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士 九天揽月 探索不止 将托举嫦娥六号奔向月球 火箭

原标题:九天揽月、探索不止 火箭“大力士”将托举嫦娥六号奔向月球

央视网消息:5月3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最新消息,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目前已经开始加注液氧低温推进剂,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计划5月3日17时至18时实施发射任务,首选发射窗口瞄准17时27分。

火箭“大力士” 托举嫦娥六号奔向月球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计划5月3日实施发射。这次负责将嫦娥六号送入太空的长征五号是我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这也是它继嫦娥五号任务之后,时隔3年多再次承担探月工程相关发射任务。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一种大型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火箭全箭总长近60米,起飞质量约869吨,捆绑了四个助推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是名副其实的“大力士”。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王子瑜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研制过程中突破了以5米箭体结构、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和氢氧动力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将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了两倍以上,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已经达到了25吨级,是我国现役运载能力最大的一款火箭。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这次发射,长征五号要将嫦娥六号探测器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41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与上次发射嫦娥五号不同,嫦娥六号的体重增加了100公斤,更大的载荷就需要大一点的整流罩才能包裹住。

王子瑜介绍:“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重量达到了8吨这么一个量级,所以长征五号我们选用了长度12.267米、直径5米的整流罩。更大的整流罩包络适应性更强,可以让探测器的体积更大,装载更多的载荷。为了适应深空探测的任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可靠性升级。”

实施月背采样返回 任务艰巨

截至目前,全世界从月球带回来的样品都是来自月球正面,月球背面的月壤到底是什么样的,引发了全球科学家的好奇。为了能一探究竟,嫦娥六号这次任务就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

为了顺利带回月球背面的样品,科研人员为嫦娥六号设计了11个阶段的飞行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逯运通介绍:“首先它搭乘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入轨,然后进入奔月的过程。到达月球附近,我们踩刹车进入环月的轨道,然后整个探测器绕着环月轨道来飞行,在飞行的过程中,把着陆器和上升器组成的组合体择机落到月球的背面。在完成月背的采样之后,上升器携带采集的月壤从月球背面起飞,去和轨返组合体来交会对接,把月球样品传递给返回器,然后返回地球,以半弹道跳跃式的方式再入大气层,返回我们国家的四子王旗着陆场。”

嫦娥六号任务将沿用嫦娥五号的采集方式,使用钻取和表取两种采样方式,获得不同层面和深度的样品,并在月球背面同步开展科学探测。

嫦娥六号任务工程总体发射场工程技术组组长胡震宇称:“南极的艾特肯盆地是月球三大地体之一,是月球上最古老、最深的撞击坑盆地,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嫦娥六号实施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勘察和分析,获取月球样品,在实验室分析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这对人类更加全面认识月球、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行星演化以及太阳系起源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嫦娥六号任务预计2024年前后实施,为何说探索月球永无止境?

其实有很多的人都是想要让自己去探索月球的,而且也觉得如果能够去到月球上的话,是十分幸运的。

我们国家一直都有一个登上月球的梦想,而且也是在为这个梦想而努力的,我们国家也的确能够让自己最终登上月球。嫦娥六号任务预计2024年前后实施,为何说探索月球永无止境?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探索月球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

其实在我看来,我认为之所以说探索月球是永无止境的,就是因为探索月球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我们并不能够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就完全探索完月球。而且我们也不一定能够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深入了解到月球。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更加长久的时间,才能够让我们更加好的去了解月球,才能够让我们对月球有更多的探索。因此探索月球的确是永无止境的。

二、月球是无穷无尽的。

当然,我们之所以会这么说,也是因为月球本来就是无穷无尽的。月球是广袤无垠的,也是能够让我们有更多的探索的。如果我们想要去探索月球的话,我们就需要让自己准备充足,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探索月球,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月球上的东西被我们了解。

三、月球是很神秘的。

我一直都觉得月球是十分神秘的,如果我们想要去探索月球的话,我们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而且我们也需要让自己有一个更加先进的观念。因为如果我们能够让自己对月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的话,我们就能够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月球。而且月球本来就是十分神秘的,我们想要探索月球的话,就需要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去探索。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奔向月球背面的呢?

