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掀了电动牙刷的牌桌

置身于市场激战中,“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早已是共识,先发优势转瞬即逝。数十年来,数码相机发明者柯达、国内社交媒体先驱人人网、电商先驱卓越网,即使成功完成0到1的创新,最终仍在接踵而至的人潮中,被挤下赛道。

后来者的挑战,是检验品牌护城河的最佳试金石。 能跳脱“创新-被模仿-被取代”这一循环的先驱,才算真正跨过了从0到1的门槛。

正如特斯拉Model 3全球热卖之后,与其对标,成为了行业流行趋势。特斯拉如同探路人,在黑暗中龃龉前行。而跟随者则如蜂拥蚁聚般亮剑,试图弯道超车。

又如ChatGPT之后,各式AI大模型横空出世。但于激烈炮火中前行的OpenAI,仍从容地推陈出新,最新版GPT-4o强大的语音交流能力,再次向市场证明了其护城河的稳固。

去年十月,徕芬推出第一款扫振电动牙刷,为沉寂许久的电动牙刷市场带来了最为贴合巴氏刷牙法的新物种。而后迅速攻城略地,上市半年销量破百万、登顶各平台电动牙刷销量榜榜首。随之而来的便是观望者相继动身,渴望紧抓新的市场红利。

“守江山”的故事,也在徕芬身上再次上演。

从0到1,开启扫振时代

在电动牙刷行业,此前“千刷大战”斗得火热。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中国电动牙刷行业规模从不到60亿元增长至近120亿元。但2021和2022年却连续两年下滑,回到了60亿元的规模。另一份数据统计显示,尽管电动牙刷品牌已达300多家,整体行业渗透率却只有8%,相较于欧美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差距仍十分明显。

智研咨询中国电动牙刷市场规模统计

用户不买单,背后的原因必然是产品和需求背道而驰。

目前市场主流的声波式、旋转式电动牙刷都是数十年前的研发产物,但就是凭借这些老旧的技术,行业通过营销、机海战术成就了多年的“野蛮生长”。头部品牌为提升市场份额,营销费用投入巨大,却也无法掩盖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缺失的现状。

事实上,电动牙刷要成为“有用的创新”,复刻巴氏刷牙法是根本: 牙刷置于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刷头震颤松动牙菌斑,然后沿牙长轴方向拂扫,刷掉牙菌斑。如果有一款产品能自动完成以上动作,将会真正超越手动刷牙的便捷性和清洁效果,面对颠覆式的产品体验,用户自然会用脚投票。

但巴氏刷牙法“振动”+“扫动”的要领恰好也是传统电动牙刷产品的“掣肘”:传统电动牙刷的电机都加装了一块金属片,它的弹性势能实现了高频振动,却也限制了刷头的振幅,让电动牙刷实现巴氏刷牙法中“拂扫”动作成为了泡影。

于是一块小小的金属限位器,竟成了众多电动牙刷品牌无法攻克的“眼中钉”。直到徕芬去年十月发布首款无限位器、可以复刻巴氏刷牙法的扫振电动牙刷,并获得市场认可后,整个行业又重新兴奋起来。半年之后,同行拥至风口争相入局。

尽管技术革新被竞争者复用,市场反馈反而让徕芬的先发地位愈发明晰——618开门红期间,徕芬扫振电动牙刷成为各平台单品销量第一、京东电动牙刷销售额TOP1、天猫电动牙刷热卖榜+好评榜TOP1、抖音实时热卖榜+金榜TOP1……

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款引爆扫振时代的产品时,徕芬的护城河也随之慢慢浮出水面。

创新内核,亦有高低

“即便同为冠军之师,也亦有差距”,沿着相同的创新路径行走,不同品牌间的加速度也不尽相同。

SoC是手机的心脏,华为之所以能够站稳高端,全方位自研的麒麟芯片是核心壁垒。智能手机行业前进十几年,入局玩家无数,除了华为与苹果,无一家手机厂商能全面使用自研SoC。

扫振电动牙刷的心脏,便是伺服系统,徕芬扫振电动牙刷搭载的电机同样是自研自产,并且在同体积的条件下,实现动力输出的大幅提升。在保持如此强劲性能的情况下,伺服系统要实现精准控制,还原巴氏刷牙法,则必须成为能够精准计算的“智慧军师”。

为此,徕芬给出了一个极具创意的解决方案: 在伺服系统中配备了两颗霍尔传感器,从而让伺服系统每秒能够“感知”并“调整”电机的角度、方向、速度和扭矩多达22000次。

自此,徕芬扫振电动牙刷不仅靠电机0.1°的高精度控制首次实现了振动+扫动一体,并且当刷头遇到阻力时,电机还会“遇强则强”,自动提升扭矩,解决了电动牙刷在口中遇阻时动力衰减甚至“趴窝”的问题。

同时化解传统电动牙刷无法扫动、动力衰减两大难题,从技术上“驯服”伺服电机后,徕芬还展现了自己“往深了想”的一面。

强大的电机当然需要一颗强大的电池。徕芬摒弃了行业里常用的18650低压锂电池,转而定制了一套双电芯、电压高达7.6V的高能量密度电池,保障强悍的电机随时拥有充足供能。

