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VC集中火力投细分赛道第一名 今年

机构

开年以来,不少投资机构正在改变投资策略。

“今年,我们会争取最大努力投到细分赛道的第一名。” 动脉网近期在与众多医疗VC接触的过程中,已有不少投资机构明确表达这一观点。

动脉

与医疗创投市场烈火烹油的2020年、2021年相比,当下机构们对绝对头部企业极度渴望。而在此前,投资机构们会优先押注前三名,若竞争激烈,实在抢不到份额,第四、第五也可以考虑。

高特佳投资副总经理王海蛟在今年年初接受《IPO早知道》访谈时就提到,对于成熟型的赛道,争取要投到规模上的第一名;其次,如果赛道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大多会选择投技术上的第一或唯一。

“在眼下的市场环境里,资源都在向最头部的企业聚集,如果估值不是很夸张,细分赛道第一名跑出来的机会最大,第二名如果跟第一名有一定差异化,也可以考虑。但第三名及以后的企业几乎没戏。”医疗行业投资人杨峻豪告诉动脉网,“ 以前有些大基金倾向一口气砸向一个细分赛道的前几名,这种用‘机关枪扫射’方法投资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寒冬之下,投资人必须提高每一颗子弹的命中率。

面对投资策略的轮转,医疗创投行业将发生怎样的逻辑演变?

现状:集中火力,投向“细分赛道第一”

一种巨大的压力正在投资机构中蔓延。

“目前市场面临高流动性压力,众多投资机构都遭遇募资与退出窘境,以及LP对投资回报率的拷问。”医疗行业投资人杨峻豪告诉动脉网。

比如募资节奏放缓,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4 年第一季度中国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为964只、3530.28亿元,同比下降43.9%、5%,延续下降势态。

又比如退出端,北京基金小镇研究院近期发布的创投领域退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一级市场退出交易活跃度进一步下降,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2251笔退出案例,同比下降35.8%。

“在这种时候, 整个VC行业想要押注绝对头部企业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它们既有比较确定的可落地预期,能实现更快退出,也对当期基金具有极高的背书价值。 ”杨峻豪补充道,“据我们观察, 企业 在生物医药整个大的领域,绝对头部企业的估值溢价非常高。 这造成的现象是,一旦一家企业处在某个细分赛道的第一名,它的估值往往比排在后面所有的企业都高。”

在一次行业化会议上,某投资集团主管合伙人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医药行业有四五十个细分赛道,每个赛道里面的一些龙头企业都有估值溢价,但是如果不是头部企业,估值就会折价。

基于上述原因,越来越多的医疗投资人比以前更为关注和寻找细分赛道排第一名的企业,并为此付出更为高昂的投资成本。一家FA的合伙人表示, 为了抢到某家在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工艺设计方向最靠前的企业,四家知名机构反复抬高估值,“火力全开”

“医疗创新企业的成长性和稀缺性是目前投资的核心,只要企业的技术足够领先、市场天花板够高和盈利能力强劲,价值一定会得到体现,时间会证明这类企业的高估值是合理的。”医疗行业投资人杨峻豪表示。

一位医疗投资人也提到, 投资最重要的就是投出绝对头部,错过一个潜在巨头企业的风险,比投错100个公司的风险要大得多。

可见,“投细分赛道第一”的思路暗合了当下医疗创投行业面临的现实情况。

追问:如何判断并投资“细分赛道第一”?

如前文所述,于VC/PE而言,当下有投资“细分赛道第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问题在于,从实操角度看,怎么判断标的企业在所处细分赛道有一席之地?以及该企业排名第一呢?

在动脉网就该问题向众多投资机构询问时, 不少医疗投资人质疑“投第一”的标准是否可靠,对落地的难度表达了好奇;而另一面,一些医疗投资人也给出了自己“投第一”的思考逻辑,和一些机构的认知与方法论。 由于部分信息涉及机构们的核心战略,本文在阐述过程中会有所简化。

首先,在一些投资机构的逻辑里,最好的“第一”是企业在技术、团队、商业化等综合维度的领先,但这样的企业可遇不可求,且往往企业要到发展的后期才能达到,特别是已经在市占率上有数据支撑。不过,这个时候标的企业的估值已经非常高,大多数机构已经难以入局。

所以,“第一”的标准更多的还是落在中早期企业,且是某个维度的“第一”,比如技术、产品或团队,而不是综合维度的“第一。”

