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 见证中国经济向好之势 火爆 国际锐评

全球

原标题:【国际锐评】火爆“五一”见证中国经济向好之势

“假期旅游市场火爆”“多项消费数据刷新纪录”……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流动的中国”受到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在《日本经济新闻》等外媒看来,“五一”假期中国消费市场的活力,见证了中国经济向好之势。

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五一”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县域旅游脱颖而出、热门城市推陈出新、国潮等文化体验受追捧,成为这个假期出游的新特点,也体现出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

与此同时,随着航线恢复、入境便利化措施落地以及互免签证国家增多,中国出入境游快速恢复。数据显示,“五一”期间,中国旅客足迹遍布全球1000多个城市,带动全球各地消费恢复。其中,与中国互免签证国家入境游客增长明显。新加坡《联合早报》注意到,五一期间中国飞往新加坡的机票预订量增长一倍以上。古巴日前宣布对中国公民实施免签入境后,中国旅游平台上关于古巴酒店、机票等词的搜索热度日环比增长超过40%。古巴旅游部长加西亚认为,这将为当地和拉美旅游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各方的持续发力。今年以来,中国推出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中国商务部也将今年确定为“消费促进年”,并举行多项配套活动。这既满足了人们多样化、高品质消费的需求,也进一步激活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内生动力。从“冰雪经济”到“年味经济”,从“赏花经济”到“假日经济”,中国消费市场正持续释放新潜能。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7%。随着中国未来进一步培育新型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市场将迎来增长,世界经济发展也将获得新动力。

假期经济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五一”假期多项消费数据超预期,凸显了中国经济的潜力与活力。近来国际机构密集上调中国经济全年增长预期。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中国在2024至2025年将贡献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的46%。美国彭博社预测,2024年到2029年中国在全球新增经济活动中占比将达到21%左右。事实与数据面前,某些西方人士炒作的所谓“中国经济见顶论”不攻自破。

与此同时,一个更加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正给全球市场带来红利。在5日闭幕的第135届广交会上,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680家企业参加了进口展,刷新纪录。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在这里集中展示智能制造和优质消费类产品,吸引了全球采购商洽谈合作。不少参展企业告诉《国际锐评》,广交会不仅为他们共享中国机遇、开拓全球市场提供了宝贵平台,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开放与活力。

古巴

从跨国企业高管频频到访,到外企纷纷来华参展建厂,无不印证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印证了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所说,“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国际锐评评论员)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表现在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在多个方面得到体现:1. 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工业生产经过调整后呈现恢复迹象。 国内外市场的复苏促进了出口的回升,同时,国内消费市场也逐步摆脱了之前的低迷状态。 2. 就业和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得益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以及政府实施的就业促进政策。 稳定的物价环境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3. 市场预期显著好转,随着政策效果的显现和市场的逐步回暖,企业信心增强,投资意愿提升,表现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民间投资的积极变化。 这些积极信号表明,我国经济正逐渐摆脱困境,步入增长的快车道。 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及市场的进一步恢复,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有望持续。

中国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改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很多,具体主要是:1、中国制造业还是比较强势,虽然产能过剩,国家也在转型,但是制造业整体是向好的方向;2、中国内地消费潜力巨大,13亿人口的内需,对经济增长是非常有拉动作用的;3、中国基建也在逐渐完善,政策法律也在逐步完善;4、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促进了中国对外的投资,也拉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5、中国现在是世界重要贸易出口国,对外贸易也能拉动经济增长。 总的来说是,制造业完善、内销有潜力、投资增长、对外贸易和中国政策法规的完善。

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1、从发展的基础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制造业、货物贸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近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约30%。

2、从科技支撑条件看,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

3、从市场支撑条件看,我国有近14亿的人口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2018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亿元,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4、从后发优势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加速迈进的关键时期。在人均收入上,2018年中国人均GDP是美国的16%左右,城镇化率不到60%,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空间。

5、从大国优势看,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幅员辽阔、经济体系完整、市场规模巨大。中国有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才资源,储蓄率接近50%。

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产业链条完备;我国具有生产要素大规模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分工密集、产品种类繁多的范围经济优势和区域之间差异互补的协同发展优势。

扩展资料

1、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势头,要在推进改革创新中持续释放发展活力。改革激发活力,创新增添动力。敢于攻坚克难,加大财税、金融、国企国资等重要领域改革力度,着力推进简政放权、减税降费,才能让市场主体有更多感受,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市场

2、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势头,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中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当今世界,风云激荡、乱象丛生,但经济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

国际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迈出对外开放新步伐,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经济巨轮就能在时代大潮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3、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势头,要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当前一些领域存在问题隐患,风险总体可控,但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及早防范、主动作为,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

发展

要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去杠杆的落实,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的良好环境。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7276.html
沪股通净卖16.77亿 A股三大指数下跌 超3000股下跌!
的涉事老板露面了 杭州 叫花鸡没鸡 向全国人民道歉! 吵上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