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丨加沙地带停火谈判为何难以取得成果

(原标题:新闻观察丨加沙地带停火谈判为何难以取得成果?)

在开罗进行的哈马斯与以色列停火谈判几经波折,至今仍没有就加沙地带停火问题达成一致。那么巴以双方为什么总是谈不到一起去?达成协议为什么这么难呢?来看报道。

哈马斯与以色列就核心问题互不让步

加沙地带停火谈判为何难以取得成果?

新一轮巴以冲突自去年10月7日爆发,至今已将近7个月时间,除了去年11月在卡塔尔、埃及等多方斡旋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曾同意短暂停火以外,冲突双方的多轮谈判至今未能取得成果,哈马斯与以色列就核心问题互不让步。双方的主要分歧点在于,哈马斯坚持要求以军永久停火、撤出加沙地带;以色列则要求所有被扣押人员获释,并且只同意短期停火,坚持停火结束后仍将继续攻打加沙地带,直至彻底消灭哈马斯。

巴以在停火问题上各有底线与顾虑

专家认为,巴以之间之所以难以实现停火,问题就在于双方在核心领域上有各自的考虑和顾虑。

新闻观察丨加沙地带停火谈判为何难以取得成果?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 从哈马斯的角度来说,很明显不能接受的是释放了所有的被扣押人员之后,那么最终没有换来全面的停火。而从以色列的角度来说,近期以色列的顾虑更多的是国内因素,我们多次关注到的是以色列国内民众希望政府能够在临时停火协议达成方面有更主动的积极的动作。但是与此同时,从以色列政府的考虑来说,在面对这种压力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极右翼他们的诉求,现在毕竟在国内政治出现波折之时,正是内塔尼亚胡政府受到了64名极右翼议员的支持,才保证这种政府的维系。所以这个时候当这些极右翼多次强调不能够签署停火协议,要对南部发动行动,要进攻拉法的时候,那么对于内塔尼亚胡政府最终的决定当然会产生影响。

停火谈判无果 美国难辞其咎

新闻观察丨加沙地带停火谈判为何难以取得成果?

加沙停火困难重重,背后的美国因素不可忽视。作为以色列的盟友和最大军援国,美国长期在巴以问题上“拉偏架”,在本轮冲突爆发后继续力挺以色列。美方还多次在安理会对加沙地带停火相关决议草案行使否决权,拒绝国际社会关于立即停火的要求。

尽管美以最近就加沙战事出现一些分歧,且美国作出一定斡旋姿态,但分析指出,美国并未对以色列实质性施压,并在联合国安理会层面偏袒以色列。

新闻观察丨加沙地带停火谈判为何难以取得成果?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文章说,美国政府此举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一是担心偏袒以色列会进一步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二是希望在大选年争取国内民意支持,包括挽回穆斯林选民的选票。

叙利亚政治分析人士表示,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向以色列提供军援和政治庇护,这让停火遥遥无期,更令加沙地带的和平之路陷入僵局。