让性能强劲的电机稳稳待在轻薄、小巧的机身内也并不容易。徕芬将高端手机常用的纳米注塑工艺首次应用于电动牙刷,实现机身内部的塑料支架与金属外壳紧密贴合,不仅让电机能长久稳定运行,也提升了整机抗震性能。

事实上,徕芬敢于钻研的铆劲,与过去电动牙刷产品推陈出新的惯用做法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面对快节奏的市场环境,品牌为减少资金投入、降低风险、提升迭代速度,OEM/ODM模式被广泛使用,供应商们的“公版”方案成为很多品牌“快速跟进”的底气。

从产品研发到进入市场的整个过程,许多品牌实际上只负责研发思路、设计和销售,把生产环节完全交给代工厂。比如,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牙刷制造商,赛嘉电器代工的电动牙刷品牌就超过了50个。

甚至在部分品牌上市之际,呈现在招股书中的研发投入,都肉眼可见远低于营销费用。业内代工盛行、缺乏技术门槛,也让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滥觞于市场之中。

在他人的地基上建房子,终归会束手束脚。坚持核心技术自研、自建工厂生产、渠道全面自销的徕芬,便成为了为数不多能以技术创新打上标签,进而攻占市场的品牌。

从1到100,冲刺满分才配当品类之王

想要打爆一个新品类,不是简单做创新发明,而是要做到切实服务于大众。用户对于产品的感触极其敏感,无孔不入。从0到1只是起点,1到100的跨越才是关键。

手机行业曾因为触摸屏的出现产生拐点,iPhone的触摸交互手把手教会了其他厂商怎么做触屏智能机,但海量的竞品加入并未影响苹果的地位,App Store生态系统提供的海量第三方应用、卓越的工业设计、出色的拍照体验,都是驱使用户买单的重要因素。

而在刷牙这件小事上,即便每日占用时长不到5分钟,但为了给予用户足够的幸福感,还需要做很多事。

不管什么产品,“颜值高又能打”决定着用户的下单速度。传统电动牙刷机身缝隙较多,普遍使用橡胶等材质,长期使用难免藏污纳垢,并金属连杆的密封胶圈极易老化,时间久了也存在漏水问题。

针对上述痛点,徕芬首创式将连续冲压一体成型工艺首次用于电动牙刷,实现了毫无缝隙的一体式机身。而后,重新设计专利防水结构,定制拉伸比更大的防水胶圈,解决防水耐久度问题。并且,为在一体式金属机身上实现提示灯效果,又引入了激光微孔工艺,确保美观和防水两不误。

纵观电动牙刷发展,如何平衡电机性能与机身、刷头的稳定性也是重大课题。增强电机性能、增大刷头扫幅虽然能提升清洁力,但也极易导致“手麻”,刷头的大摆幅会让部分用户不适应。

为此,徕芬增加了刷头配重,重新调试了动平衡,确保牙刷在使用过程中“不动如山”,让振手感大幅减弱。还推出了缓振版软胶刷头,兼顾了清洁力与舒适感。

刷头作为实际入口的部件,安全与卫生理应摆在首位。徕芬的刷头摒弃了行业常用的有铜植毛,改用成本更高的无铜植毛工艺与进口的杜邦刷丝,使用更为舒适的同时,不存在生锈、容易脱落等问题,安全更有保障。

更为难得的是,电动牙刷行业里,靠刷头赚钱已不是秘密。行业内成本个位数的刷头,动辄能卖到30、40元,因此也出现了不少“买刷头不如换牙刷”的吐槽。徕芬的刷头尽管成本更高,价格却更亲民——刷头仅售9.9元/支。

这些精研的产品细节构建的体验优势,也成为“伺服电机+电动牙刷”这一技术被复用之后,其他品牌难以学会的点。 相比于花功夫打磨产品,大多品牌更愿意控制研发、制造与BOM成本,然后通过各式营销手段粉饰产品的不足。

商人逐利,往往更愿意踏着前人验证过的成功路径发力,但若只是遵循表象,复刻从0到1的路径,没有深度思考如何把用户体验从1提升到100,那么先发者的引领之路还将继续走下去。

能够掀起时代浪潮的,永远是那些真正为用户着想的人。

结语

相比于人工智能、汽车等宏大行业来说,电动牙刷赛道的产品创新,并不性感华丽,但却能够切实解决普通用户日常生活的细微痛点。解决“小问题”、从小而为之,也是“技术普惠”概念的最佳指向。

在代工模式盛行的当下,徕芬反其道而行,走上了一条“吃力不讨好”的自研自产自销的路,这也给国货创新崛起提供了另一种启示: 科技创新本质不是为了“炫技”或者逐利,而是让创新技术惠及用户的日常生活,人人可用。

正是这种“吹毛求疵”,让徕芬在扫振电动牙刷这一品类上,积累了后来者短期难以追上的技术护城河。

在纷繁变化的消费市场之中,一个引爆新品类的突围样本,正在逐渐清晰。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21673.html
又一家中字头 收监管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