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滑坡隐患 省长为组长 广东成立调查评估组 珠海一高速单向封闭!梅大高速塌方灾害发生后

原标题:存在滑坡隐患,珠海一高速单向封闭!梅大高速塌方灾害发生后,广东成立调查评估组,省长为组长

5月1日凌晨2时许,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灾害,持续引发关注。

据央视新闻报道,5月4日,记者获悉, 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发生后,广东省政府即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灾害调查评估组。目前灾害原因正在调查评估中。

另外,5月4日,记者从梅州市人民医院了解到,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收治伤员中有1人当天解除留院观察,系1名15岁男生。这是塌方灾害发生后首位出院的伤员。该院现收治塌方伤员29人,情况稳中向好,其中1人危重,经专家判断生命体征平稳。

5月1日凌晨,00后小伙蔡炫达经历了23年来最惊心动魄的一夜。他驾车途经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点时,被下跪老人黄建度拦停,逃过一劫。

蔡炫达是福建漳州人,平时在广州做生意。4月30日晚,下班后的他从广州开车返回福建老家。

事发当时,蔡炫达正驾驶车辆行驶在梅大高速上。他远远看到,前方道路中间一位老人正用力地挥舞着双手,声嘶力竭地呼喊着什么,显得万分焦急。

尽管无法听清老人喊话的内容,但蔡炫达很快意识到,前方可能出事了!突然间,眼前的老人直接跪在路中间,双手合十作揖,似在苦苦哀求。这时,前方的车辆一个急停,蔡炫达也跟着猛踩刹车,这才把车停了下来。

一头雾水的蔡炫达立即下车查看,正当他准备询问老人发生何事时,不远处传来了阵阵呼救声。他走上前一看,前方道路竟出现一个巨大的塌陷坑。

“路塌了!”蔡炫达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他回头一看,自己的爱车离路坑已不到20米。

“我当时就蒙了!我应该是第二辆被拦下来的车,如果没有那位跪下的老人,我肯定也会掉下去。”蔡炫达坦言至今仍感到后怕,当时现场的呼救声还犹在耳旁。

后来他看新闻才知道,跪地拦车的老人名叫黄建度。“是他救了我,真的很感谢他!”

蔡炫达向记者回忆道,自己看到有一位老伯从塌方处爬出,想爬上高速护坡,但使不上力气。来不及多想,蔡炫达便立刻翻过护栏下去拉他,把他救到路面上。

“有个阿叔也一起下去救人了,当时并不认识他,后来才知道他叫刘永缙。”蔡炫达告诉记者,他们两人便组成临时救援小队,往塌陷坑下方蹒跚走去。

雨夜、坡陡、路滑……黑夜里,救援举步维艰。

一个踉跄,蔡炫达便滑了一跤,但他没有停下救援的步伐。一路手脚并用、连滚带爬,蔡炫达和刘永缙终于来到塌陷坑下方。

“我们救了两个孩子,一个是年龄很小的小女孩,一个是大约八九岁的男孩子。” 蔡炫达说,小男孩体重约八九十斤,手脚都受伤了,无法直接背抱,只能撑着孩子的腋下,接力着往上传送。

“我先护送一段,再把小男孩交给阿叔,自己往上爬一段后再把孩子接过来,这样接力把孩子救上去。”接力过程中,小男孩的父亲也跟在蔡炫达后面拉着爬了上去。

把小男孩护送到安全的地方后,蔡炫达才发现自己手脚发抖,体力不支。在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他配合把车挪开让出救援通道,并在救援人员指引下驶离了现场。

记者了解到,今年23岁的蔡炫达是一名退役军人。

珠海一高速路段存在滑坡隐患

交通单向封闭

值得注意的是,4日上午,广东中山、珠海及香港等地 遭遇暴雨突袭,局地降雨量达到特大暴雨级别。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5月4日从广东珠海交警部门了解到, 位于广东省珠海市的江珠高速珠海段一处路段存在滑坡安全风险,于4日下午实行交通单向封闭。

记者当日下午从珠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了解到,江珠高速北行K148+400位置存在滑坡安全风险,交警部门组织对香海高速转江珠高速出口至斗门出口路段进行南往北方向交通封闭管制(珠海往江门方向)。

据介绍,当日16时39分,S47江珠高速珠海段(北行方向)K148+400处高边坡植被塌陷,存在滑坡安全隐患,交通单向中断,恢复通行时间待定。

另外,珠海、深圳多地景区发布闭园通知。

多个景区发布闭园通知

马峦山郊野公园临时闭园

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中心

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天气影响,园区山体含水量已近饱和,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增高。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市“五一”假期后期天气仍不稳定,有阵雨、雷雨、局地暴雨可能。

鉴于恶劣天气下马峦山郊野公园内山体边坡存在石块滑落的风险,碧岭登山道狭窄且陡峭,易发生人员滑倒的危险情况,为防范持续性降雨及其引发的次生和衍生灾害,保障市民游客人身安全,我中心根据《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中心防汛防风预案(修订)》采取响应措施,现将具体事项通告如下:

