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直奔中印实控线 不到一周就变脸 印方对华承诺翻篇边境问题

近段时间,中印双方多次就边境问题进行磋商,印度外长苏杰生在东盟外长会期间,会晤王毅外长时明确表示,印中利益广泛交融,也面临边境事态带来的阴影,但印方愿以历史眼光、战略思维和开放态度,寻找分歧解决办法,推动双边关系回到积极、建设性轨道。随后中印双方又于新德里,举行了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0次会议,不仅有两国外交、国防、移民等部门代表参加,还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在此次边境事务磋商中,印方同意与中方保持外交军事渠道沟通,加强谈判机制建设,加快谈判进程,早日实现边境局势翻篇,推动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印方承诺早日实现边境局势翻篇,与其此前在边境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大相径庭,这也被外界认为,是因为打算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并希望通过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来推动本国制造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

直观体现这一点的,则是印度财政部此前发布的年度经济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为了促进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印度需要从中国进口更多产品,融入中国的供应链,或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就连美国也从印度一系列动作中,看到的很多不寻常的信号,美国经济学家、《亚洲时报》副主编戈德曼日前发文指出,尽管美国把印度当做制衡中国的所谓“民主力量”,但中印这两个亚洲大国正朝着加强经济合作、减少战略冲突的方向发展。

戈德曼还认为,中印两国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以及印度需要中国的投资和技术等因素,都促成了中印关系走向缓和。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则在一场听证会中,直言印度有自己的信仰和利益,“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正式盟友或伙伴。

除此之外,苏杰生在出席日本举行的四方安全对话期间,当着美日澳三国高级官员的面,表态不希望他国干涉中印之间的问题,认为应该由两国自己解决。苏杰生当时还强调,印度与中国的关系不佳是不正常的,印度希望改善对华关系。苏杰生这一系列言论,足以表明印度目前正有意冷处理边境问题,以促进与中国缓和双边关系。

然而,距离中印边境磋商会议仅过去一周,印度方面就撕毁了“边境翻篇”承诺。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印度在中印实控线附近的拉达克地区东部举行大型军演,印军北方司令部突击军团的坦克、炮兵、步兵部队参与了这次演习,旨在贯彻落实用最新式武器在高山地形作战的新概念。

无论印度方面嘴上说什么,其在边境地区进行的军事行动,都意味着他们并不想与中方翻篇边境问题,否则没有必要到边境地区试验所谓的新武器。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任何国家举行大型军事演习,一般都带有某种“政治任务”,而印军直奔中印实控线附近,除了向中国示威以外,也找不到其他合理的解释。

至于印度为何在边境问题前后态度不一致,不排除有美国干涉的影响,因为就在中印达成共识后,美国国务院就公开宣称,正在向印度提供中印实控线地区情报。对于美国挑拨中印关系的行为,中方必须予以警惕,美国不会坐视印度“倒向中国”,失去这个能在战略层面有效牵制中国的盟友。


印军再次非法越线是否会造成两国关系紧张的局面?

印军再次非法越线肯定会造成两国关系紧张的局面。

根据相关消息,就在8月31日,印军破坏前期中印双方多层级会谈会晤达成的共识,在中印边界西段班公湖以南地区、热钦山口附近非法越线,公然挑衅,造成边境局势再度紧张。 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印度国防部却宣称,解放军在8月29至30日夜向印度防线进军,试图单方面改变班公湖南岸的局面,但印度方面阻止了解放军的行动。 对于印度的这种说法,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赵立坚也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边防部队始终严格遵守实际控制线,并未有过越线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9月1日的记者会上也再一次进行了重申,表示印度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中方的领土主权。

事实上,早在8月28日的时候,驻印度大使孙卫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在此之前,中印双方已经举行了5轮军长级会晤,4次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会议,双方现地部队也一直保持着沟通。 其实,自从6月15日以来,双方平均每周都要开会,可见双方都非常重视中印双方的关系。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印度终究还是违背了曾经的承诺。 值得一提的是,在8月30日的时候,印方还直接表示不会参加俄罗斯举行的“高加索-2020”(Kavkaz-2020)多国军事演习,或许这就是印方强行越线的先兆。

