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5年来首次降息 年底前或再降息两次

北京时间周四晚间,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欧元区的三大关键利率——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分别下调至3.75%、4.25%和4.5%。这是欧洲央行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降息。最新利率水平将于6月12日起正式生效。

在当天的决议中,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表示:“在维持利率水平稳定9个月之后,现在应当缓和货币政策的限制程度。自去年9月以来,通胀前景明显改善,潜在通胀有所缓解。限制性的货币政策通过抑制需求和保持通胀预期稳定,对通胀回落做出了巨大贡献。”

欧洲央行在决议中强调了“确保通胀及时回落至2%中期目标的决心”,并表示将在实现该目标所需的时间内确保利率政策保持在足够紧缩的程度。同时,欧洲央行重申将继续遵循基于数据的、逐次会议以确定利率水平的方法,而不会预先承诺特定的利率路径。

欧洲央行在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连续10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450个基点。欧元区的通胀率已从2022年秋季10.6%的峰值回落至今年5月的2.6%。

虽然欧洲央行此次降息符合市场预期,但其在决议声明中淡化了今年进一步降息的预期。

欧洲央行指出,尽管通胀在最近几个季度取得了进展,但由于实际工资增长加快,欧元区价格压力依然强劲,通胀很可能在2025年依然高于目标水平。

欧洲央行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周四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她表示:“工资仍在以较高速度上涨……由于工资调整过程的阶段性发展以及一次性支付的重要作用,劳动力成本在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波动。”此前欧元区春季工资谈判结果为涨薪4.7%。拉加德同时指出:“通胀的上行风险还来自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这可能会在短期内推高能源价格和运费成本,并扰乱全球贸易。”

欧元区5月通胀率较4月上升0.2个百分点至2.6%,其中服务类价格较前值大幅上升0.4个百分点至4.1%。这也是欧元区今年以来通胀率首次反弹。

欧洲央行周四上调了对今明两年欧元区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的预测,其中,2024年通胀率从2.3%上调至2.5%,2025年通胀率从2%上调至2.2%,2026年通胀率依然为1.9%;2024年至2026年的核心通胀率最新预测值则分别为2.8%、2.2%和2.0%。

拉加德反复强调的通胀压力以及欧洲央行拒绝承诺任何利率路径无疑都旨在打击市场上的投机情绪。

评级机构惠誉的高级主管查尔斯·塞维尔(Charles Seville)表示:“经济数据并不表明会出现快速降息,尽管利率仍处于限制性水平,降息空间仍然存在。”

荷兰国际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卡斯特·布热斯基(Carsten Brzeski)也认为利率将进一步下降。他表示:“如果欧元区经济按照欧洲央行的预测发展,(欧央行)将会进一步降息。”欧洲央行周四将今年欧元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测从0.6%上调至0.9%。

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克·克莱默(Jörg Kramer)预计,欧洲央行年底之前还将降息两次,但之后不会进一步降息,“因为通胀问题远未得到解决”。

瑞银财富管理欧元区首席经济学家迪恩·特纳(Dean Turner)说:“(欧洲央行)上调通胀预测是预料之中的,因为通胀水平一直比市场预期的要高一些。就下次降息时间而言,我预计将在9月。”

路孚特(Refinitiv)的数据显示,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在年底之前将再降息40个基点。

由于欧洲央行开启降息周期符合市场的普遍预期,欧洲各大股市在利率决议公布之后并未出现较大波动。英国富时100指数、德国DAX 40指数和法国CAC 40指数当日分别上涨0.47%、0.41%和0.42%,而欧洲各国政府债券收益率则略微上涨,其中被视为欧元区基准的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至2.544%,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至3.868%。

欧洲央行先于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降息,体现出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之间的分歧有所加大。即便不考虑从未跟进加息周期的日本银行,美国和欧洲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借贷成本差距扩大、甚至是欧洲央行和美联储走上不同的利率路径正在成为全球市场的新挑战。

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4月核心通胀率虽略微降至3.6%,但仍明显高于同期欧元区2.9%的水平。与之相对的,美国经济在高利率冲击下表现出了明显优于欧元区的韧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4月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2024年美国和欧元区GDP增速分别为2.5%和0.4%。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下周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至5.5%区间不变。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上月表示,降息的前提是,联储需要看到通胀下降或就业市场的走弱。

欧美市场利率差距扩大可能会令欧元对美元汇率承压,并通过进口成本上升导致欧元区出现输入型通胀,反过来推迟欧洲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欧盟经济下滑的原因

在2003年5月16日和5月17日于法国海滨胜地多维尔举行的西方七国财政部长会议上,与会成员不得不把欧盟毫无生气的经济纳入了主要议事日程。 事实上,从2002年第四季度以来,特别是进入2003年以后,欧盟经济便已陷入停滞状态。 造成欧盟经济停滞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它的限制性货币政策。 众所周知,尽管欧盟财政政策仍由各国自主执行,但在货币政策方面,却由欧盟中央银行统一管理。 欧盟中央银行为了限制各国财政赤字扩展,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也就是,欧盟央行通常采取紧缩货币流通量的政策,从而与其他西方国家,特别是同美国背道而驰。 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欧盟经济的增长速度。

老师 欧元要涨了吗

周三纽约尾盘,欧元/美元基本持平在1.1239,欧元/日元下跌0.4%报114.35。

鉴于欧元区通胀率仍然远低于欧洲央行接近2%的目标,接受彭博调查的大多数经济学家都预计,欧洲央行年底前将会延长量化宽松。

Redeker称,欧洲央行即便祭出更多宽松举措,也将不能抵消资金流入欧元区的态势,这将驱使欧元上涨,而现今短缺的欧洲银行将把资金留在身边。

大摩看涨欧元的观点与市场共识形成对比。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显示,年底欧元/美元料下滑至1.09。汇通网外汇平台

灰犀牛是什么意思?

