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公司获新一轮长线资金支持 3440亿元大基金三期设立

文丨李壮‍‍‍‍‍

编辑丨承承‍‍

国家大基金三期以更大规模、更有“耐心”的股东阵容引起市场注意,对照一期和二期运作规律,大基金具有长期主义的显著特征。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基金三期”)在5月24日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这一注册资本远超国家大基金一期和二期规模。

国家大基金一期、二期当前持有A股市场31只集成电路相关个股,部分个股持股周期长达10年。这种长期持股风格,令市场更加期待大基金三期能以更大力度、更长周期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破解“卡脖子”问题。

注册资本超过前两期总和

法定代表人“统一”为张新

作为破解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卡脖子”问题,“补链”“强链”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至今已经有两期在运作中。

国家大基金首期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987.2亿元,募集资金规模1387亿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0月,注册资本2041.5亿元,募集资金规模2042亿元,重点投向芯片制造及设备材料、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产业链环节。

天眼查APP显示,大基金一期注册资本即为实缴资本,大基金二期实缴资本为1112.58亿元。

仅从注册资本角度来看,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达3440亿元,超过了前两期注册资本的总和。

从大基金管理角度看,在大基金二期成立前的2019年9月份,楼宇光接替王占甫担任大基金一期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大基金二期成立后,楼宇光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楼宇光统一管理大基金一期和二期至今。在大基金三期成立后,楼宇光卸任大基金一期、二期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大基金三期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张新接任。

从大基金股东构成看,据天眼查APP,大基金一期共9名股东,大基金二期有27名股东,大基金三期有19名股东。与大基金一期、二期相比,除了国家财政部、国开金融、上海国盛集团等老面孔外,大基金三期股东中还汇集了六大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这是国有六大行首次参与大基金投资,合计出资达1140亿元,占注册资本比例为33.14%。

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下,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在寻求转型发展,国有六大行此次入股大基金可以看作是银行转型的标志。从大基金角度而言,银行等金融资金被认为是“耐心资本”,符合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的长期性属性。

大基金有效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快速整合

大基金成立至今已近10年,大基金投资项目众多,推动多家集成电路龙头公司挂牌上市。从大基金一期和二期对比来看,“资金实力”决定了大基金投资项目的能力和质量。

截至目前,大基金一期涉及行政许可事项1件,大基金二期则涉及5件(见表1、表2)。

大基金一期涉及的行政许可事项与大基金二期有关,即“湖北长晟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经营者收购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案”。据天眼查APP,长江存储股东信息显示,大基金一期认缴出资日期为2019年12月20日,大基金二期认缴出资日期为2023年1月31日,认缴出资额分别为1355842.11万元、1288673.4904万元,持股比例分别为12.8796%、12.2416%。

长江存储是我国存储芯片龙头,公司尚未上市,但其子公司已经开始上市辅导。据媒体报道,武汉新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新芯”)最近在湖北证监局披露IPO辅导备案报告,武汉新芯此前为长江存储的全资子公司。今年3月29日,武汉新芯从“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公司”,长江存储持股比例从之前的100%降至68.1937%。公司网站显示,武汉新芯成立于2006年,可提供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12英寸NOR Flash、CIS和Logic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

大基金二期行政许可事项有两个与华润微有关,分别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华润润安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股权案”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等经营者收购润鹏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股权案”。华润润安科技与润鹏半导体均是华润微旗下企业。

据华润微2023年报,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化情况的说明”中指出,“公司子公司华润润安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引进外部投资,收到投资款10亿元,股权比例下降至61.96%股权,但公司享有实际控制权,能够控制经营决策”。在“报告期主要子公司股权变动导致合并范围变化”中指出,“2023年10月公司子公司润鹏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少数股东增资,使公司持有的股权稀释至33%,公司对润鹏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不再具有控制权。”公司还在“资产及负债状况其他说明”中指出,“报告期内,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加161.71%,主要因为今年公司对原子公司润鹏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追加投资24亿元,2023年10月润鹏少数股东增资,股权被稀释公司不再具有控制权,润鹏出表转权益法核算增加长期股权投资24.75亿元。”

