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首富决定不领工资了

原标题:陕西首富决定不领工资了

“长坡厚雪多起伏。”隆基绿能的2023年财报发布时,少见地在最前面放了一封董事长钟宝申写给全体股东的信,开头就是这句话。

产能过剩、价格大战,光伏产业自2023年以来就在爬这个“雪坡”。即使是行业龙头隆基绿能,也不得不面对挑战。

根据年报,2023年隆基绿能营收为1294.98亿元,连续第二年实现了超1200亿营收,排在行业前列;但归母净利润首次出现增速下跌,同比下降了27.41%。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公司连续出现了季度亏损。

财报发布后的4月30日,隆基绿能股价下跌4.21%,收报18.20元/股,市值1379亿元,和去年4月底相比,市值下降了超过1260亿元。较2021年11月5287亿的市值高点,更是已经蒸发了超过3900亿元。

一个多月前,钟宝申曾公开表示,2024年是隆基“近十年来最困难的一年”。在内部管理方面,隆基绿能今年进行了组织优化,整体缩编了5%左右的岗位。4月30日隆基也发布公告,钟宝申和总裁李振国已决定,从第二季度起不再领取公司工资。

隆基绿能做好准备,要勒紧腰带过一段日子了。不过财报发布后,钟宝申也强调,情况“也不会变得更差”。

但业界真正关心的是,随着龙头排位更新、新旧产能更替,一场产业洗牌和格局的巨变也在酝酿之中。隆基要靠什么实现翻盘、迎来春天?它还能再次精准押注未来吗?

▲(隆基绿能近五年来股价走势。图源/雪球截图)

01、2024年,“不会更坏了”

“价格已经降到这个水平,很多企业都在亏现金了。”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在今年初参与央视《对话》栏目时说,“2024年的光伏产业,应该不会更坏了。”

身为昔日“光伏茅”,隆基绿能的身上,也折射出整个行业的缩影。

隆基绿能实控人李振国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和公司董事长钟宝申是同级系友。他们共同倾注了心血的这家公司,也是以兰州大学老校长江隆基的名字命名。

回顾当年,李振国在千禧年成立了西安新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他盛情邀请钟宝申加入,公司也在这一年更名为隆基股份,正式进入光伏市场。

隆基绿能入局后,引领了多次技术变革,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单多晶硅之战”。公司成立时,太阳能电池硅材料仍处于以多晶硅为主的时代,但李振国和钟宝申认为,单晶硅将成为未来最优的发展路线,并坚决下注。

这个长期战略造就了一家超级产业龙头。2019年单晶硅迎来决定性的逆转,市场占比达到65%,隆基顺势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和组件制造企业。2022年,公司的营收突破千亿元。目前,隆基的业务已覆盖了硅片、光伏电池组件、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地面光伏解决方案以及氢能五大板块,其中硅片和光伏电池组件是其主营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超过95%。

2023年隆基绿能仍然维持了千亿营收规模,但它的增长却已减速了。

根据财报,去年公司营收仅实现微增0.39%,归母净利润为107.51亿元,同比下降了27.41%。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的数据,在此之前隆基绿能营收增速基本都在30%以上,在2022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的同比均增长了超过60%。

具体到业务收入上,隆基绿能硅片业务营收245.1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了36%;组件及电池营收991.99亿元,同比增长了17%。

隆基绿能表示,叠加周期性行业产业链价值下跌与新旧产能更迭影响,公司的短期业绩受到波及。此外,在2023年,隆基绿能进行了大额度的计提减值,计提存货和固定资产跌价准备67.57亿元。

光伏产业周期性调整的当下,即使是“光伏一哥”也不能幸免。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去年中国硅料产量超过140万吨,硅片、电池片与组件产能均超过700GW,远超450GW左右的市场需求。

产能激增的情况下,随之而来的是市场需求转淡,光伏主材的价格跳水。硅片价格从去年初的每片4-5元,降到了今年初的每片2-3元,相当于“腰斩”。光伏组件价格也从2023年初的1.9元/W左右,下跌至年底的不到1元/W。

据「市界」了解,1元/W的价格,即使对于拥有一体化优势的企业来说,也已经达到了盈亏平衡线。但为了争夺市场,行业内还打起了价格战。

大家都在拼命降价抢订单时,隆基绿能的策略出现了失误。在去年三季度业绩发布时,李振国就坦承,隆基在年初硅料发生波动性的快速下降时,采取了硅片跟随硅料价格变动的定价原则,对当时硅片盈利能力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而在二季度友商以低价订单抢占市场的时候,公司没有跟进,从而影响了组件销售和四季度交付。

