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火风险约仅为燃油车的八分之一 特斯拉

快科技6月3日消息,今日,特斯拉官方发布了 《2023年影响力报告》 ,内容中提到,2023年全年特斯拉全球生产并交付超180万辆电动车,共计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000万吨,其中上海超级工厂94%废料得到回收利用。

在车辆安全性上, 特斯拉表示其产品起火风险约仅为燃油车的八分之一

从其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相比于燃油车,特斯拉的起火概率非常低,2018年,约为110万英里发生1起起火事故;2019年有所退步,但也超过了100万英里。

而自2020年开始至2022年, 则每130万英里才会发生一起特斯拉起火事故 ,相比之下,燃油车的起火概率会高很多,基本上十多万英里就会发生一起。

特斯拉还提到,安全是特斯拉核心的客户体验价值,所有安全功能都是标配,包括车道偏离防避、自动紧急制动、碰撞预警、远端安全气囊、预紧式安全带等。

并且特斯拉Model 3、Y、X和S经过了多个国家的碰撞测试,包括澳洲ANCAP、欧洲E-NCAP、美国NHSTA、美国IIHS和中国中保研CIASI等, 均取得了G的好成绩。


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不到油车一半,真的吗?

7月29日,河南安阳一新能源 汽车 在充电中起火

今夏以来,中国新能源 汽车 再度迎来频频着火的季节,让人感觉,电动 汽车 起火概率相当高。但是,来自新能源 汽车 国家监管平台的数据,却与我们的直觉相反: 新能源 汽车 起火概率,不到传统燃油车的一半。

9月20日,在南京空港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全球智慧出行大会(GIMC2020)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介绍了新能源 汽车 国家监管平台在新能源 汽车 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他介绍,2019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起火概率万分之0.49,2020年是万分之0.26,比燃油车的万分之1到万分之2,要低很多。

孙逢春院士在GIMC2020演讲

国家平台七大总结

孙逢春介绍了国家监管平台发现的新能源 汽车 起火事故7大总结。

结论1

新能源 汽车 着火事故比例低于传统燃油 汽车

2019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着火事故率是万分之0.49(2019年事故涉及187辆,2019年保有量约381万辆)。2020年以来,新能源 汽车 年化火灾事故率是万分之0.26(因新冠疫情总体出行里程减少)。而根据公安部门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传统车的年火灾事故率约为万分之1-2。

结论2

中国新能源 汽车 着火事故率显著低于国外水平

2012-2019年特斯拉安全报告表明,每行驶2.8亿公里,就发生一起特斯拉燃烧事故,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燃烧事故率是4.47亿公里1次(2018年-2019年国家监管平台统计数据)。

结论3

涉及大型车企着火的车辆较少

结论4

着火车辆中乘用车占比较大 (2020年目前统计的54辆着火车辆中,乘用车25辆,占起火车辆46.3%,专用车25.9%,客车24.1%,其他3.7%)

结论5

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较好

结论6

运动状态下着火车辆较多。 静置31.4%,行驶状态40%,充电状态17.1%,未知状态11.4%。

结论7

2017年及以前出厂新能源 汽车 事故率较高。

孙逢春还介绍,国家监管平台根据大数据分析,能够对可能发生起火的车辆做预警。新能源 汽车 燃烧事故是“可发现、可预判、可处置”的。

国家监控平台的预警能力

截至2020年3月,发生燃烧事故的车辆,有70.9%接入了国家监管平台,其中又有62.9%的车辆,在事故发生10天前,国家监管平台进行了预警提醒。

如何理解

如何理解国家监管平台这一结论?

分析1:新能源 汽车 起火事件就是这么多吗?

孙逢春介绍,至2020年3月,新能源 汽车 接入国家监控平台的比例是81.89%。照此推算,如果有新能源 汽车 起火,至少八成会被记录在案。

不过, 越是老的车,越可能没有接入监管平台,而他们的起火概率比后来的车要高。 一是因为当初的技术水平差,二是一些部件老化,或无人看护。这一点,国家平台的结论也是认可的——2017年及以前出厂事故率较高。

其次,虽然监控平台接入比例比较高,但是不是所有起火都被监控了?国家监管平台“2020年目前统计的54辆着火车辆”,没有说明统计截止时间。而根据 我看到的一份基于媒体报道的统计,2020年截至9月3日,就有76起新能源 汽车 起火事故。

我个人认为, 真实的新能源 汽车 起火概率,可能要在国家平台统计的水平上高不少。

另外,在对比新能源 汽车 起火概率和燃油车起火概率时,要考虑到,目前保有的新能源 汽车 都还比较新,而燃油车要老的多,如果考虑这一因素,可能新能源 汽车 起火概率要相对升高一些。

分析2:乘用车占比较大?

