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党 起诉了4000多个 被逼疯的商家

中国新闻周刊

(ID:chinanewsweekly)

作者:孟倩

做电商三年,马琳第一次遇到仅退款的消费者时,气得当晚一夜没睡。

这名消费者以“有色差”为由“霸占”了一双价值66元的袜子。当她试图沟通让对方寄回袜子时,发现自己被拉黑了。

从金融机构辞职后,马琳选择创业,打造自己的户外服饰品牌。她的网店中商品数量不多,只有十款左右,但都是她精心设计、把控质量后推出的。因此,网店退货率只有10%,远低于服饰行业的平均退货率。三年来,在她网店消费的人群大都会复购,评价也比较好。当遇到这种仅退款的消费者,她态度坚决,“我不讨好无理的消费者”。

以前,马琳只是听身边从业者吐槽过“恶意仅退款”的现象,普遍拿“羊毛党”毫无办法。她不想坐以待毙,决定拿起法律武器,在杭州互联网法院起诉了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她先通过起诉平台拿到了这名消费者的真实身份信息,又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起诉了这名消费者。

起诉结果还未知,但马琳认为胜算很大。这次诉讼在马琳心中算是一次“演练”,“这次是66元的袜子,下次呢?可能是几百上千元的衣服”。

和她一样,因仅退款起诉消费者的商家越来越多。一位消费者网购11元衣服后选择仅退款,被卖家起诉,最后经法院调解,支付了800元卖家维权成本。有商家为了一件9.9元的短袖,坐了9小时动车、跨越1300公里,从义乌远赴威海,要向买家“讨个说法”。较真的原因是,该商家今年已经累计被仅退款七八百次。

眼下,仅退款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甚至上升到线下商家与消费者的“极限拉扯”。仅退款制度的初衷是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如果能够完美执行,将会保障消费者利益,同时打击劣质商家。然而在落地的过程中,这项制度“变了味”,给了“羊毛党”可乘之机,也引发电商生态出现变化。

刘东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维权博主”。

目前,他的微信中有超过两万名商家,几十个群。这些人找到刘东,希望刘东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电商平台仅退款制度造成的困扰。这些商家都尝过仅退款的苦头,或多或少遇到过几个“羊毛党”。

起初,刘东也是一名电商从业者,售卖宠物用品。为了防范仅退款情况的发生,在多款宠物食品中,他都会提供少量体验装,并且告诉消费者到货后先不用拆开大包产品,先尝试体验装,以此来决定是否要留下产品。

但充满戏剧性的一幕还是发生了。2021年下半年,一名消费者在刘东店铺中购买了10斤价值498元的狗粮,购买前详细咨询了客服,这款狗粮是否适合泰迪食用,并且发给客服一张自己抱着泰迪的照片,客服还夸了这只漂亮的泰迪。

在收货一周后,这名消费者给客服发来一张死亡德牧的照片,这张照片上还有一摊血。客服当即与其理论:购买前说是给泰迪这种小犬食用的狗粮,为什么喂食了德牧?随后这名消费者申请了仅退款,平台通过了其申请。

刘东火冒三丈,试图找平台理论,但最后未果。“那时候还没听说过有商家因为仅退款起诉消费者,但我当时气不过就去了一家律所,花了6000元请了律师,准备起诉这名消费者。”回家之后又有点后悔,他又去找了一趟律师,请教对方如何起诉,要准备什么材料,走哪些流程。

没过多久,刘东接到一个来自安徽六安的电话,对方说自己收到了传票,希望刘东撤诉。“你买东西撒谎,我不起诉你怎么办?”刘东说,最终,和这名消费者协商,在开庭前拿到了诉讼费、律师费和货款等。

刘东把事情经过制作成短视频发布后,一下子就火了。除了八百多万的浏览量之外,有不少商家私信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并发来各类仅退款的奇葩案例。刘东决定把这些案例改编成段子拍成短视频,这也成为他维权博主职业生涯的开端。

2021年仅退款制度推出后,成功帮助平台留住了消费者。以往,消费者往往需要历经一番周折,才能完成从退货到退款的全过程,其间还需承担可能的运费成本。而今,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消费者能够直接申请退款,无须再为商品的退回而费心劳力,这无疑是对消费者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的双重解放。

