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山绿化工程拓宽群众增收路

波玛村 乃琼街道

原标题:南北山绿化工程拓宽群众增收路

5月,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街道波玛村,昔日的荒山秃岭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放眼望去,绿意葱茏,让人心旷神怡。

走进位于乃琼街道波玛村三组的拉萨南北山堆龙德庆区造林绿化工程(乃琼街道波玛村1号片区),身着统一绿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默契配合,开挖树穴、种植苗木、洒水浇灌,不一会,种好的祁连圆柏、山杏、白榆等树苗整齐排列、随风而立。

拉萨南北山堆龙德庆区造林绿化工程(乃琼街道波玛村1号片区)项目负责人苏晓宇介绍说,乃琼街道波玛村1号片区项目造林面积为2492.5亩,项目于2023年5月正式开工进场,截至目前已完成造林绿化2200亩,即将竣工验收。

龙德庆区

为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波玛村积极对接造林企业,吸纳当地群众参与南北山绿化建设和管护,组建劳务组织,按照轮流制度,以人员日结250元、农运车日结400元等标准,每日派遣所需人员与机械。2023年,项目累计带动波玛村群众务工增收980余万元,为群众增收增加了新渠道。

正在参与植树的乃琼街道波玛三组村民益西多吉就是受益人之一。他告诉记者:“作为本地村民,我参与南北山绿化建设和管护的这一个多月里,工资收入达7500多元。既兼顾家里的农活,同时还能为家乡环保事业出力,让家乡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我感觉非常自豪。”

自拉萨市全方位开展南北山绿化工程禁牧封育工作以来,乃琼街道将禁牧封育工作纳入居民公约,引导居民共同遵守。同时,乃琼街道依托南北山绿化工程,在波玛村10135亩南北山绿化工程禁牧封育区开展拉萨南北山堆龙德庆区造林绿化工程(乃琼街道波玛村1、2、3号片区)项目,有力推动波玛村绿化工作向前发展,为堆龙的生态环境注入更大活力。

波玛

如今,堆龙德庆区南北山绿化工程禁牧封育工作正有力、有序进行中。在乃琼街道波玛村,南北山绿化工程禁牧封育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还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记者 卢文静 通讯员 尼玛拉珍)


西宁市南北山绿化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巩固西宁南北山绿化成果,促进南北山绿化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南北山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及其管理。 南北山绿化的规划区域,由市人民政府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条 南北山绿化工作应当遵循生态优先、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统一规划、建管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南北山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南北山绿化建设和管护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南北山绿化建设和管护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市、区(县)人民政府拨付的专项资金,社会投资、捐赠款和其他资金。 第五条 南北山绿化主管部门主管全市南北山绿化和综合开发工作,研究决定南北山绿化工作的重大事项,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指导、协调和考核南北山绿化管理工作,督导南北山绿化规划的实施;(二)划定绿化承包责任区,确定承包方,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下达绿化任务;(三)对承包方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等服务,对承包方的绿化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审核承包方的基本建设、景区景点建设、生态旅游开发和多种经营项目,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办理林权和土地确权的颁证工作;(四)筹措造林工程及管护资金,协调实施供水、供电、灌溉、道路、通讯等绿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南北山绿化建设及其管理工作。 林业、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国土、环保、水利、民政、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公共服务企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南北山绿化工作。 第六条 凡在西宁市的单位和个人都有绿化南北山的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制止、投诉和举报损害南北山绿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对南北山绿化建设和管理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第七条 南北山绿化总体规划由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编制,按规定程序报请批准后实施。 确需对规划进行修改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报请批准。 第八条 严格控制在南北山绿化规划区域内占用绿化用地的建设项目,确需占用绿化用地的建设项目,应当征求南北山绿化主管部门意见后,由林业、规划、国土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程序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九条 南北山绿化规划区域内的土地可以依法承包给承包方进行绿化,承包方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建立健全绿化组织机构,落实领导责任,确定专职现场负责人;(二)根据南北山绿化主管部门下达的绿化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管护措施并组织实施,保质保量完成绿化任务;(三)做好林地灌溉和林木抚育管护工作,及时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保证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四)维修养护好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修建管护房、微小型配套灌溉设施和便道;(五)做好防火、防汛、抗旱及防盗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六)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条 南北山绿化规划区域内的国有土地,作为绿化用地,由市、区(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绿化。 南北山绿化规划区域内的集体土地、集体使用的国有土地或者集体所有的荒地、荒山,尚未承包或者绿化的,由所在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绿化,也可以承包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绿化。 南北山绿化规划区域内的耕地,实行退耕还林,由所在区(县)人民政府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绿化。 第十一条 林地所有权人应当与承包方签订绿化承包合同或者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报南北山绿化主管部门备案。 承包方应当按照承包合同或者协议约定进行造林绿化,连续两年未造林绿化的,林地所有权人可以依法解除承包合同或者协议,收回林地使用权,并让承包方限期清理地上附着物。 第十二条 在承包区内修建直接用于绿化生产服务的设施,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承包区面积的3%,并征求南北山绿化主管部门意见后,由林业、规划、国土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程序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直接用于绿化服务的设施包括:(一)管护房、办公用房和林业物资仓库;(二)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设施;(三)贮存种子和培育苗木的设施;(四)林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五)供水、供电、灌溉、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

