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明白了 第一批挤爆县城的年轻人

在外工作多年,达洛习惯了说普通话,也听不出什么乡音。她带朋友去吃当地有名的油条包麻糍,摊主张口就要十五块,气得她当场用家乡话怼人。

摊主一听达洛是本地人,马上陪笑脸改口,“八块八块,十五块钱两个。”

这次五一回家,达洛最深的感受是,老家出现了很多打着“景德镇正宗美食”名号的小店。

她说,“我在景德镇呆了十几年,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景德镇正宗’。”

除了遍地开花的“本地人美食”,在社交平台上爆火的景德镇,还出现了许多达洛过去没听说过的打卡路线。

现在,社交平台上关于景德镇的攻略是这样的:

先去几个瓷厂新村买手串,再去瓷宫、陶瓷博物馆、御窑博物馆之类的景点打卡,时间充裕的话,还能去一些美学空间和工业园区拍照。两天一夜,不走弯路。

社交平台上的景德镇攻略|截图

今年五一,被游客盯上的不止景德镇。

携程发布的《2024五一假期旅行总结》显示,旅游订单同比增速上,一二线城市小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小于县域市场。其中,安吉、昆山、平潭等热门县域旅游目的地,旅游订单平均增长36%。

一大批游客抛弃了北上广这样的现代化都市,也不再奔向大理和西藏追求自由,而是朝着一些“犄角旮旯”前进,试图在汹涌人流之外,找到一处静谧风景。

只是,县城的承载量终究是有限的。

它注定无法带给游客们极其充实和完善的旅行体验,也必须在商业逻辑和性价比之间保持平衡,对于这些还在摸索中的县城来说,每一次小长假,都是一次大考。

谈及五一假期的舟山之旅,生活在北京的Yuki说,“如果你是抱着打卡和特种兵游玩的心态来县城的话,那注定会失望的。”

过去三天,她和两个小姐妹住在嵊泗县的一座小岛上,主打一个松弛: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后出门沿着海岸线散步,路过栈桥时拍拍照片,到了夜里,去当地的大排档吃海鲜宵夜。

选择舟山的理由很简单。

她在北京生活,两个闺蜜身处湖北。三人聊起五一旅行,想要找个“折中一点的地方”看海,一来二去,挑中了“人应该不会那么多”的舟山。

事实也的确如此。即便是五一这样的黄金假期,舟山群岛的人也极少,她们得以享受无人的海岸线。

海边错落的房子|讲述者供图

沿着海岸线向前,可以看到礁石和小山,还能通过栈桥穿行在岛中,海风吹过,一片静谧。

实际上,相较之前去过的其他海岛,舟山的景色并不能完全让Yuki满意。

首先,舟山不像其他海滨城市,有风光也有人文。Yuki前阵子才去青岛,那里除了海岸,还有不少漂亮建筑、影视剧打卡点,而海岸是舟山仅有的旅游资源。

其次,需要花钱的联合景区和周边的免费海滩区别不算很大,付费去看几乎一样的风景,她开玩笑说,觉得自己“像个冤大头”。

五月多阴雨天气,Yuki和朋友没能看到湛蓝的海。“不过无所谓了,我觉得阴天也是不一样的风光,就当体验了。”

不太“出片”的阴天|讲述者供图

整体而言,她还算满意这次旅行。

“要看你的期待在哪儿,如果把这儿跟三亚对标,那肯定不满足。但如果是一家人带着小孩儿一起挖沙子,或者是喜欢徒步的人来探索海景风光,其实都蛮合适的。”

“在人这么多的五一,舟山提供了一个慢下来的选择。”

和Yuki抱着一样心态的还有圆圆。

圆圆今年大一,在成都上学,五一假期,她去了室友的老家自贡,打定主意好好感受一下“安逸的日子”。

圆圆厌倦了“特种兵式旅行”,过去和家人去广东,几乎是马不停蹄地打卡景点。早上看教堂,下午逛博物馆,晚上还得去个广州塔。一整天都在坐车和走路,现在回想,她已经不太记得景点的名字,更别说游玩感受。