然而,业内人士发现,仅退款实际提升的是消费者对平台的体验,而不是对商品或者商家服务的体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茬又一茬的羊毛党开始出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不少人公开招揽学员开展“19.9学习仅退款”等课程,试图收取费用,来教唆用户在平台上通过仅退款获利。

最近一周,刘东辗转山东多地,试图了解和拍摄农产品商家受仅退款影响程度有多大。他发现,有卖芦笋的商家因仅退款损失的货款,超过了总收入的10%,每个月有200多笔仅退款订单。“恶意退款的人很多,退款理由经常是不会吃、不好吃、吃不惯。”

来自山东的辣椒卖家段路,此前有十三四个网店,如今只剩下了三个店。“100个订单里总有那么几个仅退款的。”他说,在仅退款的理由中,很多消费者以重量不足而申请仅退款,但实际上售卖的辣椒在商品详情页描述得很清楚,所有产品都是带箱的重量,会有一定的误差。还有消费者收到辣椒后发现坏了一两个申请仅退款,或者因为辣椒发红变色申请仅退款。这些申请大都能被平台通过,段路和消费者沟通无效后,经常会被拉黑。

“辣椒大都不贵,5斤18块钱,但是卖一单我们根本就不赚钱。”为了把农民的辣椒卖掉,段路经常贴钱走量。但眼看仅退款越来越多,“血本无归”的风险让他更焦虑了。

在仅退款引发的种种纠纷中,买家和卖家的矛盾被放大了,而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权重很大。多位卖家反映,在消费者售后过程中,平台经常会弹出仅退款的按钮,这似乎在“诱导”消费者申请仅退款。但卖家反驳仅退款订单,几乎很难成功,“20个申诉能成功1个就不错了”。

当前,商家与消费者由仅退款引发的矛盾日益激烈,在黑猫平台显示有“仅退款”投诉 16万条,各地法院审结的仅退款案件超过1400件,而且数量还在大幅度增加。

段路既无奈又迷茫,剩余的3个网店很可能也被迫关掉。

段路不是没有想过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但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我不清楚整个起诉流程,也不懂怎么打官司,就因为十几块钱的客单价去起诉消费者,再搭上高额的律师费,我们是承受不住的。”

“我要提前去银行贷款,贷款之后才有钱收农民的辣椒,如果辣椒卖不掉,可能就要破产了。”段路这些年做生鲜电商,发现这就是个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生意,一单能赚一毛钱就不错了。如果碰到更多仅退款的消费者,很有可能会赔本,这也是他频频关店的原因。

北京鸿盟律师事务所主任马佰刚指出,部分消费者滥用“仅退款”规则来“薅羊毛”,获取不当利益,这属于违法行为。现在,一些法院做出支持商家的判决,不仅要求仅退款买家支付货款,还要承担商家为了讨回货款支付的差旅费、取证费、诉讼费等项费用,尽管这些费用支出可能是货款的几十倍。

他还指出,如果“仅退款”情节严重构成诈骗,即通过欺诈手段骗取财物,金额达到3000元,即可认定构成诈骗罪,根据《刑法》规定,将面临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但现实情况中维权成本对商家而言依旧过高。刘东此前有过成功的起诉案例,为输出经验,他做了教程,试图教会这些商家如何去诉讼,怎样用法律手段维权,帮他们节省律师费。“诉讼的材料就那几样,庭审答辩的问题也差不多”,但是在诉讼中商家全胜的概率也并不大。

在刘东收集的4600份诉讼结果中,全胜的案件只有25%。这意味着,大部分商家最多能够拿到货款,而货款之外产生的费用,例如户籍调档、材料打印和诉讼费等是无法拿到的。根据他的经验,目前全国范围内支持商家拿回全部维权费用的法院也比较有限,现实情况往往是商家花了几千元维权,最终只拿回了几十元货款。

此外,针对商家想要解决仅退款问题焦急、愤怒的心态,不少非法法务公司会欺骗商家,试图通过胜诉等理由诱导商家付费,这对商家来说无疑是“二次伤害”。

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文明分析,近几年,市面上出现许多法律咨询公司。商家在选择法律服务时,要区分提供法律服务的到底是法律咨询公司还是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收费和服务是受司法部直接监管,成立门槛较高;律师事务所的核心成员是拥有专业律师执业资格的律师,他们不仅具备法学理论知识,还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而法律咨询公司由于不受监管,一方面,其法律服务人员可能缺乏系统的法律教育和专业资格认证;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乱收费”的现象。