,嫦娥四号探测器却在“出差途中加班”。 12月30日凌晨4时55分,科技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四号探测器注入调姿和变轨参数。 8时54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实施变轨控制。 8时56分,地面测控站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嫦娥四号探测器已由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成功实施降轨控制,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 它这一趟的目的之一,就是计划要在月球背面艾肯盆地实现软着陆,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邹永廖说,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类已经发射了100多个月球探测器,但还没有一个能够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月球正面和背面无论从物质成分上、形貌构造上还是岩石年龄,都有很大差异。 艾肯盆地是在整个太阳系固体天体中存在的最大、最深的盆地,我们可以获取月球深部物质的信息。 由于磁环境的原因,在月球正面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效果不好。 恰恰由于月球背面的磁环境非常干净。 在月球背面开展低频射电天文探测这一目标应该说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上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 ”为了这趟旅程,科技人员还架起了“一座鹊桥”,不是为了牛郎和织女,而是给“嫦娥”准备的。 今年5月2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 正如“鹊桥”之名,嫦娥四号总设计师孙泽州说,中继星为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提供地月中继测控通信。 “鹊桥”中继星成功发射,在L2点稳定运行,为月球背面软着陆应该说做好了准备。 嫦娥四号12月8日就出发了,12月12日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环月轨道以来,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2次环月轨道修正,与“鹊桥”中继星进行了4次中继链路测试,开展了激光测距、三维成像、微波测距测速等导航敏感器在轨测试,为探测器进入预定着陆区、择机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做好准备。 孙泽州表示,这次探索也将为今后探月工程不断实现更深层次的全月科学勘探提供可能。 他说:“这一次我们是从月球的正面扩展到背面,下一步我们要从月球的相当于中高纬地区向月球的两级去拓展,实现对全月球的可到达能力。 ”虽然,新年没有赏月的传统,也没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但今晚(12月31日)的跨年夜,不妨抬头看看月亮。 一个实实在在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正在“奔月”。 按照计划,2019年的1月,它将择机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虽然,我们普通人举头望天并看不真切,但天上却有设备能把地球上的我们“看得”清清楚楚。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告诉你要不要顺着大河向东走。 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今年一年内北斗完成了10箭19星发射,创下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我国同一型号航天发射的新纪录。 12月27日,北斗三号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全球定位精度10米;在亚太地区定位精度也由原来的6米提升至5米。 北斗三号系统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介绍,精度提升的原因就在于她有了一个更厉害的“心脏”。 林宝军说:“我们突破了新型氢原子钟以及原子钟的无缝切换技术,可以说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心脏’,这项技术也决定整个导航精度的一个核心技术。 这项突破使导航系统的时频精度提高了一个量级。 另外,使我们的原子钟可以连续无缝、不间断地工作,这使北斗系统运行的时候,大家会感觉到更稳定、连续、不间断,性能会更好。 ”“北斗”定位不迷路,“鸿雁”传信不失联。 12月29日,鸿雁星座首发星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我国全球低轨互联网卫星系统正式启动建设。 此次搭载发射的首颗试验卫星在轨期间将陆续开展卫星各项功能的试验验证。 按照规划,鸿雁星座一期将由60颗卫星组成,主要实现全球移动通信、物联网、导航增强、航空监视等功能;二期则将再发射数百颗卫星,形成全球覆盖的能力。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志成介绍:“通讯是要连续覆盖的,有的地方还要多重覆盖,所以这样的一个体系就造成了必须接续不断地这个星过来覆盖,所以星座的设计,包括接力的方式、切换的方式是这个的难点。 ”现在我们所用的网络都需要建立基站,但是沙漠、山区、海上等地方很难架设基站,手机就会出现不在服务区的情况。 有了“鸿雁”系统后,这将成为历史。 回顾2018年的中国航天,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表示,成果丰硕:“今年的发射次数,算上私人公司发射的,(发射次数)首次独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些对地的遥感星座越来越成熟地走向应用。 空间科学方面,‘张衡一号’发射成功,我们在国际合作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国外的沟通,实现更多的合作项目。 商业航天方面,私人航天公司已经开始进军轨道发射的服务领域。 今年,

关于航航天知识,(所有国内外)