这点,如果考虑新能源乘用车在新能源 汽车 中占比目前近8成的背景,而实际起火占比仅46.3%来说, 乘用车虽然占比大,但起火概率更小。

而且,乘用车起火容易被外界获知,而客车、专用车的起火,如果发生在企业内部场所,可能更容易被掩盖,而没有被记录下来。

分析3: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较好?

2017年之前,中国新能源 汽车 大部分用的磷酸铁锂,但是如监管平台所说,起火比较多。磷酸铁锂本征安全性较好,但在中国新能源 汽车 实践当中,似乎并不支持这个结论。可能是在起火速度和爆发性上,磷酸铁锂比三元好一点。

分析4:充电状态起火不多?

\"谣言\"大揭秘:新能源车自燃率高?实际起火概率远低于燃油车!

每当问起为什么不选择新能源汽车这个问题,总能得到几乎相同的答案:充电慢、价格高、实际体验不如燃油车、残值率低下、以及还有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不安全。

这个所谓的不安全就包括新能源汽车太容易火了,火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火,新能源车型因为自燃这受到了尤其多的诟病。

随便在某个搜索引擎上输入汽车自燃,新能源车型自燃的新闻绝对是要盖过燃油车自燃的新闻的。

传统燃油车自燃的少吗,并不少,只是媒体人为了流量总得找些博人眼球的话题来吸引读者,燃油车自燃和新能源车型自燃,后者自然是更具话题度,就像是一有女司机出事故,新闻的标题总得带上性别,都是一个道理。

所以很多消费者在这些kol铺天盖地的洗脑中,潜移默化的就认为新能源车型好像是更容易火一点,至于理性和辩证,早已烟消云散了。

可真是情况又是怎样,新能源车型真的容易自燃吗?

01权威数据显示,新能源车真不容易火

9月20日,在2020全球智慧出行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针对新能源汽车起火这问题进行了说明: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起火的概率只有万分之0.49;2020年这一概率进步下降到万分之0.26。

而同期燃油车的自然率达到多少呢?万分之1-2,起火概率是新能源车型的2-4倍。

很多读者可能是第一次知道我国还有这么一个平台,其实早在2017年2月就已经开始运营了,目的就是实时监控新能源整车运行安全状态、行驶里程和充电量,整车和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故障等信息。

截止到9月14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已经接入347万辆车,总里程数高达1623亿公里,日均累计行驶里程达到了1.3亿公里。

02大品牌更安全,充电并非自燃高发时段

基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我们还能得到更多可能颠覆你认知的信息,比如特斯拉汽车的自燃概率是高于国内其他新能源车型的。

根据新能源车监管平台统计的数据显示,国内的新能源车每行驶4.47亿公里,才会发生一起自燃事故,而特斯拉平均每2.8亿公里的里程就会发生一次着火事故。

所以一味的贬低国内新能源汽车绝对是非蠢既坏,而从起火的时间来看,特斯拉自燃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包括电池老化、设计缺陷、BMS系统故障、撞击等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特斯拉的表现有些出人意料,但根据数据显示,大型车企车辆自燃的概率还是要低于小品牌的,它们的产品设计往往更加合理,生产流程也更加规范。

此外,大家潜意识里认为的纯电动车型在充电过程更容易发生自燃事故也不正确,因为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最容易发生自燃风险,在有记录的纯动车自燃中,静置状态占比31.4%,行驶状态40%,充电状态17.1%,未知状态11.4%。

03新能源车型起火概率低,但并不意味更安全

宏观来看,新能源车型的起火概率比传统燃油车更低,但着并不意味新能源车型就更安全。回顾国内的新能源车型起火事件,我们可以发现新能源车型自燃有几大特点:一个是极快,一个是猛烈。

而传统燃油车起火,一般是从车头开始蔓延,但由于防火墙的存在,火势不会迅速侵入乘员舱,会留给乘员足够的逃生时间,但新能源车型由于电池内部化学反应非常快,所以留给乘员反应的时间并不多。

所以这就和飞机与汽车谁更安全一个道理,虽然飞机的事故率远远低于汽车,但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就是特别严重。