换言之,隆基硅片的价格降得太快,但在组件价格上,一向“稳健”的公司又太谨慎了。

一直快速增长的隆基,也出现了季度亏损。在去年第四季度,公司亏损了9.42亿元。不过隆基绿能的组件销售业务没有靠低价抢市场也不无收获,在2023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达到了18.26%,比上一年提升了2.88个百分点。

但业内对隆基更大的争议是,它是否在2023年全面错过了向N型TOPCon电池转型的机遇。

行业普遍的共识是,根据晶硅电池不同技术划分,原来主流的P型PERC电池已然“将死”,各大企业站到了如何选择下一代电池技术路线的分岔路口上。去年9月,隆基绿能宣布押注相对“小众”的BC电池。此举一出,业内哗然:领先的光伏组件“四小龙”中,以晶科能源为首的三家都选择了技术相对成熟的N型TOPCon电池并全面投入,隆基再次成为了特立独行的那个。

去年第四季度,N型组件出货放量。在2023年光伏组件出货量的榜单中,隆基绿能没有完成去年年初预计的85GW出货量,将已蝉联三年的“全球冠军”宝座拱手让给了晶科能源,排名跌落至第三。

当时间步入2024年,整个行业的情况也显得更加严峻。价格内卷仍在延续,4月12日,华电集团2024年第一批光伏组件集中采购项目开标,N型组件的最低报价为0.81元/W,P型组件报出了最低为0.756元/W的“跳楼价”,均创下了新低。

2024年第一季度,隆基绿能实现营业收入176.74亿元,同比下降37.59%,归母净利润亏损了23.5亿元。一季度是产业淡季,但上一次隆基出现第一季度亏损,还是11年前的事了。

在同期,业绩排名靠前的企业中,包括通威股份、TCL中环、晶澳科技、东方日升、爱旭股份等产业龙头,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季度亏损,业绩跳水。光伏产业仿佛集体步入了“至暗时刻”。

在A股市场上,在今年3月,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已反超隆基绿能,成为光伏板块中市值最高的公司。4月30日,阳光电源市值达到1535亿元。

在今年3月发布的《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中,李振国、李喜燕夫妇以355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655名,蝉联陕西首富,但相较上年其财富已缩水305亿元,排名下滑了424个位次。

在最新业绩说明会上,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按照目前市场供给的情况,如果没有特别的外部因素影响,短期问题仍是难以解决的,但也不会变得更差。产业链很多环节都处在亏损状态,太差的企业,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

从去年下半年起产业链价格逐步下降的趋势,虽然一直持续到了今年一季度,但目前已经逐步企稳。谈到集中式市场订单时,钟宝申说,如果说去年的价格无法预估,那么在今年,价格可预算性变高了。今年隆基仍会坚持稳健性策略,但是公司认为,完成目标是没有问题的。

2024年,隆基绿能将力争实现硅片出货量目标135GW左右,电池加组件出货量目标为90-100GW。钟宝申表示,公司全年的总体业务将呈现前低后高、逐季提升的变化,“今年整体的出货增速不会低于行业平均增速,产品出货量也将保持持续增长。”

“拐点是非常难以预测的。”钟宝申说。但是他强调,企业必须用创新,去带来新的产业繁荣,“旧的思路是不可行的”。

平心而论,在扩产投入的一众光伏企业中,隆基绿能的财务状况尚属稳健。从2021年到2023年,隆基绿能三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1.31%、55.39%、56.87%。而同行的组件龙头厂商中,积极扩产的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的资产负债率均在七成以上。

不过,隆基显然也想办法保留更多的本钱,把钱花在刀刃上。

02、瘦身过冬,刀刃向内

在年报公开信的结尾,钟宝申写道,2024年隆基将“刀刃向内”。在等待光伏再度“回春”的过程中,即使营收千亿的龙头,也要“节俭度日”了。

今年起,关于隆基“裁员”的消息甚嚣尘上,其中涉及的也不仅限于一线生产人员。一位隆基绿能西安的行政职能部门前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今年3月其所在的部门也开始削减人员。「市界」了解到,公司也有争取内部转岗的机会。但面临变动,她思考后主动选择了离开。

隆基方面对「市界」证实,在内部管理方面,钟宝申表示,公司已进行了组织优化和精兵简政工作,缩减了部分岗位,整体来看,缩编岗位占比在5%左右。

年报显示,在2023年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7.51万,比上一年增加了1.45万人。据了解,在2023年,隆基绿能的员工总数峰值超过了8万人。但即使按照7.51万人计算,本轮也有超过3700人被优化。