一、暂时闭园时间:2024年5月4日下午3时起。

二、暂时闭园范围: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内全部区域。

三、恢复开园时间:视天气情况另行通知。

望广大市民游客积极配合,暴雨天气下做好自身防御工作。

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中心

中山、香港、澳门发布停课通知

5月4日9时42分,

中山发布部分镇街的停课通知

中山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市教育和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局提醒:板芙镇、三乡镇、神湾镇、坦洲镇、五桂山街道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已于2024年5月4日8时8分生效,市三防指挥部同时启动防汛(防暴雨)II级应急响应,请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板芙镇、三乡镇、神湾镇、坦洲镇、五桂山街道中小学、幼儿园、托育机构停课,各类托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参照执行。

红色暴雨警告生效 香港4日下午所有学校停课

香港天文台4日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当天上午,香港东部普遍录得超过50毫米雨量,将军澳和西贡雨量更超过200毫米。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发布公告表示,由于红色暴雨警告信号生效,所有学校当日下午停课。正在上课的学校应继续上课,直至放学时间,并在安全情况下方可让学生回家。

因暴雨关系

澳门中、小、幼及特殊教育4日下午停课

据@大湾区之声,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表示,因暴雨关系,按规定,中、小、幼及特殊教育下午停课,校方应确保校舍开放及安排人员照顾已返抵学校的学生,直至情况适宜学生安全回家为止。

