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在寻找那些能够让孩子脱颖而出的“秘诀”。
而我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发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习惯,或许正是塑造孩子未来的关键。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 “早起” 这个话题,以及它如何成为一条通往终身自律与成功的康庄大道。
习惯的力量:无形的导师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孩子的品行、学业,甚至未来的成就,很大程度上都被习惯所塑造。
优异的成绩并非偶然,它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持和良好习惯的累积。
这些习惯,就像无形的导师,引领着孩子不断前行。
而早起,正是这样一个值得我们去悉心培育的宝贵习惯。
想象一下,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孩子已经精神饱满地开始新的一天,这样的画面是不是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早起的奥秘:成功人士的共同选择
在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为何成功的人士会将闹钟设定在黎明前夕的5:57?”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一个人的早晨如何度过,是其一天乃至一生的生活态度。”
深入观察,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教育界的领航者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还是商界巨擘李嘉诚,或是科技界的传奇史蒂夫·乔布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早起。
他们利用清晨的时光,或勤勉工作,或阅读学习,或陪伴家人。
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却为他们的一天注入了无限的动力和可能性。
时间的累积如同细沙成塔,那些懂得珍惜并巧妙利用每分每秒的人,最终都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近期,我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个名为“晨光中的追梦者”的博主,他分享了自己的励志故事:每天清晨6:30起床,三年间,他跨越重重关卡,不仅考取了多项专业证书,还成功踏入了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殿堂。
面对网络上的不同声音,他坦然回应:“人生路上,有人疾步向前,有人沉睡不醒。目标的灯火让追梦者夜不能寐,而无梦者则在晨光中犹自沉眠。起身只需一念之间,决心、勇气与坚持,便是早起的秘诀。”
时间的公正:勤奋与懒散的对比
勤奋之人常常在夜深人静时仍不懈奋斗,而懒散之人却常以时间不足为由逃避努力。
然而,时间是公正的,它总是如实地反映着每个人的付出与收获。
《人生效率手册》的作者张萌强调,所有良好习惯的培养往往始于一个决定性的瞬间——清晨起床。
清晨,是一天计划的开始,也是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关键时段。
首先,早起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在宁静中开始新的一天。
没有外界的干扰,他们可以全神贯注于一项任务,如阅读、练习书法或学习新技能。
这样的专注时光,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无价之宝。
其次,早起可以增加一天的有效时间。
每天多出一个小时,一年就相当于多出45天的有效工作时间。
如果孩子们将其他人用于休息或娱乐的时间用于勤奋学习,五年后,他们将显著超越那些不早起的同龄人。
我想告诉孩子们,要想变得卓越,就要珍惜每一个清晨的时光。
时间将赋予勤劳者智慧,而对懒惰者而言,留下的可能只是空虚和遗憾。
给家长的建议:以身作则,制定计划
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呢?
我有两条建议想和大家分享。
首先,作为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我们全家一起培养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我自己也率先垂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通过长期坚持,孩子逐渐适应了早起的生活,不再感到困难。
同时,我也注意保持孩子学习环境的整洁有序,因为一个杂乱无章的环境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其次,计划是成功的蓝图。
我引导孩子学会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细化分解。
学习计划要具备灵活性,能够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展进行适时调整。
这样有助于孩子更有效地管理时间,减少拖延。
面对挑战性较大的学习任务时,我教会孩子将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并纳入周计划中。
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逐步克服困难,还能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早起虽然不易,但只要坚持不懈,每个人都能在这场长跑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给予孩子爱和支持,更要教会他们如何自律、如何珍惜时间。
因为 在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资源就是时间。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但如何使用这24小时,却决定了我们拥有怎样的人生。
所以,亲爱的家长们,让我们一起努力,从早起开始,为孩子铺就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吧!
让清晨的阳光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最温暖的陪伴。
作者 | 蓝爸爸
(前高中政治老师,教培机构课程规划人,在家庭关系和阅读习惯培养方面有丰富经验。)
《父母必读》8月刊精彩呈现【老爸出马】专栏,教育学博士王海平分享如何巧妙引导女儿从整理玩具到参与家务。
通过家庭会议与科学分工,培养孩子责任感与感恩心。文章实用性强,是育儿路上的宝贵指南。
推荐订阅《父母必读》,
每月获取更多育儿智慧与实用技巧!
