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 频现大额赎回 融通等旗下债基提升净值精度

频现大额赎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申购

债市调整之际,债基遭遇大额赎回的情形时有发生。

机构

5月21日,南方基金、融通基金、金元顺安基金分别发布公告称,旗下一只债券型基金在5月20日发生大额赎回,为此,基金公司决定提高相关基金份额净值精度。

另外,不少债券型基金开始调整申购规则。仅5月22日,就有11只债券型基金公告将暂停大额申购;同日,另有6只债券型基金公告将恢复大额申购。

受访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之所以出现暂停大额申购与恢复大额申购并存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随着基本面温和复苏以及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市场调整接近尾声,投资者预期转为乐观。

就债券市场而言,部分机构认为,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债牛或仍将延续。配置上,短期来看,基于目前利率曲线的斜率水平,配置3-5年期限债券或相对更优。

185只债基遇大额赎回

5月21日,南方基金公告称,南方旭元债券型发起式基金A类份额于2024年5月20日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该基金A类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经与托管人协商一致,南方基金决定自2024年5月20日起提高该基金A类份额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8位,小数点后第9位四舍五入。

同日,融通通源短融债券型基金B类份额、金元顺安丰利债券型基金C类份额也发生了大额赎回,并同步提高了基金份额净值精度。其中,金元顺安丰利C的份额净值保留4位小数,小数点后第5位四舍五入。

“债市持续回调会导致债基资金流出,当基金发生大额赎回时,基金经理可能被迫以较低的价格迅速变现部分资产以满足赎回需求,从而导致基金资产规模大幅缩减,而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能够使基金份额的赎回价格更为准确,从而保护剩余份额持有人和赎回投资者的利益。”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刘思妍向记者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内,债基因发生大额赎回而提升净值精度的情况有所增加。

根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5月22日午间,今年以来,已有185只基金公告了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事宜。

去年同期(2023年1月1日—5月22日),共有120只债基因为发生大额赎回而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

记者注意到,近期发生大额赎回(当日净赎回量在基金规模中的占比超过10%)的债基多为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较高的产品。

例如,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南方旭元A的资产净值为15.33亿元;1位机构投资者持有南方旭元基金份额的比例高达99.25%。

同时,自2020年中报至2023年年报期间,每个季度末,机构投资者持有南方旭元A的份额占比一直超过99%。

另外,也有小规模债基触发大额赎回。以金元顺安丰利C为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基金的资产净值仅为12.45万元。

总体上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金元顺安丰利的资产净值为9.17亿元,有两位机构投资者的持有份额占比超过20%。其中,机构1的期末持有比例为36.66%,机构2的期末持有比例为38.68%。在今年一季度期间,这两位机构投资者暂未有赎回动作。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对于规模较小的基金而言,即使赎回的绝对份额不多,也有可能触发大额赎回。而大额赎回很有可能导致基金的净值出现异常波动。

此外,对于单一基金而言,如果机构赎回份额较多时,会令基金规模下降,甚至有可能给基金带来流动性风险,继而影响基金的投资收益。因此,普通投资者应尽量选择持有人结构相对均衡的债基产品。

“暂停”与“恢复”并存

除了提高净值精度,最近,债基也在忙着调整申购规则。

5月22日,淳厚中短债、博时裕利纯债、金信民富债券、海富通利率债、光大保德信纯债、财通资管鸿商中短债等11只债券型基金(包括债券指数、下同)发布公告称,将暂停大额申购。

其中,淳厚中短债将自5月23日起限制申购金额,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该基金的A类或 C类基金份额的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对于超过限额的申请,基金管理人有权予以拒绝。

光大保德信纯债自5月23日起对机构投资者的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合并进行限制,即单个机构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的累计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本基金A类基金份额或 C类基金份额的申请金额合计应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在限制上述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期间,该基金的赎回及转换转出等业务正常办理。

暂停

基金公司普遍表示,限制大额申购是为了保护基金现有份额持有人的利益,加强基金投资运作的稳定性。

拉长时间看,根据wind统计数据,自5月以来,至少有69只债券基金发布了暂停大额申购的公告。

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分析,近几年A股市场持续震荡下行,投资人风险偏好降低、避险情绪上升,配置债券基金可以有效规避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同时,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稳健货币政策、权益资产震荡调整等因素影响,大体量资金也偏向配置稳健型产品,债券基金需求旺盛。短期大额资金涌入造成基金规模增速过快,不仅会直接摊薄原持有人的收益,还会导致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与规模不匹配,策略有效性降低影响业绩表现。因此,基金管理人暂停大额申购,可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有利于保障基金平稳运行,创造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近期,也有一些债基恢复了大额申购。