此前光伏产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产能快速扩张下,各大企业的员工总数也不断增大。隆基绿能于2012年上市,财报显示,公司在职人员一直在持续增长。2023年,公司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达115.72亿元,同比增长了68%。

一向“不差钱”的隆基也在面对现金流减少的压力。2023年底,公司录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1.17亿元,同比下降66.69%。隆基绿能解释称,这是由于预收货款减少、采购货款结算增加导致的。

早在去年11月,据凤凰网“风暴眼”报道,隆基就发起了一次人员优化计划,公司在内部邮件中提到,对于校招生、应届生和未转正的新员工,要“快速识别,快速淘汰”,识别标准主要是这个人“成本高不高”。

当时隆基董秘办人士曾回应媒体称:“一般而言,每年年末我们会根据年度绩效考核情况,以及整个市场的变化,做一些正常的组织优化,这些都是正常的情况。”

不过,今年这次隆基的优化和过去也有着不同,而是把重心放在了“提升组织效能”上面。隆基方面告诉「市界」,钟宝申承认,过去两年,隆基的高管层在创新和场景业务方面投入精力较多,而战略执行方面投入精力不足。

一家企业组织规模日益庞大后,副作用之一就是运营效率下滑。在股东信里,钟宝申也干脆坦言,公司在这方面走了弯路,由于过去的需求快速增长,“萝卜快了不洗泥”,对粗放式管理带来的浪费警觉不足,而成本领先将成为今年公司的必赢战役。

“‘精兵简政’核心在于‘简政’,消除无效劳动,减少内耗和浪费,让价值发挥到最大。”钟宝申在去年和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的年终对话时说。

在今年1月,前麦肯锡资深合伙人张海濛加入隆基,负责战略管理中心。当时业内甚至有声音猜测,引入外部力量,这是隆基大刀阔斧要给自己“动手术”的标志。

这场“成本战”也体现在技术创新上。报告期内,公司嘉兴基地已建设成为全球光伏行业唯一一家“灯塔工厂”,围绕智能柔性生产、全流程AI质检、订单交付周期智慧管理等,开发实施多项行业首创数字化技术推动智能制造。

隆基方面向「市界」表示,嘉兴基地已实现一年内单位制造成本降低28%、产品良率损失减少43%、生产交付周期缩短84%,以及单位能耗降低20%,以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助力公司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跃迁。

03、和时间赛跑

隆基当年坚定地推进单晶硅革命,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现在,业内最为关注的是,它看好的BC电池路线,是否能再度上演一个“逆袭”故事。

光伏电池“N型替代”仍在持续。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此前的预测,在2024-2030年,TOPCon路线会始终保持市占率上的优势。

但在隆基看来,走TOPCon路线扩产的企业已经太多,且TOPCon电池在转换效率的提升上有限,只是过渡性的技术。但业内的另一个共识是,作为新一代电池技术,钙钛矿电池的转换效率要高于TOPCon、BC等。目前钙钛矿电池的规模化落地还需要时间,隆基凭借BC技术,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将电池、组件效率提高到明显高于TOPCon的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

和之前布局单晶硅相似,隆基仍然愿意押注“长期正确”。但是,它必须和时间赛跑。

▲(2023年上海SNEC光伏大会上的隆基绿能展区)

去年隆基推出了基于BC技术的第一代HPBC产品。2023年,隆基的西咸29GW、泰州4GW高效HPBC电池产能实现投产。在业绩说明会上,隆基管理层也披露,2023年,HPBC产品共出货5.95GW,今年3月和4月的月度出货量均已超过2GW,开始放量。

钟宝申在股东信里写道,2024年,也是“新一代BC产品破茧而出,引领行业技术迭代的一年”。

在今年,隆基也陆续放出了几个创新性的大动作。

4月3日,协鑫科技方面披露了一份采购合同:截至2026年底,隆基及关联公司将向其附属公司江苏中能及关联公司采购约42.5万吨多晶硅料(颗粒硅)。根据硅业分会4月3日发布的价格信息,这笔大单的价值约为233亿元。

隆基对此保持了低调处理,并未公开这一信息。但两家巨头的携手,仍然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想当年,在单多晶之争打得火热时,TCL中环和协鑫牵手发展多晶硅,彼时年轻的隆基选择与通威结盟,共同主攻单晶硅市场,最后双双称王,造就了两家千亿市值企业。现在市场并不平静,很难说此举是否会给行业格局带来新的改变。