2009年3月的战争

以军攻入加沙城与哈马斯激战 --------------------------------------------------------------------------------2009-1-6 7:15:27空袭开始10天后,哈马斯首次确认参加停火谈判;以色列拒绝哈马斯停火条件 以色列 1月5日,加沙希法医院,失去了3个孩子的巴勒斯坦男子痛不欲生。 图/新华社 据新华社电 以色列国防部长埃胡德·巴拉克5日说,以军已部分包围加沙城,但他称以色列作战目标尚未全部达成。 而英国《卫报》报道,以军已经在当天进入加沙城,挨家挨户搜寻哈马斯武装人员并发生交火。 而随着法国总统萨科齐5日到访中东,为促成停火而开展的外交活动开始加速。 哈马斯宣布,将派代表团前往埃及首都开罗参加停火谈判。 打:以军逐屋搜寻 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地面行动5日进入第三天。 约有4000以军步兵进入加沙地带。 据以色列《国土报》报道,按照制定的策略,以色列地面部队已经沿着两条轴线,将加沙地带分为三部分。 以国防部5日凌晨说,过去24小时中,以军已控制了过去一周内对以发射火箭弹基地所在区域73%的地方,使得发射到以境内的远程火箭弹数量有所减少。 哈马斯4日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30枚火箭弹。 以色列媒体报道,以军地面部队正在加沙城的北面、南面和东面展开行动,逐屋搜寻、围剿哈马斯成员。 加沙居民5日说,数十辆以色列坦克当天进入加沙城南部一个人口稠密的区域,并与当地武装人员发生激烈交火。 这是以军地面部队进入加沙以来第一次在人口稠密区与巴武装人员发生交火。 巴武装人员使用反坦克导弹和路边炸弹等进行攻击,并与以军地面部队展开激烈枪战。 谈:以色列拒绝停火要求 在遭受连续10天的打击后,哈马斯官员5日确认,将派出一支代表团前往埃及开罗参加停火谈判。 当日,哈马斯高级领导人扎哈尔近来首次露面,呼吁以色列立即无条件结束在加沙的军事行动,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重新开放全部口岸。 他说,哈马斯“最终将取得胜利,打败以色列”。 4日当天,多国首脑给以色列看守内阁总理奥尔默特打来电话,要求以色列尽快停火,均遭奥尔默特拒绝。 奥尔默特4日明确阐述了以方的4项停火条件——哈马斯必须停止对以火箭弹攻击,及所有针对以方的恐怖袭击活动,在加沙部署国际维和部队监督停火协议的执行情况,全面解除哈马斯武装。 此外,以色列拒绝与哈马斯直接谈判,因为不想因此让该组织“合法化”。 以军武器 英媒质疑违禁使用白磷弹 以色列军队4日在加沙地带使用了一种可以剧烈燃烧并散发大量白色烟雾的炸弹。 英国《泰晤士报》5日说,从现场照片分析,这种炸弹极有可能是国际禁用武器白磷弹。 白磷弹是一种攻击型燃烧武器,爆炸后可产生近百个深黄色火球,同时伴有大量白色浓雾。 炸弹爆炸产生的化学物质一旦接触到人体,将持续剧烈燃烧,从而严重灼伤人体。 1980年日内瓦常规武器公约把白磷弹列为违禁武器,不允许在平民区或针对平民使用,但如果白磷弹被用作烟幕弹或照明弹,则不在禁用之列。 加沙地带地形狭长,聚居着大约150万人,是中东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 以色列在这里使用疑似白磷弹的武器,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伊沙·戴维否认以军在加沙地带使用白磷弹,但拒绝说出可疑炸弹的具体名称。 他强调,“以军的军用装备均符合国际公约要求”。 以军在2006年黎以冲突中使用白磷弹。

