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腾飞! 中芯国际 超预期

中芯国际昨天晚上发布了未经审计的第二季度财报,内容很短,主要是披露财务数据,一份很不错的成绩单。

业绩不但要比公司自己的指引区间要好,也比市场普遍预测的要好。

中芯国际是一家非常特殊的公司,肩上扛的是我们半导体产业的半边天,虽然成立时间才短短24年,但是从第一天开始,就注定了不平凡。

正如创始人“张汝京”挂在客厅的那副对联所说:

“中兴华夏半导体,芯系全球高科技”

一开始中芯国际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短短四年时间,就做到了全球第三大晶圆厂的地步,但是近20年,中芯国际就从未顺利过,一直被封锁,一直被起诉。

但是公司的韧性也非常强,经历了一系列的股权之争、人才之争、技术之争、市场之争后,还能顶住压力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确实是我们的骄傲。

我们也不要觉得中芯国际技术落后,远远比不上国际巨头,他现在的制程确实不够高级,但我们整个半导体产业确实落后太多了,这不是某一家公司就能逆转的,包括华为都不行。

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嘛,饭要一口一口吃,技术要一点一点进步,同时还不能耽误赚钱,只要还坐在桌子上,只要还在努力奋斗,未来就有希望。

更何况中芯国际的表现现在也是越来越好了。

上图就是公司公布的核心财务数据,第二季度营收19亿美元,环比增长8.6%,利润1.7亿美元,环比增长171.2%。

营收增长主要是出货量提高了,但是价格不理想。

二季度晶圆销量211万片,环比增长17.7%,同比大增50.5%。

销量增长如此之好,收入增长相比之下低了很多,单价肯定下降了。

把收入除以销量,可以算出平均单价是900美元左右,这个价格相比一季度下降了近8%。

其中一个原因是8英寸晶圆占比提高了,拉低了平均单价。

今年一季度8英寸晶圆占比24.4%,二季度上升到26.4%,意味着低端芯片行情变好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12英寸晶圆的单价也不太理想,不过从这份简报无从判断。

但是从半导体行业可以大概推测,我们的中低端芯片产能这两年增长非常快,所以有不少企业为了提高产能利用率,选择了降价销售。

如果有竞争对手抢占中芯国际客户,那么中芯国际肯定也是要降价的,市场份额毕竟还是比利润空间重要一些。

中芯国际二季度产能利用率85.2%,相比一季度的80.8%提高了4.4个百分点,相比去年就提高得更多了。

很显然在规模和利润之间,中芯国际选择了规模。

限制产能利用率的因素之一还是8英寸的产能过大,这个只能慢慢切换,所以未来一段时间中芯国际的产能利用都没法饱和。

而且公司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二季度产能83.7万片/月,相比一季度的81.5万片/月,又提高了近3%。

不过中芯国际扩产的都是12英寸的产能,到今年的年底,12英寸的月产能将增加6万片。

现在市场的需求也主要是12英寸,二季度8英寸之所以出货量这么多,主要还是满足客户拉货的需求。

到第三季度,8英寸销量肯定会下滑,12英寸会大幅度增长,所以中芯国际的三季报肯定很亮眼,因为单价会提上来。

目前的毛利率是13.9%,和一季度差不多,但是依然远低于去年。

不过这里面有个问题,为什么单价下滑这么多,毛利率还略微提高了一点呢?

原因当然只可能是成本下降,可是中芯国际是在5月9日公布的二季度指引,当时说毛利率介于9%~11%。

二季报截止时间是6月30日,这个中间只有区区51天,这让我很意外,不到2个月的时间,怎么成本就下降了这么多?

成本主要是两块,一个是折旧及摊销,另一个就是生产成本。

二季度折旧及摊销不到8亿美元,相比一季度只增加了几千万美元,这也是正常的,只要不出现意外情况,折旧摊销本来就是相对稳定的。

重资本行业就是这点不好,折旧和摊销一个季度就这么高,吞噬了大量利润。

再来看销售成本。

二季度整个销售成本16.4亿美元,环比增长8.3%。

发现问题了吗,在产量和销量增加这么多的情况下,成本只增加了1亿多美元。

有些固定成本短时间内是不会变动的,比如能耗肯定是随着产量同步增长的。

那就只可能是制造成本下降了,按照年报的数据,制造费用占总成本的85.4%,这个费用都是些什么东西,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吧。

半导体的产业链也都难啊!

