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分治 侯景借口除奸 朱异朝中弄权

南北分治:朱异朝中弄权,侯景借口除奸

从前侯景归梁,曾由行台左丞王伟献议,此次王伟复进言道:“今坐听亦死,举大事亦死,唯王裁察!”侯景始为反计,编寿春居民为兵,百姓子女,悉令配给将士,且屡向梁廷需索,并因妻孥陷没东魏求与王、谢二家结婚。梁主复答道:“王、谢门高,不便择配,可就朱、张以下,访求佳偶。”侯景闻言生恨道:“会当使吴儿女配奴。”又表求锦万匹,为军人制袍,朱异但给以青布,侯景益愤愤。梁廷又遣建康令谢挺,散骑常侍徐陵,往聘东魏。侯景得知消息,反谋益甚。

咸阳王元贞见侯景有异志,累请还朝。侯景与语道:“河北事虽不能成,江南在我掌握,何不忍耐一二年?”元贞闻言益惧,逃回建康,据实上闻。梁主但命元贞为始兴内史,并不问侯景。斯时,临贺王萧正德得任左卫将军,贪暴日甚,阴聚死士,潜谋不轨。萧正德前曾奔魏,与侯景有一面交,且与徐思玉素有交谊。侯景令徐思玉为司马,使他往见萧正德,赍笺以进,略言天子年尊,奸臣乱国,大王位当储贰,中被废黜,海内俱代为不平。侯景虽不敏,实思自效,愿王允副苍生,鉴侯景诚款云云。萧正德大喜立写复书,令徐思玉带还。侯景启书审视,内云朝廷事如公所言,仆亦存心多日,志与公同。今仆为内应,公作外援,何事不济?事贵从速,幸勿缓图!侯景遂部署兵马,指日发难。

鄱阳王萧范(即萧恢之子,系梁主侄)方为合州刺史居守合肥,已知侯景之谋,密遣人报达梁廷。梁主也觉动疑,偏朱异谓侯景之众皆散,必无反理。梁主乃报萧范道:“侯景孤危寄命,譬如婴儿仰人乳哺,何能为反?汝且勿忧。”萧范又上书道:“不早翦扑,祸及君臣,朝廷若不欲发兵,臣萧范愿自率部众,往讨侯景。”梁主仍然不许,朱异且语萧范使者道:“鄱阳王太属多心,难道不许朝廷容纳一客么?”萧范得去使返报,大为愤闷。

再请黜朱异讨健景,均被朱异阻住,匿不上闻。

既而羊鸦仁执送侯景使者,谓侯景邀臣同反,所以执使献阙,请朝廷从速预防。朱异反嚣然道:“侯景手下只数百人,有何能为?”竟将侯景使者释还。侯景益无忌惮遂举兵叛梁,也公然移檄四方,但言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太子右卫率陆验,制局监周石珍,蟠踞宫廷,荧惑主聪,所以兴师入朝,志清君侧云云。原来徐驎、陆验、周石珍,并奸佞骄贪,为世所嫉,号为三蠹,故侯景托词除奸,耸动众听。当下出攻马头,执住戍将曹璆等。警报飞达梁廷,梁主反拈须笑道:“侯景何能为?我一折篇,便足笞侯景了!”谈何容易!遂命合州刺史鄱阳王萧范为南道都督,北徐州刺史封山侯萧正表为北道都督,司州刺史柳仲礼为西道都督,散骑常侍裴之高为东道都督,特简侍中邵陵王萧纶为统帅,持节督军,会讨侯景。另悬赏格,谓斩侯景立功,得封三千户公,除授州刺史。

侯景闻台军已发,更向王伟问计,王伟答道:“邵陵若至,彼众我寡,必为所困,不如决志东向,直掩建康,临贺内应,大王外攻,天下可立定了!兵贵神速,请即进兵!”侯景乃留外弟王显贵守寿阳,佯称游猎,径袭谯州。助防董绍开城出降,刺史萧泰竟为所获。萧泰系萧范弟,贪虐百姓,所以人无斗志,遇寇即降。转攻历阳,太守庄铁复举城降侯景,劝侯景速趋建康。侯景即命庄铁为前导。引兵临江,江上镇戍,连番报警。尚书羊侃入朝献策,请急发二千人往据采石截住贼景。一面遣邵陵王袭取寿阳,使侯景进退无路,方可就擒。却是要着。朱异又出阻道:“侯景必不渡江,何必发兵!”朱异昏愦,梁主何亦如此糊涂!羊侃出叹道:“这遭要败事了!”梁主再授临贺王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出屯丹阳郡。萧正德遣大船数十艘,诈称载荻,实是装运粮械,接济侯景。侯景大喜道:“我得济事了!”遂从横江渡采石,部下不过八千人,马止数百匹,分兵袭入姑熟,直趋慈湖。