校对| 汤亚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广州日报、新华社、中新网等

每日经济新闻


广东省工程勘察院的分支机构

院级单位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 人劳科 | 财务科 | 总工办 | 生产与设备管理科(岩土工程处) | 合同与资质管理科 | 经营部(投标办) |地质科(岩土勘察处)监察(审计)科 | 离退休管理科 | 工 会 | 团 委 | 伍仙桥基地物管部 | 江村基地物管部 | 测绘工程处 | 物探工程处二级单位第一水工环地质调查所 | 第二水工环地质调查所 | 第三水工环地质调查所 | 实验与物测中心 | 实验室 | 测绘工程一队 | 测绘工程二队测绘工程三队 | 岩土工程一部 | 岩土工程二部 | 岩土工程三部 | 岩土工程四部 | 岩土工程五部 | 岩土工程六部 | 岩土设计一所 | 岩土设计二所岩土勘察一部 | 岩土勘察二部 | 第一勘测分院 | 第二勘测分院 | 第三勘测分院 | 第四勘测分院 | 第五勘测分院 | 第六勘测分院 | 第七勘测分院第八勘测分院 | 矿产地质调查所 | 信息中心驻外机构广州分院 | 佛山分院 | 南沙分院 | 珠海分院 | 惠州办事处 | 增城办事处 | 深圳办事处西安分院 | 东莞分院 | 河源分院 | 海南分院 | 贵州分院 | 江西分院 | 阳江办事处 工作业绩地铁项目 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固戌站前后相邻区间详勘 深圳地铁1号续建工程西乡站后至深圳机场段详勘岩土工程勘察 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工程香梅北站~福田站段土建3标补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 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第五、七标段岩土工程勘察 深圳地铁5号线详细岩土工程勘察 深圳地铁7号线岩土工程勘察(初勘)(详勘) 广州市广花盆地二、三号线灰岩地区地质调查 广州市地铁二号线延伸段工可阶段勘察 广州市地铁二号线调整工程(一站一区间一折返线)初步阶段勘察 广州市地铁二号线调整工程琶洲至琶洲塔区间详细勘察阶段勘察 广州市地铁二号线调整工程琶洲站及折返线详细勘察阶段第一次、第二次岩土工程勘察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施工区间3标段(同和站~永泰站盾构区间)补充岩土工程勘察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大学城专线初、详细勘察阶段 广州市轨道交通大学城专线琶洲塔至仑头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 广州市轨道交通九号线突水危险性分析地质调查 广佛线B标段初、详细阶段勘察 沈阳地铁一号线Ⅱ标段勘察 公路、铁路勘察 长昆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地质勘察(补定测) 长昆铁路客运专线玉屏至昆明段补充勘测阶段 广州(庆丰)至清远(北江)高速度公路改扩建工程勘察设计第一合同段 广州至乐昌高速公路A1合同段补勘 广州至乐昌高速公路A1合同工段详勘 场地勘察 广州深业金沙洲项目详勘工程 广州知识城腾飞综合科技园初勘 中新广州知识城起步区Plot B2项目初勘 佛山市保利商业中心项目超前钻工程施工 金山谷创意产业园一期岩土工程勘察 卓景花园一期超前钻工程 惠东碧桂园亚婆角项目7-15号楼岩土工程勘察 中委广东石化2000万吨/年重油加工工程原油输送管线初勘 韶关碧桂园二、三期北(云林水岸)-3洋房区桩基础超前钻 科学城北区安置区(一期)建设工程 农林下路26号业务技术综合楼超前钻 中国广州市番禺区兴亚路亚运城项目新建4分区地块地质勘察 三水区金本水乡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工程详勘 地下管线探测 奥园广场一期外电线物勘工程测绘(地下管线探测) 猎德污水处理厂浓缩池、脱水机房和已拆设备区管道改造工程测量、管线探测 味可美(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盲探管线 林村铁路西社区供水管改造工程地下管线探测测量 横塘社区供水改造工程地下管线探测 养生广场项目地下管线探测 广州奥林匹克花园132#地块幼儿园地下管线探测 妇幼保健院电力管网勘探地下管线探测工程 110kv富山至汀根双回路电缆管网勘探地下管线探测工程 江门市新会区今古洲北部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工程(近期)管线探查 莆心湖社区供水管改造工程地下管线探测测量 128工业区供水管改造工程地下管线探测测量 石潭布社区供水管改造工程地下管线探测量 地灾评估 碧桂园凤凰城凤天苑5-9街边坡地灾评估 东莞市东平东江大桥地灾评估 增滘商旅公寓中心地灾评估 广东省江门市江顺大桥地灾评估 碧桂园凤凰城E9、E10区四、五组团西侧边坡地灾评估 广东省广佛江快通道江门段(二期)地灾评估 鹤山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服务采购合同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环线)建设项目观测地灾评估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黄村~增城广场)建设项目观测地灾评估 广州市荔湾区中南街海南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地灾评估 合浦至湛江铁路(CK63+000~CK143+085段)及联络线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储量评估 广东省大唐国际阳西核电建设项目用地压覆阳西县南山海独居石沙矿储量评估 地灾勘查 罗定市新乐中学地灾治理项目勘查设计 广宁县古琴岗五一车站山体崩塌地灾治理工程勘察 广州市番禺区校舍场址地质灾害安全排查 云浮市云城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 江门台山市大江镇木业一条街网山边坡治理工程勘察设计 广东省德庆县京村金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勘查 广东省四会市石狗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勘查 广东省广宁横山钽铌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勘查 广东省四会市石狗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阶段工程勘查 龙潭镇铁岗铅锌矿矿山地质环境勘查评价 笔架山公园东侧边坡治理工程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凰樵假日工程采坑东北侧边坡稳定性评价 惠东县平海镇半岛南部沿海地块地热卫星遥感探测 地灾设计 科城环保企业周边山体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 恒大山水城首期幼儿园及5号路边坡支护、三级化粪池基坑支护 江门台山市大江镇木业一条街网山边坡治理工程勘察设计 揭阳市榕城区仙梅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主干管基坑支护工程 广州市香江汽车商贸城边坡支护工程 沙头街幼儿园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广州市白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 碧桂园凤凰城E9、E10区四、五组团西侧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地灾施工 阳江市金世纪金湖翡翠地下室边坡支护工程 佛山市三水御江南10#地块96#、97#楼边坡支护工程 广州香江汽车商贸城边坡治理工程 阳江市阳东县官山御景北侧基坑边坡支护工程 阳江市海韵国际大酒店别墅区边坡塌方加固支护工程 阳东县御墅龙山厂房段边坡支护工程 阳光马德里(二期)Ⅱ标段基坑支护工程 阳江市碧桃园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 南沙奥园四区边坡治理工程 颐和山庄A区边坡支护工程施工 佛禅(挂)05-CG11地块(御璟上院)基坑支护工程 金湖翡翠5-10栋基坑支护工程 阳江市名城花园边坡支护工程 丰顺县砂田镇砂田中学滑坡地灾治理工程 内蒙古巴林石矿矿山恢复治理工程施工 水文地质勘察 广东星鑫环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扩建项目 广东省阳春鹦鹉岭铜多金属矿水工环地质详查 信宜市毓庆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信宜楼垌铁矿水文地质勘察 广东省平远县仁居稀土矿水文地质勘查 广东省大埔县五丰矿及扩大区稀土矿水文地质勘查 工程物探 云浮市金山小区土地规划利用初勘 香港罗宾逊道挡土墙斜波地下水破损渗漏声波CT探测 广州新白云机场南航基地综合物探勘察 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初步阶段(C标)物探勘查 佛山市公用事业局高明西安松柏坑废品填埋场物探工作报告 广州新白云机场航管楼场地工程物探 广州新白云机场110KV输变电场地工程物探勘查 南海石化项目浅层地震勘察 开平电视塔山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岩体注浆项目钻孔波速测试 测绘工程 揭阳潮汕机场地基处理及土石方工程安全监测 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南顺岸围堰陆域形成及软基处理工程监测 横琴新区市政基础设施BT项目非示范段主、次干路市政道路工程(一期工程)I标第三方监测 广州天河区供电局电网设备管理CIS系统管线勘测工程 惠州市区水口、马安镇域1:500数字地形图测量 南海区西樵、九江、丹灶镇1:500全解析数字化地形图修测 惠州大堤东堤(马安围)安全加固工程测量 赣韶铁路韶关段勘界测量工程 乳源瑶族自治县城镇地籍及数据库建设 新丰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调查项目

