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云南丨在丽江 见证东巴象形文字之美

“行进中国”调研行

品牌云南丨在丽江,见证东巴象形文字之美

人民网“行进中国”云南调研采访团

走进云南省丽江市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一件件东巴象形文字创制的艺术作品呈现在眼前,它们安静地记录着岁月、讲述着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故事。

人民网“行进中国”云南调研采访团走进丽江,和闰元现场用东巴文写下“行进中国”。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东巴文是纳西族传统的文字,被称为文字的“活化石”,纳西语将东巴文称为“森究鲁究”,意为“木石之标记”。远古时期,纳西族的祖先见木画木、见石画石,情感、知识、经验演化成具体的文字,一笔一划,落在丽江荛花制成的东巴纸上,代代流传。

“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有1400多个单字,记录门类多达700余种,记载了从古至今纳西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馆长和闰元说。

千百年来,东巴象形文字早已融入纳西族人的生活,成为丽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纳西族人使用东巴文简易记事、记账、写信……“东巴象形文字已然成为了丽江的一种文化符号,向世界展现着丽江的文化之美。”和闰元说,文字无声,却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随着丽江旅游的发展,东巴象形文字也在绘画、时尚、文创产品等方面大放异彩。据介绍,当前以东巴象形文字为设计元素的文创产品达2000余种。游客来到丽江,买一本东巴纸制作的笔记本,往往会请店里的东巴文化传承人在扉页用东巴文写下祝福语,“万事顺意”“天雨流芳”……东巴象形文字独特的写法,经过设计融合,更具艺术性与感染力。

此次人民网“行进中国”云南调研采访团走进丽江,和闰元现场用东巴文写了“行进中国”几个字作为“见面礼”。“希望东巴文能更好地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喜欢这一古老文化。”和闰元说。(何晶茹、秦华、黄玉琦、任一林、宋晨、宋美琪、程浩、符皓、尹馨、蔡树菁)


丽江有哪些地方特色?丽江的地方特色

丽江的地方特色东巴文化东巴古文化遗产东巴文字在丽江,几乎每个景点都离不开东巴老师的东巴文。 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外,其余22个少数民族讲26种语言,14个民族使用22种文字。 纳西族东巴老师的东巴文被称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由1400多个东巴文字写成的东巴经目前有2万册。 自古以来,纳西族的东巴经是世界上唯一一部用几千个象形文字记录一个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典籍。 东巴语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意思是木头和石头上的痕迹,这表明这种语言很早就产生了(具体年代不详),在人类语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东巴纳西的意思是祭司,传下来的世代相传或从师傅到徒弟。 他们是宗教活动的组织者和主持者,又因掌握东巴语,会写经、念经、舞蹈、绘画、雕刻,通晓天文、地理、历法,成为纳西古文化的重要传承者。 象形古国东巴古文献是用1400多个字符的东巴文字写成的东巴经,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象形文字。 目前有两万余册,收藏于丽江、昆明、北京、南京、台湾省、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 东巴古籍文献几乎涵盖了历史、哲学、社会学、宗教、语言文学、音乐、艺术、舞蹈等所有传统学科。 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 世界记忆2003年8月30日,波兰格但斯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咨询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国雪山下的东巴谷之国丽江的东巴古籍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丽江成为中国唯一拥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记忆遗产三项世界称号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东巴谷出现在地平线上:曾经隐藏的东巴谷由此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一页。 东巴谷,玉龙雪山以北,丽江古城以南。 出入条件极其优越,是目前进入玉龙雪山景区的必经之地。 东巴文化是指古老的纳西文化,因保存在东巴宗教中而得名。 东巴文化历史悠久,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纳西东巴文被认为是世界上唯一完整的象形文字。 至今白沙还保存着明代壁画,还有充满玉龙十三峰的民间传说。 高地水乡丽江古城有着山村和水城的外观。 当你打开门,你会看到一条河,你会看到一棵柳树。 他们非常讲究用水,被命名为三眼井,是泉水涌出饮用的第一口井。 下游的第二口井是洗菜;脏的第三口井可以用来洗衣服。 应严格分开,严禁乱用。 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西南丝绸之路的主干道。 丽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大型易货市场,南来北往的商队络绎不绝。 专长丽江最有特色的是当地的木雕、民族玩偶饰品、各种银器、东巴文字纪念品、皮草包、披肩、围巾等手工制品。 此外,还有普洱茶、螺旋藻、野生菌、牦牛肉等产品。 以上仅供参考。

在雪山下探寻世界记忆遗产的真谛——访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

位于玉龙雪山下的云南丽江大研古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 当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这里,都会被神奇的纳西族文化所吸引,尤其是在游览丽江古城时,随处都能看到用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文书写的指路牌、宣传标语等以及用东巴文制作的文创产品。