考虑到实际情况,刘东表示,对大部分商家来说,每天十分忙碌,无暇顾及这些客单价很低的仅退款消费者,“除非遇到那种特别侮辱人的,才会去起诉”。

马佰刚则发现,由于仅退款引发的卖家和买家矛盾,已经出现千里追债、上门追债、威胁恐吓等极端事件,从买卖纠纷转变成社会矛盾。

开始做电商的第一年,段路就曾经前往临近城市讨要货款。“为了15块钱的辣椒驱车80公里上门追债。”段路坦言那时候比较年轻,也不考虑后果,一气之下就去了对方家里,和对方发生了口角。后来,这名消费者的街坊邻居好言相劝,最终付了10元结束了这场纠纷。

最近两个月,段路发现,北方某偏远省份的一名消费者几乎每隔一两周就来申请一次仅退款。他提到,当下通过平台已经很难联系到消费者,因为消费者基本的联系方式都变成了虚拟号。所以他试图“曲线救国”,通过快递员联系该消费者,但得到的回复是“这个人经常这样(白嫖),我也不敢招惹他”。

刘东则给出一个新思路来解决仅退款产生的纠纷。他组建了全国范围内的商家互助会,商家通过上门讨要货款的方式解决问题,但这需要商家与消费者所在地的商家签订合作协议,授权对方讨要货款,来确保这一过程合理合法。在实际操作中,目前产生的4000余个案例中,都实现了货物的讨回或者货款的追回。

马佰刚认为,成立商家互助会组织,互相帮助,本地商家帮外地商家把被退货的东西要回来,这也是商家的无奈之举。但采用上门追债、威胁恐吓方式追讨货款的商家也面临着极大的法律风险,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反诉侵权、治安处罚,甚至构成寻衅滋事犯罪,讨债不成反被处罚。

仅退款制度推行之初,商家和买家都欣然接受,并没有引发如此大的争议。拼多多在2021年正式推出仅退款制度,当时目的是帮助消费者减少售后成本,尤其是保护弱势消费者的权益,比如老人等。随后,平台通过“低价+仅退款”组合拳,在下沉市场中获得了大量用户,从而提升流量。

陈文明认为,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视角审视,仅退款政策无疑为消费者权益的捍卫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这一制度的引入,不仅深刻改变了传统退货、退款的烦琐流程,更在实质上减轻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更为深远的影响是,仅退款政策以其独特的激励机制,促使商家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

2023年成为电商平台低价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各大电商平台经历了“质疑拼多多,学习拼多多,成为拼多多”的过程。随着低价竞争的开始,除了上线百亿补贴等低价好货之外,流量如何留存成为平台面临的最大挑战。“抄作业”的淘宝、京东和抖音纷纷推出了仅退款制度。

2023年底,淘宝变更了《淘宝平台争议处理规则》的公示通知,其中最为关键的修改是,新增“淘宝基于平台自身大数据能力,识别多维度结合,对于买家发起符合相关情形的售后,做出快速退款或退货退款的规则依据”。与此同时,京东也修订了准则,新增了用户仅退款的标准。仅退款几乎成为主流电商平台的标配。

但随着仅退款的普及,矛盾越来越突出。马佰刚认为,“仅退款”规则虽然刺激了当下的消费,提高了商品交易量,但当规则让商家钱货两空,难以承受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压力,甚至是难以生存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做出反击。最坏的结果就是买卖双方互不信任,市场中充斥大量品质低劣的商品,更多的商家关店离场,消费者面临更差的消费环境。

如何避免规则被滥用,是问题的核心,也是最大的难题。

北京的消费者黄玲经常在电商平台购买生鲜水果。这类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损耗,如果她发现坏果或者质量问题,一般会如实反映给商家。“比如坏了不到一半那就退1/3的钱,坏了一半就退一半的钱,坏了一半以上就退2/3的钱,全部坏了那就退全部的钱。”在她看来这是合理的。

有一次,她买了新产的杏子,坏了两个就从平台拿到20元钱退款,这一单总价是60元钱。随后商家怒气冲冲地质问她,两个坏果子就要了这么多钱,到底怎么回事。黄玲这才意识到,很多时候判断仅退款的是系统,而非人工,这中间就难免出现漏洞。