5月以来,包括易方达信用债、南方恩元、鑫元臻利、国泰利安中短债、鹏华稳利中短债、建信纯债、大成景盈在内的42只债基陆续恢复了大额申购。

对此,刘思妍分析,近期随着权益市场回暖,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以及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放量供给等因素的扰动下,债券市场出现震荡行情,后续随着基本面温和复苏以及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市场调整接近尾声,投资者预期转为乐观。因此,一部分管理机构的信心逐步恢复,出现了暂停大额申购与恢复大额申购并存的现象。

后市如何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自4月下旬以来,债市步入震荡调整阶段。

在畅力资产董事长宝晓辉看来,近期债市表现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政策导向,央行再次提示长端利率债的交易风险,而且随着近期长期特别国债的落地,也间接给债市带去了影响。

宝晓辉解释,债券收益率偏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市场安全资产的匮乏。现在市场很难找到绝对安全的资产进行投资,所以现有债券得到了市场的追捧,而特别国债的存在,本质就是为市场提供安全资产,而“未来是否还会有类似的安全资产推出”这种预期,也再次向市场提示后续可能存在长期利率低位上行的风险。

“另一方面,当前债券市场交易结构比较复杂,容易引发连锁反应。近期社融数据披露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这种情况,之前很多资本会选择在银行存款,然后大行会根据客户资金量多少进行对应的‘手工补息’,而近期这一行为被禁止了,这就会导致资金去寻求新的方向和入口。叠加近期债牛失速下跌,也会导致非理性情绪出现,放大债市调整,加剧反馈级别。”宝晓辉谈道。

展望后市,部分机构人士认为,债券市场仍然存在机会。

金鹰基金基金经理邹卫指出,从目前公布的超长国债的发行节奏来看,它分了20多期,每期就几百亿,每次的量也较小,预计对市场冲击并不大。中短端利率则主要受益于流动性充裕。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打击手工补息,资金脱媒、存款搬家,中短端债券被追捧。从更长的视角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方针下,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债牛或仍将延续。当然,未来市场可能也会有回调,涨得多时大家会畏高,这时候利空的因素往往会被放大,毕竟没有只涨不跌的资产,债券市场会在波折中不断走强。

就配置角度看,邹卫表示,“债券市场未来或仍然会有良好的收益前景,短期来看,基于目前利率曲线的斜率水平,配置3-5年期限债券或相对更优;从品种选择来看,城投债或更具性价比。”

姚旭升指出,当前经济复苏处于初期,资金面将维持低利率环境,中短端收益率确定性则相对更强。在此背景下,短端债券类资产波动相对更小,收益确定性相对更高,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他还提到,现阶段特别国债集中发行预计将加大超长债的波动,超长债供给增加会对今年以来行情较好的长端利率债构成扰动,叠加近期央行持续提示警惕超长债利率过低的风险,短期内建议谨慎投资超长期债券。

此外,对于近期债券基金出现调整的情况,姚旭升认为,债券基金的净值涨跌是正常现象,短期的价格波动会随着票息收益的累积逐渐修复。

“投资者不应遇到产品净值波动或收益下降就追涨杀跌,应关注产品持有的底层资产是否优质,基金经理的策略是否可靠。选择债券基金时应主动规避规模过小的产品,规模大的基金为了应对大额赎回往往会保留更充分的现金资产,可以降低流动性压力对净值的冲击,具有更好的抗风险能力。”姚旭升谈道。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债市怎么了?债券大跌引发债基被“暴击”赎回压力陡增

股债跷跷板,冰火两重天。

近期权益市场回暖的情况下,债券市场的投资者正在接受近乎今年以来最大的考验。数据显示,11月16日,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86%,3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49%,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27%,5年期下跌0.31%。至此,债券市场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

近期债市发生调整,主要是受到流动性收敛、疫情防控优化和地产支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市场持续下行,近期债券基金净值普遍回撤,而净值化的银行理财产品也迎来了新一轮“破净潮”。

被“暴击”的债基

本周以来,债券市场大幅调整,10年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12bp至2.86%,3年国债收益率上行12bp至2.49%,1年国债收益率上行15bp至2.12%;各期限同业存单利率普遍上行15bp-20bp;银行永续和二级资本债普遍上行20bp-25bp。

“近期大家产品的表现都不是很好,我的产品也遭遇了暴击,净值回撤比较大。”上海一家百亿私募的债券基金经理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近期多个产品遭遇了单日超过0.15%以上的回撤,这个回撤幅度对于很多年化收益率只有5%左右的债券类基金来说已经非常严重。