巴以冲突的再次冲突

冲突状况以色列于2012年11月14日发起的代号为“防务之柱”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是回应巴勒斯坦武装分子愈加频繁的火箭弹袭击,如今仅限于对加沙地带多处目标的远程攻击。 以方向加沙派遣陆军,发动了“铸铅”行动曾导致1000多名巴勒斯坦人丧命,而陆地战役阶段造成的损失最大。 巴以冲突于2012年11月17日进入第四天,以色列战机继续轰炸加沙地带多处目标,造成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0多人受伤。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17日说,位于加沙城的哈马斯政府大楼遭以色列炸毁。 暂不清楚是否有人员伤亡。 截至目前,此轮巴以冲突共造成4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至少10人为平民,另有至少300人受伤。 巴以冲突进入第五天。 根据以色列方面消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组织哈马斯已达成停火协议,不过法新社消息却显示以色列军队18日当天空袭加沙地区新闻大楼,停火协议的作用有待观察。 巴勒斯坦医疗部门19日说,以军战机当天继续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目标实施空袭,造成至少3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至此,以军持续6天的军事行动已经造成加沙地带近千名巴勒斯坦人伤亡。 以军战机当天对加沙城区、拉法地区、贝特拉西亚地区一些目标以及位于加沙地带中部的一座难民营实施轰炸,造成至少36人死亡。 连日来,以军军事行动已经造成11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870人受伤,逾半数伤亡者为妇女、儿童和老人。 以色列军方消息说,以军战机19日对加沙地带实施80轮轰炸,6天来累计实施1350轮轰炸。 而巴勒斯坦两支抵抗力量——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连日来已经向以境内发射至少1700枚火箭弹。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与以色列的冲突20号进入第七天。 在埃及的斡旋下,双方正就停火展开谈判。 截至北京时间21日凌晨5点,冲突已经造成140多名巴勒斯坦人和5名以色列人死亡,大量人员受伤。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日抵达耶路撒冷,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 潘基文呼吁以色列保持克制,尽快实现停火。 而内塔尼亚胡则表示,以色列不能忍受针对本国国民的袭击,愿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但会采取任何措施保卫国民。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号晚上也抵达了以色列,立即与内塔尼亚胡等政府官员举行会谈。 由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拒绝延长停火时间、持续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以军2014年7月27日宣布对加沙地带重新发起“海陆空进攻”。 眼看情势不妙,哈马斯赶紧表态接受新的24小时停火协议。 火箭弹对决铁穹持续多天的巴以加沙冲突中,巴勒斯坦哈马斯的火箭弹与以色列国防军的“铁穹”拦截系统攻防大战吸引了外界的眼球。 以色列共遭到了哈马斯武装分子发射的737枚火箭弹袭击,其中245枚被“铁穹”成功拦截,拦截率达33%。 以色列于2007年2月开始研制“铁穹”反火箭弹系统,2010年7月19日完成最终测试并开始部署。 每套“铁穹”反火箭弹系统拥有6个发射台,每个发射台有20枚小型导弹,这些导弹可以拦截射程在5-70公里的火箭弹、迫击炮弹。 以色列第一套“铁穹”反火箭弹系统于2010年3月底部署,已经部署了5套。 停火协定双方19日继续交火。 以军多次空袭,致巴方丧生总人数累计增加至91人。 加沙武装人员以火箭弹还击,以色列多地响起警报。 巴勒斯坦官员当天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之间的停火谈判进入“重要阶段”,双方互提条件,但达成停火的时间难以确定。 按照多名谈判知情人员的说法,以方提议签署有效期超过15年的停火协议,由埃及方面担保。 其他要求包括,巴方武装停止发射火箭弹和袭击边境以军士兵,立即停止向加沙走私和运送武器,以方遇袭或收到情报后有权打击武装人员。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官员沙阿斯说,以方一度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遭拒绝。 就以方是否寻求把加沙非军事化条款加入停火协议,以方政府发言人雷格夫拒绝回应,认定停火协议必须确保加沙人员停止火箭弹袭击。 哈马斯方面提出,停火协议条款包括以方解除对加沙地带的物资封锁。 这一要求可能触发以方忧虑,担心解除封锁有助哈马斯更加容易地从外部获得武器。 以方自哈马斯2007年控制加沙地带起对巴方这一区域实施物资封锁。 哈马斯在停火谈判中还要求,由国际社会担保,停火协议必须确保以方停止越境打击、海岸攻击以及定点清除行动。 埃及总理希沙姆·甘迪勒19日说,在埃方主持的间接停火谈判中,以色列和哈马斯代表“接近达成”共识。 同日,哈马斯领导人哈立德·迈沙阿勒说,哈马斯不希望战事升级,但将坚决回击以色列发动的任何攻击。 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冲突进行了紧张的闭门磋商,磋商进行了近两个小时。 但仍未打破僵局。 与此同时,冲突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字仍在上升。 