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破产风波背后 总部分校自负盈亏 没钱发工资已拖欠数月 努力自救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冯圆圆

5月末6月初,随着中公教育股价连续下跌至2元以下,关于中公教育破产、倒闭的消息也相继在市场传出。

随即,久未露面的李永新公开发言并表示“传闻不实”。

今年5月中下旬,中公教育总部欠薪的消息在网上传开,据报道中公教育总部已拖欠员工数月工资,工资仅发到1月份,至少欠薪三个月。

据搜狐财经了解,有老师至5月才刚收到了今年1月份的工资;且存在在工龄清零、没有具体协议的情况下,让员工转劳动关系至小公司的情况。

2018年,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登陆A股后,随即迎来高速发展,至2020年末中公教育的市值已升至2166.61亿,一跃成为“千亿白马”。

然而2021年中公教育由盈转亏,至2023年中公教育已经连亏3年,中公教育的市值也随之下跌,2023年末中公教育市值已降至251.63亿,较2020年已缩水超8成。

今年一季度,中公教育虽然实现了0.83亿的盈利,但进入4月以来其股价一直波动下滑,至6月21日收盘,中公教育每股报收1.70元,总市值104.85亿,市值再度缩水。

一步一步挑战员工的底线

到今年5月份,宋岩才收到1月份的工资。

宋岩来到中公教育总部已经有段时间了,以往上半年是中公教育业务的高峰期课程多,对应的身为老师的宋岩工资同样可观。

宋岩举例说,“一些已经离职的老师,如果在外面自己做着兼职的话,这几个月有老师的收入可以到十几万”。但宋岩也坦承,包括自己在内大家都知道总部确实没钱,但大家还是都在等。

在中公教育官方页面上,中公教育有2个“总部”,一个是中公教育总部、另一个是北京中公教育(总部),两个地方步行仅需20分钟。

但据搜狐财经了解到,欠薪的单位是北京中公教育(总部),而北京中公教育(总部)与中公教育总部二者在职能和业务上并不一样。

李青告诉搜狐财经,中公教育的考研、考公等业务都是北京中公教育(总部)在负责,而中公的老师们所签订的劳务合同主体也是北京中公教育(总部),只是老师们都在位于汉华世纪的中公教育总部办公。

据李青介绍,中公教育总部实际上是中公教育的母公司即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校的经营汇报工作都是向中公教育总部进行。

对于中公教育总部是否存在实际经营业务,李青并不确定;不过,通过天眼查穿透显示,中公教育总部的参保人数为0。

“总部要负责全国各地的退费,没有钱给员工发工资,就打算优化”宋岩表示,“但中公一直以来不会辞退,而是通过各种手段让你自己走。”

宋岩举例道,公司曾经想将他们的劳动关系转到其他小公司,但这其中对于工资如何确保和现在持平、社保是否可以按照北京水平缴纳均没有具体的协议,甚至工龄还要清零。

这对于身为老员工的宋岩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宋岩认为,如果转了那他们就不再是中公教育的员工,正常辞退可以获得的N+1也没有了。

同样的情况在中公教育工作超6年的李青也遇到了,据李青表示,从他入职开始他的工资就是中公发一部分,七易时代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发部分。

除此之外,李青的其他同事也遇到了转劳动关系的情况,只不过大家所要转的公司不同,据李青所知除了七易时代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外,还有一家名叫北京启达未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企业。李青表示,“这只是我们部门,其他部门我们不知道”。

据天眼查穿透,七易时代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中公教育却有交集,相比之下北京启达未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与中公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

除了工资,中公教育还欠了宋岩6000多块的差旅费。宋岩介绍道,老师出差公司是给买机票的,但是老师们出差更多选择的是高铁,这种情况下就要老师自己先垫付,再找公司报销。宋岩表示,“从去年8月开始,报销的钱就一直没有发下来,我有6000多块,有的老师报销钱已经攒了一两万,如果离职这部分报销的钱也不会给”。

宋岩继续介绍道,2022年5月份到12月份宋岩的公积金是断缴的,中公教育并不给补缴;且中公教育每次开会通知都是截图,截图上也不会加盖任何的红章。

是否要离职,宋岩一直十分纠结。

对于劳动仲裁,宋岩也进行了法律咨询,如果现在诉讼宋岩可能要等很久,甚至是2、3年之后,对于拖欠的薪酬和报销款,宋岩也并不甘心失去,但继续就职于中公教育对宋岩来说也并无益处。

宋岩说,“我感觉公司就是在一步一步挑战员工的底线,难道真的要吃这个哑巴亏吗?”。

李永新动了中公的“根本”

