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积效应 将通胀列为首要财务问题的美国人比例连续三年创新高 显现消费者信心低迷 物价上涨 美民调 世界说

原标题:【世界说】美民调:将通胀列为首要财务问题的美国人比例连续三年创新高 物价上涨“累积效应”显现消费者信心低迷

中国日报网5月6日电 据盖洛普民调机构(Gallup)4月1日至22日进行的最新美国年度经济和个人财务调查,将通货膨胀或高生活成本列为家庭面临的最重要财务问题的美国人比例连续第三年创下新高,达到了41%。自2005年起,盖洛普至少每年都会要求美国人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说出其家庭面临的首要财务问题,当时只有不到10%的人提到了通胀。但在最近三年中,通胀问题一直高居榜首。

盖洛普民调机构(Gallup)相关报告截图

美国人认为的其他重要问题还包括债务过多(8%)、医疗费用(7%)、缺钱或工资低(7%)以及能源成本或汽油价格(6%)。

分析文章指出,美国所有关键社会群体都把通货膨胀列为最重要的财务问题,但该问题在某些年龄、收入和政治群体中的提及率更高。例如,有46%的美国老年群体(指50岁及以上的人)提到了通胀,而36%的美国年轻群体(指50岁以下的人)则没有提及。与之相比,通胀对中等收入(46%)和高收入美国人来说是一个更令人担忧的问题,而对于低收入美国人来说,这一问题并不那么令人担忧(31%)。究其原因则是,其他更紧迫的即时财务问题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

与此同时,调查还显示美国民众对个人财务状况的评价依然低迷。36%的美国人将自己的个人财务状况评为“一般”,17%的人认为“糟糕”。文章指出,与2021年相比,所有收入群体对自己财务状况的评价都更不乐观。

美国经济披着虚假的外衣,却还频频唱衰抹黑中国,不过是其政治操弄手段。(作者:中国日报 宋晨)

此外,4月份的盖洛普经济信心指数(ECI)为-29,比3月份低9个点。该指数的理论范围为+100(如果所有美国人都认为当前状况良好或极佳,并认为经济正在改善)至-100(如果所有美国人都认为经济状况糟糕,并认为经济正在恶化)。在盖洛普自1992年以来的这些指标趋势中,ECI最高得分为2000年1月的+56,最低得分为2008年10月的-72。

在被问及对未来经济的展望时,只有29%的美国人表示情况正在好转,而67%的人认为经济状况正在恶化。4月的数据显示,该指数中前景部分的净乐观指数为-38,也是自2023年12月(-40)以来的最低值。

通胀的影响切切实实地体现在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最平常的快餐为例,商业内幕网(Business Insider)4日的报道中写到,麦当劳的1美元菜单、赛百味的5美元超长面包卷和纽约市的1美元比萨都不复存在……不少食客转向独立餐馆或廉价休闲连锁餐厅,或者更多地在家里做饭。

北海岸研究公司的分析师吉姆·桑德森(Jim Sanderson)表示:“说到底,消费者已经感到疲惫不堪”,因为餐厅的价格不断上涨。

美国银行分析师萨拉·塞纳托雷(Sara Senatore)说,随着整体通胀率陷入“下降瓶颈期”,“我们预计消费者......会对过去几年餐饮业出现的大幅价格上涨越来越难以容忍。”来自加州的漫画家兼插图画家查德·弗莱(Chad Frye)表示:“感觉好像不久前还是便宜的东西,现在却变得很贵了。”他已经把快餐的消费频率从每周四五次减少到两次。

除了被认为是家庭面临的最重要财务问题外,通胀还是美国人最担心的国内问题之一,仅次于移民、政府和总体经济。纵使美国通胀率从2022年的峰值逐步回落,但这并未改变美国人对自身财务状况的看法,这可能反映了过去几年物价上涨的累积效应。美政府的最新报告显示,通胀率可能再次上升,这一现状也促使美联储推迟了今年的降息计划。

(编译:马芮 编辑:高琳琳 韩鹤)


民调:高通胀成美国人首要关切,近八成民众给经济状况差评,什么是高通胀?