单晶硅片问世后,至今多年硅片领域都再没有太大的创新。3月28日,隆基发布了全新硅片产品——泰睿硅片,把市场对技术革新的关注目光再度拉向了这片它熟悉的领域。隆基方面告诉「市界」,泰睿硅片采用全新的TRCz拉晶工艺,具备电阻率均匀性和吸杂效果好、全平台支持等优势,将开启全行业降本增效的新路径。

此外,在4月底,网上也悄然流传出了一份名为“Hi-MO 9”的隆基组件新品截图,其中标识的最高转换效率达到了24.4%——这意味着,如果该组件量产,将是当前主流版型之下最高效率的产品,堪称“王炸”,这一新品传闻也立即在光伏行业内引发了热议。

5月7日,隆基绿能将对外发布基于BC技术的HPBC二代产品,称该产品比同规格TOPCon组件功率高5%以上,且预计今年下半年就能实现量产。

隆基方面表示,未来三年,公司预计单晶硅片年产能将达到200GW,其中泰睿硅片产能占比超80%;BC电池年产能将达到100GW;单晶组件年产能将达到150GW。

在财报中,隆基也自信地称,“到2025年,我们的全线产品将处一个非常显著的领先地位”。但是,产品迭代留给隆基的时间已经很紧张了。

李振国在去年的上海SNEC光伏大会上曾直言,近几年内,有一半以上的光伏制造厂商将被迫退出市场。行业洗牌来临。从目前看来,隆基绿能依然是现金流最为充沛的光伏企业之一,但谁能真正穿越周期,还有待时间来证明。

作者 | 杨 洁

编辑 | 孙春芳

运营 | 刘 珊


陕西首富郭家学:负债48亿,员工卖房帮他还债,如今又挣上百亿

他曾经是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曾经一度坐拥三家上市公司,管理着高达150亿的资产,并且曾两次登上陕西省富。

但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曾负债48亿,一度想要自我了断,幸有手下的员工不惜卖房帮他偿还债务,才将他从悬崖边拉回来。

他就是郭家学,在33岁时便成为东盛集团的董事长,在辉煌时,曾经将包括云南白药等知名药企纳入集团麾下。

遭遇滑铁卢后,他想尽办法还清债务,并且又赚了上百亿,再度问鼎陕西省富 。

对郭家学而言,他的人生就像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

郭家学1966年出生在陕西旬阳,他的父亲是当地卫生院的院长,郭家学日后走上制药这条路,多多少少受到父亲的影响。

16岁时,郭家学考入了安康师范学校就读,在校期间,郭家学异常努力,在年级中常常名列前茅,并且多次获得表彰。

正因如此,在毕业时,郭家学作为优秀毕业生被校方挽留,从一个学生转变为大学老师在校任教,并且还被校方送到陕西师范大学进修。

对于久居农村的郭家来说,走出一个大学生,无异于穷山沟里出了个金凤凰。

作为村中的第一个大学生,不仅郭父郭母,就连全村人都为他骄傲 。

在郭家学就读的几年中,每到逢年过节时,总会有乡里乡亲来到郭家,送上一些米面之物,特别是在郭家学留校任教以后,这种现象也愈发平常,都希望郭家学日后可以多多帮衬。

但是父母和乡亲们的骄傲,仅仅维持了一段时间,就在留校任教不到半年后,郭家学毅然辞去了大学教师的饭碗,回到了陕西老家,准备创业。

对儿子的这个选择,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大学老师的工作是多少人都求之不得的。更让父母无法理解的是,儿子居然干起了养猪的行业。

从大学老师变为养猪农户,身份的转变可谓是天长地久,但是,郭家学却不在乎,因为他早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

郭家学拿着仅有的170元积蓄作为启动资金,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在最初的阶段,郭家学买来一大堆关于养猪技术的书籍,没日没夜地啃,并且经常向其他的乡亲请教,学习经验,甚至在资金一度缺乏的时候,将自家仅存的值钱的四合院,以2700元的价格卖掉。

最刻苦的时候,郭家学每天只睡四个小时,而且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喂猪。几个月下来,郭家学瘦了几十斤。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科学养殖,郭家学的猪,每一头都能长到200多斤,比村里其他农户养的猪都要好。

但是紧接着,一个难题又摆在了郭家学的面前,由于村里的交通条件极差,卖猪成了一件麻烦事儿,为此, 体重只有120来斤的郭家学,背着200多斤的猪,走过十几里的山路到镇子上去卖。