年度全国地质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本报告所指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评估方式采用收集资料和综合分析,评估依据是《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评估重点是国家层面关注的重大地质灾害,即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

本报告中所有统计数据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相关数据。

一、基本情况

2013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起,其中滑坡9849起、崩塌3313起、泥石流1541起、地面塌陷371起、地裂缝301起、地面沉降28起,直接经济损失102亿元。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有203起,共造成481人死亡、188人失踪、264人受伤。与2012年同期相比,2013年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7.5%、78.4%和93.2%(表1)。

表1 2013年与2012年同期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

2013年我国除上海、天津外的其余29个省(区、市)均发生过不同数量的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甘肃、四川、广东、湖南、浙江和广西等省(区、市)。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甘肃、四川和广东等省;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四川、西藏和云南等省(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甘肃、四川和辽宁等省。

二、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地质灾害应对工作,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做出明确指示。我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措施,全力做好地质灾害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通过召开2013年全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会议,总结以往工作的经验与教训、研讨工作推进措施并部署全年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为全年地质灾害应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2013年,在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下,在各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咨询专家和群测群防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突发地质灾害应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各级党委政府狠抓落实。

2013年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认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国已有21个省份、161个市、990个县建立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26个省份、171个市、420个县建立了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机构。我部建立了全国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库和7个区片应急专家队伍,就近指导地方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二是中央和地方加大了防治经费投入力度。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208个市(地、州)、1179个县(市、区)设立了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三是加强了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与隐患排查工作。全年共完成地质灾害勘查1万余处;四川芦山“4·20”地震发生后,派出67个工作组、500余人次开展震区地质灾害调查,编录地质灾害隐患点处;在三峡库区建立了255处重大崩塌滑坡和重点库岸段的专业监测网并实施了专业监测,完成了28个县(区)级监测站的建设和县(区)、乡(镇)、村(组)三级群测群防监测体系建设,实现了对3049处崩塌滑坡(涉及59.5万人)动态有效监测,并启动了三峡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国共有2032个城乡建设及相关规划、10万多个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5万个隐患点进一步完善了防灾预案;四是应急演练与技术培训工作卓有成效。2013年全国共组织开展不同规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7万次,参加人数达129万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演练与培训123次,参加人数达4万多人次;全年共培训群测群防员超过40万人次。五是总结经验,推广成果。调研总结各地防治工作经验,组织开展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通过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向各地推广宣传好的经验做法,明显提升了地质灾害应急防治能力。

(二)相关部门配合密切。

我部与国务院相关部委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大协同防治地质灾害的工作力度。一是继续深化与中国气象局合作开展预警预报工作,国土资源部门与气象部门信息共享和信息通报机制更加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精细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建立部门联合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323个市(地、州、盟)、1880个县(市、区)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体系。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已被社会各界尤其是地质灾害多发区的人民群众广泛接受。联合开展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十年工作总结,总结了预警工作机制、技术方法和减灾成效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为改进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与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及各级地方政府努力加大全国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中央和地方财政2013年投入资金超过200亿元。三是与水利、教育、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旅游、能源和科技等部门协调联动,继续加强相关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地质灾害评估与监测等方面进展明显。

(三)国土资源部门指导有效。

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地质灾害防治最高价值准则,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一是部署工作周密及时,2月即召开2013年度全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会商会,分析形势,研判趋势,确定防范重点。3月下发通知,提出总体工作要求。4月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5月召开全国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暨技术培训会,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在汛期和关键时段召开3次全国视频会,针对降雨、台风、冰雪冻融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情况,发出相关防灾通知19次,对防治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11月召开全国地质灾害灾情统计研讨会,强调了新形势下地质灾害灾情统计和地质环境综合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各省(区、市)地质灾害统计人员进行了灾情报送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培训。二是加强监督指导,开展巡查排查复查。我部全年共50余次派出由部领导和司局负责同志带队的工作组检查指导,在31个省(区、市)安排100余名区片专家长期驻守。针对局地强降雨、台风等天气,各地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省市县三级共组织督促检查组、隐患巡查组超万次。针对1月11日云南镇雄县果珠乡山体滑坡、3月29日西藏墨竹工卡县滑坡、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7月10日四川都江堰市三溪村山体滑坡、7月22日甘肃漳县岷县6.6级地震等重、特大型地质灾害事件,均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派出工作组及专家组指导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三是继续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全年共制作170份汛期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产品,在中央电视台发布111次(橙色预警92次、红色预警19次),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国土资源手机报发布160次(黄色预警以上)。通过网络QQ群建立地质灾害预警多媒体共享服务平台,可随时浏览查阅。另外,针对台风、地震等紧急情况开展的应急预警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例如,四川“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发布地震区地质灾害红色预警7次、橙色预警4次,提醒当地居民和救灾人员注意防范地震余震及降雨诱发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10月6日,为防范“菲特”台风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我部协同中国气象局以及浙江、江西、安徽和福建等省,应急启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发布地质灾害红色预警信息,警示当地居民和提醒相关部门注意地质灾害防范。