在动脉网的调研过程中, 机构们谈得最多,且争议最小的维度就是技术标准:在当下的阶段,医疗创新企业的技术够不够硬,是不是某个方向的全球唯一,或具有率先突破行业瓶颈的潜力。

“其实,国内很多标榜自己技术原创的企业,我们都会在全球去溯源,发现很多技术并没有那么硬核,也不在行业处于领先。”医疗行业投资人杨峻豪表示,以技术为标准去观察医疗初创企业对投资人自身的能力要求特别高,既需要懂技术的细节,也需要对产业发展的周期有一定判断。

行业

那如何找到“技术维度第一”的企业?机构们普遍认为最高效的方法是去高校和科研院所。

一位医疗投资人告诉动脉网,在此前他们判断医疗AI即将火热的时候,其所在机构就把国际AI医疗的人才榜单和这一领域有深厚积淀的高校院所一一罗列,并把每个科学家和其所专注的技术方向标注出来,有独创技术优势的人才会优先拜访,并为他们所参与的企业投资,或为暂时还没有创办企业的科学家提供创业所需的资金。

除此之外,部分机构会专门去搜索潜藏在水下的具有原创技术的企业,以及对近两年获得过种子轮/天使轮的医疗企业拉出名单,去观察这些企业在技术上的进展,一旦发现有所突破,特别是领先行业的突破,就会立刻跟进,以便在这类企业要进行新一轮融资时拿到份额。

在技术之后,“产品第一”是更多机构关注的焦点,但“如何评价产品第一”是很难的问题,在这一点上绝大多数机构意见不一。

有机构认为,产品的获证进度(如拿证最快)或临床效果表现(显著优于其他)是参考标准;亦有机构表示,产品要是面向某特定人群的第一款药/疗法,在商业化上真正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处在蓝海市场;还有机构从产品力的维度,综合分析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不难发现,要在产品维度达成共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对投资人而言 ,是否要达成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其实并不重要,最主要的是梳理和提炼出企业在某一差异化领域的绝对优势和亮点。 ”上述FA合伙人向动脉网总结,“这就像很多医疗企业上市之前,会尽量强调其所在市场的独特性,以及该企业所做业务的创新性。于是市场才出现某某细分领域第一股,某某细分市场第一。”

她以时下大热的减肥赛道举例,就可以划分出“减肥药第一股”“减肥管理第一股”“减肥器械第一股”等差异化优势,也可以加上更细分的定语,比如“专注成人减肥的减肥药第一股”“专注儿童减肥的健康管理第一股”等。也就是说,锚定一个细分市场,给出真正创新的产品/解决方案,并处于绝对领先,就是投资机构当下喜爱的标的。

动脉网制图

另外, 一些医疗投资人认为,“细分赛道第一”在标准上也可以与此前创投界常说的隐形冠军的概念挂钩。 根据德国知名作家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一书中的定义,隐形冠军是不为公众所熟知,却在某个细分行业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具有明确的战略定位,并拥有核心竞争力,其产品、服务难以被超越和模仿的企业。这些企业在产业链(更多是上游)上或细分领域排名世界前列乃至第一。

赫尔曼·西蒙认为, 唯有专精才能跻身世界一流水平,但专精使得市场变小,企业就需要通过全球化使市场变大。 借助全球化,小众市场也可以让中型公司发展到很可观的规模。这些是“隐形冠军”最重要的指导方针,也是不少投资机构观察标的企业是否为细分赛道绝对头部的标准。

在书中,提到了诸多隐形冠军企业,例如呼吸机的制造商Drager、血透产品的制造商费森尤斯、手术定位导航软件博医为、假肢矫形公司奥托博克,以及提供医疗救援服务的新加坡企业International SOS。

除医疗投资人积极发掘隐形冠军外,行业参与各方也在寻找能代表中国乃至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具有技术先进性、国产替代性高、满足临床未满足需求、具有全球竞争力、行业引领效应突出的医疗健康创新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及其背后的创新企业。

比如在近期举办的第八届未来医疗生态展会上,“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力产品榜”首次面向产业发布,200款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医疗产品及解决方案引起行业关注,其中高达80%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属于全球首发/首创医疗产品。

无论是投资人瞄准绝对头部,还是上述行业动作,都使真正具有原始创新力的高潜力项目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让整个产业得以看到它们。