那么,为何印度要在当前的时间节点上搞事情?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发生对峙的班公湖南岸其实一直都在中方实控之下,但是现在印度方面却想要把它弄成新的争议地区。 也有专家表示,印度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在新一轮的谈判中得到一些讨价还价的筹码,试图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有更多的牌可打。 也有专家认为,印度这一举动其实就是想要转移印度民众的注意力,也就是转移国内矛盾,我们知道,现在印度的新冠疫情这么严重,已经达到了四百多万例,而且每天新增八九万的确诊患者,这也让人人心浮动,更重要的是,现在印度的经济也十分堪忧,今年二季度印度实际经济增长率同比为-23.9%,创下自1997年有统计数字以来最差局面。

显然,在这样情况下,印度的国内局势将会非常动荡,因为,印度就必须树立一个假想敌,将全部国内的矛盾引过来,这也是印度再次非法越线的原因。 总而言之,印度在此非法越线,势必会造成两国关系更加的紧张。

印度建国以来对外发动过几次战争?

大致有如下几场大规模的战争:1. 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时,蒙巴顿方案规定让克什米尔人自由选择归并印、巴一方或宣布独立。 印度利用其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从而,激起巴基斯坦方面严重不满。 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第一次战争。 印度参战部队有2个师及若干土邦部队约4000余人,从东、南和西南三个方向巴军发起进攻。 巴基斯坦参战的多为部落武装约5万人,从西、西南和北三面进军克什米尔。 印、巴军队经过1年多的争夺战,双方伤亡惨重,胜负难分,后在联合国干预下于1949年1月停火。 印度方面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其余为巴方控制。 这次战争没有解决克什米尔归属问题。 2. 中印边境战争中印边境战争即1962年6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 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为瓦弄之战。 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 到1951年前后,印军向北扩张取得麦克马洪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 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占得部分印中两国争议领土。 1959年,印军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建立了43个据点。 中国政府提出谈判解决边境问题,未得印度方面的接受。 中国政府认为,“麦克马洪线”是英国人自己定的,任何时候的中国政府都没承认过,是西方肢解中国的一部分。 就像英国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所作所为一样。 由于中方认为麦克马洪线是英国殖民政府强加于西藏南部的分界线,故拒绝承认“麦克马洪线”。 并且直到1951年之前,印度政府也未公开承认麦克马洪线。 因此,中国表示上述争议领土应该属于中国。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认为他们有权利继承原来的英属印度领土。 因此,他们认为上述藏南地区属于印度。 美国、苏联在当时支持印度,并向印度提供武器、物资援助,助长了印度的嚣张气焰。 1962年6月起,印军向中国边防军开枪攻击,死伤数十人。 10月20日,中国军队开始对印自卫反击战,战争开始。 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是战争的第一阶段。 在东段,中国西藏的边防军暂时攻占了藏南和达旺地区;在西段,中国新疆边防军驱除了37处据点的印军。 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 印度表示无法接受,宣布印北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并在东线的藏南及达旺地区大力增援士兵。 11月16日至21日为战争的第二阶段。 11月14日和16日,印军再次于中印边境发动进攻。 在东线,中国西藏边防军在东、西段对印军施以反击,至11月21日,中国西藏边防军占领了印军的16处据点。 在西段,中国新疆边防军则占领了印军在班公洛地区的据点。 由于印度军队在东线藏南、西线新疆失败,印度朝野一片恐慌。 随后中国边防军突然宣布停火,并从1959年实际控制线上再向北撤退20公里,而印度方面则公然将藏南和达旺纳入版图,两国关于边境的争议并未就此平息。 3. 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 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 巴方在停火线南部展开反击,并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 双方展开激烈的空战,巴基斯坦地面部队在坦克的配合下,给印度军队以重创。 随后,双方陷入僵局。 最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使印、巴双方于9月23日正式停火。 1966年1月,在前苏联斡旋下,印巴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 巴基斯坦承诺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而采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互不干涉内政的义务”,不过克什米尔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4. 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 7月,印度又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战争计划。 与此同时,印度积极进行大国外交,为发动战争做好充分准备。 1971年8月9日,印度与苏联签定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定既表明这次战争得到了苏联的积极配合,又限制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涉行动。 