数据显示,近期债券基金出现普遍下跌。11月14日,全市场中长期纯债基金平均跌幅达到0.29%。11月15日,这一数据为0.09%。

债券市场的剧烈波动,背后是市场对于宏观经济以及流动性预期的整体改变。

“前期国债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债市对利多因素反映有所钝化,跨月后资金价格回落缓慢,流动性边际收敛,债市面临回调压力,而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和‘金融十六条’政策的推出显著提升市场对经济的未来预期,多重因素共振下债市迎来剧烈调整,出现债券利率单日上行超10bp的极端行情。”中证鹏元研发部研究员李席丰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此前债券市场透支了经济衰退和经济下行的预期。但是最近一系列比较积极的政策出台使得整个市场对于未来的经济预期逐步改善和修复市场风险偏好也在提升。

在流动性方面,明明也坦言,此前市场也在押注央行会继续降息降准,但是近期央行操作非常稳健,导致市场对于降息降准的预期落空。

央行近期的操作也印证了市场关于流动性的一些判断。11月15日,央行开展85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和172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75%、2.0%。本月MLF到期量亿元,央行续作8500亿元,MLF净回笼1500亿元。

“央行的MLF操作非常稳健,基本上是等量续作,虽然MLF缩量,但是通过PSL和各类专项再贷款等工具仍然向市场释放了充分的流动性。但是债券市场此前一直还是希望央行能够尽快降准甚至降息,现在降准降息预期落空,也导致了债券市场调整。”明明说。

赎回压力陡增的理财

债券市场的波动毫无疑问地拖累了以债券资产为配置大头的银行理财。债券市场的急跌导致产品配置的债券部分资产净值下跌,即便有权益部分在苦撑,但依旧无法抵消净值的回撤。继三月份1200只产品“破净”的大潮后,银行理财近两日又身陷新一轮较大的“破净潮”。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全市场只银行理财中(发行主体包含银行和理财公司),共有1776只产品的净值跌至1以下。

净值的剧烈波动造成了投资人恐慌,不少投资人集中赎回产品。某股份行理财公司的现金理财产品“活钱管家”便由于赎回客户太多,触碰了巨额赎回上限。

“理财前端,也就是负债端的不稳定又一次暴露出来了,这就是银行理财净值化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一名公募基金高管如此评价。他告诉记者,多家基金公司都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理财赎回,但整体情况可控。

国信证券银行团队分析师王剑认为,去年以来理财规模增加较多,从去年6月末的的26万亿增加到今年的29万亿,应该有很多低风险偏好的客户买入。由于投资者教育不充分,很多投资者仍然以过去刚兑的思维来买,无法接受净值波动,开始赎回。“赎回导致债券抛盘,债市继续跌,恶性循环,甚至踩踏。”王剑称。他预计“估计还会要折腾几天才能消停”,投资者教育的根本性解决可能需要时间。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也注意到了理财遭遇客户赎回压力的情况,他表示投资者应该卡到乐观的一面:票息高了,未来可预期的理财收益率会更好些。这个时候不应该再去赎回,反而应该考虑大举买入。

“理财遭遇客户赎回压力-理财赎回委外及基金-委外管理人抛售债券,理财负反馈,债市跌得有点急。票息高了,产品更好做了。稳住,熬一熬,希望就在眼前。”廖志明说。

国元证券的固收分析师指出,目前银行理财等广义基金赎回的情况有所显现,冲击主要集中在短债和信用债市场。是否进一步发酵仍需关注。从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来看,近半周市场的主要净卖出机构仍是券商、基金等非银机构,银行理财仓位变化不大,银行自营基本以净买入为主,说明市场目前尚处于活跃机构“交易预期”、货基减仓短债的阶段。

“本次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上行,更多反映的是情绪面而不是基本面”,一家股份行理财公司副总经理告诉记者。

每当遇到净值波动引发的赎回潮,银行理财作为管理人就有必要出来进行投资者教育。工银理财表示,目前债券市场,尤其是短期限资产,经过快速情绪释放后,基本已调整到具备性价比区域。债券产品具备票息价值,长期持有才能获得稳健收益。在债市逻辑未出现根本性反转的情况下,它建议投资者拉长持有期,获取持续稳定的票息收入。

此外,包括中银理财、工银理财、南银理财、兴银理财、建信理财在内的管理人,微众银行在内的理财代销机构也出来喊话,向投资人传递固收理财仍是投资好选择的理念(因仍具有低波动率),并希望投资人以长期视角持有产品。

至于市场最关注的后市怎么走,工银理财认为,强预期、弱现实逻辑在充分消化后,市场仍将回归基本面逻辑,利率继续上行空间相对有限,产品净值预计也将逐步修复。

工银理财的根据是:资金面方面,汇率压力阶段性缓解叠加经济基本面弱复苏格局决定了资金面不具备趋势性悲观的条件,未来整体流动性仍将保持合理充裕。

地产和防疫政策方面,现有政策的推出旨在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但10月社融、PMI、通胀等经济数据改善效果未见明显显现,经济复苏动能以及政策落地生效情况有待进一步观察。