据天眼查APP,大基金二期在华润润安科技及润鹏半导体的持股占比分别为38.0396%和25%。

实际上,自华润微2020年初科创板上市以来,大基金一期一直是其第二大股东。

从A股市场角度而言,以大基金二期设立为节点,截至目前,申万半导体板块新增了113家公司,是之前板块公司总数的近三倍。 从大基金一期、二期持股来看,截至目前,大基金一期、二期出现在31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

大基金持有的31只个股

14家公司一季报业绩同比增长

国家大基金持有的31家公司营收规模普遍较小,2023年营业收入过百亿的共8家。居于头部的是中芯国际,营业收入为452.50亿元。刚过百亿门槛的是江波龙,营收101.25亿元。业绩过10亿元的公司共有6家,分别是中芯国际、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华润微、长电科技和深南电路,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23亿元、38.99亿元、17.86亿元、14.79亿元、14.71亿元和13.98亿元。

整体看,国家大基金持有的公司主要是成长中的集成电路公司,也涵盖一些短期亏损公司,比如2023年亏损的士兰微、国芯科技、安路科技、芯原股份、东芯股份和江波龙,亏损规模在0.36亿元-8.28亿元不等。不过,至今年一季度,上述亏损公司中的江波龙实现归母净利润3.84亿元,成功扭亏。

据今年一季报,国家大基金持有的31家公司,有14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相比去年年报实现同比增长的公司数量有所增加(见表3)。

以通富微电、瑞芯微、江波龙、华天科技、长川科技为例,这些公司在去年年报中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均在50%以上,到今年一季报,全部实现百分之百及以上的增长。

从资产质量来看,国家大基金持有的31家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10%的公司数量较少。其中,2023年ROE超过10%的公司有安集科技、北方华创、深南电路、中微公司,而今年一季报年化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的公司有安集科技、北方华创、深南电路、雅克科技、江波龙(见表4)。截至一季度末,年化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的公司销售毛利率全部超过24%。

从分红角度观察,大基金持有的集成电路公司有分红预期的公司数量为24家,截至目前已经实施分红的公司数量为10家(见表5)。其中,2023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居前的是深南电路,为4.62亿元。三年累计分红占比(含回购)较高的是深南电路和芯朋微,分别为97.05%和98.30%。

从国家大基金持股时间来看,大基金一期早在2015年买入三安光电,持有至今已达10年。大基金一期持有个股至今达5年的分别是北斗星通、通富微电、北方华创、长川科技、国科微等个股。大基金二期自2019年成立后,持股周期也较长,2021年开始持有中芯国际、中微公司、华润微一直至今。

从发布2023年ESG报告的角度看,31家公司中有15家发布了ESG独立报告,包括中芯国际、中微公司、华润微、三安光电、沪硅产业、北方华创、安集科技等。从Wind ESG评级来看,BBB级以上公司15家,安集科技、中微公司、中芯国际均是A级。其中,安集科技、中微公司Wind ESG综合得分均是7分以上(见表6)。

(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国家大基金”是什么意思?

揭开“国家大基金”的神秘面纱:扶持半导体产业的国家队

国家大基金,实则是一种聚焦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投资基金,特别在半导体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并非普通的基金,而是证券投资基金领域的重要力量,全称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诞生于2014年9月26日的国家大基金一期,初始募资规模为1387.2亿元,超募计划的15.6%,创下了当时国内单期基金规模的纪录。华芯投资不仅是发起者,还担任了唯一的基金管理人,以及二期的部分管理职责。一期注册资本高达987.2亿元,总投资规模惊人,股东阵容包括财政部、国开金融、中国烟草等重量级机构,投资期限为15年,分为投资、回收和延展三个阶段。

尽管两期基金的初衷都是扶持半导体产业,但策略和方向有所不同。大基金一期主要投资于制造环节,瞄准下游产业链的龙头,而二期则更侧重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上游投资,弥补产业链短板,致力于打造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与国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目标相契合,即到2030年,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出一批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从投资数据来看,大基金一期的布局集中在集成电路制造(67%)、设计(17%)和封测(10%),而二期则侧重设备和材料的投资,尤其关注那些亟需发展的领域。这样的策略调整,旨在支持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全面发展,确保国家在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