但自贡作为小城,能游玩的地方本就不多,她能够更轻松随意的体验生活,找个公园就可以呆一下午,慢悠悠地喝茶、看风景、“摆龙门阵”。

几天下来,她尝到了自贡最正宗的冷吃兔,吃到了加辣椒蘸料的豆花饭,头一回看到七弯八拐的室外楼梯,延伸出川渝地区独有的风景。

在自贡,圆圆吃到了豆花饭|讲述者供图

和室友一块儿散步时,她还留意到湖对岸房子里的中年人,聚在一起喝茶打牌。圆圆有些羡慕,“他们的生活节奏很慢,只要赚到差不多的钱,够吃够喝够打牌,就觉得很舒服很惬意了。”

当地的建筑|讲述者供图

来到这里之后,圆圆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过去的生活是有些紧绷的。

虽然才大一,课业负担也不重。但父母已经开始催促,希望她能为未来早做打算,规定了必须要结婚,最好以后还能有所成就。

同为中年人,自贡的父母却很少对子女提要求。圆圆室友的父母平日有许多娱乐活动,常约着一起打牌打麻将。聊起对孩子的要求,他们大手一挥,“你们自己开心就好。”

圆圆被这种惬意打动,“这几天,我就像本地人那样在这里生活。”

不过,“慢下来”是需要运气的。

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任何小众都可能突然变得大众,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怀抱着“岁月静好”的想法涌入小城的人,也会在一些混乱时刻发出“早知道不来了”的慨叹。

“不开玩笑,今天的正定有一亿人。”|截图

五一当天,六元在河北正定遭遇了堵车。

当地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大多只有直行灯,如果车辆要转弯,会和其他方向的直行车产生冲突。在较为宽敞、车流密集的马路上,要靠交警现场指挥交通。

夜市是当地最热闹的地段,在距离夜市一公里左右的一个路口,六元眼看着四辆去往不同方向的车互相别住,连带着后面的车也只能等在原地,动弹不得。

交通实在算不上自在|讲述者供图

而这,只是混乱交通的一个切面。

正定古城里不支持滴滴等约车平台,六元和朋友只能使用景区的打车系统,但是车少人多,半个小时都无人应答。有时车堵得太离谱,司机还会劝她们,不如直接下车走路来得方便。

一天下来,六元走了快三万步。

同样混乱的,还有去年就已经爆红出圈的淄博。

小宁前两年和丈夫在青岛成了家,每到放假出游,他们总会选择苏州、南京这样的南方热门城市。去年淄博走红,二人才意识到,山东省内就有不少好玩的地方。

今年五一,她和丈夫决定自驾去淄博。只是,原本三个半小时的车程,他们足足开了六个小时,“一路都在堵,下高速都排了半个小时才过收费站。”

淄博多数商业街不支持驾车,她和丈夫乘坐公共交通前往。早晨八点半,八大局外面就已经开始限流,排起了长队。小宁苦笑着说,“去年我想,明年肯定不火了吧,到时候再去玩,没想到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人多、排队尚可接受,让她有些不满的是期待落空:

“去年出圈时说的什么公交全线接送啊、淄博人特别热情啊之类的,其实都已经不存在了。没觉得有多热情,也没觉得有多优惠。我们花一样的钱一样的时间,就因为我们是今年来的,优惠和福利就都没了?这很不公平,也很让人失望。”

一些难以根除的旅游业乱象,也悄悄在小城里蔓延。

据景德镇发布,仅五一假期前三天,景德镇市累计接待游客量就已突破300万人次。一家普通酒店的普通标间,房价从平日的200元上下涨到了600元一晚,所谓的山景房更是突破千元大关。

五一期间部分酒店的房价|讲述者供图

达洛的朋友慕名来玩,面对高昂的房价傻了眼,最后住在了她家。她带朋友出门玩,还体验了一把“被宰的感觉”。

在外工作多年,达洛习惯了说普通话,也听不出什么乡音。她带朋友去吃当地有名的油条包麻糍,摊主张口就要十五块,气得她当场用家乡话怼人。

摊主一听达洛是本地人,马上陪笑脸改口,“八块八块,十五块钱两个。”

在某些网红集市,一串手串要价三十元,而雕塑瓷厂的摊位上,大多只卖十块钱三串。

景德镇不缺手串|讲述者供图

朋友开玩笑说,要不是达洛,她还不知道要被宰多少次。

她听了这样的“夸奖”,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谈及反向旅游的体验,几乎每个人都提到同一件事——降低期待。