虽然万分辛苦,但是靠着养猪,郭家学赚到了第一笔钱。但是好久不长,他养的猪患上了猪瘟,郭家学被迫放弃了养猪,转而去种植中草药。

郭家学在县里承包了一个种植场,雇了几十位工人,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忙活,这样干了一个半月后,郭家学的双手肿了十个关节。

更不巧的是,那年冬天遭遇了寒潮,郭家学种植的中草药几乎颗粒无收,让郭家学痛心不已。

经过这两次创业失败,让郭家学不得不坐下来思考,这样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最后,郭家学听从了母亲的建议,来到了西安闯荡。

在西安,郭家学几乎什么都干过,摆地摊、卖电脑、跑业务、倒卖等,尽管他干的种类杂多,但幸运的是,郭家学最后还是找到了一份长久的工作。

1991年,郭家学进入了西安人民医电科学研究所,并且一路干到了所长,在接下来的三年中,郭家学一直都在研究所工作。

在积攒了一定的积蓄后,郭家学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取名为东盛,专职于医疗设备器械的销售。

两年时间,郭家学苦心经营,公司也逐步发展壮大,并且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医疗器械经销商之一,不仅如此,在这期间,郭家学还给西门子、柯达等知名外企做国内代理商,公司也因此小赚了一笔。

1996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出现在郭家学面前。

这一年,陕西凤翔县的一家国有制药厂,投资1500多万元建立的工厂,由于经营不善,在建成的前三年中,每年的销售额只有30余万元,严重资不抵债。

为了解决企业危机,药厂领导找到郭家学,询问他愿不愿意进入医药行业,在这位领导看来,郭家学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医疗器械经销商之一,手中掌握着很多医院渠道,是解决企业危机的不二法门。

这个机会在郭家学看来,也是求之不得的。因为在当时,所有的制药企业都是国企,民营企业要想进入医药行业,几乎不可能拿到国家批文,只能通过收购等方式进入行业。

更让郭家学看重的是,这家药厂掌握着一种心脑血管领域的处方药“维奥欣”,并且这种药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只是由于企业不善经营,才会资不抵债。

敏锐的郭家学注意到,如果收购这家药企,改善经营,大概率会让企业起死回生,并大赚一笔。

兴奋的郭家学当天就赶到凤翔县,与厂家签订了收购协议,并且背下了数百万的债务。

这次收购,开创了陕西民营企业收购国有企业的先例,同时,也宣告着东盛集团的崛起。

在接管药企经营后,郭家学对症下药,对企业的经营制度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郭家学发现,在此之前,由于没有销售队伍,企业生产的产品很难卖得出去。

郭家学在接管企业后,第一时间成立专业的销售队伍,对外大力招收销售人员,一起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销售网络,推广“维奥欣”产品。

在接手一年后,公司的销售额就已达到3000万元,不仅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还净赚上千万元,一举扭转了企业之前的颓势。 第二年,公司营业额超过1亿元,郭家学也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次收购,让郭家学看到了商机,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郭家学开始了疯狂的收购之路。

先是在1998年7月,并购了西安化工医药总公司;而后在1999年,以60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青海上市公司同仁铝业,并改名为“东盛 科技 ”;同年,又入股了中美合资的陕西济生制药。

在不断地收购并购下,东盛集团的规模日益庞大,并且在1999年,凭借着收购青海同仁铝业,东盛集团成功实现了借壳上市,成为上市公司。

东盛集团也从实业经营逐渐过渡到资本运作,也正因此,时年仅33岁的郭家学,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在集团成功上市后,郭家学的收购之路并没有停下。

此后郭家学又先后并购了东盖天力、青海制药、丽珠集团以及湖北潜江制药,在这个时期,“拿来主义”始终占据着郭家学的大脑,这种近乎疯狂的收购,能为企业带来辉煌,但同样也能把企业拉入深渊。

2003年,是郭家学最疯狂的一年,后来他回忆在这一年中, 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收购项目完成,这种速度就算放到国际 社会 上,也足以让所有企业目瞪口呆。

这一年,东盛集团经过不断的收购并购,已经从最初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华丽转变为拥有近万名员工、企业资产超过60亿元的医药企业,并且进入了全国医药工业前20强。

在这种胜利的冲击下,郭家学似乎被冲昏了头脑,他抛出了“郭家学说”:基于自有企业业务的增长,快速实行超大规模并购,并且注重国际合资。

这样的发展理念,推动着整个集团在并购的道路上越走越深,郭家学甚至放出豪言:在几年之内,将东盛集团打造成世界500强企业;将东盛建设为“中国医药行业的梦之队” ;在创业30周年时,把东盛发展为年营业额上百亿美元的跨国企业。