当然, 在行业急遽变化的过程中,将火力更为集中地投向“细分赛道第一”,也是医疗投资人不得不做出的抉择——尽管具有争议和落地标准的模糊,但绝对头部企业的放大效应(无论对基金的背书,还是退出的回报概率)十分明显,VC/PE需要在基金里放入这样的标的。

而这,最终会反馈到一级市场的投资生态中,导致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连锁反应:行业分化加剧,医疗创始人不能只盯着融资

当医疗投资人越来越关注绝对头部企业时,资金势必朝着它们集中,而使更多腰尾部企业的融资变得更加困难。

以创新药为例,一些投资人预测,在接下来3年内,将有一半的创新药企会随着这波创投浪潮的退潮而消失。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各个细分领域的腰尾部企业——融资不畅会加速这一进程,使得行业分化加剧。

这个时候, 身处大浪潮中的医疗创始人不能只盯着融资续命,还要关注并修正企业的定位,并判断未来的结局和思考应对策略。

“我们常给被投企业讲, 换个‘活法’与找个体面的‘死法’都很重要。 ”医疗行业投资人杨峻豪告诉动脉网,这几年医疗创新企业倒闭速度在加快,这是行业正常的新陈代谢, 所以要么想尽办法从腰尾部快速挤进头部,要么找到自己核心优势,换个差异化的细分赛道,不然就要接受被并购,或被淘汰。

比如一些创新药企,如果本身定位在一些前沿技术领域,临床一期数据出来后,企业商业化进展跟不上,就可以开始和大的MNC(跨国公司)接触,一旦临床二期数据不错,就直接卖给MNC,而不一定非要选择再融资或独立上市。

需要注意的是, 企业资产的内在质量和其对并购公司的战略价值是决定并购能否成功落地的关键因素。 所以医疗创始人不能只思考“卖与不卖”的问题,还是要回到企业自身价值上。

以今年开年后眼科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为例,蔡司医疗并购荷兰眼科DORC,核心在于荷兰眼科DORC在超乳玻切一体机赛道占据领先位置,且与蔡司的眼科设备生态具有战略互补性。

不过, 能够以并购方式退出的项目终究是少数,大部分项目还是会被直接淘汰掉。 动脉网在近 期发布的文章 指出,由于生物医药行业的特殊性,使创业者相比其他赛道有 更多道德感与责任感的压力。所以在艰难条件下苦心经营仍遭遇生存问题的公司与创始人,实在不应该被过分指责。

正如硬币的两面,行业分化确实给不少医疗创业者带来了挑战,但一个巨大的机会也浮现——随着更多的资金、资源涌向真正创新且持续领先的公司,它们将迎来更大成长。

这个过程中,难免有挑战、有阵痛,但狂沙吹尽后,整个医疗创新行业势必淘到真金,并走向更为良性、健康的发展道路。


【汽车人】奇瑞新能源全向布局是如何达成的

全面转型新能源不仅是一次战略方向的校准,更是积极应对市场的主动求变。奇瑞新能源战略之下丰富的技术层级、产品矩阵、生态整合,都为之提供了现实路径。

文 /《汽车人》张敏

4月7日晚上,奇瑞集团在北京“水立方”举办“2023新能源之夜”。主题虽然是“科技·进化”,但实际展示的内容,远远超过这个范围。

奇瑞一口气发布了集团新战略、新技术、新品牌、新产品,展示了新风貌。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全方位展示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成果和规划。每一个单元之下,干货之多,都令人目不暇给,其实这些单元都可以单独撑场。

2022年是中国品牌第一次在气势上取得上风的一年,依靠的力量正是新能源,后几个月市占率已经超过50%(全年47%)。而今年3月份,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35%。中国品牌取得结构性优势,只是时间问题。

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奇瑞令人吃惊地奉上了“满汉全席”。这既体现了其能力,又反映了其战略前瞻性。这一晚,舆论第一次认识到,奇瑞已经将集团层面资源调集到新能源业务上来。这肯定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部署,但一切都很难察觉。奇瑞似乎喜欢闷头“做大牌”,集中火力放大招。

奇瑞不仅在技术赛道布局深远,站在现实的起点上,通过什么路径去迈向目标,奇瑞也给出了“路书”。

全能技术支撑四大品牌

首先,是基于其雄厚的技术基础。

奇瑞的新能源战略方向,去年就发布了“瑶光2025”计划。1000+亿元资金、2万人的软件开发团队、全球六大研发中心、300个瑶光实验室,支撑起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能和银河生态四个核心领域的技术集群构建。以强大的体系能力,实现技术群领先优势。