激辩债市后续走向

“我们近期在交易上非常谨慎,保住全年收益是最大的诉求。”前述私募基金经理表示,所在私募对于债市判断比较悲观,认为短期国债收益率难以改变上行趋势。

兴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首席债券策略师徐寒飞11月13日更是发文指出,在2022年剩下的时间里,债市将受到全球流动性边际放松拐点、风险偏好改善拐点、债券市场调整内因等多重利空影响,将出现一波幅度不小的下跌行情,预计利率反弹的幅度至少在20bp左右,10年国债利率或将再次回到3.0%。

但是也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债市短期难言反转。“目前情况来看,断言债市拐点出现还为时尚早。”国元证券一位分析师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经济复苏尚处于政策托底、方兴未艾的阶段,仍需比较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做配合。现阶段政策大幅转向的概率较低,因此债券暂时缺乏趋势性由牛转熊的基础,随着收益率的调整,债券资产的吸引力也在逐步回升,配置价值和交易价值会重新达到均衡,从而使得市场企稳。

李席丰也表示,近期的行情主要来自政策引起的预期变化,而政策在经济数据上的反馈有待验证,政策优化下疫情反复和地产投资仍然偏弱的概率较大,经济基本面不容乐观,因此近期的行情可能偏向于短暂调整。

“展望后市,债券市场在剧烈调整后情绪逐渐企稳,短期会有修复,不过在经济改善的强预期不能被证伪前以及流动性边际收敛趋势下,10年期国债可能会震荡上行。12月份降准预期发酵、季末财政支出增加等利多因素会出现,而市场也会更加关注预计偏弱的11月经济数据,债市看多情绪可能会升温。”李席丰说。

相关报道

银行理财开启第二轮下跌潮?受债市杀跌冲击

招银一产品触发大额赎回银行理财净值大面积回撤什么原因?影响多大?

债市大跌对银行理财产品造成的赎回压力有多大?如何看后市?

债券违约频现,纯债基金也可以亏50%—投资者该如何避雷?

2018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内部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外部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在出口和内需都出现了明显放缓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压力其实是很大的,特别是利润不高的制造业。在稳增长的政策指导下,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制造业则在需求减少及融资环境恶化的双重夹击下出现了投资回落的情况;消费行业则不负众望,虽然增速下滑,但全年保持了9%的增长。

在2018年的1月中,在美国正式打响贸易战之前,央行加了一次息。再加上调结构和防风险的政策指导,内部融资收缩,整个市场的资金面变得异常的紧张,即使是上市公司,都能感受到整个流动性的寒风。2018年,整个社融规模的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全年增量规模相比去年减少了3.14万亿。

银根的收紧,使得各行各业都感受到了经营的压力,特别是前期加了杠杆,上了新产能,投了新设备的企业,在内需和出口都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出现了资金吃紧的问题。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财务成本的大幅提高,如果企业不能从银行拿到新的贷款,那资金链可能就会断裂,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这一点从2018年债券市场的违约金额和数量的井喷就可以窥见去年恶劣的融资环境和企业的生存情况。

而债券的违约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债券基金的表现,因为踩雷,纯债基金也可能亏损50%,这不是做梦。曾经在投资者眼中稳健的债券基金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不安全了呢?进入2019年债券违约的数量和金额依然在飙升,买了债券投资者应该如何防范?没买债券基金的投资者又该如何避险?下面我们就从债券市场的违约情况,对债券基金踩雷的细节进行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一套排雷的方法。

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26日期间,国内共有183只债券发生违约,涉及金额1569.07亿元,其中133只为民营企业债券,违约数量占违约总数量的72.68%,涉及金额779.96亿,违约金额占总金额的49.71%。债券的违约数量从2014年的个位数,到2018年的三位数,其违约数量和违约金额相比2016年的高点翻了超过一倍,足见去年严峻的企业融资环境。

民营企业债券属于信用债,信用债则是债券基金投资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海通证券对于主动债券开放型基金2019年1季度季报的分析可知,信用债在纯债资产中的仓位占比接近70%,而利率债(国债等)的仓位占比为30%左右。

因此民营企业的债券违约将直接影响到原来走势就相对平稳的债券基金的净值表现,2018年的部分债基的表现,更是颠覆了广大投资者对于债券基金“稳健”的印象。特别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债券基金,在出现踩雷以后,净值甚至出现两位数以上的亏损,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但是在资管新规实施以来,这种情况已经悄然发生改变,给各类刚兑资产带来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各种类固定收益产品的运行。

