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年前的粽子 是甜的还是咸的

端午节就要到了

你吃粽子了吗?

是蛋黄粽、豆沙粽还是蜜枣粽?

这里有一对儿南宋的粽子

猜猜看

750年前人们是“甜粽党”还是“咸粽党”?

世界最早的实物三角粽子

是甜的还是咸的?

在江西德安县博物馆

珍藏着一对750年前南宋时期的粽子

两个粽子呈菱角形

长6厘米宽3厘米

外皮为粽叶

以天然芦苇叶麻线捆扎

不管是包制手法还是整体样貌

看上去和现在我们常吃的粽子

一模一样

这两个粽子

是目前发现世界最早的实物三角粽子

保存相当完好

为研究两宋时期的饮食

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物资料

也印证了端午食粽的风俗

几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

这对粽子究竟是甜的还是咸的?

究竟是个什么馅儿

其实没有任何人知道

因为一旦打开就无法复原

所以博物馆把它们放置在

一个透明的长方形盒子内供大家参观

为了好好地保护粽子界的“老祖宗”

就让它成为一个永远的谜吧!

小小的粽子

饱含着家人对她的爱

这对粽子出土于1988年考古发掘的

一座南宋时期墓葬

据墓碑文字记载

墓主周氏是宁国府通判国史溪园先生周应合之女

今江西九江市武宁县人

葬于公元1274年

粽子出土时

墓主人周氏右手拿着一根长40厘米的桃枝

桃枝上系着这两个粽子

据专家推测

墓主人生前应该很喜欢吃粽子

可是还没等到公元1274年的端午

就已经离开人世

粽子在早时也有哀悼的寓意

所以家人将两个粽子放在棺木中以表哀悼

小小的一对粽子

饱含的却是家人对她浓浓的爱意

宋朝的粽子都有啥花样?

如今的粽子五花八门

什么鲍鱼粽、榴莲粽……

只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粽子包不进去的

别看现代人这么有创意

其实老祖宗们的花样可多多了

粽子在古时也称“糉”“角黍”等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端午节就有向着“粽子节”发展的趋势

到了能把任何食物“吃出花”的宋朝

粽子的口味就变得更加多元化

水果粽

大美食家苏东坡曾提到过水果粽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

这种“杨梅粽”不知道吃起来是什么口感?

冰镇粽

北宋张耒还提到过一种特色粽

水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那时的粽子不但是甜的

还可以冰镇

除了这些独具特色的粽子外

柿干、银杏、赤豆等

在宋朝也被广泛用于做粽子的馅料

但宋代却几乎看不到以肉入粽的记载

明朝以后

咸粽、肉粽才开始流行起来

宋朝人要是遇上明朝人

说不定也得来一场“甜咸大战”


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么粽子的形状大多以角为主?

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 动物的角,尤其家畜牛的角,很早就是古人崇拜的灵物,并被用作祭祀神灵以祈年求丰。 上古祭祀神灵所供奉的牺牲,往往以角为贵,角是人神沟通的灵物。 扩展资料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 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 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 也有南国风味的柊叶蛋黄肉粽(海南)、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粽子参考资料来源:台州频道--为什么端午节的粽子大多是角形而非长方体或菱形?

棕子是甜的还是咸的?

粽子分好多种,有甜有咸 也有没有味道的 ,如一般常吃到的肉粽就是咸的

粽子的味道是什么 告诉我

粽子的味道

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 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 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京区]

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 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 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 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 蒸熟之后,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浙江区]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种。 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 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 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 上面加一块猪板油。 蒸熟后,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五芳斋」出品的粽子尤其着名。 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省]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 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 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后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 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广东省]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 配料也分甜咸两种。 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 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 兼具粘、软、滑的特色。 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 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 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 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 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沾上白糖来吃。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27426.html
谁在操控流量密码 天价微短剧
黄金暴跌 有色金属集体暴跌 国内开盘时间是投资者的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