总的来说,国家大基金不仅是国家半导体产业振兴的推手,更是创新驱动和技术自主的保障,它通过精准的投资策略,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贡献力量。

什么是“半导体大基金”

半导体大基金指的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

大基金建立初期,它的资金投向一度是关注的焦点。,大基金对本土集成电路产业资金的支持带来了设备、人才和技术状况的逐步改善。

推动了国内半导体行业内的协同和联动,对生态圈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如大基金积极引导紫光展锐、中兴微等设计企业加强与中芯国际等芯片制造企业的合作,促进中微半导体、北方华创、上海硅产业集团等设备材料企业的产品在本土生产线中应用。

扩展资料:

大基金一期投资覆盖了集成电路制造、封装的龙头公司,部分覆盖了设计、设备、材料类上市公司,大基金将提高对设计业的投资比例。

并将围绕国家战略和新兴行业进行投资规划,比如智能汽车、智能电网、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同时尽量对装备材料业给予支持,推动其加快发展。

半导体CIS芯片龙头股,国内第一全球前三,业绩营收稳定增长

半导体CIS芯片作为相机产品的核心芯片,决定着相机的成像质量。半导体CIS芯片通过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来捕获图像信息。通常,相机产品分为三大核心组件,即CIS芯片,光学镜头和音圈电机。其中,半导体CIS芯片是占相机产品价值最大比重的关键组件,产品广泛用于手机, 汽车 ,安防等领域。

半导体CIS芯片行业的第一个技术变化是BSI背照式方案取代了FSI前照式方案 。在传统的FSI前照式CIS芯片解决方案中,光依次通过片上透镜,滤色器,金属电路和光电二极管进入。光被光电二极管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由于金属电路会影响光,因此光电二极管吸收的光少于80%,并且在弱光场景中的光效果显然不如BSI解决方案好。索尼和豪威相继发布并批量生产了BSI相机传感器产品,这标志着BSI解决方案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开始。由于显着的性能优势,BSI取代FSI的趋势不可阻挡。

半导体CIS芯片技术的第二次革命在于通过堆叠技术解决方案来替代背照式解决方案 。堆叠技术方案将像素感测单元和逻辑控制单元从水平堆叠改变为垂直堆叠,并且图像感测单元占芯片面积的显著增加。

技术变革的推动者是索尼。索尼于2012年发布了首款两层堆叠式CIS芯片。该产品名为“ EXMOR RS”。图像传感器单元和逻辑控制单元构建在2个晶圆上。传感器单元和逻辑控制单元通过TSV技术互连。随着像素层面积的增加,CIS芯片的物理尺寸已大大下降。 堆叠式相机芯片(Stacked CIS)具有出色的性能,豪威紧随索尼进行技术突破。

在2011年之前, 豪威 科技 是CIS芯片行业的领先公司 ,但在2011年,豪威 科技 被索尼取代。后来,由于研发落后于索尼和三星, 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到该行业的第三位 。目前, 豪威 科技 已被韦尔股份收购。通过对半导体设计公司的多次外部并购,韦尔股份已实现三大业务布局:CMOS传感器CIS芯片,模拟芯片和半导体功率器件。

收购豪威 科技 后, 韦尔股份的产品线范围从1MP到64MP,涵盖智能手机, 汽车 ,安全,医疗等领域。 其中包括2019年第二季度之后推出的32MP和48MP系列以及2020年2月推出的64MP系列OV64C(1 / 17,08um)。OV64C采用Howe的PureCelPlus芯片堆叠技术和电子图像稳定(EIS)技术,可以为手机提供四合一的硬件像素减少算法,以实现全分辨率拜耳输出,数字裁切缩放,更少的引脚但更大的吞吐量大型CPHY接口。