那民营企业债券的违约对于债券基金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在2018年1-12月期间,1284只债券基金中共有231只债券基金出现了亏损,其中有35只债券基金的亏损幅度超过了10%,16只债券基金亏损幅度超过15%,3只债券基金出现了20%以上的亏损。这里面要排除因为股市行情不佳而表现较差的可转债基金,因为转债是和股市有着较高相关性的,这里面重点讨论的是除转债以外的债券基金,下面我就结合两个案例给大家做个分析,了解踩雷债券基金的特点。

其实上面这个榜单是没有包括因为踩雷而清盘的债券基金的。比如去年因踩雷而“名声大噪”的中融融丰纯债,就因为重仓“14富贵鸟”而出现大幅亏损,最后不符合基金的最低规模要求而清盘了。截止2018年4月底清盘,中融融丰纯债累计亏损达50.2%。

那为什么一只纯债基金都可以亏损50%呢?

首先,中融融丰纯债在成立之初就只有1.13亿的规模,这样的规模是很难进行债券的组合风险管理。其次,中融旗下的债券类基金业绩一直表现不佳,旗下34只债券基金近5年的平均收益率都远远落后于全债指数和市场平均表现,落后的幅度分别达10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可见其固收投资能力是达不到市场平均水平的。而不幸的是,他们这只基金还碰到了2018年民营企业债的违约潮。

截止2017年4季度,14富贵鸟为中融融丰纯债的第一重仓债券,占净值的比例为47.2%,远高于国债13.79%的净值占比。而当14富贵鸟出现违约后,其债券估值的跌幅超过了80%,中融融丰的净值也跟着出现了跳水。

再比如喜欢抱团取暖的华商系债基,则是在2018年集中踩雷,旗下的债券基金均出现了明显的净值回撤。在收益率的后15名中,华商系的债券基金独占8席,且稳稳占据了亏损最大的前4位。其中,华商双债丰利债券成为了2018年依然存续的债券基金中亏损幅度最大的一只,当年C类份额亏损了33.51%,因为其踩雷了两只违约的信用债。

根据其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1季度,15华信债为该基金的第一重仓债券,占净值比例的24.18%,11凯迪MTN1为该基金的第五大重仓债券,占净值比例的6.49%。其中15华信债在爆出债务危机后,随即暴跌32.61%,目前已停牌。11凯迪MTN1也已经构成实质性违约,且其估值已经被部分基金公司调整为45.7元,预计跌幅将超过50%。

连续踩雷两只违约债券的华商双债丰利债券的净值也开始出现明显的回调,在2018年2季度更是出现了高达28.31%的亏损。截止2019年1季度,停牌的15华信债占基金净值的比例依然高达15.43%,若后续华信无法妥善解决债务问题,将继续对该基金的净值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那华商双债丰利债券又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机构投资者占基金的比例非常高。从2015年开始,该基金的机构投资者份额就开始大幅上升,最高占到了整个基金净资产的88.52%。这种机构投资者占比非常高的基金在碰到问题时容易出现巨额赎回,而基金份额的大幅减少将导致风险资产被动持仓比例大幅上升,基金风险急剧放大。

华商双债丰利债券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在2017年底,该基金的规模仍有7.98亿,其中机构投资者的占比为83.54%,到了2018年相关的违约问题陆续浮现的时候,基金的份额随即出现了明显下降。2018年1季度,该基金的份额就减少了-81.97%,只剩下不到2亿的规模,紧接着才是后知后觉的个人投资者开始赎回,2018年2季度,基金份额又减少48.27%,规模减少至0.74亿。

进入2019年,又有不少债券基金踩雷16信威01和18康得新,其中信达澳银纯债债券就因踩雷16信威01出现了较大的亏损,截止6月5日,该基金已经录得33.27%的亏损。面对2019年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如此频繁的债券违约,我们要如何才能避免才到地雷?要选择什么样的债券基金才能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呢?

从上面的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得知,这些踩雷的债券基金普遍都有下面一个或两个特点。一个是规模较小;二个是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三个是所在基金公司固收实力不强。

规模太小的债券基金为了满足收益的要求,难以进行组合分散,其持仓一旦踩雷则可能会使得基金净值出现大幅波动;而机构投资者占比过高的债券基金则容易在出现问题时出现巨额的赎回,使得问题资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从而增大基金的风险;而固收实力不强的基金公司在投研团队和风险管理方面与行业巨头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现行的经济环境下,债券违约可能还会进一步蔓延,没有完善的投资调研等支撑体系和体系化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很难独善其身的。