当然随着规模不断扩大,整体成本也会被摊薄,也是提高毛利率的一个因素。

然后在这份简报里,中芯国际给出三季度的毛利率指引是18%~20%,这可以说是远超预期了。

还有三季度营收指引是环比增长13%~15%。

管理层说第三季度整体销量会和二季度持平,毛利率提高,营收自然就上来了。

刚才说了三季度12英寸出货量会大增,单价提升肯定会拉高毛利率,我觉得随着产业链的竞争加剧,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

从下游应用表现来看,中低端消费电子恢复得还不错。

如上图所示,智能手机和汽车增幅都不大,电脑和平板占比是大幅度下降的,只有消费电子占比35.6%,相比一季度提高了4.7个百分点。

消费电子里面主要就是中低端产品,看样子需求不错,下游客户备货的积极性提高了。

但是公司的应收款增长也比较快。

二季度应收款12.4亿美元,环比增长14.6%。

这很可能是为了去库存导致的,中芯国际存货一直在高位,现在依然有27.4亿美元,去存货的方式无非就两种,一种是降价销售积压的产品,另一种是赊账给客户。

这两点中芯国际应该都在做,之前半导体那么低迷,肯定积压了不少产品,趁着现在行业回暖,应该使劲去库存。

另外应收款增多也是保护市场份额的方式,有竞争的时候如果价格没有优势,那就只能给一定时间的账期来留住客户,任何行业都一样。

高端市场或者高端产品,才会有足够高的利润。

但是这就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现在中芯国际的工艺平台主要是40纳米和28纳米,40纳米已经基本量产,到那时28纳米因为时间还比较短,平台还不是很完整。

作为我们半导体的中流砥柱,中芯国际还要多努力啊,尽快完成28纳米的布局,然后冲击更高端的工艺,早日腾飞。

另外也正是因为公司在行业内比较重要,市场给的估值也一直都不低。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

小拇指,发财手点个赞......

#财经#


芯片设计公司齐发半年度报告芯片设计公司上半年业绩亮丽

8月11日晚,晶晨股份、韦尔股份、中颖电子、扬杰科技等4家芯片设计公司齐发半年度报告,这些公司上半年业绩全部实现增长。 当晚,中芯国际也披露了营收、毛利率均略超预期的第二季度业绩。 中芯国际还预计第三季度营收环比略增,显示半导体需求或许超出市场预期。

4家芯片设计公司业绩全增长

芯片设计公司上半年业绩亮丽。

晶晨股份披露,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07亿元,同比增长55.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5亿元,同比增长134.17%。 如果剔除股份支付费用(9608.79万元)影响,公司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2亿元。

对于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晶晨股份表示主要原因为:一是公司产品线丰富多元,各业务产品齐头并进发展;二是公司积累了全球优质客户群且分散在全球主要经济区域。 丰富多元的产品线、优质且分散的客户群以及业务规模增长产生的规模效应有力支撑了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

扬杰科技披露,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51亿元,同比增长41.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7亿元,同比增长70.61%。 扬杰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抓住功率半导体市场机遇,积极拓展下游应用领域,在汽车电子、清洁能源等新兴应用领域持续快速放量,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

中颖电子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2亿元同比增长31.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67.12%。 公司表示,营收增长主因是部分产品线市占率提升所致。 韦尔股份也披露,上半年实现营收110.72亿元同比下降11.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9亿元,同比增长1.14%。

上述公司同时披露了新产品研发、量产情况,并透露了下半年的研发计划。

比如,扬杰科技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首颗车规级沟槽MOSFET产品通过了公司和客户双重2000小时的可靠性加严考核验证,第二颗超级结产品也进入流片阶段,预计年底出工程样品。 在第三代半导体方面,上半年成功开发650V、1200V的SiCSBD(碳化硅二极管)产品并得到头部光伏逆变器客户认可,实现批量出货;在SiCMOSFET产品方面,1200V80mOhm产品实现量产,40mOhm的产品将在今年四季度推出。