与此同时,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于10月23日启程开始对美、法、英、西德、比利时、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 进行为期三周的访问,以摸清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底牌。 对于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的印巴双方都从共同边界撤军并由联合国观察员小组予以监督的建议,印度表面上说可以考虑是为了稳住美国,但内心是绝对不会接受的,因为这样以来就失去了发动战争的最佳时机。 而对于中国,印度更是进行了精密的分析:当时中国正处在进入联合国的关键时期,还有国内的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出兵援巴的可能性极小。 这样以来,排除了外界的干扰,单凭印巴双方各自的力量进行较量,印度获胜的希望极大。 到1971年11月为止,双方的兵力部署基本完毕。 印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个军部、7个师,空军12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6艘,约17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个师8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300架,海军舰艇20艘,约30万人。 巴基斯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4个步兵师,空军两个中队,作战飞机17架,约9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2个师6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0余艘,约25万人。 双方兵力对比,在东巴方向,印军占有明显优势,巴军处于劣势;在西巴方向,两军旗鼓相当,印军略占优势。 1971年11月21日,印军向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 12月3日下午,巴基斯坦总统被迫宣布对印度的不宣而战发动反击。 对于印度来说,这一宣战正中下怀。 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兴高采烈地向全国宣布:“孟加拉的战争已经变成对印度的战争了。 ”至此,第三次印巴战争全面爆发了。 战争在东巴和西巴两个战场展开。 印度的战略企图是,东攻西守,以夺占东巴为最终目标。 巴基斯坦的战略指导方针则是全力固守各战略要地,以此粉碎印军的突击行动。 在东巴战场,印陆军在海、空军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从东、西、北3个方向,对东巴实施“多路向心突击”。 在三个作战方向的印军先后完成对达卡合围攻击的作战准备后,印军开始向达卡发起总攻。 印军第50伞兵旅首先在距达卡30公里的东北要点纳西格迪实施空降作战,一举切断了巴军退路,向南直逼达卡。 12月15日,印军完成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达卡的合围,海、空军则从海上和空中实施严密封锁,完全切断了东巴与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东巴守军于12月16日向印军投降,东巴战场的攻防作战遂告结束。 在西巴战场,双方进行了以空战为主的交战。 印军凭藉其空军力量的优势,力图重创巴空军于基地,破坏巴交通运输线,孤立巴军各战场的相互联系,阻止巴地面部队机动和集结,达到削弱与钳制西巴地面部队的目的。 巴军则努力加强要地防空,钳制与削弱印空军作战力量,阻止或限制印空军的空袭行动,保障地面作战的进行。 交战结果,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战果。 在空中较量的同时,双方也进行了有限的地面作战行动。 两军各有攻势行动,其中印军以多路发动进攻,先后占领了西巴信德省和萨克加尔地区3600平方公里的领土。 此时,印军已在东巴战场取得胜利,因此印度于12月17日宣布,在西巴地区实行“单方面停火”。 巴基斯坦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议,西巴战场的作战行动至此结束。 战争的后果:首先,这场不到一个月的战争将巴基斯坦一分为二,占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积16%的东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孟加拉国。 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愿望得以实现。 从此,南亚次大陆上各国力量对比发生明显的变化,被肢解后的巴基斯坦进一步拉大了与印度的实力差距。 印度成为南亚唯一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地区大国。 其次,在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美国担心苏联在南亚起到支配作用,因而在战争中采取了偏向巴基斯坦的政策。 尽管美军并未直接参与战争,但战后印度同美国的关系还是降到了最低点。 由于印度逐渐成为苏联推行南下战略的前哨基地和对抗中国的战略伙伴,印苏关系持续升温。 美国清楚的看到,苏联正在利用同印度的关系进入南亚次大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影响和势力。 美国在南亚的战略收缩态势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苏联实施南下印度洋战略,为苏军进入阿富汗埋下了伏笔。 第三,孟印巴三国关系的曲折变化。 孟加拉国建立两年多后,1974年4月,印、巴、孟三国外长就遣返战俘问题达成协议,三国关系趋于正常化。 1975年10月孟巴两国正式建交。 1975年,孟加拉国发生军事政变。 新政府一反对印度的亲密态度,大力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并开始恢复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之后孟印两国之间又相继发生了关于法拉卡河水分配纠纷、印度停止对孟军援、两国边界冲突、非法移民问题等一系列事端,孟印关系发生严重逆转。 以上4场算是大的战争,此外在克什米尔地区,一直是小规模的冲突不断。