奇瑞汽车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

奇瑞汽车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透露了奇瑞技术家底的数字。他开宗明义地表示,奇瑞加速向“全球科技公司”转型,引领智电汽车产业下半场。电动化、智能化细分的15个技术赛道,奇瑞都在其中。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经理、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CTO高新华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经理、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CTO高新华则表示,奇瑞火星架构支持超级混动平台、E0X电动平台,在其上部署了横跨两个平台的智能化、生态技术135项。包含第三代混动科技、电池技术、电驱技术、奇瑞全栈自研CHERY-OS、雄狮智云6.0智能座舱技术、智能驾驶技术、银河生态等。

高新华还表示,到2025年,奇瑞掌握的核心技术,将超过1000项。这些技术将支撑起四大品牌兑现商业价值。

在发布会上,奇瑞、捷途、星途品牌,都在意料之中实现了新产品发布。首次搭载第三代混动科技的全新混动车型——星途瑶光、奇瑞瑞虎9、奇瑞TJ-1以及捷途旅行者同台亮相。

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的新能源技术革命,奇瑞集团高端品牌星途还发布了新能源产品系列——星纪元STERRA。星纪元STERRA系列分为ET和ES品类,前者偏性能和运动,后者主打“超舒适”,将覆盖B到C级和轿车、SUV、MPV等多种车身形式,以及纯电和增程的全赛道。这又是纯电平台化的思路。

相比三大品牌,此次重磅推出的电动iCAR品牌则是酝酿已久。目前品牌Logo和品牌特质一并发布。

iCAR被定位为集团内的“新势力”,预计将采取独立运营的孵化模式,走智能化加持的全场景,瞄准年轻人追求的“第三移动空间”而设计。运营方式上,构建全链路数字化的触点体验体系,100%直连用户。可能到上海车展,iCAR产品才会露出真容。

双平台领先技术赋能产品

其次,在于完整的技术和生态架构。

在发布会上,奇瑞将电混视为与纯电同等的战略地位资源。而且,从技术角度,信息要更丰富。电混技术具有经济节能、续航能力强等优势,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技术路线。奇瑞混动技术已有18年技术积累,经历三代技术迭代,是混动赛道不折不扣的领跑者。

奇瑞汽车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

奇瑞汽车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将“鲲鹏超性能混动C-DM”加以浓墨重彩的描述。这是奇瑞打造的第三代混动科技,具有全域高性能、持续高节能,是对现有“技术围城”进行的全方位创新突破。

他说,从2023年-2024年,奇瑞将推出20款以上的混动产品,产品矩阵实施“集团化”作战。

连续推出这么多产品,奇瑞不但有信心塑造产品间的区隔,还对技术的商业化有足够的自信心。3档电混DHT+双电机模式,搭配电混专用发动机和专用电池管理系统,其传动效率高达97.6%,轮端输出扭矩高达4000N·m,全速段都保持强动力输出。

奇瑞“鲲鹏超混”特有的技术架构,避免了“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弊端。其纯电续航165公里;馈电条件下依然省油(馈电油耗4.2L),仍能保持强动力输出;零百加速4.2s。

李学用还特意强调,90公里时速升至120公里时速,只需3.6s。这一速段,往往被认为是新能源不如高性能燃油车的区域。而奇瑞补足了电混短板,不但让全速域发动机都处于高效工作状态,而且可以飚出高性能。

而奇瑞的电混发动机技术,不但热效率高达44.5%,而且其增压、智能燃烧、润滑系统、稀释系统、热管理系统,都凝聚了奇瑞众多核心技术,续航高达1400公里,远超同级。奇瑞在电混技术上称得上“卷王”。

在“鲲鹏超混”支持下,星途瑶光、奇瑞瑞虎9、奇瑞TJ-1、捷途旅行者,瞄准了各自细分市场。而捷途X70系、X90系产品也将迭代为电混产品。

奇瑞已经承诺,2024年将全面新能源化。这个进程超出业内此前的估计,奇瑞对自身技术实力和新能源替代的商业前景,都非常自信。该超混平台的14+4模块化设计,让奇瑞拥有了快速推出、迭代产品的实力。