南北山

中国的世界生态工程之最是?

南北山绿化工程拓宽群众增收路

是三北防护林工程:(以下是本人查阅的资料希望能帮助LZ) 三北工程是改造自然的伟大壮举,是一项荫及子孙、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30 年的建设成就,有效拓展了人们生存发展空间,奠定了中华民族经济社会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30年的建设实践,开辟了建设区增收的新渠道,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 30年的建设历程,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铸就的“三北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升华,为人类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30年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十分英明的,顺乎民心、合乎民意;30年的实践也证明,人们在恶劣的生态环境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也不是无所作为的。 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科学的态度,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可以治理的,穷山恶水的面貌是可以改变的。 1978年11月25日,中国政府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出发,作出了在我国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以下简称三北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 根据总体规划,三北工程建设范围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孜别里山口,东至黑龙江省宾县,东西长4480千米,南北宽560~1460千米。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三北工程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建设期限为73年,分3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 主要目标是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15%;平原、绿洲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大部分水土流失侵蚀模数降低到轻度以下;沙地和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漠面积不再扩大;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通过30年建设,三北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446.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建设前的5.05%提高到10.51%,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建设背景建设三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维护生存空间的战略需要。 三北地区分布着我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总面积达14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形成了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 这一地区风蚀沙埋严重,沙尘暴频繁。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20年间,有667万公顷土地沙漠化,有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有1000多万公顷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牧草严重退化,有数以百计的水库变成沙库。 据调查,三北地区在上世纪50~60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70~80年代初,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2100平方千米。 三北地区大部分地方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干旱等自然灾害十分严重。 三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55.4万平方千米(水蚀面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每年每平方千米流失土壤万吨以上,相当于刮去1厘米厚的表土,黄河每年流经三门峡16亿吨泥沙,使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淤沙4亿立方米,下游部分地段河床高出地面10米,成为地上“悬河”,母亲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干旱、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难,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建设三北工程不仅对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设三北工程是实现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战略需要。 三北地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区,聚居着汉、回、蒙、满、维吾尔、哈萨克、鄂伦春、塔吉克等22个民族,总人口1.67亿。 三北地区战略地位突出,有我国重要的国防基地。 工程区横跨我国北方半壁河山,同俄罗斯、蒙古等10多个国家接壤,国境线长达7000千米。 三北地区有许多革命老区,由于生态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 建设三北工程不仅对增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维护国家安全,巩固国防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 建设三北工程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三北地区地域辽阔,光热资源充足,物种资源多样,矿产资源丰富。 人均农地、草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极具开发潜力的农业区;已经发现的矿产有170多种,约占全国的70%,其中有多种矿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有明显的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冶金、重化工基地。 建设三北工程是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解决生态灾难的根本措施。 三北地区在农田保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不少地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工程建设前,三北风沙区造林保存面积达187万公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造林保存面积达140万公顷,为大规模进行沙害、水患治理积累了经验。 实践证明“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要在于兴林”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植树种草是解决生态灾难的根本措施,生态灾难只能用改善生态的办法来治理。 30年来,工程建设始终坚持生态建设的主导目标不动摇,并且伴随社会发展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思路调整 三北工程建设之初,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三北地区生态面貌,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促进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粮食安全,把农田防护林作为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集中力量建设以平原农区的防护林体系。 