韦尔股份在 汽车 领域推出了OV9284(1MP),OV2778(2MP)和OX08B(8MP)系列,以确保可以在各种照明条件下采集出色的前视图像。根据安全的昏暗光线或夜间环境,韦尔股份产品技术可在更高级的监视距离上获得清晰的监视图像质量。同时,仅需要最少的照明,这可以减少系统能耗并延长安防摄像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收购豪威 科技 后,韦尔股份在 汽车 CIS芯片领域的当前市场份额仅次于安森美半导体,在安防领域的市场份额仅次于索尼。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397亿元,同比增长48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3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60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4亿元,同比增长%。

A股上市公司半导体CIS芯片龙头股韦尔股份整体保持震荡上行趋势,主力机构阶段性控盘格局,据大数据统计,主力筹码约为63%,主力控盘比率约为67%; 趋势研判与多空研判方面,可以参考15日及45日EXPMA组合,15日EXPMA为中短期参考,45日EXPMA为中期参考。

国产芯片龙头股有哪些?

A股上市公司GPU芯片龙头股景嘉微整体保持中期波段震荡格局,没有教好的长期持续性,周期性结构较为明显,据大数据统计,主力筹码约为57%,主力控盘比率约为50%, 趋势研判及多空研判方面可以参考13日EXPMA及35日EXPMA,13日EXPMA作为中短期多空参考,35日EXPMA作为中期多空参考。

芯片概念股票龙头股有哪些 芯片上市公司

1、兆易创新

兆易创新位列全球Nor flash市场前三位,且随着日美公司的退出,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存储价格不断高涨,公司的盈利能力亮眼。

公司打造IDM存储产业链。2017年10月,公司和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存储器研发相关合作协议,合作开展工艺制程19nm存储器的12英寸晶圆存储器(含DRAM 等)研发项目,即合肥长鑫,目前研发进展顺利。

2、江丰电子

超高纯金属及溅射靶材是生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关键材料之一,公司的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产品已应用于世界著名半导体厂商的最先端制造工艺,在16 纳米技术节点实现批量供货,成功打破美、日跨国公司的垄断格局,同时还满足了国内厂商28 纳米技术节点的量产需求,填补了我国电子材料行业的空白。

公司与美国嘉柏合作CMP项目,并已于2017年11月获得第一张国产CMP研磨垫的订单。

3、北方华创

北方华创作为设备龙头,深度受益本轮晶圆厂扩建大潮,公司业务涵盖集成电路、LED、光伏等多个领域,多项设备进入14纳米制程。

公司产品线覆盖刻蚀机、PVD、CVD、氧化炉、清洗机、扩散炉、MFC等七大核心品类,下游客户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力微电子等国内一线晶圆厂为主。

半导体芯片龙头股,加速布局光刻胶业务抢占市场,业绩营收稳增长

1、中颖电子:在家电主控芯片、锂电管理芯片和AMOLED显屏驱动芯片方面技术积累深厚:AMOLED显示驱动芯片是国内唯一取得了量产的供应商;家电类芯片产品是国内许多一线品牌大厂的主要供应商。

2、上海贝岭:主营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和产品应用开发。

3、东软载波:国内领先的多种通信芯片制造商和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窄带载波、宽带载波和无线芯片技术及相关产品的企业。

公司打造“芯片、软件、终端、系统、信息服务”全产业链布局,在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电网、能源管理、智能家居、信息安全等领域已形成完整的产品线。

4、士兰微: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IDM厂商,在功率器件、模拟电路、传感器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入股安路科技,快速切入高端芯片市场。

5、晓程科技:主要致力于电力线载波芯片等系列集成电路产品的设计、开发,并销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与电能表等产品,为用户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和完整的解决方案。

科创板迎来AI芯片龙头股“拓荒者”寒武纪抢跑千亿蓝海市场

近年来,半导体芯片产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先驱,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完整的半导体芯片行业包括子行业,例如硅片制造,芯片设计和制造以及芯片封装。最上游的是芯片设计公司和硅晶圆制造公司。 芯片设计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电路图,而硅晶片制造公司则以多晶硅为原料来制造硅晶片。 芯片制造公司的中期任务是将由芯片设计公司设计的电路图移植到由硅晶片制造公司制造的晶片上。然后将完成的晶片发送到下游芯片封装和测试工厂进行封装和测试。 半导体芯片材料 是指用于硅晶片制造,芯片制造和封装的电子化学品的总称, 包括硅晶片,光掩模,光刻胶,光刻胶辅助设备,层压基板,引线框架,键合线,模塑化合物,底部填充剂,液体密封剂等等 ,因此,半导体芯片材料是电子工业的广义上游,并在芯片制造和其他下游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雅克 科技 最初的主要业务是磷酸酯阻燃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游原料是石油化工产品,例如硝酸盐,环氧丙烷和氯氧化磷。