中印冲突,美国首次发声,印度人开始膨胀

日前,外媒报道称解放军和印军在中印边境发生冲突,双方均有人员负伤,无人死亡。 13日,解放军西部战区证实了相关消息,新闻发言人龙绍华表示,中方在实控线中方一侧进行例行巡逻时,遭到印军非法越线拦阻,目前双方已脱离接触。 中方要求,印方应严格管控约束一线部队,与中方一道共同维护边境和平与安宁。 可以看出,此次事件显然是印方有错在先,不过为什么要强调“严格管控约束一线部队”?有一个细节是,此次事件发生在12月9日,而最早的报道却在12日,间隔了整整3天,中印双方可能会毫不知情吗?若真是印军管理不严,私下发起挑衅,印方可能真的不知情,那么没有第一时间释放消息也就能说通。 因此事件的过程可能是:事件发生后中方主动联系印方,而印方则以“不知情”为理由将责任推给印军一线部队,所以就有了中方要求印方“严格管控约束一线部队”的说法。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印军必然首当其冲,成为“替罪羔羊”。 然而印媒却有意利用此次事件,刻意夸大渲染。 美国国防部新闻秘书帕特·赖德在13日则称,中国针对美国的盟友和印太地区的伙伴,并展现出越来越强烈的自我主张以及挑衅性。 他强调,美国将全力支持印度为缓和局势作出的持续努力。 美国国防部新闻秘书帕特·赖德美方这次的表态完全是罔顾事实,且不说美方对此次事件有多少了解,在行为上倒是像个愣头青一样,黑白不分就帮腔印度。 显然,在支持印度以抗衡中国这一点上,外界所言非虚。 若要说为什么会再次发生这种事件,美国更是脱不了干系。 这要追溯到前不久,美国联合印度开展军演,军演地点更是直抵中印边境,距实控线仅100公里。 通过这次军演,美方释放出一个信号:在中印争议的边境问题上,美方会“义不容辞”地站在印度一方。 美方暗示印度,“是时候搞事了”。 印军当然受此鼓舞,有美国大哥罩着,“这是一次展现印军实力的好时机啊”。 相对应的,中印边境冲突事件在外国社交媒体上已经疯狂刷屏,一段据称在事发现场录制的“印军打解放军”的视频更是被疯传,印度人纷纷在评论区为印军呐喊,高呼“印度已今非昔比”。 推特截图不过尴尬的是,这段视频被证实是一段老视频,算是印度人为数不多的“珍贵录像”,为了赢得自尊,印度人不惜指鹿为马,甚至故意点燃印度民众的情绪。 目前,各种仇视、对立言论已经满天飞,他们仿若失去理智。 印度人显然是有点膨胀了,不过也很合理,毕竟近日的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可谓是“风生水起”,德国、澳大利亚等一众国家都开始与印度加强关系,显然是相当看好印度极具潜力的庞大市场。 当然,一码归一码,印方越线在先,中方定要讨要说法,若印方看不清局势,再犯觊觎中国领土的蠢事,也休怪中国的军事力量予以正当反制。 延伸阅读牛弹琴:西部战区的这段话,说出了中印边境冲突的真相依旧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事情发生后,总是印度媒体先炒作,然后西方格外关注,形成所谓的中印边境冲突事件。 故意将批评矛头,对准中国。 但真相是什么样呢?西部战区12月14日的一席谈话,说出了所谓中印冲突的真相。 这个谈话,以我西部战区新闻发言人龙绍华大校的名义发布的。 就一段话:12月9日,西部战区边防部队位中印边境东段东章地区实控线中方一侧组织例行巡逻,遭到印军非法越线拦阻,我应对处置专业规范有力,稳控现地局势,目前中印双方已脱离接触。 我们要求印方严格管控约束一线部队,与中方一道共同维护边境和平与安宁。 当天稍早时候,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有法新社记者提问:据印度军方称,上周中印两国士兵在喜马拉雅山脉边境争议地区发生冲突。 印方称,中印双方均有人员轻伤。 中方能否证实并介绍事件经纬?汪文斌回答也很简短:据我们了解,中印目前边境局势总体平稳。 双方一直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就涉边问题保持畅通的沟通,希望印方同中方相向而行,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严格遵守双方签署的有关协议协定精神,共同维护中印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 至于你提到的具体问题,建议你向有关的主管部门来询问。 里面提到的主管部门,西部战区肯定算是一个,所以,迅速作出了澄清。 两段话,西部战区讲清了事实,外交部也表明了态度。 几个真相吧。 1,时间:事件发生在12月9日。 2,地点:中印边境东段东章地区实控线中方一侧。 请注意,这个地点很关键。 这一次不是在西段,而是在东段。 3,原因:我西部战区边防部队位中印边境东段东章地区实控线中方一侧组织例行巡逻,遭到印军非法越线拦阻。 请注意,印军非法越线阻拦。 4,后果:我应对处置专业规范有力,稳控现地局势,目前中印双方已脱离接触。 每一句都很关键,第一,我处置专业规范有力,没有乱来;第二,我稳控现地局势,不是印军乱来就行得通;第三,双方已脱离接触,都在避免事态升级。 