东巴文古老而常人难懂,然而有这样一个专业机构数十年如一日,在默默地进行专门的整理研究。

穿过丽江黑龙潭公园,走进依山傍水、绿树掩映的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纳西族院长李德静早早就迎在门口。

“东巴”,是丽江纳西族山村和民间集巫、医、艺、匠为一身的“智者”。 他们不仅能写、能画,也能唱、会跳,渗透到纳西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倡导者,又是传播者和 社会 文化人。

作为纳西族东巴文化载体的东巴象形文字,是纳西族古代先民创制并沿用至今的一种用来记录纳西语言的文字符号,通过象形、会意、假借等手法形成了原始图画文字。 纳西话称东巴文字为“思究鲁究”,大意为“木痕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

研究表明,以纳西东巴象形文字写成的古籍(东巴经典)达1500种,计有3万多册,其中尤以创世诗史《崇搬土》、爱情诗史《鲁般鲁饶》、战争诗史《东埃术埃》著称,而相关的研究现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的一门学科——东巴文化学。

任继愈说:“东巴文化记载的东巴古代典籍是纳西族古代 社会 的百科全书,记录了原始宗教中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东巴教所特有的宗教仪轨和其它 社会 文化生活活动,这对研究宗教、文字等原始文化方面,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季羡林先生则认为:“东巴文献是用图画、象形文字记载人类起源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重大主题的文献。”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扶持。 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丽江县委就拨出专款组织专业人员,聘请一批纳西学者和东巴先生在县文化馆成立东巴经翻译组,对东巴文化古籍进行搜集、整理、译注等工作。

1981年,为及时抢救整研究纳西族东巴文化,经云南省委批准,成立了东巴文化研究室,1991年改为云南省 社会 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2004年改为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同时加挂云南省 社会 科学院丽江分院的牌子。 主要职责是对纳西族东巴文化进行抢救整理和科学研究。

李德静说, 这些年来,研究院克服人手紧缺、经费不足等诸多困难,主要做了东巴经典的整理和研究、东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东巴文学艺术研究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最突出的成果是在纳西东巴文化抢救方面,研究院整理翻译出版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1-6卷),《纳西阮可东巴古籍译注》(1-3卷)。 2003年东巴古籍文献成功申报为世界记忆遗产,2009年4部东巴古籍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完成《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纳西族卷》,是第一个完成该项目任务的少数民族。

从2002年开始,研究院先后与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合作办学,与西南师范大学文献所共建“中国少数民族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使东巴文化登上大学殿堂,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 探索 了一条可行的路子。

与此同时,研究院在着力培养东巴传人和传承东巴文化上狠下功夫。 多年来 探索 出一条老东巴传授和研究人员辅导相结合,在研究院学习和民间实践学习相结合的“两结合”路子。 其中有些新培养的东巴已成为东巴传承人中的佼佼者,能够为民众举行各种东巴仪式、到各个传承点教授传统文化知识,并作为文化使者,先后前往美国、德国、比利时、泰国和国内各地进行文化交流宣传。

2011年,研究院开始实施“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田野保护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在一些东巴文化保存较好或正在恢复东巴文化生态的村落挂牌,其目的是增强当地民众保护文化的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对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给予指导,将基地作为研究对象,挖掘、保护民族文化。 现已在玉龙、宁蒗以及川、藏纳西族聚居区域, 设立了东巴文化田野保护研究基地,对东巴文化传承点及文化传人予以业务指导和支持,在资金、学习材料、服饰、学习工具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了帮助大众形象直观感受东巴文化,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文献博物馆在研究院旁边落成。 古老的东巴文化凭借现代技术形式再次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据介绍,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荣获了第七届中国图书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云南省第八次哲学 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被丽江市委、市政府授予宣传文化工作“突出贡献奖”,2010年被国家民委表彰为“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先进集体”。

丽江现存的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是

丽江现存的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是东巴文。 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是东巴教徒传授使用的,主要用来书写东巴经文,也由此得名,根据统计,东巴人有1400多个单字,词语较为丰富,既能表达细腻的感情,也能记录一些大事,还能用于写作。 丽江现存的古老象形文字是什么 东巴文被称为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也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在2003年的时候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进行码数纪录,国外的一些学者认为,用东巴文撰写的东巴经,是研究纳西族古代哲学思想、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珍贵资料。 东巴文历史悠久,最早出现于唐代,至今仍然是东巴祭祀、研究者和艺术家所使用的的文字,很多学者认为,东巴文是比巴比伦楔形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和甲骨文更显古朴优美的古文字,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东巴文在纳西话中的意思是“司究鲁究”,意思是“木迹石迹”,从表面上理解就是见到树木就画树木,见到石头就画石头,用东巴文撰写的《东巴经》,是东巴文化的物质载体,不管是在举行祭祀,还是在占卜等方面都有记录,内容广泛。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uaibao/36367.html
拜仁签22岁边锋奥利斯 Go!罗马诺 We Here 转会费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