巴勒斯坦消息人士说,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巴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将于20日晚在开罗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 不过以色列方面随后宣称,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武装人员尚未达成停火协议,双方的协商仍在继续。 21日,埃及外长阿姆鲁在开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各武装派别(包括哈马斯)已达成停火协议,协议于加沙当地时间21日21时(北京时间22日凌晨3时)开始生效。 另据以色列消息来源称,以色列虽然同意停火,但不会结束对加沙的封锁。 在停火协议达成至生效后,以色列国内反应平静,加沙城内则开始了庆祝活动。 伤亡数据2012年11月14日,以色列对加沙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以来,巴以新一轮冲突已持续多日。 国际社会冀望的巴以停火协议20日未能如期达成,以色列21日对加沙地带发起新一轮袭击,摧毁了一批政府办公楼、警察局和一座大桥,其中包括加沙市中心的阿布·卡德拉政府机关办公地点和伊朗新闻社办公室。 袭击导致7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2012年11月21日,以军空袭已造成14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200多人受伤。 加沙武装人员则向以色列境内发射数百枚火箭弹,造成5名以色列人死亡。 2014年7月11日以色列军方今天凌晨宣布,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的有限地面进攻已经开始。 2014年7月12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的“护刃行动”进入第五天,死亡人数升至135人,其中包括数十名儿童。 约旦河西岸地区多地当日发生示威抗议活动,多人受伤。 为促进加沙停火,英美法德四国外长将于13日晚些时候在维也纳召开会议讨论当前局势。 2014年7月14日埃及政府晚提出停火倡议,呼吁巴以双方自当地时间15日早晨9时起停止各种形式冲突,并在随后的48小时内,由国际调停者分别与巴以双方就停火协议的具体内容进行磋商。 2014年7月15日,以色列安全内阁决定接受这一倡议,但由于控制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继续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 2014年7月16日,哈马斯宣布,已正式拒绝埃及提出的停火倡议。 2014年7月17日晚,以军已经向加沙地带发起地面进攻。 2014年7月18日,以色列正在以飞机空袭和地面以及海上舰艇炮击的方式攻击加沙。 2014年7月1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他们已经准备好“大幅度扩大”对加沙地带武装分子的地面进攻行动。 2014年7月21日,哈马斯刚刚宣布抓获一名以色列士兵。 士兵名叫绍尔-亚隆,由哈马斯旗下的卡桑旅抓获。 以色列称正在调查,约旦河西岸有巴勒斯坦人为此鸣枪庆祝。 2014年7月22日报道,以色列使用国际禁用武器白磷弹轰炸侵略加沙。 加沙医院里绝大多数的患者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儿童、妇女和老人,以色列飞机对他们的住宅发动了疯狂的袭击。 医生从一名在以色列轰炸中被击中的巴勒斯坦女孩体内取出20厘米长的碎片。 2014年7月26日,在埃及,卡塔尔,美国等多国斡旋下,以色列同意接受12小时人道主义停火,但在此期间以军将继续摧毁哈马斯建造的地道,(此前以色列拒绝了美国国务卿克里提出的一周人道主义停火提议)。 至此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人死亡人数已逾千人,70%以上为平民,受伤人数已达6000,西岸地区另有一些巴勒斯坦人死于示威活动;以色列方面只有两名平民死亡,另有42名士兵阵亡。 哈马斯七月在加沙地区向以色列发射了大量火箭弹,但所有射向被保护区的火箭弹几乎尽数被以方的”铁顶“(Iron Dome)反导系统所拦截。 2014年7月28日至昨天上午,以军已经有十名士兵死亡,这使得以军在这场冲突中的死亡人数上升至53人,是自2006年以军同黎巴嫩真主党爆发冲突以来最严重的伤亡。 2014年7月29日,有五名士兵被经由地道潜入以色列的哈马斯分子杀死。 哈马斯分子向在纳哈勒奥兹(Nahal Oz)一个瞭望台驻守的士兵发射了一枚火箭推进榴弹,并试图将其中一名士兵的尸体拖进地道,但遭以军开火阻拦,有一名哈马斯分子被打死。 2014年7月29日,冲突已造成超过120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超过7000人受伤,以色列方面则有56人死亡。 2014年7月30日,已有8000余人死伤。 以色列的军事打击已导致超过25万加沙民众无家可归或被迫离开住所,其中近20万人聚集在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开设的庇护所。 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造成巴勒斯坦1359人死亡,单在30日一天就造成108人丧生,另有20具遗体从废墟中挖出。 另有7200多人受伤。 2014年8月12日,初步信息显示,此次冲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毁非常严重。 有将近200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大约75%都是平民,其中包括459名儿童。 这个数字比前两次加沙冲突造成的儿童死亡的总和还要多。