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国家也有强制标准,要求新能源车型必须有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同时明确了电池单体失控后,必须要在5分钟以内不发生任何的起火爆炸,以便提供充足的逃生时间。

写在最后:

诚然,目前新能源汽车还存在很多问题,今后也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但每一个新兴技术想要变得成熟,都需要经过这个阶段,到现在还一味的给新能源汽车抹黑的,既不道德也不仗义,同时也希望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多点包容。

电动车事故率比燃油车高40%,但这种电动车仍值得入手!|爆点

地球人都知道,电动车加速快是其一大优势。但据外媒报道,最近在一些电动车比较普及的国家,一些保险公司正因为电动车的高事故率而叫苦连天。

在很多电动车广告中,只要产品的加速性能在同级中有一定优势,都会成为被无限放大的宣传点。你看,现在很多电动车一出道就剑指特斯拉,不也是因为当初特斯拉把自己的加速性能捧上了天,枪打出头鸟啊。更何况,电动车能比的指标,其实也就那么几个,不是加速,就是续航。

然而,在保险行业眼中,这样的广告内容简直要了他们的命——这一天天地吹爆自己加速多快多快,你是爽了,可劳资也赔惨了!

这怎么说?

01电动车事故率比燃油车高40%,保险公司叫苦连天

《丹麦日报》就这一话题展开了调查和讨论。近日,记者前往丹麦三大汽车保险公司——Topdanmark、Tryg和Codan进行了采访。

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据统计,与其它类型的车辆相比,电动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要高20%。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特斯拉品牌中,事故发生率甚至高达50%!仅仅是过去的两年中,丹麦就记录了1500起涉及特斯拉品牌车辆的事故。

然而,这些事故并不是因为电动车飙得太快,而是飙得太急——据悉,低速行驶时,往往才是电动车集中发生事故的时候。

Topdanmark产品开发主管JensR?pke解释道,由于电动车在低速时仍能爆发出强劲的加速性能,因此很多人在车库或停车场挪车时,一时间无法控制好这突如其来的动力,就很容易造成碰撞事故。

据相关机构统计,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丹麦的市场份额仅有1%左右,这一占比在一众偏爱电动车的北欧国家中并不算高。

要知道,在挪威,2019年售出的新车中,电动车就占据了42.4%的份额。然而,这些新注册的电动车中,有一半在第一年内就发生事故。作为对比,传统燃油车在第一年发生事故的概率仅为25-30%。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法国知名保险公司安盛(Axa)就曾提出过,有关电动车事故率较燃油车高的调查结果。但彼时,他们更专注于研究不同类型电动车之间事故发生概率的区别。

比如,据Axa统计,在2014-2018年期间,电动SUV和豪华电动车的索赔频率,相比传统汽油/柴油车,提高了整整40%。

而其背后原因,同样指向了电动车过于激烈的提速。Axa瑞士分部的事故研究和预防主管BettinaZahnd指出,“电动车可以立即获得最大加速度,而内燃机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即使在强大的马力下达到最大加速度也是如此。”

事实上,电动车又岂止加速猛这个问题,近年来频发的自燃事件、电池寿命等问题,都成为电动车车主为爱车投保时的一道道坎,据说有的保险公司还会针对电动车相应增加保费。

但唯独特斯拉不信邪,还亲自在去年9月起于汽车保险领域试起了水,并声称对于那些有资格参加特斯拉保险的人,公司将提供比竞争对手低20%到30%的保险费。

特斯拉方面称,投身汽车保险的底气,源于他们掌握大量电动车车主的行为数据、车辆技术性能的实时数据,以及电动车的维修成本等。其他保险公司之所以对特斯拉收取较高的保费,正是因为他们缺乏这些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根据特斯拉的计划,汽车保险赚来的钱,可是要用来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以及SpaceX的相关太空项目的。虽然特斯拉的保险业务最终到底会盈利还是亏损,我们不得而知,但就凭近年来,特斯拉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美国多次发生严重交通、自燃事故,小鹿不禁要替马斯克捏一把汗。

02电动车加速到底有多猛?

对于电动车的加速有多猛,相信即使大家没开过电动车,也会在乘坐电动公交车时有所感受。我自己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公交车起步时,即使握着扶手都感觉没以前站得稳了。

那么,电动车的加速到底可以有多猛呢?