抱着这样的幻想,郭家学继续走在收购之路上,但是他没有考虑到的是,任何一家企业,如果像东盛集团一样,宛若一个黑洞,不断的吸收扩大,到最后只会面临集团失控、资金断裂的局面,最终宣告破产。

因为这样大规模的收购,严重违背了企业发展的科学规律,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运作成本也将暴增,很容易出现不可控的问题。

果不其然,虽然郭家学在收购路上畅行无阻,但是2003年收购云南白药,将东盛集团和郭家学拉入了万丈深渊,盛极一时的东盛集团也在这次事件后辉煌不再。

2003年,云南政府为了大力发展云南白药,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吸引投资,郭家学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参与投标, 一同参与竞标的还有华源、复星、华润等行业巨擘。

为了成功拿下云南白药,郭家学可谓是不惜成本。最终,经过数轮的拼杀淘汰,郭家学笑到了最后,成功入主云药集团。

此次成功收购,让东盛集团的声势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也让郭家学成为炙手可热的资本狂人。

同时,东盛集团的市值也飙升到100亿,业界也纷纷看好东盛的前景,郭家学甚至看到了自己成就世界500强企业的曙光。但是好久不长,就在收购完成后的第二年,东盛集团的形势急转直下。

2004年4月起,国家出台了新的政策:收缩信贷,提高贷款利率,这让本就债台高筑的东盛更是雪上加霜。

更严重的是,曾为东盛集团提供担保业务的两家国企,也受此影响宣告破产,东盛集团承担连带责任,涉及金额高达十几亿。

在此影响下,东盛集团的股价连续大跌,银行纷纷抽贷,集团资金链断裂,郭家学被迫转向民间高利贷。

但是处于破产边缘的东盛,根本无力偿还贷款,放贷人为了催收,用大卡车拉了几十车泥土,堵住东盛集团的大门,并肆意破坏,让郭家学噤若寒蝉。

根据数据统计, 东盛集团在这个时期, 各个方面的债务高达48亿元 ,郭家学由于承担不起债务,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2006年11月5日,郭家学颓废地坐在办公室里,他打算在黄昏时分,从总部大楼跳下逃脱苦海,幸好几位公司高管及时发现了他的异常,几番好言相劝下,才让郭家学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经历了折戟沉沙,郭家学重振旗鼓,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还债之路。郭家学开始以低价出售当年收购的企业,先是以1.7亿元的低价出售丽珠股份,又将集团的王牌产品“白加黑”以12.6亿价格卖出。

更让郭家学心疼的是,花费巨资收购的、市值高达100多亿的云南白药,被迫以7.5亿的极低价格出售。

在偿还债务的过程中,当年与郭家学一同走来的很多高管,纷纷自掏腰包,甚至不惜抵押自己的房产,帮助郭家学还债。

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 截止2012年年底,东盛集团的48亿债务全部偿还完毕,郭家学也受到了 社会 各界的高度赞扬。

回想起这段艰苦的路程,郭家学坦言: 以前的我年轻正盛,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往往做事不考虑后果,这些都让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偿还所有债务后,郭家学再度起航,以全新的姿态回归到医药行业中,不同的是,此番归来的郭家学,身上没有了以往的意气风发,更多的是经历风浪后的沉着与冷静。

郭家学把目光瞄准了中药,之所以投身中药行业,是因为在2003年,也就是郭家学疯狂收购并购的那一年,他收购了知名的中医药企业——广誉远。

这次的收购,似乎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安排,为多年后的郭家学,埋下了东山再起的伏笔。

广誉远始创于嘉靖20年,距今已有480年的 历史 。在清代,广誉远曾和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陈李济并称为“四大药店”。

“能够把我们老祖宗做完了上千年的事情传承下去,是多么值得敬佩,当年选择去和中药厂合作,正是抱着一种为中药复兴的使命而去的” ,2003年,带着这样的敬意,郭家学冒着被非典传染的风险,只身一人多次前往广誉远谈判。

“在那段时间中,我来来回回跑了不是多少次,我记得很清楚,有几次整个飞机上就只有我一个人”,这是郭家学日后回忆起收购广誉远时所说的话。

最终,凭借着专业的知识和管理经验,双方达成了协议,广誉远正式被纳入东盛集团麾下。

哪怕是在后来还债时,郭家学也曾经动过出售广誉远的念头,但是最终还是掐灭了这个念头。

在确定了以广誉远作为东山再起的目标后,郭家学说到:从现在起,我想把我的余生精力,全部投入到复兴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事业中来!