精度

1、选择管理规模更大或固收能力较强的基金公司

(1)参考基金公司的规模

每年研究机构都会根据基金公司的管理资产规模进行排名,一般能够排在行业前10的基金公司都是有比较长的发展 历史 ,并且相对完善的团队及投研体系,无论是权益类还是固收类通常都不会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前10家固收能力都不错,这里面还是有差别的。根据近3年旗下的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统计来看,有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债基平均收益率是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其余7家则跑赢了市场平均,这7家基金公司分别是易方达、招商、中银、博时、广发和汇添富。

(2)参考基金公司的固收能力——旗下债基的整体表现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基金公司的固收能力入手,具体可以以“中国基金业金牛奖”每年的评选结果作为参考。这个评选活动被称为基金业的“奥斯卡”,具有较强的行业公信力。该活动是中国证券报主办,银河证券、天相投顾、招商证券、海通证券、上海证券等五家基金专业研究机构协办。

这个奖项每年都会评选一次,主要关注的是基金及基金公司持续回报能力,相对来说还是一定参考价值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榜单来选择优秀的固收类基金公司,比如名列其中的招商基金,不但行业规模排名在前十名,且固收能力也较为突出。

根据天天基金网的数据显示,招商基金旗下共有93只债券基金,管理规模为1253.99亿,这个管理规模在债券类管理资产中排到行业第三。从近3年的业绩来看,招商基金旗下的债基平均收益为11.35%,高出行业平均水平8.72%约2.6个百分点,更是远超全债指数1.67%的涨幅。这一收益率水平仅次于行业规模老大易方达的12.85%。

从微观的数据来看,旗下的93只基金中,近2年收益率为负的只有1只,收益率为-1.24%;近1年来只有2只录得亏损,分别亏损0.46%和2.03%。从这一数据来看,招商旗下的债基具有较为出色的风控能力。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债基的时候可以先从基金公司的整体规模以及固收能力入手。对于实力较弱的基金公司则要重点关注了,在管理规模不大,固收能力不突出的情况下,这只基金的募集规模估计是很难上去的。即使募集成功,后续运作如何保证基金的长期收益和风险控制?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相反,管理规模较大或固收能力较为出色基金公司通常具有较为完善的投研体系和风险模型,这对于投资者而言会有更高的保障。

2、选择有一定年限且规模较大的债券基金

根据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知道,规模太小的债券基金是很难进行组合风险管理的,所以规模太小的债券基金投资者直接不考虑,哪怕是大基金公司的产品也一视同仁。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管理水平再高,规模太小依然难以管控风险。个人认为债基的管理规模最好在5亿以上。

其次最好这只基金有一定的存续年限,就算没有一定的存续年限,也应该是有管理经验的基金经理进行管理。一般不建议投资者购买新发的债券基金,你不知道规模到底会多大,如果规模太小,认购和赎回都是要付出成本的,个人认为一只债券基金的存续年限最好在3年以上。目前规模大于10亿,且存续年限在3年以上的债券基金大概有124只。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个人投资者持有债券基金的金额为2513.76亿,占比8.96%,机构投资者持有债券基金的金额为.62亿,占比91.04%。也就是说在整个债券基金中,机构投资者的占比达到了91%,但我们依然还是要注意避开那种规模不大,且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的债券基金,因为很多规模不大的债券基金就是某一机构的委外定制产品,这种产品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风险是很高的。

但是对于规模较大,通常是20亿或以上的债券基金,即使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问题也不大,因为通常不会只有一家投资机构,而且规模较大债券基金其风险控制能力也相对比较强,机构巨额赎回的风险是相对而言比较小的。

而如果已经购买了踩雷债券基金的投资者则要小心了,需要密切关注基金的公告以及违约债券的情况,及时了解违约主体的实际情况以及采取的相关保全措施。因为债券从不能如期兑付到实际性违约还是有一段时间的,投资者切忌不闻不问。如果实在无法判断,那干脆就早点赎回,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综上所述,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2019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越发频现的债券违约市场,债券投资者要格外小心。我们可以通过选择管理规模更大或者固收能力更出色的基金公司旗下的债基产品,同时排除规模较小且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的债券基金,关注管理规模更大,且有一定存续年限的老债基去规避这些踩雷的风险。

其实个人认为债券类资产在资产组合中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能够作为组合的稳定器降低组合的投资风险,提高组合收益。而最好的债券资产应该是债券指数基金,无奈国内这一类产品还比较少,因此只能买主动型的债基。

希望通过本篇的详细介绍,能够为各位债券投资者提供一个审视踩雷债券基金的视角,给投资者带来一点启发。

曝光了!多只这类产品遭大额赎回太罕见!

