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价格跌至低位后已有部分区域率先涨价 冀东水泥去年亏损近15亿元收问询函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凯旋 李贝贝 北京报道

5月31日,冀东水泥(000401.SZ)股价现大幅下跌,报收4.67元/股,跌幅为6.22%。究其原因则是,冀东水泥在5月30日收到了关于2023年年报的问询函。《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此次问询函主要集中在财务数据方面,涉及业绩大幅下滑、业务集中度以及应收账款等问题。

据悉,2023年,冀东水泥亏损14.98亿元,幅度较大。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水泥企业2023年普遍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收尾。5月31日,冀东水泥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3年水泥价格下降明显,行业产能过剩也依旧较为严重。近期,不少区域水泥价格上调,有推涨的现象。”

2023年亏损严重

由于水泥行业产能持续过剩以及价格战不断,2023年,行业整体呈现营业收入和利润下跌的状态。对比来看,冀东水泥亏损较为明显。数据显示,2023年,冀东水泥的营业收入为282.35亿元,同比下降18.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8亿元,同比下降210.36%。

同时,冀东水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为29.90亿元,同比增加31.75%,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变动趋势不一致。深交所要求冀东水泥结合行业情况、业务模式、主营业务开展情况、同行业其他可比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等因素,说明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冀东水泥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正在忙回复公告,不便在公告披露前告知问询函的相关情况。2023年,水泥价格下降明显,有的区域价格战打得很严重。”

冀东水泥方面在2023年年报中也曾提到,2023年,水泥行业遭遇了较严重挑战,价格深度下跌,行业整体效益大幅下降。此外,冀东水泥产能集中在北方区域,价格降幅率先超过国内其他区域,“即使在二季度旺季,亦未出现明显反弹,华北、东北地区水泥价格下调幅度均超过100元/吨,跌幅分别为20%和21.8%”。

除此之外,深交所还要求冀东水泥说明公司一年以上账龄应收账款占比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公司相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比例、依据,以及公司坏账准备计提金额是否充分、合理等。

泥企去年日子普遍不好过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不仅仅是冀东水泥如此,另外多家水泥企业同样是营利双降。

数据显示,2023年,被称为“水泥一哥”的海螺水泥营业收入1410.00亿元,同比增加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30亿元,同比下降33.40%。天山股份的业绩跌幅同样较大,2023年营业收入为1073.8亿元,同比下降19.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65亿元,同比下降56.74%。

水泥在市场上卖不上价的原因之一为供大于求,产能过剩依旧是水泥行业待解的难题。海螺水泥的管理层在5月30日的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直言:“客观来说,水泥产能过剩情况依然比较严重,特别是局部地区,产能过剩可能超过60%。因此,价格修复空间可能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冀东水泥方面同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是的,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2023年,我国的水泥产能已经下降,但较目标仍有差距。数字水泥网显示,2023年全国水泥产量约20.23亿吨,同比下降0.7%,已经创下了近13年以来的新低。

“国务院最近发布了一个文件,是对水泥未来的产能做出了指导。”冀东水泥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前,国务院发布了《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到2025年底,全国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由此可见,有关部门对于水泥产能的管控已经是层层加码。

记者注意到,一季度,各家水泥企业的业绩普遍没有明显改善。数据显示,一季度冀东水泥的营业收入为33.41亿元,同比下降35.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9亿元,同比下降38.68%。

天山股份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63.51亿元,同比下降26.94%,净利润则是亏损19.23亿元。天山股份方面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紧抓管理精细,降本控费,水泥、商品混凝土成本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受市场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的影响,经营效益同比下滑。