(四)群测群防应对能力提升。

大力加强群测群防队伍建设,组织培训大批群测群防监测员,增加群测群防覆盖范围,提升基层突发地质灾害应对能力。一是继续开展以县(区、市)为对象的群测群防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等的“十有县”建设,全国“十有县”总数达到1765个,覆盖95%以上的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同时启动了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二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尤其是临灾应急避险知识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简便易懂、易学易会的方式,推广宣传地质灾害“五步避险法”、抗击地质灾害典型事迹等,使干部群众的防灾知识、避险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是各地群测群防队伍建设继续发展,全国群测群防员已超过35万名,已成为应急避险和重特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重要工作力量。

(五)应急队伍逐步建实建强。

随着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开展,应急队伍力量蓬勃发展。一是应急队伍建设迅速发展,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分级设立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专业技术支撑队伍。二是专业技术力量不断加强。全国各级应急机构共有数千名应急专家分布在各省(区、市)指导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近3500家具有地质灾害防治资质的专业队伍共计20多万人承担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汛期派出专家3000余人次参与2013年的地质灾害排查、巡查、核查和应急处置。三是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通过组织培训、宣传教育等方式,动员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六)保障措施得力有效。

为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是加强队伍的组织管理,明确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职责定位。各级职能部门完善监督考核制度,不断优化目标,细化工作内容。二是加快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制度与技术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标准、应急处置技术指南、应急装备配置标准、应急防治技术要求、应急演练指南等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规范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行动。三是建立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保障制度。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广拓资金渠道,鼓励企业和个人投入,争取国际组织资助和社会民间捐助。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并加大审计力度,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四是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物资储备制度。对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勘查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的物资进行有效储备管理。

三、工作建议

汛期(5-9月)是地质灾害的主要发生期,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2014年,国土资源部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的各项要求,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加强日常防灾工作,重点做好四川、云南、重庆、贵州、辽宁、广东、广西、福建、陕西、甘肃、浙江、安徽、新疆、山西、西藏、青海、吉林、河南等省(区、市)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有效防范因异常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特别关注三峡库区、汶川、玉树、彝良、雅安、漳县岷县等地震灾区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区;注意防范沿海地区由于台风引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决定》。

一是研判趋势,实时分析雨情、水情、灾情、险情的动态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部署和措施落实。二是以人为本,积极主动避灾,一旦有极端气象或成灾迹象,立即把危险地带人员撤出,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三是狠抓重点,重点防范城镇、乡村、丘陵山区、旅游景点等人员集中区和交通干道、重要流域、重点设施周边等部位,尤其要强化工程施工场所人员的防灾意识,落实防范措施。四是加强落实,狠抓调查排查、监测预警、宣传演练、综合防治、应急抢险、科技研究等工作的落实,克服松懈、麻痹等思想。五是协调配合,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做好防灾信息共享、应急预案完善、防治资金安排、应急救援处置等工作,统筹做好地灾防治与城乡规划、生态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有效消除地灾隐患,规避灾害风险。

(二)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体系。

健全完善各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国家级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与地质灾害应急区域分中心,指导重点省(区、市)建实建强地质灾害应急专业队伍。实现地质灾害易发省(区、市)应急会商的互联互通,初步建成应急信息支撑平台,建设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与应急技术标准体系,显著提高我国地质灾害应急业务技术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与演练。

扩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覆盖面,丰富宣传方式。根据实际要求组织相关培训与演练,督促、指导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开展相关地质灾害应急培训与演练。

四、典型案例分析

2013年,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特大型地质灾害113起,造成312人死亡失踪、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7.3亿元;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大型地质灾害有194起,造成63人死亡失踪、4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3.5亿元。2013年3起典型地质灾害情况如下:

(一)云南省镇雄县赵家沟“1·11”滑坡灾害。

1.基本情况。

2013年1月11日8时18分,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发生滑坡灾害,造成46人死亡、2人受伤。

通过现场调查、无人机获取影像分析等,测算滑坡启动物源体长约120米、宽约110米、平均厚约16米,总体积约21万立方米。滑坡物源启动后,在快速运动过程中对斜坡和沟谷的残坡积土层进行碰撞和铲刮,裹携了大量岩土体和碎屑物,使滑坡堆积体体积增加至约40万立方米。滑坡途中发生两次碰撞偏转,形成滑程约900米的高速远程滑坡。

2.成因分析。

赵家沟滑坡是一起在特殊地形地貌、地层岩土和气象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破坏性的特大型地质灾害,主要成因如下:

一是地形地貌山高坡陡。滑坡后缘高程1735米,赵家沟村民组所在地高程1556米,高差达179米。滑坡区陡坎与斜长缓坡交替,整体地形坡角约35度,滑坡所处的陡坎部位的地形坡角达50度,斜坡稳定性较差。