在此后的十年中,郭家学结合管理经营理念,通过制度改革、拓宽渠道、加强文化宣发等方式,将广誉远发展为一个集中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并且旗下产品“龟龄集”和“定坤丹”,被国家列为保密品种。

在被问到“是否还怀揣着成就世界500强企业的梦想”时,郭家学诧然一笑:能名列世界500强企业,的确十分值得骄傲,但那是我曾经的梦想,但现在我的目标,不是做一家500强企业,而是做一家500年企业。

或许是经历了大风大浪,郭家学收起了心中的那份冲劲,不再好高骛远,转而脚踏实地想要做个“精而美”的企业。

如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广誉远的年营业额已超百亿,郭家学也彻底摆脱了往日的颓势,成功回归医药业的巨头行列。

郭家学曾说,在他看来,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在于弘扬文化,为此,他建立了广誉远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郭家学希望,随着中药文化的弘扬,广大百姓能够恢复对中药的信心,因为这不仅仅是对中药的自信,更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从一个养猪的穷小子,到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再到身败名裂,负债数十亿,最后涅盘重生。郭家学的人生宛若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但是对郭家学而言,似乎每一次的“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起”。

如今的郭家学已年近花甲,但是仍然活跃在中医药业界,广誉远在他的经营下,早已成为国内中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

他曾说,要做一家500年企业,广誉远自创立至今,已经有了480年的 历史 ,相信郭家学定会精益求精,以更好的姿态,将广誉远交给下一个500年。

陕西首富曾负债48亿,8年后成功逆袭赚120亿,他是如何做的?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轲

郭家学养猪过种过草,33岁成为中国上市公司最年轻的董事长。从一无所有到负债累累再到身价百亿,郭家学有过碰壁,有过挫折,甚至一度想要轻生,但他咬牙坚持了下来,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跌宕而辉煌的人生。

说起这些年的耽搁,郭家学似乎有了顿悟,不再追求世界500强,而是追求一个可以代代相传的伟大事业。他再次打造了市值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再次站上了人生的巅峰。

尝遍艰辛,勇敢尝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安康师范学校工作中一年后,郭家学离开金饭碗离职,变成第一个辞掉陕西公职职位的人。那时候,热情和梦想是每一个年轻人心里的关键字,郭家学也不例外。

事实上,郭家祖没有以高额财富为基本,也没有捷径可走。最开始的探寻环节是最痛楚的。

郭家学的创业基金仅有一百七十元。殊不知,1987年的一百七十元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初创期,离职返家的郭家学确定养殖,他选择了养猪。原本大学教师离职养殖,这个决定引来了周围人的耻笑。郭家学却心甘情愿。他把猪养到200斤,卖去山下。

之后,他为了种植草药,被困在雪山里,与职工一起在零下20度的气温下砍伐树木。条件十分艰苦,就连工人都觉得工作很辛苦。一趟下来,郭家学的两只手肿了十个关节。他妈妈对此很伤心,说:你回来后可以种田。你不用那么辛苦。

为了不让母亲顾虑,郭家学开始去西安寻找机会。在西安经过两年的小规模尝试,郭家学经历了摆摊子、卖电脑、卖医疗器械等种种难以想象的艰辛生活。两年来,郭家学也设法积累了自己的启动资金。

1996年,郭家学等来了他的机会。他买下了一家负债累累的制药厂。郭家学接手后,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建立起了全国性的销售网络。

同年,销售利润收入由3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次年直接提升1亿元。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并购了3家挂牌上市国营企业,换名为东盛,并完成了分拆上市。

不断并购,危机来临

33岁的郭家学变为那时候中国最年青的上市企业集团董事长。1999年底,郭家学带领东盛集团走上了一条强劲的发展之路。他并购了30多家制药公司。郭家学变成了知名的资本狂人。

他想要依据公司并购结合产业生态圈,结合现阶段的管理方案、推广营销和品牌营销水平,迅速提高企业价值分析,打造世界500强公司。涵盖医药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保健品的产业生态圈已初具规模。郭家学并购白加黑时,年销售额仅2000万元。收购后的第一年,就增加到2.9亿元,现在估值达100亿元。

他进到全球500强时,极大的困境已经悄悄地贴近。郭家学没有竞争者,如不断强悍的回收、迅速的财产提高、来势汹汹的发售及其陕西富豪的继任者。他放松了警惕,所以一次突如其来的危机使他猝不及防。

