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共话汉字之美

书法展览

“汉字之美·中国书法环球行”启动

中外学者共话汉字之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23日 第 12 版)

日前,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汉字之美·中国书法环球行”启动仪式暨“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书法”学术讨论会在福建泉州举办。活动邀请来自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等国的专家学者,探讨中国书法的传播与交流,共话汉字之美。

中国书法 中国书协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有与海外进行文化交往的历史记载。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文书、信札、经书、典籍、字帖范本等流向海外,吸引了众多使者前来学习。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作为汉字书写载体的书法在国际交往和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当下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有力切入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说。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书协组织了一系列中外书法交流活动,其中,“汉字之美·中国书法环球行”项目是开展国际交流的主要平台。目前,中国书协已经在法国、德国、葡萄牙、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加拿大、比利时、俄罗斯、毛里求斯等国组织书法展览,开展书法国际交流活动,让海外观众领略中国书法之美,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启动仪式后,“汉字之美: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书法”学术讨论会举行。中外专家学者围绕“文明互鉴中的中国书法”“中国书法的国际性及其样态”等议题展开讨论。

日本关西大学名誉教授松浦章从海上交通的视角阐释了中日书法交流源流。他说,江户时代,日本通过“唐船”从中国引进了许多与王羲之有关的法帖,并在日本对其重新临摹翻刻,使其作品不断普及,从而形成了日本延续至今的对书圣王羲之的推崇。

中外学者共话汉字之美 艺术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意大利汉学家毕罗认为,从书法的文化含义和艺术含量角度来看,书法是值得全世界关注的文化艺术传统。他提出,要把书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品与西方美术史上的人物、作品做类比,以此让更多西方人关注、了解书法艺术。

浙江大学教授白谦慎阐述了中国书法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认为中国书法在美国的发展与艺术史学家方闻有莫大关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方闻在普林斯顿大学培养了数位以中国书法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还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立了非常重要的书法收藏,并举办过重要的书法展览。

厦门大学副教授、韩国学者宋明信说,中国书法很早就传入韩国。韩国书法在学习中国书法的基础上,保持了本民族特有的书法美,形成了与中国、日本相区别的韩国书风。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书法文化具有国际性。

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表示,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中国书法向世界传递着中华民族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正大气象和包容胸怀。近年来,中国书协举办了各类中外书法交流活动,不断增强书法艺术国际传播力,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士了解书法、学习书法。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国际交流研讨架设桥梁,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推动中国书法更好地走向世界。

当天,正在荷兰参展的中国书协欧洲代表团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际书法组织通过线上方式参加活动。