2016年,公司以收购华飞电子为起点,开始积极转型进军半导体芯片行业;

2017年与韩国Foures成立了雅克·福瑞(Jacques Furui),并扩展到芯片设备方面,生产用于输送前体材料和其他化学品的LDS输送系统;

2018年与江苏(UP Chemical)、科美特合并,开始经营前体/ SOD和氟化特种气体,进军光刻胶行业运营TFT-PR和光刻胶辅助材料,

到2020年,对LG 化学彩胶业务的收购进一步对光刻胶领域发力,并成为覆盖前体/ SOD,氟化特种气体,包装用硅粉和光刻胶的半导体芯片材料平台企业;

公司迄今为止的发展涵盖了半导体芯片薄膜光刻,沉积,蚀刻和清洁的核心领域,下游客户包括世界知名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如 SK海力士,三星电子,台积电,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 ,迅速成为了国内半导体材料“平台型”公司。

在半导体芯片材料领域,由于技术壁垒高,长期的研发投入和国内企业的积累不足,我国的半导体芯片材料大多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领域,大部分产品的自给率低于30%,其中绝大多数产品是技术壁垒较低封装材料;在晶圆制造材料领域,国产化的比例较低,主要依靠进口,尤其是高端材料的国产化率小于10%。例如,12英寸大硅片和高端光刻胶基本上都依赖进口,并且进口替代品的空间非常大, 晶圆制造材料的种类很多,其中硅晶圆占373%,是最大的类别,其次是电子特殊气体占比132%,光掩模125%,光刻胶和辅助材料122%。

光刻是芯片制造中最重要的部分 ,这是将芯片设计图案从掩模转移到硅晶片,然后执行下一步蚀刻的过程, 成本占芯片制造的30%,时间占50% 。这是集成电路制造中最耗时,最困难的过程。在光刻期间,光刻胶被施加到硅晶片上,紫外线曝光后,光刻胶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然后在显影后去除曝光的光刻胶,以实现从掩模到硅晶片的图形转移, 光刻胶是光刻工艺中的重要消耗品,它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芯片生产线的产量,它是半导体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之一 。

面板光刻胶可分为LCD胶和OLED胶。其中,用于LCD的光刻胶可分为TFT-PR,彩色光刻胶和触摸屏胶。 2019年,公司参股了江苏科特美新材料有限公司(韩国 Cotem)10%的股份。 Cotem的主要产品是TFT-PR和光刻胶辅助材料显影剂,清洁液,BM 树脂等。雅克 科技 通过参股参与了韩国 Cotem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并与之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 2020年2月公司成功收购LG 化学的彩色光刻胶业务,作为LCD色浆和OLED光刻胶的主要供应商之一,LG 化学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技术先进,市场占有率很高 。收购后,公司成为LG Display 的长期供应商。从收入的角度来看,LG化学彩色光刻胶2019年实现收入865亿元,以国内LCD光刻胶市场为基准, 雅克 科技 有望成为国内LCD光刻胶的第一梯队的龙头企业,通过收购,LG 化学的量产和先进技术生产的光刻胶将在国内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竞争力,有利于雅克 科技 迅速抢占国内市场份额。

第三季度,公司将其子公司韩国斯洋和韩国COTEM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从而使公司的光刻胶业务带来营收;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83亿元,同比增长237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8517%;

A股上市公司半导体芯片新材料龙头股雅克 科技 处于中长期上升趋势中,整体涨跌结构趋于稳定,机构阶段性多空运作,据大数据统计,主力筹码约为6316%,主力控盘比率约为5525%; 趋势研判方面可以将25日均线与40日均线组合作为多空参考。