小鹿特地找来四款比较主流的高端纯电动SUV来对比一下,四款车的车重都在2.5吨左右,然而,以特斯拉ModelX高性能版为例,其官方百公里加速用时仅需惊人的2.9秒,反应慢点分分钟就撞上了。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再看看尺寸相近的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加速表现——在加速上,即使电动车在车重不占优的情况下,依然能秒杀燃油车。

由于纯电动车的工作特性,在起步时就能达到最大扭矩,因而也造就了电动车起步轻快、提速感明显等优势。然而,如果驾驶者未能驾驭好这份爆发力的话,确实很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在Axa的调查中,有52%的电动车主表示,由于加速性能的提高,他们不得不对应调整自己的驾驶习惯。此外,外媒也建议广大电动车车主,在从燃油车转到驾驶电动车的前八个月,都要格外小心,尽快适应两种车的不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03现阶段最值得买、最值得推广的还是小型电动车

然而,这些调查结果却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电动车。据Axa调查,像雷诺的Twizy或SmartElectricDrive这样的小型电动车,被新车主撞毁的概率低不少。

这个结果其实很容易理解。初中物理告诉我们,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小型电动车自重轻,本来惯性就相对小一些,加上动力也算不上强,开起来自然会好驾驭很多。

对于电动车而言,受限于目前的电池技术,笨重的电池组重量仍占据着整车相当大的一部分重量。可以说,除非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出现了跨越式的突破,否则重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所有电动车不可避免的硬伤。

因为先天的“重”,伴随电动车而来的自然就有一堆问题,比如打造相同的加速表现,需要配上更大的动力、比如惯性太大造成的制动性能减弱、过弯侧倾明显等等。

显然,这些汽车性能上的削弱,统统都是汽车工程师们最不想看到的,但无奈的是,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他们必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小型电动车,就是现阶段能在续航、成本、充电技术之间达到较理想平衡的汽车电动化产物。

由于小型电动车的定位主要为短途通勤,相应地,对续航、动力等要求不高,也就免去了搭载大容量电池组的必要。

使用大的电池,不仅意味着更重的重量,也意味着更贵的成本以及更长的充电时间。而小型电动车少了对电池的过分“依赖”,常被电动车车主诟病的车价高昂、充电时间长、充电不便等问题,也会相对得到缓解。因此,很多小型电动车的用车体验,往往都比中大型电动车要好得多。

目前,越来越多车企也都承认,小型电动车是普及EV的更理想的方式。

比如,特斯拉还没推出Model3之前,在美国销量第一的纯电动车,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雪佛兰Bolt独占龙头。可以说,雪佛兰Bolt的成功,也是因为它的“小”,让它具备了价格亲民、有足够的续航等优势,成为美国人家中第二台车的完美之选。

而Model3之所以能后来居上,品牌号召力当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它是史上价格最亲民的特斯拉,而这背后不也是“尺寸小”的功劳吗?

又比如,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系品牌,更是将发展小型电动车提上了日程。去年6月,丰田宣布加速EV普及,率先拿出的杀手锏之一,就是在日本本土推广一系列小型电动车,从单人的到双人的,从两轮的到四轮的,应有尽有,但都离不开一个字——“小”!

本田在去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展出了一台名为Hondae的纯电动车,小巧复古的设计,满足日常短途通勤的续航,实用的配置已经让这台“小电动”成功吸引了在场无数人的目光。

如果我们把目光拉回国内电动车市场,也不难发现,最吃香的还是这些小型电动车——你看,销量前三的纯电动车里,没一款称得上“大车”,其中宝骏新能源的小车,尺寸甚至只能容纳两人乘坐。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在纯电动车市场看到的“繁荣”,都是靠A00-A级的BEV撑起的——

据乘联会统计,在2019年我国售出的85.3万台纯电动车中,A00级全年累计售出超过23.2万台,约占总销量27%,单月销量占比最高达29.4%;

A0级全年共售出超过12.6万台,约占总销量15%;

A级全年共售出超过46.4万台,约占总销量54%,单月销量最高达53.8%。

这三个级别的销量总和,在我国2019年纯电动车总销量中占比超过96%!

小型电动车不易因加速过猛造成事故,从安全角度出发选择小型电动车,当然是一个很充分的理由。

但从全球电动车销量来看,现阶段什么纯电动车才是市场最需要的,消费者其实早已经给出了答案。无论是国家出台政策,或是车企研发产品,都应该充分尊重这些来自市场和消费者的真实声音。

文|谢子珺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21457.html
曝折叠屏iPhone将在2027年亮相 挑战华为
闺蜜说 就这样吧 每日一笑 你把手机粘一下还可以凑合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