这里不会有那么完备的基础设施,大部分酒店、饭店可能指望着赚一次钱,景点也并不总是像社交平台上说的那样难得一遇。

只有带着“放空自己、感受生活”的心情去往县城,才能收获“不跟风,慢慢来”的快乐。

即便热得快要中暑,谈起正定古城,六元还是兴致勃勃。

她很喜欢红楼梦,选择正定也是因为它是86版红楼梦的拍摄地。在各个景区观光,就像走进了小时候看的影视剧,可以触摸到荣国府、大观园的实景。在她看来,这就已经“来值了”。

六元拍的芦雪庵|讲述者供图

那些在旅途中误打误撞进入县城的游客,也意外收获了许多快乐。

十二是为了一场日出演唱会前往烟台牟平。在海岛外等待时,她和十万人一起,第一次看到海面升起的太阳,与此同时,她喜欢的歌手正在内场唱歌。

那一刻的幸福,无与伦比。

十二在场馆外拍下的日出|讲述者供图

阿水从去年开始GAP(暂停学业或工作),开始工作前的最后一站,她选择了新疆。

五一假期,她正好在新疆的几个县城间中转。大部分县城都称不上“游客友好”,甚至许多当地人不会说汉语。但她记得一个美好的瞬间:

在塔县,一个围着头巾的塔里克族女人看到了阿水。当时,阿水坐在车上,女人探出头张望,安静地冲她微笑。阿水不知该如何描述彼时的冲击,就像是被一种原生态的纯净打动了。她请求给那个女人拍一张照片,女人和善地答应了。

“当地的大部分人和我们接触到的城市里的人,是有很大不同的。”

阿水遇到的小女孩,和她一起跳了新疆舞|讲述者供图

旅行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不是抵达,而是如何抵达。它意味着我们跳脱出常规的轨道,突破生活的边界,在蜿蜒的路途中找寻独属于自我的回忆,也用无数崭新的视角,为日复一日的日常赋予浪漫凝望。

近两年,达洛的很多朋友来景德镇游玩,在这些“他者的眼光”中,她一次次重新打量自己从小长到大的小城。

陶瓷的路灯,原来是一个值得拍照的景点;楼下小摊的粗米粉,出了景德镇就很难吃到;小时候很嫌弃、觉得奇怪的咸甜口油条包麻糍,竟然可以成为网红小吃。

当一切习以为常都带上新奇的滤镜,这个曾经被她嫌弃太小、一次次想要出走的地方,也突然带有了可以诉说的乡愁——

“虽然说旅行就是从你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但有时候,这种视角的互换就是人生体验的一部分。”

在朋友来旅游之前,达洛自己没有走进过博物馆。|讲述者供图

达洛承认景德镇在物价方面的混乱调控,也明白它能够作为景点的地方其实少得可怜,但她仍然不希望游客们就此为景德镇贴上不好的标签。

“景德镇就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你不能抱着玩十几个景点的心情来这里,然后又说很失望,这对我的家乡很不公平。”

作为本地人,她也看到当地做出的努力:景区外常有交警和民警驻守,防止出现意外或冲突;打车出门,司机们也会热情地介绍好吃好玩的地方。

每个地方都有好人和坏人,好的风景和不值得的风景。在避雷和种草之外,或许更需要建立真实的关切:

就像阿水聊到旅游的意义时所说的:

“过去那些地方都只是一个名字,但当我走到那里,和那里的人产生联系,和那里的风景建立连接,那些名字就变成了我和它之间的故事。”

(文中均为化名。)

作者丨静怡

编辑丨桑桑

出品丨如是生活


县域人口密度榜背后的地方发展密码,县城究竟应该靠什么吸引年轻人呢?