高通胀的字面意思就是通货膨胀非常高,同时也意味着很多商品的价格非常贵,这个情况会导致很多人的生活负担加重。

每当我们提到通货膨胀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商品价格的上涨问题,事实也确实如此,因为当通货膨胀达到5%以上的时候,人们就能够直观的感受出自己的生活成本在逐渐上升,同时也会认为很多商品的价格非常贵。特别是对于那些中低收入人群来说,通货膨胀过高可能会导致很多人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甚至会导致部分人出现破产的情况。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需要被控制在3%以内,这个数字才是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适当的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过高的通货膨胀反而会导致当地的经济发展出现严重问题。

这个新闻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美国的通货膨胀的新闻,在谈到经济的问题时,美国有80%的人非常关注通货膨胀的问题,同时也表示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非常差。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评价,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发展正在逐渐恶化,当地的很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在逐渐上涨,397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已经达到了100%。

高通胀就意味着通货膨胀的程度非常高。

在高通胀的压力之下,美国当地的通货膨胀已经达到了8%~10%之间,甚至部分商品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了50%以上。这是一个比较夸张的概念了,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购买生活必需品是每个人的必要选择,所以很多人的生活开支会进一步加大,这就会导致很多人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

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的问题也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更会导致企业的净利润下滑,有些企业也会因此而破产倒闭。

求,中国持续通货膨胀的原因及面对这一形势的对策。。。

从理论上讲,通货膨胀有可能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是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即货币发行过多或流通性过剩,货币过多必然导致货币贬值。 第二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超过总供给,使得物价水平上涨。 第三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即在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供给方面的成本(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上升)增加所导致的通货膨胀。 第四是结构性通货膨胀,即由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通货膨胀,这一般是由于技术进步快进而劳动生产力提高速度快的部门,其工资增长自然很快,而落后部门或劳动生产力提高不可能快的部门,在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中其劳动者工资也会相应提高,从而推动落后部门物价水平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在以上四种通货膨胀中,结构性通货膨胀本应是我国通货膨胀的主因。 因为我们正处于经济加速现代化的时期,在引进技术、学习效应的后发优势下,工业部门劳动生产力迅速提高,相应的农业和服务业(包括政府公共部门),特别是服务业(因为我国近二十年农业生产力提高也非常迅速)的劳动生产力提高较慢,必然导致农业和服务业工资增加幅度高于其产量增加幅度。 虽然反映通货膨胀的CPI指标可能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但是我们此轮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拉动的,而不是经济结构性变动引起的。 因为我们于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东亚金融危机后持续地实行了拉动需求特别是内需的政策。 当然到目前为止,内需特别是最重要的消费需求却仍然没有拉动,占GDP比例越来越低,拉动的只是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并导致了经济过热和经济结构失衡。 按照凯恩斯理论,经济萧条或经济紧缩时期,应实行扩张需求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开支(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减税或实行投资津贴。 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外部需求)构成,长期以来我国最主要的问题是消费需求不足。 在资源国有和关键产业国家垄断,从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绝大多数居民收入过低的情况下,消费需求是难以拉动的。 拉动消费需求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转移支付(特别是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减税。 但是,90年代末的扩大内需政策却并没有选择减税和建立社会保障的方式,而是采取了增加居民支出项目、降低存款利率的逼居民增加消费支出的方式,此外还有实行消费信贷(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分期付款和抵押贷款制度)政策。 增加居民支出项目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医疗、住房和教育(高校收费和扩招)三项改革,实质上是政府放弃福利责任。 但这几项改革,不仅不会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反而会抑制居民消费。 因为在收入不增加的情况下,开支的增加特别是未来预期开支的增加,会使居民的预算更紧张,从而使消费紧缩。

为什么物价会上涨?