俄呼吁和谈或是大战序幕?专家:冲突或进入更加充满不确定性阶段

近日,俄罗斯副外长韦尔希宁对外表示,俄罗斯已准备好与乌克兰进行无条件谈判,但这需要建立在现实情况之上。

他的原话是:“任何军事行动都以会谈告终。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我们将为这样的会谈做好准备,但前提是这些会谈没有先决条件,而是基于现有现实的会谈。”

据悉,在斯巴顿前线,争夺巴赫穆特等关键城镇的战斗,仍在激烈进行中,最好的结果,无疑是稳固住目前的成果,双方就地停火,这应该也是俄方目前的诉求,但乌克兰方面不同意,所以俄罗斯不停呼吁。

俄罗斯最近大动作颇多

有媒体分析,要将乌克兰拉回谈判桌前,那就必须要有军事的压力,而这也意味着,一场大战将拉开序幕。

另一方面,俄罗斯最近大动作颇多,向前线调兵遣将,对乌重要设施猛烈空袭,很多压箱底的导弹也拿了出来。

当然,俄罗斯也是身处困地不得不放手一搏。毕竟更多还有美西方的变相施压。300多辆豹2等西方主战坦克,其战斗力是肉眼可见的,还有很多西方援乌的各种现代化武器。

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乌克兰战场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美西方武器。

不言而喻,假若有客观存在的这样一个“谈判桌”,谁更有主动权呢?那自然是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一方。

严冬已经慢慢退幕,随着春季的降临,俄乌双方势必还有一场激烈的交战。乌克兰方面的舆论也在慢慢发酵,不断有舆论分析俄罗斯可能就在近段时间开启大规模进攻。

有专家表示,距离俄乌冲突爆发已经过去了近一年的时间。一方面媒体上充斥着对战局和战况的详细报道和分析;另一方面,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获得西方援助的乌克兰正在向着收复失地的目标前进,但战争极有可能进入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料的阶段。

如果西方试图彻底击败和羞辱俄罗斯,普京可能会动用核武器,而这终将给所有人带来灾难。

日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提醒,指出如今俄乌冲突局势和伤亡情况持续加剧的可能性正在逐渐提高,全球各国应该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他认为如今全球正处于几十年来最容易爆发核冲突的阶段,需要慎重考虑现有核武器可能造成的威胁。

到目前为止,各方都极为谨慎,以免俄罗斯与北约发生任何直接冲突。

所以,我们也不难发现,虽然美国是援乌“大户”,但在俄乌冲突发生一周年之际,美国白宫透露,“从2月20日至22日,拜登总统将访问波兰。他将与该国领导人讨论双边合作、集体援助乌克兰以及加强北约遏制力量等问题”。