受到债券市场冲击影响,一度有超2000只银行理财产品净值跌破“面值”,引发市场关注。因收益率的波动,也引发了一些投资者用脚投票,也有一些银行理财产品遭遇“巨额赎回”。

此次固定收益类产品遭遇赎回,更多是债市调整导致净值出现波动,从而引发持有人赎回导致。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固收类产品出现流动性风险较低,投资者要理性应对。不少人士认为,经过近几日剧烈调整,债市悲观情绪释放已较为充分,多数资产已进入较好的配置区间。

多只银行理财产品遭遇“巨额赎回”

11月22日,徽银理财就发布了多只产品发生巨额赎回的公告。这些公告涉及的理财产品有“安盈”日开1号净值型理财产品、“安盈”固定收益类最低持有7天净值型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基本为R2中低风险的固收类理财。

如,关于徽银理财“安盈”日开1号净值型理财产品(PNHY)发生巨额赎回的公告显示,该理财产品于2022年11月18日累计净赎回份额(当日累计赎回份额-当日累计申购份额)超过前一交易日日终本理财产品总份额的10%,触发巨额赎回。根据产品说明书中关于“巨额赎回”条款的有关约定,本次受理的赎回申请是按比例部分确认。而该产品赎回申请确认比例为82.71%。

徽银理财“安盈”日开1号净值型理财产品(PNHY)也发布了发生巨额赎回的公告。

此外,还有两款产品发布了巨额赎回公告。实际上,在此前,徽银理财也发布了多款产品遭遇巨额赎回的公告。

徽银理财同时还发布了有些产品调整后产品要素的信息,对于赎回门槛进行了限制。

而上周不少银行理财产品也遭遇了赎回。如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的R2级产品无法赎回,而主要原因为“由于赎回客户太多,已触碰巨额赎回上限。”

当时据知情人士表示,因为流动性管理新规,要求对产品说明书设置了大额赎回上限10%,超过部分管理人有权拒绝,一般都不会拒绝,但系统会设置这个限额,所以就出现触碰巨额赎回上限。只是系统设置会稍微有点延后,随后就马上打开了赎回。

不仅如此,有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告将旗下部分理财产品的赎回开放时段开始时间由银行工作日5:00调整为银行工作日8:30,并公告关闭了3款产品的预约赎回功能。也有一些银行理财子公司宣布提前终止,有业内人士表示或是因为赎回导致。

多只债券基金提高份额净值精度

应对大额赎回冲击

不仅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巨额赎回,在这轮债市的震荡中,也有部分债券基金遭遇大额赎回,对外发布提高份额净值精度的公告,以期保护持有人利益。

11月23日,华安基金公告,旗下一只基金于2022年11月21日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经本公司与托管人协商一致,决定自2022年11月21日起提高本基金份额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六位,小数点后第七位四舍五入。本基金将自大额赎回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再产生重大影响时,恢复基金合同约定的净值精度,届时不再另行公告。

11月18日,包括中融恒阳纯债、申万菱信稳益宝债券、汇安嘉盛纯债在内的3只债券基金同时发布提高C类份额净值精度的公告,公告中也均提及了基金近期发生大额赎回的事宜。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止11月24日,11月以来共有15只债券基金发布提高份额净值精度的公告,是今年以来最多的一个月份,今年1月、3月、4月、6月、7月、8月、10月单月提高份额净值精度的基金数量也达到或超过10只。

从持有人结构上看,公告发生大额赎回需要提高份额净值精度的基金持有人结构均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调整

以汇安嘉盛纯债基金为例,据该基金三季报披露,截止三季度末,该基金的一位机构客户持有的基金份额占比达到99.97%,三季报中也同时称,报告期内存在单一基金份额持有人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超过20%的情况,投资人在投资本基金时,可能面临本基金因持有人集中度较高而产生的相应风险,具体包括:巨额赎回风险、流动性风险、基金资产净值持续低于5000万元的风险、基金份额净值大幅波动风险以及基金收益水平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将在基金运作中对以上风险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中融恒阳纯债债券基金的三季报也显示,该基金的两大机构客户三季度末持有基金份额占比分别达到42.24%、20.67%。Wind数据显示,11月以来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的15只债券基金中,有11只基金披露了半年报,其中,7只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99%。

一位北京债基经理此前表示,债券基金短期内确实会面临比较大的流动性压力,应对方式需要根据自身负债变化节奏在出售资产和加杠杆之间均衡考虑。

华南某大中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也表示,赎回压力对个别组合是客观存在的,但当前债券市场深度和交易活跃程度较好,调整到位后也有稳定资金会关注机会,同时市场流动性环境较为均衡,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从投资管理的角度来看应对思路主要包括调节组合的流动性仓位、积极把握市场机会提前置换等。

债券调整引发赎回

流动性风险低

此次固定收益类产品遭遇赎回,更多是债市调整导致净值出现波动,从而引发持有人赎回导致。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固收类产品出现流动性风险较低。