二是斜坡岩土体松散破碎。滑坡发生在第四纪松散的残坡积粘性土夹碎块石中,主要由二叠纪软弱砂页岩风化破碎形成,十分松散,整体性差、强度低。

三是冰雪冻融导致土体软化、强度降低。滑坡发生区域长期干旱,近一个月来持续雨雪冻融天气,地表水不断渗入松散土体,使土体含水量增加、自身重量增大、土体软化、强度降低,斜坡在重力作用下易于变形破坏。

四是受到彝良地震的影响。滑坡发生地距2012年“9.7”彝良地震震中约100千米,是彝良地震的Ⅳ度影响区,地震对斜坡岩土结构和土体完整性有一定影响。

3.应急处置。

(1)赵家沟上方斜坡及平台上滑坡堆积物结构松散,有再次向下滑动的可能,对该区域开展监测巡查工作,避免堆积物再次向下滑动造成人员伤亡;

(2)滑坡区东侧不稳定性斜坡稳定性差,对下方赵家沟、曾家寨村民小组构成威胁,加强监测,居民转移安置;

(3)开展村庄搬迁选址场地地质环境调查评估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4)加强专业指导,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及时纳入了监控范围。

4.启示。

(1)在西南山区,特别是云、贵、川接壤的乌蒙山区,除关注汛期多雨对滑坡等突发地质灾害的触发外,持续时间长、地表径流少、入渗多的久雨(雪)也是触发滑坡灾害的主要因素,需要加强监测预警。

(2)加强对冬季雨雪天气引发地质灾害及高位远程滑坡的预警预报及防治技术研究。

(二)西藏墨竹工卡县“3·29”特大型滑坡灾害。

1.基本情况。

2013年3月29日凌晨6时许,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普朗沟泽日山东坡约30万立方米块碎石土体残坡积物失稳滑动,其后推动前缘松散堆积体失稳形成整体滑动。滑坡进入沟谷后,进一步铲刮沟底和两侧松散堆积物,形成约2000米的滑坡-碎屑流,沟口段堆积体长约600米、宽70~180米、厚15~25米,总体积约200万立方米。滑坡碎屑流摧毁掩埋沟口施工人员暂住地,灾害造成66人死亡、17人失踪。

2.成因分析。

“3.29”滑坡灾害是在地形陡峻、岩石破碎、冰雪冻融强烈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起特大型滑坡-碎屑流地质灾害。滑坡成因如下:

(1)滑坡位于普朗沟源头,地形陡峻,坡度达42度~45度,呈“V”型狭长沟谷,滑坡源头到堆积区长约2000米。滑坡后缘高程5359米,前缘高程4535米,高差824米。

(2)区内地质条件复杂,推覆构造、滑覆构造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出露地层主要有多期形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岩石蚀变强烈,岩体破碎。表层第四系主要为块碎石层,被当地群众称为“泽日山”(意即“碎石山”)。

(3)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期间,气候极度干燥,3月以后,连续多次阵雪,雪水渗透,降低了斜坡体稳定性。

(4)滑坡的启动过程系后缘残坡积体失稳滑动,推动前缘松散堆积体,形成整体滑动。

3.应急处置。

开展普朗沟流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评估选定下游群众的搬迁点。加强群测群防工作,落实监测预警责任人,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标明对地质灾害位置、诱发因素、居民注意事项、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和避险安置点等,努力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

4.启示。

(1)加强对滑坡隐患点源头的监测预警,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预防知识,指导群众提高识别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能力。

(2)高度重视居民区、工程建设区、工矿企业、旅游区和临时人员居住地等场址的地质安全评估,加强监测预警,落实防灾预案和责任制,有效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的危害。

(三)四川都江堰市三溪村“7·10”特大型滑坡灾害。

1.基本情况。

2013年7月10日10时30分,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一组发生大型高位山体滑坡灾害。灾害共造成45人死亡、116人失踪。

2.成因分析。

滑坡灾害所处区域为龙门山向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貌上属于构造侵蚀地貌和全新统冲洪积堆积地貌。出露地层主要为白垩系的砂砾岩,岩体强度大。自7月8日20时起,都江堰市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至7月10日20时,累计最大降雨量达到1059毫米,是1954年都江堰市有气象记录以来雨量最大的一次降雨。

经调查,滑坡后缘高程1132米,前缘高程755米,高差377米。滑坡堆积区长约1200米,平均宽约150米,平均堆积厚度10米,估算滑坡体积约180万立方米。滑坡位于自然斜坡的陡倾地带,中部沟谷堆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下部为地势较为平坦的村庄。特大暴雨形成的坡面地表水大量汇入坡体内部的贯通性裂缝,形成高水头压力,在压力推动下,上部岩体发生崩滑,对沟谷中饱水的松散堆积体形成冲击侵蚀,触发流状滑动并铲刮松散体,导致滑坡体积增大,对下部村庄形成破坏。由于滑坡岩体强度大、外观无裂缝,且植被异常茂密,灾害隐蔽性极强。另外,此次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和规模大等特点,因此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3.应急处置。