于上半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推动的,因此有些人士认为增加食品供给就可以了,不足为惧。 实际上,虽然本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引发的,但仔细分析此轮物价上涨的宏观环境及内部成因,我们认为,有以下10个理由,使我们对于我国的此轮物价上涨不敢轻视。 首先,世界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 鉴于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良好增长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5日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4月的4.9%上调到5.2%,美国在第二季度已经重拾增势;日本经济复苏形势良好,有望进入正常的增长轨道;欧元区经济上半年明显好于预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增速尤为突出。 在全球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供应限制因素增强,通胀风险增大。 其次,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 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11.5%,创近12年来的同期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今后几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推荐阅读:国家统计局介绍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实录)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 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8.5%;另外,有调查显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出售农产品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9.3%和17.3%,这表明由“民工荒”引发的工资上涨已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全国各地。 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扩大,一方面将直接抬高企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胀;另一方面,将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需求推动型通胀。 推荐阅读:今年中国工资涨幅将列全球第一? 第四,以股市、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 今年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同比上涨5.95%。 房价虽不直接计入CPI,但房价持续上涨将通过房租、水暖费、装修材料等项目传导到CPI之中。 沪深股指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后,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中长期升值预期、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上升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继续震荡盘升,屡创新高,目前已站上4700点的高位,市场成交量也有所放大。 推荐阅读:沪深股市总市值首次超GDP总量 逼近22万亿元 第五,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 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 虽然同比增幅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而且投资反弹的趋势比较明显,其中,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5%,增速较1-5月份提高2.4个百分点。 受房价大幅上涨的刺激,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8.5%,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因此,在利率偏低、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企业盈利大幅增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等基本因素没有根本性改观之前,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 第六,消费增长势头明显回升。 上半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 根据历史数据,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中的40%左右将逐步转化为消费资金,近几年高速增长的投资资金必然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力,而强劲的出口也会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就业岗位,另外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将共同促进消费增长。 第七,食品价格上涨有蔓延之势。 受国际粮食库存下降、国际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国内粮价有可能继续保持小幅上涨趋势。 而粮食又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的走向。 一方面,前期大幅上涨的猪肉、鸡蛋等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三部委会商后认为猪价偏高和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另一方面,由于成本上升,近期方便面、乳制品、快餐等都在纷纷涨价,呈现蔓延之势。 推荐阅读:国家统计局:6月份中国食品价格呈两位数增长 第八,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投放过多。 物价上涨终究可以归结于货币现象。 由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居高不下,导致经由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持续多增。 6月末M2同比增长17.06%,增幅比5月末高0.32个百分点,也超出年初确定的目标增速1.06个百分点。 同时,信贷投放也有较大增幅,上半年新增贷款2.5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纪录。 充裕的资金终将会形成购买力,促进物价水平上扬。 第九、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和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在高位波动,给我国带来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盘升,但我国一直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严格管制,目前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油价倒挂,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没有在我国CPI中充分反映出来。 据悉,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已几次上书要求成品油涨价,如果油价得到相应的调整,我国CPI会受到直接影响,并成为通胀的主要压力之一。 第十、资源价格和服务价格改革的全面推进,会推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未来价格总水平上升。 为了限制“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今后国家将加快税制改革进程,并陆续开征燃油税、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等,以鼓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而且,资源价格对服务价格有明显的传导性,服务价格的涨幅中有一半左右来自资源价格的传导,因此,资源价格的上调,必然会带动服务价格的整体上升,使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的潜在上涨压力得到释放。 当然,目前也存在一些推动物价下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般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近期人民币升值有加快之势,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进口产品价格的下降,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收缩效应,加上调低进口关税,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和进口商品数量增加,进而拉低国内物价总水平。 日元升值过程中其国内物价走势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此外,技术进步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促使价格水平有所下降,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信息技术产业。 综合来看,上半年价格上涨呈现出结构性特点,但物价上涨的压力并未充分释放,下半年食品价格仍是引导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可能引起全面的物价上涨。 我们要正视下半年物价上行的压力,尤其要高度重视资产价格泡沫,及时出台调控措施调节和稳定居民通胀预期。 各地政府需要切实做好稳定价格总水平工作,重点照顾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 今年上半年CPI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以粮食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推动CPI上涨了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8%,其中粮食同比上涨6.4%,蛋上涨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水产品价格上涨3.7%。 而工业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扣除食品和能源项目后上半年的核心价格指数仅同比上涨0.9%。 由于上半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推动的,因此有些人士认为增加食品供给就可以了,不足为惧。 而作者认为,虽然本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引发的,但其中包含了经济增长较快、货币投放过多、投资反弹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上升、消费增速加快等诸多因素,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及时采取对策。 否则,如果食品价格上涨与其它商品价格上涨形成叠加效应的话,可能产生价格全面上涨的通胀风险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6827.html
你看他真实身份是啥 三界中无人能及 怪不得镇元子要与悟空结拜
怎么根据猫咪的情况选猫粮 什么 猫咪对猫粮的需求还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