梁廷闻侯景渡江,统惊惶的了不得,太子萧纲戎服入觐,禀受方略。梁主支吾道:“这是汝事,何必更问!今将内外军一概付汝,汝可便宜行事!”大事已去,乃一概推与儿子,真变作萧娘了。太子乃出留中书省,指挥军事,命扬州刺史宣城王萧大器(系太子萧纲子)都督城内诸军事,尚书羊侃为副,分派各将士守城,敛集各寺库公藏钱,聚置德阳堂,充作军需。何奈人情惶骇,莫肯应募,再加临贺王萧正德叛情,自梁主以下,无一察悉,反令他屯守朱雀门。这朱雀门是建康要户,乃使叛党把守,还有甚么好处?

侯景到了板桥,尚未知都城虚实,特派徐思玉入都,求见梁主。梁主当即召见,徐思玉入朝俯伏,诈称背叛侯景,请间白事。梁主命左右退去,舍人高善宝在旁,大声叱道:“徐思玉方从贼中来,情伪难测,怎可使他独在殿上?”朱异侍坐道:“徐思玉岂是刺客么?”还似做梦。梁主闻高善宝言,却也迟疑,高善宝令徐思玉直陈无隐。徐思玉乃出侯景奏启,内言朱异等弄权,臣侯景愿带甲入朝,肃清君侧。梁主阅毕,递示朱异,朱异且览且惭,赧然不答。

梁主乃遣中书舍人贺季,主书郭宝亮,随徐思玉赴侯景营,宣敕慰抚,侯景还算北面受敕。贺季问侯景道:“今日此举,究属何名?”侯景直答道:“无非想作皇帝呢!”王伟趋进道:“朱异等乱政,所以兴师除奸,皇帝一语,尚是戏言。”侯景复道:“萧老公可做皇帝难道我不配做皇帝么?”说着,即将贺季拘住,但令郭宝亮还报。

(本篇完)


梁武帝时期的台城之祸是怎么一回事?