2004年,郭家学花了许多钱收购了云南白药。这次疯狂收购步伐太大,直接断了郭家学的资金链。

郭家学只能借高利贷,以此处理这个迫切的难题。全部制药业制造行业遭受经济发展的冲击性,总贷款利息大幅度提升,亏损不断扩大,他遭受了重大损失,几十亿人民币的负债没法还款。

因此高利贷者强占了东盛的办公楼,开了几台货车卸土,塞住了门。不管有没有人在工作,他们都会开始公然捣乱和破坏公物。

在二零零六年的冬初,郭家想到了自尽身亡,他已经连续13个月没给员工发薪水了。他把公司全部的存款都抵押给了公司的副总裁。准备给大伙儿一个悔恨交代,也给自己一个解脱。当晚,他与死神约好时间,计划跳下西安市总公司大厦。根据郭家学的回忆,这是他成年后唯一一回大声哭泣。

走出困境,谷底逆袭

但是郭家学想寻死却没有成功。公司高管发现董事长出现异常,来到郭家学的专用公司办公室。他们当机立断、直截了当地问郭家学,他死之后他的家人和企业两万职工该何去何从。郭家学这才大梦初醒般回醒过来,他明白,他有他的责任在,他必须面对。

他决定领着公司走出困境,不是破产,而是结清全部负债。

于是,郭家学以12.64亿元的低价卖出白加黑,以1.7亿元的价格卖出丽珠,估值超过100亿元的云南白药以7.5亿元的低价急售,甚至连西安市的总公司大厦也被抢购一空。

郭家学没有沉落下去。相反,他试图为自己的重回公众视线做准备。最终,到二0一二年底,东盛结清了38亿人民币的借款,再加8亿人民币的国企担保贷款和48亿人民币。

2012年后,郭家学投身于中医药领域。东盛控股的广誉远是一家有近500年历史的老中医药企业。在赢得拥有这个近5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后,郭家学实现了一回逆袭的转身。在2008年至2017年,在郭家学领导干部下,广誉远完成了结算3亿元的亏本,完成了4200万余元的纯利润,提高了35.36%。上市后,公司市值120亿元,

如今东盛控股的广誉远估值一度攻克200亿。变成实至名归的医药巨头。东盛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结语

史玉柱的亲身经历不能说不是神话,从2.5亿元的负债、资金链断裂的边沿,到巨人集团的再度兴起。殊不知,郭家学的人生经历比史玉柱更神话。

作为中国上市企业最年轻的集团董事长,青春不是他的神话。他的负债超过了史玉柱,达到48亿元。2016年,其上市企业纯利润增长四十倍以上。他花了8年时间结清了全部负债,重新站起来了。

历史上的陕西女首富周莹一生守寡,她死后的巨额家产都去哪里了?

历史上的陕西女首富周莹一生守寡,她死后的巨额家产都用于捐献了国家,包括用于赈济灾民,兴修树立、兴办教育、赞助革命军饷等。

周莹,字竹君,出生于陕西省,就像她的字一样,她的一生是光辉灿烂、有骨气的一生,尽管遍地荆棘与坎坷。

小时候的她非常聪慧,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多说,红颜薄命,恰恰是这个道理,上天赋予她聪慧的同时,带给了她噩运。当年嫁到泾阳安吴堡大户吴家时,本想过一个太平、安生的日子,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丈夫吴聘和公公相继离世,留下孤苦伶仃的她在这个世上。

而周莹也从未被现实的困境打倒。她在丈夫和公公去世后,毅然决然承担起吴家的天地来。由于她的聪明能干,在生意上做的越来越好:首先从生意的范围来看,她将生意扩展到蚕丝、棉花、药材等领域;而在管理制度上,她进行创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另外她还特别注重良好信用在生意场上的重要性。

她,一个女子,缔造了一个帝国。这是非常不容易的。1900年,慈禧逃离北京,到陕西避难时,周莹拿出钱来资助,慈禧亲自加封她为“诰命夫人”,另外她还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兴办教育、赞助革命军饷等,对国家、人民做出了卓越贡献。

似乎命运不眷顾于她,年仅42岁就离世而去。她将钱财留给自己的养子吴怀先,并嘱咐他将钱财献给国家和人民。周莹去世后,人们无不缅怀和怀念。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7782.html
财运福来 五月份 富贵花开 事业繁花似锦的星座
5月9日 2024年 十二生肖运势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