根据相关的调查发现县区域内的人口密度是比较大的,之所以很多人都会前往县城发展,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觉得县城当中的工作机会更多。并且交通也非常的方便,所以大家都会选择来到县城发展。

一份好的工作对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现在大家很多人都会选择去一些大城市发展。而有些人的家乡离大城市可能会比较远,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去家附近的县城发展。是因为大家都觉得县城的发展水平会比自己家乡当中的发展水平好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寻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因此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在毕业以后都会选择前往县城发展。大家都觉得自己比较需要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那这个时候大家也都觉得县城当中的工作机会更多。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在的一些年轻人都不会选择在自己的家乡或者是农村工作,而是会选择到县城工作。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交通方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那现在很多的乡村交通并不是非常的方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如果想要出门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并且很多乡下也没有办法点外卖。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到县城发展。因为现在很多地方的县城都有火车站和汽车站,甚至一些发展比较快的县城还有高铁站。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都觉得在县城生活交通更加的方便,并且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比较喜欢独居,但是却不喜欢自己做饭。所以他们也比较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可以点外卖的城市当中,因此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也都会选择来到县城工作和生活。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一份合适的工作和一个比较方便的生活环境是比较重要的。所以现在的很多人都不愿意在乡下发展,会选择来到县城发展,是因为大家都觉得现成的发展空间更加的大一点。

90后活得太明白了吗?

确实是90后活的太明白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不像以前的人被绑架着活着,反正都这样了是吧,那我就怎么舒服怎么来,别的有钱的生活品质高,跑车美女什么的,老子不看就完了,我只把我关在自己的舒适区,别人爱干什么干什么,他爱有多少钱就有多少钱最大的90后,今年已经30岁了,到了而立之年,最小的90后,已经20岁了,再过两年也即将踏入社会,现在我们翻开新闻,看到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敢结婚,不敢去交朋友,不想去花时间再去慢慢了解一个人,都在说,其实一个人挺好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总而言之就是,我就是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因为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认识那个自己,可我们真的是了解自己吗?我们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想去理会别人的想法,但现实是,我们还要面对家长的催促,赶紧结婚生子,前一段时时间里,抖音里有这么一段话“如果幸运的话有那么一天,我希望在灯光璀璨的地方,买个一居室,然后养一只宠物,过着自己的生活,如果不幸的话,结婚生子!可见当代年轻人的婚姻观,当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人把它归结于,高房价,低收入,结婚太贵……难道真的是我们活的太明白了吗……现在90后的状态,有人说他们是压力最大的一代,似乎一切都要他们撑起来,所以他们不敢去想别的事,一心想着赚钱,过更好的生活,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未来,对于一些已婚的90后,既要面对自己这个小家的压力,有的时候还要面对大家庭的压力,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容易……。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新一代活出了人间清醒,他们未来的路将会怎么走?

我们大家经常会说这样的一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学生来说这么多年努力学习就是为了以后有一个好的出路,倒不是说一定要有多么大的出息、一定要出人头地,但是至少不要混得太差,不然就会觉得这么多年的学都白上了。

所以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就会觉得那些能考到好大学的孩子,毕业之后一定会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毕竟对于他们而言步入社会的起点就要比那些普通大学的孩子要高,能遇到的机遇自然也会更多一些,而大城市的机会多、薪资高,所以留在那里好像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事实是并不是所有名校的毕业生都会留在大城市打拼,也有不少九八五的毕业生选择回到县城,或许长辈们不理解他们这样的做法,但是我想说不要觉得年轻人年纪小就对未来没有规划,他们做出这个决定时就已经想到了以后,这样的做法并不是不理智,而是活出了活出了清醒。接下来我就说说对于这些回到县城的985毕业生,他们未来的路会怎么走。

第一,可能会选择创业。我知道有些人就会觉得这么好学校毕业的学生最后选择回到县城,属实是有些屈才了,但是并不是说所有名校毕业的学生回到县城后的规划都是相同的,对于那些本身就很有能力、很有头脑的学生而言,不管在哪里他们都是会闪闪发光的。就像有些学生之所以回到家乡就是为了创业,毕竟大城市的竞争很激烈,优秀的人也很多,县城相较而言竞争会小很多,他们回到家乡说不定还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第二,会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确实也有不少名校毕业生回到家乡的小县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其实我觉得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毕竟没有人规定名校毕业生就一定要留在外面工作,有些人就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跟抱负,她们就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轻轻松松的生活,不想为了一些钱把自己逼的那么紧。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7615.html
把松狮染成 动物园不带这么引流的 熊猫犬
巴黎是仅存争三冠的独苗 buff加叠 恩里克率巴萨首赛季即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