晶晨股份透露,公司新一代C系列(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视觉系统芯片)、W系列(Wi-Fi62times;2)新产品预期在下半年将陆续量产,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客户群并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专利及获得专利数持续增长。

两大晶圆厂对第三季度表示乐观

此前,多家券商研报认为全球半导体行业处于景气度下降周期。 但是,作为半导体景气度的风向标,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两大晶圆厂的第二季度业绩、第三季指引显示,半导体需求或许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差。

中芯国际发布第二季度业绩,公司第二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9.03亿美元,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41.6%;实现毛利7.51亿美元,环比持平、同比增长85.3%;公司第二季度毛利率39.4%,略低于第一季度的40.7%,远高于2021年第二季度的30.1%。

中芯国际管理层表示,中芯国际第二季度营收、出货量及平均销售单价均有小幅增长,产能利用率为97.1%,当季收入和毛利率都略超指引。

华虹半导体披露,公司第二季度营收6.21亿美元创新高,同比增长79.4%、环比增长4.4%;毛利率33.6%,同比提升8.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6.7个百分点。 华虹半导体表示,公司的12英寸晶圆厂和3座8英寸晶圆厂都保持满载运营,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深耕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和电源管理等特色工艺平台。

汽车电子及新兴消费需求成为晶圆厂增长亮点。

以应用分类,中芯国际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机业务占比进一步下降至25.4%,智能家居业务营收占比上升至16.2%,消费电子业务营收占比略增至23.8%。 华虹半导体披露,公司第二季度工业及汽车产品销售收入1.257亿美元,同比增长90.2%,主要得益于MCU、IGBT及智能卡芯片的需求增加;计算机产品销售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74.3%,主要得益于通用MOSFET及MCU产品需求增加。

展望第三季度,两大晶圆厂均给出较为乐观的指引。 中芯国际预计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0至2%,毛利率介于38%至40%。 华虹半导体预计第三季度营收6.25亿美元,环比略增,毛利率介于33%至34%。

中芯国际还表示,本轮半导体周期调整至少要持续到明年上半年。 但可以确定的是,半导体行业需求增长和全球区域化趋势不变,虽短期有调整,但本土制造长期逻辑不变,公司对中长期成长充满信心。

两大晶圆厂依然在按照计划进行资本支出。 中芯国际上半年资本开支25亿美元,增加了折合8英寸月产能5.3万片,进度符合预期;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资本开支约为50亿美元,用于持续推进老厂扩建及三个新厂项目。 华虹半导体第二季度资本开支1.124亿美元,其中9520万美元用于华虹无锡。

如果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国产化替代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困难?

国产化替代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使国内企业能够生产替代进口产品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困难:1. 技术壁垒:一些领域的技术非常复杂,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大量的投入才能掌握。 如果国内企业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就很难进行国产化替代。 2. 成本问题:在国内生产的产品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特别是在初期投资和技术研发方面。 如果价格差距很大,消费者可能会更愿意购买便宜的进口产品,对于国产化替代造成困难。 3. 缺乏市场认可:在某些领域,国外品牌已经占据了市场优势,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相比之下,国内品牌可能缺乏市场认可度,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建立品牌形象。 4. 法规标准:在某些领域,进口产品必须符合特定的法规和标准。 如果国内企业无法达到这些要求,就很难进入市场。 5. 人才问题:国产化替代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如果国内企业缺乏这些人才,就很难进行国产化替代。 总之,国产化替代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 只有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成功。

重磅利好来袭,接下来应该关注哪些赛道,半导体还能不能买?