为什么越长大,越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你是否开始越来越多地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你以为上次见一个朋友是几个月之前,但实际上那已经是去年的事了。 你认为朋友的孩子刚开始学走路,但发现他们现在已经上了几年学了。 小孩子的长大不断提醒我们时间在快速流逝。
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越快是时间体验的最大谜题之一。 时间加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过去的感知。
我们知道时间能对记忆产生影响,但也正是记忆产生并塑造了我们对时间的体验。 我们对过去的观念超乎想象地铸造了当前的时间体验。 正是记忆令时间产生了独特的、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自传式记忆我们做过的大部分事情基本上都忘记了,即使是唯一的、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的记忆也会慢慢变得模糊。 当我们谈论关于记忆的研究时,更确切地说那应该是关于遗忘的研究。 每天我们经历的成百上千个时刻都会被遗忘。
关于记忆的研究是心理学领域研究中一个主要的内容,然而与研究短期记忆与语义记忆课题的庞大数量相比,人们回想个人经历的能力相对却被忽视。
自传式记忆可以分为两类:事件记忆,它由一些具体的个人经历组成,例如在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语义记忆,它由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及对世界的了解组成,它会包括你就读的学校的具体情况,例如学校在哪个城市,有多少学生等。
对时间的理解给记忆赋予了意义。 当我们叙述自己的生活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将一系列事件用时间串联,然后解释事件间的前后联系。 1885年,法国哲学家让马利居友提出,如同现代城市是基于早期文明的基础上出现的(“活着的城市是在沉睡的城市上方建成的”)一样,在大脑中,我们对当下的意识也是不断建立在过去的观念上的。
全面回忆与戈登贝尔(Gordon Bell)(《全面回忆:改变未来的个人大数据》作者)的谈话总会让人有点紧张。 因为你知道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人胸前戴着的小巧黑色设备每20秒会对你进行一次拍照,他打算将这些照片永久保存于一个庞大的幻灯片中,这是他从1988年起的每个清醒时刻就开始积攒起的宝贵影像。
他将此称为“全面回忆”。 不仅仅是照片,他会记录下一切:每张银行对账单、每封电邮、每条短信、每个访问过的网站、每条电话机留言(包括他的妻子要求他关掉留言的次数)、看过的每个电视节目以及读过的书的每一页(他甚至雇用了一名耐心的助手把每一页进行扫描)。 他创造着一个独一无二的生活记录,但他也为找到坚持这独特记录的方法耗费了大量精力。
罗伯特希尔兹牧师(Reverend Robert Shields)在2007年去世时,留下了91个装满日记的纸箱。 这些日记是他在打字机上完成的,按时间顺序记录了他25年来每一分钟的生活。 这位可敬的希尔兹牧师对自己的日记如此执着,以至于每天晚上睡觉时都会每隔2个小时醒来,记录做梦的内容。
希尔兹牧师和戈登贝尔都坚决杜绝了记忆的错误对自己人生记录的真实性造成的破坏。 他们去除了自传式记忆的一个巨大局限性:即记忆的选择性。 但这也可能是一个问题。 也许有一天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电子档案馆完整记录自己的一生,我可以选择重温过去的任何一天,但你是否真的会把本来可以体验新事物的时间和精力用来重温过去?如果这个技术意味着你能记住一切,它可能会对你的时间知觉产生深远影响,因为如我们接下来要看到的,通过自传式记忆,我们才产生时间流逝的感觉。 过去的记忆对我们判断当前时间流逝的速度,有着超乎我们想象的巨大影响。
当时间加速记错戴安娜王妃去世或柏林墙倒塌的年份,只是随着年龄增大人感觉时间变快的一个通病。 当你11岁时,暑假里无所事事的一个星期显得特别漫长;而当你成年后,向公司请了一个星期假来重新给家里装修,墙还没刷完一半,这周就很快结束了。 任何超过30岁的人都会告诉你时间正在加速流逝,不管是周日晚上还是圣诞节这样的标志性时间,感觉下一个总比上一个来得更早。