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探月工程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标志性工程。 绕月探测作为探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探月工程及绕月探测的实施,对于巩固我国航天大国地位、提高国家科技和经济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 嫦娥一号如何完成38万公里漫漫路程--“借力飞天”伴随发射点火的巨大轰鸣,在长三甲“大力士”的托举下,“嫦娥”将首先被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约5.1万公里、运行周期约为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随着星箭分离,“嫦娥”将开始孤寂的旅程。 接下来,整个飞行过程都将依靠“嫦娥一号”自身的控制系统与推进系统来实现。 --“绕地而行”在发射完成后的7天时间里,嫦娥一号实际上是以一颗“地球轨道卫星”的面目,在调相轨道展开自己的旅行。 但不同寻常的变化将有条不紊地发生:随着第1次远地点的加速,卫星的近地点高度将被抬高至600公里,但轨道周期仍为16小时。 在16小时轨道运行总计数10小时之后,嫦娥一号卫星将进行第1次近地点加速,将自己送入周期为24小时的停泊轨道上。 在这个轨道上,“嫦娥”将进行长达3天的“耐心”飞行。 据悉,根据事先制定的预案,嫦娥一号卫星在停泊轨道上将有1-3天的“变量”。 科研人员通过这样的设计以解决发射日期后延的问题,增加发射机会。 “发射每延后一天,在24小时轨道的运行时间将减少一天。 ”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黄江川说。 但平静只是暂时的。 在停泊轨道飞行3天后,嫦娥一号将实施第2次近地点加速,将自己送入远地点高度12.8万公里、周期为48小时的大椭圆轨道。 在这个轨道上,嫦娥一号将创下中国航天器到达的最远距离。 --“奔月之路”10月31日,当嫦娥一号的飞行第3次“莅临”近地点的时候,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也将来临--此时,嫦娥一号将实施第3次近地点加速。 顺利完成后,卫星的飞行速度将提高到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10.9公里/秒,进入远地点高度为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开始向着月球飞去。 专家指出,在奔向月球的飞行过程中,将根据测定轨的情况以及前几次变轨的情况,可能适当安排2-3次中途修正,使它能够按照预定的设计要求到达近月点。 --“嫦娥绕月”在地-月的通道上,嫦娥依然将孤独地飞行将近5个昼夜。 经过长途跋涉,承载无数传说的月球将终于出现在“中国嫦娥”的眼前。 此时,高速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将放缓自己的脚步,开始第一次“刹车”制动,以使自己被月球捕获。 也就在这一刻,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 这一天,时间将被定格在“11月5日”。 这一刹那,中国嫦娥一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 激动人心的时刻之后,必须的调整仍将进行。 经过第二次、第三次的制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的椭圆轨道将逐步变为轨道周期127分钟、轨道高度200公里的环月轨道。 至此,来自中国的“嫦娥”将正式进入为之精心选定的地方……用整整一年的时间,静静地萦绕、端详着那华夏子孙千年的梦想之地,并向远方的“亲人们”传递着她所看到的信息……探月:数字看“嫦娥”14亿元:从2004年初立项研制,到2007年10月实施发射,绕月探测工程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 14公里与100万公里:绕月探测工程所花费用,相当于修建14公里高速公路的费用,而“嫦娥一号”卫星飞到月球轨道的总飞行距离将超过100万公里。 人: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绕月探测工程的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中直接参与工程的科研人员约5000人,加上管理人员和相关单位的协作人员,共约人。 103次: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03次飞行。 10次点火:“嫦娥奔月”的路线由绕地、地月转移、绕月三段拼接而成,需要卫星发动机点火10次来实现。 在绕地飞行段通过4次变轨,使卫星获得飞向月球的足够速度;在地月转移段,通过3次修正来精确瞄准月球;在绕月段通过3次近月制动来捕获月球,建立工作轨道。 330小时:从火箭点火发射,到卫星建立绕月圆轨道,大约需要330小时。 8与4:嫦娥一号卫星将携带8台探测设备,完成4大科学目标。 2000条: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的奔月过程进行飞行控制,需要向卫星注入大约2000条指令。 页: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开发嫦娥一号卫星任务控制软件系统,包含了实时处理、长期管理、轨道控制、数据存储、指挥显示、数字仿真、国际联网7个子系统。 总共421份文件,98.8万行源代码,如果打印出来将有余页。 嫦娥一号卫星将创我国航天史上七项第一1、第一次探测月球。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天体进行探测的飞行器,主要任务是携带有效载荷进入环月轨道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 2、第一次突破地球近地轨道。 月球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从地球到达月球轨道至少需要10次较大的轨道控制,而神舟六号飞船仅需要3次左右的轨道控制。 3、第一次为月球“画像”,真正用立体相机来获得月球三维影像。 我国这次绕月探测工程的4个科学目标中,第一个科学目标即为获取月球的三维影像,而至今国际上还没有覆盖月球全球的三维照片。 4、第一次探测月球表面元素。 这次绕月探测工程的一项重要科学目标,是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及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对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和研究价值的元素含量与分布进行探测。 我国将在美国探测的5种元素的基础上,再增加9种,共探测14种元素的分布。 5、第一次利用微波辐射计探测月壤厚度及其分布。 虽然以前对月探测也曾做过月壤厚度的测量,包括实地的测量,但真正对全月球月壤厚度的测量,目前还没有实现。 6、第一次在航天器的测控中引入天文测量手段。 我国目前的测控站只能支持近地航天器的测控,还没有专门的深空测控站,因此在绕月探测工程中引入了天文手段以补充现有航天测控网不足的方案。 用于观测恒星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将在嫦娥一号卫星测控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7、第一次利用国际联网对航天器进行深控。 