侯景之乱是中国历史上南朝期间由诸侯王发起的祸国殃民的事件。 南朝的梁王朝君主梁武帝萧衍信奉佛教,广建寺庙佛塔,还出家同泰寺,要群臣用巨款为他赎身。 迷恋于宗教的萧衍不事朝政,皇室招降纳叛成风。 侯景之乱可以说是腐败政治的产物。 侯景是羯族人,曾是东魏将领,投靠西魏。 梁武帝为收复中原而招纳侯景,封为河南王。 梁宗室子弟萧渊明被东魏俘获,梁武帝打算用侯景与东魏进行交换。 这件事激怒了侯景。 公元548年举兵反叛。 他率军攻入京城建康,将皇宫围住。 第二年,攻破皇城,困死萧衍,自己当丞相,执掌朝政。 到了551年,他进而自封为帝。 侯景在起兵反叛的过程中,大肆烧杀抢掠,激起南方人民的反对,不得人心,封帝的第二年便被梁朝原兵将所杀。 侯景之乱给社会带来混乱,给人民带来灾难。 南朝萧梁末年,投靠南梁的侯景发动的一场叛乱。 侯景,原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戍兵,渐升为镇功曹史。 北魏末年六镇起义时,侯景率部众投靠契胡族酋长尔朱荣,参加镇压起义,因大破义军、活捉葛荣之功被擢升为定州刺史。 高欢灭尔朱荣,侯景又叛归高欢。 景狡诈多变,残忍酷虐,但掠得财宝皆赏赐将士,故能得将士死力,所向多捷。 历任东魏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司空、司徒、河南道大行台(即河南道最高军政长官),拥兵10万,专制河南,权力仅亚于高欢。 东魏武定五年(547),高欢死,子高澄执政。 侯景平素甚轻高澄,而澄则忌惮景叛乱,乃征调景入京,以剥夺其兵权。 侯景惟恐被杀,于是投降西魏,但西魏亦调景入京,故景转而求降于萧梁。 梁朝臣多表示反对,而梁武帝竟说夜梦太平,侯景求降,正符所梦,于是封景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 梁武帝又遣将率军救援侯景,结果被东魏大败于寒山堰,主帅萧渊明被俘,全军几乎覆没。 东魏又进击侯景,景众4万余只剩下800人南逃,骗取梁寿阳城(今安徽寿县)。 梁武帝覆信东魏说:“贞阳(指贞阳侯萧渊明)旦至,侯景夕返。 ”侯景本有作乱之心,遂暗中勾结野心篡位的梁武帝之侄萧正德作内应。 梁太清二年(548)八月,侯景发动叛乱,领兵南下,直抵长江。 梁武帝完全没有防范,命萧正德保卫京师,而萧正德却派船接侯景叛军过江,迎进建康,包围“台城”(即宫城)。 侯景纵兵抢掠,又命北人被没为奴者,皆令放免,加以任用。 “造诸攻具及飞楼、橦车、登城车、钩堞车、阶道车、火车,并高数丈,一车至二十轮,陈于阙前,百道攻城并用焉”(《梁书·侯景传》)。 侯景过江时兵不过8千,马不过数百,而当时台城中尚有男女10余万,甲士2万多,四方援军相继奔赴建康者30余万。 但援军无统一指挥,多持观望态度,宗室诸王顿兵不前,只想保存实力以夺取皇位。 太清三年(549)三月,侯景攻陷台城。 城破之时,城中只剩下二三千人,尸骸堆积,血汁漂流,惨不忍睹。 侯景又东掠三吴,使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南史·侯景传》)。 侯景得势后,杀萧正德,软禁梁武帝。 不久梁武帝忧死,景立萧纲为帝,又废杀萧纲立萧栋。 空帆天正元年(551),侯景终于废萧栋而称帝,国号汉。 次年,梁将王僧辩、陈霸先大败侯景军,攻下建康。 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 主要过程东魏武定五年(梁太清元年,547年)正月至552年,侯景先后叛东魏、叛梁以及被讨平的战争。 主要分侯景叛东魏之战、侯景叛梁之战、侯景攻三吴之战、萧绎讨平侯之乱。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八月至三年三月,梁南豫州牧侯景率诸军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梁,攻台城(今江苏南京玄武湖南)击败梁武帝萧衍等的作战。 太清二年八月,侯景因反对梁与东魏议和,遂以诛杀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为名,在寿培肢阳起兵叛梁。 并密结临贺王萧正德于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作内应。 梁武配亏世帝立即派邵陵王萧纶统军征讨侯景。 侯景知梁军来攻,决心争取主动,放弃淮南,率轻骑突袭建康,九月,留部将王显贵守寿阳,自己诈称游猎,出寿阳城。 十月,侯景扬言进攻合肥,实际上却袭占谯州(今安徽滁县)、历阳(今安徽和县),进而引兵临江。 梁武帝征询尚书羊侃讨侯景之策,羊侃请求派2000人急据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另派一军袭击寿阳,从而使侯景前进受阻,退失基地。 由于朱异反对,羊侃的建议未被采纳。 梁武帝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屯守丹阳郡(今江苏南京西南)。 萧正德派大船数十艘,以运芦苇为名,暗中接济侯景军辎重。 当时梁宁远将军王质率水军3000巡弋江上。 侯景将要渡江,恐梁被其阻击,便使谍视之。 是时,梁临川太守陈昕向梁武帝建议,采石急须重兵镇守,而王质水军力量较弱,要求增加戍军。 梁武帝遂命王质与陈昕换防。 谍将此消息告侯景,侯景遂乘王质与陈昕换防之机,率军8000自横江(今安徽和县西南)渡江,抢占采石,俘获陈昕。 继又分兵袭取姑孰城(今安徽当涂),俘淮南太守萧宁,主力进到慈湖(今安徽当涂西北)。 建康震动。 梁武帝仓惶部署建康防务,命宣城王萧大器总督城内诸军,并赦免囚徒以充军。 侯景军至朱雀桁(今江苏南京南)。 萧正德开宣阳门。 迎接侯景军入城,进围台城,久攻不下,乃筑长围以断台城内外联络。 十一月,侯景立萧正德为帝,自为丞相,改元正平,又克东府城(今江苏南京东南角)。 乘胜再攻台城,梁荆州刺史萧绎,联络湘州刺史萧誉、雍州刺吏萧眢等一起增援建康。 萧绎发兵江陵(今属湖北)。 此时统军讨侯景的邵陵王萧纶,闻侯景渡讧南进,已回军京口(今江苏镇江),率步骑3万西上。 侯景遣军至江乘(今江苏句容北)阻击;萧纶迂回至蒋山(即南京钟山)扎营,侯景大惧,一面备船作退走的准备,一面分兵三路进攻萧纶。 萧纶先败侯景,迫其退向覆舟山(今南京市九华山)北。 后在玄武湖畔一战,萧纶兵败,逃朱方(今江苏丹徒东南)。 侯景继续围攻台城,是月,鄱阳王萧范与西豫州刺史斐之高、建安太守赵风举率军救援建康,屯兵于蔡州(今江苏扫:宁西南江中),等待长江上游诸军。 北徐州刺史萧正袁则投降侯景,并率兵万人于欧阳(今江苏仪征)江中立栅,阻遏江陵援军,又袭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败后还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降东魏。 十二月,侯景采取火攻及引玄武湖水灌台城,仍未能下。 此时,梁衡州刺史韦粲、司州刺史柳仲礼、西豫州刺史裴之高、南陵太守陈文彻等援军已会师于新林王游苑(今江苏江宁西南),合兵10余万。 沿秦淮河竖立栅栏,侯景亦于秦淮河北岸立栅相拒。 梁军推举柳仲礼为大都督,协调诸军行动。 侯景派步骑万人挑战,柳仲礼因诸军新至,坚壁不出。 后闻萧绎已率3万锐卒自江陵东下,部署诸军进击侯景。 三年正月,韦粲部向进攻出发位置前进时,遇大雾迷路失时,到达青塘,夜已过半。 立栅未成,遭侯景军突袭战败而死。 柳仲礼驰救青塘,稍挫侯景军。 双方遂隔秦淮河对峙。 萧纶收容残部与东路援军萧大连等同柳仲礼会合,江陵方面援军萧方及王僧辩军亦至。 二十七日,萧纶所属萧嗣、李迁仕、樊文皎等部渡过秦淮河,攻破东府前栅迫使侯景军后撤。 李迁仕、樊文皎率锐卒5000深入敌军营地攻打,获胜,后被侯景部将宋子仙以伏兵击破,樊子皎战死。 由于柳仲礼凌侮来援诸将,援军内部互相猜疑,致诸将均无战心,各自思归。 三月,侯景再次引玄武湖水灌台城,并四面猛攻,梁军萧坚之书佐董勋、熊昙朗,于十二日拂晓引导侯景军由西北角楼处攻入台城。 侯景遂挟梁帝及太子,并矫诏解散援军。 各路援军退还,柳仲礼等出降,侯景占领了建康全城,控制了梁廷军政大权。