对于中公教育为何久久没有起色,李青认为,“李永新动了中公的根本,即学员和老师”。

中公教育以公考培训教育为主,2020年巅峰时刻中公教育稳坐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的龙头宝座,至2020年末市值已飙升至2166.61亿。

2022年,中公教育拖欠学员学费的消息一经传出便登上热搜。

据搜狐财经了解,有学员2022年报的班,次年4月提交退费申请至今一分未退;还有的学员与中公教育签订了分期协议,但退费仍旧不是一帆风顺,有的学员在收到2笔退费之后,第二笔、第三笔退费均有延迟。

据宋岩透露,为了退还学费,中公教育推出了分期退费,但现在据她所知分期退费也没有了。在小红书上,甚至出现了中公教育学费退款攻略。

为了拓展业务,2019年中公教育推出了以理享学为主的学员贷,李致远解释道,“中公教育与金融机构推出了一个贷款,即学员先不交学费先上课,但学员需要先签贷款协议;如果考上了,中公教育将钱存至接待学员的公司;如果没考上,不需要学员做任何操作,中公教育会将钱原路退回”。

考公的费用并不便宜,李致远告诉搜狐财经,公考的课程比较贵,有的高达11万,便宜的也要2、3万。

在实际还款中,中公教育并没有给学员足够长的时间去还款。李致远举例说,“假如6月1号出成绩,中公教育会在合同里约定是6月10号把钱还完,或者说6月几号之前必须还完。”

李青告诉搜狐财经,很多来考公务员的学员,其实家境并不好,三四万块钱真是很不容易。也就是说,对于部分学员来说如期还款本就不易,但如果逾期这部分学员或面临着高额的利息。据李致远透露,“如果逾期没还,这部分利息是相当高的”。

除了退不出的学费,还有部分学员尚未正式工作便产生了个人征信问题。

同样在2022年,中公教育开始了缩编的动作。李致远说,“22年左右,中公教育开始出现用一种方式逼迫员工离职,因为如果是被动离职,他需要支付赔偿金”。据财报披露数据,2020年中公教育员工人数超4.5万人,2021年降至3.6万人,至2022年员工再度降至2万人。

宋岩和李青都是中公教育的老员工,对于中公教育二人都拥有浓厚的感情,李青更是直言,“我对中公教育是有感情的,如果中公教育不采用那些手段的话,我甚至愿意不拿工资陪中公度过这个难关”。

李青回忆,在2018年和2019年的时候,中公教育的团队凝聚力是很强的,大家都拧成一股绳在努力,但是现在大家都不愿意了。

李青表示,“公司说我们这么困难都不裁员,公司是不裁员,但逼你走呀。”,李青举例自己曾遭遇到工资被多次改动的情况,李青的基本工资从20k降到15k在降到8k,然后绩效的部分公司给打的绩效系数都是0.1、0.2。李青继续举例道,“以前加班给调休,后来直接不承认,甚至很多分校老师的加班不见了、考勤也不见了”。

李青认为更为讽刺的是,在发不出工资的当下,北京中公教育的法务部和人事部不仅工资照发,而且该有的福利还都有。

不过据李青了解,现在人事部也被约谈了。

有限责任,竟成“躲债”利器?

投资,是李青认为中公教育倒下的第三个原因。

从中公教育披露的数据来看,中公教育并不缺钱。2018年至2021年9月,中公教育累计购买理财产品888.75亿。事实上,无论是普通班、协议班还是学员贷都会让中公教育账面留存大量的现金。以学员贷为例,李致远表示,“贷款公司并不是把钱发给学员,比如说我去报班了,他其实是把钱打给了中公的账户”。

中公教育的收入包括普通班收入和协议班收入,对于普通班收入中公教育通常在培训服务结束当月确认收入,但对于协议班则存在不过退费的条款,因此协议班收入完全取决于学员面试(或被录用)结果,跟最终招录人数相关。

据中公教育在2021年末的一次回函中写到,由于协议班的服务与模式优势,受到广大考生欢迎,协议班收入始终维持在总收入的75%左右。但由于协议班受到招录人数的限制,因此协议班的退费率较高。

据中公教育披露数据,2019年协议班退费金额74.23亿,退费比率44.14%;2020年协议班退费金额100.09亿,退费比率46.54%;2021年1-9月协议班退费金额123.97亿,退费比率65.81%。

然而2018年开始,中公教育频频购置房地产。在山东济南、辽宁抚顺、陕西西安、北京昌平区及怀柔区等多地置办土地、房产,用于建设自己的学习及办公场所。身处东北的李致远说,“中公在沈阳抚顺的交界这块建立了自己的大厦,沈阳中街也是有这种教学大厦可以提供住宿,然后有教室”。

