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 经省政府批准转制为企业后,省属事业单位要正式行文解除其与编制内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并在规定期限内核销相关人员的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 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事业单位改革这些年一直在进行。此次山东印发的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原本未必有太大的信号意义,但还是引发了热议。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5年,山东就明确79家省属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要完成“事转企”;2019年,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又就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发文,指导部分省属事业单位转为国有企业或非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
这一次的《意见》,更多应该还是就此前改革所“遗留”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就具体内容看, 其中主要是对转制单位工作人员人事劳动关系转换,转制后社会保险关系接续,转制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养老保险补贴等一系列配套问题作出说明。在此意义上,一些分析将这次的文件直接与10万人的“铁饭碗”挂钩,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了。
需要厘清的一点是,事业单位分为不同的类型,它们在财政拨款、编制数量上都有明显区别。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本身有着较强的“自收自支”特点。这类事业单位在全国范围很早也已经通过改革,对编制数量进行了精简。
也就是说,这类单位所占据的编制资源,本身就比较有限了,因此改革带来的综合影响,也并没那么大。所以,这一改革在短期内对“铁饭碗”的冲击,应该被理性看待。
但这则原本在体制内都没激起太多浪花的文件,却在网络舆论场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所映射出的一些社会心态还是耐人寻味。
比如,这几年“考编热”升温,有关编制裁减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背后对应的,其实是不少年轻人把考公“上岸”当作第一求职选择的心理。
一些网友将事业单位改革和编制缩减形容为“晴天霹雳”,就是这种心态的典型流露。这里面,一些是已经“上岸”的人员担心好不容易取得的编制可能会“得而复失”,一些则是正处于“考公”路上的年轻人心忧自己“上岸”的机会更少了。
当然,从当前的现实看,因此责怪年轻人太“保守”,未必公允。毕竟,年轻人职业取向的变化,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包括但不限于就业机会、对未来的预期等等因素,都会对年轻人的就业选择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当机构改革遇上“考编热”,更该被正视的是社会择业心态的变化及年轻人所面临的社会处境。
然而,无论如何,都不容否认的是,推进机构改革、严控编制数量,这是基于社会人口变化、财政负担压力,以及激发社会发展活力所需的大势所趋。 像之前河南就已明确,省直层面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事业单位。前不久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提出, 稳妥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优化事业单位机构布局。
因此,一方面,整个社会都应对机构、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及编制资源的变化,有更多的理性认知和适应,并据此适调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就业压力之下,相关改革如何避免增加就业焦虑,防止被误读,也要重视做好配套的权益保障及政策讲解工作,为改革创造更好的社会大环境。
撰稿/闵萧 编辑/马小龙 校对/王心
事业编铁饭碗以后还铁吗
事业单位编制通常被视为一种稳定的职业保障,常被称为“铁饭碗”。 这种说法源于过去,指的是那些一旦进入事业单位,就能享受终身职业保障的员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事业单位改革也在不断推进,编制内的员工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变化。 在薪资待遇方面,事业单位员工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各类津贴和补贴,以及年终考核奖金等,构成了相对固定的收入体系。 此外,事业单位还提供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险福利,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季节性的费用减免和法定的节假日休假。 从发展前景来看,事业单位员工通常享有较为明确的职业晋升路径和体系。 通过单位的内部考核和选拔,员工可以在体系内调动和晋升。 这种相对稳定的职业发展环境,为员工提供了广阔的职业成长空间。 稳定性方面,事业单位员工在无重大失误或违法行为的情况下,通常不会面临被辞退的风险。 这种稳定性是相对于许多私营企业而言的,后者可能因为市场变化或管理需要,对年龄、性别等因素考虑较多,员工可能会面临职业不稳定或被迫离职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事业单位编制在过去被认为是绝对稳定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编制员工的职业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例如,一些事业单位开始实行合同制,员工的职业保障不再像过去那样绝对。 因此,对于“铁饭碗”这一概念,应当有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解。
山东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什么时候改革
2015年山东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7月1号已经改革了山东事业单位告别铁饭碗国务院发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7月1日开始实施。 6月30日,记者从山东省人社厅获悉,山东省正在研究制定竞聘上岗、考核、培训、奖励、申诉、交流、退休、人事监管等单项配套规章,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以该《条例》为核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全省已有6.1万个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三年。 此举意味着全国3000余万事业单位员工将告别“终身制”的铁饭碗,实行聘用合同制。 省人社厅人士表示,把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合同关系”,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最大的转变,建立包括合同聘用、公平竞争、激励约束、权益保障的用人机制,逐步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目标,将进一步搞活用人制度。
事业单位将要进行分类改革,“铁饭碗”升级为“金饭碗”,待遇会有怎样的提高?
事业单位改革已经是一个趋势了。 虽然说现在已经是2019年了,按照预计所有的事业单位都应该在2020年完成全部的改革。 改革涉及到很多在职员工的去留问题,更涉及到了千万事业单位员工的基本利益。
所以对于怎么改革改革后会变成什么样,很多人都在关注。 对于那些通过事业单位改革从事业编制转为公务员编制的公司员工而言,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转变成公务员。 他们以往的铁饭碗也将变成金饭碗。
对于一些承担行政职类能的事业单位,这些单位招录员工是跟公务员招录一起进行的,所以在每年省考和国考中都会有参与公共事业单位招录的位置。 他们这一类是单位改变之后,很多人都会转职为公务员编制。
对于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他们会调整为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 但编制却不能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 对于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人员,他们这一类的事业单位本身的范围就比较广,涉及的人员也很多,所以这种情况也是真的很复杂。
如果铁饭碗变成金饭碗,那么在工资待遇上公务员比事业单位的人员拿到的工资普遍都很高。 并且公务机关普遍都能够领车补。 并且一些事单位只能够为员工发工资,所以很多员工都会面临下岗的风险。 但公务员就不会了,公务员从来都没有下岗风险,哪怕是机构调整最多也就是让你换一个岗位而已。 所以如果你能够从事业员工转为公务员,那么你真的是非常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