周末发了一篇《下半年不再喝酒吃药,4大主赛道已经浮出水面》,引起了粉丝朋友的激烈讨论,很多都是半导体新能源这么高了,不能再参与。 本文就“半导体新能源到底高不高”做出解释。 文章稍微有点儿长,建议认真读完,这可能是你下半年捞钱的最好方向。

新能源与光伏:均由我们国内占据主导地位,最大的成长性,就是远洋出海,沿着一带一路,做到广大亚非拉。 这两个赛道,不论是技术还是产能,我们都具备国际化的优势,也都有史诗级的成长性。

国内目标,2050年,光伏会成为中国第一大电源,实现总装机规模50亿千瓦的目标,为全 社会 提供6万亿千瓦时/年的发电量,达到全 社会 用电量占比的四成左右。

新能源车,我们在传统内燃机车的技术上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在电机技术上,我们技术甚至有领先优势,要想弯道超车,新能源车是必然选择,国家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政策是大力支持的。 新能源车和光伏风电是写进十四五规划的。

重点说下我从4月底就开始就发文看好的芯片:芯片的主逻辑,是国产替代,咱们每年从外面进口3500亿美金的芯片,替代一半就是1800亿美金,折合下来就是1.2万亿人民币,行业里要产生几只10倍股轻轻松松。 芯片号称是工业的粮食,战略上,国家是不允许被一直“卡脖子”,政策上支持力度也是空前的,也是写进十四五规划。

很多人都说芯片高了,不敢再炒,那我们来看下前一次芯片的炒作。 2019年底也炒过一段芯片,当时纯粹是国产替代,当时芯片业绩并不好,最好的是技术上有优势的封测行业。 时间从2019年8月初开始,中间经历了疫情期间回调,一直持续到2020年7月中旬,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所以从时间上来说,芯片这波还远没有结束。

国家辛辛苦苦推动了好几年的产业升级,今年是芯片业绩爆发的元年,翻开最近芯片的中报,基本上都是超预期,全产业链个股超预期,这是一个集体共舞的股市“蟑螂效应” ,乡亲们看一下:

l 韦尔股份:中报归母22.42-24.32亿,机构上调全年利润15%到47-50亿。

l 北方华创:中报营收32.65-39.19亿,超出市场预期,机构上调全年营收到90亿以上。

l 长电 科技 :中报归母12.8亿,机构上调全年利润到30亿,远超市场预期。

l 富满电子:中报归母3-3.3亿,机构从4.5亿的利润预测上调到10亿。

l 芯源微:中报营收3.2亿,机构上调全年营收到6-7亿。

l 全志 科技 :中报归母2.3-2.6亿,机构将净利润由4.5亿上调到5.5亿。

l 新洁能:中报归母1.75亿,略超市场预期,机构上调预测到3.5亿。

l 通富微电:中报归母3.7-4.2亿,机构将净利润由7亿上调到8亿。

从业绩上看,芯片半导体行情,远没有结束,也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从资金上来说,大盘已经高位盘整快5个月时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担心会加息。 谁知道周五收盘之后突发重磅利好,央行全面降准,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 这是非常超预期的,因为今年开始市场就担心会不会加息,现在却来个降准,真是超级利好。

本次降准是针对大宗商品上涨的影响,扶持中下游制造业。 直接利好中下游的高端制造业,比如新能源 汽车 、光伏、半导体等。 同时也利好上游资源行业,比如化工,稀土,煤炭等。 所以本次降准的预期,这两天已经在盘面上提前体现出来了。

半导体第一梯队,士兰微、明微电子、全志 科技 、晶丰明源、富满电子。

第二梯队,功率半导体,上海贝岭、扬杰 科技 、斯达半导。

第三梯队,半导体设备材料,北方华创,长川 科技 ,至纯 科技 ,鼎龙股份。

第四梯队,制造/封测,中芯国际,长电 科技 。

这是最开始半导体爆发时我给的半导体的炒作顺序,目前在第二、第三梯队,接下来该怎么炒,我就不用多说了。

这些赛道优秀的逻辑,从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周期,到护城河的分析,到基本面的对比,到估值,到市场,都有确定性的表现。 总之,自上而下,认清逻辑,长远格局,投资个股就是另一翻天地。

最后用三句话来与大家共勉:我们懂逻辑,就不会选错行业。 我们懂行业,就不会买到废品股。 我们懂市场,就不会每次都买在高位。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9550.html
余承东手持华为三折叠屏手机照片曝光 展开尺寸达10英寸有望支
热点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