当下,这种仅退款制度的判定如同“黑箱”。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指出,平台系统经常根据用户的购买行为和商家的售卖行为进行仅退款的判断,但是这些判定的标准实际上没有公开,这样就会产生漏洞和不合理之处。比如生鲜产品按照损坏比例进行赔偿,但是很难再精细化判断,比如到底坏到了什么程度,是否是真正的损坏,这些其实都是难题。

“平台上每天有数以万计的订单需要人为参与判定,但判定者的规则理解、经验和投入精力,乃至判定者本身是否作恶,这都是不小的考验。”万物心选CEO山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万物心选起初是一个母婴垂类电商平台,后续逐渐扩充品类,发展为全品类电商。该电商平台目前并未跟进仅退款制度,只是在发货前允许消费者仅退款。没有跟进仅退款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平台无法做到精准地执行。在山民看来,仅退款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在制度设计之初并非为了作恶。“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仅退款制度的落地难度是需要充分考虑的。”

他坦言,不排除有平台利用该制度对用户的保障,进行营销,在一段时间内过度倾斜到营销方面,这个制度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电商生态,不仅仅是用户的生态,也是商家的生态。不能因为听起来站在制高点上,能够得到用户认可,就让商家没有拒绝的余地。”

已经有平台开始“听劝”,并尝试做出调整。

7月26日,淘宝宣布将优化“仅退款”策略,依据新版体验分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对优质店铺减少或取消售后干预。在具体细则规定中,对店铺综合体验分≥4.8分的商家,平台不会通过旺旺主动介入、支持收货后的仅退款,而是鼓励商家先跟消费者协商。其他分段的商家,则有不同程度的自主处理权。

在新规中,如果在抽检申诉产品过程中,商品通过检测,淘宝平台将赔付损失给商家;平台也会通过技术手段拒绝有异常行为的消费者提交的仅退款诉求;与此同时,较高金额的仅退款,平台客服会人工审核。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表示,仅退款应该是针对一些信誉差的商家,甚至是一个矫枉过正的制度,适用于商家蛮荒的生态。在她看来,“调整这个策略是回归一种公允价值观”。


中了羊毛党是什么意思

羊毛党是指8年代后代所代表的白领阶层。 羊毛党,又称羊毛家族,羊毛顾客等,是指8年代后代所代表的白领阶层。 他们对收集有关主要电子商城,银行,实体店和其他渠道的优惠促销活动和免费业务的信息非常感兴趣。 这组人有选择地参加活动,以便将相对较低或什至零的成本交换为物质利益。

支付宝也被羊毛党盯上了吗?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条评论:“阿里的这类活动,往往会变成人性之恶运动会。”

他指的是支付宝近期推出的邀请你瓜分10亿红包活动,结果被羊毛党盯上了,并顺利薅了支付宝的羊毛,在网上流传的截图中,有的支付宝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取了137.8万元红包,有的获取了52.5万元的红包,同时显示还有10万+个红包在来的路上。

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你一定跟我一样收到过以[支付宝]或[支付宝红包]打头的短信,让你复制此条信息打开支付宝领取最高1212元现金红包,每天领一次。

时间是双12前几天,这很容易让人以为是支付宝官方针对双12发的推广信息,然而可能是一些人钻了空子,打着支付宝的名义薅支付宝的羊毛。 上面这种极端获利情况,很有可能是这些人通过群发短信获取的,在收取红包页面明确显示,还有10万+个红包在来的路上,以及有10万+个邀请失败。

针对这种情况,虎嗅12月25日晚电话采访了支付宝官方的工作人员,对方丢了一个公告,显示12月18日蚂蚁金服开放平台发了一则“禁止使用滥发短信等破坏用户体验的方式推广”的公告——

“近期,我们发现部分人群通过滥发短信等方式推广该这一功能,更有甚者使用[支付宝]作为签名滥发短信,破坏了用户参与活动的体验,也影响了支付宝的品牌形象。 我们在此提醒大家:支付宝绝不鼓励这一过度推广行为。 如因骚扰用户引发投诉等不良影响的,我们将采取不限于停止活动参与资格取消所有奖励的处罚。 如未经允许使用[支付宝]签名,您需要承担由此引发的所有法律责任。 ”