灾害发生后,滑坡体后缘临空,其上宽约200米较平缓坡体上堆积有约30万立方米崩塌岩体,崩塌堆积岩体距临空面约50米,进行了加强监测预警。

4.启示。

加强高位山体滑坡的研究,尤其是远程碎屑流地区滑坡的监测。此外,加大地质灾害低易发区的排查和巡查力度,做到“沟到头,坡到顶”。

“5·9”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广坑槽滑坡灾害

1 基本情况

桂林市全州县咸水乡洛江村委广坑槽滑坡位于全州县咸水乡洛江村广坑槽采石场后背上坡,滑坡体顺坡长 100m,宽 76m,滑体厚 3 ~ 35m,平均厚 26m 左右,滑坡体总规模约20 万 m 。滑坡体主要由第四系残坡积层,寒武系砂岩、泥岩、粉质砂岩及部分中风化蒋家山组花岗岩 (加里东期)组成。2011 年5 月9 日13 时 ~13 时30分,该滑坡发生滑动,滑坡中心点坐标: 东经110°4059″,北纬25°4914″ (图1)。

该滑坡造成 22 人死亡、1 人受伤,摧毁大型挖掘机、运载车、生活用车等生产设备多套 (台),掩埋活动房屋 6 栋 (建筑面积约 1000m ); 直接经济损失估算达350 万元以上。灾情发生后,迅速撤离滑坡危险区所有人员和设备,没有进一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图 1 滑坡全貌 (拍照方向 220°)

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与成因趋势分析

2. 1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滑坡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北有越城岭山系,东有都庞岭山系,南有海洋山,中部地势较低。年平均气温 16 ~18. 5℃,多年平均降雨量 1156 ~2601mm。降雨主要集中在4 ~7 月,占年降雨量的57% ~75%。根据咸水镇气象站 (距咸水镇水库 4km 处)资料,5 月 8 日至 5 月 9 日中午 12∶ 00,滑坡区降雨量 150. 9mm,为暴雨天气 (图 2)。

图 2 滑坡平面图

滑坡点所在的山体为中低山地貌,山体高程 400 ~700m,相对高差 100 ~350m。滑坡山体山顶高程 701. 9m,坡脚下方沟谷高程 370m,相对高差 331. 9m,坡度60° ~ 75°,山体陡峭。

滑坡区为桂北越城岭花岗岩体边缘部分,为蒋家山单元 (SJ)中粒斑状 (含堇青)黑云二长花岗岩。在滑坡区一带,有小面积的寒武系泥岩地层分布,属于火成岩侵入体的俘虏体,滑坡区的花岗岩体及作为 “俘虏体”的寒武系地层风化强烈、裂隙发育,裂隙发育深度较大。山体表面坡残积层厚度 5 ~10m,在坡残积层以下为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强烈发育的花岗岩体及寒武系泥岩。

2. 2 滑坡体特征

滑坡主滑方向为 80°,滑坡体顺坡长 100m,宽 76m,滑体厚 3 ~ 35m,平均厚26m 左右,滑坡体总规模约 20 万 m 。滑坡体主要由第四系残坡积层,寒武系砂岩、泥岩、粉质砂岩及部分中风化的蒋家山组花岗岩 (加里东期)组成,滑床主要以中风化的蒋家山组花岗岩体 (加里东期)组成,上部有少部分地段为中风化的寒武系砂岩、泥岩、粉质砂岩,滑体崩滑后缘形成宽 76m、高 73m 陡壁,陡壁上可见风化强烈、顺坡裂隙发育、破碎的花岗岩体及寒武系碎屑岩与花岗岩接触面。

滑坡发生后,滑体从相对高差175m 高处先沿80°方向向下高位滑落,顺坡跳跃、滚动、滑行 200m 后受到前方山体阻挡,部分滑体 (体积约 1 万 m3)撞碎阻挡山脊,冲下山脊后背冲沟,其余滑体折向 350°向前推进 100m,再次受到山体阻挡折向58°推进 100m,再折向 328°向前推进 150m,最后堆积于采石场民工工棚上,将正在工棚内吃饭和休息的民工压埋。

滑坡在高速滑向前方沟谷地段过程中刮铲沟底和山坡上的岩土体,滑坡方量有较大的增加。目前,沟谷地段共堆积堆积物15 万 m ,滑坡堆积物中土石比例约 1∶1,最大的石块直径达 6 ~7m,石块体积 0. 5 ~100m 不等,滑坡前沿的山坡上尚存松散岩土体15 万 m 。

沟谷地段下游为采石场工棚及堆料场地,滑落的滑体迅速压埋工棚及堆料场地,造成工棚完全毁坏压埋,造成死亡 22 人,受伤 1 人,摧毁大型挖掘机、运载车、生活用车等生产设备多套 (台); 掩埋活动房屋 6 栋 (建筑面积约 1000m ); 直接经济损失估算达 350 万元以上。