欧洲空间局的库鲁站、新诺舍站、马斯帕拉马斯3个测控站,以及智利的CEE测控站,将采用国际通用的传输协议对嫦娥一号卫星提供测控支持。 中国为何要开展绕月探测工程?中国启动“嫦娥”工程开展绕月探测,绝非心血来潮的一时冲动,而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重返月球的热潮在世界迅速兴起,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和航天大国,当然不能长期脱离这种现实与趋势。 月球探测将成为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突破载人航天技术之后,中国航天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目前,国际上重返月球计划正处于起步阶段,正是中国迎头赶上、一举填补深空探测领域空白的好时机。 月球探测将带动和促进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将在民用领域得到延伸、推广和二次开发,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月球探测还有助于人类对月球、地球和太阳系起源及演化的研究。 月球表面可获得极其丰富的太阳能,月球上特有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这些都会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嫦娥”工程则将为人类开发和利用月球资源提供基础数据。 联合国一九八四年通过《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简称《月球协定》),如何保证各国能够遵守《月球协定》规定的权利、义务及分享月球开发利用的权益,已引起包括“非月球国家”在内的联合国成员国的重视。 中国一向主张月球属于全人类,月球的资源应由全人类共同分享。 因此,中国月球探测活动开展得越好,在有关月球探测与利用的国际协调中,就将拥有更大的发言权,有利于维护中国和“非月球国家”的权益。 月球探测与研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探索性、开放性和全球性,许多国家对这一领域开展国际合作非常积极。 通过“嫦娥”工程,可为中国在航天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 中国为何要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国防科工委主任、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张庆伟概括说,实施以“嫦娥”命名的探月工程是中国实现深空探测“零的突破”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维护应有月球权益、扩大全球政治影响、增强空间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开展月球探测必将极大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提升中国高新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 同时,“嫦娥”工程还将为人类深入认识月球以及地球和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作出贡献。 中国“嫦娥”工程三步曲中国正在开展的“嫦娥”工程、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即处在“探”之阶段。 “嫦娥”工程包括“绕”、“落”、“回”三步曲,构成中国不载人月球探测的整体计划。 “绕”即环月探测阶段。 中国刚刚发射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就是“绕”的第一步且关键一步,卫星将环绕月球一年,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科学探测。 “落”为月面软着陆探测与巡视勘察阶段。 中国“嫦娥”工程二期将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试验月球软着陆技术和过夜技术,研制和发射月面巡视车,精细探测着陆区和巡视区的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测量着陆区物理机械特征、获取日地月空间环境参数,为未来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环境、地形、月岩的化学与物理性质等数据,建立中国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基本系统。 目前,“嫦娥”工程二期总体方案研究、分析、论证工作基本完成,预计2015年前后实现首飞。 “回”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阶段。 “嫦娥”工程三期将以突破在月面上采集样品返回地球,发展新型月面巡视勘察器等为工程目标,这一阶段将对着陆地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活动、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和科学、技术、人才与设施基础。 目前,“嫦娥”工程三期科学目标的研究已经铺开,具体科学探测任务也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优选,并已开始实施科学探测的总体技术的概念性研究、初步方案研究工作,预计将于2020年前后完成。 官方称,随着中国不载人月球探测“探”阶段任务完成,根据当时国际月球探测发展情况及中国国情国力,将研究拟定中国载人登月、“驻(住)”月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四问”解读月球多大?多重?多远?多亮?月球有多大?——月球基本上是个圆球体,平均直径约为3476公里。 地球直径是月球直径的3.6倍。 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公里,月球的体积仅为地球的1/49。 月球有多重?——月球的质量约7.35×10的19次方吨,相当于地球的1/81。 由于质量小,产生的引力就小,月球的表面重力只有地球的1/6。 月球有多远?——月球绕着地球公转,有时近有时远。 最近时约36万公里,最远时约40万公里,平均距离约为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走10圈。 月球有多亮?——其实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是因为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从天文学角度来说,月球的反照率只有0.07,换句话说,它只反射了照射到它上面的太阳光的7%。 与太阳亮度相比,月球的平均亮度只有太阳的1/。 附写月佳作: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1683.html
5月新车盘点 途观L 海狮07EV PRO等即将上市
积极有序推行商品房现房销售 5月1日起实行按住房套内面积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