支付宝官方工作人员告诉我,这是他们在发现上面12月13日那个52.5万元红包截图后发出的公告,他说:“我们当时也是看到了这条截屏,也有一些客户在微博上或者是通过我们的电话过来投诉,问是不是我们发的,因为一个是他们担心是钓鱼短信,第二个他们觉得这个就是体验不好,以为是我们支付宝官方干的这个事情。 给你打电话之前我刚好拿到技术的排查结果,这个账户是第一时间被我们干掉的。 ”

随后他们采取了一些预防+事后处理措施,支付宝工作人员解释道:“我们直接用经济杠杆的方式,是预防+事后分析处理。 预防怎么理解?比如说你收到了这条短信,你投诉到我们客服这里来的时候,或者是说我们通过技术手段发现有这种类似的行为时,那我们就会去针对这个吱口令降低它的这个佣金,或者是直接把它的佣金取消掉,那他就没有动力去干这样的事情了。 因为你发短信是要成本的,你直接拿到的赏金比这个成本还低,你就不会去干这种事情了,那这是预防。 然后第二个是事后的处理,我们上了一套模型,这套模型每天就会去判断,比如说通过这个吱口令今天领了多少个红包,如果这个红包跟正常领红包的行为它是不一样的,它就是异常的,那我们对这个账户也会采取取消赏金或者是说直接就是把他的活动参与资格给停掉。 ”

对方回应称,目前支付宝已经处理了800多个这样的账户,至于是否会取消这些账户获得的这些钱,支付宝表示,目前他们不会这么做。

这一切都要追溯到支付宝在11月15日推出的宣布上线首款免费发还能赚钱的红包。 当时支付宝表示,该“赚钱红包”主要面向小商家推出。 操作方式是用户在线下付款时,商家可推荐用户扫码领红包,用户使用后商家则获得相等的赏金。

你还可以通过支付宝App生成一条吱口令,你可以把吱口令分享给微信好友,丢到微信群,以及分享到朋友圈,朋友可以复制这条吱口令,然后打开支付宝领取红包,当这个人在支付的时候试用了这个红包(有效期3天),你作为这条吱口令的主人也可以获得同样额度的红包。

因此有网友“塞冬”在知乎上分享了一个盛况——

多年未见的小地方中小学同学不厌其烦的给自己安利支付宝红包。

老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中老年亲戚都给自己安利支付宝红包。

你们这些新用户一次能拿十几块但我这个老用户只有几毛钱,你们烦不烦!

我的时间很宝贵,我的微信和TIM(注意是TIM)都被轰炸得烦死了,谁再让我扫红包就取关!

在知乎“如何看待支付宝扫码领红包活动?”这条问题下面,不少网友都分享了身边遇到的一些情况:

还有的人不胜其扰之后甚至拉黑了一些微信好友。 在支付宝的这场10亿红包抢夺战中,人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性也凸显得无比真实,甚至丑陋。

但支付宝之所以连着搞送10亿红包的活动——是的,他们圣诞节又搞了一波10亿红包——主要是为了拓展三四五六线城市的市场。 一位支付宝的工作人员在跟我聊天的时候说:“这个方式确实能让商家能够积极的推广移动支付,可以影响更多的三四线甚至老年人用户,因为老年人对价格还是很敏感的,有红包的话,可能会帮助他们更快的接受移动支付。 ”

支付宝向我透露,一些微博大V和自媒体也都通过自己的渠道对支付宝的这次红包活动进行了自发转发,甚至一些地方媒体的报纸在显眼的位置进行了报道,并附上二维码,这样他们就可以直接创造收入。

其实,有深谙阿里巴巴套路的人早已洞察了这一切,知乎网友“锡我百朋”说:

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个推广套路,是阿里多年以来一直在用的,曾经为阿里作出过极其重要的贡献。

2004年左右,淘宝刚推出时,当时国内C2C头把交椅还是易趣——我记得我第一次在网上买手机,是2002年在易趣上花3800多买了一个西门子6688,然后跑到邮局去取货。

淘宝刚推出的时候,是怎么推广的呢?利用草根!它没去央视做广告,没去新浪/搜狐/网易做广告,而是把广告费用洒向了成千上万的各种地方网站甚至个人站,动辄直接买断半年/一年的头条Banner位置……结果淘宝成功了,很多人开始知道“淘宝”这个名词,开始尝试去淘宝购物。