二期工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为进一步调动群众投身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工程建设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指导思想,使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生态建设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统一,改变单一生态型防护林建设模式,做到农林牧、土水林、带片网、乔灌草、多林种、多树种、林工商七个结合,使防护林体系达到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三期工程,从三北地区的实际出发,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由近及远,突出重点的方针,在三北农牧业生产迫切需要、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选定一批党政领导重视、基础工作扎实的县旗,进行重点扶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成一批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提出到2000年,在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京津和河北北部、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新疆绿洲等地建成一批规模不等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四期工程,根据日益严峻的防沙治沙形势,提出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 近几年,根据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在工程建设中提出了“建设一个亮点、统筹三大区域”的工程建设思路,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试点、农防林更新改造和重点农区、重点沙区和水土流失区的高标准防护林建设。 建设重点 三北地区生态脆弱,治理难度大、任务重。 建设中,在坚持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农田防护林三大重点的同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突出工程建设主攻方向,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与任务,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工程建设。 一期工程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基本原则,在农牧交错地带的长城沿线紧密结合基本农田和基本草牧场建设,确定了194个重点建设县,将70%的国家专项投资和70%的建设任务安排到这些重点县,重点开展了以营造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重点地区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为主体的防护林建设。 二期工程在巩固完善已有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同时,重点安排京津周围绿化工程、京包—包兰铁路两侧等5个重点工程, 并将山西昕水河流域等确定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示范区。 三期工程在巩固已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又提出率先在东北三省和京津两市以及西部八省73个县建设区域性防护林体系的奋斗目标,把建设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作为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计划资金上优先予以保证,在科技推广上重点给予支持,在政策措施上优先予以扶持。 四期工程根据国家批复三北工程建设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基本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又把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河西走廊、新疆绿洲外围等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将国家下达投资和安排建设任务的70%以上用于防沙治沙。 三、政策与行动30年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三北工程建设,在组织实施工程建设过程中,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措施。 工程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坚持以质量管理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强化工程管理。 一是强化组织管理。 为了加强工程建设的领导,国务院成立了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工程建设的重大事项。 工程建设由国家林业局主管。 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具体负责工程的规划、计划、督导、检查,各级林业部门成立工程建设专管机构,或固定专管人员,负责本省区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各乡镇林业站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决策到实施紧密结合的工程管理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并在实施过程中先后制定了工程建设的技术、计划、资金、等管理办法、规程和标准,使三北工程建设从种苗准备到检查验收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管理都有章可循,推进了工程建设组织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是加强计划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不断创新工程建设管理机制,积极推行招标制,对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公开招标,专家评议,民主决策,择优扶持;推行合同制管理,层层签订建设任务合同书,明确项目规模、内容、质量、建设期限及职责,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国家补助资金,做到任务、资金和责任三落实;推行监理制,加强质量监督;推行检查通报制,对计划执行落实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 二是严格资金管理。 对工程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账、专用,单独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三北工程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开展三北专项资金专项审计,杜绝挤占、挪用、改变投向等现象。 三是全面推行质量管理。 建立技术干部承包责任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把关,实行技术承包,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实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对造林质量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定期进行多方位的质量评估;建立重点项目通报制度,将重点项目检查验收的结果进行通报。 建设机制 30年来,始终把创新作为推动工程建设的根本动力,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一期工程建设期间,试行了经济合同制,实行任务、投资、期限、负责人四落实,用经济手段对工程建设进行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建设。 二期工程期间,在强化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制的同时,大力推行工程造林,建设项目按程序立项、按设计施工、按项目投资、按标准检查验收,做到计划与规划衔接,投资与质量、任务挂钩,验收结果与奖惩兑现。 三期工程建设期间,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制,确定了“五长”(省长、地市长、县市长、乡镇长、村长)工程建设负责制和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坚持每年逐级签订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抓工程建设的责任与职责,保证了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期工程建设期间,建立了目标明确到省、任务分配到省、投资下达到省、责任落实到省的“四到省制度”,增强了各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各地在工程建设中普遍推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报账制,监理制,提高了工程建设科学管理的水平。 