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灰犀牛”是与“黑天鹅”相互补足的概念,“黑天鹅事件”指的是概率很小但是影响非常巨大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带来颠覆性影响。“灰犀牛事件”主要指明显的、高概率的却又屡屡被人忽视、最终有可能酿成大危机的事件。它会让你猝不及防,甚至比黑天鹅更危险。

自中国规格最高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闭幕后,“灰犀牛”一词大热,成为财经圈的时髦用语。那么“灰犀牛”究竟是什么意思?中国经济的灰犀牛是什么,A股的灰犀牛又有哪些?

什么是“灰犀牛”?

经常看股市新闻或者财经新闻的股民,可能对“黑天鹅”比较熟悉,指的是概率很小但是影响非常巨大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带来颠覆性影响,通常代表着利空,是股民最不愿意看到的词语之一。

而“灰犀牛”由于“外形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甚至比黑天鹅更危险”,因此被用来形容那些概率大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灰犀牛”并非新词,早在2013年1月的达沃斯论坛上,古根海姆学者奖获得者米歇尔·渥克便提出了这一概念。2015年,伦敦商学院知名教授迈克尔·雅可比基于渥克的提法,首次发表了系统阐释“黑天鹅”到“灰犀牛”趋势演变的论文。2016年,米歇尔·渥克经过整理和研究,出版了《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提出“灰犀牛”主要指明显的、高概率的却又屡屡被人忽视、最终有可能酿成大危机的事件。

2017年7月17日,人民日报首次引用“灰犀牛”概念,发表了系列评论员文章,提出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灰犀牛”一词随即一炮走红,引起财经界对的关注和热议。

中国经济有哪些“灰犀牛”?

任何国家、任何经济体都必然存在各自的“灰犀牛”,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灰犀牛”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可以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灰犀牛。从官方立场看,中财办于7月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中对“灰犀牛”概念做出了解读,列举了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违法违规集资五大类问题。

灰犀牛1: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在我国包括理财产品、信托贷款、融资性担保公司等业务或机构,是正规银行系统之外作为信用中介的实体和活动,对存款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替代,从而导致所谓的“金融脱媒”现象。由于受到的约束、监管相对较少,影子银行的产生实际上就存在规避监管的考量。

在经济扩张时,影子银行融资增加,容易加剧经济过热,推高资产价格,导致资产泡沫风险的累积;在经济下行期间,影子银行融资收缩,又容易加速资产价格下跌,导致违约风险发生。2012年以来,影子银行融资占同期社融的累计比重最高接近40%。

灰犀牛2:房地产泡沫

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可以说是当前我国经济金融体系中最主要的潜在系统性风险,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都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重要影响。

需求方面,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导致购房者的债务负担承重。如果房产价格转而出现快速下降,房产抵押价值不足可能导致房贷违约,从而造成银行出现坏账损失;供给方面,房产价格居高不下带来土地价格持续上涨,从而导致房企的开发贷款相应增加。同样,如果房产价格转而出现快速下降,房企销售收入下滑可能导致房企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房企债券等出现违约。

更进一步,一旦购房者或者房企出现违约情况,银行变现抵押资产又会造成房价的进一步下行,从而出现“泡沫破灭-债务违约”的恶性循环。

灰犀牛3:国有企业高杠杆

由于企业高杠杆借助相互担保、循环担保渠道,不仅助长盲目融资风险,还加剧了企业间风险传递,此次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把国企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杠杆率已经威胁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

根据2016年12月央行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测算,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总债务244万亿元(不含外债)。加上外债,中国合计的债务大概是255万亿人民币。2016年我国GDP为74.4万亿,这意味着我国的总负债率为342.7%,除去金融的实体总负债率刚刚超过250%。

这一数字略高于全球平均246%的债务杠杆率,但略低于发达国家平均279%的杠杆率。从具体国别比较来看,中国目前的债务杠杆率与美国接近,但远低于日本、希腊、西班牙等深受债务问题困扰的国家。

但是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常年高企。截止2016年12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31万亿,负债总额87万亿。而2016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55.99万亿,国企负债总额87万亿占比56%。其中“财大气粗”的央企更是首当其冲。国资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底中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66.6%,高于同期中国实体产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是60.4%,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56%。

灰犀牛4:地方债务

我国地方政府负债过高成因比较复杂,有财税体制、不恰当的政绩观和宏观经济政策等特定的历史背景。截至2016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5.32万亿元,债务率为80.5%。

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8.82万亿,截至今年6月底该余额数字为15.86万亿元,虽然未超出限额,但是我国地方债务问题所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灰犀牛5:违法违规集资

前不久,一个被冠之以科技专利的高架巴士项目——“巴铁试验线”在喧噪一时后,因非法集资的指控在今年7月初宣告夭折,其投资方的32名犯罪嫌疑人涉嫌从事非法集资活动遭警方拘捕,而这仅仅是我国肆掠的违法违规集资的一个缩影。

可以说,当前我国一些地方、一些企业频繁出现各种变相的违法违规融资担保、拆分投资、高利贷和花样繁多的非法集资现象,我国金融领域的风险点多面广,既有非法集资这样的显性金融风险,又有银行违规授信、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保险公司套取费用等隐性的违法违规行为。此外,金融领域还存在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24771.html
假面骑士 空我主题茶杯来袭 CSM Joker觉醒器部件套装
她们都在参考韩系和法式搭配! 夏天穿T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