“今年债市主要的交易逻辑是疫情、地产拖累和经济衰退。近期防疫政策优化,地产出台有力的支持政策,大家预期经济向好,所以债市上周交易的都是经济好转预期(经济好转,利率向政策利率抬升,债市回调),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还是以债券为主,也就产生了回撤。”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蒋睿表示。

蒋睿认为,通常情况下,机构都会留有类现金资产来应对日常赎回,并且会根据投资者的粘性来判断资产负债的匹配程度,大部分产品都遇到巨额赎回的情况还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而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近期理财产品净值回撤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固收类产品净值也出现大幅波动,主要是因为近期债券市场震荡,遭遇较大抛售,债券价格下跌,导致配置债券的理财产品净值也跟随下跌。

“目前投资者对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接受度较前两年已经明显上升,且个人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反应及赎回行为都有一定滞后性,部分理财产品还设置了封闭期,整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不大。”刘银平认为。

普益标准研究员姜玲表示,近日,受债券市场影响,理财市场有所波动,部分理财出现一定赎回。但整体来看,破净峰值不及年初,对银行理财机构的投资运作影响有限,理财市场流动性风险可控。

上述人士表示,在全面净值化时代,银行理财市场正逐步加强对产品净值波动的抵御能力。一是在经历3月市场“破净潮”后,银行理财机构对新发产品进行了调整。例如,封闭式产品期限有所延长,截至2022年6月份,全市场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延长至443天,同比增长57.65%,短期内赎回压力较小。

二是监管针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进一步明确了赎回管理细则。例如,对开放式产品赎回比例做出限制,根据2022年5月实施的《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开放式理财产品发生巨额赎回的,理财公司当日办理的赎回份额不得低于前一日终理财产品总份额的10%,对其余赎回申请可以暂停接受或延期办理。

此外,华南某大中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也表示,赎回压力对个别组合是客观存在的,但当前债券市场深度和交易活跃程度较好,调整到位后也有稳定资金会关注机会,同时市场流动性环境较为均衡,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投资者需要理性面对

不必过于惊慌

对于债券市场的波动,不少投资人士建议普通投资者不必过于惊慌,需要理性面对。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蒋睿表示,对于长期配置的个人投资者而言,不需要过多担心利率风险带来的回撤,利率择时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非常难的,且性价比不高,可以继续持有等待净值修复,投资经理会根据市场环境对组合进行调整;对于短期持有的投资者而言,主要看资金的可用时间,其他投资机会等,根据自身情况判断。除发生踩踏和信用风险,都可以选择做时间的朋友等待净值修复。

“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净值波动,短期市场波动不能代表产品到期后最终呈现的收益水平,可长期持有产品静待市场修复。”普益标准研究员姜玲表示,整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在回撤和波动控制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待市场企稳,仍具流动性配置价值。

此外,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理财产品净值涨跌起伏是正常现象,投资者不应遇到产品净值或收益下跌就着急赎回,应关注产品的中长期收益走势。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投资者也应该充分了解自身的风险偏好及理财产品的风险情况,不购买超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

而对于固收类基金,一位首席策略分析师表示,尽管债券作为一类相对稳健的投资产品,依然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出现价格和收益率的波动,但每一轮当下的回调,都是留给未来的空间。

“债券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往往来得迅猛,走得悄无声息。如果考察债券基金指数,无论2013年的钱荒,2016年的债灾,还是2020年5月债市的见顶回落,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创出新高。坚持长期投资,稳坐债市钓鱼台是一种智慧;在市场的下跌中,适度加码买入,也不失为一种策略。”上述分析师表示。

此外,一位固定收益部总监表示,任何资产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波动,固定收益类产品也不例外。但与股票不同的是,在信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债券有一定的票息收入,即便资本利得有些波动,在临近到期时也会向面值回归。因此对于债基的暂时性调整不必悲观,建议投资者从更长期的视角看待短期的波动。

还有一位固定收益研究部副总经理刘长俊表示,债市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投资者须保持长期关注。主要应该关注几个数据,如每月经济数据、货币政策、银行理财收益率。银行理财净值化,收益率随债券市场波动,提醒我们对这些数据应当有所关注。

上述人士表示,不可否认的是,债市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此类资产的日常跟踪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可能难度较大,投资者可以多关注专业研究员的意见。债券市场跟随宏观经济和政策市场而随行就市,而经济回升并非一时转向,而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合力。面对短期市场震荡,投资者应保持理性,保持对债券市场长期的关注。

“机会总是在急跌时孕育,当前应是不错的配置时点。经过近几日剧烈调整,债市悲观情绪释放已较为充分,多数资产已进入较好的配置区间。”更有投资人士直言。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11699.html
张翠霞 消费型企业为何扎堆转道港股
法国女人美得毫不费力 她们套路深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