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松狮染成 动物园不带这么引流的 熊猫犬

在旅游营销和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动物园的社会责任和科普功能更应被重视。

全文1452字,阅读约需3分钟

撰稿 / 徐斌荣(自然保护工作者)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卢茜

▲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的泰州动物园门票和拍摄的“熊猫犬”视频。图/社交媒体截图

“这两只熊猫怎么狗里狗气的。”近日,多名游客反映在江苏泰州动物园内发现两只奇奇怪怪的“熊猫犬”,有网友晒出的泰州动物园门票上确实印有“熊猫犬见面会”字样。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这两只“熊猫犬”周身颜色与真正的熊猫十分相似,但是走路时“摇头晃脑”的样子又像小狗。

为何动物园会将狗打扮成熊猫迎客?据上游新闻报道,泰州动物园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园里没有熊猫,这么做想填补下空白。现在看的人挺多的,需要排队。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都能看。”

泰州动物园的“熊猫犬”,其实是两只被染成大熊猫样貌的松狮犬。动物园将其照片与“熊猫犬见面会”的信息印上门票,其营销手段无疑是“成功”的,巧妙地利用了人们对大熊猫的喜爱,“填补了园里没有熊猫的空白”,一时观者如云。

但泰州动物园的这一举措,也引发了公众对动物园营销底线的广泛讨论。

将松狮犬染色成熊猫模样,这种做法涉嫌欺骗性诱导消费。动物园在票面宣传中并未明确告知游客“熊猫犬”的真实身份,这很容易让游客产生误解,认为自己将要看到的是真正的大熊猫。当游客发现真相后,难免有人会感到失望和受骗。

从生物学角度,大熊猫、小熊猫、松狮犬是完全不同的物种,这并不止于宠物与野生动物或圈养动物的区别。动物园的对外宣传及其现场展示中,都应该准确地介绍动物的名称、特征与习性等。这也是我国《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的基本要求。

而为了吸引眼球,将松狮犬染发变“熊猫犬”的行为,有意混淆了动物物种定义的概念。虽然不至于一定让公众误认了大熊猫、小熊猫、松狮犬,却突破了动物园营销的基本底线。

给松狮犬染发的行为,也引起了人们对动物福利的担忧。动物园是关于人与动物之间最重要的道德和伦理教育场所,本身就具有促使人们思考和讨论关于动物权益和人类对待动物方式的道德问题,促进社会对动物伦理的理解和反思的使命。

染发会对动物的皮肤和毛发造成损伤,这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宠物主的个人,给自己宠物染发或只是值得商榷的事。但于动物园而言,这一有虐待动物之嫌的行为,显然有悖于动物园的基本责任。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公共空间的动物园是供公众游览、娱乐和教育的场所,承担着向公众普及动物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科学知识的责任,有着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动物保护意识的功能。

当然,动物园亦是一个经营场所,通过有效营销,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本无可厚非。但任何经营活动或营销手段都应有底线。动物园在旅游营销上的底线,就是以动物保护为基础、以动物福利为前提、以科普教育为天职。其任何举措与行动不应以牺牲动物的健康和福祉为代价,更不应在科普与宣传上误导公众。

动物园不仅是动物的栖息地,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对这种关系的理解和态度。动物园在追求经济价值的时候,不能忽视文化、教育、伦理方面的影响,更不应以牺牲其社会角色和功能为价值。

五一假期的旅游高峰就要过去,但“熊猫犬”事件留下的思考并未结束。这也提醒我们,在旅游营销和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动物园的社会责任和科普功能更应被重视。

值班 编辑 李加减 古丽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评论”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

欢迎朋友圈分享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


松狮犬怎么能 染成大熊猫的颜色

劝你还是不要染,几乎所有的都是有毒的,狗狗的皮肤很脆弱的,搞不好就会得很多病,尊重它原有的特色,这才是爱它

松狮怎样变熊猫???求~~~

去宠物美容店啊~话说……你家的松狮是什么颜色的我去网络了一下……搜搜问问里有,所以,我把答案复制粘贴了还有可以松狮变熊猫但是对狗危害大南京的松狮饲养专家江浩告诉记者,把松狮变成熊猫是件十分残忍的事,南京很少有人这样对待爱犬。 据江浩介绍,松狮变熊猫有四个步骤,要花四五个小时。 第一步是漂色。 因为松狮只有红色的和黄色的,漂色就是把松狮漂成熊猫的白色;第二步是染色,用化学染发剂将松狮的眼部、耳朵、肩部和四肢等染成黑色;第三步是烘干;最后一步是修剪。 江浩告诉记者,通常从第一步起松狮狗就会感到疼痛,因为漂色剂含化学物质,而狗狗的皮肤比人的薄,尤其是劣质的药水容易灼伤狗狗的皮肤。 而把狗狗的眼睛染成黑眼圈有可能让狗狗永久失明。 一个月后,“熊猫狗”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 由于用的染色剂有很强的腐蚀性,小狗染色后,皮毛上会留下大量毒素,很容易造成慢性中毒,比如红肿等。 狗不像人,一疼一痒就肆意挠、蹭,这样会破损皮肤,甚至造成伤口流脓

松狮熊猫装的来历

松狮熊猫装的来历年近九十的王克力老人住在台湾宝藏岩,离开家乡四川卧龙半个多世纪了,1949年11月时任国民党西南行政长官公署警卫连长的他随着国民党某高级将领逃亡到台湾,到台湾后的半个世纪老人一直没有成家,所以先后养过十几条狗做伴。 半个多世纪来老人一直思念家乡,思念家中的亲人,思念家乡的青山绿水以及那憨态可掬的熊猫,老人家乡是四川卧龙是国宝熊猫的产地,老人在孩童时期经常在家乡的山上看到熊猫,逗熊猫玩耍,熊猫陪王克力度过了天真漫烂的孩提时代。 熊猫成了王克力老人儿时的记忆与家乡的符号。 1995年王克力老人的朋友赠送了他一条白色松狮犬,老人觉得这种狗憨态可掬很有家乡熊猫的气质,便买来染料凭着对家乡熊猫的记忆把松狮染成熊猫的模样。 染好后经常带着他上街遛弯,很多人看后非常羡慕纷纷效仿,后来被经营宠物美容店的人看到后,回去加以研究推出了松狮熊猫装。 应该是王克力老人是松狮熊猫装的发明者,松狮染熊猫的第一人。 熊猫装真正兴起是2005年大陆提出赠送台湾大熊猫之后,台湾岛内也升起了一股浓烈的熊猫热,因为熊猫迟迟没能到达台湾,为解对熊猫的相思之苦,很多民众把自己家的宠物犬染成了大熊猫的颜色,这种山寨熊猫的热潮在台湾蔓延开来,后来松狮熊猫传到大陆以及港澳、韩日等地区。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7608.html
高情商已私下组好队 浪姐5 低情商还当众提要求 第二次分组
活明白了 第一批挤爆县城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