在成年人中,感觉时间随着年龄增大而越来越快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小孩子则没有这种体会。 我记得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大人们对我一眨眼就长这么大的感慨会令我感到恼火。 这看上去是一句愚蠢的废话。 现在尽管我努力避免大声说类似的话让孩子听见,但他们的成长对我来说仍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提醒。 时间越过越快的感觉令我吃惊的一点在于,尽管我们经常提起它,但我们似乎从来无法习惯于此。
很多人给出的第一解释都直接与数学有关。 在40岁时感觉一年过得很快,因为这只是你生命中的1/40,而你8岁的时候一年在你生命中占的总时间比例要高得多。 这个叫作比例理论,多年来该理论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自传式记忆的运作方式显然也可以解释为何年纪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但这与加奈提出的比例理论有所不同。 实际上,在1884年,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就指出,这种比例理论更像是对现象的描述而非解释,我也赞同这一点。 “当我们年纪越大时,相同长度的时间感觉越短――对1天、1个月和1年的时间来说都是这样的,但1小时却不一定如此,而1分钟和1秒钟的长度感觉上还是不变的。 ”比例理论的问题在于它的规律在对短暂时间的体验上会失效。 它忽略了注意力与情感这两个我们已经提到的会对时间知觉产生很大影响的因素。 这个理论无法解释所有时间发生扭曲的情况,包括被迫等待,还有假期能对时间体验产生奇怪的影响。 当度假结束回家后,人们经常声称感觉自己已经离开家很久,而若比例理论成立,把14天的假期放到整个生命长河中,它会显得非常渺小,几乎是不值得纪念的。
你应该已经注意到了问题的所在:这些全部是基于个人对时间的主观体验,而这种主观性从来都是很难测算的。 尽管人们都说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但将这种感觉直观表现出来的难度是超乎想象的。 如果要求人们回忆过去的生活,他们会一致表示现在时间过得比年轻时更快,但这种感觉应该来自于他们对多年前时间体验的回忆。 当今天75岁的老人在他们25岁时,当时没有人询问他们感觉一年过的有多快,这就是说我们只能将今天的老年人与今天的年轻人对比。 这可能意味着随着年龄增长,时间变快的感觉是因为他们总体上的生活节奏变化了,而不是他们个人对时间的感知出现变化。
望远镜中的人生但仍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强调了年龄变化与感觉前一个10年流逝速度的关系。 一个人年龄越大,他们会说过去的10年过得越快。 那么可能对于成年人来说,几天、几月或几年的时间感觉上都不会有什么变化,但以10年为单位的时间可能就比较特殊。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释为何感觉10年过得越来越快呢?答案还有待争论,但主要的理论依然与自传式记忆的运作方式有关。
对那些发生超过10年的事件,例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和戴安娜王妃的去世,你可能认为其中一些的发生时间距现在更近。 这个很常见的错误,叫作向前压缩(forward telescoping),指的是时间好像被压缩了,就像你从望远镜看远方的物体一样,远处的物体看起来变近了。 与此相反的是后方压缩或反转压缩(backward or reverse telescoping),也被叫作时间延伸。 这是指你认为某事件发生的时间比实际更久远。 这在较早之前的事件上出现的比较少,但在最近几个星期的事情上并不罕见。 你可能认为上次见一个朋友是在3周前,但实际上那是2周前的事。
向前压缩是产生时间变快感觉的因素之一。 关于压缩现象最直观的解释叫作记忆清晰度假说(clarity of memory hypothesis),这是由心理学家诺曼布拉德布恩(Norman Bradburn)在1987年提出的。 这个理论很简单,因为我们知道记忆会随着时间慢慢褪色,我们便依据记忆的清晰度来判断这件事发生的距今时间。 如果一件事在记忆中已经模糊,我们便推断它发生在更久以前。
怀旧性记忆上涨在过去的生活中回想出几个令你开心异常,及几个令你难过或恐惧的经历。 这些事情发生时你多大?有可能它们中的一些(尽管不是全部)是发生在15―25岁间。 心理学家们发现在记忆中来自发生在这一时期的部分在数量上占了大多数。 这个现象被称为“怀旧性记忆上涨”(reminiscence bump)。 这种上涨可能是造成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越快现象的关键。