中外学者

汉字之美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这篇《汉字之美》体现了汉字的音乐美、形体美,其内涵丰富。 汉字之美还美在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 下面由我为你带来关于汉字之美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字之美的阅读材料 ①日本人向来自负,但在中国文学面前却格外地谦恭。 他们不但在本民族的文字中拼命汲取汉字的精髓,还一次又一次煞有介事地举办中日文化友好交流--其主角便是汉字的书法作品。 据说日本民间曾对汉字选美,夺魁的是“梦”字,入选佳丽还有“雪、柔”等等。 日本人对汉字的狂热痴迷可见一般。 汉字的音、形、义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 ②她的发音变幻莫测,极富音乐性。 四种声调再加轻声、变调之类已够复杂,还得讲究轻、重、缓、疾,抑、扬、顿、挫。 这里的学问深着呢!同样一篇文章,有人读得铿锵有力,有人读得平淡无奇,有人读得悦耳流畅,也有人读得含混不清。 要让听者从你的嘴巴中听出汉字的美,还真得请你下一番功夫。 ③曾亲耳聆听过一位著名话剧演员朗读戴望舒的《雨巷》,那绝对是一次痛快淋漓的享受;那平缓的语调娓娓引出泛着暗淡灯光的朦胧小巷,那略显惆怅的沙哑是对如烟往事剪不断、理还乱的追忆,那若有若无的哽咽更勾起多情人心灵深处早已尘封的往事,一诗读完,听者不禁泪水涟涟…… ④汉字的形美同样不可抗拒。 历代优秀的书法家璨若繁星,各具风采。 王羲之,飘逸俊朗;颜真卿,粗犷豪放;柳公权,华美灵巧……名山大川如果少了书法家们的题词就让世人少了一分敬仰,小桥流水倘若有名家的“墨宝”则会因此声名远播。 难怪各旅游景点在宣传手册上都忘不了写上“XX年间,大书法家XXX见此佳景,豪兴大发,泼墨挥毫,写下XXX几个大字”之类的语句。 ⑤汉字的形与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足以让稍有想象力的人展开无尽的遐思:“笑”字,活泼可爱;“哭”字,愁眉苦脸;“巍峨”,山的高大顿显眼前;“妩媚”,少女的娇颜潜入心底。 难怪中国人爱将“字画”连在一起,汉字本来就是可以入画的。 ⑥文化层次的不同,人生阅历的不同,对汉字字义的理解随之不同。 我看《红楼梦》与文学家看《红楼梦》的感受肯定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文学作品,有人推崇备至有人却视若粪土的原因。 平常的一句话,如“你是个大坏蛋!”可能是孩子的童言无忌,也可能是情侣的亲密调侃;可能是路人的厉声痛斥,也可能是某君良心发现后的深深自责。 ⑦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 你看成千上万个汉字就像成千上万个小魔块,在语言大师的“点化”下,忽而成了惊世骇俗的不朽巨著,忽而成了清新隽永佳美文,忽而是浅吟低唱,忽而是疾风骤雨,忽而是行云流水,忽而是欲说还休……而我们,正是被这些小魔块们深深吸引,才会“沉睡不知归路”,才会“为伊消得人憔悴”啊! 汉字之美的阅读题目 1、文章写了汉字的哪些美?试简要概括。 2、从著名话剧演员朗读《雨巷》的艺术效果上看,汉字的语音具有独特的魅力。 依据②、③两段提供的信息,说说我们在朗读文章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3、第⑦段说,成千上万的汉字一经语言大师的“点化”,就能放射出神奇的艺术魅力。 请你举出一例,并加以简要说明。 (可以举一个词句、一篇文章或一部名著) 示例:“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一个“扶”字,既写出了杨柳的轻盈,又传出了春风的情意;一个“失”字,写出梅花、月色溶在一起的意境,给人一种富有诗意的朦胧美。 4、有人说“汉字是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请结合本文和《汉字》专题的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汉字之美的阅读答案 1、音乐美、形体美、(内涵)丰富 2、读准字音;注重轻、重、缓、疾,抑、扬、顿、挫;理解作品的内涵,读出准确的情感 3、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造化钟神秀”中的“钟”等字。 4、从汉字的产生、历史、作用、形体演变、是音形义的结合体等角度说都可以。 (意对即可)猜你喜欢: 1. 美字的来源阅读理解附答案 2. 朴素为美高考阅读题及答案 3. 空灵之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4. 欣赏中国戏曲之美阅读答案 5. 里仁为美现代文阅读答案