与之双峰对峙的则是E0X高性能纯电平台。同样是宽域适应,车型覆盖紧凑型至中大型轿车、SUV、MPV,甚至还有增程车型。

该平台支持800V高压超充、智能座舱和空悬系统,续航700+公里,5分钟充能150公里,零百加速3s。只看纸面数据,这是奔着超跑去了。看着八合一电机、高能密电池、每个轮子都可独立驱动、适配全地形,似乎又是超级越野的架势。显然,这是E0X平台适配的超宽泛性带来的设计便利。

事实上,星纪元系列试图为智能化和电动化普及用户服务,并不打算高高在上。奇瑞的想法是做“高端的国民车”。

用户体验植根于数字化

加速新能源、智能化布局,如此之多的技术利器,奇瑞四大品牌矩阵顺理成章。四大品牌服务于不同的用户群。

奇瑞品牌致力于打造最具性价比、最有可靠性、最有温度感的产品;星途品牌面向高端市场,以新潮、活力、智能为核心价值,为新中产提供更好体验;捷途品牌深耕“旅行+”细分市场;iCAR以年轻用户需求为驱动力,做场景智能电动汽车引领品牌。

如此,在用户服务的理念上,奇瑞的用户画像越来越精准细致,这让多品牌的产品矩阵变得合理。

而跨平台部署的智能化、网联化,都有共同的生态支持(银河生态)。这些跨部门的技术平台,承担起引导品类指向的基础功能。与场景适配的不同技术组合,就形成了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品牌形象。

在用户看不见的硬件层和软件层之间,奇瑞实现了跨平台的EEA5.0部署,它支持自定义中间件接口,实现三大操作系统之间,使用同一个云平台和数据服务,客户根本感觉不到处于不同的车端平台。这就是中间层软硬解耦带来的数据服务便利。

在这之上,是雄狮智云6.0座舱,包含AI语音系统和各种娱乐设施。值得一提的是,车载医疗助手,这是一款“轻应用”,只在后台判断客户健康,并将医疗机构的报告分享到车内,供车主查阅。

而奇瑞的自动驾驶系统,即Chery Pilot 3.0系统正在实现商业部署,算力高达1000Tops,支持激光雷达1-5个,可接入48个传感器,拥有大量路试验证经验和测试用例。同时,具备高速和城区NOA的部署能力,并拥有记忆泊车系统(允许人不在回路)。

今年

奇瑞的用户服务体系是基于数字化基础之上。奇瑞推崇1+3+N:1是奇瑞数字汽车;3是汽车的连接和延伸,包括智云平台、智慧数据和智能升级;N是生态共建和共享。后者则直接面对用户端,即围绕用户习惯,将用户喜欢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家居等等,与汽车融合为一体,形成汽车数字生活生态。

“数字奇瑞”,这是奇瑞品牌打造的方向之一。奇瑞的用户体验植根于数字化。李学用此前受访时称,要打造技术奇瑞、数字奇瑞、用户奇瑞、全球奇瑞。每一个标签都依赖奇瑞体系,譬如没有银河生态,就做不到数字奇瑞。

一方面,通过技术锐化“理工男”形象;另一方面,充分聆听用户声音,让奇瑞“理工男”的内涵扩展。如此,奇瑞的科技,不仅能给产品赋能,还能给用户赋能,从而让品牌意象更丰富。

国际化与全球战略一体化

作为致力于深耕技术、海外运营最为出色的中国品牌之一,奇瑞已经收获底层技术积累成果。

在发布会上,奇瑞对国际化提及不多,但奇瑞暗示,国际化已经整合进奇瑞的战略图谱当中。

奇瑞的海外业务已经非常庞大,在全球布局了10个工厂、3300多家网点,在超过80个国家都拥有广泛客户群。截至去年,奇瑞在全球已经突破了累计1000万辆的销量。

哪个上市公司生产医用手套

1、蓝帆医疗

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帆医疗”(股票代码),成立于2002年,蓝帆医疗是中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完整布局的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公司下属四大板块,分别是:以医疗手套为核心,全面布局医疗防护、防疫产品的防护事业部;

以心脏支架为核心,全面布局介入器械的心脑血管事业部;以吻合器超声刀为核心,全面布局微创外科器材的外科事业部;以急救包为核心,全面布局急救护理耗材的护理事业部。

2、英科医疗

英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英科医疗,股票代码)于2009年在山东省淄博市成立,主营业务涵盖医疗防护、康复护理、保健理疗、检查耗材四大板块。主要产品包括一次性手套、轮椅、冷热敷、电极片等多种类型的产品。