7月20日,AI芯片明星企业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价6439元/股。至此,创立4年、68天过会的“AI芯片独角兽”与投资者们在二级市场初次会面,A股市场迎来了AI芯片龙头股。

寒武纪早已声名在外:处在人工智能这一“风口”,却甚少在公众面前主动展示自己,被视作低调的“实干家”,但由于产品过硬,行业地位颇高,谈及AI芯片必然要提及寒武纪,正如其名字是地质纪元上的开创意味,寒武纪是国内AI芯片的拓荒者。

于资本市场而言,寒武纪上市意味着科创板注册制对于“优秀企业”的评判标准走向多元化,意味着创新物种开始在国内资本市场生根发芽。于寒武纪而言,上市不是目的,而是走向公众的手段,有益于远大目标的实现,从而吸引更多人才的加盟——毫无疑问,创新型企业走向星辰大海最重要的资本之一就是人才。

“我们有远大的志向,但长跑才刚刚开始。”三年营收50倍增长,手握40亿元现金,处于“新基建”机会窗口,正如其创始人陈天石所言,寒武纪站在远大征程的起点,而未来是一片蓝海。

投资者等来科创板AI芯片龙头股

2016年3月,陈天石创办寒武纪,2020年3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寒武纪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四年时间,硬 科技 明星企业通过注册制走向公众投资者。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寒武纪底蕴深厚,技术与产品性能高居全球领先水平。券商研报介绍,寒武纪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家全面系统掌握了智能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研发和产品化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公司凭借领先的核心技术,较早实现了多项技术的产品化,专门设计的通用型智能芯片架构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寒武纪正处于快速发展期。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其营业收入分别为万元、117亿元和444亿元,2018年度和2019年度较前年增幅分别为%及%,将2019年的营收与2017年作对比,寒武纪在3年间实现了556倍的营收增长。

招股书显示,寒武纪此次公开发行4010万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1002%,规模并不大。寒武纪募资了258亿元,主要来自保荐机构跟投子公司和其他战略投资者,后者包括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和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均为与寒武纪具有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景的大型企业及其下属企业。

相较于中芯国际等 历史 较长的芯片企业,寒武纪的成功上市开创了硬 科技 独角兽企业在注册制下成功上市的先河,搅动了一池春水。

长期以来,A股市场有着严格且固定的审核标准,这使得一些独具创新型的 科技 企业无法登陆A股市场,转求纳斯达克等更加“宽容”的市场环境。而一些A股上市公司,尽管上市时盈利能力达标,但不乏上市后业绩“变脸”,且后续发展乏力的例证,这并非投资者愿意看到的场景。

璞玉并不以当下的盈利能力作为唯一标准,如何留住可能伟大的企业?设立科创板实行注册制成为众望所归的转折点。寒武纪虽然尚未盈利,但其主要产品性能在与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ARM、英伟达、英特尔以及华为海思的对比中不分上下,部分指标甚至领先对手,展示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长跑型选手“放长线钓大鱼”

寒武纪本次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新一代云端训练芯片及系统项目、新一代云端推理芯片及系统项目、新一代边缘端人工智能芯片及系统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自成立以来,寒武纪快速实现了技术的产业化输出,先后推出了用于终端场景的寒武纪1A、寒武纪1H、寒武纪1M系列芯片、基于思元100和思元270芯片的云端智能加速卡系列产品以及基于思元220芯片的边缘智能加速卡。

2017年寒武纪将1A处理器IP授权华为海思使用,搭载在华为Mate10手机上,是全球首款AI手机芯片。思元系列产品也已应用于浪潮、联想等多家服务器厂商的产品中,思元270芯片获得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 科技 成果奖。截至2020年2月29日,寒武纪已获授权的境内外专利有65项,PCT专利申请120项。

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初创企业中,寒武纪是少数已实现产品成功流片且规模化应用的公司之一,这亦是其大手笔投入研发的成果。招股书显示,寒武纪2017至2019年研发支出分别为03亿元、24亿元、543亿元,研发投入营收占比连续3年超过了100%,处于行业的较高水平。目前,寒武纪共有研发人员680名,占总员工的7925%,硕士及以上的人员占比超过60%。