萧衍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萧衍的哥哥被萧宝卷杀害,他为了报仇,起兵杀进建康杀了萧宝卷,然后一步步篡权当上了皇帝。

候景在“侯景之乱”中入宫,南朝梁武帝对侯景是怎么诃叱的?

侯景以诛杀朝中弄权的朱异为借口,发动叛乱伍嫌,最后,围困都城,本来侯景已经元气大伤,但守城的将领也没了斗志,开城把侯景放了进来。 侯景带着五百甲士去见萧衍,发生了很有趣的一段对话: 萧衍见侯景来,不慌不忙地问道:“你是哪里的人,竟敢作乱,你的妻子、儿女还在北方吗?”侯景这时害怕得汗流满面,竟不知道怎么回答。 旁边的部下替他说:“臣景的妻子和儿女都被高氏杀了,现在只有一人归顺陛下。 ”萧衍问道:“你过江时有多少兵马?”侯景答道燃帆:“千人。 ”萧衍问:“攻城时多少?”“十万。 ”“现在呢?”“率土之内,莫非己有。 ”最后,萧衍安慰他说:“你有忠心于朝廷,应该管束好部下,不要骚扰百姓。 ”侯景答应了。 见过萧衍后,侯景对身边的亲信王僧贵说:“我多年征战疆场,从没有胆怯过。 这次见萧衍竟然有点害怕他,莫非腔段手真是天子威严不容侵犯吗?”其实,侯景一是作乱心虚,二是萧衍本来也是战场勇将,侯景肯定早就有敬畏之心,加上当时迷信思想严重,认为天子都是神灵下凡。 还有萧衍信佛后,看清权势,他的镇静无疑更让侯景心虚。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22585.html
家长都放不下手机 凭什么怪孩子
美在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