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经济亮出最新“答卷” 解码成绩单:关键词是“增长”!)
透过数据看经济,感知中国活力。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海关总署: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2%
海关总署今天(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14.26万亿元,增长6.7%;进口10.57万亿元,增长5.4%。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 吕大良: 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7月当月进出口同比、环比均增长,同比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5%以上。
今年前7个月,出口方面,风力发电机组、船舶、汽车出口增速较快,分别增长86.3%、84.4%、20.7%。进口方面,金属矿砂进口量增加6.2%,能源产品进口量增加5.4%。
7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564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564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40亿美元,升幅为1.06%,规模稳中有升。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7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保持在高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公布:7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4.1点,连续两个月运行在114点以上的高位,电商物流市场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主要分项指数中,总业务量指数为130.2点,同比增长保持在30%左右。分地区看,中部地区总业务量指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GDP超万亿的城市扩至22个!你如何看待我国这张经济成绩单?
个人感觉这张成绩单来之不易,这是艰难的一年,也是证明我国实力最有潜力的一年。 2020年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带来的经济增长放缓的节奏,可还是一个万亿俱乐部扩员的大丰收之年。 毕竟在2019年的17个城市进入万亿俱乐部之后,还有不少城市已经在9000亿+的位置上蠢蠢欲动,一展雄风!
一、回顾成绩单
年度济南的GDP为9443亿,泉州的GDP9947亿,南通GDP9383亿,合肥GDP9409亿,西安GDP9321亿,福州GDP9392亿,东莞的GDP9483亿。 这七个城市的GDP都是超过了9000亿,要是可以临门一脚的话,这7个城市就都可以晋级万亿俱乐部。 万亿+城市将从17个增加到了24个城市。
二、最值得期待的省份
最期待的还是福建省,福建的城市除了厦门房价高高在上,其实的城市经济总量跟沿海其他省份相比还是有些滞后。 这次可以一口气同入围2城实属不易。 要是福建第一城泉州入围,那省会城市福州也会疾步跟上,要不一个也不进,要进两个一定是一起进。 而且,福州超泉州也是指日可待,福建第一城非福州莫属!
三、发展迅速城市
佛山已经在2019年进入了万亿俱乐部,同为珠三角大城市的东莞,一定不甘落后,今年的上位万亿俱乐部的可能性也是非常之大,只是珠三角对GDP的热度还是相对其他地区要弱一点。 说不定也会来个9900亿的卡脖子位置。
西安是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毕竟所有的其他区域核心城市全部入围万亿俱乐部,唯独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西安,还是落在的后头。 这次进入了万亿俱乐部,也是一种宽慰。 相比于济南,这次进入万亿俱乐部得益于莱芜的兼并,可西安还得靠自身。
最后值得赞扬的就是江苏,江苏的万亿俱乐部成员的人满为患,有苏州、南京、无锡,如今又多了一个南通。 四座城市合计GDP经济总量就达到5.7万亿,实力可以排在全国省市第五。
不过,从新的经济数据来看2021让我们拭目以待!但这次即便没有7个城市入围万亿俱乐部,那5个也是肯定的,这是疫情之下的城市发展大丰收之年。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
嘿嘿~写的不好,将就着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摘要: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和印度两国经济高速增长,这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并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中印两个文明古国在长期停滞后重新实现经济增长,证明了市场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有利于世界消除贫困、控制人口,因而有着多方面的世界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似的原理和诸多不同的外界因素改变着两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两国带了了不同的市场与未来。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率、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近年的亚洲经济版图,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无疑是其中的一抹亮色。 中国与印度既是邻国,又是世界人口大国,两国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经济增长的模式上也有种种相似以及诸多不同。 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和印度两国经济高速增长,目前已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而这样快速的增长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并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从而引发了中国与印度热。 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如果说印度崛起的原因是自然而然的和自由化的改革政策,那么中国经济增长则得益于政府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中国与印度崛起的世界意义中国与印度所在的亚洲曾经是非常富庶的地方,直到19世纪之前,中国比欧洲或者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大,在1820年时,中国的GDP 比西欧及其衍生国家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 在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以前,印度是后来成为西方殖民地国家中唯一的工业品出口国,即使到了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地统治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度的工业规模仍然要比其他任何一个欧洲殖民地的工业规模都要大。 