可以确定,在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拜登不会到访乌克兰。

距离俄乌冲突爆发已经过去了近一年的时间

在乌克兰危机中,华盛顿一直试图把自己塑造成“局外人”,而克里姆林宫多次指责美国及其主导的北约在借助乌克兰发动针对俄罗斯的“代理人战争”。

多年来,美国在世界各地进行形形色色的“代理人战争”,规模和数量超乎人们的想象。

美国至今仍想建立由其主导的单极世界。为了削弱俄罗斯,美国把乌克兰变为自己的“反俄代理人”,让危机尽可能持续下去,这让和平谈判根本无法进行。

延伸阅读

俄罗斯为何突然抛出与乌方展开“无预设条件”谈判?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11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维尔希宁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准备好在乌克兰不预设条件,以及考虑到当前现实的情况下进行谈判。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方面多次表示对外交谈判保持开放,但这一次提出“无预设条件”的措辞引起格外关注。俄罗斯是否真的释放求和信号?这意味着什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陈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无预设条件”的说法此前确实少见,但这与俄罗斯过去的立场没有本质变化。“俄罗斯的财政压力虽然很大,但现阶段仍然希望拿下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全境。”

何谓“无预设条件”谈判?

当地时间2月11日,俄罗斯副外长韦尔希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准备好通过对话结束冲突,但前提是不能有预设条件,且谈判要在既定的现实基础上进行。

“是的,根据经典理论,所有的敌对都是通过谈判结束的,正如我们此前已经说过的,我们自然是准备好做这样的谈判,但只有在无预设条件下,且要基于既定的现实,”韦尔希宁对国营的红星电视台表示。

在冲突爆发一周年到来之际,俄罗斯再次释放谈判意愿,而“无预设条件”一词引起特别的关注和多种解读。

“俄罗斯此前关于无预设条件的说法确实比较少,但实际上俄方要求以现在的现实为基础,这个现实就是俄罗斯控制着乌克兰四个州的大部分领土,所以实际上还是有条件的,跟过去的立场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陈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

韦尔希宁还表示,此前在白俄罗斯和土耳其举行的俄乌谈判均因乌方原因中断。他强调,是否与俄罗斯进行谈判并非由乌克兰决定,而“首先是由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决定”。

每经记者注意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曾进行过多轮面对面和视频谈判,但未取得实质性成果,自2022年5月起,俄乌的对话实际上已经陷入停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2022年11月提出“10点和平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包括恢复乌克兰领土完整和俄罗斯军队撤出,这被视为与俄罗斯谈判的前提条件。俄罗斯方面则表示这个方案是“虚幻”的,并不现实。

“俄方基于控制乌方领土的立场,显然和乌方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乌克兰不会接受,西方也不会接受,所以最终不会引起实质性的谈判,”陈宇表示。 他指出,近半年来,俄乌双方在战场上处于僵持状态,很难期待任何一方做出实质性的让步。

此前曾参与过谈判的泽连斯基顾问波多利亚克2月11日发推表示,俄方时不时就抛出“和平与谈判”的修辞,实际上不会撤出乌克兰领土,不会承担责任,因此乌克兰不可能考虑谈判。

既然谈判的现实基础不存在,俄方为何会在这个节点释放谈判的姿态呢? 陈宇指出,现在国际上有分析认为,俄罗斯即将开启一场大规模的新攻势,因此俄副外长的发言有麻痹乌克兰的考虑,也是试图在国际宣传上进行舆论博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博文持相似观点。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俄罗斯的表态一方面可能是为了配合未来的大规模攻势,动摇西方援乌的信心,促使西方推动乌克兰与俄罗斯展开谈判。另一方面,俄罗斯在进攻前释放谈判意愿,表明自己是谋取和平的一方,希望以此占领舆论上的主动权。

俄1月油气收入同比降46%,政府支出却跃升近60%

由于俄罗斯放出“无预设条件”的谈判姿态,有观察人士认为,这反映出俄罗斯在释放求和信号,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财政消耗过大,已经”打不动了”。

俄罗斯财政部2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1月油气收入几乎减半,较去年同期下降46%,而受军事采购的推动,政府支出较去年1月跃升了59%。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5928.html
相互吸引 中国和法国长期以来相互欣赏 习言道
追忆家父和那段贸促奋斗史 柳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