怀旧性记忆上涨不仅包括了对事件的回忆,我们甚至能记住更多在20岁左右时看过的电影里的场景和读过的书本中的内容。 我们记得最清楚的大新闻往往发生在上涨期间的前半部分,而我们记忆最深刻的个人经历往往发生在上涨期间的后半部分。 这是一个相当有力的发现,我们甚至可以依此大体推断一个人的年龄。
怀旧性记忆上涨产生的关键是新鲜感。 青春在我们记忆中如此清晰是因为在这段时期中我们比30多岁或40多岁时有更多新鲜的人生体验。 这是充满了“第一次”的时期,第一段性关系,第一份工作,第一次离开父母旅行,第一次在离家很远的地方生活,第一次真正对于自己的生活有了许多选择。 新鲜感对回忆有极强的影响,以至于即使在“怀旧性记忆上涨”期间,我们对一项新鲜体验的开始阶段都有更深刻的记忆。 在成年人中进行的一项关于大学第一年回忆的研究中,41%的回忆都来自大学里的第一个星期,那个有最多新鲜事的星期。 以上现象中,新鲜感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儿童时期也充满了新鲜体验,但我们对儿童时期的记忆却不如对20岁左右时清晰。
我们知道在青春期末段和成年之初,大脑会经历一段特殊的发育时期,因此一个尚未被证实的理论认为,大脑在这段时期可能非常高效,因此在这段时间产生的经历会形成最强的记忆。
我认为最合理的解释与自我身份有关。 我们知道记忆与自我身份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记忆出错甚至会令人感到不适。 这种联系也许能解释“怀旧性记忆上涨”。 很多人在青春期末段与20岁开头的年纪时会开始思考例如“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
怀旧性记忆上涨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心理学家马丁康韦(Martin Conway)提出,在这段自我身份形成时期,我们会在记忆中置入非常生动的记忆,并方便在以后随时回顾,使形成的自我身份保持完整与一致。 如果该理论成立,可以推断出如果人在青春期之后经历了某种较大的自我身份转换,他们可能会出现第二次“怀旧性记忆上涨”,以巩固他们形成的新的自我身份。 将解释“怀旧性记忆上涨”的三种理论――大脑发育、自我身份寻找及新鲜体验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解释。
电视节目制作人早就聪明地发现并利用了这个现象,制作播放能唤起人们对自己青少年时代乡愁的节目吸引人们收看。 乡愁是一种有趣的情感。 我们以为这是一种温暖、积极的感受,然而它实际上包含了失落,也许还有一种希望过去能更幸福的情怀。 它包含着苦乐参半的因素,以至于在以前乡愁这种情绪是不被鼓励的,甚至曾经被当作一种精神病。
在头脑中向过去进行时间旅行的能力对于自我身份的形成与确认至关重要。 这种能力能够将我们的个性与在明知有限的生命中寻找意义的过程黏合。 回顾过去会令自己不曾存在的将来显得更加遥远。 乡愁也能发挥其社会作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当人与人之间有如此多的回忆可以分享,我们怎么会感到孤独呢?这可以提高我们的自尊,让当下更容易令人承受。
有人认为“怀旧性记忆上涨”可能就是造成人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的原因。 如果来自15岁至25岁的记忆拥有额外的可接近性,以便我们形成与确认自我的身份,那么则由此可以推断,大量的鲜活记忆会使青少年时期感觉更长,因此时间过得更慢;而成年后突出事件发生的次数更少,使人感觉时间过得更快。 这种感觉也与中年后生活中的时间地标越来越少的事实混在一起。 当你年轻时,你可能每过一到两年就会搬家。 例如,你很容易记起在哪几年里你读了大学,然后你去了哪些地方。 但随着年龄增大,生活越来越稳定,搬家与换工作的频率越来越小,让这些没有变化的年份合并在一起。
这确实能为随着年龄增长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的现象提供部分解释,但这仍然不算一个全面的解释,因为它只适用于这个如此特定的时间框架。 它不能解释为何时间在60岁时会比30岁时过得更快。 回忆的影响确实是部分原因,但若要进一步观察时间加速的本质,我们需要回到新鲜感及它的对立面――单调性。
记住那些时刻,而不是那些日子威廉詹姆斯在1890年所著的《心理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中写道:“随着我们年龄增长而缩短的时间是因记忆内容的单调,及由之产生的回顾过去的简化造成的。 ”关于时间,詹姆斯写道:“空虚、单调、熟悉度使得时间萎缩。 ”詹姆斯的观点与最近被称作“记忆效应”的理论相符,后者实际上更多是关于遗忘而非记忆的理论。