科技支撑 30年来,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来抓,切实加大科技攻关和适用技术推广工作力度。 一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为了突破工程建设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的技术瓶颈,从三北地区干旱少雨的实际出发,组织科研、教学单位开展科技攻关,推广应用了以抗旱造林技术为主的系列适用技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3%。 同时,在飞机播种造林技术上,突破了年降雨量200毫米以下不宜飞播的“禁区”。 二是大力开展推广方式转变。 在工程建设中,按照不同类型区,实行由推广单项技术向综合配套技术的转变,组装配套造林、营林、经营等综合技术措施,建设科技试验示范区,探索总结治理模式。 先后推广了先进适用技术1200多项,推广面积达到300多万公顷,造林保存率由过去的60%提高到85%以上。 同时从工程建设国家专项投资中拿出10%的资金专门用于适用技术的推广,保证了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三是大力开展造林模式创新。 在三北地区,按照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要求,总结推广应用了100多种造林模式。 并按照功能布局需要,在三北地区推广了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防护林建设。 建设政策 30年来,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工程建设始终以改革为动力,不断调整、改革和完善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营造林机制和投资模式,努力创造有利于工程建设良性发展的经济政策环境。 一期工程上马不久,各地结合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大力推行了承包造林、“谁造谁有,允许继承和转让”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政策,促进了造林生产责权利的结合,明晰了产权关系,调动了农民的造林积极性。 二期工程期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结合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改革和全民义务植树等政策的实施,推行“两工”(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造林和“四统一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造林、统一验收、分户经营)的统分结合的造林政策,探索了工程建设新的组织形式和利益激励机制,促进了按山系、按流域的规模治理。 三期工程期间,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建立,生产要素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农村经济状况的改善,开始推行“四荒”拍卖和股份合作制造林政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四荒”拍卖的政策和办法,鼓励不同经济成分主体,充分调动了社会团体和农户投身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四期工程期间,随着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林权制度改革等政策措施的实施,把集体林分家到户,国有林家庭承包,明确了林地的使用权,放活了林地经营权,落实了林木的处置权,农民成为了山林的主人,促进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并存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种苗工作 三北工程建设始终把种苗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第一道生产环节,不断强化种苗的基础地位。 一是加强了良种繁育和采种基地建设。 先后设立优良灌木采种基地2.6万多公顷,建设了樟子松、落叶松、油松等一批种子园和母树林,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优质林木种子。 二是建立了以国有场圃为龙头,以乡村苗圃为骨干、以村户育苗为补充的多层次苗木生产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数量充足,品种对路,质量优良的苗木。 三是加强了种苗技术推广,大力推广了容器育苗、组培苗、全光育苗等新技术,使育苗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是加强骨干苗圃建设,大力推广合同制育苗。 在三北地区选择了一批自然条件好,有一定生产规模,有一定基础的乡村苗圃,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定向培育优质苗木。 五是加强种苗信息管理和服务工作。 建立了三北地区种苗信息网,适时提供种苗供需信息,促进种苗的余缺调剂,保证了种苗与造林衔接。 国际合作 三北工程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启动建设的一项大型林业生态工程,从建设开始就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球化发展态势,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截至2006年底,三北地区有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25个国家和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等10多个国际组织和社会团体援助的林业或以林业为主体的项目58 项,援助资金超过16亿元人民币,援助领域涉及防治荒漠化、湿地恢复与重建、治理水土流失、林木育种与改良、机械化造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产业开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 同时,先后有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和技术人员到三北地区考察三北工程建设。 四、建设成就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发动与精心组织,工程建设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 重点治理区的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双降”趋势。 在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上,采取封育、飞播、人工造林相结合的办法,营造防风固沙林561万公顷,使27.8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得到治理,1000多万公顷严重的沙化、盐碱化草原、牧场得到保护和恢复,重点治理地区的风沙侵害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双降”趋势。 据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表明,从1999年到2004年的5年间,陕、甘、宁、蒙、晋、冀等6省(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与1999年相比,沙化土地净减少7921平方千米。 重点治理的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已进入了改造利用沙漠的新阶段。 新疆完成造林274万公顷,绿洲面积由工程建设前的4万多平方千米扩大到7万多平方千米。 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呈“双减”趋势。 在以黄土高原为主的水土流失区,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按山系、分流域综合治理,营造水保林和水源涵养林723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由工程建设前的 5.4万平方千米增加到现在的 38.6万平方千米,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呈“双减”趋势。 重点治理的黄土高原造林779.1万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万平方千米,使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23万多平方千米,近5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万多平方千米,土壤侵蚀模数大幅度下降,每年入黄泥沙量减少3亿多吨。 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农田林网化面积和粮食产量呈“双增”趋势。 