部分区域水泥价格开始上升

海螺水泥的管理层表示,目前水泥价格已经处于底部地区,预计下半年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修复。“水泥价格从2023年年初开始震荡下行,然后在2024年跌到了一个低位。”冀东水泥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记者则注意到,近期,部分区域的水泥价格已经有所提升。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显示,5月19日至20日,长江沿江地区熟料价格上调30元—40元/吨,调后离岸价230—240元/吨,长三角地区江苏苏中南、上海,以及浙江杭嘉湖绍等地上调水泥价格20—50元/吨,其中高标主流上调50元/吨。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方面认为,水泥价格一路走低,多数水泥企业陷入亏损状态,行业运行压力较大,为了增强市场信心,企业纷纷推涨水泥价格。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房地产是水泥企业的大客户,由于房地产走弱,水泥企业经营受到较大影响。近期,房地产宽松政策频出,大有回暖的趋势,其是否会对水泥行业起到带动作用。“目前感受还是不大,房地产的有效需求还不是特别充足。”冀东水泥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煤企资金链堪忧的背后原因有哪些?

随着煤价不断下跌,煤企的盈利能力大不如前。 以煤炭大省山西省为例,今年1月份至2月份煤炭行业经营持续困难,亏损达40亿元。 与行业大面积亏损相呼应的是,煤企的资产负债率也在攀升。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9日,18家已经发布2013年年报的煤炭上市公司去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4%。 其中,神火股份的负债率更是高达74%,超过70%的警戒线。 此外,由于处于买方市场,煤企的承兑比例也骤增。 尤其是焦煤企业,承兑比例更是高达70%。 这让本就接近亏损的煤企的资金链更加不堪重负。 近期,多家煤企更是遭遇了债券发行主体信用被降的情况。 而不容忽视的是,在多重压力下,有些煤企仍旧在扩张。 煤企负债率高企 平均负债率高达54% 园区捷径网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9日已经发布年报的18家煤炭上市公司,2013年应收账款总额为411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4%。 其中,神火股份去年的资产负债率为74%,煤气化资产负债率为69%,兖州煤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6%,山西焦化和国投新集的资产负债率均为67%。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路耀华近日表示,目前煤炭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较大,短期内供大于求问题突出。 煤企的利润下降,大型企业平均负债率为66.96%,一旦超过70%就很危险,经营风险将大增。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报告,去年前11个月,煤炭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405.54亿元,同比增长80.7%。 值得注意的是,神火股份去年营业外收入1.96亿元,同比大增233.56%,主要是因为政府补助增加。 若扣除该项目,公司2013年亏损7900万元。 中金公司分析师廖明兵表示,受煤、铝价格双重打击、负债率高企(净负债/净资产比率达到1.3)等影响,神火股份经营恶化情况远超同行。 在公司拿出强有力降本和转型措施前,建议保持谨慎。 承兑比例骤增 煤企资金链堪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煤企已收货款中,大部分为承兑汇票而非现款,煤企所面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神华情况较好,全部为现汇,而中煤和同煤的承兑比例分别占到40%和30%。 而以焦煤为主的煤企承兑比例更是达到了70%。 有榆林煤电人士在接受园区捷径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煤炭紧俏时期,煤企卖煤基本都是收现金的。 以前电厂一般需要先付70%左右的预付款,化验单一出,剩余的30%就会在很短时间内付清,超过15天的煤企就都不愿意做了。 而现在承兑汇票的贴息都需要煤企来承担。 港富集团黑色行业分首席分析师张志斌向园区捷径网记者表示,现在煤企尤其是焦煤的承兑非常严重。 钢厂现在给就算是最大的煤企付款,也免不了2个月以后付承兑,承兑期是6个月,也就是说,如果要全额拿到现金就要8个月后了,或者就得票据贴现承担贴息,有的还会拖更长时间。 文章出处:

壳资源概念股有哪些上市公司

壳资源的六大特征如果成为一个好“壳”?第一要有成为壳的意愿,第二要有成为壳的条件。 较差的盈利性和成长性企业更容易产生卖壳意愿,而收购成本低、股权集中度高、债务负担小等条件决定了成为壳的可能性。 壳资源主要有以下六大特征:具体而言,民生证券梳理了2009年以来的成功卖壳案例,发现1、壳资源市值越小,收购成本越低在壳资源中72.6%的公司市值主要分布于10-40亿元区间,而当前A股中市值位于该区间的比例仅为17.1%,壳资源市值整体偏小巧。 一般而言,壳资源公司市值越小,欲借壳公司付出的成本相对更低,股票发行核准制下借壳上市的公司更多是看中壳资源的上市资质,而非壳资源的资产质量,在条件允许时借壳公司更愿以低成本换取上市公司资质。 2、运营能力弱的公司卖壳意愿更强对比壳资源和全A的基本EPS、每股营业收入、每股经营净现金流和ROE,发现壳资源的四项指标均明显弱于全A平均水平。 壳资源的平均ROE为-13.3%,远低于全A平均值7.4%,48.6%的壳资源ROE为负,远高于全A的18.9%,整体上壳资源的运营能力更弱。 总之,经营良好的上市公司卖壳意愿并不强烈,在监管层将注册制提上日程后,运营能力弱的上市公司更欲加紧在“有市有价”时出手壳。 3、对公司控制...壳资源的六大特征如果成为一个好“壳”?第一要有成为壳的意愿,第二要有成为壳的条件。 较差的盈利性和成长性企业更容易产生卖壳意愿,而收购成本低、股权集中度高、债务负担小等条件决定了成为壳的可能性。 壳资源主要有以下六大特征:具体而言,民生证券梳理了2009年以来的成功卖壳案例,发现1、壳资源市值越小,收购成本越低在壳资源中72.6%的公司市值主要分布于10-40亿元区间,而当前A股中市值位于该区间的比例仅为17.1%,壳资源市值整体偏小巧。 一般而言,壳资源公司市值越小,欲借壳公司付出的成本相对更低,股票发行核准制下借壳上市的公司更多是看中壳资源的上市资质,而非壳资源的资产质量,在条件允许时借壳公司更愿以低成本换取上市公司资质。 2、运营能力弱的公司卖壳意愿更强对比壳资源和全A的基本EPS、每股营业收入、每股经营净现金流和ROE,发现壳资源的四项指标均明显弱于全A平均水平。 壳资源的平均ROE为-13.3%,远低于全A平均值7.4%,48.6%的壳资源ROE为负,远高于全A的18.9%,整体上壳资源的运营能力更弱。 总之,经营良好的上市公司卖壳意愿并不强烈,在监管层将注册制提上日程后,运营能力弱的上市公司更欲加紧在“有市有价”时出手壳。 3、对公司控制力不强的股东更愿意卖壳壳资源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整体低于全A,其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在50%以下达81.5%,远高于当前全A的31.9%,壳资源公司股权结构更加分散。 壳资源公司股权较分散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低,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能力变弱,上市公司卖壳意愿就更强。 4、壳资源多分布在传统产能过剩行业从壳资源与A股行业属性分布看,分布更多壳资源的行业包括基础化工、医药、纺织服装、通信、综合、建材、交通运输、轻工制造、商贸零售、食品饮料、钢铁和家电行业。 传统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前景黯淡,特别是在近年传统行业亏损更严重,而扭亏遥遥无期,故传统行业企业卖壳意愿更高,成为壳资源概率更大。 5、壳资源公司净利增速更呈现两级分化全A有47%的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布于0%至100%之间,而在壳资源中该比例却仅为18%,壳资源的净利润增速更呈现两级分化。 这源于一方面净利润增速较差的公司持续亏损有戴帽加星,甚至退市的风险,权衡之下将公司作为壳资源出售也算有利可图;另一方面,净利润增速较好的上市公司虽然主动作为壳资源的意愿降低,但这类公司一旦因为其他原因决定出售公司,其优质的成长能力将吸引更多买家,这将增大借壳上市的成交概率。 6、尽管买家偏好更干净的壳,但实际上负债率高的壳更易获得从买方来说,买方借壳上市时均会打包处理壳资源公司原先的债务,故在准备借壳时买家更青睐资产负债结构简单的壳资源。 但买家的意愿往往难实现,实际上负债更多的壳资源频现于借壳并购交易中,过去7年中43.0%的壳资源资产负债率超60%,而全A中该比例仅为26.5%,壳资源公司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负债也趋于更低。 根据六大特征筛选的潜在壳资源标的确立筛选潜在壳资源的六大标准:民生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根据上市公司以上六大特征,1、筛选全A中市值最小的前300名;2、剔除基本EPS、每股营业收入、每股经营净现金流和ROE四项指标均超过壳资源样本平均值的上市公司;3、剔除ROE大于10的上市公司;4、剔除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70%的上市公司;5、剔除所属行业壳资源公司占比较少的公司和所属行业壳资源占比相对全A占比较少的公司;6、剔除净利润增速位于0%至100%之间的上市公司。 鉴于2015年上市公司的年报还未完全公布,每股基本EPS、每股营业收入、每股经营净现金流、ROE和净利润同比增速采用2014年年报数据,前十大股东采用2015年半年报数据,第一大股东、总市值、行业属性采用2016年2月15日当日数据。 由此得出2016年最具壳资源潜力的52家上市公司列表如下:

股票中水泥板块怎么样?

展开全部继前期五大蓝筹之后,近期市场走势强劲的煤、有色金属、水务、公用事业等新蓝筹品种都是价值发掘的结果。 按照价值投资理念的择股原则,后市还有哪些板块存在潜在投资机会呢?笔者认为,水泥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使水泥板块有望步有色金属后尘,成为又一新蓝筹品种。 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基础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最先和最大受益者。 水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板块后市同样面临经营业绩改善机遇。 实际上,今年以来,我国水泥行业已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势头,亏损面不断降低。 从笔者对沪深20余家水泥类上市公司统计情况看,水泥类上市公司今年三季度平均盈利已达到0.12元,而其去年全年经营业绩为0.1元,业绩增长明显。 二、二级市场机遇孕育其中。 (一)绝对价格低廉。 截至12月23日,20家水泥股虽然近期表现活跃,但目前绝对平均价格仅为7.30元,其中多数水泥类上市公司目前股价接近钢铁、石化等上市公司现行股价水平。 鉴于水泥行业后市面临业绩复苏的可能,该板块目前较低的市场价格为后市提供了较广阔的扬升空间。 根据统计,目前20只水泥股中股价低于5元的主要有四川双马、祁连山、牡丹江等。 (二)有补涨要求。 如前所述,在五大核心品种带动下,两市今年演绎了一波局部牛市行情,截至12月23日,上指较年初上涨了13%,而20只水泥股除海螺水泥、冀东水泥涨幅较大外,多数涨幅较小,甚至为负上涨。 从统计情况来看,在所统计的20家水泥类上市公司中,海螺水泥全年涨幅为85%,排名第一;冀东水泥涨幅为23.5%,名列第二;涨幅在10%以内有7家公司;有11家公司全年股价为负增长。 综合来看,20家水泥类上市公司全年平均涨幅为0.32%,远远低于大盘同期涨幅。 由此可见,水泥板块补涨要求强烈。 就20家水泥股全年涨跌情况而言,巢东股份、狮头股份、华新水泥等全年或近年跌幅较大,可关注该类个股后市补涨机会。 (三)整体市盈率虽然偏高,但部分水泥股投资价值已经显现。 若不考虑水泥板块后市面临较好的成长环境,目前20家水泥股平均市盈率为80.8倍。 虽然整体市盈率偏高,但个别水泥类上市公司已具备一定投资价值。 从统计情况来看,目前天山股份动态市盈率仅为14倍、西水股份动态市盈率为21倍,亚泰集团动态市盈率为27倍,投资价值尽显,投资者可予以关注。 (四)行业并购提升重组想象空间。 鉴于水泥行业地域性特征,在行业面临整体复苏的背景下,并购重组将是水泥行业的核心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占领市场的必然选择。 预计水泥行业优势互补的并购活动将为该板块提供较多资产重组想象空间,这从近期江西水泥较强的走势中可见一斑。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18108.html
短剧市场的亿万争夺战 小米华为新战场
记住这三个 聪明投资者为何血本无归 铁律! 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