5,要求:我们要求印方严格管控约束一线部队,与中方一道共同维护边境和平与安宁。 印军,你不能管控约束不住一线部队啊。 6,总体事态:据我们了解,中印目前边境局势总体平稳。 这一点很重要,这是单个突发事件,总体局势平稳。 7,现在情况:双方一直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就涉边问题保持畅通的沟通。 两个渠道的沟通,外交和军事,而且沟通都很畅通。 事情就是这样的事情,相信我也不用再多解释,类似我方正常巡逻、印方非法越线阻拦的事情,以前也多次发生过。 我也看到,一些西方媒体虽然大幅引述了印度的说法,但也承认,中印边境线没有正式划定,双方对实际控制线有不同理解。 最后怎么看?还是粗浅三点吧。 第一,我们不能漠视印度的小动作。 隔一段时间,就会弄出一些小动作,然后大肆宣扬炒作。 我之前就说过,在一些国际问题上,印度有时不惜违背协议和承诺。 这就是印度这个国家总让人无法完全信任的一个重要原因。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应该也是汪文斌这句话的深意:希望印方同中方相向而行,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严格遵守双方签署的有关协议协定精神,共同维护中印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 要相向而行,要认真落实,要严格遵守,要共同维护。 这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印度,要守信啊。 第二,我们更不能漠视印度这个国家。 我之前就说过,如果盘点未来的世界大国,从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看,我总认为,最可能的,只有这三个:美国、中国和印度。 其他的,如日本、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等,更可能是第二流大国。 哪怕是俄罗斯,从国土、资源、军事等各个方面讲,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国,但是经济和人口上,俄罗斯已经雄风不再。 发展是硬道理,千万别瞎折腾。 我们不能因为喜欢或不喜欢印度,就漠视了印度的发展和潜力。 第三,印度确实也要更清醒一点。 清醒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意志,清醒怎样才最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 印度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应该很快,印度就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但另一个方面,印度有时太敏感太纠结,但过于敏感,那就不是自信,而是自卑的表现了。 尤其是在对华态度上,印度总让人感觉有点瑜亮情结,总认为中国要算计印度,总是各种小动作不断,甚至对中国企业下黑手,这是大国自信吗?印度要清楚,对中国来说,印度根本不是敌人,反而可以是朋友。 边界遗留问题很麻烦,但完全可以通过对话来解决。 印度要发展要超越,中国还可以助一臂之力。 将中国视作敌人,除了民粹主义狂欢外,对印度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记得,印度外长苏杰生曾经宣称,如果印度和中国不能走到一起,“亚洲世纪”将难以实现。 这其实还是有远见的。 但关键是,要将动听的言辞化作真实的行动。 中国虽大,但没一寸是多余的。 印度,千万不要误判形势。 当然,对中国来说,更要冷静,越是愤怒的时候越是要冷静。 我们要清楚,美国等西方国家最近不断拉拢印度,肯定也不是想帮印度打仗,最主要的目的,不过就是在中印间打入楔子,就是让印度成为对付中国的筹码。 两强相斗,西方欢笑。 我相信,印度既然自认为是大国,肯定也不希望成为西方的棋子。 莫迪也不是寻常人物,自然也不会甘心当别人的筹码。 所以,这一次边境事件,印度虽然主动找事,但后续还算冷静,双方迅速脱离接触,然后保持沟通。 这就是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退让求和平则和平亡。 我相信,如果双方足够有智慧,马上就是新年了,不排除双方前线士兵,又相互派送糖果,共贺新年当然,和平安宁的所有前提,印度,第一你要守信啊,第二确实要严格管控约束住你的一线部队。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7813.html
以色列扬言要 辛瓦尔成为哈马斯新领导人 迅速消灭
十二星座2024年8月9日运势播报 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