单调的生活是时间变快的罪魁祸首,我们会忘掉那些经常重复发生的事情,而新鲜事物则显得很特别,让我们产生更强的记忆。 就像意大利诗人切萨雷帕维瑟(Cesare Pavese)说过的:“我们不会记得那些日子,我们只会记得那些时刻。 ”
我提到过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会慢慢学会一些世俗概念,让我们能够理解一年中的月份及季节变化的意义。 它同样能让我们产生时间流逝快慢的概念,以及了解通常情况下一段时间内会发生多少件事情。 我们学会计算一件事花费的时间,然后根据经历事件的数量依次算出总共经历的时间长度。 当相同事件重复出现,例如日复一日的上班,会让我们认为这只过了很短时间。 而当发觉一周年这样绝对的时间标记出现时,会让人突然一愣。 如果在怀旧性记忆上涨期间的10年岁月里,我们已经习惯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的新鲜事物,等到我们30岁或40岁时,同样的时间长度只会产生更少记忆,我们会认为并没有经过太长时间,只是在发现又有一年一闪而过时会感到惊奇。
我认为生活的单调性与丰富性都是解释许多时间谜题的关键因素。 生病时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你希望每小时每天都快点过去,这样你就能尽快好起来。
然而,当你回顾这段生病的时期,每时每刻病痛的煎熬却很难在记忆中找到痕迹。 你记得自己确实曾经是病了,但是因为在家养病的一周内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值得注意的新鲜事,从记忆角度看,这似乎是丢失的一周。 而一个美好假期上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 在度假过程中感觉时间过得飞快,然而事后回顾这段假期却会觉得假期过得很长。 这让我想到了“假期悖论”,一种终于可以解释所有时间小把戏的效应。
假期悖论一个愉快的假期令人失望地很快结束。 与出发前数月对假期的期盼,以及为了攒钱而努力工作的过程相比,实际花在假期上的时间很短。 一眨眼的工夫假期就过去了。 相反的是,当你回到家回顾这段假期,却感觉自己已经离开了相当长时间。 真的只有一个星期吗?你得到两种同时发生的但却完全相反的时间体验。 在度假期间你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但事后回顾,却感觉自己好像离开家好几年了。 旅行时间越长,奇怪的感觉就越强烈。 这就是所谓的“假期悖论”。 这个问题威廉詹姆斯同样做过总结:“总的来看,充满各种不同有趣经历的时间在发生时好像很短,但我们回头看时却觉得很长。 另一方面,在一段空虚无聊的时间发生时感到很漫长,但事后回顾却觉得很短暂。 ”假期就是前者的一个完美例子;后者体现在生病期间。
记忆与时间标记是我们体验时间方式的两个重要因素。 假日提供了使时间变快的完美的条件:日常生活规律的打破,感知时间流逝线索的消失,加上大量新鲜的所见所闻对注意力的吸引。 每一天都过得很快。 而当你回到家中,另外一个关键因素便开始发挥作用:记忆。 你认为自己已经离开家很久的原因是在假期中体验到许多新鲜事物,产生的记忆的数量远远超出正常的一周,使你心里对时间的标准测量产生了扭曲。 我的观点是,产生“假日悖论”是因为我们在脑中通过两种不同方式来观察时间――体验中的时间与回忆中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这两种时间能够互相吻合,但当它们不吻合时,我们便会注意到时间上的奇怪现象。
在有的研究中,人们要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计算时间的流逝。 研究人员用秒表开始计时,参与者需要在心中估算1分钟何时到来。 这个过程就包含了判断体验中的时间,你需要随着事件发生的同时计算时间流逝。
另外一种研究中需要参与者在事后判断时间长度,即判断回忆中的时间。参与者首先被要求完成某项任务,在任务完成后计算用掉的时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巧,我认为正是这两种计算时间的方式产生了“假期悖论”,即度假期间觉得时间很快,但回想起来却觉得过了很久的矛盾感受。当生活按部就班地流畅进行时,这两种计算时间的方式能够互相吻合,让人感觉每天每周都以正常的速度流逝。有很多时间的标记帮助我们估测一天的流逝,例如上班和下班时间、午餐时间、睡前最爱的电视节目。 这些日子都遵循固定规律,即使一些小的变化也都以某种固定规律出现,恰当地穿插在日常生活中,包含的新鲜体验数量也很大程度上在意料之中。 体验中的时间与回忆中的时间两种方式的计算是同步的,时间流逝的速度很平稳,一切都井然有序。