对于芯片企业而言,如寒武纪一般巨额的研发投入并不罕见——不论是设计还是流片,芯片企业都需要大量资金,“烧钱”是芯片企业的共同属性。按照普遍的流程,芯片研发不仅耗资巨大,耗时也较长,研究成品还需“Design in”,得到客户的响应与支持,磨合后方可进入大规模出货的营收创造阶段。

硬 科技 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这首先体现在回收研发成本的周期上,不过更需要看到得是,芯片企业一旦研发成功,护城河便是难以轻易被超越的,因此回报也将如研发投入一样,是巨量且长期的。

研发投入换取的“效率”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陈天石曾表示:“芯片这个赛道,比的就是出产品的速度,以及产品好不好用。”寒武纪进入赛道比较早,幸运地占了先机,产品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在研发效率上已经经过市场的验证,成立四年,寒武纪每年都会推出和迭代新产品,相较于其他国外芯片设计公司与A股上市芯片设计公司以平均约每1-3年的迭代周期,寒武纪的研发能力表现突出。而相较于科创板企业的平均毛利率5349%,寒武纪的综合毛利率也高过平均值。

不过,通往伟大芯片公司的赛程很长,更加需要长跑型选手,投资者也需要建立“放长线钓大鱼”的投资心态。寒武纪在招股书中坦言亏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芯片企业的正常生长进程,尤其AI芯片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引擎,也是技术要求和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为了在以后“钓到更大的鱼”,寒武纪必须持续研发、快速迭代,而耐心的投资者将享受到最大的利益。

AI芯片领跑者“横着长”的生态路径

当部分初创企业靠着一颗芯片艰难维生时,寒武纪已经做出了一把芯片,这是“领跑者”的优势积累。

寒武纪的业务大致分为四部分:智能计算集群、AI推理芯片、IP授权、AI训练芯片。其中前三部分业务在2019年分别产生296亿元、7888万元和6877万元收入,毛利率分别为5823%、7823%、9977%。第四部分业务AI训练芯片是技术的制高点,产品于2020年推出,预计2021年产生收入。

与华为的合作是寒武纪声名鹊起的因素之一,这证实了寒武纪的产品可靠性,而华为选择自研道路,也同时证明了AI芯片这一赛道的重要性。

研报显示,2020年仅智能手机、AR/ VR、无人机等在内的消费电子市场AI智能芯片需求量预计就达到2611亿美元,而智能驾驶有望带来更广阔的市场需求。IDC预测,云端推理和训练对应的智能芯片市场,预计将从2017年的26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13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922%。ABI Research预计,边缘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26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7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393%。

对于寒武纪而言,与华为的友好竞争有益于长期发展。目前,寒武纪已不存在向单个客户销售比例超过公司销售总额50%的情况。而从寒武纪的收入结构变化可见,其2017-2018年99%的收入来自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2019年新增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收入,业务走向多元化。

寒武纪定位于中立、独立的芯片企业,走的是生态型发展路线,而今,经过四年发展,寒武纪“云边端”三条产品线已经完备,接下来仍将不断迭代升级,未来,如英伟达等企业一样,寒武纪将构建出独有的生态,并延伸至交通、教育、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

“云边端一体的作用就是让开发者省力省心,让我们自己也省力省心。云边端一体意味着,部署在不同场景的芯片在硬件层具有统一的指令集和架构,在软件层具备统一的应用开发环境。这能减少公司和开发者研发不同种类芯片时的成本,是我们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天石介绍寒武纪的业务架构时表示。

人工智能时代,新的巨头正在成长,毋庸置疑,寒武纪是种子选手。超过40亿元现金储备以及25亿元募集资金加持,寒武纪无疑是AI计算芯片初创企业中资金实力较雄厚之一,这是其巩固优势的基础。面对征途,寒武纪手握成熟且性能领先的产品,以及生态的雏形,蓝海就在前方,只待乘风破浪。 文/慧瑾

每日经济新闻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aijing/23935.html
尾号6666666手机号起拍价113万 谁拍走了
房价 了! 又一座城市 鹤岗化