汉字之美,美在多维

多维,就是指多方面。 汉字的音韵美,形体美。 ①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之一.今天,我们不妨从几何学的角度来发掘汉字之美。 ②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维度较抽象,举例以明之:洞中潜蛇为洞壁所限只能前进后退,它的空间只有一维。 原上奔马除前进后退外还能左转右转,它的空间是二维的。 空中飞鸟除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外,还能向上腾飞向下滑翔,语云:“天高任乌飞”,鸟比谁都自由,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 ③自由度来自多维空间。 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 象形字从图形转化而来,理所当然是二维的。 其余五书也多半包含象形部分,例如形声字,一半象形一半拟声,非二维不足以容纳。 再者,汉字是由横、竖、点、撇、捺等笔画构成的,好比在桌面上拼七巧板,必须有二维的自由度才能拼出千变万化的美丽图案来.可见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如原上奔马纵横驰骋,为汉字之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④汉字的书法突破汉字二维的局限,独具一格,演绎出汉字的多维之美.⑤汉字书法讲究构架。 构架类似于绘画之构图,至少须有二维空间所提供的大量自由度,字形才谈得上构架,才能体现出篆隶楷行草之特色,才能将各家之不同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⑥汉字书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运臂使指挥毫着墨,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 ⑦汉字书法讲究笔法。 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独特的工具,毛笔是所有笔中最神奇的。 笔也有自由度:圆珠笔只有一个自由度。 鹅毛笔和钢笔的笔尖分叉可在宽度上略为施展,其自由度介于一二之间。 毛笔由千百根毫毛组成,每根毫毛可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其自由度岂止千百?正因为毛笔有这么多的自由度,书法家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一支笔写出千般字。 尊毛笔为众笔之王,谁曰不宜?毛笔的众多自由度运用得宜,可增加书法之维度。 笔毫蓄墨之丰欠,运笔力度之轻重,笔锋走向之偏正,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颜、柳等书体均能产生视觉之立体效应,是为三维。 不信吗?笔力千钧之赞语日:力透纸背。 如无垂直于二维纸面的第三维度,朝哪儿透啊?⑧诚然,基于拼音字母的横写文字也有其优点:见字发音方便学习,字母易于输入电脑,以及与数学公式兼容等。 但就美感而言,汉字堪称独步,书法已成为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艺术。 反观西方,有谁见过用拼音字母写的匾额楹联条幅扇面?⑨汉字之美,美在多维!

汉字的意蕴美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之所以成为书法艺术的母体,是其在方块字形内潜在着一种审美理想。 这样,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本身就具有着独特的形态美,进而又含有深层的意蕴美。 (一)汉字有形象意境之美由于汉字的字形是以象形为基础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创造了生动的汉字形象美。 随着甲骨文逐渐演变为金文、篆书、隶书、行草、楷书,甲骨文最初的象形意味渐为减少,到楷书已经基本上看不出汉字的象形了。 但是,后来从象形到谐声,形声相益,从中更丰富了汉字的形象意境,如“江”字,“河”字,令人仿佛目睹水流,耳闻汩汩的水声。 可见,形声字的形象意境美,是在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的联系之中表现出来的美。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汉字是将文字符号与艺术符号共载一体之内,独体的“文”,合体的“字”,熔铸成形象意境,形成了与其他纯粹表音文字不同的二重组合。 (二)汉字结构的多样和谐美它反映出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思维。 一方面,它体现为单个的方块字本身是齐整与参差相结合的美。 这是由于笔画的繁杂包含有变幻的参差美,但这种参差又统一于方块字字形的整齐划一里。 另一方面,数以万计的汉字在显示单个汉字内部结构的和谐美之外,更有许多汉字排列在一起的整体上一与多的秩序美。 这些都表明了汉字结构的美是多样的而又和谐的。 汉字的这种审美情趣,从根本上克服了字母文字长短不齐、大小不均,构型单调的缺陷。 (三)汉字潜藏着深层意蕴美汉字结构深层意蕴美渗透于哲学、美学之中。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古人造字,将人与万物相联系,最终在汉字中将自然万物人化之。 这种精神保留于哲学、美学之中,传递出中国艺术独特的意蕴美。 由此可见,汉字的方块字形内潜在着一种审美理想,但是,这种潜在的审美理想,必须通过外在的形式展示出来,一方面,书法艺术正是依循汉字的理性结构,传达出汉字的审美情趣。 书法从根本上说是对汉字的书写,书法创作是以汉字本体形态作为加工对象的。 另一方面,书法又是汉字书写的再创造,书法艺术审美的超越和升华,使得汉字潜在的审美理想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12269.html
利润翻五倍 盘后涨7%至新高 宣布10比1拆股 英伟达Q1收
申花领跑海港第二 中超积分榜 海牛梅州深陷降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