随着你踏上度假的旅程,这两种计算时间的方式便失去协调,造成时间扭曲。 每个所见所闻都很新鲜,你丝毫不会感觉无聊。 你根本很少看时间,熟悉的时间标记变得模糊,或者干脆消失。 假期里的每天都充满了新鲜记忆,会感到每天都很忙碌,体验中的时间过得很快。 但回家后看到的是回忆中的时间,当重温那些日子时,因为那充满了新奇的体验,它好像持续了好几年。 从我前面提到的记忆效应来看,我正在通过新鲜体验的数量来计算整个过程的时间。 我可以记起假期里的每一天,而在家里的生活中,每天同样的体验都融合在了一起。 将所有这些新鲜记忆加在一起,假期在总体上感觉很长。
双重角度感知时间的理论我们会不断通过对体验中的时间与回忆中的时间两种方式进行计算判断时间的流逝。 通常情况下两者会保持平衡,但突出的体验会打乱这种平衡,有时平衡的打破甚至会相当剧烈。 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使我们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习惯于这种平衡被打破的状态。
这个双重角度感知时间的理论也能对我之前提到并做出部分解释的那个更大的问题做进一步补充――即为何随着年龄增大,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让我们拿一个生活中充满新鲜体验的7岁孩子举例。 我们知道对小孩来说感觉时间过得比大人要慢。 其原因又与体验中的时间与回忆中的时间两种感知时间的方式有关。 孩子体验到时间的矛盾比大人体验到的要小,因为即使是体验中的时间也过得很慢。 孩子控制自己时间的自由比大人小得多,他们经常被迫做一些不想做的事。 回想那些坐在车里无尽的枯燥路程,以及在一节无聊的课上心不在焉地乱画,希望快点下课的日子。
而相反,孩子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非常投入,他们显然比成年人更懂得如何活在当下。 他们能在水池里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比任何成年人都玩得更长,能不断想出一些新点子做一些新实验。
对孩子们来说,时间过得实在是太快了。 当父母叫他们回去吃饭时总是感到震惊。 在一旁照看孩子的父母可能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但全情投入的孩子们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到上床睡觉的时间,当他们恳求父母再玩一盘游戏、再下一盘棋或再听一个故事时,每一分钟都过得更快了。 孩子们感受到的是“假期悖论”的一个变种,这是由于孩子计算体验中的时间的能力较弱,从而造成的一种复杂效应。 孩子们每天都充满了各种新鲜体验,在父母催着快点去上学时,他们会抓住一切机会探索这个世界。 他们会停下观察挖路的工人,会停下来抚摸一只狗,他们会注意到任何看起来不同的事物,会不断进行新的尝试。 为什么就这么无聊地走在人行道上,而不像跳房子那样避免踩到铺路石间的缝隙,或是沿墙上的垛口爬上爬下呢?这说明总体上,尽管有时被迫要做一些无聊的事情会觉得时间很慢,孩子们的一天在大体上和我们的假期一样,都是非常吸引人的,这使孩子们产生大量记忆,当他们回顾过去,会觉得每个月每一年都延伸了很长。
成长的岁月当一个孩子长到十几岁的年纪,回忆效应开始起作用。 学校里的课业要求以及考试压力意味着时间在有些时候仍会过得很慢,但生活慢慢减少了一些成规,获得更多自由及大量新鲜体验:第一次性体验、第一次喝酒、第一次恋爱、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真正有机会选择自己想做什么及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已经讲过,自我意识的形成使这些事情变得很重要,这也导致回忆效应的产生。 我已经提出这些记忆可能非常深刻,以巩固我们新形成的自我意识,这里我还认为,进入成年的时刻也会成为日后计算体验中的时间的参考准绳。 这个时期的新鲜体验会至少持续到25岁左右,在那时我们已经习惯将一定数量的记忆换算为一定长度的时间。
进入中年,计算体验中的时间的能力已经很成熟,我们可以感觉到小时和天以均匀速度流逝。 使几个月和几年时间的快速流逝让人震惊,而不是几个小时。 时间的标记不停地提醒着我们一年又一年的过去。 当我们发现柏林墙倒塌已经超过了20年时,我们感到非常震惊。 就像我们看到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物品出现在古玩店内。 最令人震惊的是,上班的同事中出现了90后,他们不是应该还在上学吗?
