扎着、迷惘着、前行着。 在《人性的枷锁》这本书里,有很多似曾相识的故事,挣扎于理想与现实,是他著名的《月亮与六便士》;爱上一个轻浮无脑的女子,催生了感人的《面纱》;对世界的好奇和渴望,成就了《刀锋》…… 人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对应人性各种各样的枷锁,道德、宗教、教育、家庭、社会、爱情、金钱…… 凡人所追求的,无一不是一种负担,只有不被这些外在的事物困扰,才能真正拥抱自己内在的人生。 关键在于人格的觉醒,奋起,敢于向生命发问,勇于面对残酷的真相,不放弃对生命百般滋味的体验。 迈向高处的挣扎固然痛苦,而一旦挣脱了人性的枷锁,便拥有了真正的自由。 *作者简介:空中行云,一个集爱与孤独于一身的女子,在梦与现实之间自说自话。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8712.html
这些真是中年女性的穿衣典范 优雅不扮嫩 看这些穿搭就对了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