但是,随着西方对印度的殖民,以及对中国的殖民渗透,本来就已处在停滞状态的中印两国经济更是出现了历史性的大逆转。 在此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与印度,以及这两个大国所在的亚洲很快就成为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地区,而且大部分贫困人口恰好集中在中国与印度这两个人口规模极其巨大的国家里。 亚洲的复兴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但是走出亚洲经济复兴第一步的并不是中国和印度,而是日本。 这是因为中国与印度在争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之后,选择了被事实证明是缺乏效率的计划经济体制,结果未能实现有效的经济增长,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解决多个世纪积累起来的贫困。 但是,当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成功实现对欧洲的赶超,以及随之而来的东亚四小龙的经济起飞,给中国以巨大的冲击。 中国在经过审慎的思考以后,在1979年以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从而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中国经济奇迹。 面对中国的经济奇迹,印度最终也在1992年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结果,在进行转型后的10多年时间里,也发生了在印度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经济增长。 中国与印度的崛起为解决世界性的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 只有经济增长才能有效地减少和消灭贫困,即财富的创造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性因素,而分配至多只能解决公平问题,绝对不能解决贫困问题。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大致 4亿左右的贫困人口脱贫。 印度在刚开始改革时,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6%,改革仅 8 年,其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就下降了八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 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有助于减少和消除世界性的贫困,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它们都是 “人口年轻”国家,可以为世界带来巨大的红利;它们拥有强大的低成本制造能力,可以让世界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而不通货膨胀;从长期来看,它们将为世界创造一个规模空前巨大的新兴市场。 二、中国和印度相似又不同的发展模式1、中国模式:当中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以闪电般的速度起飞,并且成为全球经济强国时,全世界从最初对中国的不信任逐渐转为由衷的钦佩。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主要以制造业拉动,增长率在2006年达到11%后,又在2007年增至12%。 中国依靠巨大的国内储备资金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吸收大量外资在中国建立工厂,引进所需的国外专业技术。 改革开放后3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否定计划经济的弊端为发端,以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和依靠市场调节自发优化资源配置为理论根据而设计和安排的经济模式。 是以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以地方分权为行政运作、从农村分田单干起步、公有经济民营化、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经济模式。 从总体上说,这是一种市场经济模式,由于它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优越性,从而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活力。 2、印度模式: 记得家人出差到印度,回来后形容对那里的“落后”印象深刻。 简陋的基础设施、堵塞的交通、满街低档国产车、大城市的贫民窟、随处可见的乞丐,作为孟买一景的多比哈特露天洗衣场……都给人以一种“穷国”的强烈观感,跟中国沿海城市热火朝天的市政建设比起来相形见绌。 然而,人们往往没有看到的是印度发展的潜力及其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随处可见的IT公司招牌挂满大街小巷,迅速发展的服务行业……自1980年到2002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6%,到2002年至2006年,其增长率稳步上升到7.5%。 2006年以后的经济增长率突破8%。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产阶级的规模翻了4倍,达到2.5亿人。 印度的经济起步落后于中国大约10年,它的崛起之所以令人关注,并不是因为这是新的现象,而是因为它的发展模式非常特殊。 其崛起主要依靠西方工作岗位的地域性转移。 同时印度迅速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以高科技为先导的服务业优先,所属行业包括软件业、IT业和制药业。 这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少得到政府的资助,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印度采取的战略跟其他亚洲国家不同,它并不依赖于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而更依靠国内市场以内需为主拉动消费,他们重消费而非投资,重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重高新技术产业而非技术含量低的工业,自下而上的市场主导的经济运作。 这种方式意味着印度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受到全球经济疲软的冲击,从而表现出很强的韧劲。 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印度的贫富差距比其他发展中国家都要小。 