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日电 题: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牵住“牛鼻子”
记者 李金磊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吴萨近日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采访时称,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吴萨(右)接受 “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 记者 田雨昊 摄
吴萨认为,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协同推进,这是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活动所展现出来的成功做法。
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决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这一部署排在改革任务之首。
吴萨指出,《决定》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这是中国首次制定专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把更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同时还首次提出“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对于推动建立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决定》在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部分提出“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吴萨认为值得特别关注,最近社会上高度关注的无人驾驶汽车就是典型的新业态新领域,很难用既有的政策简单套用,需要有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机制。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决定》中的重要内容。《决定》提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吴萨认为,部署中既有“新”的培育,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基于未来产业的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技术阶段和技术的正负外部性,对应提供符合产业发展的制度。同时,也有“旧”的改造,即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吴萨接受 “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 记者 田雨昊 摄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吴萨指出,《决定》中,“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紧跟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之后进行阐述,在内容摆布上居于突出位置,这凸显了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决定》在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方面,首次提出要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吴萨认为,这一提法意义非常重大,将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农民以往面临的子女上学、就医的难题,有利于改善进城农民的处境条件,让他们平等享受城市发展的红利。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吴萨表示,《决定》全篇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一是怎么把经济发展得更强,二是怎么把人民生活变得更好,三是怎么把公平正义体现得更加充分。这些是整体系统的谋划,既考虑当前,也谋划长远,将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完)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为什么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吴萨: 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从实践意义看,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协同推进,这是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活动所展现出来的成功做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步,改革的领域不断扩大,但始终没有偏离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进入新时代,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协同推进的改革规律,是实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方法论原则。坚持改革的这一基本规律,就能科学地坚持问题导向原则,遵循问题逻辑,有序展开改革序列。
中新社记者: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在改革任务的首位,要求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这释放出什么信号?有哪些亮点措施?
吴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第一条任务就是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这将为各类所有制企业,也就是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特别是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意义重大,这是我国首次制定专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把更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
第二部分针对的是市场体系的完善,其中首次提出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这对于改变要素市场化改革落后于商品市场改革,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机制不活、要素流动不畅、市场激励不足等问题,推动建立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改革关系市场机制建设,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特别是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值得特别关注,最近社会上关注无人驾驶汽车,就是典型的新业态新领域,对于这样的一些创新领域,要有改革的思维,建立一种创新的机制去完善。
中新社记者:《决定》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提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这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发挥什么作用?
吴萨: 《决定》提出的一系列部署中,首先有“新”的培育,即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新赛道往往是“无人区”,到底应该怎样去发展还需要不断探索。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因为认识不充分,而导致制度供给、政策保障难以同步,进而掣肘新技术的发展。因此,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基于未来产业的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技术阶段和技术的正负外部性,对应提供符合产业发展的制度。
同时,也有“旧”的改造,即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重视新技术应用。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产业重塑,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
中新社记者: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这有哪些亮点和影响?
吴萨: 《决定》中,“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紧跟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之后进行阐述,在内容摆布上居于突出位置,这凸显了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高质量发展不仅依赖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提升,更强调经济增长质量、效率及可持续性。而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尤其需要从体制机制上确保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决定》进而提出了三大改革,一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中新社记者:《决定》在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方面,首次提出要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还提出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对此怎么理解?
吴萨: 《决定》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提法,将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农民以往面临的子女上学、就医的难题,有利于改善进城农民的处境条件。现在农民工接近3亿人,长期在城市居住的接近1.3亿人,让他们平等享受城市发展的红利,意义非常重大。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让农民进城不是要无偿剥夺农民在农村的财产权。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也是农民权益的重要保障。因此,《决定》提出,要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绝不会以各种名义强制农民退出宅基地,这就有利于释放内需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中新社记者:目前世界局势动荡,中国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决定》在扩大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吴萨: 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外资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积极贡献者。《决定》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利用外资有浓墨重彩的表述。
一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强调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比如近期我们对一些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受到普遍欢迎,取得良好效果,现在大街上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
二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提出要尽快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开放,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加快推进离岸贸易发展。
三是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和合法权益。提出要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企业发展,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
中新社记者:对于广大老百姓而言,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将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或变化?如何真正让改革惠及老百姓?
吴萨: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只有坚持为了人民而改革,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才能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决定》全篇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总结下来就这么几个感受,一是怎么把经济做得更强,只有经济更强了以后,大家才会有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就业,才会对未来更有盼头。二是怎么把人民生活变得更好,让民生更改善,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就业条件更好,老百姓能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怎么把公平正义体现得更加充分。这些是整体系统的谋划,既考虑当前,也谋划长远,这样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新时代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要条件、是其他各项强国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是其他各项强国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是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建设人才强国的需要。
1、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要条件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要条件,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就是人才,特别是能够紧跟并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创新型人才。 只有造就和汇聚一大批高端人才,才能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2、是其他各项强国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其他各项强国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只有紧紧牵住人才这个“牛鼻子”,加快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搭建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才的作用,才能保障各项强国战略顺利实施。
3、是其他各项强国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破解我国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只有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才能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有效弥补人均资源少、环境压力大的短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4、是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才,是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 当今社会,干事创业,需要的是智慧和才干,任何地区、任何领域的发展,都需要人才,这就意味着,人才的作用不言而喻。
5、是建设人才强国的需要
人类面临的挑战问题愈发严峻,世界变化风起云涌,急需合理性的全球治理方案。 大力提升人才质量水平,充分挖掘人才资源,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这是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应对全球治理的最迫切之需要。
以上内容参考:新华网-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政府的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什么为引导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 因此,政府的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导。 原因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发挥其牵引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提供动力。 牵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有力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 同时,改革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迫切需要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互协调、相互支撑。 我们必须坚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协同推进其他各方面改革,努力营造各领域改革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形成强大改革合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为什么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这是中央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决策。
(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改革开放。 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全面推进改革的“突破口”和“重头戏”,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这些年,我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低迷的冲击,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重要原因。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发展中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新的挑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本质上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适应形势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技革命孕育突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 从国内看,我国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
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一些领域的潜在风险仍然较大,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但关键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多。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必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制度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引领其他领域改革、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客观要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发挥其牵引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提供动力。 牵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有力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
同时,改革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迫切需要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互协调、相互支撑。
我们必须坚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协同推进其他各方面改革,努力营造各领域改革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形成强大改革合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扩展资料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今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决定》中一个重大而鲜明的观点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用决定性代替基础性,这是我们党对市场规律认识的又一次升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围绕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的,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的力量一步步得到释放。
正是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才使得我们在实践中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作用,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我们更要看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和现实针对性。 改革开放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市场体系和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市场还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我们实施渐进式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和条件逐步形成,社会各方面也有了相应共识。 当前,我国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权力过大、审批过杂、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大改革力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思想上更加尊重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行动上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二)全面实行科学管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绝不是说政府就无所作为,而是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的水平。 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各国对发挥政府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发挥好政府作用,要善于底线思维,注重宏观思考,深入研究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举措和问题;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切实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 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推动可持续发展。
要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要更加注重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创造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和环境,让市场主体有更多的活力和更大的空间来创造财富、发展经济、造福人民。
(三)加强协调配合,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是看得见的手,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 无论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都要搞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协调配合。
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也不是简单地让市场作用多一些、政府作用少一些的问题,而是统筹把握,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 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简政放权,要松绑支持,不要去干预;凡属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应当主动补位,该管的要坚决管,管到位,管出水平,避免出问题。
要善于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只告诉市场主体不能做什么,至于能做什么,该做什么,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变化作出判断。 要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切实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