对于置办物业,李青表示中公买了很多楼,除此之外,中公教育还买了些民办大专之类的学校,长沙南方职业技术学院便是其中之一。

但疫情的到来,让公考考试延迟,有些一年两场三场的考试变成了两年才考一次,这就导致了还款的延迟以及延迟产生的利息。

李致远解释到,“在与学员签订贷款协议的时候,中公教育并没有与学员约定这部分利息,这就导致中公教育要去向借贷公司支付这部分利息。与此同时,因为考试延迟,相应的之后的成绩发布等也会延迟,结果没出来学员就没法还款。”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中公教育的资金跟不上了。

宋岩表示,目前北京中公教育负责全国各地的退费,据李青介绍,“很多学员签协议的时候都是和北京签的,包括分校的学员,所以现在很多学员起诉是连着北京一起告的”。

宋岩曾就劳动仲裁的问题咨询过律师,然而律师的回复却不尽如人意。

据律师表述,北京中公教育法人人格独立,承担有限责任,加上目前已经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就算宋岩拿到了胜诉的判决,但是距离拿到自己的工资和报销款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而这一局面对于学员来说,如出一辙。

宋岩说,“目前中公教育搞了一个拆分的项目,即总部和分校自负盈亏”,但据宋岩表述,总部本身没有多少课,都是网课、人力、管理层这些。

对于这一事项,李青也表示,确实有总部和分校自负盈亏的情况。据李青解释,“如今学员要退费,但分校的钱都流入了总部,总部钱也退不出来,导致分校的压力也很大,双方之间产生了矛盾”。

搜狐财经以学生的身份致电中公教育官方电话咨询课程,对于“总部和分校拆分、自负盈亏”的事项,客服方面表示“不清楚”。

搜狐财经同样以学生的身份致电中公教育某分校咨询课程时,在问及“总部和分校拆分、自负盈亏”时,对方回答“是的”,同时对方表示“各自经营,但是课程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每个地市的课程价格不一样”。

6月5日,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分校网点层面,重点推进精细化运营,以利润为核心考核,调整激励机制,提升区域公司的经营自主权,调动经营主动性,目前已基本完成布局和调整”。

对此,搜狐财经询问中公教育内部人员表示,“确实有进行一些组织架构调整,但应该不算拆分,会给到分校更多经营自主权”。

宋岩和李青均表示,事实上中公教育在公考领域的研发和师资实力是非常强悍的,远超其他机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小机构用的教材全部是中公教育的,很多老师也曾是中公教育的老师。

因此,对于中公教育的很多分校来说,还是可以正常招生、上课、盈利的,只是不在推之前的协议班了。

据搜狐财经了解,目前中公教育也在积极自救,5月份推出了直通卡的产品。据了解,该产品有效期2年,报名学员可听课程包括国考、省考、事业编、三支一扶、烟草等多项课程,不过所有课程不是一次性开通,而是根据考生要求和规划选择性的开通。在中公教育的APP上,直通卡产品的价格在2万至6万之间。

对于目前的情况,李青预计北京中公教育最终可能只剩下研发人员;另据李青了解,目前的中公教育打算拓展留学业务。

事实上,李青还是非常希望中公教育有所好转的,因为只有这样,拖欠员工的工资以及学员的学费才有机会落实。

(宋岩、李青、李致远均为化名)


公司拖着工资一直不发,上个月倒闭了,怎么办?

公司倒闭了是有一定的流程的,公司的结算余额是要优先支付给公司的员工工资的,所以你也不用太担心的,没有拿到工资的不仅仅是你一个人,你们可以联合起来去要求支付工资的。

问:公司没有任何盈利,半年后频临破产,工资都是老板四处借钱发给大家的并没有欠过大家工资。大家都很惋

公司进入破产清偿,员工才有补偿,钱都没有了,补偿不了也没办法,不光老板私人财产

公司申请破产后 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拿到工资么?

注意你的提问,公司破产以后你就拿不到工资了,就像欠你钱的人死了一样。对申请破产过程中的公司,是可以要求公司破产清算委员会支付工资的,也可以向劳动局提出仲裁,现在强烈建议你们主动找公司的破产清算委员会,要求支付工资,同时注意保留自己的证据,如果感觉公司不对劲,马上找劳动局介入,这既是你们要求国家保护的途径,也可以通过这种行为让劳动局来证明你们和公司的关系、关键提醒点,你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公司的破产进展,否则破产程序走完后,你们的工资几乎就没有机会再要回来了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uaibao/35330.html
女老师 拍照 目的不纯 穿短裙 一线老师看完沉默了 被质疑
财政部联合发布!事关这类机构 证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