在东北、华北、黄河河套等平原农区,坚持以保障粮食生产为目标,营造带片网相结合、集中连片、规模宏大的区域性农田防护林253万公顷,有效保护农田2248.6万公顷,平原农区实现了农田林网化,一些低产低质农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 三北地区的粮食单产由1977年的118公斤/亩,提高到2007年的311公斤/亩,总产由0.6亿吨提高到1.53亿吨。 在沙区新辟农田牧场1534万公顷。 农田林网化面积和粮食产量呈“双增”趋势。 据东北林业大学测定,由于农田防护林的作用,粮食增产15%—20%,仅此一项,三北地区增产粮食187.6万吨。 2005年全国产粮“十强县”全部是三北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达标县。 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30年来,三北工程把生态治理同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建设了一批特色林产品基地,培育了优势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目前,工程区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13.9亿立方米,净增6.7亿立方米。 营造的农防林和用材林,活立木蓄积高达4亿立方米,已具备年产2000万立方米的木材生产能力。 营造各种经济林400万公顷,建成了苹果、红枣、香梨、枸杞、板栗等一大批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带。 年产干鲜果品3600万吨,产值达到537亿元。 通过防护林体系建设,广大人民群众从特色经济林等产业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地方经济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三北地区形成了以人造板、家俱制造、造纸等为主的木材加工企业5000家,安排就业人员70多万人,产值225亿元。 同时,三北地区以森林观光和绿色产品为主题的各类旅游、休闲产业正蓬勃兴起, 2007年接待游客近9000万人次,产值达192亿元。 开创了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突破了传统林业建设理论。 三北工程是我国政府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林业生态工程,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先河。 在30年的建设中,广大建设者和管理者在建设思路、组织形式、工程管理、治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第一次提出了建立一个高生产力的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多林种、多树种、带片网、乔灌草、造封管、多效益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型防护林体系的思想,把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有相结合起来;第一次把生态建设以国家重点工程的形式组织起来,以生态工程建设带动了林业全面发展。 增强了全社会的绿化意识,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生态建设领域的地位。 三北工程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改善国土生态面貌的决心和意志,符合三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愿望,激发了工程区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建设绿色家园的积极性。 三北工程建设凝聚了三北地区广大干部的心血,凝聚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汗水。 铸就了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造福人类”的“三北精神”。 三北工程的实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国际上誉为“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壮举”。 1987年以来,国家林业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局等10多个单位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1988年,邓小平同志为三北工程题词“绿色长城”;199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宣布:“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长达4480公里,已成为阻止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 三北工程与我国改革开放同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30年来,三北工程建设从中国国情、三北地区区情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生态建设目标不动摇,实行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全社会办林业;将防护林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将生态治理与改善民生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建设道路。 五、未来发展三北地区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4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沙化土地的85%;水土流失面积24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67%。 三北地区也是我国林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三北地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宜林地面积3936万公顷,占全国宜林地面积的68.7%;全国近50万平方千米可治理的沙化土地,90%集中在三北地区;黄土高原45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基本上分布在三北地区。 我国实现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和2050年26%的战略目标,增值空间重点在三北地区。 三北工程对于改善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发展,发展现代林业,推进生态文明,提高我国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地位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建设完备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为目标,以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为主线,以新农村村屯绿化,特色产业发展,林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科技和政策创新,大力开展造林育林、封禁保护、更新改造、巩固提高,为实现三北地区生态根本好转、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目标任务: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完善提高,加快发展,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2%。 平原农区建成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土地承载力和人口环境容量明显增强。 到2050年,完成三北工程规划建设任务,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15%左右,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建成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建设布局和重点:在沙区,以遏制土地沙化为根本,加大封禁保护力度,推进全面治理,建设乔灌草复合防护林体系;在山区,以水土保持为重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提高土地生产力;在平原农区,以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为目标,建设、改造、提高相结合,建设高效农业防护林体系。 集中力量抓好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新疆绿洲外围和河西走廊的防沙治沙;加大黄河流域、辽河流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石羊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强化江河源头和风沙源的综合治理措施,依法划定封禁保护区,从源头上控制风沙和水土流失危害。