而且,30%至40%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于生产力的增长,而不是资本或劳动力的增加。 3、中国经济增长率和印度经济增长率(图)4、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如果说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对中国来说最有可比性的话,那就是印度,因为两个国家的很多禀赋都比较相似。 由于制度环境和初始条件不同,中印两国的发展模式也不同,这表现在市场化路径、开放模式和增长道路的差异。 中国和印度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不同,由于中国与印度的国情不同,中国和印度走向市场化的道路存在着很大差异。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而印度在其改革开放以前所实行的则是以私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这种制度上的根本差异导致了这两个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必须要选择不同的改革道路。 对于中国而言,要想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首要的任务便是进行所有制的改革。 对于印度来说,其通向市场化的道路就是放松政府管制、大力推进经济自由化与贸易自由化就可以了。 但不管中国和印度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有多大的不同,中国和印度的改革在有一点上却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两国都谨慎地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从而避免了那种发生在前苏联和中东欧计划经济国家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动乱,以及因为社会动乱而造成的经济衰退。 中国和印度对外开放的模式不同,这两个国家也存在着相当显著的差别。 就中国而言,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式是出口导向和引进外资,而印度的对外开放则采取了对外投资与自由贸易的方式。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增长道路不同,中国是沿着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的发展道路循序渐进的,而印度则部分地采取后一种经济增长的道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服务业的发展上。 三、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未来和所需面对的挑战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印两国都面临着挑战。 两国共同的问题是坚持通过创造财富来消灭贫困而不要搞平均主义。 中国还需要深化以农民土地所有权、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私人财产所有权为重点的产权改革,印度则需要改革其限制社会流动、压抑经济活力和削弱人力资本投资的种姓制度。 印度与我国相比在经济增长中的优势:开放程度比中国高得多,与世界各主要大国关系较好,外部压力较小,精英教育已见成效,印度社会精英阶层整体素质比中国高得多。 而印度的劣势是:宗教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动荡,恐怖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极大地打击了外国投资,由于市场过度开放,对本民族工业造成很大冲击,有些领域经济命脉把持在外国资本家手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很差,已经严重束缚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说:“只要政策对症下药,经济成就是会持续下去的,从而相应提高亚洲区内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也即代表着全球近半的人口,生活素质得到改善。 ”辛格还指出,当前全球经济面对的最大挑战,仍是在如何复苏这个问题上。 即使亚洲国家并没有受不良证券的拖累,但区内国家多倚靠全球贸易支撑经济,经济变差,需求大减,波及出口贸易。 “对中国、印度、印尼这些着重内需的国家来说,外来经济环境不景气,对其冲击不会很大,但对于倚赖出口的经济体来说,影响却甚大。 ”但辛格补充说:“如今,亚太区经济陆续转佳,截至去年年底,亚洲多数国家的出口更已重回经济危机发生前的水平,当中还包括曾遭受最严重打击的国家。 ”依据2010年一季度的增长率来看,短期内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走向还是会加速前进的。
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
2023年,中国经济的稳健成绩单已揭晓,国家统计局宣布全年GDP总量达到惊人的12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2%,较年初预期高出0.2个百分点。 这一增速在全球经济普遍放缓的背景下,犹如一抹亮色,尤其在第二季度,凭借疫情低基数的反弹,中国实现了6.3%的强劲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 消费作为经济的马车,2023年也稳步前行。 零售总额达到47.1万亿,同比增长7.2%,显示出消费市场的韧性。 然而,餐饮和商品零售的表现却不尽相同,显示出结构调整和消费习惯变化的微妙信号。 在对外贸易方面,电动车等新兴产业出口表现抢眼,增长达到29.9%,成为亮点,但欧美市场的出口下滑成为挑战,对欧盟出口下滑10.2%,对东盟也下降了5%。 尽管对俄出口增长46.9%,达到1110亿,但总体来看,出口形势仍面临压力。 进口方面,2023年受消费降级、企业需求减缓以及能源价格下滑的影响,总额下滑至2.56万亿人民币,下降了5.5%。 这无疑对经济复苏产生了显著影响,特别是2024年,随着美国大选和可能的贸易政策变动,中美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将带来挑战。 中俄贸易的增长也受限于俄罗斯经济规模和制裁,显示出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房地产开发投资却遭遇寒冬,尽管政府在调控政策上有所放松,试图通过信贷支持提振购房需求,但房地产市场的销售下滑揭示了市场对政策的过度依赖。 政策松绑短期内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的经济问题,房地产市场的自我调整之路漫长而艰难。 总的来说,2023年中国经济在基数效应和外部压力下稳健前行,但未来的路并不平坦。 政策的引导作用不可或缺,但真正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还需要来自市场的活力和结构的优化。 2024年,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多考验,政策制定者需要更为审慎地平衡各方因素,以确保经济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