这些时间的标记与我们对回忆中的时间的计算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这是通过记忆的数量来估计时间的长度,新鲜体验越少,留下的新记忆也越少,我们不断地发现从体验中的时间与回忆中的时间内获得的信息出现错位。
体验中的时间与回忆中的时间的双重机制是造成很多时间谜团的关键。 这也是我们从来没有、将来也绝不会习惯的地方。 这仅仅是两种计算时间方法不一致带来的后果。 我们无法不以这样的方式观察时间,但我们能利用这些时间计算方法的特点,使时间根据我们的喜好变快或变慢。 (注:本文摘编自“果壳阅读第六日译丛”的《错觉在或不在,时间都在》一书的第四章《加速流逝》作者:克劳迪娅哈蒙德)
高中学习是熬夜学习好还是充足的睡眠才重要?
现在生活中学习压力大,因此高中学习还是充足的睡眠才重要。
很多孩子都有一颗想要天天认真学习的心,但由于效率低、自制力差等原因一直无法实现。 而由于愧疚心理作祟,孩子最常采取的行动就是间歇性开夜车,以弥补之前无数个颓废的白天。 但,实际的学习效果呢?
1.熬夜,时间加倍的错觉。
很多人觉得熬夜可以让人有更多时间,其实这种想法是愚蠢的。 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睡眠时间,而且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 有的需要七小时,有的则需要九小时。 熬夜学习只是把白天的学习时间挪到了晚上而已,并不会使一天的时间额外增加。
你可能觉得今晚学到两点,早上六点起床,这样就多出来了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但这几个小时会在第二天的浑浑噩噩中溜走,其实并没有赚到额外的时间。 熬夜的本质是透支和周转。
2.凌晨学习效率最低。
缺乏深度睡眠的危害:
睡眠一般分为单相性睡眠和多相性睡眠。
一般我们采用的是单相性睡眠,就是从晚上一觉睡到大清早,或早上睡到晚上,中间没有间断。 每晚通常有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持续90~110分钟。
而达芬奇睡眠法,就是一种多相性睡眠,每4个小时睡15-20分钟进行休息,全天睡眠总时间在2小时左右。 但每次睡眠都不可能完成一个睡眠周期,更不会进入深度的睡眠状态。
因此,虽然大脑的钠钾比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但由于长期缺乏深度睡眠,而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疲劳以及视觉、触觉错乱等现象。
为什么反对学生熬夜?
1.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中学时代的学习和大学的突击性学习不太一样,大学的每一门课程没有延续性,都是一个学期就终结了,你有合理的缘由去熬夜突击。
但初中、高中是通过三年的时间去淮备一个考试,而不是明天那场模拟考。 在这个过程中把明天或后天的时间拿来今天用,并没有显着的成效。
2.白天收益大于晚上
很多同学在晚上熬夜后,不得不利用白天补眠,那本质上就是多了晚上自学的时间,却少了白天听老师讲课的时间。 而在大部分情况下,老师讲课带来的收益是大于学生自学的。
老师的课程是经过精心准备和多年积累、筛选的,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是为什么有一种学霸下课随便玩,因为他每天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
3.白天睡眠质量差
由于学生的特殊性,你必须六、七点起床上学。 而白天补觉一般是在上课期间,可是你没法躺下,只能趴着,还有人一直在说话。 这就会导致睡眠效率特别低,你需要用额外的时间去恢复体力,算来算去怎么睡怎么亏。
小学7点40分前不开校门禁止学生早到校,将早到学生拒之门外是否合理?
不应该!
千不应该,万不应该!
我是老师,关注过太多的学校的类似的“不合理”行为。
但是,这并不是学校愿意,是学校“被”关上校门的!
当然,直接把学生拒之门外,也有诸多的不安全隐患,但是学校又能怎么样,只能“避事”!学校的和老师的利益根本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和大学讨论这类问题,并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在唤醒大家的意识,关注教育,如果不能保护学校和老师的权益,那么只讨论老师的奉献,只讨论学生的利益保护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