求助,谁知道济南市天桥区规划

7月18日,从召开的天桥区迎接第十一届全运会暨依法整治违法违章建设动员大会上获悉,从今年到2009年,天桥区将开展“五大工程”,强化“六项整治”,辖区内的33条道路将得到改造,4条道路面临拓宽,并将建成一座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城市建设五大工程1.鹊山龙湖工程按照总工期安排,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二期工程正在进行中。 重点项目共6项:西部都市农业区土地整理开发;中国风情社区、旅游服务中心建设用地的填筑,开挖小沉沙地及周围湖区;龙脊岛建设和相关湖区的开挖;区域内各项基础设施的市政设计及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鹊山水库两条输水管线的迁移;工程所涉及1.4万名居民、56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建设;开工建设黄河楼、三河楼。 建设时间:2005年―2009年2.建邦黄河大桥及泺口穿涵隧道工程。 建设时间:2007年―2010年3.北园大街综合改造工程。 建设时间:2006年―2007年4.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以“开发先行,以开发带治理”的工作思路,结合小清河规划,按照整体工作“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做好重点片区及沿线的规划编制、土地收储等开发建设工作。 建设时间:2007年―2009年5.棚户区改造工程重点项目共16个片区,占地总面积l375亩,涉及居民1.15万户,共2.95万人。 包括馆驿街西片区、明湖西路济安街片区、经一顺河三角地片区、明湖北路角楼庄片区、宝华片区、万盛片区、明湖北路北关片区、官扎营片区、北刘片区、仁丰片区、聚贤片区、明湖西路茂新街片、顺河街片区、沃家车北新村改造、沃家车北老村改造、汽车厂东路南片区。 综合整治六项任务1.违章建筑整治。 拆除严重违反城市规划和影响城市景观的建筑物,维护城市规划、建设秩序。 2.市政设施整治。 (1)道路环境整治道路改造共33项:堤口路、济齐路、车站街、顺河街、历黄路、黄岗路、标山南路、环城路、凤凰山路、东西丹凤街、标山路、马家庄南路、新黄路、东工商河西路、东工商河东路、西工商河西路、西工商河东路、济安街、义合北街、北关北路、堤口南路、交校路、启盛街、铜元局前街、制革街、矿院路、水屯北路、七一路、水屯路、联四路、清河路、泺安路、徐李路。 改造内容:道路、排水、路灯。 道路拓宽4项:师范路、无影山路、三孔桥街、北马鞍山路。 拓宽内容:道路拓宽、排水、路灯。 道路延伸1项:无影山西路北延。 延伸内容:道路延伸、排水、路灯。 路灯设置1项:二环北路。 设置内容:路灯。 (2)河道环境治理。 重点项目共6项,包括工商河截污、清淤、砌垒、护栏;东洛河截污、清淤、护栏;西洛河护栏;柳行河清淤;兴济河清淤、砌垒;洛林沟清淤、砌垒。 (3)环卫设施改造。 在公厕升级改造、废品楼台拆除改造、机械设备购置更新等方面实现突破。 (4)绿化改造提升。 以市区道路绿化改造提升为重点,深入推进绿化工程,做好无影潭公园、大魏社区公园改造和北园路、外环路两侧绿化综合整治工作。 3.窗口周边环境整治。 对济南火车站、济南火车东站、济南长途汽车总站、济南动物园、泺口服装市场等重要窗口,实施绿化美化改造,打造崭新的济南窗口景观形象。 4.城市出入口整治。 综合整治铁路沿线及重点城市出入口道路周边环境。 5.居民小区整治。 实施开放式居民小区综合整治,营造宜居环境。 6.景点环境整治。 重点整治药山、鹊山、标山、凤凰山、张养浩公园和黄河泺口段等名胜景点。 另外,建设一处天桥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室内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室外面积不少于平方米,健身项目不少于10个。 新建设一处社区健身苑,室内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室外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健身项目不少于6个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4581.html
今日十二星座运势详解 2024年5月6日
Y 特斯拉停产最便宜Model 售价高2000美元 推出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