2. 3 成因分析与趋势判断

根据现场调查和综合分析,滑坡灾害产生的原因与所处的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当地降雨、采石场开采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滑坡处于中低山地貌区,滑坡所在山体山顶高程 701. 9m,坡脚下方沟谷高程370m,相对高差 331. 9m,山体陡峭,坡度 60° ~ 75°,为山体崩滑提供了有利的临空面。

滑坡产生于花岗岩山区的强风化层中,覆盖的第四系残坡积层较厚,滑坡原所处地带花岗岩体强风化层厚度最大达 30m,一般为 10m; 第四系残坡积层厚 1 ~5m,土体结构松散,透水性好。滑坡位于碎屑岩与花岗岩的接触面部位,滑体北西约1 ~ 2km处有一条北东走向的断裂通过,滑坡区内岩体、岩石节理及构造裂隙发育。

据灾区最近的上洞雨量站资料 (距离滑坡点 7. 1km),5 月 7 ~9 日,1 小时最大降雨量为 61. 0mm,3 小时最大降雨量为 120. 5mm,6 小时最大降雨量为 165. 5mm。滑坡区连续暴雨至大暴雨天气,大量的雨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径流渗入松散的坡残积层孔隙及强风化的碎屑岩、花岗岩体 (岩石)节理裂隙中,使松散、破碎的岩土体湿润饱水,其自重量增大,岩土体受水浸润后摩擦力降低。

根据滑坡区现场调查,在滑坡崩滑处标高 520 ~550m 处,现有 4 处随降雨 (中雨,降雨量 30mm 以上,滑坡期间实测)流出的季节泉。据访问,在滑坡发生前,该处无泉水流出。据此可知,在滑坡发生前,由于大量的雨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径流渗入松散的坡残积层孔隙及强风化的碎屑岩、花岗岩体 (岩石)节理裂隙中,使松散、破碎的岩土体孔隙、节理裂隙饱水,其岩土体内静水压力增大。

滑坡区两侧分别为已开采多年的全州县广坑槽采石场 (遭受滑坡的采石场)和全州县铭泰采石场,两个采石场开采面边缘分别距离滑坡边缘 (滑坡周界)70m 和200m。据了解,采石场开采时爆破为小药量爆破,其爆破震动较小,但其爆破可能对滑坡区的岩石裂隙发育有一定的轻微影响。

根据现场调查,该滑坡体已产生滑动脱离滑面,顺斜坡体向沟槽移动近 500m,堆积在沟槽内,体积约 15 万 m ,但是在滑床面尚存残留松动岩土体 15 万 m 。此外,滑坡后缘壁以上有约长 20m,宽 5 ~8cm 张拉裂隙存在,且坡体土层较厚,下部临空,因此滑坡坡体稳定性差,该坡体一旦遇到持续性强降雨可能会再次发生崩滑。

3 应急响应与处置措施

3. 1 应急响应

滑坡发生后,全州县立即启动了突发性地质灾害Ⅰ级应急响应,各应急分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开展滑坡灾害点的稳定性应急监测和其他处置技术工作,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为救灾和防止二次地质灾害侵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持。

2011 年 5 月 10 日,国土资源部派出专家组到现场应急处置技术指导工作并进行灾情会商,于当晚 23 点提交 《全州县咸水乡广坑槽采石场滑坡初步调查简报》逐级上报。5 月 14 日,桂林市全州县咸水乡山体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调查组一行 23 人对该滑坡进行再次调查。

3. 2 应急处置

(1)在抢险施工期间,加强残余滑体及后缘壁以上已开裂土体及裂缝的监测,防止二次灾害对抢险人员的危害。

(2)对堆积在沟内的滑体两侧进行排水疏通,防止积水产生泥石流的可能性。

(3)加强对该滑坡体周边同类地质环境条件下的地段排查,杜绝再次发生此类灾害。

(4)抢险工作结束后,对堆积于沟谷地段的堆积物按坡降 1∶1. 25 放坡平整。

(5)冲沟内的滑坡堆积物两侧修建排水沟,采用明沟形式,引排降雨洪水,以防形成堰塞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保护下游村庄安全。

(6)位于山坡上的铭泰采石场弃土场的松散堆积物及滑坡堆积物使用雨布覆盖,防止雨水入渗和冲刷,并做好排水疏导。

(7)铭泰采石场弃土场形成的不稳定斜坡设置监测桩,对不稳定斜坡的变形变化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8)划定该重大隐患的危险区范围及界线,并在其界线上设置铁丝隔离网进行隔离,设置警示牌,禁止人员进入,以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图 3)。

图 3 抢救现场

4 经验与启示

这次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及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灾情等级为大型),表明地质灾害防范知识普及对象除了原住居民外,还应特别注重包括各工矿企业的施工人员和从业者等流动性较大的人员,各工矿企业的建设、生产和一些生活活动安排必须按照相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进行,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防与治理。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5287.html
只有它是一个区 世界美食之都 中国最委屈的 其他的都是城市
近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