从此以后,天猫/淘宝获取流量,都非常重视来自草根阶层的力量,后来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淘宝客,为淘宝带来了无数精准、高效的站外流量,阿里能有今天,淘宝客们绝对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借壳A股江南嘉捷上市的360公司,目前市值高达3000亿,在它的百亿营收中,淘客收入就占很大一块。 而数以百万计的小淘客,则是通过微博、微信、论坛、邮件、QQ群、SEO等数不清的渠道,默默地为阿里贡献着流量,同时也赚取一份佣金,其中的佼佼者,月入数十万都很正常。

回到本问题,支付宝洒下10个亿,其实跟之前的推广方式是一脉相承的,就是要利用草根们的各显神通,为支付宝带来精准的外部流量,至于你是疯狂发短信、强奸剪贴板还是把二维码贴在共享单车上,支付宝就懒得管那么多了。

那些经营网络流量生意的人,遇到支付宝洒钱,赚点红包不过是顺手牵羊罢了。

支付宝方面并不避讳他们希望借助商家来推广支付宝的用意,据悉,这次的10亿红包活动,有上千万家商家参与,那是不是说因为他们处理的800个违规账户只占不到万分之一的占比,就可以认为是成功的呢?

答案显然不是。

作为一家被公认的国民级应用,支付宝目前已经有5.2亿用户,但还有9亿用户是它没有触达的,它想通过各种方式去开发这部分新用户群体,这个无可厚非,它想通过低成本获客,也没问题。 但作为国民级应用,应当承担它应有的社会责任。 很难想象,11月15日的活动,12月12日双十二前后就被人钻了那么大的漏洞,而支付宝12月18日才做出回应和处理,以蚂蚁金服的技术实力,显然不该如此拖沓。

另外,蚂蚁金服这则公告,虎嗅翻阅了支付宝粉丝众多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并没有发现这则公告,而只是挂在蚂蚁金服公开平台一个你几乎不会打开的网站上。 在支付宝的微博上,它不停转发那些有正向意义的网友的分享,却没有把公告通过各种社交平台澄清这些短信非支付宝官方所为,以让5.2亿支付宝用户有充分的知情权。

本文开头的那句话应该引起支付宝的反思,无论是春节集五福,还是去年尝试的白领日记、校园日记,还是这次的10亿红包,为什么支付宝总是会被人诟病呢?

商家促销活动就真的便宜吗,如何防范被商家套路?

双十一大促火热开启,每年的“双十一“都是一场购物大战,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各种商家都开始了看似无底线的降价活动引起一众消费者的狂欢,尤其是在网络购物平台上,有不少人趁着促销活动“薅羊毛”。那么,商家促销活动就真的便宜吗,我们该如何防范被商家套路呢?

商家促销活动是真的,但是商人做买卖是断不会往亏本去做的,除了商家在线上平台上误将相关的优惠设置错误导致“羊毛党”哄抢外,没有哪一个商家是不盈利的,甚至较于之前会盈利更多,而消费者也不见得能在促销活动上买到便宜的商品。

在网购平台,一个常见的促销套路就是平常一些商品的价格本身就会很高,当遇到平台举办大活动时,这些商家就会趁机将商品降价,营造一种“我便宜了,快来买我”的错觉,但是这些商品的价格是还可以再低的。 一些平台,比如淘宝为了阻止这一现象设置了“保价”机制,如果自己购买的商品在一段时间内价格下下降,消费者可以采取相关保险理赔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

双十一的消费流量是及其大的,有些消费者为了满足减免条件选择凑单,凑单后会选择把不需要的东西退款,用这种方法省钱无可厚非。 但是有的商家为了避免买家退款,会选择买家购买商品后立刻发货,很显然这是不切实际的,是一种“虚假发货”的行为,这时候就需要买家要保留必要的与卖家协商的聊天记录,选择到淘宝官方提起投诉。

总之,促销活动套路多,买家对于优惠活动也要擦亮眼睛,对于不必要的东西大可以选择放弃购买,要理性消费,防止“吃土”。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7230.html
三中全会 首发经济 名词卡片天天学 决定
竖店 郑州等 们背后的商业洞察 短剧之都 之后 西安 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