扩展资料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在国内快速爆发,由于佩戴一次性医疗防护手套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细菌的交叉感染,国内一次性手套需求激增。英科医疗此前曾在互动平台表示,春节期间公司内销日接单量超过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线上电商平台订单更是激增60倍以上。

随着2月下旬以来疫情在海外的迅速蔓延,全球均面临一次性手套等医疗物资短缺的局面。对此,工信部此前表示鼓励防护用品、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对接国外需求。英科医疗也在互动易上表示,公司会根据全球疫情的发展情况,平衡国内和国外市场的供给,并加紧新生产线的建设。

预计2020年将有20条丁腈双手模生产线、10条PVC双手模生产线陆续建成投产,新生产线投产后将释放超过约90亿只/年手套的产能,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最牛细分赛道之一医药行业,未来投资机会的探索

【 医药行业分析 】

带量采购预计会常态化,而且会从药品逐步扩大到器械和耗材。从大局讲是利好全 社会 的好事,但必然对相关医药企业形成成本压力,倒逼企业加强研发,也会促进行业进行整合集中。未来10年展望,优质公司将逐步胜出和集中。所以我们需要寻找和发掘的就是能够胜出的企业,并挑选最好的细分赛道。

细分赛道:医疗器械 :

医疗器械,目前核心设备还是国外公司的天下,国内占比很低,很多关键设备还无法国产化。反过来说,也就意味着在未来有很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在中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随着市场红利的释放,我相信会有企业能够胜出:

对于器械上选择投资标的,主要考虑已经胜出的公司,和综合研发实力强的公司。目前,国产医疗设备已逐步突破多项技术壁垒,已经基本实现进口替代(国产占比超过 50%)的细分领域包括:1)植入性耗材中的心血管支架、心脏封堵器、人工脑膜、骨科植入物中的创伤类产品等;2)大中型医疗设备中的监护仪、DR 等;3)体外诊断领域的生化诊断;4)家用医疗器械中的制氧机、血压计等。

细分赛道:药品 :

赛道

在带量采购常态化的影响下,仿制药竞争越发激烈,很多原研药企也举起大砍刀降价,所以药品重点考虑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

对于药品研发,随着竞争加剧、研发成本的不断抬高、研发边际效益的下降,对中小药企形成巨大的研发壁垒、对大药企形成很大的成本压力。药品研发产业链已经开始走向类似电子产业的全球代工模式,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RO/CMO/CDMO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案,也就会产生大的国际药品研发生产链重构,对此将形成很大的投资机会:

其次是特色原料药:

细分赛道:医疗服务 :

这其实是老百姓心中的痛。中国一直是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而小医院和诊所等,又医疗条件不足。目前博弈出一些竞争优势的民营医院,都只要集中在辅助医疗、边缘医疗上。

细分赛道:疫苗 :

相比药品领域竞争异常激烈的局面,疫苗行业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竞争格局都更加优化,全球疫苗主要领导者是默沙东、赛诺菲巴斯德、辉瑞和GSK,而国内二类苗领域成规模的公司数量也不多,基本都是早年与计划经济时代疫苗行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公司发展而来。2019年10月15日,中国疫苗行业协会成立,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明确提出,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推动疫苗行业整合重组工作,以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产业质量监管,鼓励集团化发展,完善招标采购等政策措施,促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逐步提高疫苗行业集中度。预计行业将迎来进一步洗牌,中小企业要么被收购、要么退出行业,龙头企业未来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高,成长空间将会进一步打开。

细分赛道:连锁药房 :

新冠肺炎爆发后,互联网巨头的介入,或推动行业格局生变。对于该赛道,观察和互联网的整合度,经营规范、服务能力强、规模优势大的龙头连锁药店还是有可能在行业的大浪淘沙中取得竞争优势。

重点公司半年报:

迈瑞医疗 :

康龙化成 :

长春高新 :

文中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发在本人的自媒体平台,仅仅记载本人的观点与见解,不代表任职机构的立场。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倪仁勇,执业编号:S09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8027.html
庆余年2 骂素人像女巫的她口碑崩了 王楚然 演技惹争议!曾被
什么油是最好的食用油 究竟哪种才是最好的 常用的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